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汽车变速器的传动方案设计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79530205 上传时间:2022-04-23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3.94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毕业设计(论文)汽车变速器的传动方案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毕业设计(论文)汽车变速器的传动方案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毕业设计(论文)汽车变速器的传动方案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资源描述:

《毕业设计(论文)汽车变速器的传动方案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汽车变速器的传动方案设计(3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设计说明书摘要 货车作为一种常用的商用车,已在现代的社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人们的衣食住行的便利,都有货车运输方面的功劳。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更需要货车的运输,货车已成为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不可缺少的一样运输工具,变速器用来改变发动机传到驱动轮上的转矩和转速,使发动机在最有利工况范围内工作。变速器由变速传动机构和操纵机构组成。变速器还设有空挡和倒挡。需要时变速器还有动力输出功能。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变速器的设计趋势为增大变速器传递功率与重量之比,并要求变速器具有较小的尺寸和良好的性能。在给定发动机输出转矩、转速及最高车速、最大爬坡度等条件下,着重对变速

2、器齿轮的结构参数、轴的结构尺寸等进行设计计算。该型结构紧凑工艺性能好,适配性强,传动平稳噪声低,节油且成本低。变速器是汽车传动系统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汽车的前进、后退,增速、减速都要靠变速器传动来实现。而且变速器在汽车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上也有很重要的影响。本文设计研究了三轴式五挡手动变速器,对变速器的工作原理做了阐述,变速器的各挡齿轮和轴做了详细的设计计算,并进行了强度校核,对一些标准件进行了选型。变速器的传动方案设计。简单讲述了变速器中各部件材料的选择。关键字:挡数;传动比;齿数;轴ABSTRACTTransmission to change the engine reached on

3、 the driving wheel torque and speed, is aimed at marking start, climbing, turning, accelerate various driving conditions, the car was different traction and speed Meanwhile engine in the most favorable working conditions within the scope of the work. And the trans mission in neutral gear with revers

4、e gear. Transmission also need power output function.Gearbox because of the low-grade work at a larger role, In general, the low-grade gearbox layout are close to the axis after support, Following from low-grade to high-grade order of the layout of stalls gear. This will not only allow axis are larg

5、e enough for a rigid, but also ensures easy assembly. Gear box overall structure and rigid axle and the shell structure of relations. Generally through the control shaft length control over several stalls to ensure that adequate gear box rigid.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design of three-axis five bloc

6、k manual trans mission, the transmission principle of work elaborated, Transmission of the gear shaft and do a detailed design, and the intensity of a school. For some standard parts for the selection. Transmission Trans mission program design. A brief description of the trans mission of all compone

7、nts of the material choice. Keywords : block; Transmission ratio; Teeth; Axis 35 目 录摘要IABSTRACTII1前言12 总体方案设计22.1 汽车参数的选择22.2 变速器设计应满足的基本要求22.3 变速器传动机构布置方案22.3.1 传动机构布置方案分析22.3.2变速器传动机构的结构分析与型式选择22.3.3 固定轴式变速器32.3.4 倒挡布置方案52.3.5 其他问题63 零部件结构方案分析73.1 齿轮形式73.2 换挡机构形式73.3 变速器轴承84 变速器设计和计算104.1 挡数104.2

8、传动比范围104.3 中心距A104.4 外形尺寸104.5 轴的直径114.6 齿轮参数124.6.1 模数的选取124.6.2 压力角124.6.3 螺旋角134.6.4 齿宽b144.6.5 变位系数的选择原则144.7 各挡齿轮齿数的分配144.7.1 确定一挡齿轮的齿数154.7.2 对中心距进行修正154.7.3 确定常啮合传动齿轮副的齿数164.7.4 确定其他各挡的齿数164.7.5 确定倒挡齿轮齿数175 变速器的校核185.1 齿轮的损坏形式185.2 齿轮强度计算185.2.1 齿轮弯曲强度计算185.2.2 轮齿接触应力计算205.2.3齿轮接触应力225.3 轴的强度

9、计算235.4本章小结256 同步器的选型266.1同步器的概述266.2 锁销式同步器276.2.1 锁销式同步器结构276.2.2 锁销式同步器工作原理276.3 锁环式同步器286.3.1 锁环式同步器结构286.3.2 锁环式同步器工作原理286.3.3 锁环式同步器主要尺寸的确定297 变速器操纵机构327.1 直接操纵手动换挡变速器327.2 远距离操纵手动换挡变速器328 结论33致谢34参考文献351 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汽车的各项性能也日臻完善。现代汽车已成为世界各国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现代汽车除了装有性能优良的发动机外还应该有性能优异的传动系与

10、之匹配才能将汽车的性能淋漓尽致的发挥出来,因此汽车变速器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现代汽车的动力装置,几乎都采用往复活塞式内燃机。它具有相当多的优点,如体积小,质量轻,工作可靠,使用方便等。但其性能与汽车的动力性和经济性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矛盾。如在坡道上行驶时,所需的牵引力往往是发动机所能提供的牵引力的数倍。而且一般发动机如果直接与车轮相连,其输出转速换算到对应的汽车车速上,将达到现代汽车极限速度的数倍。上述发动机牵引力、转速与汽车牵引力、车速要求之间的矛盾,单靠现代汽车内燃机本身是无法解决的。因此就出现了车用变速箱和主减速器。它们的共同努力使驱动轮的扭矩增大到发动机扭矩的若干倍,同时又可使其转速减小

11、到发动机转速的几分之一。此外,现代汽车的使用条件极为复杂,在不同场合下有不同的要求。往往要受到如载运量、道路坡度、路面好坏及交通是否通畅等条件的影响。这就要求汽车的牵引力和车速能在较大范围内变化,以适应使用的要求。在条件良好的平直路面上要能以高速行驶,而在路面不平和有较大坡度时能提供较大的扭矩。变速箱的多挡位选择就能满足这些需求。此外,发动机在不同工况下,燃油的消耗量也是不一样的。驾驶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变速箱的某一挡位,来减少燃油的消耗。在某些情况下,汽车还需要能倒向行驶。发动机本身是不可能倒转的,只有靠变速箱的倒挡齿轮来实现。变速箱是由变速传动机构和操纵机构组成。根据前进挡数的不同,变

12、速箱有三、四、五和多挡几种。根据轴的不同类型,分为固定轴式和旋转轴式两大类。而前者又分为两轴式、中间轴式和多中间轴式变速箱。现在汽车变速器的发展趋势是向着可调自动变速箱或无级变速器方向发展。无级变速机构由两组锥形轮组成,包括一对主动锥形轮(锥形轮组1)和一对被动锥形轮(锥形轮组2) 同时有一根链条运行在两对锥形轮V形沟槽中间,链条的运动如同动力传递单元。锥形轮组1由发动机的辅助减速机构驱动,发动机的动力通过链条传递给锥形轮组2直至终端驱动。在每组锥形轮中有一个锥形轮可以在轴向移动,调整链条在锥形轮的工作直径并传递速比。两组锥形轮必须保持相同的调整,以保证链条始终处与涨紧状态,使传递扭矩时锥形轮

13、接触充分的压力。采用无级变速器可以节约燃料,使汽车单位油耗的行驶里程提高30%。通过选择最佳传动比,获得最有利的功率输出,它的传动比比传统的变速器轻,结构更简单而紧凑。世界各大汽车制造商正竞相开发无级变速器。专家预计2003至2005年间无级变速器将成为世界各大汽车制造商的技术开发重点。目前一些著名汽车制造商(如宝马、福特、通用、本田、克莱斯勒等)正致力于无级变速器的开发工作。现在全球CVT的产量约为50万台,而普通型自动变速器的产量约为2,500万台,双向通讯和线控技术的应用,无级变速器有无比的优势,预计不久将来中国各大汽车制造商也将生产自己的CVT无级变速器,并广泛应用于国产轿车。在此次设

14、计中对变速器作了总体设计,为保证变速器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对变速器应提出的设计要求,对变速器的传动方案进行了选择,变速器主要参数的选择,变速器的设计计算,同步器设计计算等,还有变速器的齿轮和轴做了详细的设计计算,和一些标准件做了选型设计。 2 总体方案设计2.1 汽车参数的选择 根据变速器设计所选择的汽车基本参数如下表表2-1设计基本参数表项目参数值发动机型号:LB4挡数:5传动系传动比:I:4.03主减速比:3.08发动机最大转矩(Nm/n):315/2800驱动轮类型与规格:P205/75R15汽车总质量(kg):22052.2 变速器设计应满足的基本要求对变速器如下基本要求. 1)保证汽

15、车有必要的动力性和经济性。 2)设置空挡,用来切断发动机动力向驱动轮的传输。 3)设置倒档,使汽车能倒退行驶。 4)设置动力输出装置,需要时能进行功率输出。 5)换挡迅速,省力,方便。 6)工作可靠。汽车行驶过程中,变速器不得有跳挡,乱挡以及换挡冲击等现象发生。 7)变速器应当有高的工作效率。除此以外,变速器还应当满足轮廓尺寸和质量小,制造成本低,维修方便等要求。满足汽车有必要的动力性和经济性指标,这与变速器的档数,传动比范围和各挡传动比有关。汽车工作的道路条件越复杂,比功率越小,变速器的传动比范围越大。2.3 变速器传动机构布置方案机械式变速器因具有结构简单,传动效率高,制造成本低和工作可靠

16、等优点,在不同形式的汽车上得到 广泛应用。2.3.1 传动机构布置方案分析变速器由传动机构与操纵机构组成。 2.3.2变速器传动机构的结构分析与型式选择有级变速器与无级变速器相比,其结构简单、制造低廉,具有较高的传动效率(=0.960.98),因此在各类汽车上均得到广泛的应用。 设计时首先应根据汽车的使用条件及要求确定变速器的传动比范围、档位数及各档的传动比,因为它们对汽车的动力性与燃料经济性都有重要的直接影响。传动比范围是变速器低档传动比与高档传动比的比值。汽车行驶的道路状况愈多样,发动机的功率与汽车质量之比愈小,则变速器的传动比范围应愈大。目前,轿车变速器的传动比范围为3.04.5;一般用

17、途的货车和轻型以上的客车为5.08.0;越野车与牵引车为10.020.0。通常,有级变速器具有3、4、5个前进档;重型载货汽车和重型越野汽车则采用多档变速器,其前进档位数多达616个甚至20个。变速器档位数的增多可提高发动机的功率利用效率、汽车的燃料经济性及平均车速,从而可提高汽车的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但采用手动的机械式操纵机构时,要实现迅速、无声换档,对于多于5个前进档的变速器来说是困难的。因此,直接操纵式变速器档位数的上限为5档。多于5个前进档将使操纵机构复杂化,或者需要加装具有独立操纵机构的副变速器,后者仅用于一定行驶工况。某些轿车和货车的变速器,采用仅在好路和空载行驶时才使用的超速

18、档。采用传动比小于1(0.70.8)的超速档,可以更充分地利用发动机功率,降低单位行驶里程的发动机曲轴总转数,因而会减少发动机的磨损,降低燃料消耗。但与传动比为1的直接档比较,采用超速档会降低传动效率。有级变速器的传动效率与所选用的传动方案有关,包括传递动力的齿轮副数目、转速、传递的功率、润滑系统的有效性、齿轮及轴以及壳体等零件的制造精度、刚度等。三轴式和两轴式变速器得到的最广泛的应用。三轴式变速器如图2-1所示,其第一轴的常啮合齿轮与第二轴的各档齿轮分别与中间轴的相应齿轮相啮合,且第一、第二轴同心。将第一、第二轴直接连接起来传递扭矩则称为直接档。此时,齿轮、轴承及中间轴均不承载,而第一、第二

19、轴也传递转矩。因此,直接档的传递效率高,磨损及噪音也最小,这是三轴式变速器的主要优点。其他前进档需依次经过两对齿轮传递转矩。因此。在齿轮中心距(影响变速器尺寸的重要参数)较小的情况下仍然可以获得大的一档传动比,这是三轴式变速器的另一优点。其缺点是:处直接档外其他各档的传动效率有所下降。 图2-1 两轴式变速器1-第一轴;2-第二轴;3-同步器2.3.3 固定轴式变速器固定轴式又分为两轴式,中间轴式,双中间轴式变速器。固定轴式应用广泛,其中两轴式变速器多用于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的汽车上,中间轴式变速器多用于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的汽车上。与中间轴式变速器比较,两轴式变速器有结构简单,轮廓尺寸小,布置方

20、便,中间挡位传动效率高和噪声低等优点。因两轴式变速器不能设置直接挡,所以在高挡工作时齿轮和轴承均承载,不仅工作噪声增大,且易损坏。此外,受结构限制,两轴式变速器的一挡速比不可能设计得很大。所以我选择的是中间轴式的变速器。图2-2,分别示出了几种中间轴式五挡变速器传动方案。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变速器第一轴和第二轴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经啮合套将它们连接得到直接挡。使用直接挡,变速器的齿轮和轴承及中间轴均不承载,发动机转矩经变速器第一轴和第二轴直接输出,此时变速器的传动效率高,可达90%以上,噪声低,齿轮和轴承的磨损减少。因为直接挡的利用率高于其它挡位,因而提高了变速器的使用寿命;在其它前进挡位工作时

21、,变速器传递的动力需要经过设置在第一轴,中间轴和第二轴上的两对齿轮传递,因此在变速器中间轴与第二轴之间的距离(中心距)不大的条件下,一挡仍然有较大的传动比;挡位高的齿轮采用常啮合齿轮传动,挡位低的齿轮(一挡)可以采用或不采用常啮合齿轮传动;多数传动方案中除一挡以外的其他挡位的换挡机构,均采用同步器或啮合套换挡,少数结构的一挡也采用同步器或啮合套换挡,还有各挡同步器或啮合套多数情况下装在第二轴上。再除直接挡以外的其他挡位工作时,中间轴式变速器的传动效率略有降低,这是它的缺点。在挡数相同的条件下,各种中间轴式变速器主要在常啮合齿轮对数,换挡方式和到档传动方案上有差别。图2-2a所示方案,除一,倒挡

22、用直齿滑动齿轮换挡外,其余各挡为常啮合齿轮传动。图2-2b,c,d所示方案的各前进挡,均用常啮合齿轮传动;图2-2d所示方案中的倒挡和超速挡安装在位于变速器后部的副箱体内,这样布置除可以提高轴的刚度,减少齿轮磨损和降低工作噪声外,还可以在不需要超速挡的条件下,很容易形成一个只有四个前进挡的变速器。图2-2 中间轴式五挡变速器传动方案以上各种方案中,凡采用常啮合齿轮传动的挡位,其换挡方式可以用同步器或啮合套来实现。同一变速器中,有的挡位用同步器换挡,有的挡位用啮合套换挡,那么一定是挡位高的用同步器换挡,挡位低的用啮合套换挡。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的轿车采用中间轴式变速器,为缩短传动轴长度,可将变速器

23、后端加长。伸长后的第二轴有时装在三个支承上,其最后一个支承位于加长的附加壳体上。如果在附加壳体内,布置倒挡传动齿轮和换挡机构,还能减少变速器主体部分的外形尺寸。综上所述选择第2种传动方案,前进挡,均用常啮合齿轮传动。2.3.4 倒挡布置方案与前进挡位比较,倒挡使用率不高,而且都是在停车状态下实现换倒挡,故多数方案采用直齿滑动齿轮方式换倒挡。为实现倒挡传动,有些方案利用在中间轴和第二轴上的齿轮传动路线中,加入一个中间传动齿轮的方案。前者虽然结构简单,但是中间传动齿轮的轮齿,是在最不利的正,负交替对称变化的弯曲应力状态下工作,而后者是在较为有利的单向循环弯曲应力状态下工作,并使倒挡传动比略有增加。

24、图2-3 倒挡布置方案图2-3为常见的倒挡布置方案。图2-3b所示方案的优点是换倒挡时利用了中间轴上的一挡齿轮,因而缩短了中间轴的长度。但换挡时有两对齿轮同时进入啮合,使换挡困难。图2-3c所示方案能获得较大的倒挡传动比,缺点是换挡程序不合理。图2-3d所示方案针对前者的缺点做了修改,因而取代了图2-3c所示方案。图2-3e所示方案是将中间轴上的一,倒挡齿轮做成一体,将其齿宽加长。图2-3f所示方案适用于全部齿轮副均为常啮合齿轮,换挡更为轻便。为了充分利用空间,缩短变速器轴向长度,有的货车倒挡传动采用图2-3g所示方案。其缺点是一,倒挡须各用一根变速器拨叉轴,致使变速器上盖中的操纵机构复杂一些

25、。 综上所述选择第四种倒挡布置方案。图2-4 倒挡轴位置与受力分析因为变速器在一挡和倒挡工作时有较大的力,所以无论是两轴式变速器还是中间轴式变速器的低档与倒挡,都应当布置在在靠近轴的支承处,以减少轴的变形,保证齿轮重合度下降不多,然后按照从低挡到高挡顺序布置各挡齿轮,这样做既能使轴有足够大的刚性,又能保证容易装配。倒挡的传动比虽然与一挡的传动比接近,但因为使用倒挡的时间非常短,从这点出发有些方案将一挡布置在靠近轴的支承处,然后再布置倒挡。此时在倒挡工作时,齿轮磨损与噪声在短时间内略有增加,与此同时在一挡工作时齿轮的磨损与噪声有所减少。除此以外,倒挡的中间齿轮位于变速器的左侧或右侧对倒挡轴的受力

26、状况有影响,见图2-4所示。2.3.5 其他问题 经常使用的挡位,其齿轮因接触应力过高而造成表面电蚀损坏。将高挡布置在靠近轴的支承中部区域较为合理,在该区因轴的变形而引起的齿轮偏转角较小,齿轮保持较好的啮合状态,偏载减少能提高齿轮寿命。某些汽车变速器有仅在好路或空车行驶时才使用的超速挡。使用传动比小于1(为0.70.8)的超速挡,能够充分地利用发动机功率,使汽车行驶1KM所需发动机曲轴的总转速降低,因而有助于减少发动机磨损和降低燃料消耗。但是与直接挡比较,使用超速挡会使传动效率降低,噪声增大。机械式变速器的传动效率与所选用的传动方案有关,包括传递动力时处于工作状态的齿轮对数,每分钟转速,传递的

27、功率,润滑系统的有效性,齿轮和壳体等零件的制造精度等。3 零部件结构方案分析3.1 齿轮形式与直齿圆柱齿轮比较,斜齿圆柱齿轮有使用寿命长,工作时噪声低等优点;缺点是制造时稍复杂,工作时有轴向力。变速器中的常啮合齿轮均采用斜齿圆柱齿轮,尽管这样会使常啮合齿轮数增加,并导致变速器的转动惯量增大。直齿圆柱齿轮仅用于低档和倒挡。我的设计中一挡和倒挡用的是直齿轮,其他挡都是斜齿轮。3.2 换挡机构形式变速器换挡机构有直齿滑动齿轮,啮合套和同步器换挡三种形式。汽车行驶时各挡齿轮有不同的角速度,因此用轴向滑动直齿齿轮的方式换挡,会在轮齿端面产生冲击,并伴随有噪声。这使齿轮端部磨损加剧并过早损坏,同时使驾驶员

28、精神紧张,而换挡产生的噪声又使乘坐舒适性降低。只有驾驶员用熟练的操作技术(如两脚离合器),时齿轮换挡时无冲击,才能克服上述缺点。但是该瞬间驾驶员注意力被分散,会影响行驶安全性。因此,尽管这种换挡方式结构简单,但除一挡,倒挡外已很少使用。由于变速器第二轴齿轮与中间轴齿轮处于常啮合状态,所以可用移动啮合套换挡。这时,因同时承受换挡冲击载荷的接合齿齿数多。而轮齿又不参与换挡,它们都不会过早损坏,但不能消除换挡冲击,所以仍要求驾驶员有熟练的操作技术。此外,因增设了啮合套和常啮合齿轮,使变速器旋转部分的总惯性矩增大。因此,目前这种换挡方法只在某些要求不高的挡位及重型货车变速器上应用。这是因为重型货车挡位

29、间的公比较小,则换挡机构连件之间的角速度差也小,因此采用啮合套换挡,并且还能降低制造成本及减小变速器长度。使用同步器能保证迅速、无冲击、无噪声换挡,而与操作技术的熟练程度无关,从而提高了汽车的加速性、燃油经济性和行驶安全性。同上述两种换挡方法比较,虽然它有机构复杂、制造精度要求高、轴向尺寸大等缺点,但仍然得到广泛应用。使用同步器或啮合套换挡,其换挡行程要比滑动齿轮换挡行程小。在滑动齿轮特别宽的情况下,这种差别就更为明显。为了操纵方便,换入不同挡位的变速杆行程要求尽可能一样。自动脱挡是变速器的主要故障之一。为解决这个问题,除工艺上采取措施外,目前在结构上采取措施比较有效的方案有以下几种:图3-1

30、防止自动脱挡的机构措施图3-2防止自动脱挡的机构措施图3-3防止自动脱挡的机构措施1)将两接合齿的啮合位置错开,见图3-1。这样在啮合时,使接合齿端部超过被接合齿约13mm。使用中接触部分挤压和磨损,因而在接合齿端部形成凸肩,用来阻止接合齿自动脱挡。2)将啮合套齿座上前齿圈的齿厚切薄(切下0.30.6mm),这样,换挡后啮合套的后端面被后齿圈的前端面顶住,从而减少自动脱挡,见图3-2。3)将接合齿的工作面加工成斜面,形成倒锥角(一般倾斜23),使接合齿面产生阻止自动脱挡的轴向力,见图3-3。这种方案比较有效,应用较多。3.3 变速器轴承变速器轴承常采用圆柱滚子轴承,球轴承,滚针轴承,圆锥滚子轴

31、承,滑动轴套等。至于何处应当采用何种轴承,是受结构限制并随所承受的载荷特点不同而不同。汽车变速器结构紧凑,尺寸小,采用尺寸大些的轴承结构受限制,常在布置上有困难。如变速器的第二轴前端支承在第一轴常啮合齿轮的内腔中,内腔尺寸足够时可布置圆柱滚子轴承,若空间不足则采用滚针轴承。变速器第一轴前端支承在飞轮的内腔里,因有足够大的空间长采用球轴承来承受向力。作用在第一轴常啮合齿轮上的轴向力,经第一轴后部轴承传给变速器壳体,此处常用轴承外圈有挡圈的球轴承。第二轴后端常采用球轴承,以轴向力和径向力。中间轴上齿轮工作时产生的轴向力,原则上由前或后轴承来承受都可以,但当在壳体前端面布置轴承盖有困难的时候,必须由

32、后端轴承承受轴向力,前端采用圆柱滚子轴承来承受径向力。变速器中采用圆锥滚子轴承虽然有直径小,宽度较宽因而容量大,可承受高负荷等优点,但也有需要调整预紧,装配麻烦,磨损后轴易歪斜而影响齿轮正确啮合的缺点。变速器第一轴,第二轴的后部轴承以及中间轴前,后轴承,按直径系列一般选用中系列球轴承或圆柱滚子轴承。轴承的直径根据变速器中心距确定,并要保证壳体后壁两轴承孔之间的距离不小于620mm,下限适用于轻型车和轿车。滚针轴承,滑动轴套主要用在齿轮与轴不是固定连接,并要求两者有相对运动的地方。滚针轴承有滚动摩擦损失小,传动效率高,径向配合间隙小,定位及运转精度高,有利于齿轮啮合等优点。滑动轴套的径向配合间隙

33、大,易磨损,间隙增大后影响齿轮的定位和运转精度并使工作噪声增加。滑动轴套的优点是制造容易,成本低。在本次设计中主要选用了圆锥滚子轴承、圆柱滚子轴承和滚针轴承。4 变速器设计和计算4.1 挡数增加变速器的挡数能改善汽车的动力性和经济性。挡数越多,变速器的结构越复杂,并且是尺寸轮廓和质量加大。同时操纵机构复杂,而且在使用时换挡频率也增高。在最低挡传动比不变的条件下,增加变速器的当属会是变速器相邻的低挡与高挡之间传动比比值减小,是换挡工作容易进行。要求相邻挡位之间的传动比比值在1.8以下,该制约小换挡工作越容易进行。要求高挡区相邻挡位之间的传动比比值要比低挡区相邻挡位之间的传动比比值小。近年来为了降

34、低油耗,变速器的挡数有增加的趋势。目前轿车一般用45个挡位,级别高的轿车变速器多用5个挡,货车变速器采用45个挡位或多挡。装载质量在23.5T的货车采用5挡变速器,装载质量在48T的货车采用6挡变速器。多挡变速器多用于重型货车和越野车。选用的是5挡变速器。4.2 传动比范围变速器的传动比范围是指变速器最低挡传动比与最高挡转动比的比值。传动比范围的确定与选定的发动机参数,汽车的最高车速和使用条件等因素有关。目前轿车的传动比范围在34之间,轻型货车在56之间,其他货车则更大。轿车的传动比范围为3.6:14.3 中心距A对中间轴式变速器,是将中间轴与第二轴之间的距离成为变速器中心距。其大小不仅对变速

35、器的外形尺寸,体积和质量大小,而且对轮齿的接触强度有影响。中心距越小,齿轮的接触应力大,齿轮寿命短。最小允许中心距当有保证齿轮有必要的接触强度来确定。变速器轴经轴承安装在壳体上,从布置轴承的可能与方便和不影响壳体的强度考虑,要求中心距取大些。此外受一挡小齿轮齿数不能过少的限制,要求中心距也要大些。 A= (4.1)=96.13式中,A为中心距(mm);为中心距系数,轿车:=8.99.3; 为发动机最大转矩();为变速器一挡传动比;为变速器传动效率0.96。 轻型货车变速器的中心距在80108mm变化范围。原则上总质量小的汽车中心距小。4.4 外形尺寸变速器的横向外形尺寸,可根据齿轮直径以及倒挡

36、中间齿轮和换挡机构的布置初步确定。轿车四挡变速器壳体的轴向尺寸(3.03.4)A。当变速器选用常啮合齿轮对数和同步器多时,中心距系数K应取给出系数的上限。为检测方便,A取整。设计的是五挡变速器,初定轴向壳体尺寸为307mm。4.5 轴的直径变速器工作时轴除传递转矩外,还承受来自齿轮作用的径向力,如果是斜齿轮还有轴向力。在这些力的作用下,变速器的轴必须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轴的刚度不足会产生弯曲变形,破坏齿轮的正确啮合,对齿轮的强度和耐磨性产生影响,增加工作噪声。中间轴式变速器的第二轴和中间轴中部直径D=0.45A,轴的最大直径D和支撑间距离L的比值,对中间轴,D/L=0.160.18;对第二轴,

37、D/L=0.180.21。第一轴花健部分直径D(mm)可按下式初选d=K (4.2)=4.2=28.58式中K为经验系数,K=4.04.6,为发动机最大转矩()第二轴和中间轴中部直径 D=0.45A=0.4596=43.2mm 图4-1 变速器第一轴中间轴分为旋转轴式和固定轴式。本设计采用的是旋转轴式传动方案。由于一档和倒档齿轮较小,通常和中间轴做成一体,而高档齿轮则分别用键固定在轴上,以便齿轮磨损后更换。其结构如下图所示: 一档齿轮 倒档齿轮图4-2 变速器中间轴4.6 齿轮参数4.6.1 模数的选取遵循的一般原则:为了减少噪声应合理减少模数,增加尺宽;为使质量小,增加数,同时减少尺宽;从工

38、艺方面考虑,各挡齿轮应选用同一种模数,而从强度方面考虑,各挡齿数应有不同的模数。减少轿车齿轮工作噪声有较为重要的意义,因此齿轮的模数应选小;对货车,减小质量比噪声更重要,故齿轮应选大些的模数。 表4-3 汽车变速器齿轮法向模数范围 (mm)微型、普通型轿车中级轿车微型货车中型货车重型货车2.252.752.753.003.003.53.54.54.56.0 第一轴常啮合斜齿轮的法向模数mn (4.3)其中=71.28Nm ,m=3。一档直齿轮的模数m mm (4.4) 通过计算m=3。低挡齿轮应选大些的模数,其他挡位选另一种模数。少数情况下汽车变速器各挡齿轮均选用相同的模数。啮合套和同步器的接

39、合齿多数采用渐开线齿轮。由于工艺上的原因,同一变速器的接合齿模数相同。其取用范围是:乘用车和总质量在1.814.0t的货车为2.03.5mm。选取较小的模数值可使齿数增多,有利换挡。初选齿轮模数 =3.0mm 齿轮法向模数 =3.0mm4.6.2 压力角表4-4 汽车变速器齿轮的齿形、压力角与螺旋角项目 车型 齿形压力角螺旋角轿车高齿并修形的齿形14.5,15,1616.52545一般货车GB1356-78规定的标准齿形201826重型车同上低档、倒档齿轮22.5,25小螺旋角压力角较小时,重合度大,传动平稳,噪声低;较大时可提高轮齿的抗弯强度和表面接触强度。对轿车,为加大重合度已降低噪声,取

40、小些。汽车变速器齿轮的齿形、压力角、及螺旋角按表2-3选取变速器齿轮压力角为 20 啮合套或同步器的接合齿压力角用30。4.6.3 螺旋角斜齿轮在变速器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选斜齿轮的螺旋角,要注意他对齿轮工作噪声齿轮的强度和轴向力的影响。在齿轮选用大些的螺旋角时,使齿轮啮合的重合度增加,因而工作平稳、噪声降低。试验还证明:随着螺旋角的增大,齿的强度也相应提高。不过当螺旋角大于30时,其抗弯强度骤然下降,而接触强度仍然继续上升。因此,从提高低挡齿轮的抗弯强度出发,并不希望用过大的螺旋角,以1525为宜;而从提高高挡齿轮的接触强度和增加重合度着眼,应选用较大螺旋角。斜齿轮传递转矩时,要产生轴向力并作

41、用到轴承上。设计时应力求中间轴上同时工作的两对齿轮产生轴向力平衡,以减少轴承负荷,提高轴承寿命。因此,中间轴上的不同挡位齿轮的螺旋角应该是不一样的。为使工艺简便,在中间轴轴向力不大时,可将螺旋角设计成一样的,或者仅取为两种螺旋角。中间轴上全部齿轮的螺旋方向应一律取为右旋,则第一、第二轴上的斜齿轮应取为左旋。轴向力经轴承盖作用到壳体上。一挡和倒挡设计为直齿时,在这些挡位上工作,中间轴上的轴向力不能抵消(但因为这些挡位使用得少,所以也是允许的),而此时第二轴则没有轴向力作用。根据图4-1可知,欲使中间轴上两个斜齿轮的轴向力平衡,需满足下述条件 (4.5) (4.6)由于T=,为使两轴向力平衡,必须

42、满足 (4.7)式中,Fa1,Fa2为作用在中间轴齿轮1、2上的轴向力,Fn1,Fn2为作用在中间轴齿轮1、2上的圆周力;r1,r2为齿轮1、2的节圆半径;T为中间轴传递的转矩。最后可用调整螺旋角的方法,使各对啮合齿轮因模数或齿数和不同等原因而造成的中心距不等现象得以消除。图4-3 中间轴轴向力的平衡斜齿轮螺旋角可在下面提供的范围内选用:轿车中间轴式变速器为 2234初选的螺旋角=264.6.4 齿宽b应注意齿宽对变速器的轴向尺寸,齿轮工作平稳性,齿轮强度和齿轮工作时受力的均匀程度均有影响。考虑到尽可能的减少质量和缩短变速器的轴向尺寸,应该选用较小的齿宽。减少齿宽会使斜齿轮传动平稳的优点被削弱

43、,还会使工作应力增加。使用宽些的齿宽,工作时会因轴的变形导致齿轮倾斜,使齿轮沿齿宽方向受力不均匀并在齿宽方向磨损不均匀。通常根据齿轮模数m的大小来选定齿宽。直齿:b=m, 为齿宽系数,取为4.58.0 取=5斜齿:b=,取6.08.5 ,取=7第一轴常啮合齿轮副的齿宽系数,可取大些,使接触线长度增加、接触应力降低,以提高传动平稳性和齿轮寿命。直齿 b=5.5*3=16.5mm斜齿 b=7.5*3=22.5mm4.6.5 变位系数的选择原则齿轮的变位是齿轮设计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采用变位齿轮,除为了避免齿轮产生根切和配凑中心距以外,它还影响齿轮的强度,使用平稳性,耐磨性、抗胶合能力及齿轮的啮合

44、噪声。变位齿轮主要有两类:高度变位和角度变位。高度变位齿轮副的一对啮合齿轮的变位系数的和为零。高度变位可增加小齿轮的齿根强度,使它达到和大齿轮强度想接近的程度。高度变位齿轮副的缺点是不能同时增加一对齿轮的强度,也很难降低噪声。角度变位齿轮副的变位系数之和不等于零。角度变位既具有高度变位的优点,有避免了其缺点。有几对齿轮安装在中间轴和第二轴上组合并构成的变速器,会因保证各档传动比的需要,使各相互啮合齿轮副的齿数和不同。为保证各对齿轮有相同的中心距,此时应对齿轮进行变位。当齿数和多的齿轮副采用标准齿轮传动或高度变位时,则对齿数和少些的齿轮副应采用正角度变位。由于角度变位可获得良好的啮合性能及传动质

45、量指标,故采用的较多。对斜齿轮传动,还可通过选择合适的螺旋角来达到中心距相同的要求。变速器齿轮是在承受循环负荷的条件下工作,有时还承受冲击负荷。对于高档齿轮,其主要损坏形势是齿面疲劳剥落,因此应按保证最大接触强度和抗胶合剂耐磨损最有利的原则选择变位系数。为提高接触强度,应使总变位系数尽可能取大一些,这样两齿轮的齿轮渐开线离基圆较远,以增大齿廓曲率半径,减小接触应力。对于低挡齿轮,由于小齿轮的齿根强度较低,加之传递载荷较大,小齿轮可能出现齿根弯曲断裂的现象。总变位系数越小,一对齿轮齿更总厚度越薄,齿根越弱,抗弯强度越低。但是由于轮齿的刚度较小,易于吸收冲击振动,故噪声要小些。更据上述理由,为降低

46、噪声,对于变速器中除去一,二挡和倒挡以外的其他各挡齿轮的总变位系数要选用较小的一些数值,以便获得低噪声传动。4.7 各挡齿轮齿数的分配在初选中心距,齿轮模数和螺旋角以后,可更据变速器的挡数,传动比和传动方案来分配各挡齿轮的齿数。图4-4 五挡变速器传动方案4.7.1 确定一挡齿轮的齿数一挡传动比 (4.8)如果,齿数确定了,则与的传动比可求出,为了求,的齿数,先求其齿数和直齿=2A/m (4.9)斜齿=2A/ (4.10)因为一挡用的是直齿轮,所以=2A/m=296/3=64计算后取整,然后进行大小齿轮齿数的分配。中间轴上的一档小齿轮的齿数尽可能取小些,以便使/的传动比大些,在已定的情况下,/

47、的传动比可分配小些,使第一轴常啮合齿轮的齿数多些,以便在其内腔设置第二轴的前轴承并保证轮轴有足够的厚度。考虑到壳体上的第一轴轴孔尺寸的限制和装配的可能性,该齿轮齿数又不宜取多。中间轴上小齿轮的最少齿数,还受中间轴轴经尺寸的限制,即受刚度的限制。在选定时,对轴的尺寸及齿轮齿数都要统一考虑。轿车中间轴式变速器一挡传动比=3.53.8时,中间轴上一挡齿轮数可在1517间取,货车在217间取。因为=4.03取中间轴上一挡齿轮=17 输出轴上一挡齿轮=-=64-17=474.7.2 对中心距进行修正因为计算齿数和后,经过取整数使中心距有了变化,所以应根据和齿轮变位系数新计算中心距,在以修正后的中心距作为

48、各挡齿轮齿数分配的依据。故修正后中心距A取96mm4.7.3 确定常啮合传动齿轮副的齿数求出传动比 (4.11) 而常啮合传动齿轮中心距和一档齿轮的中心距相等,即A=/2 (4.12) 96=3(+)/2cos26求得五挡齿轮齿数为 = 25 =33各挡传动比分别为 14.7.4 确定其他各挡的齿数二挡齿轮是斜齿轮 求得二挡齿轮齿数为 三挡齿轮齿数 求得 四挡齿轮齿数 求得 图4-5 五档变速示意图4.7.5 确定倒挡齿轮齿数 取中间轴上的倒挡齿轮和中间轴上一挡齿轮齿数相同,即=17有中心距 求得 =47倒挡齿轮选用的模数往往与一档相同,倒挡齿轮的齿数,一般在21-22之间,初选后,可计算出中

49、间轴与倒挡轴的中心距取=22 为保证倒挡齿轮的啮合和不产生运动干涉,齿轮14和12的齿顶圆之间应保持有0.5mm以上的间隙,则齿轮14的齿顶圆直径应为=2=56mm 所以 求出 =165 变速器的校核5.1 齿轮的损坏形式齿轮的损坏形式分三种:轮齿折断,齿面疲劳剥落,移动换挡齿轮端部破坏。轮齿折断分两种:轮齿受足够大的冲击载荷作用,造成轮齿弯曲折断;轮齿再重复载荷作用下齿根产生疲劳裂纹,裂纹扩展深度逐渐加大,然后出现弯曲折断。前者在变速器中出现的很少,后者出现的多。齿轮工作时,一对相互啮合,齿面相互挤压,这时存在齿面细小裂缝中的润滑油油压升高,并导致裂缝扩展,然后齿面表层出现块状脱落形成齿面点

50、蚀。他使齿形误差加大,产生动载荷,导致轮齿折断。用移动齿轮的方法完成换挡的抵挡和倒挡齿轮,由于换挡时两个进入啮合的齿轮存在角速度差,换挡瞬间在齿轮端部产生冲击载荷,并造成损坏。5.2 齿轮强度计算与其他机械行业相比,不同用途汽车的变速器齿轮使用条件仍是相似的。此外,汽车变速器齿轮用的材料,热处理方法,加工方法,精度级别,支承方式也基本一致。如汽车变速器齿轮用低碳合金钢制作,采用剃齿和磨齿精加工 ,齿轮表面采用渗碳淬火热处理工艺,齿轮精度为JB17983,6级 和7级。因此,用于计算通用齿轮强度公式更为简化一些的计算公式来计算汽车齿轮,同样可以获得较为准确的结果。下面介绍的是计算汽车变速器齿轮强

51、度用的简化计算公式。5.2.1 齿轮弯曲强度计算1) 直齿轮弯曲应力 (5.1)式中,为弯曲应力;为圆周力,;为计算载荷;d为节圆直径;为应力集中系数,可近似取=1.65;为摩擦力影响系数,主、从动齿轮在啮合点上的摩擦力方向不同,对弯曲应力的影响也不同:主动齿轮=1.1,从动齿轮=0.9;b为齿宽;t为端面齿距,m为模数;y为齿形系数,如图5-1所示。因为齿轮节圆直径d=,z为齿数,带入式(5.1)得 (5.2)一挡从动齿轮 一挡主动齿轮 倒挡直齿轮作用弯曲应力在400850N/mm故直齿轮弯曲应力均符合要求2) 斜齿轮弯曲应力 (5.3)式中,为圆周力,;为计算载荷;d为节圆直径, ,为法向

52、模数;z为齿数;为斜齿轮螺旋角;为应力集中系数,=1.50;b为齿面宽;t为法向齿距,;y为齿形系数,可按当量齿数在图5-1中查得;为重合度影响系数,=2.0。 将上述有关参数代入式(5-3),整理后得斜齿轮弯曲应力为 (5.4)五挡齿轮弯曲应力 当计算载荷取作用到变速器第一轴上的最大转矩时,对乘用车常啮合齿轮和高挡齿轮,许用应力在180350范围。 符合要求。图5-1 齿形系数图(假定载荷作用在齿顶,)5.2.2 轮齿接触应力计算(1) 直齿轮弯曲应力 (5.5) 式中,-弯曲应力(MPa); -一档齿轮10的圆周力(N); -应力集中系数,可近似取1.65; -摩擦力影响系数,主动齿轮取1

53、.1,从动齿轮取0.9; b-齿宽(mm),取21 t-端面齿距(mm); y-齿形系数,如图4-1所示。 当处于一档时,中间轴上的计算扭矩为: =140.7710002.51.3 =455000Nm (5.6) 故由 可以得出;再将所得出的数据代入式(4-1)可得 当计算载荷取作用到变速器第一轴上的最大扭矩时,一档直齿轮的弯曲应力在400850MPa之间。(2)斜齿轮弯曲应力 (5.7)式中 为重合度影响系数,取2.0;其他参数均与式(4-1)注释相同,选择齿形系数y时,按当量模数在图(4-1)中查得。二档齿轮圆周力: (5.8)根据斜齿轮参数计算公式可得出:=6798.8N齿轮8的当量齿数

54、=47.7,可查表(4-1)得:。故同理可得: 。依据计算二档齿轮的方法可以得出其他档位齿轮的弯曲应力,其计算结果如下:三档: 四档: 五档: 当计算载荷取作用到第一轴上的最大扭矩时,对常啮合齿轮和高档齿轮,许用应力在180350MPa范围内,因此,上述计算结果均符合弯曲强度要求。5.2.3齿轮接触应力 (5.9)其中: -齿轮的接触应力(MPa); F-齿面上的法向力(N),; -圆周力在(N), ; -节点处的压力角();-齿轮螺旋角();E-齿轮材料的弹性模量(MPa),查资料可取;b-齿轮接触的实际宽度,20mm;-主、从动齿轮节点处的曲率半径(mm);直齿轮: (5.10) (5.1

55、1)斜齿轮: (5.12) (5.13)其中,分别为主从动齿轮节圆半径(mm)。将作用在变速器第一轴上的载荷作为计算载荷时,变速器齿轮的许用接触应力见下表:表5-2 变速器齿轮的许用接触应力齿轮/MPa渗碳齿轮液体碳氮共渗齿轮一档和倒档190020009501000常啮合齿轮和高档13001400650700 通过计算可以得出各档齿轮的接触应力分别如下:一档:二档:三档:四档: 五档: 倒档: 对照上表可知,所设计变速器齿轮的接触应力基本符合要求。3齿轮材料及热处理国产汽车变速器齿轮材料主要用,。渗碳齿轮表面硬度为,心部硬度为。 变速器齿轮多数为渗碳合金钢,其表层的高硬度与芯部的高韧性相结合,能大大提高齿轮的耐磨性及抗弯曲疲劳强度和接触疲劳的能力。在选钢材及热处理时,对切削加工性能及成本也要考虑。值得指出的是,对齿轮进行强力喷丸处理以后,齿轮的弯曲疲劳寿命和接触疲劳寿命都能提高。齿轮在热处理之后进行磨齿,能消除齿轮热处理的变形;磨齿齿轮精度高于热处理前剃齿和挤齿齿轮的精度,使得传动平稳,效率高;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