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写作之立意篇

上传人:阳*** 文档编号:79265231 上传时间:2022-04-23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215.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议论文写作之立意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议论文写作之立意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议论文写作之立意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资源描述:

《议论文写作之立意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议论文写作之立意篇(2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耿雪耿雪1、理解审题立意在议论文写作中的重要作用。2、学习、掌握命题、话题、材料三种议论文“审题和立意”的步骤、技巧、注意事项,指导写作实践。 1、审材料2、审话题:本话题是一个偏正短语,其着重点在“联想”上,但范围不能超出“水”的限制,不能写成别的事物的联想。 本材料是关于水的,水在不同人眼中有不同的内涵,这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写作角度。 3、审要求:立意自定,写议论文(要符合议论文的文体规范),写够八百字。 抓关键语句:它们暗含了一些写作的角度。登堂:抓关键 辨角度(解决能写什么的问题) 发散思维,把握限制与开放的要求。(1)是生命之源 (2)会带来灾难(3)看似柔弱,却能把坚石滴穿(4)汇

2、成洪流,更可穿峡破谷,一往无前(5)水,演绎出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流淌着古往今来多少的悲欢 面对水,总能引发我们无穷无尽的联想,关于历史的,关于社会的,关于人生的提炼观点:增补词语,增加限制,将话题具体化。泪水 忘情山水之间 论述水的危害综论水的特性:纯洁、广博、柔韧等综论水的作用:生命之源、保洁员、用途之广等论述水的两面性:既是生命之源又能带来灾难,合理利用论述水某一方面的特性,引出道理:刚柔相济力量大 成功之道 柔水不柔(女子)变幻莫测随遇而安 学会选择 人生之河 生命如水水的品质联想到生命成功之道毅力、坚持、宽广、团结水之静、纯如水心境 心如止水 亲情似水到处都有水不同位置都能实现人生价

3、值水无孔不入学习时间是可以挤出来的水刚强、柔韧、广博做人处事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滴水穿石持之以恒、积累石穿了才注意到水反思历史循环 入室:挖掘立意(聚合思维,解决写什么最好的问题)最佳立意的特质。(1)“准”包括审题的准确性和文章思想的正确性。准确性是指能吃透题目或所提供的材料,毫无差错地把握旨意;正确性是指观点要鲜明,提倡什么,反对什么,不能含糊。(2)“深”就是要能全面驾驭题目或材料,多角度剖析和思考,能透过现象触及到问题的实质,深入挖掘其中蕴涵的思想意义。(3)“新”是指不人云亦云,亦步亦趋,能言人之未曾言,发人之未曾发,有自己独特的思考和见解。 另外,注意联系自己实际情况,有话可说。

4、意义具体的话题,要注意化实为虚,化大为小。总结技巧: 练习 古训说:“不以规矩,难以成方圆”。现代人说:如何创新,就是要打破传统的框架,突破规矩。”请以“规矩”为话题审题立意。 古人角度立意没有规矩,个人不能成才;没有规矩,集体不能稳定;没有规矩,国家不能发展。 现代人角度立意只有打破规矩,才能有所创新,有所进步。只有打破规矩,才能提高自己,发展自己。总结技巧:正反两面 辨证思维两者结合的角度立意:既不能墨守成规,也不能盲目创新。 闻一多在色彩一诗中吟道:生命是张没价值的白纸,自从绿给了我发展,红给了我情热,黄教我以忠义,兰教我以高洁,粉红赐我以希望,灰白赠我以悲哀;从此以后,我便溺爱于我的生

5、命,因为我爱他的色彩。人生的色彩无不从一张白纸开始,用心中七彩的笔,描绘出属于自己的色彩。请以“为生命着色”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自选角度,字数不少于800字。 命题作文提示:这是个命题作文,它和话题作文不同的是题目就是中心论点,只需要以此为中心点选取一个角度论述就可以,不能脱离这个中心论点。重点分析第二个步骤。题目含义是给生命增添颜色,“着色”表层义是增添颜色,但它是有象征意义的,可以指培养自己各方面的品质,提高自己,充实自己。“着色”即是主干词语,可以从“色彩”的象征意义切入,发散思维来立意。色彩的象征含义,有热情的,有快乐的,有青春的,有理智的,有高贵的所以“为生命着色”也就是让生命有热情

6、,有快乐,有青春,有理智,有高贵2、联系提示性话语,抓住主干词语,找准切入点发散思维来立意。总结技巧:意义抽象的题目,要注意从本义到引伸义,化虚为实,化大为小。 1、分析题目,理解题目的含义,要注意题目的表层义和深层义: 练习:以这山望着那山高为题,进行立意。正面:这山望着那山高,人就会精益求精。 这山望着那山高,人就会力争上游。 这山望着那山高,人就会进取开拓。总结方法:由因推果法 辨证思维法 反面:这山望着那山高,人就会贪婪。 这山望着那山高,人就会不快乐。 这山望着那山高,人就会永不满足;读以下材料,进行立意。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

7、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可以全面理解,也可以从一个侧面入手,但不能超出材料给定内容, 材料作文三注意:(1)谨记一定要从材料的整体出发。不能纠缠局部的细节,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偏题走题现象。 (2)一个侧面、角度的前提是也必须根据材料的整体性。 (3)注意透过现象看本质

8、。 写作提示:这是个材料作文,材料是文章立意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同学们必须找准材料的“焦点”,审清题旨后才能构思写作。这是难点所在。 现象:现象:初步感知:全面理解,抓住主要的人和事初步感知:全面理解,抓住主要的人和事“事事”:乌鸦模仿老鹰抓羊,结果不但捉不到乌鸦模仿老鹰抓羊,结果不但捉不到羊,还被牧羊人捉了。牧羊人说:羊,还被牧羊人捉了。牧羊人说:“这是一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呀!它也很可爱呀!” “人人”:乌鸦、老鹰、牧羊人、牧羊人的孩乌鸦、老鹰、牧羊人、牧羊人的孩子子。本质:本质:抓住事情的结局或人物行为

9、背后的动机多问几个抓住事情的结局或人物行为背后的动机多问几个“为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怎么办”多角度、多层次深挖多角度、多层次深挖抓住关键词进行分析。抓住关键词进行分析。问:问:乌鸦为什么捉不到羊,还被牧羊人捉了?乌鸦为什么捉不到羊,还被牧羊人捉了?答:答:模仿、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模仿、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问:问:牧羊人为什么说:牧羊人为什么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鸟。”答:答:因羡慕老鹰,模仿老鹰,拼命练习,忘记了自己因羡慕老鹰,模仿老鹰,拼命练习,忘记了自己身子太轻,爪子又

10、容易被羊毛缠住的特点。结果捉不身子太轻,爪子又容易被羊毛缠住的特点。结果捉不到羊,还被牧羊人捉了。忘记了自身的特点(优点、到羊,还被牧羊人捉了。忘记了自身的特点(优点、弱点),盲目地羡慕、模仿、拼命练习,结果连性命弱点),盲目地羡慕、模仿、拼命练习,结果连性命也搭上了。也搭上了。问:问:孩子为什么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孩子为什么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它也很可呀!呀!” 。答:答:因为它不甘心做一只普通的乌鸦,它要超越,它因为它不甘心做一只普通的乌鸦,它要超越,它敢于挑战,它勇气可嘉,也能脚踏实地。敢于挑战,它勇气可嘉,也能脚踏实地。抓关键,辨角度抓关键,辨角度从答案中归纳提炼观点(人生哲理、

11、生活的道理),从答案中归纳提炼观点(人生哲理、生活的道理),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提炼不同的观点。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提炼不同的观点。立意为:立意为:1.盲目模仿别人,就如东施效颦,难免遭致失败。盲目模仿别人,就如东施效颦,难免遭致失败。2.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3.找准自己的位置,才能拥有有意义的人生。找准自己的位置,才能拥有有意义的人生。4.认识自我,正确估量自己认识自我,正确估量自己 5.了解自己了解自己,成就人生成就人生6.有志者有志者,事未必成事未必成 7.本色最美本色最美 立意为立意为: 1.不满足于现状不满足于现状2.勇于尝

12、试勇于尝试3.勇于挑战自我勇于挑战自我4.勇于拼搏勇于拼搏5.心有多大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6.梦想提升高度梦想提升高度7与梦想一路同行与梦想一路同行(三三)结合牧羊人和小孩的评论结合牧羊人和小孩的评论,以辨证的观点看问题以辨证的观点看问题:1.既要勇于尝试既要勇于尝试,又要讲究实践又要讲究实践2.立足于自己的实际立足于自己的实际,勇于追求勇于追求总结技巧:由果推因总结技巧:由果推因 抓住本质抓住本质 辨证思维。辨证思维。 练习:孟子寡人之于国也中有一段“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就这一段话联系现实立意。 这几种做法有着

13、共同的实质:只顾眼前利益,不顾将来,这就是蕴涵在材料中的那个“理”。分析:不管是耕种,是捕鱼,还是砍伐山林,都要维护生态的平衡。这似乎扣题了,但恰恰犯了一个错误:就事论事,没有上升到理论高度,没有在理论的指导下去“俯瞰”生态平衡这一问题。 从这一点出发,我们就可以这样立意:凡事要有长远眼光,要留有余地。联系:它们都经过初步感知、抓关键提观点、挖掘立意的过程。都要把握好限制性、开放性两方面。都要注意从关键语句入手。话题和命题议论文的区别是:话题作文的话题仅提供了写作导向,启发我们打开思路,需要我们从中确定一个具体的角度作为命题,使之更明确。而命题作文的题目就是我们写作的中心论点,必须围绕这一中心

14、立意,不能另找论点。话题和材料作文的区别是:话题作文里的提示性话语可以提供一些写作角度,而材料作文里的材料是立意的出发点和归宿,需要我们自己去挖掘主旨。这也正是难点所在。练习1、哲学家在草地上给弟子上最后一课,问:“如何除掉这些杂草?”弟子甲说:“用铲子铲。”乙说:“用火烧。”丙说:“撒上石灰。”丁说:“连根拔去。”哲学家说:“都试一下。如果没有除掉,一年后再来此相会。”一年后,都来了,哲学家未来。但他的弟子看到满地茂盛的庄稼而无一根杂草,终于悟到了一个真理:欲无杂草,必须种上庄稼。 根据以上材料立意。材料中要“无草”,则要“有庄稼”,这是含义深刻的比喻,草喻生活中的假恶丑,庄稼喻真善美,此类

15、题目审题时要注意化抽象为具体,这样一来,思路就开阔了。要使一个人没有贪心,就必须用良心占据他的心灵;要使一个人没有虚荣,就必须以真诚占据他的心灵;要使一个人没有怨恨,就必须以宽容占据他的心灵;要使一个人不再麻木,就必须以清醒占据他的头脑。练习2、有人认为,世界上最痛苦的人有两种:一种是走在最前面的人,一种是走在最后面的人。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以“最前与最后”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审题点拨:首先明确关键字词:“最前”、“最后”、“痛苦”。我们在审题的时候要努力挖掘出“最前”、“最后”与“痛苦”之间的辨证关系总结:辨证分析法联

16、想之后整合为三类:第一,走在最前和走在最后的人都痛苦。第二,走在最前和走在最后的人都不痛苦。第三,走在最前和最后的人既有痛苦,又有幸福。练习3、 有个鲁国人,擅长织麻鞋,他的妻子擅长织白绢。他们想到越国去居住,于是有人对他们说:“你们将会贫穷不堪了。”这个鲁国人问他是何道理,那人说:“麻鞋是穿在脚上的,而越国人是赤脚走路的,白绢是做帽子的,而越国人是披发的,你们夫妻的特长,在越国是无用武之地的,怎么能不穷呢?”。 我们可以把材料中的问题倒过来思考和分析,从相反的角度对原材料提出质疑:鲁人到越国去一定会贫穷吗?也可能正因为越国人赤脚、披发,鞋帽才有大市场,从而可以得出鲁国人未必会穷的结论。这种立

17、意是一种逆向思维,这类辩证置疑的文章,如果角度新颖,立意深刻,有思辩色彩,能很好地抓住阅卷老师的眼球。但不能强求。 总结:反弹琵琶法 练习4、有这样一组作文材料: 第一则材料是一正面名作家,晚年伤病困扰,不辍写作;第二则材料写一老教育者前半生有重大过失,晚年不堪外族入侵,保持名节,骂敌遇害;第三则材料中的陈独秀是中共创始人,曾犯过严重错误,晚年赋闲,贫病交加,仍不屈事微敌。三则材料的共同点是保持晚节、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晴”。这一共同点就应是作文立意之所在。另外,材料也包含了坚定、意志等内涵。 总结:异中求同法 练习 5、1987年,75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集会。有人问一位诺贝尔获奖者:您

18、在哪所学校,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有价值的东西?出人意料,这位学者说,是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什么呢?”学者答:“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了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我学到的东西就是这些。”这位学者的话代表了科学家的普遍看法。 分析:老学者在幼儿园学到的是一些良好的品质和习惯,这些良好的品质和习惯使他取得了成功,实现了人生的价值,所以这一材料的本质问题就是:从小养成良好的品质和习惯使人终生受益。 总结:提炼本质法 练习6:读下列材料立意 。有人做了这样一个试验:用铁链拴住一只狗,不一会儿,狗挣断铁链跑了。原来铁链上的100个环扣中,99个都完好,只有1个锈坏了,结果整条铁链连狗都拴不住。 分析:事件结果是狗跑了。 原因是 99个铁链都好,只有一个坏了。立意: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注重细节。注重积累。总结:由果溯因法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