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9 劝学(第2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79692444 上传时间:2022-04-24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1.21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9 劝学(第2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9 劝学(第2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9 劝学(第2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9 劝学(第2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9 劝学(第2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3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语文必修必修 人教版人教版第三单元第二课时素质提升第二课时素质提升9劝学劝学荀子荀子1 1课前预习课前预习2 2课内动脑课内动脑3 3课外认真课外认真课课 前前 预预 习习广博地学习,广泛地学习广博地学习,广泛地学习 知识、知识、 学识的渊博学识的渊博 强,这里指声音宏大强,这里指声音宏大 疾病,快疾病,快 爪子和牙齿爪子和牙齿 坏人的党羽、帮凶坏人的党羽、帮凶 思想意识活动思想意识活动 读书用功或对某事肯动脑筋读书用功或对某事肯动脑筋 容身,托身容身,托身 把感情、理想、希望把感情、理想、希望 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 课课 内内 动动 脑脑 一、合作讨论 1孔子

2、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与荀子所说的“学不可以已”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 我的见解:荀子把“学而时习之”改为“学不可以已”,且通过君子之口说出来,这对纠正人们学习上常犯的不能持之以恒的毛病,更有针对性。由此可以看出,荀子抓住关键,解决了根本问题。就强调的程度来看,孔子虽然也“劝学”,但“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论语季氏) 的根深蒂固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对学习目的及其重要性的全面而正确的认识,而荀子则认为礼仪道德和系统认识只有靠后天学习才能获得,这就在新的认识论的基础上,发展了儒家“劝学”传统,把学习的重要性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2“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这

3、四个比喻中为什么要强调“臂非加长”“声非加疾”“非利足”“非能水”? 我的见解:强调“臂非加长”“声非加疾”“非利足”“非能水”,这就强调了“见者远”“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这些效果的取得并不是因为人的本身有什么特异功能,而是因为凭借了外界条件。这就与文章的推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丝丝相扣,有力地论证了学习的作用:学习可以弥补人的不足。 3荀子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述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的? 我的见解:荀子从三个方面来论述“学不可以已”: 从学习的意义方面论述。作者用了五个比喻,论证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够提高自己,改变自己。人要改造成为“知明而行无过”的君子,就要“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4、,学习的意义是重大的,所以“学不可以已”。 从学习的作用方面论述。作者用五个比喻,论证了学习能够弥补不足,并得出结论: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而君子之所以能成为君子,是因为君子善于利用学习的帮助来弥补自己的不足,因而“学不可以已”。 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方面论证,作者用了十个比喻,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证学习要逐步积累,要坚持不懈,要专心致志,因而“学不可以已”。 4本文是阐述学习道理的议论文,通篇设喻,使所讲道理形象生动、深入浅出,既有说服力又有感染力。本文设喻的特点是什么? 我的见解:(1)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或现象作为喻体。如说明“学不可以已”之理,作者用了人们生活中常见的靛青色

5、的提取、车轮的制造以及水寒冷而成冰等事例为喻加以说明,充分表达了“学不可以已”的道理。这样化深奥为浅近,由感性到理性,令人心悦诚服。 (2)设喻方式多样:正面设喻,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以为轮”“金就砺则利”等从正面阐明学习的重要性。正反设喻,如“蚓”和“蟹”、“骐骥”和“驽马”、“锲而不舍”和“锲而舍之”,通过正反对照把所要说明的道理说得更具体明白。反复设喻,如“跂而望”“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连用几个不同的比喻,使读者加深了对道理的理解。 (3)设喻与说理结合紧密,形式十分灵活:有的是将道理隐含于比喻之中,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锲而舍之”“锲而不舍”。有的

6、先设喻,后引出道理,如第三段,作者先连用五个比喻,后引出“善假于物也”的道理。有的先设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如第四段第一层,作者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积善成德”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进一步论证。 5第四段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说理的? 我的见解:以“骐骥”与“驽马”,“朽木”与“金石”作对比,说明“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充分显示出“不舍”对于学习的重大意义。在阐述学习要专心致志的道理时,作者又用“蚓”和“蟹”作对比,前者“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却能“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7、”,后者虽有“六跪而二螯”,却“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道理何在?就在于前者“用心一”,后者“用心躁”。鲜明的对比,强烈的反衬,增强了说理的分量。 6荀子主张“学不可以已”,这个学当然指学习,但是他到底劝人们学什么呢? 我的见解:课文中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这是荀子通过一组比喻得出的结论。从这一点上看,荀子劝学是劝人们首先要学习做人。另外,“积善成德”这一句同样着眼于品德的养成。在荀子看来,学习可以改造人“恶”的本性,可以提高人的品德修养。所以学习的对象是明确的,也就是品德的学习。 7讲学习的道理,鼓励人们学习,有可能流于空洞僵硬说理的俗套,给人以单调枯燥之感。但这篇文

8、章却形象清新、脍炙人口,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不衰。其原因是什么? 我的见解:本文能脍炙人口的原因在于,作者把深奥的道理寓于大量浅显贴切的比喻之中,运用比喻时手法又极其灵活自然,生动鲜明,绝无枯燥的学究气。如文章开头,连用“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四个比喻,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阐述“学不可以已”的道理,堪称雄辩奇才,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收到了先声夺人的强烈效果。值得指出的是,文中所用的喻体几乎都是常见的、易懂的,这些仿佛信手拈来的通俗明了的比喻,都会使人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某些直观、浅近的事物,进而连类比物,启迪思考,接受作者所说的深刻道理。 二、疑

9、难探究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而荀子却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二人的说法是否矛盾?你是怎样理解的? 观点一:两位儒家大师的观点看似矛盾,其实并不相悖。“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的是学习需要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学思结合。 观点二:不矛盾。荀子并没有否定思考,他反对的是单靠坐在房子里苦思冥想的方法。他强调利用外界事物,向实际学习。他通过“终日思”与“须臾学”的对比,雄辩地证明了空想不如“善假于物”的学习。课课 外外 认认 真真 一、满分借鉴 崛起的中国 (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 朋友,你见过西域的长城吗? 不同于由灰砖砌成,蜿蜒起伏不见首尾,肆意游走在葱

10、郁的八达岭的巨龙,这里有着另一番截然不同的景象黄沙漫漫,风声萧萧。这里的长城不再连续,而以烽燧的形式独立存在。“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荒漠之中,残破的烽火台倔强矗立,与黄土垒砌的城墙一同,诉说着我的祖先在这里努力求生的往事。 往前望去,是那条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 以军事为目的修建的长城,拒异族于关外,那是我们曾保守封闭的象征。然而两千年前,就是在这些威严要塞的目送中,张骞出使西域,踏出丝绸之路这条亚欧大陆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驼铃轻响。商队载着丰厚的物产来往。于是,中国有了各式新潮的香料,罗马贵族开始为丝绸疯狂,西域各国行人如织,沿途驿站兴盛一时。经济蓬勃发展的同时,东西方文化直接交流与

11、碰撞。鎏金铜器,波斯银器,见证多少文明在这条朴素的道路相识相知。硝烟散尽,取而代之的是喧嚣的集市和各国友好往来的文书。 我们走出长城,拥抱世界;我们铸剑为犁,亲吻和平丝绸之路,足以证明我们的信仰。 如今,一个崭新的中国擦干百年血泪重新屹立于东方。她挣脱了闭关锁国的枷锁,越过万里高墙,一双好奇的眼睛打量着天地;她放下了天朝上国的自大,以包容心填充新时代的自己。这一切改变,凝聚成“一带一路”这根伸向全世界的橄榄枝:以古丝绸之路为蓝本,于亚欧大陆建立一架友好合作的桥梁。朋友,你难道不觉得这项以历史为联结的倡议独特又美好吗?试想现在西域长城遗址之下。回荡在戈壁间的驼铃化作火车飞速奔驰的长啸;华美的绸缎

12、铺筑一条现代商品交换的媒介,古今交错,生机勃发,一如中国本身。 继承传统而不为传统所限,追随潮流而不为潮流所累,这才是一个拥有数千年历史传统的大国应有的姿态。或许你难以理解中国人对过去的执着,因为这是一种自然的骄傲,建立在对过去的充分了解和对未来的无限展望之上。 朋友,这就是我认识的中国。虽然浑浊的空气正困扰着她,无数的问题纠缠着她她不完美,但她选择继往开来,敞开国门直面世界的目光。 这股勇气,向世界宣告着她的崛起。 【名师点评】在作者看来,长城代表古老的中国,它见证了丝绸之路的昔日繁华。而今,一带一路打破了长城的保守与封闭,延续了丝绸之路的开放和包容,而走向合作共赢的世界潮流,代表崛起的中国

13、。作者立足古今贯通、中外融合的大视角,写出了大国姿态,更写出了当代中国青年的襟怀,字里行间饱含赤诚的爱国之心,读来令人心潮激荡。 二、相关链接 1古代的君子 君子在中国周朝之前,为贵族之统称。也就是为官之人称君子,平民称小人。中国周朝时期,周天子分封诸侯,建立邦国。诸侯称国君,国君的儿子称为君之子,即君子。因各诸侯国的君子普遍受到良好教育,因此文化、品味和修养水准都很高。后来,儒家认为君子应不单指贵族或士大夫,而是“圣人之下,富有礼义规范的人”,具有高道德标准的人,君子成为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的概念,君子是儒家倡导人们塑造自己人格理想的对象,人生的终极目标。孔子对君子进一步做出标准和规范,使得

14、君子正式成为一种道德评判的标准。 2古代的劝学诗 古乐府诗长歌行里有一句“百川到东海,何日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陶渊明的杂诗里也有一句“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唐末诗人王贞白的白鹿洞二首中的第一首是“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在其劝学诗中云“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朱熹的劝学诗里说“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这些流传很久的名句都告诫我们:人生有限,学海无涯,读书学习一定要珍惜时间。 “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

15、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这是宋代思想家陆九渊的读书诗。这首诗与韩愈的劝学诗:“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则是告诉我们读书要讲求方法,强调沉下心来仔细阅读,而且好书还要反复地玩味。 宋代诗人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中“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诗句又强调了读书与实践要结合,不可纸上谈兵。 晚唐诗人杜荀鹤的闲居书事中写道:“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少年辛苦终事成,莫向光明惰寸功。”告诉我们读书必须要勤奋努力。 3性恶论 在性恶篇中,荀子详细地论述了“人之性恶”的问题,但他在其中也强调在人可以“知善之智”,可以“能善之具”以及

16、“求贤师”、“择良友”的重要性,这也是在阐述人们可以通过人为的努力以及环境教化的影响来肯定人具有向善的可能。 荀子认为,人的天性有恶的一面,同时他又承认人具有另外一种天然的本能,“皆有可以知仁义法正之质,皆有可以能仁义法正之具”,他认为路上的普通人也都有可以理解仁义法度的资质,也有遵行仁义法度的资质,而这种“质”和“具”就是一种天生的本能,并且一再强调“可以知”、“可以能”,这也就是在强调人可以通过学习道德礼义,使人们逐渐的成就善,成就一种完美的人格。 在倡导人们向善中,荀子提到“求贤师”、“择良友”也是同等重要的。荀子认为“得闲师而事之,则所闻者尧、舜、禹、汤之道也;得良友而友之,则所见者忠信敬让之行也;身日进于仁义而不自知也者,靡使然也。”他认为跟着贤能的老师学习,并且与德才兼备的朋友交往,这样看到的都是正道和忠信敬让的行为,并得到这些“善”的正面影响。这就是荀子在强调要关注外界环境对人的改变和塑造,认为人的这种进步是与外界的环境息息相关的,也是在另一方面倡导人们通过对外界环境的关注而不断使自己向善。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