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庆大霉素生产工艺流程图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79169964 上传时间:2022-04-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1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硫酸庆大霉素生产工艺流程图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硫酸庆大霉素生产工艺流程图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硫酸庆大霉素生产工艺流程图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硫酸庆大霉素生产工艺流程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硫酸庆大霉素生产工艺流程图(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硫酸庆大霉素生产工艺一、硫酸庆大霉素产品说明1、产品名称及化学结构1.1产品名称:硫酸庆大霉素(Gentamycin sulfate)1.2化学结构:1.2.1结构式:2H2SO4C1: R1=R2=CH3C2: R1=CH3 R2=HC1a: R1=R2=H1.2.2分子式:C1: C21H43N5O7=477.61C2: C20H41N5O7=463.58C3: C19H39N5O7=449.551.2.3分子量:C1: 477.61C2: 463.58C3: 449.55C1、C2、C1a为硫酸庆大霉素的三个组分,各组分与2个分子的硫酸相结合,其成分折干效价为590/ml以上。2、理化性

2、质2.1性状:白色或类白色粉末,吸水性强,稳定性高,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丙酮、氯仿等有机溶剂。2.2比旋度:+1070 +12103、产品质量标准(查药典)二、原材料、包装材料质量标准及规格1、发酵部分名 称规 格葡萄糖工业用:淡黄色粉末,含量70以上,氯含量0.6以下。药用(口服):白色结晶,含量88以上,氯含量0.25以下。淀 粉工业用:含量80以上,水分14以下,氯含量0.1以下,灰份1以下,无发霉结块。黄豆饼粉工业用:热榨,浅黄色粉末,无发霉结块,蛋白质37以上,水分12以下,灰份7以下,酸值0.1N,KOH 15mg/g以下。细度80目90以上。蛋白胨工业用:浅黄色粉末,总氮14以

3、上,水分7以下,总磷0.3以下。鱼粉工业用:浅黄色粉末,无发霉变质现象,蛋白质含量50以上,水分12以下,含油量9以下,总灰份 3以下,无鱼骨等特大物,60目90以上。碳酸钙工业用:轻质,白色粉末,含量96以上,碱度0.2,AS5ppm硝酸钾工业用:白色结晶,含量98以上。氯化钴化学纯:红紫色结晶,含量95以上。硫酸铵工业用:白色结晶,含量96以上消沫剂GP级:浅黄色澄明液体,酸值0.5以下。玉米粉食用:无霉变虫蛀,细度60目90以上。豆 油金黄色澄明液体,新鲜,酸值KOH 5mg/g2、提取部分名 称规 格盐 酸工业用:无色或微黄色液体,含量30以上。液体烧碱工业用:无色或微紫色液体,含量4

4、0以上,NaCl含量低于5。氨 水工业用:无色透明液体,含量95以上。活性炭黑色粉末,PH中性,灰份5,针用(767型)。脱色率90以上。732(17)离子交换树脂工业用: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淡黄色或金黄色球状颗粒,粒度1650目占90以上,水分5060,交换当量大于4.5毫克当量/克干树脂。711(2014)离子交换树脂工业用: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淡黄色或金黄色球状颗粒,粒度1650目占90以上,水分4050,交换当量大于3.0毫克当量/克干树脂。717(2017)离子交换树脂工业用: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淡黄色或金黄色球状颗粒,粒度1650目占90以上,水分4060,交换当量大于3.0

5、毫克当量/克干树脂。氯化铵药用:白色结晶,含量不低于99.5硫酸化学纯:无色透明液体,含量95以上。三、生产方法及原理简介硫酸庆大霉素的生产是以绛红色小单孢菌()2号作为庆大霉素生产用菌种,在蒸汽消毒的培养基中不断扩大培养、发酵,通过菌种的次级代谢分泌出具有抑菌活性的庆大霉素。用离子交换树脂提取出菌分泌的活性物质,经精制、转盐生产出硫酸庆大霉素原料药。用以制成各种硫酸庆大霉素制剂,应用于临床治疗。四、硫酸庆大霉素生产工艺流程图及操作条件硫酸庆大霉素的生产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发酵生产、提取、精制、无菌压缩空气、无菌喷雾干燥。1、 硫酸庆大霉素生产工艺流程图:35 23hr 35 35 35

6、 种子瓶 一级种子罐 二级种子罐 发酵罐 250rpm 38hr 22hr 96hr 酸化 6 hr放罐 732树脂静态吸附 过筛 饱和树脂 漂洗 中和 漂去 酸洗 4.5氨水 无NH4+ 效价装柱 解吸 浓缩 浓缩液 浓缩液杂质 无盐水洗 串711柱 15万/ml 收率95 收率93H2SO4 活性炭 转盐液 脱色液 过滤 精滤 无菌喷粉PH=4.0-6.0 脱色 收率89 收率85 2、生产工艺过程:2.1菌种部分 接种 接种 35 23hr砂土管 种子斜面 种子瓶 生产用菌种 50rpm2.1.1种子瓶配方():淀粉 1.0 碳酸钙 0.3 硝酸钾 0.05 玉米粉 1.5黄豆饼粉 1.

7、5 氯化钴 1r/ml 鱼粉 葡萄糖 0.1蛋白胨 0.2 自来水配制,消前PH调至7.5 2.1.2种子瓶的制备按种子瓶配方配制好培养基,装入500ml摇瓶中,装量50ml,用1kg/cm2 饱和蒸汽 120灭菌30分钟,冷却备用。2.1.3接种子瓶 在超净工作台上,火焰保护下,用蒸汽消过毒的无菌接种铲挖取斜面孢子0.5cm2于种子瓶中,放于摇床上,350.5培养40小时左右,涂片观察菌丝形态,形态为大菊花团边缘已经散开,即可下瓶作为生产用种。2.2发酵部分:2.2.1种子罐及发酵罐配方:罐 号名 称一级种子罐二级种子罐发酵罐补料淀 粉1.01.04.54.5黄豆饼粉1.52.03.03.0

8、蛋白胨0.20.40.4葡萄糖0.11.00.50.5鱼 粉0.20.2玉米粉1.51.51.01.0硝酸钾0.050.020.050.05碳酸钙0.30.50.60.6氯化钴1r/ml4r/ml6r/ml6r/ml硫酸铵0.050.05豆 油0.30.20.20.2消前PH7.57.57.57.5【注】补料配方同发酵罐。2.2.2一级种子罐(消后体积250L)空罐消毒:压力 1.52.0kg/cm2 温度 125130 保温保压 40分钟实罐消毒:压力 1.0 kg/cm20.1kg/cm2 预热时间30分钟为宜 温度 119122 保温保压 30分钟分过滤器消毒:压力 1.21.4kg/c

9、m2 保温、保压30分钟 按一级种子罐配方配好培养基,移入一级种子罐内搅拌后,直接进蒸汽进行实罐消毒,消后体积250L,降温至35后,在火焰的保护下,利用压差法将种子接入一级种子罐内,接种量56瓶,进行培养。 培养温度:35 罐压:0.4 kg/cm2 培养时间:38小时 通气量:1:0.5 V/V/分以上 搅拌转速:200220转/分 移种标准:菌丝形态呈菊花团边缘全部散开或呈网状,无杂菌。2.2.3二级种子罐:(消后体积1.5T)空罐消毒、实罐消毒及分过滤器消毒均同一级种子罐。移种管道消毒为23 kg/cm2 保压2小时。按二级种子罐配方配好培养基,移入二级种子罐内搅拌后,直接进蒸汽进行实

10、罐消毒,消后体积1.5L,降温至35后,通过移种管道将一级种子罐的成熟种子移入,进行培养。培养温度:35 罐压:0.3 kg/cm2 培养时间:22小时 通气量:1:0.8 V/V/分以上 搅拌转速:200220转/分移种标准:菌丝形态呈网状,量多无杂菌。2.2.4发酵罐:(消后体积10T)空罐消毒:压力 1.52.0kg/cm2 温度 125130 保温、保压 30分钟实罐消毒:压力 1.0 kg/cm20.1kg/cm2 预热时间3045分钟为宜 温度 119122 保温、保压 30分钟分过滤器消毒:压力 1.21.4kg/cm2 保温、保压35分钟移种管道消毒:23 kg/cm2 保压2

11、小时。 按发酵罐配方配好培养基,移入罐内搅拌后,直接进蒸汽进行实罐消毒,消后体积10T,降温至35后,通过移种管道接入二级种子罐内的种子,进行发酵培养。 培养温度:35 罐压:24小时前0.2 kg/cm2,24小时后0.1 kg/cm2 通气量:1:1.2 V/V/分以上 搅拌转速:不少于170转/分。发酵罐补料:(总补料量26T) 第一个补料很关键,必须在发酵液泡沫下去后(大约18小时)菌丝生长良好,无杂菌,可补3T。 第二个补料:2325小时 补料4T 第三个补料:2830小时 补料5T 第四个补料:3540小时 补料5T 第五个补料:4145小时 补料6T 第六个补料:5255小时 补

12、料6T或酌情补入。如果以上菌丝浓度偏高,第六个补料可考虑补稀方(即原方的1/2) 放罐标准: 发酵周期:96小时左右 发酵单位上升迟缓或不在上升 PH有回升趋势2.3提取部分2.3.1酸化中和将放罐发酵液放入发酵罐,加盐酸酸化至PH1.52.0,然后加工业用NaOH中和至PH6.46.8,酸化可使庆大霉素由菌丝中充分溶出,中和有利于732树脂的吸附。2.3.2 732树脂静态吸附中和后的发酵液按6万/ml树脂的交换容量,投人铵型732树脂搅拌吸附67小时,测废液单位在20/m1以下,过60目振荡筛分离树脂,树脂抽入漂洗柱,反冲漂洗干净。2.3.3饱和树脂的洗涤,解吸及脱色:饱和树脂装人树脂柱,

13、先用自来水反冲洗至无悬浮物,然后用0.4N HCl正向冲洗,流速1/20V/分钟(每分钟流树脂体积的1/20),约洗树脂体积的2030倍量,洗至无Ca2+、Mg2+后(以NaOH检查),再用无盐水冲至无Cl。再通人4.5的氨水进行解吸,流速上1/100V/分钟,至流出液PH 7.0时与711树脂柱串联,收集树脂体积的8倍量,流出单位在 300/ml以下之后,910倍量作下次解吸氨水套用。2.3.4薄膜浓缩解吸流出液约半倍量后,开始浓缩,浓缩过程中蒸汽压力。不超过0.5kg/cm2,真空度在600mmHg以上,浓缩23遍后, 用萘氏试剂检查浓缩液应无NH4,浓度达到6Be(波美度),化学效价15

14、万/ml左右,以备转盐、碳脱, 压入炭脱罐。2.4 精制部分(转盐、炭脱、过滤) 加入的浓缩液进行搅拌,用12N的H2SO4调PH6.06.2,加浓缩液体积的7左右的活性炭进行脱色,温度为6575,历时6090分钟,趁热减压过滤,脱色液透光度95以上,效价15万/ml左右,经PE管精滤器过滤,用于水针剂的制备或用于无菌喷雾干燥。2.5无菌喷粉部分:根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的要求,对原料药生产的精、烘、包工序必须采用洁净技术设计,设立控制区(洁净度100000级)、洁净区(洁净度10000级),局部采用100级层流净化。并按照GMP要求进行生产管理。在无菌喷雾干燥过程中,所有进入系统的物

15、料、空气、人员、设备等都必须按规定净化、消毒,产品的收集也必须在100级层流保护下进行。无菌喷粉工艺流程精制好的硫酸庆大霉素浓缩液,按10万/ml配制后,经过滤除菌,用转子流量计15L/小时送至喷雾干燥塔。雾化浓缩液的压缩空气经冷却,分离油水,过滤除去细菌和异物后送至喷雾干燥塔,压力0.91.0 kg/cm2。干燥用热空气经预过滤,加热,中效过滤和高效过滤后得到净化热空气进入喷雾干燥塔,进口温度120130,出口温度7080。干燥后,热空气和成品自喷雾干燥塔出口送至旋风分离器,经分离得到硫酸庆大霉素无菌粉,在100级层流保护下用玻璃瓶收集,尾气经袋滤器过滤后排空。工艺流程中,自中效过滤器开始,

16、整个系统在正压下操作,以防止外界非净化空气侵入系统。2.6无菌压缩空气部分2.6.1原理简介好氧微生物在培养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氧气,以满足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以及代谢的需要。这些氧气通常是由空气提供的。空气主要是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惰性气体、水蒸气以及悬浮在空气中的尘埃等组成的混合物。空气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见表表 空气中常见的微生物种类及其大小微 生 物宽(m)长(m)产气杆菌1.01.51.02.5蜡状芽孢杆菌1.32.08.125.8普通变形杆菌0.51.01.03.0地衣芽孢杆菌0.50.51.83.3巨大芽孢杆菌0.92.12.010.0覃状芽孢杆菌0.61.61.613.6枯草芽

17、孢杆菌0.51.11.64.8普通变性杆菌0.51.01.03.0金黄小球菌0.51.00.51.0酵 母 菌3.05.05.019.0病 毒0.00150.2250.00150.28霉状分枝杆菌0.61.61.613.6空气中的微生物是依附在尘埃上的,空气中的尘埃数与细菌数的关系式如式11和图y=0.003x-2.6 11空气中的尘埃浓度与微生物数量的关系空气过滤除菌就是对空气进行预处理,去处油、水的干扰,维持一定的气流速度,保持过滤器在比较高的效率下进行过滤,以截留空气中所含微生物,取得无菌空气。2.6.2空气过滤除菌流程:这种两级冷却、加热除菌流程,是一个比较完善的空气除菌流程,可适应各

18、种气候条件,能充分地分离油水,使空气达到低的相对湿度下进入过滤器,以提高过滤效率。该流程的特点是两次冷却、两次分离、适当加热。两次冷却、两次分离油水的好处是能提高传热系数,节约冷却用水,油水分离得比较完全。经第一次却器冷却后,大部分的水、油都已结成较大的雾粒,且雾粒浓度较大,故适宜用旋风分离器分离。第二冷却器使空气进一步冷却后析出一部分较小雾粒,宜采用丝网分离器分离,这样发挥丝网能够分离较小直径的雾粒和分离效果高的作用。第上级冷却到3035,第二级冷却到2025。除水后,空气的相对湿度仍是100,须用丝网分离器后的加热器加热,将空气中的相对湿度降低至5060,以保证过滤器的正常运行。两级冷却、加热除菌流程尤其适用于潮湿的地区,其他地区可根据当地的情况,对流程中的设备作适当的增减。思考题1、 硫酸庆大霉素产品质量标准有哪些检测项目组成?2、 怎样进行发酵罐空罐消毒和实罐消毒?3、 简述压缩空气的过滤除菌流程4、 简述无菌喷粉的工艺流程5、简述硫酸庆大霉素生产工艺流程图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