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2章 城市与环境 专项突破练8 人口与城市课件 湘教版必修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79694240 上传时间:2022-04-24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33.47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2章 城市与环境 专项突破练8 人口与城市课件 湘教版必修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2章 城市与环境 专项突破练8 人口与城市课件 湘教版必修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2章 城市与环境 专项突破练8 人口与城市课件 湘教版必修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2章 城市与环境 专项突破练8 人口与城市课件 湘教版必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2章 城市与环境 专项突破练8 人口与城市课件 湘教版必修(3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专项突破练8 人口与城市一、选择题读“某发达国家四城市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示意图”,回答12题。1.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受人口迁移影响明显的一组城市是()A.a、b、c B.a、c、dC.a、b、d D.b、c、d解析a城市老年人口较多,劳动力不足,往往是因为迁出青年人口较多;b城市20岁左右青年人口、d城市30岁50岁中年男性人口的比重明显增加,应为外来人口迁入造成的。C解析答案2.据人口年龄、性别结构判断,文化教育在城市服务功能中占主要地位的是()A.a B.b C.c D.d解析从事文化教育的服务对象多为青年,图b中该城市这部分人口所占比重很大。B解析答案读“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示意图”,

2、回答34题。3.1982年2008年,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A.一直持续增长 B.增速在不断减慢C.增速在不断加快 D.呈现波动增长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1982年2008年,我国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在持续增长,在2009年有所下降。A解析答案4.下列行业的迅速发展,有利于降低出生人口性别比的是()制造业建筑业家庭护理食品服务业A. B. C. D.解析答案解析制造业和建筑业所需要的男性劳动力比重大,这些行业的迅速发展会引起人们对男性的重视,造成出生人口性别比上升;而家庭护理和食品服务业的迅速发展为女性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市场,会引起人们对女性的重视,有利于降低出生人口性别比。答案D木桶定律是一只木桶能

3、装多少水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该定律适用于某地区适宜人口和最大人口测算。下表为我国某城市某时期不同指标下适宜人口和最大人口的测算结果。据此完成下题。 指标数值人口基于人均建设用地基于人均居住用地基于可供水资源基于生态环境适宜人口(万)63.8083.2072.3670.18最大人口(万)106.20113.40210.35106.335.根据表中的数据可推测,该城市()A.可供水资源最为充足 B.人口合理容量是63.80万C.环境承载力为210.35万 D.人均居住用地最为短缺解析依据木桶定律可知,短板是决定性因素。表中显示适宜人口和最大人口的短板都是人均建设用地,据此可判断人口数量。B解析

4、答案下图示意俄罗斯远东四地区19902010年人口变化状况。读图完成67题。6.19902010年期间,下列地区中人口净迁出人数最多的是()A. B.C. D.解析出生人数减去死亡人数等于自然增长人数,再用自然增长人数加上迁出人数等于增长人数,经计算可知,净迁出人数最多的是地区。A解析答案7.人口数量变化对远东地区带来的影响有()A.交通压力增大 B.环境人口容量变小C.促进资源开发 D.劳动力数量减少解析图中显示远东四个地区人口呈减少趋势,则劳动力数量会减少。远东地区本来就地广人稀,人口数量减少不利于资源开发。D解析答案甲、乙两图分别是“某市城市化过程及该市距市中心地租水平变化图”。读图,回

5、答89题。8.图甲反映了该城市可能()A.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 B.出现再城市化现象C.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D.出现大量卫星城解析答案解析图甲中该城市城乡过渡区面积增长速度后来大大超过了城市核心区,反映了该城市可能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答案A9.若图乙箭头方向表示数值增加,则图中b地最可能位于()A.旧城中心区 B.远郊地区C.新兴工业区 D.城市环行道路沿线解析答案解析图中b地距离市中心较近,但不是旧城中心区,也不是远郊地区,而新工业区多布局在城市外围区,b地地租水平较高,最可能位于城市环行道路沿线,交通便利。答案D下图为“某城市用地功能区规划示意图”。读图,回答1011题。10.若从环境因素考虑

6、,城市各功能区用地规划合理。该地区最可能()A.属热带雨林气候 B.地势起伏小C.河流自南向北流 D.盛行东北风解析答案解析读图,城市各功能区从中心向外依次是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和仓储区,呈“摊大饼”式向外扩展。城市交通线呈环形放射状分布,说明该地地形平坦开阔,地势起伏小。热带雨林气候区不产苹果。丙处是工业区,应位于河流下游,河流大致自北向南流。工业区位于东北部,应是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可知该地盛行西南风。答案B11.该城市功能区与其形成的主导因素对应正确的是()A.甲行政因素 B.乙历史因素C.丙社会因素 D.丁经济因素解析答案解析该城市功能区甲是中心商务区,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市场。乙是住宅

7、区,主导因素是河流。丙是工业区,主导因素是水源,丁是仓储区,主导因素是地价低,交通便利,属于经济因素。答案D下图为“我国某工业城市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1213题。12.该城市市区年降水量大于郊区的原因是()A.海拔高,多地形雨B.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C.受台风影响大,多台风雨D.受冷锋影响大,多锋面雨解析市区比郊区气温高,对流旺盛,且烟尘物质多,因此城区比郊区降水多。B解析答案13.图中四地中,最可能表示重化工业区的是()A. B. C. D.解析图中地气温最高,热岛效应最强,由此推断该地最可能为重化工业区。C解析答案(2014重庆文综)有人把城市楼房超过90m部分的高度之和称为“城市个

8、头”。2011年香港和重庆“城市个头”在中国排名靠前。据此完成1415题。14.香港“城市个头”比重庆高,下列原因更合理的是香港()A.洪涝灾害更少 B.淡水资源更多C.经济水平更高 D.土地成本更低解析香港经济发达,人口密集,从而导致地价高,因此楼房注重向高层发展。C解析答案15.近年来重庆“城市个头”不断长高,其主要积极影响是()A.节约建筑用地B.缓解交通压力C.降低建筑能耗D.扩大用地规模解析楼房越高,土地利用集约度越高,故A项正确,D项错误。楼房越高,通风照明、电梯等能耗越高,故C项错误。楼房越高,单位面积的人流量和车流量越多,交通压力越大,故B项错误。A解析答案二、综合题16.读“

9、世界人口年龄系数示意图”,分析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四条曲线中,已知A曲线是发达国家老年人口年龄系数,判断另三条曲线中,代表发达国家少年儿童人口系数的是_;代表发展中国家老年人口年龄系数的是_;代表发展中国家少年儿童人口系数的是_。CDB答案(2)从图中可以看出,在时间发展上世界老龄化程度有_的变化趋势;在空间分布上老龄化进程也存在着_和_这两类国家之间的差异。不断提高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答案(3)图中显示出大约在_年,发达国家老年人口系数首次超过少年儿童人口系数;大约到_年,世界上的老年人口将多于少年儿童人口。19982050答案(4)发展中国家在人口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_,宜采取的人口政策

10、是_。人口增长过快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答案17.在中国,近代铁路和公路出现之前,河流的交通运输功能往往决定了城市的区位。下图所示通商口岸的选址与它们方便的水路交通条件密切相关。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比较图中A、E两城市在河流交通运输中的区位特点。解析根据材料和图中信息可判断出A为武汉市,E为上海市,再结合城市区位因素中的自然因素(河流)对城市选址的影响分析。答案A位于河流(长江与汉江)交汇处(具有三个方向上的水运优势),E位于河口(长江口,是河运的起点或终点)。解析答案(2)影响A、B、D、E城市的区位,除交通因素外,还有哪些共同的地理因素?解析A、B、D、E城市的区位既要

11、考虑自然因素的地形(平原)、气候(季风)、河流(长江)等,又要考虑社会经济因素(主要是经济发达,农业基础好)。答案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平坦;气候温暖湿润(亚热带季风气候);经济发达(农业发达,可为城市发展提供充足的农副产品);(长江或河流)供水方便。解析答案(3)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极大地影响了其他交通线路的选择。分别写出目前经过A、B、C三城市的我国南北铁路干线的名称。解析依据图中的信息可知A、B、C三城市分别为武汉、九江、南京,再结合我国的铁路分布特点,判断出铁路线。答案京广线、京九线、京沪线。解析答案(4)下列城市区位分析正确的是()我国北方平原多,城市多沿交通线分布南方水网密布,多沿河设城西北地区,绿洲是城市的良好区位青藏地区城市多沿河谷分布重庆有“山城”之称,山区是城市选址的良好区位A. B.C. D.解析重庆有“山城”之称,并不能说明山区就是城市选址的良好区位。山区城市选址应在地势低平、水源充足的河谷地带。C解析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