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氨冷器被冷却介质出口温度液位超驰控制系统的智能化设计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79262297 上传时间:2022-04-23 格式:DOC 页数:47 大小:1.91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毕业设计(论文)氨冷器被冷却介质出口温度液位超驰控制系统的智能化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毕业设计(论文)氨冷器被冷却介质出口温度液位超驰控制系统的智能化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毕业设计(论文)氨冷器被冷却介质出口温度液位超驰控制系统的智能化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资源描述:

《毕业设计(论文)氨冷器被冷却介质出口温度液位超驰控制系统的智能化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氨冷器被冷却介质出口温度液位超驰控制系统的智能化设计(4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安徽理工大学毕业设计氨冷器被冷却介质出口温度-液位超驰控制系统的智能化设计摘要氨冷器主要的作用是为了使醋酸铜氨液再生以便循环使用。为了达到生产过程对控制系统的要求,在简单温度控制系统基础上叠加一个液位超驰系统,即温度-液位超驰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中需要用到温度及液位调节器,传统的调节器采用DDZ-型电动组合仪表,而随着单片机在控制领 域广泛应用, 利用计算机软件实现控制算法, 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可靠性和更好的控制效果。因此,本论文主要设计智能化的温度-液位超驰控制系统,该系统以AT89C51单片机为主控单元,采用温度传感器DS18B20进行温度采集,使用液位变送器采集液位信号,使用ADC080

2、9作为A/D转化器,具有温度和液位的自动调节功能,采用LCD12864液晶模块进行数字显示。同时,本文还详细的给出了部分相关的硬件电路图和软件流程图,并编制了汇编程序。关键词:超驰控制系统,89C51单片机,DS18B20,A/D转化器,LCD显示33THE INTELLIGENT DESIGN OF AMMONIA COOLER OVERRIDE CONTROL SYSTEM BYTHE COOLING MEDIUM OUTLET TEMPERATURE-FLUID POSITIONABSTRACTAmmonial main role is to make renewable liquid

3、ammonia copper acetate for recycling.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production control system requirements, superposition a solution on the basis of simple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for super relaxation system, that is, temperature - level override control system. The need to control system of temperatur

4、e and Liquid Level regulator regulator DDZ- type electric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instruments, but with the wide application of Single Chip Computer in control field, using computer software realization of control algorithm with greater flexibility, reliability, and better control. therefore, Thi

5、s paper mainly the Design of Intelligent Temperature - level override control system, the system of AT89C51 Single - Chip Microcomputer for main control unit, Temperature Sensor DS18B20 temperature collection, using liquid liquid level sensor collecting signal using ADC 0809 as the AD converter, wit

6、h temperature and liquid level automatic adjustment functions, use LCD12864 LCD digital display. meanwhile, It also gives some of the more relevant software and hardware circuit diagram a flowchart, and compiling the assembler.KEYWORDS: override control system, c51 monolithic, ds18b20, ad converters

7、, lcd display目录摘要IABSTRACTII1 绪论1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1.1.1 氨冷器温度-液位超驰控制系统概述11.1.2 智能化设计背景及优点21.2 设计优点和要实现的功能21.3 主要研究内容32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32.1 系统工作原理32.2 总体设计方案42.2.1 温度采集方案的选择42.2.2 显示电路方案的选择42.2.3 声光报警电路方案的选择52.2.4 系统总体设计53 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63.1 核心控制模块的设计63.1.1 AT89C51单片机简介63.1.2 AT89C51单片机最小系统83.2 温度采集模块的设计93.2.1 温度传感器D

8、S18B2093.2.2 DS18B20温度传感器与单片机的接口电路123.3 液位采集模块的设计143.3.1 液位变送器的选择143.3.2 液位采集电路153.4 AD和DA转换器163.4.1 ADC0809芯片163.4.2 DAC0832芯片193.5 执行模块的设计223.6 设定模块的结构及功能233.7 显示模块的设计243.8 报警模块的设计253.9 电源模块的设计254 系统的软件设计264.1主程序的设计264.1.1 T0中断模块264.2 PID算法的设计274.3 各功能模块子程序的设计294.3.1 温度处理程序304.3.2 A/D转换子程序314.3.3

9、显示程序324.3.4 键盘子程序32总结33参考文献34附录A 程序清单35致谢421 绪论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1.1 氨冷器温度-液位超驰控制系统概述氨气在合成氨生产过程中,采用醋酸铜氨液吸收变化气体中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吸收是一个放热反应,吸收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醋酸铜氨液温度高达80以上,为了使醋酸铜氨液再生以便循环使用。其关键性的一个步骤就是将饱和的醋酸铜氨液冷却到810,其冷却过程主要是借助于氨冷器来实现的,氨冷器是依靠液氨汽化吸收醋酸铜氨液的热量,使铜氨液的温度下降这一原理进行的,液氨在氨冷器中汽化需要一定的时间,氨冷器在某一个液位高度上汽化面积为最大,因此,当液氨高度超

10、过最大的汽化面积高度后,液位越高汽化面积越小,调节过程会出现反常现象,这是氨冷器调节的一个重要特点。为了达到生产过程对控制系统的要求,在简单温度控制系统的基础上叠加上一个液位超驰调节系统。如图1-1所示。图1-1氨冷器温度-液位超驰控制系统正常工况下,如果温度升高,温度控制器输出控制液氨流量。增加液氨量,经液氨的蒸发,使出口温度下降。如果液位上升到软限液位设定仍不能降低温度,由液位控制器取代温度控制器,根据液位控制进氨量,保护了后续设备,一旦温度下降,温度控制器输出与液位控制器输出相等,并继续下降时,温度控制器就自动取代液位控制器,工艺操作恢复到正常工况。在该控制系统中,调节器既可安装在液氨管

11、线上,也可安装在氨气管线上,调节阀安装在氨气管线上对象迟后较小,反应比较灵敏,但缺点是需要用一个较大管径耐高压的气体阀门,这种阀门成本比较高,而且受氨气的腐蚀比液氨严重得多,所以调节阀一般是安装在液氨管线上。无论在正常工况下,还是在异常工况下,总是有调节器处于开环待命状态。对于处于开环的调节器,其偏差长时间存在,如果有积分控制作用,其输出将进入深度饱和状态。一旦选择器选中这个调节器工作,调节器因处于饱和状态而失去控制能力,只能等到退出饱和以后才能正常工作。所以在超驰控制系统中,对有积分作用的调节器必须采取抗积分饱和措施。而对于计算机在线运行的控制系统,只要利用计算机的逻辑判断功能进行适时切换即

12、可。1.1.2 智能化设计背景及优点目前工业自动化水平已成为衡量各行各业现代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同时,控制理论的发展也经历了古典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和智能控制理论三个阶段。自动控制系统可分为开环控制系统和闭环控制系统。一个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传感器、变送器、执行机构、输入输出接口。控制器的输出经过输出接口、执行机构,加到被控系统上;控制系统的被控量,经过传感器,变送器,通过输入接口送到控制器。不同的控制系统,其传感器、变送器、执行机构是不一样的。比如压力控制系统要采用压力传感器。电加热控制系统采用的传感器是温度传感器。传统的PID调节器多为模拟调节器, 这种调节器多用电动或气动单元组合仪表

13、来完成, 随着微机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特别是单片机在控制领域广泛应用, 利用计算机软件实现控制算法, 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可靠性和更好的控制效果。因此, 以单片微机为中心、采用数字算法的数字调节器正不断代替模拟调节器。自从80年代初期数字调节器推出以来,随着微处理机技术的发展,数字调节器不断向智能化、微型化调节器发展,调节器的功能也不断进步,由于数字设定、运算功能的增强,不仅使调节器的功能大幅度提高,而且由PID自整定、多种信号制输入、自由电源、EEPROM等新技术的使用,使用户操作变得简单化,并且减少了库存,方便了备品备件的管理。PID控制及其控制器或智能PID控制器(仪表)已经很多,产品已在工

14、程实际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有各种各样的PID控制器产品,各大公司均开发了具有PID参数自整定功能的智能调节器(intelligent regulator),其中PID控制器参数的自动调整是通过智能化调整或自校正、自适应算法来实现。通过本次毕业设计对掌握电路设计和89C51程序设计的思路与方法,掌握氨冷器控制系统的意义与运用,结合单片机与传感器技术对温度及液位进行检测和控制以使系统的响应速度加快,超调量减少,过渡过程时间缩短,振荡次数减少控制,生产安全成为本系统研究的主要目的和意义。1.2 设计优点和要实现的功能1. 优点1) 引入超驰系统防止液氨液位超过最大汽化面积高度。本系统的控制目标是维持

15、温度在给定值附近(810),液位仅作为系统的一个参考信号,在正常工况下,液位调节系统对液氨调节阀不起作用,只是在当液位超过时才切断温度调节系统,有液位调节器取代温度调节器对液氨调节阀进行控制,不使超过,当信号低于时,又重新由温度调节器对液氨调节法进行控制。保证自动调节系统使用安全。2) 智能调节器包含四个独立程序,即温度控制程序、液位控制程序、低选程序、报警输出功能。温度控制程序用来对温度进行控制;液位控制程序用来控制液位;低选程序即在单片机中设定门限值程序,根据数字温度和液位调节器的输出,来进行适时切换。报警输出功能即当温度和液位超过限定值时进行报警。总的来说,氨冷器控制系统的智能化设计,可

16、以在线实现PID参数和程序的修改,使控制系统的响应速度加快,超调量减少,过渡过程时间缩短,振荡次数减少等优点。2. 要实现的功能(1) 完成基于PID的超驰调节系统的设计;(2) 实现温度环和液位环的自动控制及切换;(3) 具有温度液位显示功能;(4) 具有键盘设定PID控制参数功能;(5) 当超过报警范围时能通过声光报警。1.3 主要研究内容本文主要以AT89C51单片机为核心,结合传感器技术来实现超驰控制系统的智能化设计,主要研究其基本工作原理,硬件电路设计以及软件设计,其中硬件部分包括核心控制模块AT89C51单片机及其外围电路的设计;软件部分包括系统程序控制流程图以及主程序及各功能模块

17、程序的结构设计等内容。在本次毕业设计过程中,主要涉及到如下工作:(1) 研究与分析PID控制理论的发展现状,并提出本设计的最终方案。(2) 选择以单片机为核心的中央处理器。在设计的过程中,熟悉AT89C51单片机汇 编语言的设计流程和开发环境。同时对各功能模块进行软硬件的设计与实现。(3) 在学习单片机的基础上,完成硬件电路各个功能模块的设计和软件程序的编写,以及电路仿真和调试,最终实现显示、自动调节的功能。2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2.1 系统工作原理在温控部分,用89C51单片机为中央处理器,通过温度传感器DS18B20采集温度信号,ADC0809将采集到的温度信号传输给单片机,再由单片机控制显

18、示器,并进行PID处理,然后经DAC0832输出模拟信号驱动电气转换器QZD-1000,继而控制液氨调节阀,调节液氨的进出量,实现对温度的控制。在液位控制部分,当液位低于最大汽化面积高度时,液位变送器的输出信号经A/D转换后送入单片机,单片机仅控制显示器显示此时的液位;当液位超过最大汽化面积高度时,单片机中的门限值判断程序会做出相应动作,此时切断温度调节程序,由液位调节程序取代,控制液氨调节阀,调节液氨的进出量,实现对液位的控制,不使超过,当信号低于时,又重新由温度调节程序对液氨调节阀进行控制。在温度和液位超出限定值时,会进行声光报警。2.2 总体设计方案超驰控制系统的智能化设计的目的是实现温

19、度液位的自动调节,维持温度在给定值附近,系统安全运行。本设计的基本系统构成主要包括单片机核心控制模块、温度液位采集模块、执行模块、报警模块等。2.2.1 温度采集方案的选择 方案一:采用传统的热电阻传感器测量温度值,再将信号送入温度变送器,输出标准电信号,经ADC0809转化为数字信号送入单片机。成本简单,但结构较复杂,涉及多个元器件。方案二:采用集成温度传感器DS18B20,DS18B20温度传感器是美国DALLAS半导体公司最新推出的一种改进型智能温度传感器,与传统的热敏电阻等测温元件相比,它能直接读出被测温度,并且可根据实际要求通过简单的编程实现912位的数字值读数方式。独特的单线接口仅

20、需要一个端口引脚进行通信,不需经过ADC转换再送入单片机中综合各项因素,选择方案二。2.2.2 显示电路方案的选择方案一:显示电路采用4位共阳LED数码管,从P3口RXD,TXD串口输出段码。显示电路是使用的串口显示,最大的优点就是使用口资源比较少,该显示电路只使用单片机的3个端口P1.7,P3.0,P3.1。并配以4片串入并出移位寄存器74LS164(LED驱动)四只数码管采用74LS164右移寄存器驱动,显示比较清晰。但结构为复杂。方案二:采用LCD12864作为显示信息器件,与用户进行友好交互。LCD12864是专门用于显示汉字、字母、数字、符号的显示模块,具有功耗低、体积小、显示内容丰

21、富等诸多优点,在低功耗应用系统中得到很广泛。LCD12864,即像素为128*64的显示液晶。其每一行最多可以显示8个中文,16个半宽字体。由该模块构成的液晶显示方案与同类型的图形点阵液晶显示模块相比,不论硬件电路结构或显示程序都要简洁得多。综合考虑,选用方案二。2.2.3 声光报警电路方案的选择方案一:采用蜂鸣器和高亮发光二极管组成声光报警电路。它是高电平报警,一旦监测到温度、液位值达到报警限时,就发出报警。该电路简单、可靠。方案二:采用语音芯片,在超过上下限时能够通过语音进行报警,其人机交互友好,但控制复杂,成本较高。综合考虑,选用方案一。2.2.4 系统总体设计 本系统通过温度采集模块对

22、氨冷器出口温度信号进行采样,同时液位采集模块也对氨冷器中液氨高度进行采样,将采集到的信号送到89C51单片机进行处理,当在正常工况时,采用温度调节程序,最后单片机将处理过的数字信号通过D/A转换为模拟信号输出,驱动电气转换器,将电流信号转化为标准气压信号,推动执行机构,控制液氨的进入量,从而实现温度的调节;在液位超过最大汽化面积高度时,单片机自动转向液位调节程序,使液位高度恢复正常值,又重新由温度调节程序对液氨调节阀进行控制。另外,本设计实现了当前温度值和液位值超限的报警等功能。总体方案如图2-1。图2-1总体设计方案框图3 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3.1 核心控制模块的设计 3.1.1 AT89C

23、51单片机简介AT89C51是美国ATMEL公司生产的低电压,高性能CMOS8位单片机,片内含4k bytes的可反复擦写的只读程序存储器(PEROM)和128 bytes的随机存取数据存储器(RAM) ,器件采用ATMEL公司的高密度、非易失性存储技术生产,兼容标准MCS-51指令系统,片内置通用8位中央处理器(CPU)和Flash存储单元,功能强大AT89C51单片机可为您提供许多高性价比的应用场合,可灵活应用于各种控制领域。其管脚图如图3-1所示。图3-1 AT89C51管脚图1. 主要性能参数u 与MCS-51产品指令系统完全兼容u 4k字节可重擦写Flash闪速存储器 u 1000次

24、擦写周期u 全静态操作:0Hz24MHzu 三级加密程序存储器u 1288字节内部RAMu 32个可编程IO口线 u 2个16位定时计数器u 6个中断源u 可编程串行UART通道u 低功耗空闲和掉电模式2. 功能特性概述AT89C51提供以下标准功能:4k字节Flash闪速存储器,128字节内部RAM,32个 IO口线,两个16位定时计数器,一个5向量两级中断结构,一个全双工串行通信口,片内振荡器及时钟电路。同时,AT89C51可降至0Hz的静态逻辑操作,并支持两种软件可选的节电工作模式。空闲方式停止CPU的工作,但允许RAM,定时计数器,串行通信口及中断系统继续工作。掉电方式保存RAM中的内

25、容,但振荡器停止工作并禁止其它所有部件工作直到下一个硬件复位。3. 引脚功能说明(1) VCC为电源电压,GND为地。(2) P0口:P0口是一组8位漏极开路型双向 IO 口,也即地址数据总线复用口。作为输出口用时,每位能吸收电流的方式驱动8个TTL逻辑门电路,对端口写“1”可作为高阻抗输入端用。在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或程序存储器时,这组口线分时转换地址(低8位)和数据总线复用,在访问期间激活内部上拉电阻。 在FIash编程时,P0口接收指令字节,而在程序校验时,输出指令字节,校验时,要求外接上拉电阻。(3) P2口:P2是一个带有内部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O口,P2的输出缓冲级可驱动(吸收或输出

26、电流)4个TTL逻辑门电路。对端口写“1” ,通过内部的上拉电阻把端口拉到高电平,此时可作输入口,作输入口使用时,因为内部存在上拉电阻,某个引脚被外部信号拉低时会输出一个电流(IIL)。在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或16位地址的外部数据存储器(例如执行MOVXDPTR指令)时,P2口送出高8位地址数据。在访问 8 位地址的外部数据存储器(如执行 MOVXRI 指令)时,P2 口线上的内容(也即特殊功能寄存器(SFR)区中R2寄存器的内容),在整个访问期间不改变。 Flash编程或校验时,P2亦接收高位地址和其它控制信号。(4) P3口:P3口是一组带有内部上拉电阻的 8 位双向 IO 口。P3 口输出

27、缓冲级可驱动(吸收或输出电流)4 个 TTL辑门电路。对 P3 口写入“1”时,它们被内部上拉电阻拉高并可作为输入端口。作输入端时,被外部拉低的 P3 口将用拉电阻输出电流(IIL)。 P3口除了作为一般的IO口线外,更重要的用途是它的第二功能。如表3-1所示:表3-1 第二功能 端口引脚第二功能P3.0RXD(串行输入口)P3.1TXD(串行输出口)P3.2(外中断0)P3.3(外中断1)P3.4T0(定时计数器0外部输入)P3.5T1(定时计数器1外部输入)P3.6(外部数据存储器写选通)P3.7(外部数据存储器读选通)P3口还接收一些用于Flash闪速存储器编程和程序校验的控制信号。(5

28、) RST:复位输入。当振荡器工作时,RST引脚出现两个机器周期以上高电平将使单片机复位。(6) ALEPROG:当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或数据存储器时,ALE(地址锁存允许)输出脉冲用于锁存地址的低8位字节。即使不访问外部存储器,ALE 仍以时钟振荡频率的 l6 输出固定的正脉冲信号,因此它可对外输出时钟或用于定时目的。要注意的是:每当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时将跳过一个ALE脉冲。对Flash存储器编程期间,该引脚还用于输入编程脉冲()。 如有必要,可通过对特殊功能寄存器(SFR)区中的 8EH单元的DO位置位,可禁止ALE操作。该位置位后,只有一条MOVX和MOVC指令ALE才会被激活。此外,该引

29、脚会被微弱拉高,单片机执行外部程序时,应设置ALE无效。(7) PSEN程序储存允许(PSEN)输出是外部程序存储器的读选通信号,当AT89C51 由外部程序存储器取指令(或数据)时,每个机器周期两次有效,即输出两个脉冲。在此期间,当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这两次有效的信号不出现。(8) EAVPP:外部访问允许。欲使CPU仅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地址为0000HFFFFH),EA端必须保持低电平(接地)。需注意的是:如果加密位LB1被编程,复位时内部会锁存EA端状态。 如EA端为高电平(接VCC端),CPU则执行内部程序存储器中的指令。 Flash存储器编程时,该引脚加上+12V的编程允许电源VP

30、P,当然这必须是该器件是使用12V编程电压VPP。(9) XTAL1:振荡器反相放大器的及内部时钟发生器的输入端。(10) XTAL2:振荡器反相放大器的输出端。3.1.2 AT89C51单片机最小系统89C51单片机有4KEPROM,所以不需外扩EPROM,所以我们将AT89C51芯片的第31脚(/VPP)固定接高电平。单片机的时钟电路有一个12M的晶振和两个30P的小电容组成,它们决定了单片机的工作时间精度为1微秒。复位电路由22UF的电容和1K的电阻及IN4148二极管组成,以前教科书上常推荐用10UF电容和10K电阻组成复位电路,这里我们根据实际经验选用22UF的电容和1K的电阻,其好

31、处是在满足单片机可靠复位的前提下降低了复位引脚的对地阻抗,可以显著增强单片机复位电路的抗干扰能力。二极管的作用是起快速泄放电容电量的功能,满足短时间多次复位都能成功。如图3-2所示。图3-2 AT89C51最小系统电路图3.2 温度采集模块的设计3.2.1 温度传感器DS18B20DS18B20温度传感器是美国DALLAS半导体公司最新推出的一种改进型智能温度传感器,与传统的热敏电阻等测温元件相比,它能直接读出被测温度,并且可根据实际要求通过简单的编程实现912位的数字值读数方式。T092封装的DS18B20的引脚排列见图3-3。图3-3 DS18B20(底视图)其引脚功能描述见表3-2。表3

32、-2引脚功能序号名称引脚功能描述1GND地信号2DQ数据输入/输出引脚。开漏单总线接口引脚。当被用着在寄生电源下,也可以向器件提供电源。3VDD可选择的VDD引脚。当工作于寄生电源时,此引脚必须接地。DS18B20的性能特点如下:u 独特的单线接口仅需要一个端口引脚进行通信;u 多个DS18B20可以并联在唯一的三线上,实现多点组网功能;u 无须外部器件;u 可通过数据线供电,电压范围为3.05.5V;u 零待机功耗u 温度以9或12位数字显示;u 用户可定义报警设置,报警搜索命令识别并标志超过程序限定温度(温度报警条件)的器件;u 负电压特性,电源极性接反时,温度计不会因发热而烧毁,但不能正

33、常工作;u 检测温度范围为55 +125 (67+257);u 多样封装形式,适应不同硬件系统。DS18B20采用3脚PR35封装或8脚SOIC封装,其内部结构框图如图3-4所示。64位ROM单线端口存储器与控制逻辑CVDD温度传感器高温触发器TH低温触发器TL配置寄存器8位CRC发生器I/O高速缓存图3-4 内部结构框图64位ROM的结构开始8位是产品类型的编号,接着是每个器件的惟一的序号,共有48位,最后8位是前面56位的CRC检验码,这也是多个DS18B20可以采用一线进行通信的原因。温度报警触发器TH和TL,可通过软件写入户报警上下限。DS18B20温度传感器的内部存储器还包括一个高速

34、暂存RAM和一个非易失性的可电擦除的EERAM。高速暂存RAM的结构为8字节的存储器,结构如图3-5所示。头2个字节包含测得的温度信息,第3和第4字节TH和TL的拷贝,是易失的,每次上电复位时被刷新。第5个字节,为配置寄存器,它的内容用于确定温度值的数字转换分辨率。DS18B20工作时寄存器中的分辨率转换为相应精度的温度数值。该字节各位的定义如图3-5所示。低5位一直为,TM是工作模式位,用于设置DS18B20在工作模式还是在测试模式,DS18B20出厂时该位被设置为0,用户要去改动,R1和R0决定温度转换的精度位数,来设置分辨率。温度LSB温度MSBTH用户字节1TL用户字节2配置寄存器保留

35、保留保留CRC图3-5 DS18B20字节定义由表3-3知DS18B20温度转换的时间比较长,而且分辨率越高,所需要的温度数据转换时间越长。因此,在实际应用中要将分辨率和转换时间权衡考虑。高速暂存RAM的第6、7、8字节保留未用,表现为全逻辑1。第9字节读出前面所有8字节的CRC码,可用来检验数据,从而保证通信数据的正确性。当DS18B20接收到温度转换命令后,开始启动转换。转换完成后的温度值就以16位带符号扩展的二进制补码形式存储在高速暂存存储器的第1、2字节。单片机可以通过单线接口读出该数据,读数据时低位在先,高位在后,数据格式以0.0625LSB形式表示。当符号位S0时,表示测得的温度值

36、为正值,可以直接将二进制位转换为十进制;当符号位S1时,表示测得的温度值为负值,要先将补码变成原码,再计算十进制数值。表3-3是一部分温度值对应的二进制温度数据。表3-3 DS18B20温度转换时间表R1R0分辨率/位温度最大转向时间/ms00993.750110187.510113751112750DS18B20完成温度转换后,就把测得的温度值与RAM中的TH、TL字节内容作比较。若TTH或TTL,则将该器件内的报警标志位置位,并对主机发出的报警搜索命令作出响应。因此,可用多只DS18B20同时测量温度并进行报警搜索。在64位ROM的最高有效字节中存储有循环冗余检验码(CRC)。主机ROM的

37、前56位来计算CRC值,并和存入DS18B20的CRC值作比较,以判断主机收到的ROM数据是否正确。DS18B20的测温原理是这这样的,器件中低温度系数晶振的振荡频率受温度的影响很小,用于产生固定频率的脉冲信号送给减法计数器1;高温度系数晶振随温度变化其振荡频率明显改变,所产生的信号作为减法计数器2的脉冲输入。器件中还有一个计数门,当计数门打开时,DS18B20就对低温度系数振荡器产生的时钟脉冲进行计数进而完成温度测量。计数门的开启时间由高温度系数振荡器来决定,每次测量前,首先将55所对应的一个基数分别置入减法计数器1、温度寄存器中,计数器1和温度寄存器被预置在55所对应的一个基数值。减法计数

38、器对低温度系数晶振产生的脉冲信号进行减法计数,当减法计数器1的预置值减到0时,温度寄存器的值将加1,减法计数器1的预置将重新被装入,减法计数器1重新开始对低温度系数晶振产生的脉冲信号进行计数,如此循环直到减法计数器计数到0时,停止温度寄存器的累加,此时温度寄存器中的数值就是所测温度值。其输出用于修正减法计数器的预置值,只要计数器门仍未关闭就重复上述过程,直到温度寄存器值大致被测温度值。表3-4为一部分温度对应值表。表3-4温度对应值表温度/二进制表示十六进制表示+1250000 0111 1101 000007D0H+850000 0101 0101 00000550H+25.06250000

39、 0001 1001 00000191H+10.1250000 0000 1010 000100A2H+0.50000 0000 0000 00100008H00000 0000 0000 10000000H-0.51111 1111 1111 0000FFF8H-10.1251111 1111 0101 1110FF5EH-25.06251111 1110 0110 1111FE6FH-551111 1100 1001 0000FC90H另外,由于DS18B20单线通信功能是分时完成的,它有严格的时隙概念,因此读写时序很重要。系统对DS18B20的各种操作按协议进行。操作协议为:初使化DS1

40、8B20(发复位脉冲)发ROM功能命令发存储器操作命令处理数据。3.2.2 DS18B20温度传感器与单片机的接口电路DS18B20可以采用两种方式供电,一种是采用电源供电方式,此时DS18B20的1脚接地,2脚作为信号线,3脚接电源。另一种是寄生电源供电方式,如图3-6 所示单片机端口接单线总线,为保证在有效的DS18B20时钟周期内提供足够的电流,可用一个MOSFET管来完成对总线的上拉。GND图3-6 DS18B20与单片机的接口电路当DS18B20处于写存储器操作和温度A/D转换操作时,总线上必须有强的上拉,上拉开启时间最大为10us。采用寄生电源供电方式时VDD端接地。由于单线制只有

41、一根线,因此发送接口必须是三态的。由于DS18B20是在一根I/O线上读写数据,因此,对读写的数据位有着严格的时序要求。DS18B20有严格的通信协议来保证各位数据传输的正确性和完整性。该协议定义了几种信号的时序:初始化时序、读时序、写时序。所有时序都是将主机作为主设备,单总线器件作为从设备。而每一次命令和数据的传输都是从主机主动启动写时序开始,如果要求单总线器件回送数据,在进行写命令后,主机需启动读时序完成数据接收。数据和命令的传输都是低位在先。DS18B20的复位时序 DS18B20的读时序对于DS18B20的读时序分为读0时序和读1时序两个过程。对于DS18B20的读时隙是从主机把单总线

42、拉低之后,在15秒之内就得释放单总线,以让DS18B20把数据传输到单总线上。DS18B20在完成一个读时序过程,至少需要60us才能完成。DS18B20的写时序对于DS18B20的写时序仍然分为写0时序和写1时序两个过程。对于DS18B20写0时序和写1时序的要求不同,当要写0时序时,单总线要被拉低至少60us,保证DS18B20能够在15us到45us之间能够正确地采样IO总线上的“0”电平,当要写1时序时,单总线被拉低之后,在15us之内就得释放单总线。3.3 液位采集模块的设计3.3.1 液位变送器的选择在本系统中液位作为一个参考信号,异常工况下,调节液位高度使其恢复到正常工况。本系统

43、选用静压式液位变送器进行液位采集,该变送器利用液体静压力的测量原理工作。它一般选用硅压力测压传感器将测量到的压力转换成电信号,再经放大电路放大和补偿电路补偿,最后以420mA或010mA电流方式输出。PT311型静压式液位变送器选用进口带防腐膜片敏感组件,将芯体装入一个不锈钢或聚四氟乙烯壳体内,顶部钢帽既能保护传感器膜片,又能使液体顺畅地接触到膜片;该产品测量准确、稳定性好,并具有良好的密封和防腐性能。其有三种安装方式可供用户选择:投入式、法兰式和铠装式。该产品广泛用于化工、自来水、石油、酿酒、电力、治金等领域。技术指标u 量程:0-0.2100mH2Ou 输出选择:4-20mA、0-5V、0

44、-l0mA、1-5Vu 工作温度:-2085u 过 载:1.5倍u 测量介质:与不锈钢(1Cr18Ni9Ti)或PVC兼容的介质u 准确度:0.1 、0.25 、0.5u 电源:24VDCu 防护等级:IP68u 稳定性:0.2%FS/年其结构尺寸如图3-7所示图3-7 PT311结构尺寸3.3.2 液位采集电路液位变送器采集到的信号不能直接与单片机相连,需经过A/D转换器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再送入单片机进行处理。本次A/D转换器采用的是ADC0809转换器。如图3-8所示。图3-8 液位采集电路3.4 AD和DA转换器液位变送器采集到的信号需经过AD转换送入单片机中进行处理,而由单片机

45、处理过的数字信号,需经过DA转换送入执行机构,驱动调节阀调节液氨的流量。本系统分别采用ADC0809和DAC0832作为模数转化器。它们都是较为通用的转换器,性能稳定。3.4.1 ADC0809芯片ADC0809是8位8通路逐次逼近式AD转换器,输入电压在(05)V,最大不可调误差小1LSB,它具有高速、高精度、温度依赖度低以及在长期工作条件下能耗小、重复性好等优点。1. 内部结构如图3-9所示图3-9 内部结构图由图3-9可看芯片主要是由一个8位A/D转换器、8路模拟输入选通开关、地址锁存及译码电路工作和三态数据输出锁存器组成。多路开关可选通8个模拟通道,允许8路模拟量分时输入,共用A/D 转换器进行转换。三态输出锁器用于锁存 A/D 转换完的数字量,当OE端为高电平时,才可以从三态输出锁存器取走转换完的数据。ADC0809对输入模拟量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