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 复习习题与答案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79075487 上传时间:2022-04-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钢结构 复习习题与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钢结构 复习习题与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钢结构 复习习题与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钢结构 复习习题与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结构 复习习题与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l 第1-2章 选择l 在结构设计中,失效概率Pf与可靠指标的关系为(B)Pf越大,越小,结构可靠性越差。l 按承载力极限状态设计钢结构时,应考虑C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必要时尚应考虑荷载效应的偶然组合。l 钢材的设计强度是根据C屈服点确定的。l 钢结构设计中钢材的设计强度为D钢材的强度标准值除以抗力分项系数。l 钢材是理想的C弹塑性体。l 钢结构中使用钢材的塑性指标,主要用D伸长率表示。l 钢材的伸长率用来反映材料的C塑性变形能力。l 建筑钢材的伸长率与D试件断裂后标准拉伸试件标距间长度的伸长值有关l 钢材的三项主要力学性能为A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l 钢材的剪切模量数值B低于钢材的弹性

2、模量数值。l 在构件发生断裂破坏前,有明显先兆的情况是B塑性破坏的典型特征。l 钢中硫和氧的含量超过限量时,会使钢材B热脆。l 以下关于应力集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B应力集中产生同号应力场,使塑性变形受到限制。l 钢材在低温下,强度A提高,塑性B下降,冲击韧性B下降。l 钢材经历了应变硬化(应变强化)之后A 强度提高。l 下列因素中A钢材的屈服点的大小与钢构件发生脆性破坏无直接关系。l 钢材牌号Q235、Q345、Q390、Q420是根据材料A屈服点命名的。l 沸腾钢与镇静钢冶炼浇注方法的主要不同之处是C沸腾钢不加脱氧剂。l 对钢材的分组是根据钢材的D厚度与直径确定的。l 型钢中的H型钢和工字钢相

3、比,B前者的翼缘相对较宽。l 第3章l 焊缝连接计算方法分为两类,它们是C对接焊缝和角焊缝。l 直角角焊缝的有效厚度he(A)0.7hf。l 在弹性阶段,侧面角焊缝应力沿长度方向的分布为C两端大、中间小。l 斜角焊缝主要用于C钢管结构。l 部分焊透的焊缝计算应按B角焊缝计算。l 关于重级工作制吊车焊接吊车梁的腹板与上翼缘间的焊缝,D可采用二级焊透对接焊缝。l 产生焊接残余应力的主要因素之一是C焊接时热量分布不均。l 承受静力荷载的构件,当所用钢材具有良好的塑性时,焊接残余应力并不影响构件的A静力强度。l 焊接残余应力对构件的B静力强度无影响。l 在制作长焊件时,为了考虑焊接残余变形的影响,其下

4、料长度应等于B设计长度纵向伸缩余量。l 对于常温下承受静力荷载、无严重应力集中的碳素结构钢构件,焊接残余应力对下列没有明显影响的是B构件的极限强度。l 焊接结构的疲劳强度的大小与A钢材的种类关系不大。l 钢结构在搭接连接中,搭接的长度不得小于焊件较小厚度的(B)5倍,并不得小于25mm。l 采用螺栓连接时,构件发生冲剪破坏是因为D边距或栓间距太小。l 一个普通剪力螺栓在抗剪连接中的承载力是(D)A、B中的较小值。l 高强度螺栓承压型连接可用于D承受静力荷载或间接承受动力荷载结构的连接。l 每个受剪力作用的高强度螺栓摩擦型连接所受的拉力应低于其预拉力的(C)0.8倍。l 高强度螺栓摩擦型连接受拉

5、时,螺栓的抗剪承载力B降低。l 摩擦型连接的高强度螺栓在杆轴方向受拉时,承载力C与螺栓直径有关。 l 第4章l 实腹式轴心受拉构件计算的内容包括D强度、刚度(长细比)。l 实腹式轴心受压构件应进行B强度、整体稳定性、局部稳定性和长细比计算。l 对有孔眼等削弱的轴心拉杆承载力, 钢结构设计规范 采用的准则为净截面B平均应力达到钢材屈服点。l 下列轴心受拉构件,可不验算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为D预应力拉杆。l 为提高轴心受压构件的整体稳定,在杆件截面面积不变的情况下,杆件截面的形式应使其面积分布B尽可能远离形心。l 轴心受压构件的整体稳定系数 与B构件截面类别、钢号、长细比等因素有关。l a类截面的轴

6、心压杆稳定系数 值最高是由于D残余应力影响的最小。l 轴心受压构件腹板局部稳定的保证条件是ho/tw不大于某一限值,此限值D与钢材强度和柱的长细比均有关。l 提高轴心受压构件局部稳定常用的合理方法是B增加板件厚度。l 为了C达到经济效果,确定轴心受压实腹式柱的截面形式时,应使两个主轴方向的长细比尽可能接近。l 双肢缀条式轴心受压构件绕实轴和绕虚轴等稳定的要求是Bl 计算格构式压杆对虚轴x轴的整体稳定时,其稳定系数应根据(B)ox查表确定。l 当缀条采用单角钢时,按轴心压杆验算其承载力,但必须将设计强度按(钢结构设计规范)中的规定乘以折减系数,原因是D单角钢缀条实际为偏心受压构件。l 双肢格构式

7、受压柱,实轴为x-x,虚轴为y-y ,应根据(B)oy=x确定肢件间距离。l 实腹式轴心受压构件局部稳定采用A腹板局部屈曲应力不小于构件整体屈曲应力准则。l 第5章l 在主平面内受弯的工字形截面组合梁,在抗弯强度计算中,允许考虑截面部分发展塑性变形时,绕x轴和y轴的截面塑性发展系数rx和ry分别为(D)1.05,1.2。l 计算梁的A正应力时,应用净截面的几何参数。l 钢结构梁的计算公式中 的rx(C)表示截面部分进入塑性。l 单向受弯梁失去整体稳定时是C弯扭形式的失稳。l 焊接工字形截面简支梁,其他条件均相同的情况下,当A加强梁的受压翼缘宽度时,梁的整体稳定性最好。l 焊接工字形等截面简支梁

8、,在其他条件均相同的情况下,当A两端有相等弯矩作用(纯弯矩作用)时,梁的整体稳定性最差(按各种情况下最大弯矩数值相同比较)。l 为了提高梁的整体稳定性,B增加侧向支撑点是最经济有效的办法。l A增加腹板厚度对提高工字形截面的整体稳定性作用最小。l 防止梁腹板发生局部失稳,常采用加劲措施,这是为了D改变边界约束板件的宽厚比。l 梁的支承加劲肋应设置在C上翼缘或下翼缘有固定荷载作用的部位。l 焊接工字形截面梁腹板设置加劲肋的目的是D提高梁的局部稳定性。l 当梁上有固定较大集中荷载作用时,其作用点处应B设置支承加劲肋。l 焊接组合梁腹板中,布置横向加劲肋对防止A剪应力引起的局部失稳最有效,布置纵向加

9、劲肋对防止B弯曲应力引起的局部失稳最有效。l 钢梁腹板局部稳定采用D腹板局部临界应力不小于钢材屈服应力准则。l 当无集中荷载作用时,焊接工字形截面梁翼缘与腹板的焊缝主要承受C水平剪力。l 确定梁的经济高度的原则是B用钢量最省。l 在充分发挥材料强度的前提下,Q235钢梁的最小高度hminB小于Q345钢梁的hmin(其他条件均相同)l 梁的最小高度是由C刚度控制的。l 第6-7章l 设计实腹式压弯构件一般应计算的内容为D强度、弯矩作用平面内及平面外稳定性、局部稳定、长细比。l 承受静力荷载或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工字形截面,绕强轴弯曲的压弯构件,其强度计算公式中,塑性发展系数rx取(C)1.05。

10、l 单轴对称截面的压弯构件,一般宜使弯矩A绕非对称轴作用。l 实腹式偏心受压构件在弯矩作用平面内整体稳定验算公式中的主要是考虑B残余应力的影响。l 单轴对称截面的压弯构件,当弯矩作用在对称轴平面内,且使较大翼缘受压时,构件达到临界状态的应力分布A可能在拉、压侧都出现塑性。l 单轴对称的实腹式压弯构件整体稳定计算公式 f 和f中的rx、w1x、w2x为(A)w1x和w2x为单轴对称截面绕非对称轴较大和较小翼缘最外边缘的毛截面模量,rx值不同。l 在压弯构件弯矩作用平面外稳定计算式中,轴力项分母里的y是B弯矩作用平面外轴心压杆的稳定系数l 两根几何尺寸完全相同的压弯构件,一根端弯矩使之产生反向曲率

11、,一根产生同向曲率,则前者的稳定性比后者的A好。l 弯矩作用在实轴平面内的双肢格构式压弯构件应进行A强度、刚度、弯矩作用平面内稳定性、弯矩作用平面外的稳定性、单肢稳定性和缀材的计算。l 计算格构式压弯构件的缀材时,剪力应取C构件实际剪力设计值或由公式v=计算的剪力两者中较大值。l 第1-2章 填空l 某构件当其可靠指标减小时,相应失效概率将随之增加。l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为结构或构件达到承载能力或达到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时的极限状态。l 在对结构或构件进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时,应采用永久荷载和可变荷载的标准值。l 假定钢材为理想的弹塑性体,是指屈服点以前材料为弹性的。l 伸长率10和伸长率5,

12、分别为标距长l=10d和l=5d的试件拉断后的平均伸长率。l 如果钢材具有韧性性能,那么钢结构在一般情况下就不会因偶然或局部超载而发生突然断裂。l 当温度从常温下降为低温时,钢材的塑性和冲击韧性下降。l (钢材内部除含有Fe,C外,还含有害元素硫磷氧氮SPON。l 碳对钢材性能的影响很大,一般来说随着含碳量的提高,钢材的塑性和韧性逐渐下降。l 对于焊接结构,除应限制钢材中的硫、磷的极限含量外,还应限制碳的含量不超过规定值。l 钢中含硫量太多会引起钢材的热脆;含磷量太多会引起钢材的冷脆。l 钢材在冶炼和浇铸过程中常见的冶金缺陷有裂纹、未焊透、夹渣、咬边等。(4选3)l 应力集中易导致钢材脆性破坏

13、的原因在于应力集中处塑性变形受到约束。l 根据循环荷载的类型不同,钢结构的疲劳分常幅疲劳和变幅疲劳两种。l 试验证明,钢材的疲劳强度主要与构造状况、应力幅和循环荷载重复次数有关,而与钢材的强度并无明显关系。l 在不同质量等级的同一类钢材(如Q235A,B,C,D四个等级的钢材),它们的屈服点、强度和伸长率都一样,只是它们的化学成分和韧性指标有所不同。l 第3章l 焊缝主要包括对接焊缝和角焊缝两种类型。l 在静力或间接动力荷载作用下,正面角焊缝的强度设计增大系数f=1.22;但对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应取f= 1 。l 工字形或T形牛腿的对接焊缝连接中,一般假定剪力由竖向焊缝的焊缝承受,剪应力

14、均匀分布。l 斜角角焊缝两焊脚边的夹角太大或太小时不宜用作受力焊缝(钢管结构除外)。l 焊接结构中存在着双向或三向同号拉应力场,材料塑性变形的发展受到限制,使钢材变脆。特别是当焊接应力较大时,在温度较低的条件下很容易发生脆性破坏现象。l 凡能通过一、二级检验标准的对接焊缝,其抗拉设计强度与母材的抗拉设计强度等于。l 承受静力荷载时,当焊件的宽度不同或厚度相差4mm以上时,在对接焊缝的拼接处,应分别在焊缝的宽度方向或厚度方向做成坡度不大于1:2.5的斜角。l 当对接焊缝的焊件厚度很小(10mm)时,可采用 I形(垂直坡口)坡口形式。l 轴心受力的两块板通过对接斜焊缝连接时,只要使焊缝轴线与N力之

15、间的夹角满足tan1.5条件时,对接斜焊缝的强度就不会低于母材的强度,因而也就不必再进行计算。l 焊缝按施焊位置分仰焊、平焊、立焊、横焊,其中仰焊的操作条件最差,焊缝质量不易保证,应尽量避免。l 钢板对接中,采取分段施焊,厚焊缝则分层施焊,工字形顶接焊接时采用对称跳焊,上述措施的目的在于减少焊接变形。l 普通螺栓按制造精度分粗制螺栓和精制螺栓两类;按受力分析分抗剪螺栓和抗拉螺栓两类。l 螺栓连接中,规定螺栓最小容许距离的理由是:为了保证一定的施工空间便于转动螺栓扳手;规定螺栓最大容许距离的理由是:避免螺栓间钢板失稳。l 采用螺栓连接时,栓杆发生剪断破坏,是因为栓杆直径较小。l 普通螺栓连接受剪

16、时,限制端距e2do,是为了避免钢板被冲剪破坏。l 单个普通螺栓承受剪力时,螺栓承载力应取受剪和承压承载力设计值的较小值。l 普通螺栓群承受弯矩作用时,螺栓群绕最下一排旋转,高强螺栓群承受弯矩作用时,螺栓群绕形心旋转。l 高强度螺栓根据螺栓受力性能分为抗剪螺栓和抗拉螺栓。l 第4章l 轴心受拉构件的承载力极限状态是以净截面平均应力达到屈服强度为极限状态的。l 轴心受压构件整体屈曲失稳的形式有弯曲屈曲、扭转屈曲、弯扭屈曲。l 当临界应力cr小于比例极限时,轴心受压构件属于弹性屈曲问题。l 我国钢结构设计规范在制定轴心受压构件整体稳定系数时,主要考虑了截面的不同形式和尺寸,不同的加工条件及相应的残

17、余应力图式;初弯曲两种降低其整体稳定承载能力的因素。l 因为残余应力减小了构件的刚度,从而降低了轴心受压构件的整体稳定承载力。l 设计实腹式轴心受压构件时,应计算强度、刚度、整体稳定、局部稳定。l 在计算构件的局部稳定时,工字形截面的轴心受压构件腹板可以看成四边简支板矩形板,其翼缘板的外伸部分可以看成是三边简支板矩形板。l 计算轴心受压格构式构件的缀条、缀板,需要先求出横向剪力,此剪力大小与支件截面面积和缀材钢牌号有关。l 格构式轴心受压柱构件满足承载力极限状态,除要求保证强度、整体稳定外还必须保证局部稳定。l 双肢缀条格构式压杆绕虚轴的换算长细比: ,其中A1代表构件截面中垂直于X轴的两侧斜

18、缀条毛截面面积之和。l 第5章l 设计梁时,应进行强度、刚度、整体稳定和局部稳定。l 对承受静力荷载或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钢梁,允许考虑部分截面发展塑性变形,在计算中引人截面塑性发展系数。l 梁的正应力公式为: f,式中:rx是截面塑性发展系数,wnx是对X轴的净截面模量。l 在工字形梁弯矩剪力都比较大的截面中,除了要验算正应力和剪应力外,还要在腹板计算高度边缘处验算折算应力。l 单向受弯梁从弯屈变形状态转变为弯扭变形状态时的现象称为整体失稳。l 当荷载作用在梁的 下 翼缘时,梁整体稳定性提高。l 梁整体稳定判别式l1/b1,l1是工字形截面简支梁受压翼缘的自由长度,b1是 受压翼缘宽度。l 提

19、高梁整体稳定的措施主要有增加受压翼缘板的侧向支撑。l 梁腹板中,设置横向加劲肋对防止剪应力引起的局部失稳有效,设置纵向加劲肋对防止弯屈正应力引起的局部失稳有效。l 支承加劲的设计应进行整体稳定的验算。l 按构造要求,组合梁腹板横向加劲肋间距不得小于0.5ho。l 组合梁腹板的纵向加劲肋与受压翼缘的距离应在1/51/4Ho之间。l 梁截面高度的确定应考虑三种参考高度,是指由建筑确定的最大高度;由刚度确定的最小高度;由用钢量最少确定的经济高度。l 梁翼缘宽度的确定主要考虑截面模量、局部稳定。l 受均布荷载作用的简支梁,如要改变截面,应在距支座约1/6跨度处改变截面较为经济。l 第6、7章l 对于直

20、接承受动力荷载作用的实腹式偏心受力构件,其强度承载能力不考虑截面塑性发展,计算强度的公式是l 实腹式偏心受压构件的整体稳定,包括弯矩作用平面内的稳定和弯矩作用平面外的稳定。l 格构式压弯构件绕虚轴受弯时,以截面边缘屈服为设计准则。l 保证拉弯、压弯的刚度是验算其长细比。l 缀条式格构压弯构件单肢稳定计算时,单肢在缀条平面内的计算长度取缀条间距离,而在缀条平面外则取 之间的距离。l 当偏心弯矩作用在截面最大刚度平面内时,实腹式偏心受压构件有可能向平面外失稳而破坏。l 第1-2章 简答题l 钢结构和其他材料相比的特点(P2)。答优点:钢结构质量轻、强度高;钢材具有良好的塑性和韧性;钢材材质均匀,更

21、接近于匀质等向体;钢材具有不渗漏性,便于作成密闭结构;制造简便,施工周期短,装配性良好。缺点:耐腐蚀性差;耐热不耐火。l 钢结构的设计方法(P5 P22)。答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疲劳结构采用容许应力幅法。l 简述建筑钢结构对钢材的基本要求,规范推荐使用的钢材有哪些?(P13、P24)答对钢材的基本要求:较高的强度;良好的塑性;冲击韧性好;合格的冷弯性能;可焊性好;(p13)推荐使用的钢材:碳素结构钢,Q235在使用、加工和焊接方面的性能都比较好,是钢结构常用钢材之一;常用的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有Q345、Q390、Q420(p24)。l 钢材的塑性破坏和脆性破坏(p12)。答塑性

22、破坏是指构件产生明显的变形、应力达到材料的极限强度后而发生的破坏,破坏断口呈纤维状,色泽发暗,破坏前有较大的塑性变形,且变形持续时间长,容易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通常不会引起严重后果。脆性破坏是在塑性变形很小,甚至没有塑性变形的情况下突然发生的,破坏时构件的计算应力可能小于钢材的屈服点fy,破坏的断口平齐并呈有光泽的晶粒状。l 钢材中常见的冶金缺陷有哪些?(p16)答常见的冶金缺陷有:偏析、非金属夹杂、气孔、裂纹及分层。l 碳、硫、磷对钢材的性能有哪些影响?(p15)答碳 随着碳含量的增加,钢材强度提高而塑性和韧性,尤其是低温冲击韧性下降,同时可焊性、抗腐蚀性、冷弯性能明显降低;硫 降

23、低钢材的塑性、韧性、可焊性、抗锈蚀性等;在高温时使钢材变脆,即热脆。磷 虽磷的存在使钢材的强度和抗腐蚀性提高,但严重降低钢材的塑性,韧性可焊性、冷弯性能等,特别是在低温时使钢材变脆,即冷脆。l 什么情况下会产生应力集中,应力集中对材性有什么影响?(p18老师概况【】为自加)答截面突变、多向焊缝相交。【(18-19书)在钢结构构件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孔洞、槽口、凹角、形状变化和内部缺陷等,此时,轴心受力构件在截面变化处应力不再保持均匀分布,而是在一些区域产生局部高峰应力,在另外一些区域则应力降低,形成应力集中现象。更严重的是,靠近高峰应力的区域总是存在着同号平面或立体应力场,因而促使钢材变脆。】l

24、 什么是疲劳断裂?它的特点如何?简述其破坏过程。(19)答疲劳断裂:钢材在连续反复荷载作用下,虽然应力还低于极限抗拉强度,甚至低于屈服强度,仍会发生突然的脆性断裂,称为疲劳破坏即疲劳断裂。特点:脆性破坏;钢材的疲劳破坏过程经历三个阶段:裂纹的形成,裂纹的缓慢扩展和最后的迅速断裂。l 钢材的力学性能为何要按厚度(直径)进行划分?(16)答一般来说,轧制的钢材愈小(愈薄),其强度愈高,塑性和冲击韧性也愈好,由此规范对钢材按厚度和直径进行分组。l 第3章l 简述钢结构连接的种类和特点。(29)答钢结构连接方法可分为:焊缝连接、螺栓连接和铆钉连接。焊缝连接优点:任何形状的结构都可用焊接连接,构造简单,

25、节约钢材;连接的密封性好,结构刚度大;通过采用自动化作业,还可以提高焊接质量和工作效率。缺点:因焊接的高温作用在焊缝附近形成热影响区,钢材的金属组织和力学性能发生改变,某些部位材质变脆;焊接结构对裂纹很敏感,局部裂纹一旦发生,就容易扩展到整体,低温冷脆问题较为突出;焊接过程中钢材受到不均匀的高温和冷却,使结构产生焊接残余应力和残余变形,影响结构的稳定承载力、刚度和使用性能,使其疲劳强度降低,发生脆性破坏的可能性增大。螺栓连接优点:安装方便,特别适用于工地安装连接,也便于拆卸,适用于需要装拆结构的连接。缺点:需要在板件上开孔和拼装时对孔,增加制造工作量;螺栓孔还使构件截面消弱,且被连接的板件需要

26、互相搭接或另加角钢或拼接板等连接件,因而多费钢材。铆钉连接优点:连接质量易于直观检查,传力可靠,连接部位的韧性、塑性较好,对构件的金属板质要求低。缺点:制造时费工,浪费钢材,铆合时噪声大,劳动条件差,对技工的技术水平要求高。l 何时采用部分焊透的对接焊缝?(53)答对接焊缝设计时,有时考虑到经济、美观,并结合焊缝受力情况,采用部分焊透的对接焊缝。l 为何要规定螺栓排列的最大和最小容许距离要求?(58)答螺栓排列应满足以下要求(1)受力要求:当螺栓排列间距过小时,易在孔壁周围产生的应力集中,使净截面提前破坏。若端距(连接中最末一个螺栓孔中心沿连接的受力方向至构件端部的距离)过小,易使钢材在端部被

27、撕裂。若螺栓间距过大,易使钢板贴合不紧密,也可能造成螺栓间钢板的失稳。(2)构件要求:螺栓中距(相邻螺栓孔彼此之间的距离)及边距(螺栓孔中心在垂直于受力方向至构件边缘的距离)不宜过大,否则钢板间不能紧密贴合,潮气侵入缝隙使钢材锈蚀。(3)施工条件:为了保证有一定的施工空间,便于转动螺栓扳手,规范规定了螺栓最小容许间距。l 受剪普通螺栓有哪几种可能的破坏形式?如何防止?(61)答抗剪螺栓连接达到极限承载力时,可能的破坏形式有:(1)当螺栓杆直径较小,板件较厚时,栓杆可能先被剪断;(2)当螺栓杆直径较大,板件较薄时,板件可能先被挤坏。(3)当螺栓孔端距太小时,端距范围内的板件有可能被栓杆冲剪破坏。

28、(4)当螺栓对板的消弱过于严重时,板件可能在栓孔消弱的净截面处被拉坏。(5)当螺栓杆太长,栓杆有可能发生过大的弯曲变形而产生受弯破坏。防止:采取构造措施使端距2do可避免第三种情况;使被连接钢材总厚度小于5倍螺栓直径,则螺栓弯曲不严重而不必考虑弯曲破坏;第四种情况属于构件强度计算。因此抗剪螺栓连接的计算只考虑第一二种破坏形式,即对抗剪螺栓连接一般计算螺栓抗剪和孔壁承压强度。l 影响高强度螺栓预拉力的因素有哪些?(68 3-53)答钢材的性能等级fu和螺栓的直径Ae。l 简述普通螺栓连接与高强度螺栓摩擦型连接在弯矩作用下计算时的异同点。(30老师没说)答(网上找)在弯矩作用下,普通螺栓连接计算时

29、假定中和轴位于弯矩所指的最下列螺栓处,高强度螺栓摩擦型连接计算时中和轴位于螺栓形心轴处。l 第4章l 理想轴心受压构件的整体失稳形式有几种?各对应何种截面?(82 图4-7旁文字)答轴心受压构件丧失稳定的形式主要有三种:弯曲屈曲、扭转屈曲和弯扭屈曲。对于双轴对称截面其形心和剪切中心重合,会发生弯曲屈曲或扭转屈曲,但二者不会耦合。通常当受力中心与形心和剪心重合时,易发生弯曲屈曲;当受力中心不与形心和剪心重合时,呈现扭转屈曲;对于单轴对称截面绕非对称主轴失稳时,呈现弯曲屈曲;但当其绕对称轴失稳时通常呈弯扭屈曲;对于无对称轴的截面,容易发生弯扭屈曲。l 影响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承载力的因素有哪些?(8

30、4)答影响轴心受压构件整体稳定的因素主要是构件的初弯曲、荷载作用的初偏心、截面的纵向残余应力以及构件的端部约束条件等。l 计算单轴对称截面轴心受压构件绕对称轴的整体稳定时为什么用换算长细比?答单轴对称截面绕对称轴的整体失稳是弯扭屈曲,而查表用的稳定系数是弯曲屈曲,是把弯扭屈曲等效弯曲屈曲。l 计算格构式轴心受压构件绕虚轴的整体稳定时为什么用换算长细比?答考虑缀材剪切变形对稳定承载力的降低。第5章l 梁的强度计算包括哪些内容?如何计算?(老师未明确答案)要求记住p114-117公式5-4(抗弯)、5-7(抗剪)、5-8、5-9l 影响梁整体稳定的因素包括哪些?提高梁整体稳定的措施包括哪些?答影响

31、因素包括:梁的抗侧刚度、抗扭刚度、侧向支撑、受压翼缘宽度、荷载作用的位置。措施:抗侧刚度高、抗扭刚度高、侧向支撑点间的距离小、受压翼缘宽度大会提高稳定性、荷载作用在下翼缘稳定性要比作用在其他位置好。l 一般采取什么措施保证梁受压其缘和腹板的局部稳定?答减小翼缘的宽厚比,腹板设置加劲肋。l 设计型钢梁时,应计算那些内容?(p144老师未明确答案)l 第6-7章l 什么是边缘屈服准则和最大强度准则?格构式压弯构件采用何种准则?答边缘纤维屈服准则,是指当构件截面最大受压纤维刚一屈服时,即认为构件失去承载能力而发生破坏。最大强度准则,即以具有初始缺陷的压杆为模型,考虑截面的塑性发展,以最终破坏的最大荷载为其极限承载力。准则:边缘屈服。l 格构式构件考虑截面塑性发展吗? 答不考虑。l 什么是框架的有侧移失稳和无侧移失稳?(p183)答有侧移失稳就是无对称失稳,无侧移失稳就是对称失稳。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