《冷热源系统安装》课程教学大纲a.jsp

上传人:泽*** 文档编号:79713926 上传时间:2022-04-2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4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冷热源系统安装》课程教学大纲a.jsp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冷热源系统安装》课程教学大纲a.jsp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冷热源系统安装》课程教学大纲a.jsp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冷热源系统安装》课程教学大纲a.jsp》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冷热源系统安装》课程教学大纲a.jsp(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50 学冷热源系统安装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课程设置概述一、课程定位1. 课程性质冷热源系统安装课程是培养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高技能人才重要的主干课程及职业技能必修课。由于该课程集理论与实践为一体,本课程是根据锅炉操作工和制冷工的技能要求,通过对冷热源系统工作原理、设备组成和构造的学习,培养学生根据冷热源用户对系统功能要求,对冷热源系统设备进行正确调节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根据确定因素准确进行热力站及空调机房制冷机组设备的运行管理、维护和安装等能力。冷热源系统安装课程建议在第三学期、第四学期分两学期开设,建议教学时数为时。2. 课程作用冷热源系统安装课程处于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工

2、学交替、技能递进”职业能力系统化课程体系中的职业技能平台阶段,前导课程为建筑识图与构造、流体力学泵与风机、热工理论基础、安装工程制图与识图,后续课程为采暖供热管网系统安装、通风与空调系统安装、空调与供热设备运行管理、等课程。起到专业知识承上启下的作用,达到能够分析和处理实际运行过程中遇到的一般技术问题的能力。二、课程教学目标1. 职业综合能力总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达到胜任中级锅炉操作工及制冷工的职业能力,能够进行冷热源系统的运行管理及维护,并能够根据冷热源用户对系统功能要求,对冷热源系统进行节能改造的能力,培养学生节能及环保意识。( 1)专业能力目标:以系统运行管理及维护为目标,兼顾识

3、图及设备安装能力的形成,具体专业能力目标如下:1)具有冷热源系统运行调节的操作技能;2)具有冷热源系统监修维护的操作技能;3)具有冷热源系统设备的安装调试能力;4)具有正确识读冷热源系统施工图的能力;5)具有冷热源系统设备的运行节能改造的初步能力;6)具有借助工具书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基本能力。( 2)核心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通过系统运行管理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严谨、一丝不苟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态度;2)培养学生能够对运行管理维护中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与综合应用的能力,并对运行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能够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采取有效途径解决的

4、能力。3)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系统运行的安全性、节能性、经济性及环保性提出改进意见和方案;2. 知识目标掌握中级锅炉操作工及制冷工的基本操作技能;能够熟悉冷热源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各设备的结构、特点,掌握冷热源系统的工作流程;能够正确识读冷热源系统施工图;熟悉冷热源系统的操作规范,掌握冷热源系统的日常运行和维护管理等基本技能;熟悉冷热源系统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熟悉冷热源系统中附件及阀门等安装基本技能;同时熟悉相关环境质量标准要求。3. 素质目标运用各种教学手段紧密联系工程实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创造性工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热爱专业,热爱本职工作的精神;培养学生认真负

5、责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和学习态度以及敬业精神;培养学生职业道德以及安全、环保、节约资源等职业意识。三、课程教学设计课程教学活动中应紧扣冷热源系统安装、运行和维护的操作训练,操作训练是学习、掌握和运用这门课程必不可少的重要教学环节,具有显著的工程特点,教学过程中不仅训练学生的实验技术和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训练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冷热源系统安装、运行和维护实训环节也非常重要,它是将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融合到实际工作中,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安装、运行和维护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活跃思维、开阔思路、提高创

6、新能力起着积极的作用。第二部分:课程教学内容纲要一、课程教学内容学时分配表冷热源系统安装课程教学内容学时分配表课时分配学习单元教学内容教学学时讲授参观综合实训一热源系统基础知识4二锅炉燃料及热平衡6三工业锅炉的本体结构及燃烧设备142四锅炉水循环及汽水分离6五锅炉房的辅助系统30六蒸气压缩式制冷的热力学原理6七制冷剂和载冷剂4八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的组成和图式2九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的设备182十溴化锂吸收式制冷4十一热泵基础概论6十二热源系统识图技能训练4十三冷源系统施工图的识读技能训练2十四冷源系统运行操作基本技能训练4十五冷源系统设备安装及试运转技能训练6十六热源系统运行操作综合实训24十七

7、热源系统运行操作综合实训考核6小计100446总 计150二、课程教学内容纲要单元 1:热源系统基础知识1. 主要内容热源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分类,锅炉房设备的组成和工作过程,锅炉基本特性及型号。2. 教学要求掌握锅炉房设备的组成和工作过程;熟练掌握锅炉基本特性及型号。3. 作业建议锅炉房设备的组成及锅炉型号含义。单元 2:锅炉燃料及热平衡1. 主要内容锅炉燃料的分类及特性,燃料(煤、油、气)的燃烧过程及特点,锅炉热平衡方程及影响各项热损失的因素。2. 教学要求熟悉燃料(煤、油、气)的燃烧过程及特点;掌握锅炉热平衡方程及影响各项热损失的因素;掌握锅炉热效率、燃料消耗量、锅炉房能耗。3. 作业建议煤

8、、油、气的燃烧过程及特点分析,影响各项热损失的因素分析。单元 3:工业锅炉的本体结构及燃烧设备1. 主要内容工业锅炉的发展演变过程,常用工业锅炉(燃煤、燃油、燃气锅炉)的本体结构及特点,锅炉辅助受热面的用途、结构,安全附件的结构、使用及安装要求,层燃炉、沸腾炉、燃油炉及燃气炉等主要燃烧设备的结构、工作过程及特点。2. 教学要求掌握各类典型炉型及燃烧设备的构造及特点;掌握辅助受热面及安全附件的使用。3. 作业建议制作一种简易锅炉本体模型。单元 4:锅炉水循环及汽水分离1. 主要内容锅炉水循环的概念及水循环故障的产生原因,蒸汽品质及其影响因素,汽水分离装置的原理、构造及特点。2. 教学要求具有正确

9、判断和排除水循环故障的能力;具有正确选用汽水分离装置能力。3. 作业建议绘制 SHL型炉的水循环图。单元 5:锅炉房的辅助系统1. 主要内容锅炉的通风方式及特点,锅炉通风系统设备的构成及布置方式,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及烟气净化的方法、原理,运煤除灰渣系统的设备组成、结构、特点及工作过程,燃料油(气)供应系统的设备组成、特点及工作过程,水中杂质及其危害,水处理任务,锅炉水质指标及水质标准,常用软化及除氧方法的原理、特点及设备的操作,锅炉汽水系统的设备构成、结构、特点及布置要求,锅炉房的热力系统图及工艺布置要求。2. 教学要求具有辨识和分析锅炉的通风系统构成及布置形式的能力;具有辨识和分析锅炉的

10、燃料供应及除灰渣系统的能力;具有辨识和分析锅炉水处理及汽水系统系统流程的能力。3. 作业建议绘制小型燃煤锅炉房的构成及布置草图。单元 6:蒸气压缩式制冷的热力学原理1. 主要内容蒸气压缩式制冷理想循环设备构成、热力过程及制冷系数,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的实际循环,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理论循环设备构成、热力过程及循环改善,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的理论循环的热力性能参数。2. 教学要求能熟练进行各类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的热力过程分析;掌握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的工作流程。3. 作业建议绘制家用冰箱制冷原理图。单元 7:制冷剂和载冷剂1. 主要内容常用制冷剂的种类、命名和性质,载冷剂的种类、特点及选用要求。2.

11、 教学要求能够正确选用制冷剂和载冷剂。3. 作业建议对比分析家用冰箱及空调器的制冷剂和载冷剂类型及特点。单元 8: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的组成和图式1. 主要内容蒸气压缩式氨制冷系统的类型、工作流程及特点,蒸气压缩式氟利昂制冷系统的类型、工作流程及特点。2. 教学要求能够正确分析氨及氟利昂制冷系统的工作流程及特点。3. 作业建议绘制家用空调器的工作流程。单元 9: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的设备1. 主要内容各类制冷压缩机(活塞式、螺杆式、离心式、回转式)的分类、工作原理、构造,冷凝器的种类、构造、工作原理及性能参数,蒸发器的种类、构造、工作原理及性能参数,节流机构的种类、构造、工作原理及适用范围,辅助设

12、备(储液器、油分离器、气液分离器、集油器、空气分离器、气液热交换器、过滤器、干燥器、紧急泄氨器、安全阀、易熔塞等)的作用、分类、构造及特点。2. 教学要求能正确分析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各类设备的结构、特点。3. 作业建议绘制参观的中央空调系统的设备构成及工作流程。单元 10:溴化锂吸收式制冷1. 主要内容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的工作原理,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结构、流程及制冷机组。2. 教学要求能够正确分析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结构流程。3. 作业建议制作一种简易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模型。单元 11:热泵基础概论1. 主要内容热泵的节能与环境效益,热泵循环的热力学原理,热泵的低位热源及特点,热泵的驱动能源和驱

13、动装置,热泵的分类、组成,. 热泵发展的历史与现状。2. 教学要求能了解热泵技术的特点和应用。3. 作业建议小论文 - 热泵技术的应用意义。单元 12:热源系统识图技能训练1. 主要内容燃煤、燃油(气)锅炉房系统的常用图例及系统施工图的识读。2. 教学要求具有正确识读热源系统施工图的能力。3. 作业建议施工图描图。单元 13:冷源系统施工图的识读技能训练1. 主要内容冷源系统常用图例及冷源系统施工图的识读。2. 教学要求具有正确识读冷源系统施工图的能力。3. 作业建议施工图描图。单元 14:冷源系统运行操作基本技能训练1. 主要内容安全技术管理知识,主要制冷设备的日常维护,制冷系统基本参数的调

14、整,制冷系统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2. 教学要求能根据制冷工况变化,合理调整运行参数;.能根据制冷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准确判断和排除故障。3.作业建议模拟操作训练。单元 15:冷源系统设备安装及试运转技能训练1. 主要内容分体制冷系统设备(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油分离器、空气分离器、集油器、紧急泄氨器、节流装置等)的布置及安装要求,制冷系统管路的布置及敷设要求,阀门的安装要求,制冷系统的试运转操作,制冷系统的竣工验收。2. 教学要求具有制冷系统设备及管路的安装、调试及验收能力。3.作业建议模拟安装操作技能训练。单元 16:热源系统运行操作综合实训1. 主要内容安全技术管理知识和锅炉运行操

15、作方法,锅炉操作规程:锅炉点火、升压、并汽操作、停炉措施及停炉后的保养措施,锅炉运行中的参数调整及锅炉事故的处理方法。2. 教学要求能按操作规程正确进行锅炉的启动和停炉操作;能根据运行工况变化,合理调整运行参数;能根据锅炉运行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准确判断和正确处理各类锅炉事故。3. 作业建议模拟运行操作技能训练;锅炉的升压操作考核;链条炉的燃烧调整操作考核。第三部分:课程教学方案设计简要说明一、教学模式根据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能力本位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的安排,为了突出工学结合的特点,通过对本课程工作岗位分析,冷热源系统安装课程采用课堂教学为主,仿真系统实训教学为辅,任务驱动与“教、学、

16、做”一体的动态教学模式。从系统安装全过程分析出发确定十一个理论教学项目和五个技能训练工作项目,对岗位必需的知识和技能进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二、教学方法与手段1. 课堂教学:理论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内容清晰简洁、配有大量的示意图,便于学生理解,理论教学在讲授过程中穿插组织讨论式、探究式教学,查阅资料进行归纳性学习、对实际案例的不同分析进行对比性学习,辅之以适当的课堂练习,对一些设备结构、设备性能等方面的内容则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图片及实物等直观形象的方法辅助教学,提高了课时的利用率。2. 多媒体教学:将冷热源系统地设备组成及工作过程等单元基本内容做成动画、课件的形式进行演示和讲解,激发学生学

17、习热情。3. 参观:利用锅炉房、热力站及制冷机房等设备实物参观等直观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冷热源系统工作过程和原理、直观形象地了解和掌握设备原理、构造及性能。通过形象化教学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加深了学生的理解和记忆。4. 辅导答疑,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三、实践教学环节1. 单元实训:学生动手制作冷热源系统设备模型, 绘制进行冷热源系统设备工作流程图,增强其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同时也能提高其动手和思考能力;2. 综合实训:利用冷热源设备工作现场进行系统组成、工作过程及运行维护操作讲解和动手训练,培养学生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第四部分:考试方法与评分

18、标准一、冷热源系统安装课程考核与评价体系冷热源系统安装课程考核与评价体系构成见表1。二 . 课程综合性考试要求1、 课程为考试课,要求闭卷笔试。2、考试重点内容应包括:冷热源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各设备的结构、特点、型号,冷热源系统的工作流程;冷热源系统的安全操作操作规范,日常运行和维护管理等基本知识;冷热源系统的常见故障的产生原因及排除方法;冷热源系统中常用附件及阀门等安装基本知识。3、课程试题试卷结构、考试内容与教学内容的关系、试卷设计的主要考核评价意图。( 1)试题类型设计意图: 以学历教育考核与工程技术界国家注册考试试题类型相结合为原则,以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考核为主要目标,为专业教育打下良好

19、的基础,为后续课程做好前导知识的铺垫。试卷设计应实现三突出:一突出本课程基础理论知识的考核;二突出本课程为后续课程铺垫知识的考核;三突出本课程相关专业技能的考核。( 2)试卷内容分析试卷内容分析见表 2。冷热源系统安装课程考核评价体系表 1序号考核项目考核方法所占比例考核标准学习上课出勤情况(考勤)学生自评5%考勤记录学习本课程的认真程度3%10%1教师评价课堂表现态度完成任务是否及时、积极2%理论环节:工作任务1 -11工作任务权重分配比例工作任务 1口试、笔试、参观报1%告工作任务 2口试、笔试1%工作任务 3口试、笔试3%工作任务 4口试、笔试2%工作任务 5口试、笔试、参观报6%每个工

20、作任务的告20%见相应评价标准工作任务 6口试、笔试1%- 附表二工作任务 7口试、笔试1%工作工作任务 8口试、笔试、参观报2%2任务告工作任务 9口试、笔试3%工作任务 10口试、笔试1%工作任务 11口试、笔试1%实践环节:工作任务12-16工作任务权重分配比例工作任务 12模拟操作1%工作任务 13模拟操作1%工作任务 14模拟操作2%20%见实践技能评价工作任务 15模拟操作4%标准 - 附表二工作任务 16模拟操作4%典型工作任务 1操作考核4%典型工作任务 2操作考核4%综合性理论环节与实践环节关键期末闭卷考试50%50%见试卷结构分3知识点析考试课程考核分值合计100%冷热源系

21、统安装课程试卷内容分析表 2教学内容考试内容比例 %与职业技能鉴定规范是否对应热源系统构成及工作流程,设备用途、40%热源系统基础理论与“锅炉操作工理论知识”对应特点、布置等基础知识热源系统构成及工作流程,设备用途、30%冷源系统基础理论与“制冷工理论知识”对应特点、布置等基础知识热源系统运行操系统运行操作及维护管理、故障分析排与“锅炉操作工技能操作考核知15%作基本技能除等操作技能识”对应冷源系统运行调系统运行操作及维护管理、故障分析排与“制冷工技能操作考核知识”10%节安装基本技能除等操作技能对应热泵基础理论热泵的理论、系统构成及意义5%卷面分值100%试卷分析结果: . 试卷总体结构合理

22、,所有试题均涵盖于课程标准要求的知识点之内,且能与职业技能鉴定标准相衔接。 难易程度适中,无偏题、怪题出现,突出了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突出职业资格标准的导向作用,体现了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的紧密结合。注:优 :85 分以上;良: 70 84 分;合格: 6069 分;不合格: 60 分以下。第五部分:教材、参考文献一、教材1. 选用教材 丁崇功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21 世纪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系列规划教材工业锅炉设备 2005 年,第一版;贺俊杰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21 世纪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系列规划教材制冷技术 2005 年,第一版;2. 参考教材 李国斌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3、,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技能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推荐教材冷热源系统安装 2006 年,第一版;张昌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21 世纪高等教育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系列规划教材热泵技术与应用 2008 年,第一版;3. 辅助教材 徐生荣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材 锅炉操作工 2007 年,第一版;腾林庆主编,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出版社, 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操作技能强化训练教材制冷工 2005 年,第一版;二、参考文献1. 汤万隆主编,冷热源系统安装,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年,第一版;1. 吴耀伟主编 . 暖通施工技术,北京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2. 奚士光、吴味隆编著,

24、锅炉及锅炉房设备北京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93. 李之光,王昌明,王叶福编常压热水锅炉及其供热系统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45. 刘大宇主编 . 水暖通风空调安装实习 .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7.刘庆山 . 刘屹立等编 .暖通空调安装工程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8. 辛长平编著 . 制冷设备 .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49. 刘成毅主编 . 空调系统调试与运行 .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10. 刘卫华主编 . 制冷空调新技术及发展 . 北京:机械筑工业出版社, 2005第六部分:课程教学大纲说明一、适用的范围本课程教学标准适用于三年制高职层次的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也可参照使用。二、编制说明1. 本课程根据冷热源系统的特点将操作技能融于理论教学的同时,注重强化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的锻炼,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2 本课程教学标准制定时,充分考虑了与锅炉操作工合制冷工等职业岗位(群)的应知应会内容的对接,并将其纳入了课程教学内容之中,使得课程教学与职业岗位资格证书考核的必备知识点和技能点达到融通的要求,并实现理论知识高于职业岗位资格标准,实践技能与职业岗位资格标准一致的总体目标。编写人:郭海霞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