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泵站的设计方法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79163541 上传时间:2022-04-2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03.0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液压泵站的设计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液压泵站的设计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液压泵站的设计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资源描述:

《液压泵站的设计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液压泵站的设计方法(1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一、液压泵站的设计题目1.1 系统参数:系统的最高压力:25Mpa系统的流量范围:412L/min1.2. 系统工况及控制要求:实现执行元件的换向、锁紧停止:采用变量泵进行调速:实现液压系统的卸荷:1.3设计要求: 确定液压传动系统方案、完成液压传动系统图设计: 完成电动机功率确定、液压元件选型、液压辅助元件选型:完成液压泵站总图及主要零、部件图的设计:设计说明书及图纸量达到课程设计大纲的要求: 二、液压泵站的设计基本原理与要求液压传动系统是液压机械的一个组成部分,液压传动系统的设计要同主机的总体设计同时进行。着手设计时,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有机地结合各种传动形式,充分发挥液压传动的优点,力求

2、设计出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成本低、效率高、操作简单、维修方便的液压传动系统。2.1 设计步骤液压系统的设计步骤并无严格的顺序,各步骤间往往要相互穿插进行。一般来说,在明确设计要求之后,大致按如下步骤进行。1)确定液压执行元件的形式;2)进行工况分析,确定系统的主要参数;3)制定基本方案,拟定液压系统原理图;4)选择液压元件5)液压系统的性能验算;6)绘制工作图,编制技术文件。2.2 明确设计要求设计要求是进行每项工程设计的依据。在制定基本方案并进一步着手液压系统各部分设计之前,必须把设计要求以及与该设计内容有关的其他方面了解清楚。1)主机的概况:用途、性能、工艺流程、作业环境、总体布局等;2)

3、液压系统要完成哪些动作,动作顺序及彼此联锁关系如何;3)液压驱动机构的运动形式,运动速度;4)各动作机构的载荷大小及其性质;5)对调速范围、运动平稳性、转换精度等性能方面的要求;6)自动化程序、操作控制方式的要求;7)对防尘、防爆、防寒、噪声、安全可靠性的要求;8)对效率、成本等方面的要求。三、制定基本方案和绘制液压系统图3.1制定基本方案(1)制定调速方案液压执行元件确定之后,其运动方向和运动速度的控制是拟定液压回路的核心问题。方向控制用换向阀或逻辑控制单元来实现。对于一般中小流量的液压系统,大多通过换向阀的有机组合实现所要求的动作。对高压大流量的液压系统,现多采用插装阀与先导控制阀的逻辑组

4、合来实现。速度控制通过改变液压执行元件输入或输出的流量或者利用密封空间的容积变化来实现。相应的调整方式有节流调速、容积调速以及二者的结合容积节流调速。容积调速是靠改变液压泵排量来达到调速的目的。其优点是没有溢流损失和节流损失,效率较高。但为了散热和补充泄漏,需要有辅助泵。此种调速方式适用于功率大、运动速度高的液压系统。容积节流调速一般是用变量泵供油,用流量控制阀调节输入或输出液压执行元件的流量,并使其供油量与需油量相适应。此种调速回路效率也较高,速度稳定性较好,但其结构比较复杂。故选择采用柱塞式变量泵实现液压回路的调速。容积调速大多采用闭式循环形式。闭式系统中,液压泵的吸油口直接与执行元件的排

5、油口相通,形成一个封闭的循环回路。其结构紧凑,但散热条件差。(2)制定压力控制方案液压执行元件工作时,要求系统保持一定的工作压力或在一定压力范围内工作,也有的需要多级或无级连续地调节压力,一般在节流调速系统中,通常由定量泵供油,用溢流阀调节所需压力,并保持恒定。在容积调速系统中,用变量泵供油,用安全阀起安全保护作用。在有些液压系统中,有时需要流量不大的高压油,这时可考虑用增压回路得到高压,而不用单设高压泵。液压执行元件在工作循环中,某段时间不需要供油,而又不便停泵的情况下,需考虑选择卸荷回路。在系统的某个局部,工作压力需低于主油源压力时,要考虑采用减压回路来获得所需的工作压力。设计采用在压油路

6、放置溢流阀来实现液压回路压力的控制。(3)制定顺序动作方案由于液压泵站是为工作机构提供恒定压力压力源的装置,我们不必关心机械装置的动作顺序,液压泵站提供恒定的压力源接口。(4)选择液压动力源液压系统的工作介质完全由液压源来提供,液压源的核心是液压泵。采用柱塞式变量泵容积式调速,液压泵的供油量要大于系统的需油量,多余的油经溢流阀流回油箱,溢流阀同时起到控制并稳定油源压力的作用。容积调速系统多数是用变量泵供油,用安全阀限定系统的最高压力。为节省能源提高效率,液压泵的供油量要尽量与系统所需流量相匹配。对在工作循环各阶段中系统所需油量相差较大的情况,一般采用多泵供油或变量泵供油。对长时间所需流量较小的

7、情况,可增设蓄能器做辅助油源。油液的净化装置是液压源中不可缺少的。一般泵的入口要装有粗过滤器,进入系统的油液根据被保护元件的要求,通过相应的精过滤器再次过滤。为防止系统中杂质流回油箱,可在回油路上设置磁性过滤器或其他型式的过滤器。根据液压设备所处环境及对温升的要求,还要考虑加热、冷却等措施。3.2 绘制液压系统图整机的液压系统图由拟定好的控制回路及液压源组合而成。各回路相互组合时要去掉重复多余的元件,力求系统结构简单。注意各元件间的联锁关系,避免误动作发生。要尽量减少能量损失环节。提高系统的工作效率。为便于液压系统的维护和监测,在系统中的主要路段要装设必要的检测元件(如压力表、温度计等)。大型

8、设备的关键部位,要附设备用件,以便意外事件发生时能迅速更换,保证主要连续工作。各液压元件尽量采用国产标准件,在图中要按国家标准规定的液压元件职能符号的常态位置绘制。对于自行设计的非标准元件可用结构原理图绘制。系统图中应注明各液压执行元件的名称和动作,注明各液压元件的序号以及各电磁铁的代号,并附有电磁铁、行程阀及其他控制元件的动作表。四、液压元件的选择与专用件设计4.1 液压泵的选择1)确定液压泵的最大工作压力ppppp1+p (21)式中 p1液压缸或液压马达最大工作压力为25MPap从液压泵出口到液压缸或液压马达入口之间总的管路损失。 p的准确计算要待元件选定并绘出管路图时才能进行,初算时可

9、按经验数据选取:管路简单、流速不大的,取p=(0.20.5)MPa;管路复杂,进口有调阀的,取p=(0.51.5)MPa。 则可得液压泵的最大工作压力:2)确定液压泵的流量QP 多液压缸或液压马达同时工作时,液压泵的输出流量应为QPK(Qmax) (22)式中 K系统泄漏系数,一般取K=1.11.3;Qmax同时动作的液压缸或液压马达的最大总流量,可从(Q-t)图上查得。对于在工作过程中用节流调速的系统,还须加上溢流阀的最小溢流量,一般取0.510-4m3/s。由题知系统的最大工作流量为12L/minTt液压设备工作周期(s); Vi每一个液压缸或液压马达在工作周期中的总耗油量(m3); z液

10、压缸或液压马达的个数。 则可预选液压泵的流量大概为Qp:3)选择液压泵的规格 根据以上求得的pp和Qp值,按系统中拟定的液压泵的形式,从产品样本或本手册中选择相应的液压泵。为使液压泵有一定的压力储备,所选泵的额定压力一般要比最大工作压力大25%60%。 选得的液压泵的参数规格如下:型号: 10SCY14-1B排量/mL*s(-1): 10额定压力/MPa: 32额定转速/r*min(-1): 1500驱动功率/kW: 10容积效率/%: 92重量/kg: 19 4)确定液压泵的驱动功率 在工作循环中,如果液压泵的压力和流量比较恒定,即(p-t)、(Q-t)图变化较平缓,则 : P=Pp*Qp/

11、P式中 pp液压泵的最大工作压力(Pa); QP液压泵的流量(m3/s); P液压泵的总效率,参考表9选择。表9液压泵的总效率液压泵类型齿轮泵螺杆泵叶片泵柱塞泵总效率0.60.70.650.800.600.750.800.85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驱动功率,可按流量特性曲线拐点处的流量、压力值计算。一般情况下,可取pP=0.8pPmax,QP=Qn,则式中 液压泵的最大工作压力(Pa); 液压泵的额定流量(m3/s)。在工作循环中,如果液压泵的流量和压力变化较大,即(Q-t),(p-t)曲线起伏变化较大,则须分别计算出各个动作阶段内所需功率,驱动功率取其平均功率式中 t1、t2、tn一个循环中每一

12、动作阶段内所需的时间(s);P1、P2、Pn一个循环中每一动作阶段内所需的功率(W)。按平均功率选出电动机功率后,还要验算一下每一阶段内电动机超载量是否都在允许范围内。电动机允许的短时间超载量一般为25%。则可选择电动机型号:(参数如下)名称Y系列(IP44)封闭式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数据-序号=31型号=Y160M-4 额定功率kW=11同步转速r/min=1500满载转速r/min=1460满载电流A=7满载时效率%=88满载功率因数cos=0.84堵转电流/额定电流=7堵转转矩/额定转矩=2最大转矩/额定转矩=2.2噪声dB(A)=82转动惯量kg.m2=0.07净重kg=1234.2 液

13、压阀的选择1)阀的规格,根据系统的工作压力和实际通过该阀的最大流量,选择有定型产品的阀件。溢流阀按液压泵的最大流量选取;选择节流阀和调速阀时,要考虑最小稳定流量应满足执行机构最低稳定速度的要求。控制阀的流量一般要选得比实际通过的流量大一些,必要时也允许有20%以内的短时间过流量。2)阀的型式,按安装和操作方式选择。根据系统的工作压力和流量选择:先导溢流阀的型号(参数如下):名称: 先导型溢流阀公称通径/in: 3/8型号: BT-03-*-32调压范围/MPa: 0.525.0最大流量/Lmin(-1): 100重量/kg: 5.0液控单向阀的型号(参数如下):名称: 液控单向阀型号|板式连接

14、: AY-HlOB型号|法兰连接: 通径/mm: 10压力/MPa: 32流量/Lmin(-1): 40开启压力/MPa: a:0.04 b:0.4控制压力/MPa: p 1.6电磁换向阀型号(参数如下):通径/mm: 10公称流量/Lmin(-1): 40公称压力MPa: 31.5允许背压MPa: 6.3换向频率次*min(-1): 干式电磁铁30湿式电磁铁60最高换向频率/次*min(-1): 干式电磁铁60湿式电磁铁120电压: AC220V 50Hz;DC12V、24V允许电压变动范围: 10电磁铁功耗(吸持时): AC:40W,DC:42W4.3 过滤器的选择根据题目要求和系统性能的

15、考虑,选择将过滤器置于压油路上,并选择纸质过滤器型号(参数如下):型号| : ZU-H10 10S流量/(L/min): 10额定压力/MPa: 32 过滤精度/m| : 10 过滤精度/m|: 20 压差指示器工作差/MPa: 0.35 初始压力降/MPa: 0.08 重量/kg: 3.3外形尺寸/mm|h: 193外形尺寸/mm|A: 118 外形尺寸/mm|B: 70 外形尺寸/mm|B1: 外形尺寸/mm|D: 88 外形尺寸/mm|D1: 73 外形尺寸/mm|M: M2724.4 管道尺寸的确定(1)管道内径计算 式中 Q通过管道内的流量(m3/s); 管内允许流速(m/s),见表

16、10。计算出内径d后,按标准系列选取相应的管子。分别取吸油、压油、回油管路的液压油流速分别如下:经计算可得:吸油路、压油路、回油路、管路的内径分别为: 0.02 m、0.013m、0.014m并采用无缝钢管进行管路的连接。(2)管道壁厚的计算 根据系统压力和流量以及钢管的系列标准选择相应满足要求的钢管壁厚表10 允许流速推荐值管道推荐流速/(m/s)液压泵吸油管道0.51.5,一般常取1以下液压系统压油管道36,压力高,管道短,粘度小取大值液压系统回油管道1.52.6式中 p管道内最高工作压力(Pa); d管道内径(m);b管道材料的抗拉强度(Pa);n安全系数,对钢管来说,p7MPa时,取n

17、=8;p17.5MPa时,取n=6;p17.5MPa时,取n=4。4.5 油箱容量的确定初始设计时,先按经验公式(31)确定油箱的容量,待系统确定后,再按散热的要求进行校核。油箱容量的经验公式为V=QV (31)式中 QV液压泵每分钟排出压力油的容积(m3); 经验系数,见表11。表11 经验系数系统类型行走机械低压系统中压系统锻压机械冶金机械12245761210在确定油箱尺寸时,一方面要满足系统供油的要求,还要保证执行元件全部排油时,油箱不能溢出,以及系统中最大可能充满油时,油箱的油位不低于最低限度。五、 液压系统性能验算液压系统初步设计是在某些估计参数情况下进行的,当各回路形式、液压元件

18、及联接管路等完全确定后,针对实际情况对所设计的系统进行各项性能分析。对一般液压传动系统来说,主要是进一步确切地计算液压回路各段压力损失、容积损失及系统效率,压力冲击和发热温升等。根据分析计算发现问题,对某些不合理的设计要进行重新调整,或采取其他必要的措施。5.1 液压系统压力损失压力损失包括管路的沿程损失p1,管路的局部压力损失p2和阀类元件的局部损失p3,总的压力损失为p=p1+p2+p3 (32) 式中 l管道的长度(m); d管道内径(m); 液流平均速度(m/s); 液压油密度(kg/m3); 沿程阻力系数; 局部阻力系数。、的具体值可参考第2章有关内容。式中 Qn阀的额定流量(m3/

19、s); Q通过阀的实际流量(m3/s); pn阀的额定压力损失(Pa)(可从产品样本中查到)。对于泵到执行元件间的压力损失,如果计算出的p比选泵时估计的管路损失大得多时,应该重新调整泵及其他有关元件的规格尺寸等参数。系统的调整压力pTp1+p (36)式中 pT液压泵的工作压力或支路的调整压力。5.2 液压系统的发热温升计算5.2.1 计算液压系统的发热功率液压系统工作时,除执行元件驱动外载荷输出有效功率外,其余功率损失全部转化为热量,使油温升高。液压系统的功率损失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液压泵的功率损失式中 Tt工作循环周期(s); z投入工作液压泵的台数;Pri液压泵的输入功率(W);

20、Pi各台液压泵的总效率; ti第i台泵工作时间(s)。(2)液压执行元件的功率损失式中 M液压执行元件的数量; Prj液压执行元件的输入功率(W); j液压执行元件的效率; tj第j个执行元件工作时间(s)。(3)溢流阀的功率损失式中 py溢流阀的调整压力(Pa); Qy经溢流阀流回油箱的流量(m3/s)。(4)油液流经阀或管路的功率损失Ph4=pQ (40)式中 p通过阀或管路的压力损失(Pa); Q通过阀或管路的流量(m3/s)。由以上各种损失构成了整个系统的功率损失,即液压系统的发热功率Phr=Ph1+ Ph2+ Ph3+Ph4 (41)式(41)适用于回路比较简单的液压系统,对于复杂系

21、统,由于功率损失的环节太多,一一计算较麻烦,通常用下式计算液压系统的发热功率Phr=Pr-Pc (42)式中Pr是液压系统的总输入功率,PC是输出的有效功率。其中 Tt工作周期(s);z、n、m分别为液压泵、液压缸、液压马达的数量;pi、Qi、Pi第i台泵的实际输出压力、流量、效率; ti第i台泵工作时间(s);TWj、j、tj液压马达的外载转矩、转速、工作时间(Nm、rad/s、s); FWi、si液压缸外载荷及驱动此载荷的行程(Nm)。5.2.2 计算液压系统的散热功率液压系统的散热渠道主要是油箱表面,但如果系统外接管路较长,而且用式(41)计算发热功率时,也应考虑管路表面散热。Phc=(

22、K1A1+K2A2)T (45)式中 K1油箱散热系数,见表12; K2管路散热系数,见表13; A1、A2分别为油箱、管道的散热面积(m2); T油温与环境温度之差()。表12 油箱散热系数K1 (W/(m2)冷却条件K1通风条件很差89通风条件良好1517用风扇冷却23循环水强制冷却110170表13 管道散热系数K2 (W/(m2)风速/ms-1管道外径/m0.010.050.1086512514105694023若系统达到热平衡,则Phr=Phc,油温不再升高,此时,最大温差环境温度为T0,则油温T=T0+T。如果计算出的油温超过该液压设备允许的最高油温(各种机械允许油温见表14),就

23、要设法增大散热面积,如果油箱的散热面积不能加大,或加大一些也无济于事时,需要装设冷却器。冷却器的散热面积表14 各种机械允许油温()液压设备类型正常工作温度最高允许温度数控机床30505570一般机床30555570机车车辆40607080船舶30608090冶金机械、液压机40706090工程机械、矿山机械50807090式中 K冷却器的散热系数,见本篇第8章液压辅助元件有关散热器的散热系数; tm平均温升(), T1、T2液压油入口和出口温度; t1、t2冷却水或风的入口和出口温度。5.2.3 根据系统的流量范围计算油箱容量5.3 计算液压系统冲击压力压力冲击是由于管道液流速度急剧改变而形

24、成的。例如液压执行元件在高速运动中突然停止,换向阀的迅速开启和关闭,都会产生高于静态值的冲击压力。它不仅伴随产生振动和噪声,而且会因过高的冲击压力而使管路、液压元件遭到破坏。对系统影响较大的压力冲击常为以下两种形式:1)当迅速打开或关闭液流通路时,在系统中产生的冲击压力。直接冲击(即t)时,管道内压力增大值 间接冲击(即t)时,管道内压力增大值式中 液体密度(kg/m3); 关闭或开启液流通道前后管道内流速之差(m/s); t关闭或打开液流通道的时间(s);=管道长度为l时,冲击波往返所需的时间(s); 管道内液流中冲击波的传播速度(m/s)。若不考虑粘性和管径变化的影响,冲击波在管内的传播速

25、度式中 E0液压油的体积弹性模量(Pa),其推荐值为E0=700MPa; 、d管道的壁厚和内径(m); E管道材料的弹性模量(Pa),常用管道材料弹性模量:钢E=2.11011Pa,紫铜E=1.181011Pa。2)急剧改变液压缸运动速度时,由于液体及运动机构的惯性作用而引起的压力冲击,其压力的增大值为式中 液流第i段管道的长度(m); Ai第i段管道的截面积(m2); A液压缸活塞面积(m2); M与活塞连动的运动部件质量(kg);液压缸的速度变化量(m/s); t液压缸速度变化所需时间(s)。计算出冲击压力后,此压力与管道的静态压力之和即为此时管道的实际压力。实际压力若比初始设计压力大得多

26、时,要重新校核一下相应部件管道的强度及阀件的承压能力,如不满足,要重新调整。六、设计液压装置,编制技术文件6.1 液压装置总体布局液压系统总体布局有集中式、分散式。集中式结构是将整个设备液压系统的油源、控制阀部分独立设置于主机之外或安装在地下,组成液压站。如冷轧机、锻压机、电弧炉等有强烈热源和烟尘污染的冶金设备,一般都是采用集中供油方式。分散式结构是把液压系统中液压泵、控制调节装置分别安装在设备上适当的地方。机床、工程机械等可移动式设备一般都采用这种结构。本设计采用液压装置的集中式布局6.2 液压阀的配置形式1)板式配置 板式配置是把板式液压元件用螺钉固定在平板上,板上钻有与阀口对应的孔,通过

27、管接头联接油管而将各阀按系统图接通。这种配置可根据需要灵活改变回路形式。液压实验台等普遍采用这种配置。2)集成式配置 目前液压系统大多数都采用集成形式。它是将液压阀件安装在集成块上,集成块一方面起安装底板作用,另一方面起内部油路作用。这种配置结构紧凑、安装方便。基于本设计液压系统比较简单,故采用板式配置。6.3 集成块设计1)块体结构 集成块的材料一般为铸铁或锻钢,低压固定设备可用铸铁,高压强振场合要用锻钢。块体加工成正方体或长方体。对于较简单的液压系统,其阀件较少,可安装在同一个集成块上。如果液压系统复杂,控制阀较多,就要采取多个集成块叠积的形式。相互叠积的集成块,上下面一般为叠积接合面,钻

28、有公共压力油孔P,公用回油孔T,泄漏油孔L和4个用以叠积紧固的螺栓孔。P孔,液压泵输出的压力油经调压后进入公用压力油孔P,作为供给各单元回路压力油的公用油源。T孔,各单元回路的回油均通到公用回油孔T,流回到油箱。L孔,各液压阀的泄漏油,统一通过公用泄漏油孔流回油箱。集成块的其余四个表面,一般后面接通液压执行元件的油管,另三个面用以安装液压阀。块体内部按系统图的要求,钻有沟通各阀的孔道。2)集成块结构尺寸的确定 外形尺寸要求满足阀件的安装,孔道布置及其他工艺要求。为减少工艺孔,缩短孔道长度,阀的安装位置要仔细考虑,使相通油孔尽量在同一水平面或是同一竖直面上。对于复杂的液压系统,需要多个集成块叠积

29、时,一定要保证三个公用油孔的坐标相同,使之叠积起来后形成三个主通道。各通油孔的内径要满足允许流速的要求,具体参照本章4.4节确定孔径。一般来说,与阀直接相通的孔径应等于所装阀的油孔通径。油孔之间的壁厚不能太小,一方面防止使用过程中,由于油的压力而击穿,另一方面避免加工时,因油孔的偏斜而误通。对于中低压系统,不得小于5mm,高压系统应更大些。采取的液压块的基本尺寸为:长、宽、高分别为434mm、113mm、100mm6.4 绘制正式工作图,编写技术文件液压系统完全确定后,要正规地绘出液压系统图。除用元件图形符号表示的原理图外,还包括动作循环表和元件的规格型号表。图中各元件一般按系统停止位置表示,

30、如特殊需要,也可以按某时刻运动状态画出,但要加以说明。装配图包括泵站装配图,管路布置图,操纵机构装配图,电气系统图等。技术文件包括设计任务书、设计说明书和设备的使用、维护说明书等。七、进行工况分析、确定液压系统的主要参数表1 摩擦系数导轨类型导轨材料运动状态摩擦系数滑动导轨铸铁对铸铁起动时0.150.20低速(0.16m/s)0.10.12高速(0.16m/s)0.050.08滚动导轨铸铁对滚柱(珠)0.0050.02淬火钢导轨对滚柱0.0030.006静压导轨铸铁0.005式中 g重力加速度;g=9.81m/s2; 速度变化量(m/s);t起动或制动时间(s)。一般机械t=0.10.5s,对

31、轻载低速运动部件取小值,对重载高速部件取大值。行走机械一般取=0.51.5 m/s2。34550607080速比缸径1251401601802002202501.467080901001101251402901001101251402.5 绘制液压系统工况图工况图包括压力循环图、流量循环图和功率循环图。它们是调整系统参数、选择液压泵、阀等元件的依据。1)压力循环图(p-t)图 通过最后确定的液压执行元件的结构尺寸,再根据实际载荷的大小,倒求出液压执行元件在其动作循环各阶段的工作压力,然后把它们绘制成(p-t)图。2)流量循环图(Q-t)图 根据已确定的液压缸有效工作面积或液压马达的排量,结合其

32、运动速度算出它在工作循环中每一阶段的实际流量,把它绘制成(Q-t)图。若系统中有多个液压执行元件同时工作,要把各自的流量图叠加起来绘出总的流量循环图。3)功率循环图(P-t)图 绘出压力循环图和总流量循环图后,根据P=pQ,即可绘出系统的功率循环图。八、油箱的设计要点 油箱油箱在液压系统中除了储油外,还起着散热、分离油液中的气泡、沉淀杂质等作用。油箱中安装有很多辅件,如冷却器、加热器、空气过滤器及液位计等。油箱可分为开式油箱和闭式油箱二种。开式油箱,箱中液面与大气相通,在油箱盖上装有空气过滤器。开式油箱结构简单,安装维护方便,液压系统普遍采用这种形式。闭式油箱一般用于压力油箱,内充一定压力的惰

33、性气体,充气压力可达0.05MPa。如果按油箱的形状来分,还可分为矩形油箱和圆罐形油箱。矩形油箱制造容易,箱上易于安放液压器件,所以被广泛采用;圆罐形油箱强度高,重量轻,易于清扫,但制造较难,占地空间较大,在大型冶金设备中经常采用。2.1 油箱的设计要点图10为油箱简图。设计油箱时应考虑如下几点。1)油箱必须有足够大的容积。一方面尽可能地满足散热的要求,另一方面在液压系统停止工作时应能容纳系统中的所有工作介质;而工作时又能保持适当的液位。2)吸油管及回油管应插入最低液面以下,以防止吸空和回油飞溅产生气泡。管口与箱底、箱壁距离一般不小于管径的3倍。吸油管可安装100m左右的网式或线隙式过滤器,安

34、装位置要便于装卸和清洗过滤器。回油管口要斜切45角并面向箱壁,以防止回油冲击油箱底部的沉积物,同时也有利于散热。3)吸油管和回油管之间的距离要尽可能地远些,之间应设置隔板,以加大液流循环的途径,这样能提高散热、分离空气及沉淀杂质的效果。隔板高度为液面高度的2/33/4。图10 油箱1液位计;2吸油管;3空气过滤器;4回油管;5侧板;6入孔盖;7放油塞;8地脚;9隔板;10底板;11吸油过滤器;12盖板;4)为了保持油液清洁,油箱应有周边密封的盖板,盖板上装有空气过滤器,注油及通气一般都由一个空气过滤器来完成。为便于放油和清理,箱底要有一定的斜度,并在最低处设置放油阀。对于不易开盖的油箱,要设置

35、清洗孔,以便于油箱内部的清理。5)油箱底部应距地面150mm以上,以便于搬运、放油和散热。在油箱的适当位置要设吊耳,以便吊运,还要设置液位计,以监视液位。6)对油箱内表面的防腐处理要给予充分的注意。常用的方法有: 酸洗后磷化。适用于所有介质,但受酸洗磷化槽限制,油箱不能太大。 喷丸后直接涂防锈油。适用于一般矿物油和合成液压油,不适合含水液压液。因不受处理条件限制,大型油箱较多采用此方法。 喷砂后热喷涂氧化铝。适用于除水-乙二醇外的所有介质。 喷砂后进行喷塑。适用于所有介质。但受烘干设备限制,油箱不能过大。考虑油箱内表面的防腐处理时,不但要顾及与介质的相容性,还要考虑处理后的可加工性、制造到投入

36、使用之间的时间间隔以及经济性,条件允许时采用不锈钢制油箱无疑是最理想的选择。液压泵站的油箱公称容量系列(JB/T7938-1995),见表1。表1 油箱容量JB/T7938-1995(L)46.31025406310016025031540050063080010001250160020003150400050006300油箱容量与系统的流量有关,一般容量可取最大流量的38倍。另外,油箱容量大小可从散热角度去设计。计算出系统发热量与散热量,再考虑冷却器散热后,从热平衡角度计算出油箱容量。不设冷却器、自然环境冷却时计算油箱容量的方法如下。1)系统发热量计算 在液压系统中,凡系统中的损失都变成热能

37、散发出来。每一个周期中,每一个工况其效率不同,因此损失也不同。一个周期发热的功率计算公式为式中 H一个周期的平均发热功率(W); T一个周期时间(s); Ni第i个工况的输入功率(W); i第i个工况的效率; ti第i个工况持续时间(s)。2)散热量计算 当忽略系统中其他地方的散热,只考虑油箱散热时,显然系统的总发热功率H全部由油箱散热来考虑。这时油箱散热面积A的计算公式为式中 A油箱的散热面积(m2); H油箱需要散热的热功率(W); t油温(一般以55考虑)与周围环境温度的温差(); K散热系数。与油箱周围通风条件的好坏而不同,通风很差时K=89;良好时X=1517.5;风扇强行冷却时K=

38、2023;强迫水冷时K=110175。3)油箱容量的计算 设油箱长、宽、高比值为:b:c,则边长分别为l、bl、cl、时,l的计算公式为式中 A散热面积(m2)。根据所选取的柱塞泵可知液压泵的最大流量为: 15L/min 则预算油箱的容积大概为液压泵最大流量的3到8倍,即油箱的容积V不小于120L油箱主要设计参数如图3所示。一般油面的高度为油箱高h的0.8倍,与油直接接触的表面算全散热面,与油不直接接触的表面算半散热面,图示油箱的有效容积和散热面积分别为图3 油箱结构尺寸V=0.8bh (50)A1=1.6h(+b)+1.5b (51)若A1求出,再根据结构要求确定、b、h的比例关系,即可确定

39、油箱的主要结构尺寸。如按散热要求求出的油箱容积过大,远超出用油量的需要,且又受空间尺寸的限制,则应适当缩小油箱尺寸,增设其他散热措施。根据以上基本要求以及便于液压泵站上个元件的布置确定的油箱的基本尺寸为:a=850mm:b=490mm:h=360mm又油箱的厚度为10mm则油箱的体积为:V=(a-20)*(b-20)*(h-20)油箱的油容积约为:V1=0.8*V九液压泵站的组装和使用维护1.液压泵站的组装:1.1 液压元件和管件的质量检查1、外观检查与要求(1)液压元件的检查液压元件的型号规格应与元件清单上一致;生产日期不宜过早,否则其内部密封件可能老化;各元件上的调节螺钉、手轮及其他配件应

40、完好无损;电磁阀的电磁铁、压力继电器的内置微动开关及电接触式压力表内的开关等应工作正常;元件及安装底板或油路块的安装面应平整,其沟槽不应有飞边、毛刺、棱角,不应有磕碰凹痕,油口内部应清洁;油路块的工艺空封堵螺塞或球涨等堵头应齐全并连接密封良好;油箱内部不能有锈蚀,通气过滤器、液位计等油箱附件应并全,安装前应清洗干净。(2)管件的检查油管的材质、牌号、通径、厚度、壁厚和接头的型号规格及加工质量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及有关规定。金属材质油管的内外壁不得有腐蚀和伤口裂痕,表面凹入或有剥离层和结疤;软管(胶管和塑料管)的生产日期不得过久。管接头的螺纹、密封圈的沟槽棱角不得有伤痕、毛刺或断丝扣等现象;接头体与

41、螺母配合不的松动或卡涩。2、液压元件的拆洗与测试 液压元件一般不宜随便拆开,但对于内部污染或生产、库存时间过久,密封件可能自然老化的液压元件则应根据情况进行拆洗和测试。(1)拆洗拆洗液压元件必须在熟悉其构造、组成和工作原理的基础上进行。元件拆开时建议对各零件拆下的次序进行纪录,以便拆息结束组装时正确、顺利的安装。清洗时,一般应先用洁净的煤油清洗,再用液压系统中的工作油液清洗。不符合要求的零件和密封件必须更换。组装时要特别注意不使个零件被再次污染和异物落入元件内部。此外,油箱、油路板及油路块的通油孔道也必须严格清洗并妥善保管。(2)测试经拆洗的液压元件应尽可能进行试验,一些主要液压元件的测试项目

42、见表1。测试元件均应达到规定的技术指标,测试后应妥善保管,以防再次污染。表1 液压元件拆息后的测试项目元件名称测试项目液压泵额定压力、流量下的容积效率先导式溢流阀调压状况,启闭压力,外泄漏三位四通换向阀换向状况;压力损失;内、外泄漏液控单向阀压力损失;内、外泄漏3.液压元件和管道安装1、液压元件的安装(1)液压泵的安装液压泵与原动机、液压马达与其拖动的主机工作机构间的同轴度偏差在0.1以内,轴线间的倾角不得大于1;不得用敲击方式安装联轴器。(2)液压控制阀的安装方向阀一般应保持轴线水平安装;各油口处的密封圈在安装后应有一定压缩量以防泄漏;固定螺钉应均匀拧紧(勿用锤子敲打或强行扳拧),不要拧偏,

43、最后使罚的安装平面与底板或油路块安装平面全部接触。2、管道安装在液压系统中,管道的主要作用是传输载能工作介质。一般应在所连接的设备及各液压装置部件、元件等组装、固定完毕后再进行管道安装。安装管道时应特别注意防振、防漏问题。(1)管道敷设管道敷设应变预装拆和维护,并不妨碍生产人员行走及机电设备的运行和维护。橡胶软管应远离热源或采取隔热措施,并避免相互间与其他物体间产生磨擦,还应避免急弯,管道最小弯曲半径应在10倍管径以上。官长除满足弯曲半径和移动行程外,尚应留4%的余量。(2)管道加工在管道安装过程中,应根据其尺寸、形状及焊接要求加工管材。切割加工的管材端部应平整,无裂纹和重皮等缺陷;需弯曲加工

44、的钢质管道,弯管前要进行退火处理,以防弯管时起皱或变扁,弯曲半径一般应大于管子外径的3倍,弯制后的椭圆旅应小于8%;管端螺纹应与相配的螺纹的基本尺寸和公差标准一致,螺纹加工后应无裂纹和凹痕等缺陷;管子的焊接坡口形式、尺寸及接头间隙可根据壁厚进行加工和组对。经加工而成的管道,应将切削、毛刺等去除干净。(3)管道焊接应根据焊接对象的材质选用合适的焊接材料;管壁较厚的管道焊前应进行预热。管道焊接完毕,要将焊缝及周围的熔渣及飞溅物清理干净,并进行耐压试验,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52倍,试压不合格的管道应进行补焊,同一部位的返修次数不宜超过3次。(4)酸洗和循环冲洗酸洗方法有以下两种:槽式酸洗其工序流

45、程为: 脱脂 水冲洗酸洗 水冲洗 中和 钝化 水冲洗 干燥 涂防锈油(剂) 封口。 循环酸洗,其工序流程为: 水试漏 脱脂 水冲洗 酸洗中和钝化 水冲洗干燥涂防锈油(剂) 封口。 酸洗时应遵循有关规程。酸洗后,管道内壁应无附着物;用盐酸、硝酸或硫酸洗时管道内壁呈灰白色;用磷酸酸洗时管道内壁呈灰黑色。酸洗合格后,须在专用冲洗台上将各段管子连接在一起进行循环冲洗。循环冲洗时,应当注意:应选用液压泵、油箱、过滤器等元件适用的且与系统中所有密封件材质相容的冲洗液(油),其粘度宜低些;清洗液(油)诸如油箱前,应将有向内清洗干净,不得有任何肉眼可见的污物;注入冲洗液时应经过滤,过滤精度不低于液压系统要求的

46、过滤精度。冲洗过程中宜辅以适当的敲击或振动等,以加强冲洗效果;冲洗结束后,须将冲洗液(油)排除干净;冲洗后应对冲洗质量进行检验,冲洗清洁度可用颗粒计数法监测4. 液压泵站的使用与检查优质的液压系统是针对无故障使用寿命长而设计的,它仅需要很少的维护。但是少量的维护对于得到无故障工作非常重要。实践表明液压系统失效、损坏等多数是由于污染、维护不足和油液选用不当造成的。为保证液压系统处于良好性能状态,并延长其使用寿命,应对其合理使用,并重视对其进行日常检查和维护。4.1 使用的一般注意事项液压泵站使用中的注意事项如下:1)低温下,油温应达到20以上才准许顺序动作;油温高于60是应注意系统的工作情况。2

47、)停机4h以上的设备,应先使液压泵孔在运转5min,再起动执行器工作。3)各种液压元件、辅助元件未经主管部门同意,不准私自调节火拆换。4)液压站出现故障时,不准擅自乱动,应通知有关部门分析原因并拆除。4.2 检查液压系统种类繁杂,各有其特定用途和使用要求。为了及时了解和掌握液压站和整个系统的运行状况,消除故障隐患,缩短为修周期,通常应采用点检和定检的方法对系统进行检查。表2和表3分别列出了工业流水线中液压设备的点检和定检的项目和内容,供参考。表2 点检项目和内容点检时间 项目 内容在起动前检查 液位 是否正常 手动、自动循环 是否正常 电磁阀 是否处于原始状态在设备运行中 压力 是否稳定范监视

48、工况 围内 振动、噪声 有无异常 油温 是否在(3335)范围内,不得大于60 漏油 全系统有无漏油 电压 是否保持在规定电压的+5%-15%范围内表3 定检项目和内容定检项目 内容螺钉及管接头 定期紧固:10MPa以上系统,每月一次;10Mpa以下系统,每3个月一次过滤器及通气过滤器 定期检查:一般系统每月一次;铸造系统每半月一次(除另有规定者外)油箱、管道、阀板 定期检查:大修时检查密封件 按环境温度、工作压力、密封件材质等具体规定油污染度检查 对已确定换油周期的设备,提前一周取样化验;对新换油,经1000h使用后,应取样化验;对精、大、稀设备用油,经600h取样;取油样须专用容器,并保证

49、不受污染;取油样须取正在使用的“热油”不取静止油;取油样数量为300500ml/次;按油料化验单化验;油料化验单应纳入设备档案压力表 按设备使用情况,规定检验周期高压软管 根据使用情况,规定更换时间电器控制部分 按电器使用维修规定,定期检查维修液压元件 根据使用工况,规定对泵、阀,马达,缸等元件进行性能测定。尽可能采取在线测试办法测定其主要参数Pp=25.4MPaQp=14.4L/minP=7.7kWY160M-4额定功率=11kWBT-03-*-32AY-HlOB34E/D/BZU-H10 10SD1=0.02mD2=0.013mD3=0.014mp1=p2=p3=0.1MPa符合要求W=7.6kW液压块的长、宽、高分别为434mm、113mm、100mma=850mmb=490mmh=360mmV=132.6LV1=119.9L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