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碑古镇旅游资源评价模式初探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79440040 上传时间:2022-04-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52.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金刚碑古镇旅游资源评价模式初探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金刚碑古镇旅游资源评价模式初探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金刚碑古镇旅游资源评价模式初探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金刚碑古镇旅游资源评价模式初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刚碑古镇旅游资源评价模式初探(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本科毕业论文古镇旅游资源评价模式初探以金刚碑为例秦源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重庆 400715摘 要:古镇旅游以其质朴的环境、传统的地域文化、古老的建筑特色等,吸引了众多游人,成为现代旅游市场上新的主力军,也是旅游资源开发的一个新方向,对丰富旅游产品,增加当地财政收入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全国古镇旅游发展方兴未艾,做为古镇旅游资源开发的基础研究的重中之重,旅游资源价值评价,无疑成为学者关注的热点。本文以金刚碑古镇为例,在旅游单体调查的基础之上,根据黄辉实先生对旅游资源的开发评价的观点,从资源本身和资源所处环境两个方面运用“六字、七标准”评价法,初步探索古镇旅游资源评价模式,并

2、为金刚碑旅游资源科学开发奠定基础。关键词: 古镇;评价; 金刚碑Model of Ancient Town Tourism Resource EvaluationQIN YuanSchoo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ChinaAbstract : Town Tourism for its pristine environment, the traditional local culture, ancient architectural features, which has attract

3、ed many visitors, becoming the main force in the new modern tourist market,and also a new direction among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resources , on the enriching tourism products and increasing local fiscal revenue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At present, the ancient town tourism resources developme

4、nt in full swing, as it the top priority of basic research, the value of evaluation of tourism resources will undoubtedly become the focus of attention of scholars. In this paper, as the example,we can put JinGang Monument into the research by the means which based on the single-survey, according to

5、 Mr. Huang Huishi evaluation of tourism resources development point of view, from the resource itself and the environment in which both use the Six Words, seven standard evaluation, thus,we can form the preliminary model to explore ancient town tourism resources and lay the foundation for scientific

6、 development of tourism resources for the JinGang monumentKey words: Ancient Town; Evaluation;JinGang Monument 0引言随着现代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为了满足旅游业开发的需要,国内外学者纷纷建立适当的旅游价值的评价体制1,从80年代后期,我国旅游学家保继刚等人,率先建立旅游资源评价的数学模式2。而,古镇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资源,以其古老的建筑、古朴的环境、众多的历史文化遗址及其居民闲适恬淡的生活状态3,吸引着现代旅游者,与山水风景旅游共同成为当今旅游市场上,商家竞相追逐的热点。如何正确、合理地

7、评价现有的古村落旅游资源,无疑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同时,古镇作为一种稀缺性资源,有着与现代化建筑、生活方式的不同之处,有学者曾经提出,从古镇的资源条件和区位优势等方面进行评价分析。 本文以金刚碑为例,在旅游单体调查的基础之上,运用黄辉实提出的“六字七标准”评价法4,从旅游资源本身和资源所处环境两个方面,对金刚碑古镇的旅游资源进行评估分析,初步探索古镇旅游价值评价的模式,并对金刚碑旅游开发奠定价值评价基础,同时为金刚碑的今后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1、金刚碑古村落概况1.1金刚碑地理、历史概况。金刚碑坐落于重庆市北碚区北温泉镇境内的缙云山下嘉陵江畔,离北碚城区5公里。其经纬度位置为(106.

8、41E,29.86N),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环境优美,植被条件好,文化底蕴深厚,先后有一大批教育家和抗战名人寓居于此,这里山峦拱翠,古树参天,水流潺潺。相传缙云山中有一块高6米,宽2米的天然巨石,唐人在巨石上题刻“金刚”二字,又因此地有一石深入嘉陵江中,人称“金刚碚”,故得名“金刚碑”。从清康熙年间兴街,至今已有300多年沧桑历史。现在,金刚碑是重庆著名古镇,其兴起得益于清朝煤炭业的发展,抗战的历史机遇把它的繁荣推向顶峰。虽然现在已经没落了,但其丰厚的历史人文价值和依山傍水,融自然与人文为一体的世外桃源般的幽静仍然吸引之无数的粉丝,而且这里交通便利,客源市场广阔,其作为旅游地的开发很有潜力。

9、1.2金刚碑主要旅游资源单体及分布图(图1)1.2.1青砖筒子楼。东西合璧式的建筑,和北碚自然博物馆相似,呈方形,青砖瓦房玻璃窗;具有典型的民国时期的建筑风格,又融有西方建筑的风格,造型优美,具有很高的建筑水平;背靠山地,侧临嘉陵江,为抗战时期名人寓居所在。1.2.2石头砖木竹房。属于中国传统的古建筑,呈方形,白色外墙,墙体内部为竹制篱笆并和上粘土做成,很有特色,廊檐较高,基地为砂岩用木头做整个房屋的支架,而且镶嵌在墙里,房顶盖瓦。整个结构其实是木-石-瓦-竹-泥组成,部分墙体上的泥有所脱落,但维修后应该能很好的恢复原貌,整个房屋感觉有点倾斜,但实际上却完全没有倒塌的危险,很奇特,是中国古建筑

10、的典型,也可以说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1.2.3小溪。小溪是该村落少不了的风景点缀之一,宽约3-5米,从源头至嘉陵江约60米,水流虽然不大,但在整个村落清幽的环境下显得格外有情调,整个溪流弯曲度不大,溪流底部为砂岩,左右两岸均为建筑物,寓所。茂盛的黄桷树,该小溪同时兼有排水沟的功能,但水沟的水很干净,几乎没有受到污染,对以前和现在居住在这里的人来说,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1.2.4石板街巷。与“磁器口”的石板路可以媲美,属于古遗迹,从村口蜿蜒至嘉陵江边,尽管历经沧桑,但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照常通行,偶尔还会看到几个游人踏上这条石板路来感受这个古村落的气息。1.2.5石头房。纯石头建造,屋

11、顶为瓦,保存完好,石屋旁边还有以前用过的石磨,传统的历史味道很浓,房屋的正面和两侧为木头栏杆围起来,该房屋的门是具有现代气息的防盗门,别有一番风趣。这间石头小屋现在还住着人,小屋的对面是以前的茶馆,现在已经废弃了,只有写着“茶”的旌旗还在房檐上飘曳。 1.2.6凉亭。古代建筑,主要供人游憩闲谈所用,长6-7米,宽4-5米,高4米左右,四个角落是四根柱子支撑,顶为瓦覆盖,地上为长条石头铺设,内设木桌,条凳,据说当时为人们闲谈之地,如果对于游人来说更是具有典型的游憩功能,现在的居民仍把它作为集会地,闲谈的地方, 而且能很好的观赏古村落的风景。1.2.7黄桷树。这里的黄桷树都是重庆市的二级保护树,年

12、代久远,枝繁叶茂,一般树高20米左右,胸径1-2米,根部可达4米。有些黄桷树长在石缝里,有些在小溪边,还有些在屋后,形状奇特,使环境更为清幽。由于受到保护,基本没有受到损坏,人与自然十分和谐。1.2.8滨江滩地。位于小溪汇入嘉陵江的入口处,面积200平方米左右,坡度小,地势平,紧靠江边,也可以欣赏江边风光,现在为荒地,可拓展的空间很大,附近还有水文站,具有一定的科研价值。但也可辟为江滨娱乐场所,或者做小码头游嘉陵江小三峡。如果开发,对古村落是一次改造,也有可能造成一定的破坏。而且,这里的水文特征是否稳定,是否有利于做滨江开发,还有待论证。因此,在这里开发江边娱乐应当慎重。图1 金刚碑旅游资源调

13、查评价图2、金刚碑古村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黄辉实提出对旅游资源的开发评价应从资源本身和资源所处环境两个方面进行。从旅游资源本身,采用了六个评价标准:美、古、名、特、奇、用。在评价资源所处环境时,有季节性、污染状况、联系性、可进人性、基础结构、社会经济环境、市场等七个标准2。2.1金刚碑旅游资源自身评价。对旅游资源本身的评价采用以下六字标准:2.1.1美:旅游资源给人的美感。古色古香的穿斗青瓦老房子,平平仄仄的青石板老街,蜿蜒曲折的运煤古道,虬枝如龙的高大古黄桷树,浩浩荡荡的嘉陵江,四季常青的南方树林,以及旷心怡的小桥流水,这些既是古镇的自然之美,也是金刚碑的人文特色。古朴淳厚的巴渝古民风,完全

14、地融入了大自然,早已分不清你我,呈现出一派祥和,谁见了内心都会静下来。金刚碑给人以宁静之美,给人以和谐之美。2.1.2古:有悠久的历史。说金刚碑的古,不能不提两样事物,那就是光滑磨圆的石板和参天耸立的黄桷树。小镇从清康熙年间兴街,至今已有300多年沧桑历史。这里原是古渝州最偏远的山村,早在清朝康熙年间,缙云山南坡的小煤窑星罗棋布,煤炭业日益兴旺,煤炭必经过金刚碑嘉陵江出口,运销外地,于是形成产煤、运煤、销煤的水陆码头和中转站。一些为了生存的农民,到缙云山运煤,在金刚碑建房而居,到清同治年间,金刚碑日渐繁华,米行、油行、酒坊、茶馆、客栈、铁匠铺,遍布金刚碑,多达几百家。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迁到

15、重庆作陪都,一大批著名经济实业家、史学家、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寓居金刚碑,名人云集,人文荟萃,热闹非凡,仿如集镇,把金刚碑的繁荣推向了顶峰。说金刚碑历史悠久,人文底蕴丰厚,那还真是名副其实。2.1.3名:具有名声或与名人有关的事物。金刚碑不仅古,而且它还有名。这有名一方面得益于它的古,另一方面还得益于历史名人的点缀。抗战时期,一大批名人寓居此地。书法家谢无量,大学者孙伏园、陈子展、吴宓等众多文化名人炒热了金刚碑。教育家梁漱冥还在金刚碑兴办了“勉仁书院”。国民政府抗战时期的统计局迁往金刚碑。曾任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的翁文灏也曾寓居金刚碑,当时的中国石油大王孙越崎,还在金刚碑创建了“中福公司”,现存有

16、几幢二楼一底的住宅楼,是其见证。民国时期的金刚碑,酒幡招展,人气兴旺,注入了大量人文元素,成为嘉陵江边的“小北碚”。2.1.4特:特有的、别处没有的或少见的稀缺资源。独有的建筑是金刚碑的一大特色。清朝时期煤炭业的兴盛,此地形成了颇有规模的运煤队伍。兴旺时,曾出现过40多匹马,40多匹骡子同时上山运煤。这些骡子帮、船帮、马帮、人力帮、船主、帮主、煤炭商、力夫就在金刚碑溪河两岸半山腰,建起一座座穿斗青瓦房,简朴适用,一楼一底的石头墙、土墙、竹木夹壁墙的老房子,用石灰粉刷,依崖而建,独具巴渝特色。用青石板铺成宽2米、长500余米的青石板街道,两旁的青瓦房随蜿蜒曲折的山势延伸。到民国时期,形成了姚家院

17、子、熊家院子、郑家院子几家较大的民居建筑群。2.1.5奇:给人新奇之感。金刚碑坐落在缙云脚下,嘉陵江畔,隐蔽与树丛之中。现代人过惯了城市的喧嚣,闲暇或周末是沿嘉陵溯流而上,或是从公路旁侧破口而入,发现还有这么一个宁静的古镇,不能不惊奇。承载了300年历史的石板让我们觉得奇,奇形怪状、盘根错节的黄桷树让我们暗暗称奇,蜿蜒曲折的运煤古道也让我们叹奇2.1.6用:有应用价值。小镇在过去发挥了它的作用,在今天仍旧可以尽忠职守。它可以发挥疗养用地,度假康乐旅游地,历史文化游览地,外景拍摄地等多重功能。2.2金刚碑所处环境评价对旅游资源所处环境采用季节性、环境污染状况、与其他旅游资源之间的联系性、可进入性

18、、组合状况、社会经济环境、客源市场等七项标准进行评价。另外,该理论认为旅游资源开发的成本也要有大致的估计。2.2.1季节性。由于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山地丘陵区,且位于嘉陵江畔,金钢碑小镇气候夏季凉爽,冬季温和,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一年四季皆适于游览。2.2.2污染状况。金钢碑原生态自然环境保存完好,出居住房和少数园地外,几乎没有受到人为破坏。只有一条汇入嘉陵江的无名小溪受到极轻微的污染。2.2.3联系性。金刚碑位于北碚区北温泉镇行政区域内,东至嘉陵江,西到212国道西侧,北临五指山疗养院,南接重庆煤矿工人疗养院。附近著名的旅游景点有缙云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北温泉、嘉陵江小三峡、合川钓鱼城等风景名

19、胜。2.2.4可进入性。金刚碑所处的交通位置比较优越。212国道穿过其西侧。渝武高速公路在北碚有出口,从北碚城区出发有5条公交线路经过金刚碑(510线 、518线 、520线 、510(511) 、518(519)线) 。从主城区沙坪坝火车站东路也有280路经过金刚碑。此外,从金刚碑到朝天门码头的水路早在清朝就繁荣一时,现在也能通航。由此可以看出金刚碑的可进入性比较好。2.2.5组合状况。金刚碑古镇内的穿斗青瓦老房子、滚滚嘉陵江、古黄桷树、石板老街、小桥流水等景点组合状况较好,集自然美景和人文特色于一体。目前,一些影视作品或婚纱摄影常取景于此。若是加以修葺与建设,对基础设施加以完善,将会吸引更

20、多游客。2.2.6社会经济环境。近年来,位于内地的重庆的快速发展引起世人关注,成渝一线将成为中国经济举足轻重的一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带来的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闲暇时间的增多,加之开放程度的提升,对旅游业的发展是一个契机。金刚碑,依托临近的缙云山、北温泉、钓鱼城等景区,具有良好的发展环境。2.2.7客源市场。客源市场主要是重庆及其周边地区。但是应看到,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开放程度的提高,金刚碑将吸引真更多的其他地区的游人和国际旅游爱好者。3、结果与讨论通过对金刚碑旅游单体调查,以及资源自身的价值和所处环境的评价,可以看出:金刚碑是一处不可多得的集自然与人文于一体的传统风貌区,与周边的著名旅游景点

21、距离较近,组合较好,有着良好的开发前景。但是,由于历史、社会条件等多方面的原因,逐渐在现代旅游市场上暗淡失色,目前处于封闭状态,主要用于当地人民居住,且居民较多为老人和小孩,人口较少,居民的生活水平较低。大部分没有开发,保护也不是很完整,很多建筑废弃,甚至成为危房,或做他用(如饲养家禽),实用价值不是很高,有待修复。但06年重庆市规划局提出的保护金刚碑传统面貌的方案已经获得批准,金刚碑作为旅游地开发的潜力巨大,前景广阔。4、金刚碑古镇旅游资源开发对策及注意问题4.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吸引更多的居民和游人。这是金刚碑发展最主要的问题。废弃的房屋、破旧的道路与桥梁等,除了隐约透

22、露出来的小镇古朴气息与昔日的繁华外,给人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今日的没落。在此居住的人口很少,多数为老人。因此,在修葺原有建筑基础之上,对于该地区进行重新整合、规划,努力吸引更多的当地居民为该地旅游业服务,在实现旅游创收的基础上,提高当地居民生活水平及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吸引更多的游人。4.2以“度假休闲地”为发展方向,努力打造“森林+温泉+古镇”的组合优势。古镇旅游资源的定位很大程度上决定,并影响着其今后的发展。金刚碑由于面积有限,不可能像其他旅游景点一样走“吃、住、游、玩”的传统模式,而是应该与周边旅游景点结合,努力发展成为一个优雅古朴的居住场所,为周边一些景点游客提供住宿,并适当利用濒临嘉陵江

23、的优势,发展水上娱乐业和沿江餐饮业。4.3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近年来,古镇旅游资源的开发取得了不小的收益,但在开发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尤其是生态污染与破坏5。由于在金刚碑古镇中部流经一跳小溪,该小溪汇入了周围居民的生活污水,同时注入嘉陵江,以及该地自身濒临嘉陵江,故,该地旅游发展最可能面临的环境问题就是水污染。因此,本地旅游开发应该注意的生态问题就是,附近饮用水源的保护以及生活污水的处理。参考文献1 Smith,Stephen LJ.Tourism analysis:A Hand BookM.Harlow:Longman,1989.2 保继刚.旅游资源定量评价初探J.干旱区地理,1988(3):201-205.3王雪梅.论古镇旅游资源的开发以四川为例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4(3)5:116-121.4 保继刚等.旅游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5 田喜洲.论古镇旅游开发中的问题与对策J.社会科学家,2004(2):93-98.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