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了解的孔子与孟子课件

上传人:阳*** 文档编号:79372068 上传时间:2022-04-23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1.27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我所了解的孔子与孟子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我所了解的孔子与孟子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我所了解的孔子与孟子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资源描述:

《我所了解的孔子与孟子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所了解的孔子与孟子课件(3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我所了解的孔子与孟子我所了解的孔子与孟子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我所了解的孔子与孟子一、孔子和孟子简介一、孔子和孟子简介 1 1、孔子的生平经历、孔子的生平经历 2 2、孟子的生平经历、孟子的生平经历 3 3、孔子弟子和门人、孔子弟子和门人 4 4、孔庙、孔府、孔林、孔庙、孔府、孔林我所了解的孔子与孟子1 1、孔子的生平经历、孔子的生平经历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 他十五岁立志学习,先后做过吹鼓手、他十五岁立志学习,先后做过吹鼓手、仓库和牧场管理员、小司空(掌管工程)仓库和牧场

2、管理员、小司空(掌管工程)及司寇(掌管刑法),曾拜老子为师;五及司寇(掌管刑法),曾拜老子为师;五十岁后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十岁后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晚年收徒讲学,著书立说,编修整理了晚年收徒讲学,著书立说,编修整理了诗诗书书礼礼乐乐周易周易春春秋秋等书。直至七十三岁逝世。等书。直至七十三岁逝世。我所了解的孔子与孟子 孔子是中国古代最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所创立的儒家学说对他所创立的儒家学说对后世影响至为深远,在后世影响至为深远,在中国以及日本、朝鲜等中国以及日本、朝鲜等一些亚洲国家被奉为封一些亚洲国家被奉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他建社

3、会的正统思想,他被尊为被尊为“圣人圣人”、“至至圣先师圣先师”、“万世师万世师表表”。 朱熹说:朱熹说:天不生仲尼,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万古如长夜。 山东至今仍流传颂扬山东至今仍流传颂扬孔子的民谚:孔子的民谚:天下文官天下文官祖,累代帝王师。祖,累代帝王师。我所了解的孔子与孟子2 2、孟子的生平经历、孟子的生平经历 孟子,名轲,邹(今山东邹孟子,名轲,邹(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县)人。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 他幼年丧父,家境贫困,在他幼年丧父,家境贫困,在母亲的教导下勤奋学习。他曾受母亲的教导下勤奋学习。他曾受业于子思业于子思(孔子之孙,名孔子之孙,名)之门人,之门人,青年

4、时以士的身份游说宋、滕、青年时以士的身份游说宋、滕、魏、齐等诸侯国,推行自己的政魏、齐等诸侯国,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后来退居讲学。治主张,后来退居讲学。 他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他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尊为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尊为“亚圣亚圣”。我所了解的孔子与孟子3 3、孔子弟子和门人、孔子弟子和门人 据称,孔子有弟子三千多,贤人七十二。据称,孔子有弟子三千多,贤人七十二。这些弟子及其后学努力传播孔子的思想学这些弟子及其后学努力传播孔子的思想学说,形成了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一个学说,形成了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一

5、个学派。派。 “七十二贤人七十二贤人”中,有:以德行著称的中,有:以德行著称的颜回、闵损,以口才著称的端木赐、宰予,颜回、闵损,以口才著称的端木赐、宰予,以政事著称的冉求、仲由,以孝道著称的以政事著称的冉求、仲由,以孝道著称的曾参等。曾参等。 我所了解的孔子与孟子4 4、孔庙、孔府、孔林、孔庙、孔府、孔林 孔庙、孔府、孔林在孔子的故乡山东曲孔庙、孔府、孔林在孔子的故乡山东曲阜,是规模最大的纪念和祭祀孔子及其子阜,是规模最大的纪念和祭祀孔子及其子孙的建筑群。孙的建筑群。 曲阜孔庙、孔府、孔林于曲阜孔庙、孔府、孔林于1994年年12月月被列入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名录。我所了解的孔子与孟子孔孔

6、 庙庙 据史料记据史料记载,在孔子辞世载,在孔子辞世的第二年的第二年(公元公元前前478年年)鲁哀公鲁哀公将孔子旧居改建将孔子旧居改建为祭祀孔子的庙为祭祀孔子的庙宇。经历代重建宇。经历代重建扩修,明代形成扩修,明代形成了现有规模。了现有规模。孔庙位于曲阜城的中央。孔庙位于曲阜城的中央。我所了解的孔子与孟子孔孔 府府 孔府本名孔府本名衍圣公府。位衍圣公府。位于孔庙东侧,于孔庙东侧,为孔子嫡长孙为孔子嫡长孙的衙署。府内的衙署。府内存有著名的孔存有著名的孔府档案和大量府档案和大量文物。文物。 我所了解的孔子与孟子孔孔 林林 孔林位于曲阜北,孔林位于曲阜北,为孔子及其后裔的为孔子及其后裔的家族墓地。家

7、族墓地。 我所了解的孔子与孟子我所了解的孔子与孟子我所了解的孔子与孟子我所了解的孔子与孟子我所了解的孔子与孟子 孟子能成为孟子能成为“亚圣亚圣”,多得力,多得力于他母亲的教诲。于他母亲的教诲。孟母一生克勤克俭,孟母一生克勤克俭,含辛茹苦,抚育儿含辛茹苦,抚育儿子。孟母教子的故子。孟母教子的故事,如事,如“孟母三孟母三迁迁”、“断织教断织教子子”、“杀猪不欺杀猪不欺子子”、“为儿媳训为儿媳训子子”等广为流传。等广为流传。我所了解的孔子与孟子我所了解的孔子与孟子 我所了解的孔子与孟子三、三、论语论语和和孟子孟子 1 1、论语论语和和孟子孟子简介简介 2 2、孔子和孟子的思想、孔子和孟子的思想 3

8、3、论语论语孟子孟子中的成语中的成语 4 4、论语论语孟子孟子中的名言中的名言我所了解的孔子与孟子1 1、论语论语和和孟子孟子简介简介 (1 1)论语论语 论语论语,是记录,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分二的一部书。共分二十篇,五百一十二十篇,五百一十二章,约二万字。这章,约二万字。这部书是我们研究孔部书是我们研究孔子生平和思想的基子生平和思想的基本材料。本材料。我所了解的孔子与孟子 我所了解的孔子与孟子 我所了解的孔子与孟子孔子学院孔子学院我所了解的孔子与孟子 (2 2) 孟子孟子 孟子孟子,是,是记载孟子及其学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生言行的一部书。孟子孟子共七

9、篇,共七篇,每篇分为上下,每篇分为上下,约三万五千字,约三万五千字,一共二百六十章。一共二百六十章。我所了解的孔子与孟子我所了解的孔子与孟子孟子故居孟子故居我所了解的孔子与孟子2 2、孔子和孟子的思想、孔子和孟子的思想(1 1)孔子的主要思想)孔子的主要思想 (2 2)孟子的主要思想)孟子的主要思想我所了解的孔子与孟子(1 1)孔子的主要思想)孔子的主要思想 a a、孔子的伦理思想、孔子的伦理思想“仁仁”。 “仁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仁仁”的的最简单的表述就是最简单的表述就是“爱人爱人”,即对人尊重和同情。,即对人尊重和同情。 b b、孔子的伦政治理论、孔子

10、的伦政治理论“德治德治”与与“正名。正名。 ”孔子提出孔子提出“德治德治”的治国主张,认为统治者应的治国主张,认为统治者应“正己然后正人正己然后正人”,以德治民。他还提出,以德治民。他还提出“正名正名”的主张,认为上起天子、下至平民,都应安守本分,的主张,认为上起天子、下至平民,都应安守本分,名实相符。名实相符。 c c、孔子的天命观、孔子的天命观“敬鬼神而远之敬鬼神而远之”。 他主张祭祀,对鬼神表示诚敬,至于鬼神是否他主张祭祀,对鬼神表示诚敬,至于鬼神是否存在,则可以不问。他更注重人事,强调人的主观存在,则可以不问。他更注重人事,强调人的主观努力。努力。我所了解的孔子与孟子 d d、孔子的教

11、育观、孔子的教育观 有教无类。有教无类。他主张教育他主张教育的对象不应分贵贱贤愚,而的对象不应分贵贱贤愚,而要一视同仁;要一视同仁; 因材施教。因材施教。在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他提出因材施教,重视上,他提出因材施教,重视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 学思并重。学思并重。在治学方法在治学方法上,他主张学思并重;上,他主张学思并重; 均衡发展。均衡发展。对于学术的对于学术的传授,孔子之教,重视德、传授,孔子之教,重视德、智、体、美的均衡发展。智、体、美的均衡发展。杏坛讲学图杏坛讲学图我所了解的孔子与孟子(2 2)孟子的主要思想)孟子的主要思想 a a、性善学说、性善学说 他认为,人都有恻隐之心,羞恶

12、之心,恭敬之心,是他认为,人都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这四种善良的本质构成了四种道德品质,即:仁、非之心。这四种善良的本质构成了四种道德品质,即:仁、义、礼、智。义、礼、智。 b b、“仁政仁政”思想思想 “仁政仁政”就是国君能够与民同乐,使人民的生活安定。就是国君能够与民同乐,使人民的生活安定。孟子的孟子的“仁政仁政”学说,包含了把人民看作是国家政治根本学说,包含了把人民看作是国家政治根本的的“民本思想民本思想”。 c c、理想人格、理想人格 孟子学说中还有不少关于理想人格的思想。如孟子学说中还有不少关于理想人格的思想。如“人皆人皆可以为尧舜可以为尧舜”;“富贵不能淫,贫贱

13、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此之谓大丈夫。”等。等。我所了解的孔子与孟子3 3、论语论语孟子孟子中的成语中的成语(1 1)论语论语中的成语中的成语 温故知新、见贤思齐、任重道远、举一温故知新、见贤思齐、任重道远、举一反三、不耻下问、废寝忘食反三、不耻下问、废寝忘食(2 2)孟子孟子中的成语中的成语 舍生取义、揠苗助长、缘木求鱼、生于忧舍生取义、揠苗助长、缘木求鱼、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患,死于安乐我所了解的孔子与孟子4 4、论语论语孟子孟子中的名言中的名言 (1 1)论语论语关于个人修养的格言关于个人修养的格言 (2 2)论语论语关于学习方面的名言关于学习

14、方面的名言 (3 3)孟子孟子中的名句中的名句我所了解的孔子与孟子(1 1)论语论语关于个人修养的格言关于个人修养的格言 己所不欲,匆施于人。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者而改之。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乎?传不习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1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我所了解的孔子与孟子(2 2)论语论语关于学习方面的名言关于学习方面的名言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矣。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

16、,以思,无益,不如学也。不如学也。我所了解的孔子与孟子2.己所不欲,匆施于人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4.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5.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6.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我所了解的孔子与孟子(3 3)孟子孟子中的名句中的名句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

17、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两者不可得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两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大丈夫。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18、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我所了解的孔子与孟子孟子名言孟子名言 1.恻隐之心,恻隐之心, 人皆有之人皆有之 2.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尽尽 信信 书书 不不 如如 无无 书书 4.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5.仁者无敌仁者无敌 6.君子不怨天,不尤人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7.爱人者,人恒爱之;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8.养心莫善于寡欲养心莫善于寡欲 我所了解的孔子与孟子四、布置作业四、布置作业 以孔子或孟子的某一句名言为题,写以孔子或孟子的某一句名言为题,写一篇议论文,内容不限,题目自拟,一篇议论文,内容不限,题目自拟,600600字左右,立论要有依据。字左右,立论要有依据。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