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有限公司安全标准化管理手册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79021695 上传时间:2022-04-22 格式:DOC 页数:54 大小:62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建材有限公司安全标准化管理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建材有限公司安全标准化管理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建材有限公司安全标准化管理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资源描述:

《建材有限公司安全标准化管理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材有限公司安全标准化管理手册(5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重庆市大足区胡家沟建材有限公司安全标准化管理手册(HJS/AQQA)版本号:HJS/AQQA(第一版)编 制: 安 技 部 审 核: 陈 守 洋 批 准: 吴 朝 波 2012年2月28日发布 2012年3月1日执行目 录1概述11.1主要内容11.2企业概况12目的和范围12.1目的12.2适用范围12.3术语和定义23规范性引用文件44标准化系统54.1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54.2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64.3安全生产组织保障74.4风险管理114.5安全教育与培训144.6生产工艺系统安全管理164.7设备设施安全管理184.8作业现场安全管理204.9职业卫生管理244.10安全投入

2、、安全科技与工伤保险274.11检查284.12应急管理314.13事故、事件报告、调查与分析364.14绩效测量与评价385附录395.1法律、法规405.2规章、文件415.3标准、规范425.4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网络图435.5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目录445.6安全生产责任制目录455.7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目录465.8应急预案目录475.9安全记录清单48 更改记录序号文件编号章节号更改申请表序号更改日期批准人更改方式更改人换页划改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安全标准化管理手册发布令本安全标准化管理手册是按照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 导则、金属非金属矿山安

3、全标准化规范 地下矿山实施指南,结合本公司安全管理特点制定的。安全标准化管理手册中规定了我公司的安全方针和安全目标,描述了公司的安全标准化管理系统,确定了安全标准化管理系统所需的过程顺序及其相互作用,是本公司实施安全管理,开展安全策划、安全控制、安全保证和安全改进活动的纲领性文件,是全体员工在安全管理和安全活动中的行为准则,必须认真贯彻执行。作为公司的最高管理者,我将依据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对公司的安全工作负全责。现任命陈守洋为公司安全管理主要负责人,负责建立、完善和实施安全标准化管理系统。为此,我正式批准并发布本安全标准化管理手册,自2012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总经理:2012年

4、2月28日胡建司安全标准化管理手册第一章 概述1.1主要内容本手册规定了公司的安全方针和安全目标,引用了安全标准化管理系统的核心内容,并描述了安全标准化管理系统的过程顺序和相应关系,是本公司实施安全管理,开展安全策划、安全控制、安全保证和安全改进活动的纲领性文件。本手册符合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 导则、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 地下矿山实施指南。1.2企业概况公司全称“重庆市大足县胡家沟建材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位于大足县玉龙镇溜水社区一组,紧邻远近闻名的龙水湖畔东岸,有1.5公里的乡村公路与县级主公路相连,至邮亭与成渝高速公路相接约15公里,距大足县城23公里,距双桥主城区

5、8公里。公司注册资本360万元人民币,法定代表人:吴朝波。公司主要从事灰岩开采、加工、销售,开采方式:硐采石灰石。公司现有职工58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6人,具有专业技术职能25人。公司主要生产水泥原料和建筑用料两种,主要用于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矿区走向1100米,宽530米,可开采厚度15米,开采面积约0.6255平方公里,设计生产能力30万吨/年,可采年限为65年,资源十分丰富。公司现有机械设备挖掘机2台、装载机3台、内转运输车8台、年生产碎石50万吨生产线二条,办公楼及职工宿舍6栋共计1500平方米。公司自建立以来,未出现过较大的安全责任事故,“安全、环保、质量”是公司的生命线。

6、2008年7月,2009年10月、11月,国家安全司、重庆市安监局、外国专家团、大足县各级领导对公司进行了联合检查,对公司的“三化”建设作了充分肯定,并受到一致好评。特别是对植被的保护工作大加赞赏,称赞我司是“园林式”的建材公司。另外,于2009年12月30日由重庆市安监局给予我司奖励安全生产项目资金人民币壹拾万元整,充分体现了上级主管部门对我司安全工作的肯定。公司于2007年、2008年、2009年先后荣获大足县经委颁发的“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单位”,获大足县个体私营协会颁发的2007-2008年度“诚信私营企业”,获大足县“2010年度工业纳税三十强企业”。第二章 目的和范围2.1目的本手册依

7、据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 导则、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 地下矿山实施指南,规定了公司安全标准化管理系统要求,逐步建立以风险控制为核心,全员参与、过程控制和持续改进的动态安全管理系统,实现对矿山各个环节的风险进行辨识、预控,最大限度地消除作业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事故隐患,有效降低事故总量,防范重特大事故发生。2.2适用范围本手册描述的安全标准化管理系统适用于本公司所有涉及安全生产的全过程。本手册适用于本公司与安全有关的部门、场所和所有员工。本公司自设计、施工、生产等过程,均按照AQ2007.1-2006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 导则、AQ2007.2-2006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

8、规范 地下矿山实施指南的要求进行控制,标准条款在本公司全部适用,没有删减内容。本公司的外包过程为: a. 工程设计b. 工程施工c. 工程监理d. 安全评价对外包过程的控制,本公司按照承包商的选择与管理要求进行。2.3术语和定义(1)金属非金属矿山 metal and nonmetal mines 开采金属矿物,放射性矿物以及化工原料,建筑材料,冶金辅助原料,耐火材料及其他非金属矿物(煤炭除外)的矿山。 (2)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metal and nonmetal underground mines以平硐、斜井、斜坡道、竖井等作为出入口,深入地表以下,采出供建筑业、工业或加工业用的金属或非金属

9、矿物的采矿场及其附属设施。(3)员工代表 employees representative 在企业员工中产生,由员工自主选举并经主要负责人任命的代表员工职业安全健康利益的人员。 (4)任务观察 mission observes 对执行某一任务的员工进行的正式观察,有完全和部分两种类型。 (5)关键任务 key mission 属特定的工作任务,如果其未正确执行,可能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 (6)事件 incident 导致或可能导致事故的情况。 (7)危险源hazard 可能导致伤害,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其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8)危险源辨识 hazard

10、 identification 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性质的过程. (9)风险评价 risk assessment 评价风险程度并确定其是否在可承受风险范围的全过程. (10)相关方 interested parties 关注企业职业安全健康绩效或受其影响的个人或团体. (11)资源与能力 resources and ability 包括实施安全标准化所需要的人员,资金,设备,设施,材料,技术和方法,以及得到证实的知识,技能和经验. (12)安全绩效 safe performance 指企业根据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在控制和消除职业安全健康风险方面取得的可测量结果. (13)供应商 suppl

11、ier 为企业提供材料,设备或设施及其服务的外部个人或团体. (14) 承包商 contractor 在企业的作业现场按照双方协定的要求,期限及条件向企业提供服务的个人或团体.第三章 规范性引用文件(1)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 导则(AQ2007.1-2006)(2)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 地下矿山实施指南(AQ2007.2-2006)(3)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地下矿山评分办法(4)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AQ16423-2006)(5)矿山安全全标志(GB14161-1993)(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7)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令第397号)

12、(8)非煤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令第20号)(9)非煤矿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与竣工验收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令第18号) (10)关于加强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第80号) (11)关于印发金属非金属安全标准化评分办法的通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第70号)(12)重庆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加强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考评管理工作的通知 (13)重庆市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 第四章 标准化系统4.1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4.1.1方针4.1.1.1方针的制定公司依据法律法规要求,结合公司的风险特点与核心

13、业务制定了公司安全生产方针,并由公司总经理签发。4.1.1.2方针的内容安全第一、以人为本、持续改进、遵守法规。4.1.1.3方针的沟通与传达方针的制定过程中广泛征求了员工的意见,并与相关方进行了沟通,以公司文件的形式下发,张贴在公司设立的公告栏中。4.1.1.4方针的评审与修订每年12月公司对方针进行定期评审;根据内外部条件的变化,对方针进行修改,以确保其适应性。4.1.2目标4.1.2.1目标的设立1、工亡率为零;2、千人负伤率3;3、重大设备事故为零,重大火灾、交通事故为零;4、全员安全教育培训率达到100%,特殊工种持证上岗率达到100%;5、新的职业病发生率为零;6、特种设备检验率达

14、到100%,合格率达到100%;7、不发生爆炸物品的丢失事故。4.1.2.2目标的实施 公司每年年初制定目标的实施计划,并确保实施;并对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监测,每半年对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总结,年终进行考核奖惩。每年根据公司内外部条件的变化进行修订。4.2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4.2.1法律法规意识公司每年组织员工参加安全教育培训活动,讲解有关国家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各级人员均应了解和遵守安全法律法规要求,自觉遵守有关安全法律法规。培训结束后,公司对员工的培训内容进行考核,及时了解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意识。4.2.2需求识别与获取(1)安技部及时收集有关安全生产尤其是影响地下开采的

15、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等文件,并及时向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传达和贯彻。 (2)公司各部门和各级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及时到行政办公室查阅各种法律法规等文件,及时反馈对法律法规的需求信息。4.2.3融入(1)安技部及时搜集法律法规及各项政策,并根据法律法规的变化,调整公司的各项制度和各类文件。(2)每年组织至少一次旨在提高职工法律法规意识各类活动。(3)安技部及时将各类法律法规、公司的规章制度及文件及时发放到有关部门和人员。4.2.4评审与更新(1)安技部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法律法规的变化,法律法规对公司有影响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研究、评审,根据公司具体情况和法律法规的变化调整公司的管理制度、文件及工作。(2)安

16、技部保证公司所使用的法律法规是当前最新的版本。4.3安全生产组织保障4.3.1安全生产责任制4.3.1.1责任制的建立公司实行总经理负责制,下设安技部、行政办公室、供应部、销售部、财务部。公司主要负责人、管理人员、各岗位作业人员以及各职能部门均制定有安全生产责任制,共计36项。4.3.1.2责任制的内容详见附录5.6安全生产责任制清单。4.3.1.3责任制的沟通与评审(1)安技部在责任制下达后,组织专项学习,使所有人员对自己岗位的责任制充分理解,并能遵照执行。关键部门的责任制要上墙公布。各部门、岗位和人员要保证责任制贯彻落实。(2)公司每年年初对责任制进行评审和修订。4.3.2安全管理机构4.

17、3.2.1安全管理机构(1)公司按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要求设置了安技部,安技部部长:陈守洋;配备了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一矿两安,分别为吕林全、钟祥禄、龙光成。(2)为确保公司安全标准化的建立、实施、保持及持续改进,总经理任命副总经理陈守洋为标准化系统的主要负责人。4.3.2.2安全生产委员会为加强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经公司办公会研究,成立安全生产委员会,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相应的安全管理人员。安委会办公室设在安技部。4.3.2.3特殊职位人员任命为加强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经公司办公会研究,对以下安全管理职位及人员进行任命:安全负责人;消防负责人;应急救护员;事故调查员;员工代表;

18、4.3.3员工参与公司建立了员工权益保障制度,确保员工关心的问题得到积极响应,特别是保证员工在安全异常的情况下拒绝工作而不会受到惩罚。公司确保员工或员工代表参与安全活动,并在公司办公楼设有意见箱,及时收集、反馈员工关注的安全事项。4.3.4文件与资料控制4.3.4.1文件控制需求公司的安全标准化管理系统文件包括:a. 安全标准化管理手册(含安全方针和安全目标)。b. 程序文件(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责任制,管理标准)。c. 安全记录。4.3.4.2安全规章制度公司建立了各项管理制度共计81项。其中公司安全规章制度15项、其余各项管理制度66项。安技部根据法律法规的变化每年对制度进行评审修订,

19、各部门保证安全规章制度的执行。4.3.4.3安全记录要求行政办公室负责编制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和安全记录控制程序并负责记录的控制。各部门对主要的安全生产过程、时间、活动建立安全记录,并符合以下要求:a.内容真实、准确、清晰;b.填写及时、签署完整;c.编号清晰、标识明确;d.易于识别与检索;e.完整反映相应过程;f.明确保存期限4.3.5外部联系与内部沟通4.3.5.1外部联系 安技部及时同外界(政府有关部门、附近村镇等)就相关的安全问题进行沟通和联系,如遇重大安全事项,要及时以书面的形式与其沟通和协调。4.3.5.2内部沟通a.公司制定有合理化建议制度,听取员工和相关方的意见和建议。在公司办公

20、楼设有建议箱,收集员工关心的问题;b.公司采取会议、展示牌等方式进行沟通,每月召开安全事项讨论会,行政办公室负责公司内信息沟通协调;c.标准化主要负责人每月与员工就安全问题进行沟通,对于发现的安全问题及时处理;d. 公司确保有关安全要求、目标及其完成情况等信息在不同的部门、岗位之间的传递和沟通畅通。4.3.6系统管理评审(1)为评价本公司安全标准化系统的实施状况,识别不足及需要改进的事项,公司定于管理层每年12月份(或外部评审前)组织实施管理评审。(2)管理评审的目的在于真实反映公司安全管理状态的有效信息,提出今后改进的需求,从而制定新的行动计划并确保实施。评审的结果以文件的形式整理、记录,并

21、与责任人、员工及相关方沟通。4.3.7供应商与承包商管理4.3.7.1供应商的选择与管理(1)公司制定有供应商与承包商的选择、评价管理制度, 选择、评价符合要求的供应商,以确保供应商的能力满足本公司的要求,产品符合本公司的要求。(2)公司对供应商的供应过程实施全过程控制:a.明确与供应商协调或联系的责任人员;b.审查供应商的资质,选择符合要求的供应商;c.签订购买合同,明确双方的安全生产责任与义务;4.3.7.2承包商的选择与管理(1)公司制定有供应商与承包商的选择、评价管理制度, 选择、评价符合要求的承包商,以确保承包商的能力满足本公司的要求。(2)公司对承包商的安全生产表现实施全过程控制:

22、a.明确与承包商协调或联系的责任人员;b.审查承包商的资质,选择符合要求的承包商;c.对承包商的作业现场进行检查、评估,识别承包商给公司带来的风险;d.承包商的员工在使用本公司的设备、设施前,要对其进行培训;4.3.8安全认可与奖励公司制定有安全奖惩制度,使得所有层面的员工均能参与个人的认可过程。公司通过宣传栏公示安全表现信息,并定期更新。4.3.9工余安全管理公司制定有工余安全管理制度,通过传阅和张贴的方式向员工传达工余安全等信息。行政办公室根据工余的事故进行总结、分析;对员工进行培训和宣传,预防工余意外事故的发生。4.4风险管理4.4.1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要求4.4.1.1一般规定(1)

23、公司制定了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制度。(2)公司员工参与本岗位的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过程,并通过培训和会议等方式,使公司所有员工明确危险源的情况和预防措施、控制措施。(3)公司按有关法律要求,按时聘请有资质的安全评价公司进行安全评价,按要求出具安全评价报告。(4)对于安全评价报告中辨识与分析出的危险源,定期组织员工学习。4.4.1.2方法的确定(1)选择与公司相适应的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方法,并确保方法的适应性,一致性、可重复性及可评价性。(2)评价方法要能提供充足的信息。(3)常用的危险源辨识和评价方法包括a.安全检查表b.预先危险性分析c.事故树d.专家评议法4.4.1.3辨识与评价流程a.

24、准备b.危险源辨识c.危险源转化为风险的条件d.量化风险结果e.划分风险等级4.4.1.4风险控制措施确定原则(1)公司根据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2)遵循的原则a.消除b.替代c.工程控制、隔离d.管理措施e.个体防护(3)当员工的安全健康与财产保护发生矛盾时,应优先考虑确保员工安全健康的措施。4.4.1.5持续风险评价(1)公司按要求进行安全评价,包括新、改、扩建设项目的“安全预评价”和“安全验收评价”,每三年进行的“安全现状评价”,查找公司存在的危险源,及时处理重大风险。(2)持续风险评价常用方法包括:a.使用前检查b.计划任务观察c.设备检查d.工前危险预知

25、e.交接班检查f.定期安全检查g.定期检查h.安全标准化系统评价4.4.2风险评价(1)危险源辨识的原则: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2)公司进行风险评价,应着重考虑以下内容:a.生产工艺过程风险;b.危险物质风险;c.设备、设施风险;e.环境风险;f.职业卫生风险;g.管理风险;h.法律、法规、标准需求;i.相关方的观点等方面。(3)公司对风险评价结果进行风险分级管理,风险评价结果包括各种可能发生过程的描述和风险的级别。风险等级划分风险等级危害程度可能造成的伤害和损失安全的可以忽略的临界的有可能造成轻微伤害和破坏,应立即采取措施危险的会造成人员伤亡和系统破坏,要立即采取措施破坏性的会造成

26、灾难性事故,必须立即排除4.4.3关键任务识别与分析4.4.3.1基本要求(1)公司制定有关键任务识别与分析制度。(2)依据关键任务分析和作业实际情况编写作业指导书。并按要求制定下列作业指导书:凿岩爆破、运输系统、排水系统、通风系统、供电系统、破碎系统、安全管理。编写的作业指导书符合下列要求:简明扼要,突出关键步骤及要求。4.4.3.2工作票与许可任务管理(1)公司制定有工作票与许可任务管理制度。(2)公司在生产系统及辅助生产系统执行工作票与许可任务管理制度,并对工作票或许可的签发人员进行培训。(3)公司每年年初对需要工作票与许可任务的范围进行评审。4.4.3.3任务观察(1)公司制定有风险评

27、价任务观察制度。(2)确保在所需现场按照计划执行完整的任务观察与局部的任务观察。执行观察的人员接受观察方法的培训,根据观察结果确定训练与培训的特殊需求。(3)行政办公室负责保存任务观察记录。4.5安全教育与培训4.5.1员工安全意识4.5.1.1意识的辨识与输入公司制定有安全意识提升计划,逐渐提升各层次员工的安全意识。a.新员工安全意识培训; b.工作现场特定安全意识培训;c.复岗安全意识培训;d.针对管理层安全管理职责的特定意识进行培训。4.5.1.2意识提升(1)公司制定有员工安全意识识别与提升制度,为提升员工安全意识提供充足的资源,建立监测、跟踪意识提升效果及深层次意识培训需求的机制。(

28、2)公司制定有安全意识宣传计划,利用各种视听资料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4.5.2培训要求4.5.2.1需求识别与分析培训需求的识别应针对所有员工和所有作业过程,并充分考虑一下内容:a.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b.员工和管理层的意见和建议;c.技术发展的需要;d.变化管理的要求;e.风险评价结果;f.相关方的要求。4.5.2.2培训要求(1)培训形式a.三级安全教育:包括一级(公司级)、二级(部门)、三级(班组);b. 调换工种和复工教育;c. 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d. 全员安全教育;e. 主要负责人应接受上级有关部门组织的安全培训、考试合格并取得安全管理资格证;定期进行复审;f. 经常性

29、安全教育;g.临时性安全教育;(2)培训时间a.经理(矿长)不少于40学时;b.安全管理人员不少于120学时;e.职能部门负责人不少于40学时;d.员工不少于32学时。(3)培训内容基本内容对管理层的培训内容对安全生产可能有重大影响的员工培训项目;培训时间;可能需求;培训内容;事故调查分析技术;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技术;沟通技巧;检查、审核技术;法律依从性管理;应急管理;职业卫生管理;变化管理。工作中潜在的风险;事故预防及应急响应中的职责;依从标准化系统的重要性;偏离制度可能的后果;操作程序、工作说明。(4)培训记录行政办公室要保存所有培训过程和结果的记录。4.5.3培训评审(1)安

30、技部负责建立培训的适宜性和有效性的评估机制,对培训数量与培训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估。(2)评估的途径包括:a.学员反馈 b.绩效改善调查c.管理层反馈d.测试结果的分析e.现场应用能力的跟踪4.6生产工艺系统安全管理4.6.1 设计要求(1)公司制定有设计管理制度,对设计质量进行有效控制,并明确:a.审核设计单位的资质要求;b.审核设计文件(图纸)的要求;c.负责设计管理的部门、人员及其职责;d.要求设计单位(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的规定;e.设计应充分考虑风险评价结果,并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审批;f.保存相关设计文件(图纸)的规定; (2)公司确保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建设工程的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

31、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3)公司保存了设计文件和图纸,包括地形地质图、井巷工程平面布置图、开拓系统图、供电线路及设备布置图、井上下对照图等。(5)施工组织设计,基建期应由施工单位编制,生产期由公司自行编制。4.6.2采矿工艺(1)公司制定有采矿工艺管理制度,并确保:a.采用的采矿方法及结构参数适合揭露的矿体地质条件;b.设备、设施之问相互匹配,并满足工序要求;c.各工序之间相互匹配,并满足公司生产要求;d.回采顺序和方式适应开采现状;e.开采范围在采矿许可证划定的范围内。 (2)采区按照适当的回采顺序进行回采,做到:a.按设计要求布置矿房、矿柱;b.对地压活动进行有效监测,并及

32、时处理采空区;c.及时调整采矿方法和结构参数;d.设备、设施和工序之间相互匹配;e.在规定的范围内开采。4.6.3 生产保障系统(1)公司制定有生产保障系统管理制度,重点关注通风、铲装运输、供配电、防排水和防灭火等系统。(2)安全生产矿长需确保各生产系统运行良好:a.铲装运输能力满足生产要求,并可靠运行。b.地面及井下供配电符合有关规程的规定,并可靠运行。c.矿井通风系统能力满足安全规程的要求,并可靠运行。根据生产变化及时调整通风系统,并绘制全矿通风系统图。d.按设计要求建立防排水系统,其能力要满足井下排水要求,并有预防和控制突水、透水的措施。e.建(构)筑物和重要设备,按GBJ16和其他有关

33、规定以及消防部门的要求,建立消防隔离设施,配备足够的消防设备和器材。4.6.4 变化管理 (1)生产工艺变化前,需经公司内部和外部的评审,并报请公司主要负责人批准。 (2)在实施变化前,安全生产矿长配合安技部进行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 (3)财务部需确保变化管理所需的制度和资源。 (4)变化的相关资料应完整移交并存档。4.7设备设施安全管理4.7.1 基本要求 (1)公司制定了设备设施管理制度,以规范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并明确: a.规划过程;b.采购过程;c.安装(建设)过程;d.调试过程;e.验收过程;f.使用、维护过程;g.报废过程;(2)供应部建立设备设施管理台帐及其原始资料、图纸和记录

34、的档案。(3)公司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时,进行充分的安全论证。4.7.2 设备设施维护4.7.2.1 维护制度(1)公司制定了设备设施维护制度,以确保维护系统的效率和效力,并明确:a.标识;b.维护过程;c.维护频率;d.要求完成的工作;e.备件;f.记录;(2) 公司通过工艺流程和过程控制的系统评估,识别设备设施可能的故障类型,确定设备、设施的维护计划。4.7.2.2 维护计划(1) 设备设施的维护计划应重点关注: a.铲装运输系统; b.通风设备; c.排水设备; d.供配电设备; e.破碎系统; f.采掘系统; g.应急系统; h.仪器仪表; i.备用设备。(2) 维护计划

35、的完成情况以书面的形式向主管领导汇报,并与相关人员沟通维护情况。(3) 进行设备设施维护时,应识别异常情况。(4) 公司评估设备设施维护系统的效力,并定期或在发生变化时对其进行更新。4.7.2.3 检测检验(1) 公司根据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以及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结果,列出需要检测检验的设备、设施、仪器、仪表和器材清单。(2)公司按规定对设备设施进行检测检验,并保存检测检验过程和结果的记录。4.8作业现场安全管理4.8.1作业环境4.8.1.1安全出口与人行通道(1)矿井(中段和采区)有符合GB16423-2006要求的安全出口。(2)井巷的分道口应有路标,注明其所在地点及通往地面出口的方

36、向。(3)井巷中的人行通道符合GB16423-2006的规定。4.8.2.2公司制定了顶板分级管理制度。对顶板不稳固的采场,有监控手段和处理措施。(2)围岩松软不稳固的回采工作面及采准巷道,采取了支护措施。(3)采场内的所有电力线路,按GB16423-2006的要求敷设整齐,无乱搭乱接现象。4.8.2.3采空区(1)公司根据采空区特点,制定了采空区管理制度。(2)公司按设计要求进行采空区处理。采空区的处理有切实可靠的方案。(3)公司制定了井巷报废管理制度,确保井巷报废后的风险得到有效控制。4.8.2.4地表塌陷区(1)公司采取有效的措施,避免无关人员进入地表塌陷区。(2)地表移动范围内,禁止建

37、新的建(构)筑物。(3)在地表移动区外,修筑防洪沟,防止大量地表水通过塌陷区进入井下。(4)公司委托205地质队建立岩体移动监测站,监测塌陷区上部围岩的变形与移动。4.8.2.5井巷和硐室(1)井底车场、站台的设置和管道的铺设等,符合GB16423-2006的规定。(2)井巷和硐室的布置及其支护方法、材料和质量,符合GB16423-2006的规定。(3)对所有支护的井巷,均定期进行维护。(4)井巷、硐室和采场的设备、工具、材料及废弃物的布置或存放符合安全要求。4.8.2.6照明(1)井下所有作业地点和人行通道均有良好的照明。(2)采掘工作面可采用移动式电气照明;有爆炸危险的井巷和采掘工作面,采

38、用携带式蓄电池矿灯;照明应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执行。(3)从采区变电所到照明用变压器的380V220V供电线路,为专用线,不与动力线共用。4.8.2.6安全标志(1)按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公司风险特点,辨识需设置安全标志的地点和场所。(2)公司根据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设置相应的、符合GB14161要求的安全标志。(3)公司建立安全标志管理档案。已经安放的安全标志,未经管理部门许可,不应任意拆除或移动。(4)作业场所有坠落危险的钻孔、井巷、溶洞、陷坑、泥浆池和水仓等,均应加盖或设栅栏,并设置明显的标志。4.8.2作业过程4.8.2.1一般要求(1)公司制定有交接班制度,做好交接班记录。(2

39、)发现潜在的或已发生的危及作业人员安全的状况,在交接班时应交代清楚,并做好记录。(3)进入作业现场之前,人员按规定佩带个体防护用品。(4)作业前首先检查作业场所和设备、设施的安全状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5)按照作业指导书的要求进行作业。(6)所有井下作业人员,均熟悉安全出口和紧急撤离路线。4.8.2.2凿岩(1)凿岩前首先处理浮石,避免在同一工作面同时凿岩和处理浮石。(2)作业前检查凿岩设备及风、水管连接情况。(3)炮眼布置符合设计要求,严禁打残眼。(4)凿岩采取了湿式作业。4.8.2.3爆破(1)有严格的爆破器材管理制度。(2)爆破作业按批准的爆破设计书或爆破说明书进行。(3)爆破作业分工

40、明确,作业人员具备相应的资格、意识和能力。(4)爆破工作开始前,确定危险区的边界,并设置明显的标志和岗哨,爆破前有明确的警戒信号。(5)爆破后,爆破员按规定的等待时间进入爆破地点,检查有无危石、盲炮等现象。当确认爆破地点安全后,经当班爆破班长同意,才准许人员进入爆破地点。(6) 每次爆破后,爆破员认真填写爆破记录。4.8.2.4通风(1)保证作业面的风量、风速和风质,满足GB16423-2006的要求。(2)工作面风量不足时,要加强局部通风。(3)爆破作业后加强通风,防止有毒有害物质超标。4.8.2.5出矿(1)公司针对出矿方式,制定相应的出矿管理制度。(2)识别不同出矿方式的风险,并采取有效

41、的预防措施。4.8.2.6支护(1)对所有需要支护的场所进行识别。(2)针对识别的支护场所,选择合适的支护方式,并进行支护设计。(3)对支护过程中的风险进行识别,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4.8.2.7铲装与运输(1)针对所采用的提升与运输方式,制定相应的提升与运输作业管理制度。(2)对铲装运输过程中的风险进行识别,并重点关注挤伤和撞车等。(3)做好人员出入井登记。(4)人员和物料的出入井管理制度在井口公告。(5)爆破器材和其他危险物品的提升与运输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6)定期检查各铲装、运输设备。4.8.3劳动防护用品4.8.3.1需求评估(1)公司通过作业场所的风险分析,识别劳动防护用品的需求

42、。(2)参加识别过程的人员应包括:a.安全管理人员;b.职业卫生管理人员或专业医务人员;c.员工或员工代表。(3)公司制定了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并明确:a.采购;b.发放;c.贮存;d.检查;e.保养;f.检测;g.使用;h.评估;4.8.3.2提供程序(1)公司为员工发放符合要求的劳动防护用品,并提供穿戴、使用的培训。(2)确保劳动防护用品正确地使用与维护。4.8.3.3检查与维护(1)公司建立特殊劳动防护用品清单。(2)公司建立检查、维护和存放劳动防护用品的系统,保证劳动防护用品使用功能。(3)公司定期评估劳动防护用品使用的依从水平。(4)公司保存劳动防护用品发放、使用和维护的记录。4.

43、9职业卫生管理4.9.1健康监护4.9.1.1健康保护程序(1) 公司建立了健康保护制度,并任命具有相应能力的人员负责健康监护管理工作,并明确:a.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的匹配及其资质要求;b.医疗、健康设施及服务要求;c.药品及相关物品的控制要求;d.职业危害的控制要求;e.职业卫生监测要求;f.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 (2)公司对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分析。(3)对公司及周边地区可能的传染疾病进行识别,并加以控制。(4)公司识别需要定期进行身体、心理及生理监测的工种和员工;确定各工种的体检要求:a.上岗前体检;b.换岗前体检;c.岗后体检;d.特定的体检;(5)公司建立员工职业卫生监护档

44、案并保密。4.9.1.2设施及服务(1)公司按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配备职业卫生设施,职业卫生设施需做到“三同时”。(2)职业卫生服务满足认定风险的要求,包括紧急救护情况。(3)医疗设备进行维护及校验。(4)职业卫生设施进行维护。(5)公司配备急救员及急救设备。(6)工作场所应设置足够的急救箱,并按标准和风险放置急救用品,急救箱由合格急救员负责管理并定期检查和补充。急救箱位置及急救员名单应张贴。4.9.2职业危害控制(1) 公司建立职业危害控制制度。并明确以下职业危害因素:a.粉尘;b.噪声与振动;c.有毒有害气体;d.人机功效;e.高温与低温;f.潮湿;g.照度不良;(2)职业危害控制方法的选

45、择,应突出预防性,并遵循下列原则:a)消除;b)替代;c)工程控制、隔离;b)管理控制;e)个体防护。(3) 公司对员工进行有关职业危害的专门培训,以满足职业危害控制的意识、知识和能力。4.9.3职业卫生监测(1) 公司对识别出的职业危害实施有效监测,包括粉尘、噪声、高温、振动、有毒有害气体等。(2)针对已识别的职业危害制定监测制度:a.监测类别要求;b.监测时间要求;c.监测地点要求;d.监测人员要求;e.措施相应要求;f.检查要求;g.记录要求;(3)公司制定监测计划,并确保其有效执行。4.1.4人机工效(1) 公司关注生产及管理过程中的人机工效问题。(2) 评估人机工效影响应考虑以下因素

46、,并根据评估结果,采取对应的措施:a.人工搬运;b.作业空间布局;c.有限空间作业;d.控制装置的设计;e.疲劳。4.10安全投入、安全科技与工伤保险4.10.1安全投入(1)公司主要负责人确保安全生产所需的投入,并对因投入不足所导致的后果负责。(2) 公司按照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财务管理暂行办法(财企【2006】478号)规定提取安全费用,用于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和本质安全程度。安全措施费用包含以下方面:a.安全工程b.安全管理c.安全设备d.劳动防护用品e.安全标志及标识f.安全奖励g.安全教育培训h.工伤保险i.应急设备设施j.事故预防4.10.2安全科技(1) 公司积极开

47、展安全科技研究,并对安全科技项目进行认可与奖励。(2) 安全技术创新重点关注:a.公司现代安全管理理论和方法的研究;b.安全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研究;c.公司重大危险源监控、预警与控制技术的研究; d.国外先进安全科学技术引进、消化和应用。4.10.3工伤保险(1) 公司制定有工伤保险管理制度。(2) 公司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并为员工缴纳工伤保险费。同时确保工伤保险投保范围覆盖所有员工,且发生工伤的员工都能得到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4.11检查 4.11.1一般要求(1) 公司制定了安全检查制度,确保所进行的安全检查覆盖公司所有的作业场所、活动、设备、设施、人员和管理。并明确:a.

48、检查内容;b.检查频率;c.检查范围;d.检查人员要求;(2) 公司建立完善的安全检查信息收集、传递、处理和反馈渠道。(3) 公司对所有执行安全检查人员进行培训,使其熟练掌握各类安全检查方法和技巧。培训内容包括:a.危害识别;b.危害分类;c.有效的补偿技术;d.报告要求。(4) 执行各项检查前,遵循下列原则制定相应的检查表:a.根据危险源辨识结果,抓住要害部位或部件,以及相邻或交叉作业岗位可能造成伤害的环节;b.检查内容应做到对象明确、标准具体;c.检查表要文字精炼,含义准确。(5)在检查发现的问题未彻底消除前,制定并实施有效的临时措施,以避免隐患被触发引起事故。(6) 公司定期对安全检查的

49、效果进行评审,并根据变化的情况,及时更新检查内容和方法。(7) 所有安全检查均应记录存档,并可获取。(8)检查的结果应作为安全考评的依据。4.11.2巡回检查(1) 公司根据安全检查制度,对各级管理人员的巡回检查路线、时间做出规定,并考虑各级检查之间的联系。(2) 检查前应制定检查表,检查内容包括:a.违章指挥或现场管理的情况;b.安全着装及防护用品使用状况;c.协同作业的统一指挥和信息联络情况;d.人员处于危险位置的情况;e.危险物品及能量处理状况;f.生产通道及作业场地情况;g.作业方法;h.遵章守纪情况;i.环境状况;j.高风险作业的危险预测预控情况。4.11.3例行检查(1) 公司各级

50、管理机构应对责任范围内的安全管理情况定期进行例行检查。(2)例行检查的内容应包括:a.规章制度落实情况;b.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情况;c.安全活动(主要是危险预知)开展情况;d.标准化作业落实情况;e.文明生产情况;f.违章违纪情况。4.11.4专业检查(1) 专业检查主要针对风险等级较高或对生产安全影响较大的危险单元。专业检查的对象主要有:a.铲装运输系统;b.排水系统;c.通风系统;d.紧急通讯系统;e.应急救援系统;f.供配电系统;g.其它重要设备和设施。(2)专业检查可由公司组织有关专业部门进行,必要时委托中介机构进行。(3)专业检查应定期进行,发现影响系统安全的重大隐患时,应及时进行专

51、业检查。4.11.5综合检查(1) 综合检查的类型主要包括:a.节假日前的安全大检查;b.主管部门布置的安全大检查等。(2)综合检查的内容一般包括:a.重大风险的控制情况;b.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情况;c.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的执行情况;d.有关专项工作开展情况;e.其他有关情况。4.11.6纠正和预防措施(1)公司制定有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的保障制度,确保对安全标准化系统中出现的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2) 保障制度应明确规定:a.依据问题的严重程度,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计划;b.实施纠正和预防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c.及时反馈纠正和预防的实施情况及其有效性,并与员工和相关

52、管理层进行沟通;d.对纠正和预防的实施情况及其有效性进行评审的责任部门或责任人;e.保存及管理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记录的要求。4.12应急管理 4.12.1应急准备4.12.1.1认定紧急情况(1)公司根据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结果,并考虑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以及以往事故、事件和紧急状况的经验,认定潜在的紧急情况。(2) 认定紧急情况时,应特别关注:a.自然灾害:如洪水、泥石流、台风、地震等;b.透水;c.火灾;d.地压灾害;e.地表塌陷;f.车辆事故g.爆炸;h.突然停电;i.中毒和窒息。4.12.1.2应急准备管理(1)公司制定应急管理及响应制度,并明确:a.紧急事件认定要求;b.应急预案编写

53、要求;c.紧急事件组织准备要求;d.应急装置配置要求;e.紧急事件演习要求;f.相互支援识别与协调要求;(2)公司指定专人管理应急工作,并根据应急演练中的风险和公司内外部事故、事件的应急经验,及时完善应急准备工作。(3) 定期评审与公司应急有关的外部应急部门,如消防、医疗部门。(4) 公司评审可能造成公司紧急情况的外部机构及其影响,如危险货物的供应商及其危险物品的类型、数量、位置的信息等。4.12.2应急计划(1) 公司针对认定的紧急情况编制应急计划,并明确有关人员的职责及履职方法。(2) 编制应急计划时,考虑以下内容:a.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结果;b.安全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c.以往事故、事

54、件和紧急状况的经验;d.公司现有的应急能力和应具备的应急能力;e.专业应急部门可以支援的应急能力;f.政府在应急管理中的作用等。(3)应急计划的内容应包括:a.接警与通知;b.指挥与控制;c.警报与紧急公告;d.应急资源;e.通讯;f.事态监测与评估;g.警戒与治安;h.人员疏散;i.医疗与卫生;j.公共关系;k.应急人员安全;l.搜索与援救;m.泄漏物控制;n.现场恢复。4.12.3应急响应(1) 公司根据事故或紧急情况确定启动应急程序,并按事先规定的响应级别实施应急响应。发生紧急情况时,应能:a.及时发出警报并通知有关人员;b.及时启动应急预案;c.及时作出应急响应;d.应急响应人员到场;

55、e.各响应小组有人指挥并控制好现场;f.提供有效的应急设备设施;g.应急通讯通畅;h.实施现场警戒;i.疏散相关人员;j.救治受伤人员;k.应急人员安全;l.搜救失踪人员;m.控制泄漏物n.事后处置(2) 公司确保足够的应急能力支持。4.12.4应急保障(1)公司建立完善的应急组织机构,并规定职责及作用。设立应急控制指挥中心时,确保其具备必需的能力。(2)公司根据认定的紧急情况,建立应急响应队伍,包括:a.消防;b.医疗救护;c.搜索与救援;d.安全保卫;e.通讯;f.抢修。(3)公司根据认定的紧急情况配备必要装备,包括:a.通信设备;b.急救用品;c.紧急备用电源、设备及物资;d.摄影设备;

56、e.应急人员的识别标识;f.急救防护用品。公司配置应急装备时,需考虑外部可以支援的应急能力。(4) 公司针对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识别外部应急资源。(5)对于已识别的、可以利用的外部应急资源,建立正式的相互支援协议。4.12.5应急评审与改进4.12.5.1应急评审(1)公司制定应急预案评审制度,明确:a. 应急预案评审的频率;b. 应急预案评审的组织要求;c.应急演练的方法;d.应急演练的频率;e.应急演练的策划要求。 (2)公司定期评审和更新应急计划,确保所需的应急能力。(3) 评审的依据包括:a.紧急情况响应和应急演练的结果;b.外部应急经验;c.设备、设施或流程的变化情况。(4) 修订后

57、的应急计划及时发放给相关人员,并对其提供必要的培训。(5)基于安全考虑,应急计划应适度保密。 4.12.5.2培训、训练及演习(1)公司对相关人员进行应急培训、训练和演习。(2)培训和训练可针对应急队伍和全体员工进行。(3)演习根据认定的紧急情况,按计划进行。演习方式包括a.桌面演习b.功能演习c.全面演习。4.13事故、事件报告、调查与分析 4.13.1报告(1) 公司制定事故、事件报告制度,明确:a.事故、事件定义;b.事故、事件类别;c.报告范围;d.报告时间;e.报告方式;f.事故、时间的响应程序(2)行政办公室对报告的事故、事件进行登记建档,并定期审查,以确保所有的事故、事件均得到有

58、效调查和处理。4.13.2调查(1)公司制定有建立事故、事件调查与跟踪制度,明确:a.事故、事件类型;b.调查机构及人员;c.调查内容;d.调查方法;e.时间要求;f.所需装置、设备;g.现场调查要求;h.事故证据、资料的收集整理;i.事故、事件信息沟通的方式、对象和时间;g.中高层管理人员参与调查的要求。 (2)行政办公室调查过程中需考虑专业技术需要,必要时可以聘请外部专家。(3)在形成调查报告之前,与所涉及的员工进行交流。(4)调查应确保查明事件、事故的根本原因,调查报告提出事故、事件的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的建议。(5)行政办公室对所有相关文件和资料进行整理,并归档保存。4.13.3统计与分析(1)公司确定事故、事件统计指标及计算方法,并定期对事故、事件的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发现事故、事件发生的原因和趋势。(2)事故、事件分析的要点包括:a.事故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