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整合高频突破 专题五 生命活动的调节 5.10 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课件 新人教版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79693567 上传时间:2022-04-24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1.18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整合高频突破 专题五 生命活动的调节 5.10 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整合高频突破 专题五 生命活动的调节 5.10 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整合高频突破 专题五 生命活动的调节 5.10 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资源描述: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整合高频突破 专题五 生命活动的调节 5.10 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课件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整合高频突破 专题五 生命活动的调节 5.10 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课件 新人教版(3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专题五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0讲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3-命题点一命题点二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1.反射弧中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的判定 (1)根据是否有神经节:有神经节的是传入神经。-4-命题点一命题点二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3)根据脊髓灰质结构判断:与前角(粗大部分)相连的为传出神经,与后角(狭窄部分)相连的为传入神经。(4)根据切断实验法判断:若切断某一神经,刺激外周段(远离中枢的位置),肌肉不收缩,而刺激向中段(近中枢位置),肌肉收缩,则切断的为传入神经,反之,则为传出神经。这种方法相对比较复杂,实验题中会涉及。-5-命题点一命题点二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2.兴奋的产生和传导(1)兴奋的

2、产生 -6-命题点一命题点二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7-命题点一命题点二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3)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传递特点:单向传递。神经递质释放的方式为胞吐。递质被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糖蛋白)识别,其作用效果是促进或抑制下一个神经元的活动。-8-命题点一命题点二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3.神经纤维上电位测定的方法(1)静息电位的测量灵敏电流计一极与神经纤维膜外侧连接,另一极与膜内侧连接,只观察到指针偏转一次。两极都与神经纤维膜外侧(或膜内侧)相连接时,指针不偏转。-9-命题点一命题点二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2)动作电位的测量灵敏电流计的两极都连接在神经纤

3、维膜外(或内)侧,可观察到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下图表示在图中a点给予刺激时,兴奋沿神经纤维传导并依次通过“abcc右侧”时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变化(“ ”表示产生动作电位的区域)。-10-命题点一命题点二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3)电位变化曲线解读离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适当刺激时,受刺激部位细胞膜两侧会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化,产生神经冲动。右图表示该部位受刺激前后,膜两侧电位差的变化。解读AB段静息电位、外正内负,K+通道开放;C点0电位,动作电位形成过程中,Na+通道开放;CD段动作电位,Na+通道继续开放;DE段静息电位恢复过程中;EF段静息电位。-11-命题点一命题点二整合提升题型

4、突破题组训练4.兴奋传导特点的实验探究(1)探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法设计:电刺激图中处,观察A的变化,同时测量处的电位有无变化。 结果分析:若A有反应,且处电位改变,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若A有反应,而处无电位变化,则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12-命题点一命题点二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2)探究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方法设计:先电刺激图中处,测量处电位变化;再电刺激处,测量处电位变化。结果分析:若两次实验的检测部位均发生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双向的;若只有一处电位改变,则说明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单向的。-13-命题点一命题点二整合提升题型突破

5、题组训练思维拓展思维拓展膜电位曲线图的变换分析-14-命题点一命题点二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图1曲线表示离体神经纤维某一部分受到适当刺激时,膜内外两侧电位差的变化曲线。图2曲线为离体神经纤维某一部分受到适当刺激时,膜外侧电位的变化曲线,曲线解读如下:AB段兴奋传到左侧电极时,膜外电位由正电位逐渐变成负电位,而右侧电极处仍为正电位;BC段兴奋传至两电极之间;CD段兴奋传到右侧电极时,膜外电位由正电位逐渐变成负电位,而左侧电极处恢复为正电位。-15-命题点一命题点二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借助实例解答有关神经纤维上的电位测定的题将两个灵敏电流计分别连接到神经纤维表面(如图1)、突触结构两端的表面

6、(如图2),每个电流计两电极之间的距离都为L,当在图1的P点给予足够强度的刺激时,测得电位变化如图3。若分别在图1和图2的a、b、c、d处给予足够强度的刺激(a点离左右两个电极的距离相等),测得的电位变化图正确的是()-16-命题点一命题点二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A.a点对应图5B.b点对应图3C.c点对应图3 D.d点对应图4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根据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若在a点给予刺激,由于a点离左右两个电极的距离相等,故电流计不发生偏转,A项错误;若在b点给予刺激,电流计右侧电极处的神经纤维先兴奋,然后左侧电极处的神经纤维兴奋,与图3曲线相反,B项错误;图2表示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过程

7、,传递速度较慢,若在c点给予刺激,将会出现类似图3的电位变化,但中间电位差为0的时期较图3长,C项错误;若在d点给予刺激,则将出现如图4所示的电位变化,D项正确。 答案解析关闭D-17-命题点一命题点二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解题模板解题模板解答指针偏转问题时,不论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还是在神经元之间传递,引起电流计指针偏转的根本原因都是两电极接触处发生电位变化的时间不同。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与膜电位变化的先后顺序有关,即哪一电极接触处先发生电位变化,电流计指针先偏转到哪一侧;如果两电极接触处同时发生电位变化,则指针不偏转;如果只有一个电极接触处发生电位变化,则指针只偏转一次。-18-命题点

8、一命题点二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1.(2017江苏)下图为突触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结构为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提供能量B.当兴奋传导到时,膜电位由内正外负变为内负外正C.递质经的转运和的主动运输释放至突触间隙D.结构膜电位的变化与其选择透过性密切相关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发生在突触后膜上,位于突触小体中的线粒体无法为其提供能量,A项错误;当兴奋传导到突触前膜时,膜电位由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B项错误;递质经突触小泡的转运和突触前膜的胞吐释放至突触间隙,C项错误;结构突触后膜膜电位的变化与离子通道的打开和关闭有关,离子通过离子通道进出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

9、过性,D项正确。 答案解析关闭D-19-命题点一命题点二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2.当快速牵拉下图中骨骼肌时,会在d处记录到电位变化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ad构成了完成该反射的完整反射弧B.兴奋到达b点时,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外的电流方向相同C.刺激骨骼肌产生的信号传到c处就会形成痛觉D.牵拉骨骼肌时,c处可检测到神经递质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完整的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组成,图中无效应器,A项错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相同,与膜外电流方向相反,B项错误;兴奋可以通过脊髓的神经中枢传导到大脑皮层相关中枢形成感觉,C项错误;牵拉骨骼肌时

10、,兴奋通过b传导到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以神经递质的形式传递,D项正确。 答案解析关闭D-20-命题点一命题点二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3.下图是神经肌肉接点,又称突触。当兴奋传导至突触前膜时,突触间隙中的Ca2+通过突触前膜上的Ca2+通道内流,导致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乙酰胆碱。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递质的释放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B.若瞬间增大突触前膜对组织液中Ca2+的通透性,将使肌肉持续性收缩C.该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一定使肌膜产生动作电位D.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的受体是Na+通道蛋白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神经递质以胞吐的方式

11、释放,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A项错误;根据题意,若瞬间增大突触前膜对组织液中Ca2+的通透性,将加速乙酰胆碱的释放,使肌肉收缩反应更快,但不是持续性收缩,只有乙酰胆碱持续性作用于肌肉细胞才会持续性收缩,B项错误;该神经末梢释放的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可能会使肌膜产生动作电位,但若同时还有抑制性递质作用于肌膜,则肌膜不一定产生动作电位,C项错误;根据题意,乙酰胆碱是兴奋性递质,而突触后膜兴奋时钠离子内流,产生动作电位,所以可推测出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的受体是Na+通道蛋白,D项正确。 答案解析关闭D-21-命题点一命题点二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4.(2016全国理综)乙酰胆碱可作为兴

12、奋性神经递质,其合成与释放见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22-命题点一命题点二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1)图中A-C表示乙酰胆碱,在其合成时,能循环利用的物质是(填“A”“C”或“E”)。除乙酰胆碱外,生物体内的多巴胺和一氧化氮(填“能”或“不能”)作为神经递质。 (2)当兴奋传到神经末梢时,图中突触小泡内的A-C通过这一跨膜运输方式释放到,再到达突触后膜。 (3)若由于某种原因使D酶失活,则突触后神经元会表现为持续。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1)由图示可知突触小泡内释放的A-C是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分解为A和C,C穿过突触前膜进入突触小体重复利用。生物体内的多巴胺和一氧化氮也能作为神经递质。

13、(2)神经递质通过胞吐的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再通过扩散作用到达突触后膜。(3)图中A-C表示乙酰胆碱,作为兴奋性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会在D酶的作用下分解,若D酶失活,则突触后神经元会表现为持续兴奋。 答案解析关闭(1)C能(2)胞吐突触间隙(3)兴奋-23-命题点一命题点二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命题点二以实验为基础考查动物激素的调节作用1.激素分泌调节方式分析-24-命题点一命题点二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1)神经调节:此方式中某些内分泌腺本身就是反射弧中效应器的一部分,如在体温调节中肾上腺素的分泌。(2)激素的分级调节:受分级调节的激素主要有甲状腺激素、性激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3)

14、反馈调节:以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过程为例,甲状腺激素含量过高,可以反过来调节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分别抑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分泌。(4)内环境中理化因素的变化:如血糖降低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血糖升高。-25-命题点一命题点二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2.激素调节的特点(1)微量和高效;(2)通过体液运输;(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26-命题点一命题点二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依据模式图解答有关动物激素类的题甲、乙是细胞表面受体和细胞内受体的作用机制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27-命题点一命题点二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A.若图甲表示神经元间兴奋的传递,则信号分子

15、为神经递质B.细胞内外各种类型受体其结构都具有特异性,图乙中雄性激素能被定向运送到靶细胞处C.人体内胰岛素的作用机制与图乙所示机制不同D.雄性激素通过与靶细胞内特异性受体结合影响细胞基因选择性表达来调节细胞代谢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神经递质的受体存在于细胞膜上,如果甲表示神经元间兴奋的传递,则信号分子为神经递质,A项正确;图乙中雄性激素通过体液运输是不定向的,但它起的作用是定向的,这是因为激素只能作用于含有特定受体的靶细胞,B项错误;人体胰岛素的受体存在于细胞膜上,不能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与图甲表示的机制相似,C项正确;根据图乙分析,雄性激素通过与靶细胞内特异性受体结合影响细胞基因选择性表达来调节

16、细胞代谢,D项正确。 答案解析关闭B-28-命题点一命题点二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解题模板解题模板有关动物激素的试题以示意图的形式呈现的居多。示意图类试题的解题模板:第一步,阅读试题,认清结构;第二步,联系教科书知识,及时回顾激素的名称及作用;第三步,结合问题或选项进行回答或判断。-29-命题点一命题点二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1.对小鼠按下列步骤进行实验:注射放射性碘,注射一定量促甲状腺激素。定时进行甲状腺放射性强度检测,结果如右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放射性碘经协助扩散进入甲状腺细胞B.若不注射促甲状腺激素,曲线下降速率加大C.图示时间内,小鼠血液中甲状腺激素不含放射性碘D.曲线

17、下降阶段,小鼠代谢终产物中能检测到放射性碘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甲状腺细胞通过主动运输不断逆浓度梯度吸收碘,A项错误;注射促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甲状腺细胞利用更多的放射性碘来合成甲状腺激素,导致甲状腺放射性强度下降,故若不注射促甲状腺激素,曲线下降速率减小,B项错误;图示时间内,小鼠甲状腺细胞能够利用放射性碘来合成甲状腺激素并释放到血液,C项错误;血液中的含放射性碘的甲状腺激素会分解,所以代谢终产物中能检测到碘,D项正确。 答案解析关闭D-30-命题点一命题点二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2.(2017全国理综)将室温(25 )饲养的某种体温为37 的哺乳动物(动物甲)随机分为

18、两组,一组放入41 环境中1 h(实验组),另一组仍置于室温环境中(对照组)。期间连续观察并记录这两组动物的相关行为。结果:实验初期,实验组动物的静卧行为明显减少、焦虑不安行为明显增加。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实验组动物皮肤的毛细血管会,汗液分泌会,从而起到调节体温的作用。 (2)实验组动物出现焦虑不安行为时,其肾上腺髓质分泌的激素会。 (3)本实验中设置对照组的目的是。 (4)若将室温饲养的动物甲置于0 的环境中,该动物会冷得发抖,耗氧量会,分解代谢会。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1)由题意可知41 高于该哺乳动物的正常体温,在41 环境中,机体汗液分泌增加,毛细血管舒张以增加散热,同时,肌肉和

19、肝脏等产热减少。(2)实验组动物出现焦虑不安的行为是由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导致的。(3)对照组的作用是排除41 以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以保证本实验的结果是由41 引起的。(4)在寒冷环境中,机体汗液分泌减少,皮肤血管收缩,减少散热;立毛肌收缩,骨骼肌战栗,肾上腺素、甲状腺素增加,细胞代谢增强,耗氧量增加,增加产热。 答案解析关闭(1)舒张增加(2)增加(3)排除41 以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以保证本实验的结果是由41 引起的(4)增加增强-31-失分误区1失分误区2失分误区3不能正确判定反射弧受损部位防范策略防范策略反射弧受损部位的分析方法反射弧只有在结构上保持完整性,才能完成反射活动。组成

20、反射弧的任何一部分受损,反射活动都将不能完成。此类问题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况。(1)感受器或传入神经受损:由于神经冲动不能传到脊髓和大脑皮层,无感觉,效应器不能作出反应。(2)传出神经或效应器受损:神经冲动能传到脊髓并通过上行传导束传到大脑皮层,有感觉,但效应器不能作出反应。(3)神经递质被阻断不能释放:神经冲动不能传到效应器,效应器不能作出反应。-32-失分误区1失分误区2失分误区3防范演练防范演练1用脊蛙(去除脑保留脊髓的蛙)进行反射弧分析的实验,破坏缩腿反射弧在左后肢的部分结构,观察双侧后肢对刺激的收缩反应,结果如下表:上述结果表明,反射弧被破坏部分可能是()A.感受器B.感受器和传入神经

21、C.感受器和效应器D.效应器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在用脊蛙进行反射弧分析的实验中,分别刺激左、右后肢,都会出现收缩反应;而破坏缩腿反射弧在左后肢的部分结构后,刺激左后肢都不出现收缩的现象,说明被破坏部位是感受器或传入神经,也可能感受器和传入神经均被破坏;刺激右后肢,右后肢有反应,左后肢没有反应,说明被破坏部位是传出神经或效应器,也可能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均被破坏。综合分析,符合题意的只有C项。 答案解析关闭C -33-失分误区1失分误区2失分误区3对突触传递过程及异常情况辨析不清防范策略防范策略(1)正常情况: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后,立即被相应酶分解而失活。(2)异常情况

22、:若某种有毒物质使分解神经递质的相应酶变性失活,则突触后膜会持续兴奋或抑制;若突触后膜上受体位置被某种有毒物质占据,则神经递质不能与之结合,突触后膜不会产生电位变化,阻断神经冲动传导。-34-失分误区1失分误区2失分误区3防范演练防范演练2-氨基丁酸和某种局部麻醉药在神经兴奋传递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35-失分误区1失分误区2失分误区3A.神经细胞兴奋时,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膜内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B.-氨基丁酸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促进Cl-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C.局部麻醉药和-氨基丁酸都属于抑制性神经递质,使突触后膜动作电位差增大D.局部麻醉药作用于突触

23、后膜的Na+通道,阻碍Na+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 神经细胞兴奋时,膜电位由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A项正确;由图甲知,-氨基丁酸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Cl-通道打开,促进Cl-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B项正确;据图乙知,局部麻醉药单独使用时,突触后膜上的Na+通道未打开,阻碍Na+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D项正确;由以上分析可知局部麻醉药和-氨基丁酸的作用效果相同,都能抑制突触后膜形成动作电位,但作用机理不同,C项错误。 答案解析关闭C -36-失分误区1失分误区2失分误区3不能正确理解动物的激素调节防范策略防范策略(1)激素及其分泌腺体分析激素既不组成细胞结构,

24、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只起调节作用。胰腺既有外分泌部分泌胰液,含各种消化酶;又有内分泌腺胰岛分泌调节血糖的激素。体液调节并非激素调节:在体液调节中,激素调节起主要作用,但不是唯一的,如CO2、H+等对生命活动的调节也属于体液调节。-37-失分误区1失分误区2失分误区3(2)酶、神经递质、激素、载体及抗体激素发挥作用后就被灭活,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可被降解,抗体发挥作用后,随时间推移也逐渐被降解;而酶、载体发挥作用后仍具有活性。抗体、载体、部分激素是蛋白质;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神经递质的化学本质有乙酰胆碱、多巴胺、肾上腺素、氨基酸类和一氧化氮等。-38-失分误区1失分误区2

25、失分误区3防范演练防范演练3下列关于神经递质与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识别神经递质的特异性受体只能分布在神经元上B.激素在机体中发挥完生理作用后立即被灭活C.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D.识别某种激素的特异性受体只能分布在靶细胞或靶器官上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识别神经递质的特异性受体除了分布在神经元上,还可分布于肌肉及腺体细胞上,A项错误;识别某种激素的特异性受体只能分布在靶细胞或靶器官上,激素在机体中与靶细胞及靶器官的受体特异性结合并发挥生理作用后会立即被灭活,B、D两项正确;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所以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是单向的,C项正确。 答案解析关闭 A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