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警惕幽门螺杆菌侵袭儿童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79436694 上传时间:2022-04-2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69.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专家警惕幽门螺杆菌侵袭儿童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专家警惕幽门螺杆菌侵袭儿童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资源描述:

《专家警惕幽门螺杆菌侵袭儿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家警惕幽门螺杆菌侵袭儿童(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目前,幽门螺杆菌在人群中的感染率很高,儿童则是幽门螺杆菌的易感人群。许多资料表明,绝大多数幽门螺杆菌患者的第一次感染是在儿童期.这些儿童经常出现腹痛、腹胀、恶心等症状,从而影响了日常的学习和生活。如果不予治疗,可导致终身性慢性胃炎,而慢性胃炎又能引起其他一系列病变。据统计,全国7 12岁儿童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约为 36%。值得注意的是,儿童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随着年龄的增大而递增,为此我们曾对在校学生作过调查:对出现消化道症状的儿童调查结果显示,58岁组是容易被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年龄段。儿童是否感染幽门螺杆菌,与其家庭密切接触者是否为幽门螺杆菌患者有关,父母亲感染幽门螺杆菌是儿童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

2、。国外一项对5?岁儿童的研究表明,母亲感染幽门螺杆菌,其孩子受感染的危险性可以增加4倍;父亲感染幽门螺杆菌,其孩子受感染的危险性可以增加2倍。研究还发现,儿童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家庭聚集分布现象,如父母亲均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儿童,其感染率较父母未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儿童高得多.前者为89.74%,后者为16.68%,且在感染幽门螺杆菌儿童的同胞兄妹中,至少有80%同时存在感染。那么,幽门螺杆菌是通过何种途径传播的呢?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患者的口腔、唾液、牙斑中存有活性的幽门螺杆菌,从而提出口-口传播的可能性。还有人认为母亲喂小孩,帮助其咀嚼食物,或吃饭时共享一个菜碗,可能是发展中国家幽门螺杆菌传播较广

3、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从粪便中也可培养出幽门螺杆菌,故认为粪-口传播也是幽门螺杆菌传播的另一途径。更多关于儿童幽门螺杆菌如何预防、如何治疗及治疗费用等相关问题,可以向我们在线专家咨询。孩子有以下两种情况,家长应及时带其到医院检查是否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孩子的父母亲以前患有胃部疾病,或检查证实有幽门螺杆菌。孩子经常出现腹胀、腹痛、恶心、胃口差等症状,或近期内体重不增加。孩子检查幽门螺杆菌的方法,应根据病情作选择。症状较轻或无症状的孩子,可采用以下三种方法:“血清免疫学检测”。即采集孩子的血液进行检查,这种方法可靠、方便而且价格低廉,准确性也高,但只能准确判断孩子曾经感染过幽门螺杆菌,不能确诊孩子目

4、前是否存在感染,另外,扎针会给孩子带来一定的痛苦。C13呼气试验。只要孩子吹一口气,30分钟时呼出的气体并进行分析,即可准确、快速地诊断出孩子目前是否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而且还能用于药物疗效的观察,具有安全、无痛苦的优点,但是检查费用比较昂贵。若确诊孩子胃中存有幽门螺杆菌,要不要及时治疗呢?深圳远东妇儿科医院儿科李秀梅专家介绍,不需对每一个幽门螺杆菌携带者都进行根除治疗,一般应遵循以下治疗原则:无症状、无危险因素的孩子不需作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治疗;对出现腹痛。上腹部不适、呕吐等症状的孩子,则必须给予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目前治疗小儿幽门螺杆菌的药物主要为酸分泌抑制剂(如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H2受

5、体阻止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等)、铋剂(如胶态枸橼酸铋)及抗生素(羟氨苄青霉素、克拉霉素、甲硝唑等)。治疗方案要综合考虑患儿的病情及家长的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但有一点可以告诉大家,只要坚持正规治疗,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可达到80%以上。李秀梅主任提醒各位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预防儿童感染幽门螺杆菌,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父母若为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应该特别注意饮食卫生,提倡家庭分餐制。教育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饭前便后勤洗手、勤换衣被等。多吃豆类食物,少吃辛辣食物,有助于减少幽门螺杆菌感染。加强幼儿园、小学学校集体伙食的管理,防止幽门螺杆菌集体感染或社区内流行。一旦发现孩子出现胃部不适、腹痛、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带其到医院进行检查,尽早明确诊断并及时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