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人教版化学选修4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单元检测试题(有答案)

上传人:微*** 文档编号:79637269 上传时间:2022-04-24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93.3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0年人教版化学选修4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单元检测试题(有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2020年人教版化学选修4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单元检测试题(有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2020年人教版化学选修4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单元检测试题(有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资源描述:

《2020年人教版化学选修4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单元检测试题(有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人教版化学选修4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单元检测试题(有答案)(2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人教版化学选修4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单元检测试题姓名:班级:考号:一、选择题1 .在高温、高压和有催化剂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N2(g)+3H2(g)?2NH 3(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降低温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B.使用合适的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的速率C.在上述条件下,氢气能全部转化为氨气D.达到平衡时,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一定相等2 .在300 mL的密闭容器中,放入馍粉并充入一定量的CO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Ni+4CO(g)?Ni(CO) 4(g),已知该反应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如表:温度/?2580230平衡常数5X1021.9 X 1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上

2、述生成Ni(CO) 4(g)的反应为放热反应B.在 25 ?时,反应 Ni(CO)4(g)?Ni(s) + 4CO(g)的平衡常数为 2X105C.在80 ?时,测得某时刻,Ni(CO) 4、CO浓度均为0.5 mol 7,则此时v正v逆D.在80 ?达到平衡时,测得 n(CO)=0.3 mol,则Ni(CO) 4的平衡浓度为 2 mol比3 . 一定温度下,若在0.2L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等物质的量的CO和Fes。,,发生可逆反应:4CO Fe3O4 ? 4CO2 3Fe,至2min时容器内含有0.16mol CO2,以下有关描述正确的是()?达平衡过程中,co和Fe3O4的物质的量之比始终

3、保持不变?达平衡过程中,CO2和Fe的物质的量之比始终保持不变? 2min内,以CO表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为0.4mol/ L min? 2min内,以Fe3O4表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为0.1mol/ L minA. ?B. ?C. ?D. ?4.可逆反应aA?g?+bB?s? cC?g?+dD?g),其他条件不变,C的物质的量分数和温度(T)或压强(P)关系如图,其中正确的是()A.根据图象无法确定改变温度后平衡移动方向B .使用催化剂,C的物质的量分数增加C.化学方程式系数 a? c+dD.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5,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反应中,在任彳S温度下都不自发进行的是(

4、?A . 2O3?g? 3O2?g?H?0B, N2?g?+3H 2?g? 2NH 3?g?H?0C. 2CO?g2C?s?+O 2?g?H?0D. CaCO3?s? CaO?s?+CO 2?g?H?06.恒温恒容下.将l molX和2 molY置于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s)+2Y(g)2Z(g), 10 min后达到平衡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衡前,容器中压强随反应进行而减小B .平衡后,容器中 丫和Z的物质的量之比一定为1:1C. 10 min后,升高温度,Y的反应速率不变D .生成Z的物质的量一定小于 2 mol7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 N2+3H2=2NH3,在2L密闭容器中

5、进行,5min内氨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1mol ,则反应速率为()A. v(NH 3)=0.03mol/ ( L mi nB. v(NH 3)=0.02mol/ (L- minC. v(NH 3)=0.17mol/ ( L - minD. v(NH 3)=0.01mol/ (L mini8 .已知反应2c(s)?O 2(g) =2CO(g)的A H0设AH和AS不随温度而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低温下才能自发进行B.高温下才能自发进行C.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D.任何温度下都不能自发进行9 .向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 2molA气体和1mol B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

6、(g) + B(g)=3c(g);经2s后达到平衡,测得 C气体的浓度为0.6 mol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用物质A表示该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2 mol二1Ls1?用物质B表示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2 mols1?平衡时物质A与B的转化率相等?平衡时物质B的浓度为0.2 mol UA. ?B. ?C. ?D. ?10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可逆反应:M(g)+ N(g) 1= R(g)+2L(?),此反应符合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正反应放热 ?L是气体 B .正反应放热 ?L非气体C.正反应吸热?L是气体 D.正反应吸热,L非气体11 . 700?时,H2(g)?CO 2(

7、g)= H2O(g)?CO(g)。该温度下,在甲、乙、丙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 H2 和CO2,起始浓度如下表所示。其中甲经 2min达平衡时,v(H2O)为0.025 mol/(L - m而列判断不正确的 是()起始浓度甲乙丙C(H 2)/mol/L0.10.20.2C(CO 2)/mol/L0.10.10.2A.平衡时,乙中 CO2的转化率大于50?B.当反应平衡时,丙中 c(CO2)是甲中的2倍C.温度升至800?,上述反应平衡常数为 25/16,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D.其他条件不变,若起始时向容器乙中充入0.10mol/L H 2和0.20 mol/L CO 2,到达平衡时 c (CO

8、)与乙不同aM(g)+bN(g) , cQ(g)。气体 M?N?Q 的物12.在容积为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右图所示,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体系平衡时与反应起始时的压强之比为3?2B.平衡时,M的转化率为50%,若条件改为恒温恒压,则达平衡时M的转化率小于50%C.若开始时向容器中充入2 mol M和1 mol N ,达到平衡时,M的体积分数小于 50%D.在5 min时,再向体系中充入少量He,重新达到平衡前 v(正)v(逆)13. 一定条件下,体积为 2L的密闭容器中,2mol X和3mol Y进行反应:X (g) +Y (g) =Z (g)

9、,经12s达到平衡,生成 0.6mol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X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5 mol/ (L?s)B.其他条件不变,增大 X的浓度,平衡右移,X的转化率增大C.其他条件不变,12s后将容器体积扩大为 10L,Z的平衡浓度变为0.06mol/LD.其他条件不变,若移走 1molX和1.5molY ,再达平衡时Z的物质的量小于 0.3mol14.某化学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密闭容器中某一条件对A2(g)+3B2(g) 2AB 3(g)化学平衡状态的影响,得到如图所示的曲线(图中T表示温度,n表示物质的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B,的平衡体积分数A.图中T2 一定

10、大于T1B.图中b点速率一定大于d点速率C.达到平衡时,A2的转化率大小为cbaD.加入催化剂可以使状态d变为状态b二、填空题15.以CO2为碳源制取低碳有机物成为国际研究焦点,下面为CO2加氢制取乙醇的反应:2CO2(g)+6H 2(g)JftttijLcH3CH20H(g)+3H 2O(g) Q (Q0)在密闭容器中,按 H2与C0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3:1进行投料,在5MPa下测得不同温度下平衡体系中各种 物质的体积分数(y%)如下图所示。y%400 5W70 800 TZK完成下列填空:(1)表示CH3CH2OH体积分数曲线的是 (选填序号)(2)在一定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选

11、填编号)a.平衡常数K不再增大b. CO2的转化率不再增大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d.反应物不再转化为生成物(3)其他条件恒定,如果想提高 CO2的反应速率,可以采取的反应条件是 (选填编号);达到平衡后,能提高H2转化率的操作是 (选填编号)a.降低温度 b.充入更多的H2c.移去乙醇d.增大容器体积(4)图中曲线II和III的交点a对应的体积分数ya=%16 .由于温室效应和资源短缺等问题,如何降低大气中的CO2含量并加以开发利用,引用了各界的普遍重视。目前工业上有一种方法是用CO2生产燃料甲醇。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2(g)+3H2(gk CH3OH(g)+ H2O(g)

12、,该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1)上述反应平衡常数 K的表达式为 ,温度降低,平衡常数K(填 增大、不变”或 减(2)在体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 1 mol CO2和3 mol H 2,测得CO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下表所示。从反应开始到5 min末,用氢气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H2)=。t/min0251015n(CO2)/mol10.750.50.250.25(3)下列条件能使上述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填写序号字母)a.及时分离出CH3OH气体b.适当升高温度c.保持容器的容积不变,再充入 1 mol CO2和3 mol H2d.选择高效催化剂1

13、7 .近年来 雾霾”污染日益严重,原因之一是机动车尾气中含有NO、NO2、CO等气体,火力发电厂释放出大量的NOx、SO2和CO2等气体也是其原因,现在对其中的一些气体进行了一定的研究:某研究小组向某密闭容器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和一氧化氮,发生反应:?H = a kJ/molC (s) +2NO (g) ?N2 (g) +CO2 (g)在Ti?时,反应进行到不同时间测得各物质的量浓度如下表:时间/min浓度/ (mol/L )01020304050NO1.00.680.500.500.700.70N200.160.250.250.350.35CO200.160.250.250.350.35(1)

14、根据图表数据分析 Ti?时,该反应在0-20min的平均反应速率 v (NO) =;计算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 =。(2) 30min后,只改变某一条件,根据上表的数据判断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填序号)。A.通入一定量的 CO2B.加入合适的催化剂C.通入一定量的 NOD.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E.适当缩小容器的体积F.改变温度(3)若30min后降低温度至T2?,达到平衡时,容器中 NO、N2、CO2的浓度之比为4: 3: 3,则达到新平 衡时NO的转化率 (填 升高或 降低”),a 0 (填,”或2”)。三、实验与推断题18.在密闭容器中,使 1 mol N2和3 mol H2混合发生下列反应:N2

15、 (g) + 3H2 (g)=2NH3(g)AH ?0?1 )达到平衡时,充入N2并保持体积不变,平衡将 移动(填 左向“ ?逆向“或 木” ?2 )达到平衡时,充入僦气(Ar)并保持体积不变,平衡将 移动(同上)。?3 )达到平衡时,充入僦气(Ar),并保持压强不变,平衡将 移动(同上)。?4 )达到平衡时,将 c?N 2? c?H 2? c?NH 3)同时增大1倍,平衡 移动(同上)。?5 )保持体积不变,升高温度时,混和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密度 (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 ??6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N2和H2的浓度比是 ?N 2和H2的转化率比是 ?19 . 50mL1.0mol

16、/L盐酸跟50mL1.1mol/L氢氧化钠溶液在图所示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并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来计算中和热。试回答下列问题:实/芾号3珀 f1no我国1毂i3L8325.1|3L9(1)如果将环形玻璃搅拌棒改为环形金属(如铜)棒,对求得中和热数值的影响是(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2)如果改用60mL1.0mol- L-1盐酸跟50mL 1.1mol - t1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反应,则与上述实验相比, 所放热量(填揩加”、藏少”或不变”),所求中和热数值(填增加“、减少“或不变”);(3)不能用Ba(OH) 2和硫酸代替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理由是 ;(4)该实验小组做了三次实验,每

17、次取溶液各50mL,并记录如下原始数据。已知盐酸、NaOH溶液密度近似为1.00g/cm3,中和后混合液的比热容 C=4.184X 103kJ/(g. ?),则该反应的 中和热为?H= (保留小数点后一位)。(5)上述实验数值结果与 57.3kJ/mol有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填字母)。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b.量取NaOH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盐酸的小烧杯中d.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 HCl溶液的温度20 .某化学小组为了研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内容及记录)实验编号室温下,试管中所加试剂及其用量/m

18、L室温下溶液颜色褪至无色所需时间/ min0.6 mol/LH 2c2O4溶液H2O3 mol/L稀硫酸0.05mol/L KMnO 4溶液13.02.02.03.01.522.03.02.03.02.731.04.02.03.03.9请回答:写出以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根据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3)利用实验1中数据计算,若用 KMnO 4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KMnO 4) =?(4)该小组同学根据经验绘制了n(Mn2+)随时间变化趋势的示意图,如图 1所示。但有同学查阅已有的实验资料发现,该实验过程中n(Mn2+)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应如图2所示。该小组同学根据图2所

19、示信息提出了新的假设,并继续进行实验探究。?该小组同学提出的假设是 ?请你帮助该小组同学完成实验方案,并填写表中空白。实验室温下,试管中所加试剂及其用量/ mL再向试管中室温下溶液颜色褪至编R0.6 mol/LH2c2O4溶液H2O3 mol/L稀硫酸0.05 mol/LKMnO 4溶液加入少量固体无色所需时间/ min43.02.02.03.0t?若该小组同学提出的假设成立,应观察到的现象是 ?参考答案1. B【解析】A.降温,化学反应速率减慢,故 A错误;B.加入催化剂,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增大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可增大反应速率,故B正确;C.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反应物不可能全部转化为生成物,

20、故 C错误;D.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不变但不一定相等,故D错误;故选:Bo2. C【解析】A、由表格数据可知,随着温度的升高,化学平衡常数降低,说明反应向逆反应反响进行, 根据勒夏特列原理,正反应方向是放热反应,故说法正确;B、此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应是上述反应平衡常数的倒数,即1/5 X 14=2 X 105,故说法正确;C、在80 ?时,K=2,此时的浓度商为 0.5/0.54=82 ,说明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即 v Mv 逆,故说法错误;D、此时 c(CO)=0.3/300 x 3mol L1=1mol - L1,根据平衡常数的表达式,cNi(CO) 4/14=

21、2,即 cNi(CO) 4=2mol ”1,故说法正确。答案选Co3. B【解析】?等物质的量的CO和Fe3O4反应,反应消耗的 CO和Fe3O4的物质的量不同,在反应过程 中,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不再满足比值不变,故 ?错误;?达平衡过程中,每生成 4molCO2,同时生成3molFe,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 3,始终保持不变,故?正确;?2min内,以CO表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0.16molv CO v CO2 0.2L0.4mol/ L min 故 正确2min?固体的浓度可认为是一个定值,则不用固体表示反应速率,故 ?错误;综上所述,?正确,故B正确;故选B。4. D【解析】可逆反应

22、,当其他条件一定时,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达到平衡所 用的时间越短.由图象(1)可知T2Ti,温度越高,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n (C)% 越小,故此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当其他条件一定时,压强越高,反应速率 越大,达到平衡所用的时间越短.由图(2)可知p2pi,压强越大,平衡时C 的体积分数n (C) %越小,可知正反应为气体物质的量增大的反应,即a c+d;A、据上述分析,得到TkT2,温度越高,n (C) %越小,则平衡向逆反应方向 移动,选项A错误;B、催化剂只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对平衡移动没有影响, C 的质量分数不变,选项B错误;C、压强越大,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n (C) % 越小,

23、可知正反应为气体物质的量增大的反应,即 aTi,温度越高,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n (C) %越小,故此反应的正反应为 放热反应,升温平衡逆向移动,选项 D正确。答案选Do5. C【解析】A?H?0?S?0 ,根据?G=?H -T?S可知,一般温度下都能满足 ?H -T?S?0 , 反应可自发进行,故 A不选;B?H?0?S?0 ,在较高温度下,可满足 ?H-T?S?0,反 应可自发进行,故 B不选;C?H?0?S?0 , 一般情况下都满足 ?G=?H -T?S?0 ,反应 不能自发进行,故 C选;D?H?0?S?0,在较高温度下,可满足 ?H -T?S?0 ,反应可自发进行,故 D不选;故选C?

24、点睛:反应能否自发进行?取决于?G=?H -T?S,当?G=?H -T?S?0时,反应可自发进行, 否则不能。6. D【解析】A.该反应是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容器中压强始终不变,A错误;B.平衡时Y和Z的物质的量的多少不确定,丫和Z的物质的量之比不一定为 1:1 ,B错误;C.升高温度,Y的反应速率增大,C错误;D.该反应是可逆反应,不可能进行到底,因此l molX和2 molY 反应生成Z的物质的量一定小于 2 mol, D正确。答案选D.7. D5min内用氨气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 ( NH 3)= mo =0.01 mol/ ( L?min),故选 D。 2L 5min8. C【解

25、析】已知反应2c(s) + O2(g)=2CO(g)的?H 0,所以?H-T?S 116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根据勒夏特列原理,正反应方向是吸热反应,故正确;D.若起始时,通入 0.1mol1H2和0.2molZCO2,转化率相等,因此达到平衡时c(CO)相等,故D错误;故答案选Do12. C【解析】A.定温定容时,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体系平衡时与反应起始时的压强之 比为0.8:1.2=2:3,故A错误;B.由图中各物质物质的量的变化判断2M(g)+N(g)iQ(g),该反应气体物质的量减小,恒温恒容时反应,压强减小,若条件改为恒温恒压,相当于原平衡加压,加压平衡右移,则达平

26、衡时M的转化率大于50%,故B错误;C.若开始时向容器中充入2molM和ImolN ,相当于原平衡加压,加压平衡右移,达到平衡时,M的体积分数小于50%,故C正确;D.在5min时,再向体系中充入少量He,对于平衡无影响,故 D错误。故选Co13. D【解析】【分析】用三段式分析:X (g) +Yn 初始(mol)23n 转化(mol)0.60.6n 平衡(mol)1.42.4c 平衡(mol/L ) 0.71.2A、根据u =?c/?t计算出以(g),Z(g)00.60.60.3X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B、增大X的浓度,平衡右移,X的转化率减小;C、其他条件不变,12s后将容器体积扩大为 1

27、0L,相当于减小压强,平衡逆向移动;D、相当于减小压强,平衡逆向移动;【详解】用三段式分析:X (g)+Y(g)-=Z (g)n初始(mol)n转化(mol)0.60.60.6n平衡(mol)1.42.40.6c 平衡(mol/L )0.71.20.3A、以X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U =?c/?t=0.6mol+ (2L X 12s)=0.025 mL?S),故 A 错误。B、增大X的浓度,平衡右移,X的转化率减小,故 B错误;Z的平C、其他条件不变,12s后将容器体积扩大为 10L,相当于减小压强,平衡逆向移动,衡浓度小于0.06mol L1,故C错误;D、相当于减小压强,平衡逆向移动,再达

28、平衡时Z的物质的量小于 0.3mol,故D正确;故选Do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的计算,解答关键:明确化学平衡及其影响因素,注意掌握三段式在化 学平衡计算中的应用。14. CA?由图像知当n?B2)起始相同时,T2平衡时AB3的平衡体积分数大于 平衡时,由于反 应的热效应未知,无法判断Ti与T2的大小关系,若反应的 AH 。则Ti T2?若反应的 AH 。则Ti T2?A项错误;B?b?d点n?B 2)起始相同,根据 A项分析,无法判断 Ti与T2的 大小关系?无法判断b?d点反应速率的大小,B项错误;C?a?b?c点在相同温度下,a?b?c 点n?B 2)起始依次增大,增大 B2?平衡向正反应方向

29、移动,A2的平衡转化率增大,则平衡时A2的转化率:c b a?C项正确;D?加入催化剂只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不移动,平衡状态不变,D项错误;答案选 C?15. II bc b c 18.75【解析】【分析】【详解】(1)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升高温度CH3CH20H含量升高,C02与H2的含量降低,平衡时 H20的含量是CH3CH 20H含量的三倍,符合条件的曲线为 II ;故答案为:II;(2)在一定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a.平衡常数K只与温度有关,与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无关,故 a错误;b. CO2的转化率不再增大,即反应达到限度,是平衡状态,故 b正确;c

30、.反应后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少,质量不变,所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逐渐增大, 当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时即是平衡状态,故c正确;d.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是正逆反应仍在进行,所以不存在反应物不再转化为生成物的状态, 故d错误;故答案为:bc;(3)其他条件恒定,如果想提高C02的反应速率,可以采取的反应条件是:a、降低温度,反应速率减小,故 A错误;b、补充H2,反应物的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故 B正确;c、移去甲醇,生成物浓度减小,速率降低,平衡向正反应移动,故 c错误;d、增大容器体积,各反应物的浓度减小,反应速率降低,故 d错误;故答案为:b;达到平衡后,能提高 H2转化率的操

31、作是:a、已知该反应为吸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氢气的转化率减小,故a不符合;b、补充H2,氢气反应物的浓度增大, 提高二氧化碳转化率, 本身转化率减小,故b不符合;c、移去甲醇,生成物浓度减小,平衡向正反应移动,氢气转化率增大,故c符合;d、增大容器体积,压强减小,平衡向逆方向移动,氢气的转化率减小,故d不符合;故答案为:b; c;(4) a点为II和III的交点,设此时II C 2H50H体积为V,那么III H 2也为V,可知为CO2V、,1 :为-V,H20为C2H50H的三倍,则为3V,所以a对应的体积分数ya=、,1 ,3VV V3V3X 100%=18.75%故答案为:1

32、8.75。c(H20) c(CH30H )c(C02) c3(H2)增大 0.15 mol ,min1c【解析】【详解】该反应生成物比反应物能量低,是放热反应;温度降低,平衡正向移动,K值增大。- 1L- min1。lw/ 0.5?joZ(2)v(H 2)= 3v(CO2)=; X3= 0.15 mol2Zx 5min(3)及时分离出甲醇气体会使平衡正向移动,但反应速率减小;升高温度会使反应速率增大,但平衡逆向移动;选择高效的催化剂会加快反应速率,但平衡不移动;保持容器的容积不变,再充入1 mol CO2和3 mol H2,等效于在原平衡的基础上增大压强,化学反应速率增大,平 衡正向移动。17

33、 . 0.025mol?L 1?min 10.25 CE 升高 v【解析】【分析】?1 )分析图表数据结合化学反应速率概念计算v=?c/?t?由表给平衡浓度计算平衡常数??2?30min后,只改变某一条件,反应重新达到平衡,图表数据分析可知一氧化氮,氮气,二氧化碳浓度都增大;?3 )若30min后降低温度至 T2?,达到平衡时,容器中NO?N 2?CO 2的浓度之比为4?3?3 ,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详解】?1 )分析图表数据,0?20min内,NO的平均反应速率 v?NO?=?1mol/L-0.20mol/L?20min=0.025 mol/L?min?20min 时,反应达到平衡,平

34、衡时 NO?N 2?CO 2的浓度依次为 0.50 mol/L?0.25 mol/L?0.25 mol/L ,化学平衡常数 K=c(N 2)c(CO2)/c2(NO)= (0.25 mol/Lx 0.25mol/L)/( 0.50 mol/L) 2=0.25 ,故答案为 0.025 mol/L?min?0.25?2?A? 通入一定量的 CO2,平衡逆向移动,N2的浓度减小,故 A错误;B、加入合适的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能改变平衡,浓度不变,故B错误;C、通入一定量的NO,反应正向进行,达到平衡后一氧化氮、氮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大,故C正确;D、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是固体,碳是固体对平衡

35、无影响,对平衡无影响,故D错误;E、适当缩小容器的体积,反应前后体积不变,平衡不移动,各气态物质浓度均增大,故E正确;F、若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右移,反应物浓度减小,生成物浓度增大;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平衡左移,反应物浓度增大,生成物浓度减小,故 F错误;故选CE,故答案为CE?3 )若30min后降低温度至 T2?,达到平衡时,容器中NO?N 2?CO 2的浓度之比为4?3?3 ,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达到新平衡时NO的转化率增大,说明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故答案为升高???【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平衡原理的综合应用,涉及了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常数计算,依据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分析化学平衡

36、移动原理的应用是解答关键。18 .正向 不 逆向 正向 变小 不变 1:31:1【解析】【详解】(1)达到平衡时,充入N2并保持体积不变,则 c (N2)增大,平衡将正向移动,故答案是:正向。(2)达到平衡时,充入僦气(Ar)并保持体积不变,总压增大,分压不变,则平衡不移动, 故答案是:不。(3)达到平衡时,充入僦气(Ar),并保持压强不变,平衡将逆向移动,故答案为逆向。(4)达到平衡时,将 c?N 2? c?H 2? c?NH 3)同时增大1倍,相当于增大压强,则平衡 正向移动,故答案是:正向。(5)因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保持体积不变,升高温度时,平衡将逆向移动,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增加,

37、但总质量不变,根据M= m可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将变n小;因容器体积不变,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也不变, 根据p= 9可知,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V故答案是:变小;不变。(6).设反应中N2消耗xmol,容器的体积是1L,根据三段式法,有:N2 (g) + 3H 2(g)一2NH3(g)起女用(mol/L? 130转化量?mol/L? x3x2x平衡量?mol/L? 1?x3?3x2xx1 100%所以平衡时 N2和H2的浓度比是 =1:3, N2和H2的转化率比是 1 = 1:1 ,3 3X3x 100%3故答案是:1:3; 1:1。19 .偏低 增加 不变H2SO4与Ba(OH)2反应生

38、成的BaSO4沉淀时也有能量变化(或放热) -56.5kJ/mol a、c、d(1)环形铜棒是热的良导体,会使热量损失;(2)反应放出的热量和所用酸以及碱的量的多少有关,并根据中和热的概念和实质来回答;(3)氢氧化钢与硫酸反应生成了硫酸钢沉淀,生成沉淀的过程中会有热量变化,影响测定结果;(4)先判断三次反应温度差的有效性,然后求出平均值,根据公式Q=cm?T来求出生成0.05mol的水放出热量,最后根据中和热的概念求出中和热;(5)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热量散失较大;b.量取NaOH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会导致所量的氢氧化钠体积偏大;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盐酸的小烧杯中,热

39、量散失较大;d.用温度计测定 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 HCl溶液的温度,HCl溶液的起始温度偏高;【详解】偏低;环形铜棒是热的良导体,其导热效果好于环形玻璃搅拌棒,会有一部分热量散失,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将会减小;(2)反应放出的热量和所用酸以及碱的量的多少有关,改用60mL1.0mol?L -1盐酸跟50mL1.1mol?L -1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生成水的物质的量增多,所放 出的热量增加,但是中和热是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与酸碱的用量无关;(3)硫酸与Ba(OH) 2溶液反应除了生成水外,还生成了 BaSO4沉淀,该反应中的生成热会影响 反应的反应

40、热,所以不能用Ba(OH) 2溶液和硫酸代替 NaOH溶液和盐酸测中和热;(4)3次反应前后温度差分别为:7.6?、6.7?、6.8?,第一组舍去,平均值为6.75?,50mL1.0mol/L 盐酸跟50mL1.1mol/L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和 m=100mL 1g/mL=100g,c=4.18J/(g?), 代入公 式 Q=cm?T 得生成 0.05mol 的水放出热量 Q=4.184J/(g?) X 100gX 6.75?=2.8224kJ ,即生成0.05mol的水放出热量 2.8224kJ,所以生成1mol的水放出热量为 2.8224kJ X 20=56.5k用该 实验测得的中和热?H

41、=-56.5kJ/mol ;故答案为:-56.5kJ/mol ;(5)a.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测得的热量偏小,中和热的数值偏小,故 a正确;b.量取NaOH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会导致所量的氢氧化钠体积偏大,放出的热量偏高, 中和热的数值偏大,故b错误;c.尽量一次快速将NaOH溶液倒入盛有盐酸的小烧杯中,不允许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 有盐酸的小烧杯中,故 c正确; d.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 HCl溶液的温度,HCl溶液的起始温度偏高,测得的热量偏小,中和热的数值偏小,故 d正确。故答案为:acd.【点睛】中和热的计算一定要注意实验中生成几mol水,中和热的定义是生

42、成 1mol水所放出的热量,最后要有一个转化。20. 2KMnO4 + 5H2c2O4 + 3H2SO4 = K2SO4 + 2MnSO4 + 10CO2T + 8HO 其他条件相同 时,增大H2c2。4浓度(或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增大 0.04 mol / (L - min)生成物中的 MnSO4为该反应的催化剂(或Mn2+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 MnSO4 与实验1比较,溶 液褪色所需时间短,或:所用时间 小于1.5min【解析】【分析】(1)本题的实验原理是酸性高镒酸钾氧化草酸,酸性高镒酸钾褪色生成二价镒离子,草酸中的C被氧化为二氧化碳;(2)从表中数据可以知道改变的条件是H 2c2O4

43、溶液的浓度,根据H 2c2O4溶液浓度不同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进行解答;(3)先根据H2c2O4和高镒酸钾的物质的量判断过量,然后根据不足量及反应速率表达式计算 出反应速率;(4)?由图乙可以知道反应开始后镒离子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增加的比较快,所以探究的是硫酸镒在反应中的作用;?作对比实验时,除了加入硫酸镒不同外,其它量完全相同,据此进行解答;?若反应加快,说明硫酸镒 (Mn2+)是催化剂,反应过程中溶液褪色时间减少。 【详解】(1)本题的实验原理是酸性高镒酸钾氧化草酸 ,酸性高镒酸钾褪色生成二价镒离子 ,草酸中的c 被氧化为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2KMnO 4 + 5H2c2O4 + 3H2S

44、O4 = K2SO4 + 2MnSO4 + 10cO2 T + 8H 2O?(2)从表中数据可以知道改变的条件是H2c2O4溶液浓度;其他条件相同时,增大 H2c2O4浓度,反应速率增大;草酸的物质的量为:0.6mol/L x 0.003L=0.0018m。高镒酸钾的物质的量为:0.2mol/L X0.003L=0.0006mol草酸和高镒酸钾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0018mol :0.0006mo1=3:1,显然草酸过量,高镒酸钾完全反应,混合后溶液中高镒酸钾的浓度为:0.2mo1/L X 0.003L + (3+2+2+3) X3l0=0.06mo1/L,这段时间内平均反应速率KMnO 4)=0.06mo1/L + 1.5min=0.04mo1/(L.min)?(4)?由图乙可以知道反应开始后速率增大的比较快,说明生成物中的MnSO4(或Mn2+)为该反应的催化剂;?与实验1作对比实验,则加入的硫酸镒的量不同,其它条件必须相同,所以加入的少量固体为MnSO4;?若该小组同学提出的假设成立,则反应速率加快,溶液褪色的时间小于1.5min,从而说明MnSO4(或Mn2+)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