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方案】第1节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示范教案1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79532499 上传时间:2022-04-2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5.56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教学方案】第1节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示范教案1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教学方案】第1节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示范教案1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教学方案】第1节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示范教案1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教学方案】第1节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示范教案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方案】第1节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示范教案1(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1节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u 教学目标1阐明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2简述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3尝试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生物膜模型。4认同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5通过分析科学家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阐述科学发现的一般规律。u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细胞膜的功能。2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学说的基本内容。【教学难点】1形象地理解细胞膜的功能,体会细胞膜作为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边界的重要意义。2生物膜的空间立体结构。3对科学探究过程的分析,如何体现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相统一。u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科学家用显微注射器将一种叫做伊红的物质注入变形虫体内,伊红很快扩散到整

2、个细胞,却不能逸出细胞。此实验说明了什么? 细胞存在边界细胞膜。二、讲授新课(一)细胞膜的功能细胞膜与细胞的物质交换、细胞识别、分泌、排泄、免疫等功能密切相关。细胞膜的主要功能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膜的出现是生命起源过程中至关重要的阶段。细胞膜的存在使细胞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相对稳定的内环境。推测的原始海洋景观想象图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注意:细胞膜的控制作用是相对的。 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多种多样。(1)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随血液到达全身各处,与靶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2)相邻两个细胞的细胞膜接

3、触,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3)相邻两个细胞之间形成通道,携带信息的物质通过通道进入另一个细胞,如植物细胞间通过胞间连丝进行信息交流。细胞膜的这些功能,与它的结构密切相关。拓展:细胞壁在植物细胞膜外还有由细胞分泌的纤维素、果胶等物质构成的细胞壁。对细胞具有机械支持和保护的作用,同时还能防止细胞吸涨而破裂,保持细胞正常形态。举例:用纤维素酶除掉细胞壁的植物细胞不再保持原来的形态。将这样的细胞放置在清水中时,它会像红细胞一样吸水破裂。(二)对细胞膜结构的探索1对细胞膜成分的探索19世纪末,欧文顿(E. Overton)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的通

4、透性进行过上万次的实验,发现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是不一样的:凡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据此推测:膜是由脂质组成的。20世纪初,科学家第一次将细胞膜从哺乳动物红细胞中分离出来,化学分析表明,组成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和固醇,并且通过化学分析得知其中磷脂含量最多。磷脂的一端为亲水的头,两个脂肪酸一端为疏水的尾,多个磷脂分子在水中总是自发地形成双分子层。1925年,荷兰科学家戈特等人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磷脂,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 得出结论:细胞膜由两层磷脂分子构成。1935年,英国学者丹尼利(J.

5、 F. Danielli)和戴维森(H. Davson)研究了细胞膜的张力。他们发现细胞的表面张力明显低于油-水界面的表面张力。由于人们已发现了油脂滴表面如果吸附有蛋白质成分则表面张力会降低,因此丹尼利和戴维森推测细胞膜除含脂质分子外,可能还附有蛋白质。对细胞膜成分的研究发现,细胞膜主要是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的。此外,还有少量的糖类。其中脂质约占细胞膜总质量的50%,蛋白质约占40%,糖类占2%10%。2对细胞膜结构的探索1959年,罗伯森特在电镜下看到了暗-明-暗三层结构,提出了“蛋白质-脂类-蛋白质”的三明治模型。认为质膜由双层脂类分子及其内外表面附着的蛋白质构成的。三明治模型的主要不足在于

6、:把生物膜的结构描述成静止的、不变的,这显然与膜功能的多样性相矛盾。1970年,科学家将人和鼠的细胞膜用不同荧光抗体标记后,让两种细胞融合,杂种细胞一半发红色荧光、另一半发绿色荧光,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两种荧光抗体均匀分布。这一实验结果表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质膜的流动性是保证其正常功能的必要条件。例如物质跨膜运输、细胞信息传递、细胞识别、细胞免疫、细胞分化以及激素的作用等等都与膜的流动性密切相关。荧光标记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实验,成功地指出细胞膜具有流动性。实际上,一些很简单的例子也能说明膜具有流动性,例如变形虫的变形运动、动物细胞吸水膨胀和失水皱缩等。1972年,辛格(S. J.Singer

7、) 和尼科尔森(G. Nicolson) 提出的流动镶嵌模型为大多数人所接受。思考讨论:(1)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是不是就完美无缺了呢?请说说你的看法。参考: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不可能完美无缺。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永无止境,随着实验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改进,对膜的研究将更加细致入微,对膜结构的进一步认识将能更完善地解释细胞膜的各种功能,不断完善和发展流动镶嵌模型。的确,流动镶嵌模型是目前人们普遍认同的,但它无法完美地回答生物膜的所有功能。所以后来不断提出一些新的模型,如Wallach于1975年提出晶格镶嵌模型;Jain和White于1977年提出板块镶嵌模型等。迄今为止,已提出的生物膜结构模型达几

8、十种之多,生物膜的结构模型虽然有很多种,但被广泛接受的结构模型基本内容是趋向一致的,其要点和特点基本相同,主要包括膜的分子组成和结构特征。(2)纵观整个人们对建立生物膜模型的探索过程,你能谈谈实验技术的进步起到怎样的作用?参考: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中,实验技术的进步起到了关键性的推动作用。如血影的制取和化学成分的鉴定技术使人们认识膜的化学组成;电子显微镜的诞生使人们终于看到了膜的存在;冰冻蚀刻技术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使人们认识到膜的内外两侧并不对称;荧光标记小鼠细胞与人细胞的融合实验又证明了膜的流动性等。没有这些技术的支持,人类的认识便不能发展。(3)分析生物膜模型的建立过程中,结构与功能相

9、适应是如何得到体现的? 参考: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中,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始终引导人们不断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使人类一步步接近生物膜结构的真相。例如,不同生物膜的功能是有差异的。在生命系统中,一般来说,功能的不同常伴随着结构的差异,而早期的生物膜模型假定所有的生物膜都是相同的,这显然与不同部位的生物膜功能不完全相同是矛盾的。还有,不同膜的厚度也不完全一样。由此促进学者们重新研究脂质和蛋白质相互作用的问题。一些学者使用了更加先进的技术,运用红外光谱等技术证明,膜蛋白主要为球形结构。冰冻蚀刻电镜技术又证明,脂双层中分布有蛋白质颗粒,这样又发展了生物膜模型。生物膜中存在不同种类的蛋白质,

10、以及蛋白质在生物膜中的不同分布情况,恰能较好地解释不同结构的生物膜具有不同的生理功能。(4)分析生物膜模型的建立过程,你受到什么启示?参考:科学研究是要在实验和观察的基础上,通过严谨的推理和大胆的想象,提出假说,再通过实验进一步地验证假说。科学研究依赖于技术的进步,技术进步了,可以得到更多新的实验数据。科学发现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涉及到许多科学家的辛勤工作。科学发现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往往是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验证、修正和完善发展的。科学家的观点并不全是真理,还必须通过实践验证;科学学说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不断完善。(三)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1基本内容(1)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膜的基本支架

11、,磷脂双分子层具有流动性。(2)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3)大多数蛋白质分子也是可以运动的。(4)在细胞膜的外表有一层糖蛋白,叫糖被。与细胞识别、信息交流有关。2特点(1)镶嵌性:膜的基本结构是由磷脂双分子层和镶嵌蛋白构成的。(2)流动性:膜结构中的蛋白质和脂质分子在膜中可做多种形式的移动。膜整体结构也具有流动性。流动性具有重要生理意义,物质运输、细胞融合等均与之相关。(3)不对称性:膜两侧的分子性质和结构不相同。三、课堂反馈1下图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示意图,有关其叙述错误的是( D )A具有 的一侧为细胞膜的外侧B 与细胞膜表面的识别有关C是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D和不能运动2细胞之间通过信息交流来保证细胞间功能的协调。下列关于细胞间信息交流的说法错误的是( D )AB细胞与乙细胞上的受体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B图2可以表示精子与卵细胞的识别C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是细胞接触传递信息,也可以通过介质传递D细胞膜上的受体是细胞间信息交流所必需的结构四、课堂小结教师与学生一起小结本节知识,学生边讲教师边板书,或通过课件展示。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