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亩良田建设工程规划方案

上传人:z**** 文档编号:79121788 上传时间:2022-04-2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万亩良田建设工程规划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万亩良田建设工程规划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万亩良田建设工程规划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资源描述:

《万亩良田建设工程规划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万亩良田建设工程规划方案(1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万亩良田建设工程规划方案(送审稿)东台市沿海经济区二一二年十月二十七日东台市二养公司万亩良田建设工程规划方案第一章前言二养公司万亩良田建设工程是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规划,按照城乡统筹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以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为载体,以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为 抓手,通过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增加有效耕地 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将农村居民迁移到城镇,节约利用建设用 地;建成大面积、连片的高标准农田,优化区域土地利用布局, 实现农地集中、居住集聚、用地集约、效益集显目标的一项系统 工程。1. 1项目立项的目的和意义实施万亩良田建设工程,有利于解决耕地经营分散、

2、生产方 式落后、布局凌乱、户均占地过大、保障水平较低等问题和矛盾, 是促进农业由分散经营向规模经营转变,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 变的具体举措;是破解保护资源、保障发展难题,实现土地资源 集约高效利用的有力手段; 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打破城乡二元结 构,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提高城镇化水平,构建和谐社会的 有效途径。1 . 2项目指导思想万亩良田建设工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保护资源、保障 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出发点,通过大规模的农地整 理,推进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化、 现代化;通过建设用地空间整合, 优化用地结构,节约集约用地;通过农民向城镇集中居住和享受 社会保障,促进农民到市民的身份转

3、变,加快城市化进程;最终 实现耕地资源、建设用地资源、劳动力资源、市场需求与公共服 务资源的有效集聚。1. 3项目规划的总体目标通过实施万亩良田建设工程,至 2013年,建成高标准农田1.2万亩以上,新增耕地面积 600亩以上。形成一批集中连片、 基础设施配套的高标准农田,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平 台,有效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1. 4项目规划基本原则开展万亩良田建设工程坚持在 “耕地面积不减少、建设用地 不增加、农民利益不受损、国土规章不违背”的前提下,遵循以 下具体原则:1、科学规划,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万亩良田建设工程土地整理规划、集中居住区规划等要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开发

4、整理规划、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城镇规划等相衔接,通过科学规划,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2、突出重点,以农为主。以建成大面积连片高标准农田为 重点,确保建设工程实施后,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 实行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3、城乡统筹发展的原则,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的城乡 城乡协调发展格局;4、与相关规划相协调的原则,本规划方案做好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基本农田保护规划、交通规划、水利规划等相关规划的衔接和协调;5、切实保障农民利益的原则,本规划方案实施后确保工程 区域农民生活水平和住房水平不降低,并争取有所提高和改善, 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1. 5项目规划依据相关法律法

5、规、政策文件、相关规划、标准等。第二章项目区概况2. 1项目区基本情况项目区位于东台市 港镇东南方向,地理位置:东经1190北纬 32总面积为9000亩,项目区目前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低,需要对现 有土地资源进行整合;工程区田块分散,灌排长基础设施缺失, 田间道路布局凌乱,造成了土地单位面积产量低,同时也制约了规模化、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实施“万亩良田建设工程”,通过平整土地,疏沟填塘、铺设道路、修闸建涵、改造泵站、架设桥 梁、建设防护林、整理弯沟曲河、,达到田成方,林成网,田、 林、路配套,沟、渠、田衔接,可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建成大面积、连片的高标准农田,改善田间小气候,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 生产条

6、件,提高土地质量和土地利用率,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 续利用,通过搬迁、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优化区域土地利用 布局,从而促进农业由分散经营向规模经营转变,实现土地资源集约高效利用。2. 2工程区规模及围本项目总建设规模约 9000亩,该工程北、东至一线海堤, 西至渔舍中心河,南至跃进河。2. 3工程区土地利用现状和权属状况工程区土地利用现状结构详见表。oooo总面积9000亩, 其中农业用地亩(耕地亩,园地 亩,林地 亩,其他农业用地 亩),建设用地亩;其中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亩,占总面积的,未利用地亩。权属清晰无争议。第三章土地开发整理潜力分析.1项目工程区总面积为 9000亩,预计可新增耕地

7、 600亩;、通过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拆迁整增加农业用地、通过农业用地及未利用地开发整理新增耕地600亩;新增耕地比例10.9%,第四章土地开发整理方案万亩良田建设工程以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为载体,通过对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增加有效耕地面积,解决耕地分散、 生产方式落后等问题,促进耕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和集约利用, 发 展高效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促 进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地开发整理规 划方案对于优化土地利用布局, 实现用地集约、效益集显的目标 显得尤为重要。4. 1 土地开发整理原则1、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结合工程区土地利用特点,统筹 安排沟、渠

8、、田、林、路,达到田块方整化,农田林网化、作业 机械化、灌溉技术科学化、主要道路硬质化的标准。2、提高耕地质量,增加耕地面积,通过土地平整、灌排布 局和田间配套工程,提高土地产出率,促进土地规模化经营,达 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3、多方论证,技术可行,经济合理。通过对工程区翔实的调查研究,并广泛征求有关部门意见,提出规划的主要思路,进 行多方案比选论证,提高方案的经济性和可操作性。4、科学规划、提高效益。以农业规模化、现代化为目标,兼顾改善生态环境,发挥工程区的最佳综合功能和综合效益,达到工程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统一。4. 2 土地开发整理目标1、增加耕地面积,

9、优化用地结构。项目工程区开发整理总面积为9000亩,新增耕地600亩,新增耕地比例10.9%,通过用地方式的转变,优化用地结构。2、合理配置基础设施,提高耕地质量。通过增加灌排长系统, 增强农田水利设施的挡、排、降、蓄功能,防止水土流失,提高 耕地生产能力,使农业生产稳定持续发展。加强林网建设,合理 布局,改善农田生态环境,为农作物生长创造良好的生态条件, 完善田间道路系统,提高农作物种植的规模化程度, 为工程区机 械化生产创造条件,降低耕作生产成本,实现工程区最佳的综合 效益。3、实现耕地规模经营,提高土地效益。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 需要,解决耕地经营分散、生产方式落后,土地利用效益低下等 影

10、响土地资源高效利用的问题,达到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联、 灌排畅通,促进农地集中、用地集约、效益集显目标的实现,保 证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以及工程区土地资源的可持 续利用。4、3 土地开发整理区概况4. 3. 1规模及围本项目总建设规模约 9000亩,该工程北、东至一线海堤, 西至渔舍中心河,南至跃进河。1、农田水利设施 该工程区南、西侧有灌、排水河,水源、水位比较稳定; 工程区北、东侧需开挖排水河; 工程区中心区开挖中心河一条,增加排水行洪能力;工程区灌溉方式为通过泵站从河道提水灌溉;2、道路工程系统工程区外围北、东侧为海堤公路和临海高等级公路,对外交通条件优越。工程区腹部沿中心河东

11、侧、三处深中沟两侧 分别建5m宽砼交通道路。3、其他设施项目区沟、渠、路两侧植树,形成林网,保证林木覆盖率达 10%;4、4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方案4. 4. 1规划标准1、土地平整工程标准土地平整对合理灌排、 节约用水、改良土壤、保水保肥、科学种田以及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机械作业 效率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田面平整在不影响沟、渠布局和灌排的条件下应以一块条田或条田部的格田、畦田为单元。灌溉水田区,土地平整应符合水稻或 小麦等精耕细作的要求,每块格田部高差不超过土3cm沟畦灌溉的旱作物,畦田部田面高差应在土 3cm之。灌溉水田区,格田不应用纵向和横向坡度。2 、农田水利工程标准工程区土地开发整理后,

12、主要种植水稻、小麦等作物,结合工程建设目标,依据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工程区灌溉保证率设计标准为 85%,工程区斗渠、农渠采用混凝土衬 砌断面,斗沟采用素土夯实断面。排涝设计标准:采用一日暴雨180mn两天设计排出的设计标 准。降渍标准:地下水控制在地面以下1.0米。3、道路工程标准为方便农业生产,有利于机械化耕作,发挥农田水利工程效 益,工程区应有完善的道路系统,本工程规划的一级田间道,为 方便工程区开发整理后行人下田以及实行机械化生产,布设生产路。一级田间道:路面宽5.0米,两侧路肩1米,高出地面0.8 米,路面为混凝土路面。生产路:路面宽2.0米,沿沟或渠一侧布置,路面为素土夯 实

13、路面。4、防护林工程标准为改善农田生态系统,防止水土流失,本规划结合农田水 利与田间道路的建设,布置农田防护林,根据气候、土壤条件, 当地的种植经验,并考虑经济效益,树种选用适宜当地立地条件 的树种,沿一级田间道,农沟两侧单排布置,斗沟、河流两侧采 用3-5行布置,株距3米。4. 4. 2主要工程规划布置1土地平整工程根据项目区的地形地势情况和规划后的耕地面积、道路、水利总体布局及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的有关规定,确 定规划后项目区的土地平整方案。 平整后田块地面方向与自然坡 度一致,与道路相衔接,田块设计基本为长方形。2、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区水源充足,沟河凌乱,充分考虑现有水系的特点,对现

14、有 的灌排体系重新规划布置。 工程区水源来自于渔舍中心河, 农田 灌溉通过新建灌溉泵站提水灌溉,共新建灌溉泵站2座,新建混凝土梯形防渗渠道长19km,以保证农田灌溉。项目工程区规划进行6km海堤河疏浚清淤,开挖南北向中心 河1条长2.2km,东西向浅中沟7条,南北向条田沟70条。 项目区条田方向主要为南北方向, 沟渠配套建筑物设置灌溉泵站 2座,涵洞2座,农桥7座,渡槽175座,3、道路工程科学规划田间道路系统,提高农作物种植规模化程度,为 工程区机械化生产创造良好的条件,发展现代农业,高效农业、 综合工程区灌排长体系的规划布置田间道路。整个项目区共新建田间道路 12条,田间道一般沿斗沟或斗

15、渠布置,以“斗沟.斗渠.田间道”的布置形式,并与工程区外现 有可利用道路相通,形成完善的田间耕作道路系统,满足机械化操作的需要。田间道规划为一级田间道,路面宽5.0米,两侧路肩1米,高出地面0.8米,路面为混凝土路面;规划生产路 8条,沿农渠 一侧布置,路面宽4-5米,高出地面0.3米,路面为混凝土路面; 生产路沿沟或渠一侧布置,路面为素土夯实路面。5、农田防护林工程土地开发整理作为一项综合性的区域开发活动,土地开发整理应重视农田生态环境的保护,以保证土地的可持续利用。防护林建设是提高工程区观价值,保护农田生态的一项有利 措施。本工程防护林建设沿工程区田间道、农沟两侧单排布置,斗 沟、河流两侧

16、,河流两侧采用3-5行布置,株距3米,选用适 宜当地立地条件的树种。6、拆迁工程4. 5 土地利用结结构构调整根据工程规划目标 和建设标准以及田、渠、沟、林、路综合治理的原则,工程区结构调整以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 土地质量为方向,将区坑塘、围堤等用地以及部分河流整洁 理成耕地,同时兼顾其它种类用地形成合理的用地布局。第五章土地开发整理方案5. 1规划原则5. 规划实施模式第六章拆迁补偿和拆迁方案本工程通过6.1原则及依据6. 1. 1拆迁补偿和拆迁工作原则6 . 1. 2拆迁补偿安置依据6 . 2拆迁安置对象及规模第七章拆迁补偿和拆迁方案农业人口安置方案第八章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案五、工程规

17、划方案的主要容包括:1、工程区规模与围,土地利用现状与权属状况,涉及的人口等基本情况;2、土地开发整理潜力分析;3、土地开发整理方案;规划项目区地面平均高程 4.75.0m,条田方向主要为南 北向,条田长约 200m 条田宽约60m一、 新开南北向中心河 1条:底高程 0.0m,底宽8m,两 坡 1: 3 ;二、东西向浅中沟 3条,间距500m;底高程 2.0m,底宽5m两坡1: 3;三、南北向条田沟间距60m底高程 3.8m,底宽8m,两坡1: 2 ;四、砼路面宽5m两侧路肩1m,高出地面0.8m;五、1 #和3#浅中沟两侧分别设置机耕道,路面宽5m高出地面0.5m;六、生产路:路面宽 3m高出地面0.3m,沿沟或渠道一侧 布置,路面为素土夯实路面。七、海堤河疏浚清淤后作为该万亩良田建设工程的排水河 道;8资金预算与筹措;2013-2014 年,9、工程实施计划安排;工程实施计划10、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案;11、综合效益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