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四思想政治《认识运动把握规律》教案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79161249 上传时间:2022-04-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4.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人教版高四思想政治《认识运动把握规律》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版高四思想政治《认识运动把握规律》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版高四思想政治《认识运动把握规律》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四思想政治《认识运动把握规律》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四思想政治《认识运动把握规律》教案(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认识运动,把握规律教案【教材分析】本框说明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主要讲物质的固有属性是运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阐述这些思想是为了形成认识和探讨客观世界应有的实事求是的态度,为第五课讲“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作好铺垫。无论是本课讲物质观,还是下一课讲意识观,其落脚点都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一落脚点放到了下一课中讲。课标要求:辨析实例,说明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阐述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意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哲学的运动概念、物质与运动的关系、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理解规律的含义、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2、能力目标:

2、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认识世界的本质,并能够自觉地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的能力。3、情感目标: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增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勇气和信心,反对离开相对静止谈运动,避免犯形而上学的相对主义和诡辩论的错误。【教学重、难点】重点: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的关系;规律的客观性原理难点: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教学方法】教师讲解与学生合作探究学习相结合【教学过程】(1)物质的概念及唯一特性(2)哲学上的物质和具体物质形态的关系(3)如何理解人类社会的物质性?(4)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通过第一框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世界是物质的世界,掌握了物质的概念及唯一特性,那么物质以何种状态存在的

3、呢?本节课继续学习第二框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教师板书本框包括三个方面的大问题:运动与物质、运动与静止、运动的规律性。一、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问题:你能列举现实生活中的运动吗?这些运动和哲学上的运动是一回事吗?学生回答1、含义: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区别于具体的运动(结合教材了解)2、运动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区别于物质的客观实在性这一唯一特性。学生分析慧能、毕尔生、黑格尔、柏格森的观点:都是唯心主义3、运动和物质的关系:(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

4、动是不存在的。(3)割裂二者的关系会导致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学生补充)问题:(1)世界上有没有绝对静止的事物?(2)有人说,世界上存在着不运动的物质,例如,某些物体从出现的第一天起就没动过,大雁塔在西安,故宫在北京就是如此。请你分析一下。学生回答4、静止的含义:辩证唯物主义认为: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它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说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二是说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教师:对于静止的这两个方面,你能不能举例说明?例如人在其一生的几十年中,尽管由儿童一少年一青年一

5、中年一老年不断变化,但由于仍是处于他本身,所以,这个人在死亡之前是处于相对静止状态。例如坐落在地面上的高楼,相对于地面没有发生位置移动;坐在。行驶的汽车上,相对于座位,身体在一定时间之内保持静止状态等。问题:运动和静止是何种关系呢?5、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区别、联系)(1)区别:含义(以上分析过了)、特点a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运动的绝对性是一切事物都在运动,一切物质都自始至终贯穿着运动。运动是由物质内部的固有矛盾推动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b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也就是说,静止不

6、是绝对不动,是有条件的、暂时的、不显著的运动,因而是相对的。(2)联系a 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b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课堂探究:“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克拉底鲁“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赫拉克利特学生思考、讨论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此处,教材在“相关链接”栏目中批判了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和诡辩论;在“专家点评”栏目,批判了将相对静止绝对化,从而导致否认运动的形而上学静止论,如“飞矢不动”说。二、运动是有规律的教材P33人类根据什么发现并制造出新的元素?学生回答:人类是根据元素变化的规

7、律,即元素周期律发现并制造出新元素的。1、 规律的含义:所谓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判断下列是什么联系?喜鹊叫喜,乌鸦叫丧( ) 苹果落地( )春夏秋冬四季更替 ( ) 守株待兔( )注意1:规律不是主观想象的联系,而是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例:万有引力定律是自然界本身固有的规律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发展固有的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联系成为社会发展固有的规律议一议:你知道哪些是规律吗?春夏秋冬四季更替 水往低处流 苹果落地 万有引力规律注意2:规律不是现象的联系,而是本质的联系现象规律(本质联系)苹果落地,水往低处流商品价格上下波动种瓜得瓜,种豆

8、得豆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议一议:判断下列哪些是规律: 守株待兔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注意3:规律不是偶然的联系,而是必然的联系2、规律的特征及其要求(1)规律具有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举例说明(2)规律具有客观性(如何理解?)是指规律的存在和发挥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问题:是不是意味着人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3)要求:必须遵循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在客观规律面前,人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

9、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了运动和物质、运动和静止、规律的客观性三个大问题,一句话概括第四课“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可以被人认识和利用的”【板书设计】一、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1、运动的含义2、运动和物质的关系3、静止的含义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二、运动是有规律的1、规律的含义2、规律的特点3、方法论要求【分层作业】(一)基础达标1物理学家把由反粒子组成的物质称作反物质。1928年英国物理学家狄拉克预言反物质的存在。1997年美国科学家发现在银河系上方约3500光年处有一个不断喷射反物质的反物质源。2002

10、年欧洲核子研究中心首次成功地对反物质原子的内部结构和物理特性进行了研究。从哲学上看,反物质的存在表明 A世界的本质并非是物质 B人类可以有意识地改造自然C新事物总是层出不穷 D整个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2树欲静而风不止。”这句话反映A客观事物的存在与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B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物质的C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D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3(2007年江苏卷)赫拉克利特说世界是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它包含的哲学道理有世界是物质的 物质是运动的 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A B C D4(2007年广东卷).2006年12月,科

11、学家通过比较火星探测飞船在过去7年中对火星表面相同地点拍摄的照片,提出一个大胆的推断火星上现在就可能存在生命所必需的液态水。这一科学探索活动表明A自然界的变化不可能受人类的影响B人类能够在实践中认识自然C人类能够在实践中改造自然D自然界随人类意识变化而变化5人们能够创造出自然界里本来没有的东西,如计算机、电冰箱、宇宙飞船等。这表明 A人们能够创造自然物 B人们能够改变自然物的具体形态C人工化的自然物不再具有客观性 D人们已经全面把握自然规律6马克思说:“一切存在物,一切生活在地上和水中的东西,只是由于某种运动才得以存在、生活。”这一论断蕴涵的哲学道理是A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B运动是

12、物质的惟一特性C运动是物质的派生物 D任何运动都有自己的物质承担者7英国哲学家毕尔生说:“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我国唐代的禅宗创始人慧能也讲过:“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它们的观点A毕尔生属于唯物主义, 慧能属于唯心主义 B两人都是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C毕尔生犯了形而上学错误,慧能犯了唯心主义错误 D两人都是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二)能力提升8“任何一个有机体,在每一瞬间是它本身又不是它本身,始终处于不间断的变化之中”。这句话是说事物的变化是捉摸不定的 事物的运动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对立统一是各种运动形式的普遍现象A B C D9

13、(2007年广东卷)王夫之说: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者含动,动不舍静。下列观点与之相符的是A运动和静止都是绝对的 B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C静止是绝对的,运动是相对的 D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9伴随着人类基因组图谱工作草图的宣告完成,将来人类可以通过生物工程来改造生命。这一重大成果的哲学意义在于为世界物质性理论又一次提供了新的自然科学依据有力地驳斥了“上帝造物”的观点,是对“神创论”的有力打击随着科学的发展,意识的反作用越来越强,总有一天可以摆脱物质的束缚证明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所取得的成果,是以人们承认和服从自然为前提的A B C D10庖丁解牛,游刃有余;堰苗助长,苗枯田荒。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14、A现象是规律的外在表现形式 B人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C尊重规律是取得成功的基础 D解放思想是取得成功的条件11“欲速则不达”的哲学寓意是A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B要提高办事效率,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C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 D要取得事业成功,必须按常规办事12唐朝诗人李商隐诗:“从来系日乏长绳,水去云回恨不胜。欲就麻姑买沧海,一杯春露冷如冰。”这首诗体现的哲理主要是A事物运动有自身的规律,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B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 C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D想作长绳系太阳,用麻姑买沧海是根本办不到的13在高速运行的神舟七号轨道舱内,航天员聂海胜与费俊龙

15、的身体对于飞行中的轨道舱来说,其位置是保持不变的。这说明A事物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能运动 B在特殊情况下,静止不一定是有条件的C在一定条件下,事物有相对静止的一面D运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142008年9月23日,第14号强台风 “黑格比”,晚上10点钟, 中心位于北纬20.7度,东经113.4度,也就是在广东省电白市东南方大约280公里的海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5级,风速达到50米每秒,7级大风范围半径400公里,10级大风范围半径180公里。预计未来一天内, 黑格比将以30公里左右的时速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动, 于24日早晨到中午在广东省阳江市到徐闻县一带沿海地区登陆。气象部门的准确预报,使有关

16、地区将损失减到最小。这个事实说明A人可以在一定限度内改造规律B规律有客观性,不可违抗C人们可以改变、创造条件,限制规律发生破坏作用的范围D认识和利用规律可以使规律不发生作用15(2008年江苏卷)“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这句话包含的哲学道理是A规律是事物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B只有自然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C规律可以为人所认识 D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教学反思】本节课的内容相对比较多而且很重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体系结构的梳理,把具体内容放到结构当中去理解。其中关于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部分,选择题考查的比较多,引导学生注意细节,强调课本的重要性;对于规律的客观性原理是唯物论的重要原理,经常考察笔答题,要求学生把世界观和方法论准确记忆背诵,运用到答题中去,学会分析材料。在上课的过程中,对于一些原理归纳的不够全面,还需要多听课、多查阅资料。参考答案:基础达标:DAABBAD能力提升:DDCAACCD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