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论文)无线传输系统的调试与设计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79498925 上传时间:2022-04-23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1.06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论文)无线传输系统的调试与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论文)无线传输系统的调试与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论文)无线传输系统的调试与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资源描述:

《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论文)无线传输系统的调试与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论文)无线传输系统的调试与设计(2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高频课程设计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 信息工程 学院 通信工程 专业 通信092班 一、课程设计(论文)题目无线传输系统的调试与设计 二、课程设计(论文)工作自2011年12月19日至2011年12月30日三、课程设计(论文) 地点: 图书馆、通信实验室 四、课程设计(论文)内容要求:1本课程设计的目的1)使学生掌握无线传输系统各功能模块的基本工作原理; 2)培养学生基本掌握通信电路设计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3)使学生掌握无线传输系统调试;4)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5)提高学生的科技论文写作能力; 6)学会使用pspice等电路设计软件。 2课程设计的任务及要求1)基本要求:(

2、1)分析无线传输系统各功能模块的工作原理及调试;(2)在硬件制作的基础上,为改善产品性能,通过理论分析及具体计算提出自己的系统设计方案,并提供详细的设计电路图;(3)选用合适的器件;(4)提高专业英文阅读能力。2)创新要求: 对性能改善后的电路图进行仿真验证,同时硬件实现。3)课程设计论文编写要求(1)要按照书稿的规格打印誊写课程设计论文;(2)论文包括目录、中文摘要、绪论、正文、小结、参考文献、附录等;(3)按课程设计论文装订采用学校统一封面;4)评分要点: (1)完成原理分析; (2)完成仿真分析; (3)完成调试;(4)回答问题;(5)英文翻译;(6)格式规范;5)参考文献:(1)董在望

3、.通信电路原理 高等教育出版社 (2)张肃文.高频电子线路 高等教育出版社(3)杨翠娥.高频电子线路实验与课程设计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4)刘润华. 电工电子实习与设计石油大学出版社课程设计论文编写要求(5)李永平. Pspice电路设计与实现国防工业出版社(6)(7)(8)学生签名: 2010年1月4日6)课程设计进度安排内容 天数地点构思及收集资料 2图书馆组装与调试 5实验室撰写论文 3图书馆、实验室课程设计(论文)评审意见(1)原理分析(15分):优()、良()、中()、一般()、差(); (2)计算分析(25分):优()、良()、中()、一般()、差(); (3)改进电路(25分

4、):优()、良()、中()、一般()、差();(4)系统联调(10分):优()、良()、中()、一般()、差();(5)焊接水平( 5分):优()、良()、中()、一般()、差();(6)产品制作(10分):优()、良()、中()、一般()、差();(7)英文翻译(10分):优()、良()、中()、一般()、差();(8)根据格式规范性、考勤及组成团队情况,决定是否降等级:是( )、否()评阅人:罗晖 职称:副教授 2011年1月15日附加说明:(不用打印)1、封面日期写最后一天(1月14日);2、任务书签名写第一天(1月4日);3、页数20页以上(正文为小四,行间距为单倍行距);4、格式按毕

5、业设计格式执行,网址:5、封面统一到信息学院办公室购买6、指纹考勤时间:早上8:15-8:35;下午:2:15-2:357、指导教师:罗晖8、辅导教师:一班:黄德昌、朱路 二班:黄德昌、王鹏鸣9、图表的标识为图1.1、图2.1、图2.2或表1.1,图表的大小一定不能超过页面的四分之一,大图可以作为附录;10、要获“优秀”,可以自行申报,必须通过统一的测试、格式应当绝对规范;11、不能调试成功系统,总评为“不及格”;12、如果发现论文有较多雷同,此类论文总评全为“不及格”;13、章节安排:目录1、绪论2、无线传输系统的工作原理及调试3、无线传输系统的设计及仿真4、无线传输系统的硬件实现5、小结附

6、录:翻译14、具体要求: (1)每人购买100个电阻,50个用于自己训练,50个用于10分钟测试。 (2)仿真测试20分钟,电路中的元件个数为30个左右。 (3)实验箱联调:40分钟,每人一套设备,调试发射或接收机。 (4)制作一个无线传输设备,(不能借用往届,线路板上有日期)。 (5)以寝室为单位进行答辩。无线传输系统的调试与设计摘 要综合无线传输的发射机和超外差式接收机模块,实现中波调幅信号的无线传输。发射机包括中频信号的放大、调制、集成线性宽带功率放大模块;超外差式接收机包括高频小信号放大、混频、中频放大、解调、功率放大模块。本次使用音频信号为中波验证无线传输原理。通过连调实验,实现信号

7、的无线传输。本文还就高频放大电路的设计、仿真、焊接、制作、检测调试进行了了详细的阐述。关键词:无线传输 中波调幅 发射机 超外差式接收机 高频放大目 录第一章 绪论6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612 课题研究的内容与组成6第二章 无线传输系统的工作原理及调试72.1 无线传输系统的工作原理72.1.1发射机72.1.2超外差式接收机92.2 无线传输系统的连调112.2.1连调过程122.2.2 实验现象132.3 MC1496介绍14第三章 无线传输系统的设计及仿真163.1 高频放大电路仿真163.1.1直流仿真163.1.2交流仿真18第四章 无线传输系统的硬件实现194.1焊接原则1

8、94.2焊接分析与实物调试194.2.1 摆放元器件的要点194.2.2 实物检测的过程204.3 硬件电路调试20第五章 小结21谢 辞22参 考 文 献23附录一24附录二 高频放大电路实物图25附录三 高频电路元器件清单26附录四 集成电路27第一章 绪论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课程设计是针对某一理论课程的要求,对我们进行综合性实践训练的实践学习环节,可以培养我们运用课程中所学的理论知识与时间紧密结合,独立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目前,无线数据通信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多,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信息采集和远程控制系统采用了无线传输技术,由于无线数据通信不用布线,快速布局因此具有有

9、线通信无法比拟的便捷性,扎物体运动场合具有不可替代性。并且随着无线技术的日益发展,无线传输技术应用越来越被各行各业所接受。现在无线传输技术已经远远超出了广播通信的范围,应用日益广泛,如无线导航、数字音频、数字图像传输等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进行无线传输的研究的必要性就显而易见了。无线电广播的接收是由超外差式接收机实现的。超外差式接收机的接收天线收到空中的电波;调谐电路选中所需频率的信号;检波器将高频信号还原成声频信号(即解调);解调后得到的声频信号再经过放大获得足够的推动功率;最后经过电声转换还原出广播内容。可见,在无线电广播和接收过程中,无线电波是信息传播的重要工具。利用无线电波作为载波,对信

10、号进行传递,可以用不同的装载方式。在无线电广播中可分为调幅制、调频制两种调制方式。目前调频式或调幅式超外差式接收机,一般都采用超外差式,它具有灵敏度高、工作稳定、选择性好及失真度小等优点。12 课题研究的内容与组成课题目的是实现声音信号的无线传输与接收。因此课题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信号的发射;二、信号的接收。在实现这两个内容过程中,阐述了发射机与接收机的工作原理、电路设计、实物制作等内容。在高频放大模块,对电路进行了仿真,在仿真的基础上做出实物,并对实物进行调试以验证实际放大效果。在掌握原理的基础上,在实验箱上进行连调,实现无线传输。第二章 无线传输系统的工作原理及调试2.1 无线传输系统

11、的工作原理无线传输的核心就是发射机和接收机两个部分,发射机部分实现中频信号的调制发送过程;接收机部分实现正确的接收和解调过程,那么在接收机音频信号输出端便可以听到理想的声音。整个无线传输系统其实就是一个中频信号调制解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想方设法减小信号的失真。2.1.1发射机中波调幅发射机框图:话筒或音乐IC天线音频放大高频AM调制图1发射机工作原理:音频信号输入后是一个比较弱的信号,而且频率很低,若果进行长距离传输,信号损耗将会非常大,最后衰减到可能接收机无法接收到该音频信号。因此需要先通过音频放大处理,使弱音频信号的功率得到有效的放大。然后将低频的音频信号搬移到频率很高的载波信号上,调制

12、信号和载波信号混频,调制后得到需要的已调信号,然后通过高频功率放大器推动把已经调制好的信号从天线发射出去。至此,发射机部分工作完成。发射机电路设计发射机包括音频放大,AM调制和高频放大这3个模块,各个模块的功能实现电路如下所述。音频放大模块这个部分实现的功能是对输入的音频信号进行功率放大,以防止在发射传输过程中损耗过大而导致发射前信号就已经失真。音频放大原理的原理,因为音频信号属于基带信号,因此采用甲类功率放大器比较合适。AM调制模块信号调制的方式有很多种,这里采用的是AM调幅方式。调幅波也有很多种,比如标准条幅波、双边带调幅波、单边带调幅波和残留边带调幅波。本次实验采用标准调幅的方式来对音频

13、信号进行调制。信号调制对于基带信号的长距离传送是必不可少的,因为低频信号在长距离传送的情况下失真将会非常严重,即使发送出去了,在接收端也接收不到。而调制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通过加入一个频率很高的载波信号,调制信号和载波信号混频后通过载波信号的幅度反应调制信号的特点,实现了调制信号的频谱搬移。AM调幅电路实现如下图所示图3-3音频信号通过图3中的J5输入,另外从J1处输入一个频率为1MHz的载波信号,调节平衡电路中的W1,使调制方式为AM调制方式,两个信号通过模拟乘法器后的到调制信号,调制信号再通过J6输出给下一级电路,即集成线性宽带功率放大器。高频放大模块为了确保接收机可以接收到比较强的发射信

14、号,因此在发射前对已调制信号进行高频放大。高频放大电路由双极型晶体管、场效应管和各种线性模拟集成电路构成的,是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工作频率一般在百兆赫兹之间,并以集总参数电路的形式出现,这种放大器通常是以频率选择性电路作为输入回路和负载。频率选择性可以采用简单的单谐振回路,也可以采用各种滤波器。和低频放大器一样,高频放大器也分为大信号放大器和小信号放大器两类。大信号放大器多用于发射机的中间级和末级功率放大,对他的要求主要是输出较大的输出功率和较高的效率。小信号放大器多用于接收机中的高频和中频放大,对他的主要要求是:增益高、噪声低、通频带宽和工作稳定性好等。高频放大器的设计根据增益高、

15、噪声低、通频带宽和稳定性好的要求,使用级联三极管放大电路可以实现增益高的要求,为了减小噪声可以在两级之间加一个较大的耦合电容,最主要的是以选频网络作为负载,一方面可以起到滤波作用,而且可以提高电路的高频特性。为了使电路能够更稳定的工作,可以在两个集电极之间加一个大电感作为高频扼流圈,减小反馈。根据设计要求,电路设计如下图:图3-42.1.2超外差式接收机超外差式接收机框图:天线天线回路音频功放耳机变频检波中频放大图2超外差式接收机工作原理:天线接收已调制音频信号,因为长距离传输后高频信号也产生了衰减,所以要先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高频小信号放大,放大后的信号和本地载波一起输入混频器,混频后得到中频

16、信号。中频信号进行中频放大,放大后的中频信号输入到检波器中进行解调,解调后得到的信号便是我们所需要的音频信号,因为传输过程中有衰减,最后再对解调信号进行音频功放,通过耳机得到发射机发射出来的声音信号。超外差式接收机电路设计超外差式接收机包括高频放大、变频、中频放大、检波和功率放大五个部分。下面就各个模块进行阐述和设计。高频小信号放大模块此电路的作用是用来对接受信号得放大。它拥有增益高、噪声低,通频带宽,工作稳定性好得特点。对于此类电路,它的输入回路和负载是谐振回路,而且谐振回路中心频率很高,使得电路在高频环境下工作,由于谐振回路得出现,使得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不仅有放大的作用,还起着滤波选频的

17、作用。高频小信号放大原理图变频模块变频电路是时变参量线性电路的一种典型应用。如一个振幅较大的振荡电压0(使器件跨导随此频率的电压作周期变化)与幅度较小的外来信号S同时加到作为时变参量线性电路的器件上,则输出端可取得此二信号的差频或和频,完成变频作用。如果此器件本身既产生振荡电压又实现频率变换(变频),则称为自激式变频器或简称变频器。如果此非线性器件本身仅实现频率变换,本振信号由另外器件产生,则称为混频器。变频电路的作用是使接收到的高频信号变为中频信号,实现方法是加一个本地载波和接收信号一起加到混频器中,本地载波是变频电路自身产生的,它的频率等于调制是加的载波频率,通过变频后得到一个上边带频率和

18、一个下边带频率,通过滤波器选择我们所需要的下边频带即中频信号。电路框图如下图所示:图3-5三极管变频电路设计如下图所示:图3-6检波器模块又叫中频放大器,其作用是将变频级送来的中频信号进行放大,一般采用变压器耦合的多级放大器。中频放大器是超外差式超外差式接收机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超外差式接收机的主要性能指标。质量好的中频放大器应有较高的增益,足够的通频带和阻带(使通频带以外的频率全部衰减),以保证整机良好的灵敏度、选择性和频率响应特性。检波的作用是从中频调幅信号中取出音频信号,常利用二极管来实现。由于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中频调幅信号通过检波二极管后将得到包含有多种频率成份的脉动电压,然后

19、经过滤波电路滤除不要的成份,取出音频信号和直流分量。音频信号通过音量控制电位器送往音频放大器,而直流分量与信号强弱成正比,可将其反馈至中放级实现自动增益控制。功率放大模块因为信号经过前面几级电路也存在损耗,所以为了得到强音频信号,必须对解调后的信号进行功率放大。放大可以采用甲类功放实现。综合发射机和超外差式接收机两个部分,就可以实现中频调幅波信号的无线传输。2.2 无线传输系统的连调实验连调就是在实验箱上把发射机的各个部分合理连接起来,发送音频信号,把接收接的各个模块合理连接,实现信号的接收。由于条件限制,所以本次联调只做了发射部分。首先对使用的实验箱进行简单介绍。实验箱包含10个模块。分别是

20、:模块1:单元选频电路模块模块2:小信号选频放大模块模块3:正弦波振荡及VCO模块,这个模块的作用是保证输出信号和输入信号一致,是输出稳定;模块4:AM调制及检波模块,这个模块的作用是实现信号的标准调幅、双边带调幅、单边带调幅等各种条幅方式。另外还可以通过这个模块可以实现同步解调;模块5:FM鉴频模块一模块6:FM鉴频模块二模块7:混频及变频模块,这个模块的作用是把高频信号变为中频信号;模块8:高频功放模块,这个模块的作用是对已调制的高频信号进行功率放大,确保信号可以正常传输;模块9:波形变换模块模块10:综合实验模块,这个模块是实现无线传输的关键模块,音频信号由此输出,也是由此接收,所以说无

21、论是信号的发射还是接收都要通过这一模块。实验箱布局图2.2.1连调过程发射机部分使用到了发射机部分由实验箱上的模块4,8,10构成。发射机搭建步骤是:1. 测试示波器、信号源、信号线的好坏2. 将模块10的S1的2拨上,即选通音乐信号,经U4放大从J6输出,调节W2使J6处信号峰-峰值为200mV左右,连接J6和J5将音频放大信号送入模拟乘法器的调制信号输入端。同时将1MHz(峰-峰值500mV左右)的载波从J1端输入。3. 调节W1使得有载波出现,调节W2 从J3处观察输出波形,使调幅度适中。4. 将AM调制的输出端(J3)连到集成线性宽带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端J7,从TH9处可以观察到放大的波

22、形。5. 将已经放大的高频调制信号连到模块10的天线发射端TX1,并按下开关J2,这样就将高频调制信号从天线发射出去了,观察TH3处波形。6. 观察各处波形的作用是检验各部分输出的信号是否正常,这样才能确保信号可以发射出去。2.2.2 实验现象步骤1得到音频信号,输出波形是方波,幅度是200mV。载波信号是正弦波,频率是1MHz,幅值是500mV,这两个信号输入到模拟乘法器中,便可以得到已调信号,得到的调制信号是方波包络,幅值是284mV。已调信号输入到集成线性放大电路进行功率放大,放大后的信号是幅值增大方波包络。输出波输入到模块10后按下发射开关,信号就可以发射出去了。接收机由天线回路、变频

23、电路、中频放大电路、检波器、音频功放、耳机等六部分组成,各部分电路中元件的功能与作用前述单元电路中己讲述,参见各章。实验箱上由模块2,4,7,10构成。接收机调试过程如下:1. 将模块10的天线接收到的高频信号(中波调幅发射机发射的信号,由另一台实验箱提供)送入模块7的J4,将模块7的J6连到模块2的J5。2. 将模块2的J6连到模块4的J7,从模块4的J10输出的信号连接到模块10的耳机输入端。3. 慢慢调谐模块7的双联电容调谐盘,使接收到音乐信号。4. 观察各点波形,并记录下来。2.3 MC1496介绍在调制解调模块,使用到了一款核心的芯片MC1496,它的作用是实现信号调制及解调,下面就

24、这款芯片做一详细介绍:这类器件用于输出电压是输入电压(信号)和转换电压(载波)乘积场合。典型应用包括抑制载波调幅,同步检波,FM检波,鉴相器。更多的应用信息请参照ON半导体公司AN531的应用手册。MC1496的特性如下:极佳的载波抑制性能 增益和信号处理可调高共模抑制比 典型值为-85dB器件内部含有8个三极管多种封装形式如右图基本操作信息载波馈通是指输出电压信号中未调制的载波(信号电压为0)。空载波由差分放大器中的电流来平衡(通过偏置电阻调节,图5中的R1)。载波抑制载波抑制是指每个边带的载波输出与信号电压的比值。载波抑制与输入的载波等级有很大关系(如图22所示),低等级的载波不能够使上部

25、开关器件完全导通,致使信号增益降低,由此减少载波抑制。较最优载波等级较高的载波信号会引起不必要的器件与电流的载波馈通,并导致载波抑制降低。MC1496的最优载波输入信号是60mV有效值的正弦波,频率在500KHz附近,在调制中推荐使用此载波信号。载波馈通依赖于信号波的电压等级。所以输入电压信号大的时候载波抑制可以最小化,但是在输入三极管对前必须添加线性操作部分,否则在器件的调制信号输出端会出现畸变,会与载波抑制混淆。此时需要在输入信号幅值端加装上拉限定(参看图20)。最优的载波等级在图22中给出,此时可以得到较好的载波抑制以及最小的虚假边带。在高频线路中,为了减小载波馈通,电路的布局分配就显得

26、极其重要了。为了抑制载波输入和输出通路的耦合电容,有必要添加屏蔽。应用信息MC1496最基本的应用是双边带抑制调制,此应用的电路在前页已经给出。在某些应用中,MC1496可能应用于直流供电而非双端供电。图25所示为在12V单电源供电情况下的平衡式调制设计,此电路的工作效果接近于双端供电的调制。AM调制图26所示是一个低修正的调制电路。从载波抑制到AM的转换操作需要载波的空分压适应输出端正确的载波插入。但是图26中空载波抑制电路调节范围不够大,所以载波调制电路需要作如图27的修正。乘法探测器器MC1496可以做成极好的SSB乘法探测器(如图28)。这种乘法器的灵敏度为3uV,在有9.0MHz的中

27、间级操作时的动态范围为90dB。此探测器是整个高频范围的宽带探测器。在中间级的频率接近50KHz时,8脚和10脚的电容应当由0.1uF增加到1.0uF,同时在12脚的输出滤波也要修正为特定的中间频率和音频放大器输入阻抗。在MC1496的实际应用中,引脚2和3之间的发射极电阻需要根据所需增益、灵敏度和动态范围来调节。这个电路也可以用于AM检波:载波信号送入载波输入通道,AM信号输入到SSB输入通道。载波信号可由中间级频率信号产生,亦可由其自身产生。载波信号引入或者不引入调制,将会使上部的差分放大器处于饱和状态。如果载波信号被调制,推荐使用300mV有效值的输入信号等级。双平衡混频器在有调谐窄带或

28、宽带输入输出网络时MC1496可用作双平衡混频器。引入载波输入通道的自激信号幅值最好有效值为100mV。图29所示为一个宽带输入,调谐输出的混频器电路。倍频器在MC1496的两个输入端输入同样的信号时,MC1496将用作倍频器。图30和图31分别是低频倍频器和高频倍频器电路。第三章 无线传输系统的设计及仿真3.1 高频放大电路仿真电路设计完成后,可以使用pspice软件对电路进行仿真,得到比较理想的参数和波形,用于和实测结果进行对比。仿真分为两个部分进行,第一部分是直流仿真,确定静态工作点;第二部分是进行交流仿真,得到仿真波形,通过输出电压值和输入电压的比值验证放大倍数,以及波的频率和中心频率

29、的关系。高频放大电路原理图如下图所示图3-83.1.1直流仿真一、直流电压仿真:图3-9各节点处的电压如图7所示,发现节点处得到的仿真电压和计算电压时不一致的,比如Q1基极电压仿真结果是=1.274V而通过计算式3-1(3-1)得=这是因为式子3-1计算时忽略了发射极电阻,发射级电阻是和Rb1、Rb2并联的,忽略了就意味着电压变大,也就出现了仿真值大于计算值的情况。直流电流仿真:图3-10从仿真图可以读出两个晶体管基极电流,集电极电流。由此可以计算晶体管的放大倍数。计算如下:(3-2)(3-3)同理(3-4)(3-5)所以,两级总放大倍数由计算式得(3-7)查阅晶体管Q2N2222的参数得所以

30、放大倍数是符合要求的。 3.1.2交流仿真 图3-11由图3-4可以知道经过两级放大后的波形为正弦波,但是由于内部反馈等原因,导致放大后的波形不是严格的正弦波,存在一定的失真仿真峰值 Vo=6.9V所以仿真放大倍数=Vo/Vi=1380通过频域仿真得到仿真波形的幅度频率特性关系,如图3-5所示图3-12由图可知尖峰出现在9.2MHz左右,这说明选频网络起到了选频的作用,需要的频率通过选频网络后挑选出来了,相应的得到了很明显的幅值,而不需要的频率则被率除掉,基本上没有幅值或者很小。仿真得到的频率不等于中心频率,这是选频网络选频不够理想导致的,仿真放大倍数小于计算值,可能是因为有干扰和反馈产生的。

31、第四章 无线传输系统的硬件实现高频放大电路设计完后,根据电路元件的参数,购买相应的元器件进行实物焊接、调试。在这一板块,主要介绍焊接的规则、注意事项,以及总结焊接的过程。4.1焊接原则一般先装低矮、耐热的元件,最后装集成电路。应按如下步骤进地焊接:清查元器件的质量,并及时更换不合格元件。确定元件的安装方法,由孔距决定,并对照电路图核对电路板。将元器件弯曲成形,本电路所有的电阻(除R12外)均采用立式插装,尽量将字符置于易观察的位置,字符应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以便于以后检查,将元件脚上锡,以便于焊接。插装:对照电路板对号插装,有极性的元件要注意极性,如集成电路的脚位等。焊接:各焊点加热时间及用锡

32、量要适当,防止虚焊、错焊、短路,其中耳机插座、三极管等焊接时要快,以免烫坏。焊后剪去多余引脚,检查所有焊点,并对照电路图仔细检查,并确认无误后方可通电。焊接时一般比较容易出现问题,比如焊锡过多,使整个焊点看起来很大,或者太少,看起来很不饱满。有时候电烙铁在焊锡上面放的太久会使焊点表面发黑,不再光亮。4.2焊接分析与实物调试进行实物焊接时首先根据电路原理图对电路万能板进行规划,因为处理的是高频信号,所以元器件的摆放将对实物性能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在老师的指导下归纳了一下几点4.2.1 摆放元器件的要点1. 元器件间的距离要尽可能的小;2. 元器件要尽量紧贴万能板,否则容易出现个空电容,影响电路性

33、能;3. 电路接地点尽量规划到一个点或者一条线上,而且焊接时接地点要采用大面积接地的焊接方法,确保接触良好;4. 尽量减少电路板上的飞线,否则对电路性能干扰很大;5. 引出的导线尽可能的短,因为导线的长度和信号衰减直接相关;6. 焊接时严格按照焊接规则进行操作;7. 焊接时,安全是第一位的,电烙铁温度很高,要远离身体、远离插线。焊接完成后,需要对实物进行性能检测。检测需要的仪器有:信号源、示波器、直流电源、信号线。4.2.2 实物检测的过程1. 对设备及仪器的性能进行检测;2. 连接实物之前,先将信号源和示波器直接连接,检测示波器的自身衰减,这样可以对实物进行更准确的性能评价;3. 根据电路图

34、,将合适的信号从电路板输入端输入,直流电接到5V直流电源,然后将电路板的输出接到示波器输入端,电路连接完成;4. 电路连接好以后,通过调节示波器,得到合适的波形。如果无法得到波形,可以改变信号源的输出频率,输出频率一定要在8MHz15MHz之间,知道得到合适的输出波为止;5. 得到稳定的输出波形后,通过调节示波器,读出实际波形的频率和幅度,然后和理论值进行比较,分析后得出实际性能结论;6. 波形优劣的评价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点:改变信号源的输出幅度,输出波形是否会相应的发生变化;改变信号源的输出频率,输出波是否会有想应变化,波形正常的话偏离中心频率波形肯定会变坏,因为选频网络的选频特性已定;波形是

35、否有失真;放大倍数是否符合要求。7. 检测完成。4.3 硬件电路调试调试硬件电路首先对使用到的各元件进行检验,以区分实验器材(如信号线、示波器、信号源、各个模块等)的可使用性。硬件电路调试过程中碰到了一些问题,下面就碰到的问题和调试过程进行阐述。问题一:实物接上信号源调节后不能得到波形。解决方法:用万用表对这个电路板进行检测,发现直流电源处出现断路情况,修复后再次调节,得到了稳定的正弦波。问题二:产生自激振荡现象。解决方法:在两级放大的集电极之间加入了一个1mH的大电感,起到了高频扼流的作用,减小了反馈信号,消除了自激震荡现象。问题三:改变输入幅值,输出波形幅值不改变。解决方法:改变第一级放大

36、的偏置电阻,改变静态工作点,使三极管工作在放大区。第五章 小结通过两个星期的课程设计学习,巩固了学期中学习的知识,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到了许多新的知识。下面就想和段时间的学习情况做一个总结。本次高频课程设计的任务有1、高频放大器电路设计;2、PSPICE电路仿真;3、高频电路实物焊接;4、无线传输联调。每个部分对于刚开始接触的同学都有很大的难度,第一时间无法完全理解,但经过查阅资料,询问老师以及和同学互相探讨,首先明白了设计高频放大电路具体是要干什么,为什么要设计这样的电路。为了设计出可行的实验电路,首先必须设计好元器件的参数,而随便设计的数据是不可靠的,所以需要一种工具来辅助实现,PISPI

37、CE这款软件就是一个很好的工具,这个工具可以通过电路仿真的到理想的数据,因此,这个过程不但解决了元器件参数设置的问题,顺便还学会了如何操作这款仿真软件,仿真对以后通信专业的同学是非常重要的,为以后步入社会进行实际设计打下了基础。焊接是我们唯一不陌生的一个词,因为在大一大二时已经在实习中对此进行了实践。通过这一次的焊接练习,学会了一些新的焊接技术,比如说共同接地的那部分要采用大面积接地,使接地效果更加理想,焊接时摆放元器件需要按照要求合理摆放,不仅仅是把元器件焊接上去,摆放元器件要慎重考虑到相互之间的影响给整个电路带来的干扰。无线传输刚听到时总是觉得到底怎样实现无线传输,音频信号应该怎么输入到回

38、路中的,后来经过查阅书籍资料和思考,明白了无线传输的原理,发现柳暗花明又一村,原来所谓的无线传输就是平常安排的实验串烧,平时做的各个实验合理整合联系起来后便能形成信号发射和无线接收的思路。明白了这个关键节点后,后面进行的联调也变得更加得心应手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是以寝室为单位的团队模式进行的,这个过程让我更加体会到了团队的重要性,团队的力量永远要比个人的力量强大得多,在这个过程中,在三位室友身上我学习到了很多东西,很多以前不太明白的原理和公式推导,在大家的商量和探讨中一一得到了解决。我们的分工合作也给了我步入社会工作的感觉。开始时大家一起探讨设计出了两个电路,两个室友主要负责参数的计算,另外

39、一个收集资料,我主要负责电路的仿真,大家一起高效的完成了这个任务。同时在这里有一点感触很深,做事情的态度很重要,本次焊接我可以说是吃了不少苦,第一块板子焊接完成以后,经测验以后发现时一块废板,经调试也没有好转,这下有点蒙了,犹豫接下去怎么应付,但考虑后还是果断选择继续焊接一块新的板子,但是效果还是不理想,怀着一颗不成功便成仁的心态,自己到市场重新买了元器件,再焊接了一块,最后得到了一个还满意的结果。前后焊接3块电路板让我坚定了这样一种做事的态度:首先不要强求结果,要学会享受这个过程,学会在这个过程学习到各种有用的东西,这不仅对学生,对所有的人都是适用的谢 辞在这次课程设计过程中,首先要感谢罗晖

40、老师,他耐心的帮助我解决了各种疑问,还要感谢黄德昌老师的悉心帮助和知道,在电路板调试过程中碰到了很多自己没有想明白的问题,他都耐心的帮我解答,检测波形时对器件操作不懂或者不熟悉的地方,在他的教学下慢慢学会使用。还要感谢很多研究生学长的慷慨帮助,他们不仅知识面广,更有一个助人为乐的情怀,虽然他们没有亲手给我们做,但是给我们的建议和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是非常宝贵的,而且他们的这种帮助方式进一步让我明白了什么叫做真正的帮助,在这里真心的谢谢给位研究生学长。除了要感谢老师和学长外,我还要感谢我的室友,是我们的团队合作让我们高效的完成了这个艰巨的任务,在这个过程中让我学习到了很多。还要谢谢我们的班干部们

41、,全班的同学电路设计完成后,没有元器件肯定就无法继续后面的工作,我们的班干部在这个时候主动接下了这个任务,确保了整个班级的计划可以按照原计划来进行。在这里,再次对上述提及的老师、学长、同学们致以深深的谢意!参 考 文 献(1)董在望.通信电路原理 高等教育出版社 (2)张肃文.高频电子线路 高等教育出版社(3)杨翠娥.高频电子线路实验与课程设计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4)刘润华. 电工电子实习与设计石油大学出版社课程设计论文编写要求(5)李永平. Pspice电路设计与实现国防工业出版社(6)(7)(8)附录一 Introduction 1.1 The purpose of research

42、This course is designed for a theory course, at the request of our comprehensive practice training practice study link, we can cultivate we use what course and 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 of time closely, independently the ability of solving practical problems.At present, the application of wireless d

43、ata communication field is more and more, the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rapid development, more and more information collection and remote control system USES a wireless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because wireless data communication need not wiring, fast layout so cable communication cant compar

44、e with the convenience, plunge object motion occasions irreplaceable. And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wireless technology, wireless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 more and more be accepted all walks of life. Now wireless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has far beyond the scope of the radio communicat

45、ion, wide application, such as wireless navigation, digital audio, digital image transmission to all aspects of life. So for the wireless transmission of the necessity of the research is apparent.Radio receiver is specialized superheterodyne receivers of realization by type. Specialized superheterod

46、yne receivers type of receiving antenna received the airwaves; Tuned circuit for selected the frequency of the signal; The high frequency signal recovered from the geophone audio signals (i.e. demodulation); After the audio signal demodulation get to amplified get enough push power; Finally after el

47、ectro-acoustic conversion reduction out radio content. Visible, in radio and receive process, radio waves is the important tool of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By means of radio waves as the carrier, the signal transmission, can use different loading method. In a radio broadcast, can be divided into an

48、am, FM system of two modulation mode. At present FM type or an am specialized superheterodyne receivers of type, typically use the specialized superheterodyne type, it has a high sensitivity, stable work, good selectivity and the distortion degree of small advantages.附录二 高频放大电路实物图正面图反面图附录三 高频电路元器件清单名称值数量电阻1430k1电阻239k1电阻336k2电阻44.7k1电阻52.4k1电阻6512电感14.4uH2电感21mH1电容110uF3电容21uF1电容368pF2三极管Q2N22222万能板1总计20附录四 集成电路27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