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垫片落料冲孔复合模设计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79177357 上传时间:2022-04-23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04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毕业设计(论文)垫片落料冲孔复合模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毕业设计(论文)垫片落料冲孔复合模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毕业设计(论文)垫片落料冲孔复合模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资源描述:

《毕业设计(论文)垫片落料冲孔复合模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垫片落料冲孔复合模设计(1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垫片落料冲孔复合模设计 系 部: 精 密 制 造 工 程 系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模 具 11C2 班 学 号: 111031232 指导教师: 2014年3月11日声 明 本人所呈交的垫片落料冲孔复合模设计,是我在指导教师的指导和查阅相关著作下独立进行分析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个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谢意。 作者签名: 日期: 2014年3月11 日 【摘要】复合模具是模具生产的一种,是指通过一定工序将坯料冲裁成形的模具。按照冲压的工艺性质分类,复合模具是使材料发生变形的冲裁

2、模具。我的课题包括零件的工艺分析,凸凹模的计算,冲压工序的确定分析的两套模具,正确的选用标准零件和其它的零件,对冲压结构进行了工艺分析已选取压力机。绘制模具二维装配图和零件图。此毕业设计过程中需要用到CAD绘图,车床的加工打磨。通过一系列的选择,我最终选择了冲压模零件的设计,主要介绍冲压模具的凸凹模计算,工艺顺序,模具的工作原理。 关键词:模具 行业发展 结构设计 目录引言1一、冲裁零件工艺性2(一)零件分析2 (二)工序顺序确定.2(二)零件工艺分析2(三)确定冲裁工艺方案2二、确定模具总体结构方案3(一)模具类型3(二)选取操作与定位方式3(三)卸料与出件3 (四)模架的类型选取.3三、冲

3、件的工艺与计算3(一)排样方案3(二)排样图4(三) 送料冲裁的示意图. 4 (四)条料宽度导料板间距计算.4(五)计算冲压力选取压力机5 四、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6(一)落料凹模刃口尺寸的计算方法6(二)冲孔凹模的刃口尺寸计算6五、冲件凸凹模部件的结构与设计7(一)凹模的设计8(二)凸模的设计9(三)凸凹模结构的设计9六、模具总装图10七、冲模的安全措施11(一)冲模的结构安全12(二)冲模安全装置12总结13参考文献14谢辞15 引言模具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我国的模具行业力求转型,增强自身品牌特色已经成为国内越来越多的模具专业市场的共识与追求。我国的机械模具产业的发展,已经

4、从简单的粗加工转型逐渐转型。模具的精度不断提高,在世界上已成为模具的大制造商,在全球化工业经济中扮演了不可缺少的角色。冲压成形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的优势是能够利用好各种板件的不同类型,其优点是强度高,可塑性强,能够很好的节约成本,是当今先进的加工方法,在各个能源,工业领域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发达国家的模具设计水平远高于我国的模具设计水平。我国的模具设计制造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比如大型覆盖件冲模,精度要求高质量要求高,这些主要掌握在国外。而国内的模具经过不断的发展基本达到国际水平的是制造手法,但在一些技术的方面还有不小的差距,如精度,周期等。- 15 -一、冲裁零件工艺性(一)零

5、件分析图11 工件图冲裁件如图所示,材料为锡青铜带QSn6.5_0.1(M),结构对称,图形比较简单,有两个10mm的孔;厚度为3mm。材料适合冲裁。(二)工艺顺序的确定 单工序冲裁时,我们一般要先将落料与工件和条料分离,然后再冲孔,再与下面的位置保持一样,可减少定位的误差,减少尺寸上的多余计算。当冲裁大小不同,距离又较近的冲孔时,为了减少变形,先充好大孔再冲小孔。如果多工序冲件采用级进冲裁时,要先冲小孔,最后落料并且需要做到稳定的工艺。(二)零件工艺性冲裁零件工艺性一般要根据零件生产量的多少而确定,除此之外还要考虑结构,强度,尺寸,材料,精度等。好的冲裁工艺可节省材料,提高精度,也可以提高模

6、具寿命。(三)冲裁工艺方案的确定1、单工序冲裁即简单冲裁模,能够在压力机的一次行程中完成。适合结构简单冲孔少的结构零件。 2、复合冲裁 即在压力机的一次行程中完成两道或两道以上的不同冲裁顺序的冲摸。3、级进冲裁级进模具是指在可以在一次冲裁过程中完成不同位置上的多工序。二、确定模具总体结构(一)模具类型1单工序模2复合模3级进模。采用复合冲裁模。(二)操作与定位方式送料的方式可以分为好几种,这里我觉得手工送料基本可以达到生产的要求,该生产的零件生产量大,送料的方式简单。采用手工送料,该零件尺寸小,厚度薄,有两个孔,所以在定位上选择两种定位方式,确保达到生产要求。(三)卸料与出件此冲裁零件的模具类

7、型已确定,由工艺顺序的选择,可用弹性卸料装置。三、零件工艺与计算(一)排样方案排样图是排样设计表达形式,应先在CAD上绘出排样图,冲裁件在条料上的布局称为排样图。排样图布置合理,能够使冲裁件的精度达到要求,废料得到减少,带料的利用率提高,并且能够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提高生产效率等。条料排样方法可以分为以下三种:1. 有废料排样:零件与零件之间留有搭边。2. 少废料排样:冲裁零件之间留有搭边,冲裁有少量的废料。3. 无废料排样:零件的冲裁过程中,无任何搭边废料。冲件的形状,材料,尺寸的特性选择直排方式较好。 图 3-1 排样图(二)排样图 排样图的形式:分为直排用于结构简单的零件;斜排,用于T型

8、,L型,椭圆行冲件;直对排,用于T形,山行,三角,半圆,斜对排,用于材料利用率比直对排时高的,混合排,适用于材料及厚度都相同的2种以上的冲件,多排用于大批生产中尺寸不大的圆形,方形,矩形冲件,冲裁搭边大批生产。 (四)送料冲裁示意图 图3-2 送料冲裁示意图 (四)条料宽度的确定 选取侧压装置,使调料稳定在工作台面上,达到稳定地加工生产。 故按下式计算: 条料宽度 B-0 条料宽度的单向(负向)偏差,; C 导料板条料之间的间隙参见3-3。条料宽度=B-A=45.0(五)步距的计算 步距:S=d+a=21.8 (六)冲压力计算,初选压力机(1)冲裁力计算选取何种压力机这要由冲裁力的大小决定。冲

9、裁力F(n)可按下式进行计算:F=KtL式中 (冲裁力,厚度,系数,冲裁边长,抗剪强度见附表(MPa)) 由题意得:F =213.16KN卸料力 Fx=KxF 推件力 Ft=nKtF 顶件力 Fd=KdF 由表3-3可知: Kx=0.045 KD=0.003总冲压力:Fz=F+ Fx+ Fd =212.16+16.97+114.85 = 243.9KN因冲裁尺寸较小,冲裁力不大,不必计算压力中心位置。压力机的初选:冲压设备分为:1. 机械压力机 利用机械传动传递运动和压力的冲压设备,常见的压力机都是机械压力机,以曲柄压力机最为常见。2. 液压机 利用液压传动产生运动和压力。液压机的优点具有无极

10、调节,容易获得较大的压力,但是能量损耗比较大。根据所生产零件的实际情况,选择机械压力机查表选用J24_6.3四、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一)模具刃口尺寸的计算 凸、凹模刃口尺寸的计算: 1 将凸、凹模分开加工,分别按图样上标注的尺寸公差加工 AT+Zmax-Zmin 2 确定初始双面间隙的Zmin Zmax 值:Z(min)=0.460mm Z(max)=0.640mm Z(max)- Z(min)=0.640-0.460=0.180mm见表4-1 确定t、a的值:t=0.020mm a=0.020mm。 见表4-2(二)模具冲孔刃口尺寸计算 公式 DT=(dmin+x)0 DA =( DT +

11、 Zmin) a 0 DT=(dmin+x)0 =10.18 0 -0.02=10.16 DA =( DT + Zmin) a 0=10.64+0.02 0=10.66间隙:Zmax- Zmin=0.640-0.460=0.180mm t+a0.020+0.020=0.0400.18所以满足t+aZmax- Zmin的条件,制造公差合适。(三)模具落料刃口尺寸的计算 当以凹模为基准件时属于A类尺寸第一类尺寸。公式:DA=(Dmax-x)+a 0 图4-4 工件图 查公差表将尺寸22分别转化为22 0 -0.52 查表4-11得x=0.5 则22 0 -0.52 A1 =21.74+0.13 0

12、 A2=27.74+0.13 0 A3=1.875+0.060 0 A4=15.785+0.108 0 A5=11.785+0.108 0 五、冲裁模主要零部件的结构与设计 (一)凹模的设计 凹模厚度的确定: H=kbH凹=0.4*33=13.2,取15。凹模壁厚2*15=30;凹模外形尺寸为125*100。见表5-1 如图5-2所示:图5-2 凹模冲孔示意图(二)凸凹模的设计 凸凹模是复合模工作零件的核心,凸凹模分为内外缘刃口,外缘与凸模刃口结构形式相同。凸、凹模的总体结构分为整体式和镶拼式的两种,整体式结构适合于形状简单,结构简单的冲裁件,故选用整体式加工凸凹模。 如图5-3所示: 图5-

13、3 凹模(三)凸模的设计 凸模的固定形式有:1.低溶点合金或环氧树脂浇注2.上模板直接固定3.凸模固定板固定此零件采用复合膜,内孔精度较高,大批量生产。应选低熔点合金浇注固定或环氧树脂浇注固定形式固定凸模。 由于刃口部分为圆形,结构简单,直径又小,因此需要对最小凸模校核强度和刚度。 凸模长度计算公式L=h1+h2+h+t 凸模固定板厚度h1=H凹=24mm 材料厚度 1mm推件块厚度 18mm增加长度010mm L=48mm凸模如图: 图5-4 凸模六、模具总装图 图6-1 模具总装工作原理,工作时,导料销和导料销固定住条料,当上模下降时,凸凹模外形与落料凹模进行落料工作,落下的冲件在凹模内,

14、这时冲孔模与凹模孔进行冲孔,冲孔的废料卡在凹模孔内,由下一次工作程序顶出落料。七、冲模的安全措施1.冲摸的结构安全冲压模的压力很大因为不规范的操作和不合理的模具设计,会对人成伤害,对于安全结构要做到很全面的考虑以下这几点:1) 模具凡是有棱角的的地方,都应先导角。2) 手工放料时,在定位板和凹模加工出工让位槽,方便操作。3) 上下模的止点应小于8毫米。4) 单面冲裁先置平衡挡块,防止凸模受偏裁折断。5) 薄片冲裁时,要在凸模上设置顶料销防止冲件或废料粘附在凸模端面上。2.冲摸的安全措施 设计良好的安全措施可以降低事故的发生,避免操作者的受伤,安全措施在实际生产中极其重要,这是保证正常生产的基本

15、要求,安全措施分为以下几点:1) 在经济和工艺性的允许下,尽量设计成自动送料,自动出料的自动模。2) 设置机器装置的防护罩和护板,把容易飞溅工件的地方包围起来,避免操作者接触危险区域。3) 对于大型模具,可设置安装块和限位支撑装置。总结这次毕业设计是大学最后一份作业,这也是对三年学习生涯的的一个总结,社会的实践让我们能够很好的将学校所学的与实践生产很好的结合在一起。这次毕业设计让我感触很深,不仅仅是将自己在校所学的内容重新复习了一遍,而是在复习设计这次毕业设计时发现自己的很多的不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次毕业设计的过程让我有以下几点体会:1、这次毕业设计让我温习了以前所学的知识2、在校

16、的理论要与车间的实践相结合。3、学校的基础课程是基石,专业课是模具设计宝塔4、取得怎样的成绩取决于自己付出了多少努力。我的毕业设计总体来说时间是很充分的,这很好的给了我很多时间去考虑各种模具生产生活中的各种情况,而不是慌乱的随便应付差事。这是一种学习的态度,也是在社会生存中的一种历练。这次的毕业设计不仅仅是对三年的考核,也是对自己学习生涯的一个总结。这也是为了今后的工作打好一定的基础。暮然回首,大三的我们即将离开母校了,在社会上,我们就要自食其力,依靠自己的能力来打拼了,当我们遇到困难时,不要退缩,勇于挑战,用自己的一双手去解决它,打出自己的一片天地。现在的我们还要不断的学习各种知识文化,抓住

17、身边的机遇,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模具设计师。请老师批评指点!、 参考文献1.徐政坤.冲压模具及设备.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2.王孝培.冲压手册.第2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03.涂光祺.冲模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4.卢险峰.冲压工艺模具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5.冲模设计编.冲模设计手册之四.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6.李天佑主编.冲模图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47.翁其金.冷冲压技术M.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8.孙凤勤.冲压与塑压设备.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9.械设计编写组.实用机械设计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198510.杜继涛,甘屹.支架精密多工位

18、级进模设计J.模具工业,200511.王立人.冲压模设计指导.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12.张重华.模具设计师(冷冲模).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13.张鼎承.冲模设计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14.林昌杰.模具设计与制造.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谢辞这次毕业设计是对自己三年学习生涯的一个总结,在此感谢老师的悉心教导,时间匆匆而过,转眼间,三年的学习生涯也快结束了,在这三年中,我学到了很多,也得到了很多,这些经历也让自己渐渐的成熟起来。此次学习让我有了以下几点体验:1、这次毕业设计是对我本人的挑战,更是一个锻炼。让我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是一次真正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的

19、结合;2、学会分析问题、加强了自我解决问题和独立自主的能力。3、不管本次的作品质量到底怎么样,毕竟这是我的第一次搞得,难免有不足之处。因为我本身的局限性,知识匮乏,考虑问题不是那么的全面,掌握的知识狭窄。经过了这个毕业设计,从最初的确定论文题目,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以及在指导老师许萍的悉心指导下,我得到了很大的进步,她给予了我悉心的指导,给了我很多宝贵的意见,这些意见给了我很大的帮助,是在我最后的一份作业上给予的很大的帮助。如果没有许老师的指导我的毕业设计可能不会这么顺利的完成,其次是要感谢所有的任课老师、所有同学以及学校,谢谢你们对我的支持。也正是由于这些人支持,才让我有了动力,才能在各方面取得显著的进步。在此,我致以深深的感谢!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