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义务教育美术教辅书籍的定位编写与特色—本科毕业论文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79014644 上传时间:2022-04-22 格式:DOC 页数:65 大小:1.04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论义务教育美术教辅书籍的定位编写与特色—本科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论义务教育美术教辅书籍的定位编写与特色—本科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论义务教育美术教辅书籍的定位编写与特色—本科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资源描述:

《论义务教育美术教辅书籍的定位编写与特色—本科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义务教育美术教辅书籍的定位编写与特色—本科毕业论文(6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硕士学位论文 论义务教育美术教辅书籍的定位、编写与特色 以湖南美术出版社版美术基础训练为例摘 要在我国基础教育中,教辅书籍一直都是学生课外学习的重要工具,一本优秀的教辅书籍能为师生的教与学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高质量的美术教辅书籍也不例外,它不仅能供学生课外练习使用,帮助其课程学习,而且,教师在使用不同版本的美术教科书时也可从中选用合适的训练让学生展开自学活动。因此,无论文化课程,还是艺术课程,其教辅书籍的作用都是不言而喻的。今天,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受到普遍认可,为适应社会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编写出符合时代要求的美术教辅书籍是师生学习的共同需要。虽然美术教育的现状仍存在一些不理想的因子,但相较过去

2、已得到了明显地改变。特别是家长的支持,为学生美术综合素质的养成提供了良好的成长环境,使美术教辅书籍在学生课外发挥出了应有的辅助作用。本文藉新课程标准美术教科书即将“转正 义务教育新课程美术教科书由02年开始在全国各地实验区选用的“试用本”转变为将在全国使用的“正式本”即新课程美术教科书的“转正”。”之际,从“满足社会需要”出发,对义务教育美术教辅书籍的大概面貌作了一些浅显的勾勒,并以湖南美术出版社2009年出版的一套美术基础训练为实例,具体讨论了义务教育美术教辅书籍的定位、编写与特色。其中,编写部分主要以美术基础训练中的内容为例,以实例分析的方式论述了义务教育美术教辅书籍的体例、内容、形式等。

3、关键词:美术学科,教辅书籍,定位,编写,特色 ABSTRACT In our countrys basic education, teaching auxiliary books has been an important tool for students learning, an excellent reference book for teachers and students teaching and learning plays a great role in promoting. High quality art reference books is not exceptional

4、 also, it can not only for the student extracurricular practice using, help its course, and teachers in the use of different versions of art textbooks from may also be appropriate to training students launched self-study activities. Therefore, whether cultural courses, or art courses, the teaching a

5、uxiliary books role is self-evident. Today, art education has been widely recognized the importance of basic education, to adapt to the needs of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compile accord with the demands of the era of art teaching auxiliary books is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learn common needs. Alt

6、hough art education status still has some not ideal of factor, but compared with the past has been substantially in change. Especially the parents support,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students for art form provides good growth environment, make art tutors in students extracurricular books play out

7、of due auxiliary function. This paper employs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art textbooks will “becomes Art books by the new curriculum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02 experimental areas across the country began to use the Try This” into use in the country, the official of the art textbooks that the new cu

8、rriculum regularized.” from “to meet the social needs, based on compulsory education” the fine arts teaching auxiliary books about face outline made some plain, and takes Hunan art publishing house published in 2009 a set of art foundation training as an example, the specific duty education are disc

9、ussed the orientation, art teaching auxiliary books written and feature. Among them, write some concentrates on the art foundation training as an example, the contents of the way by the example analysis discussed education arts teaching auxiliary books duty writing style, content, form, etc. Keyword

10、s: fine arts,discipline,characteristic,Written books positioning,reference III目 录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1(一)选题背景1(二)相关研究综述3(三)研究的意义、思路和方法3(四)相关概念界定6一、义务教育美术教辅书籍与其教科书的关系8(一)美术教辅书籍是辅佐其教科书实现国家美术课程标准的重要补充手段之一81.学习内容82.学习形式93.学习方法9(二)美术教辅书籍是延伸其教科书内容的重要课外自习平台101.训练让学生巩固和深化体验课堂内的美术技能知识102.阅读和欣赏让学生加深理解课堂内的美术技能知识123.拓

11、展活动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更广泛的美术文化及跨学科、跨文化等问题13(三)美术教辅书籍丰富了其教科书内容的灵活性和实用性141.能适当解决美术教科书篇幅主面内容的有限性142.能实地弥补美术教科书因地域、学校条件不同使用的灵活性15(四)美术教科书是其教辅书籍编写的重要依据15二、义务教育美术教辅书籍的定位16(一)美术教辅书籍的产生与作用16(二)美术新课改前后教辅书籍定位的比较181.内容比较192.形式比较223.方法比较23(三)美术教科书对美术教辅书籍定位的直接影响241.美术教科书对其教辅书籍编写原则与方法的影响242.美术教科书对其教辅书籍编写内容与形式的影响26三、义务教育美术教辅

12、书籍的编写28(一)体例及实例分析29(二)内容及实例分析31(三)形式及实例分析35(四)几种关系的处理37四、义务教育美术教辅书籍的特色40(一)科学性40(二)时代性41(三)地域性41(四)个别性42(五)灵活性42(六)拓展性43五、义务教育美术教辅书籍的编写与使用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44(一)教辅书籍要偏重学本便于自学和练习44(二)教辅书籍要符合地域发展的家庭经济与文化承受力45(三)教辅书籍要充分利用地域的科技、文化与美术资源46(四)要因人、因校、因地制宜地展开教学活动46(五)要摆正美术教辅书籍与其教科书、课内外教学的关系47(六)要完善美术教辅书籍的审订与发行制度48结语5

13、0参考文献52附录54后记55论义务教育美术教辅书籍的定位、编写与特色以湘美版美术基础训练为例引 言(一)选题背景现在市场上各类义务教育教辅书籍遍地都是,可谓良莠不齐。对于它们的编写与出版,目前教育行政部门还没有出台专门的规章制度,致使这个市场一度混乱不堪。特别是面对上一轮课改教辅图书所呈现的急进、虚热现象,已有不少出版界人士提出管理部门或教材出版机构能否在新课标教科书修订中同步推出权威性的教辅可见,人们对教辅书籍市场需要整治,对其编写需要有预见、引导、提升的意识开始觉醒了。2010年,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教育部已重新启动了新课程教材的修订和送审工作,这意味着02年开始在实验区使用的实验本教

14、科书经过八年多的试用后迎来了它的修订,修订后的教科书将再一次送审,最终会从众多“试用本”中产生“正式本”。伴随“正式本”的诞生,于出版单位而言,迫不及待需要解决的一个基本问题就是教材的“后期服务美术新课标中提出教材应力求多样化,以便适应不同地域和学校的教学需要。但课程建设和教科书使用的实际经验告诉我们,指望一套教材包罗万象和面面俱到是不现实也是不可能的。因此,编写一套完整的美术教辅书籍,以适时解决教科书使用和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就是完善教科书后期服务的有力方式之一。”问题。我们知道,教材的送审重点指的是对于教材的狭义概念中的教科书的送审。教科书成熟了,必定要有成熟的教辅予以配合,这对新课标下教科

15、书的推广极其重要。因此,在教科书修订送审前,鉴于义务教育美术学科还很少有专门的综合性教辅书籍真正面世,编写一套成熟的教辅书籍很有必要,不仅是为了保证教材的完整性(美术教科书上市后能同步推出配套的教辅书籍),更是为了加强教材建设的后期服务水平,落实美术新课标的课程精神。另外,从现有的美术教辅书籍来看,教辅书籍版本不少,虽然形成了多本,但“多样”明显不足。我国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要有多样化的教辅书籍辅助其教科书,可事实上,目前的教辅大多是同一个特色的多样化,缺少个性特色。这与教育部门提出的“教材的特色要适合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多样化”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16、。还有一定的距离。因此,跟随这次教材修订所编写的美术教辅书籍必须充分考虑不同地区学生的基础、地方资源和文化特色,以编写出适应不同地区教师和学生需要的易教、好学的美术教辅书籍。此外,近年来民办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是编写义务教育美术教辅书籍的驱动力之一。民办教育事业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规模较大的民办学校、规模较小的各种培训、学习班等都是其主要形式,而美术教育培训又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第三条指出:“国家对民办教育实行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民办教育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法律出版社,2

17、003。因此,美术教育培训的发展,使得社会对优质美术教学书籍的需求不断增大,而且,义务教育美术教辅书籍不再只有出版单位才可以编写,民营企业也可以携手民办教育事业编写出符合要求的教辅书籍。这些正是美术教辅书籍发展的一个新空间。(二)相关研究综述关于义务教育美术教辅书籍在定位、编写及特色上的研究,国内外见于相关期刊的文章极少,散见于各类期刊的相关论文,如关于教辅读物的思考 朱杰人:瓶子和酒关于教辅读物的思考 编辑学刊 2003.04。、教学辅导类报刊要以实施素质教育为宗旨 刘世华:教学辅导类报刊要以实施素质教育为宗旨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2.03。、新课标教材要“转正”、下一站,教辅出版

18、小洗牌何文静、程建农:新课标教材要“转正” 出版人 第136期。何文静、程建农:下一站,教辅出版小洗牌 出版人 第136期。 等等都只是对教辅书籍编写与发展的一些零星思考。具体到美术教辅书籍,到目前笔者还没有找到相关论文或类似研究的案例。新课标中对教材的编写虽然提出了粗线条式的教材编写原则及呈现方式建议,但这些建议主要是针对教材中的教科书而言的。不可否认,“建议”同样也适用于美术教辅书籍编写的指导,然而专门以教辅书籍编写为主题的具体研究却还未见端倪。目前,新课标美术实验教科书已有多个版本,不同版本都是依据新课改、力求适合学生成长需要和发展规律而编写的,可谓对美术教科书的编写与研究已达到了一定的

19、深度,而对其教辅书籍的研究则少之又少。教科书的使用能否完全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实现课程目标,这些都有待从实践中去探知。(三)研究的意义、思路和方法对美术新课标的研究,大概是每个教材编写者都不会怠慢的事情,义务教育美术教科书的编写以此作为重要依据,其编写要考虑教育目标、课程计划、学生需求和社会发展等,种种制约和严格的送审要求,更是强调教科书编写的规范严肃。新课改后,各种版本的美术教科书基本上都打破了以往以传授技能知识为主的编写定位,都把技能知识的表述糅合于学生的学习活动之中;以往那些看上去确切无误、科学理性的标题,现在都改用感性的、具有亲和力的文字予以表述。但教科书毕竟是最正规的教学材料,它在编

20、写过程中很多时候都要受到“规章制度”的约束,如内容、篇幅、地域的局限性等等,这个时候教辅书籍的出现就是对它最有力的补充,教科书中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都可以通过教辅书籍来弥补。另外,“我们的课程和教材一直处于两种教育观影响之下,一是赫尔巴特的主张,注重学科知识的逻辑组织,为学生提供完整而丰富的知识;另一种是杜威的主张,注重采用生活经验构成知识,学习从学生的经验开始。” 陈卫和:对中小学美术教科书编写定位的反思,新课程湖南美术教育文集,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9年版,第10页。新课改使得我们的教科书在编写中逐渐由学科中心向学生中心转移,教学理念有了转移,对教科书设计和呈现也提出了要求,但目前来说,美术

21、教科书的内容、结构等能否完全满足学生成长需要和发展规律还有待商榷。它必须以知识传授为主的特殊性,使其教辅书籍的补充作用显而易见。美术教辅书籍相较其教科书,具有自己的哲学定位和思考方法,它的编写充满了更为复杂的因素。为能更好地实现美术新课标的培养目标,编写者只能面对实际,寻找切实解决问题的方式。我国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甚至家庭教育的发展已经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以“学生发展为本”来综合思考义务教育美术教辅书籍的定位、编写及特色,有利于推动我国义务教育美术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而且,跟随新课程的推进对其以严谨的态度进行研究,确实是个良机。这里,我们还需要反过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美术学科

22、到底需不需要教辅书籍?不知道有多少人注意到了这样一个现象:图书市场上各文化课程教辅书籍琳琅满目,却很少美术教辅书籍。为什么美术课程只有一些简易的挂图、学具、教学参考书等教辅呢?毋庸置疑,美术学科当然是需要教辅书籍的。之所以一直以来都只有简单的挂图、学具、教学参考书,其中,美术学科一贯被轻视这一点应该是关键。现在,人们开始认识到美术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新课标中也明确提到:“美术课程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因此,美术学科

23、配有教辅书籍是理所当然的。另外,美术教科书是让学生去“知”,而要让学生“能”,则还是要借助教辅书籍,原因就在于能力的形成来源于训练、活动,学生应通过教辅书籍的帮助来真正获得必要素质。这一点在任何一门课程里都有体现,美术课程里则表现得格外明显。2009年5月,笔者有幸参与了湖南美术出版社的一套美术基础训练的编写工作。根据期间的经历及后期的总结,在本文的编写上,笔者主要采用比较研究法、文献资料法、实例印证法,从五个方面对义务教育美术教辅书籍的定位、编写与特色进行了研究。首先要弄清楚的是义务教育美术教辅书籍与其教科书到底存在着哪些关系;在明确其间关系的基础上,再来着手进行新课标下的美术教辅书籍在定位

24、、编写与特色上的研究。其中,第二、三部分也即义务教育美术教辅书籍的定位、编写,采用了比较研究法和实例印证法,鉴于新课改前,据笔者所知,美术学科除了供教师用的挂图、幻灯片、教学参考书这类教辅外,还没有多少供学生使用的教辅书籍,故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将新课改前广义的美术教材与目前已经面世的美术教辅书籍在定位上进行了比较,以期发现新课改前后教材在编写理念上的转变。同时,笔者以美术基础训练为例,进而详细分析了现行的美术教辅书籍在编写依据、体系结构、呈现方式上的不同特点,并试图对教辅书籍的编纂提出一些可资借鉴或参考性的意见。这部分是本文的重点内容,即如何编写出有助于新课改教育目标落实的义务教育美术教辅书籍。

25、最后,本文还试列出了一些在具体的编写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此文难免有许多不足之处,期待更多的专家、美术教学研究者予以重视并将之进一步深入。(四)相关概念界定教材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理解认为,一切用于美术教学的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教案、教学参考书及教学辅助材料(如挂图、范画、幻灯片、录像带、磁盘等)都是美术教材;狭义的理解认为,它是指美术教科书或美术课本。 杨建滨、范凯熹主编:美术教育简明辞典,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7879页。教辅,顾名思义就是教学辅导。亦是书业行内对教学辅导资料、图书的简称。一般而言,它是依附教材的衍生品。随着教育教学的发展,其中高质量的教辅书籍也可以独立

26、使用。教辅书这一概念的使用是相对于教科书这一概念而提出的。教科书是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供教学使用的“基本材料”,即平时我们所说的“课本”,而教辅书则是依据课标配套教科书而编写的供教学使用的“辅助材料”。教辅书这一概念也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而言,其范畴应包括教师教学参考用书和学生辅导用书两大类。在品种类别上有:教参教案类、词典手册工具书类、练习册类、为教学服务的音像、电子制品、以至课外阅读类等等。这里笔者将要讨论的是其狭义范畴,即仅仅指为帮助学生课程学习而供学生练习使用的辅助用书。一、义务教育美术教辅书籍与其教科书的关系(一)美术教辅书籍是辅佐其教科书实现国家美术课程标准的重要补充手段之一教科书

27、是一门课程的核心教学材料,也是课程内容的重要载体,它对实现国家课程目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实现课程目标的主要渠道。在使用美术教科书的过程中,为顺利实现其课程目标,教师们不断作出努力,如改变教学策略、革新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等等。除此之外,选择合适的美术教辅书籍也是实现国家美术课程标准的重要补充手段之一。1.学习内容美术相对其他课程来说,是一门相当活跃的课程。一堂好的美术课,应该能让学生在娱乐中学习、成长。现在的美术教科书相对 “严肃”,无法充分发挥美术作为艺术课程的优势,碍于一些相应的“纪律性”,课堂上通常都是“规矩”为上。诸类有限性使美术教科书不能完全满足学生心智发展的需要和审美需求,因

28、此,对它进行补充与调整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义务教育美术教辅书籍在遵循美术新课标精神的基础上,首先从学习内容上对其教科书予以补充。其内容更活泼、新颖,使用起来也更轻松、自由。具体来说,它更多地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倾向和心理水平,遵循教育心理学规律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宗旨,尝试用各种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开发学生,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趣味,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实践技能,从而培养学生爱美、爱艺术,并促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积极地投入到创造美好生活的进程中去。而且,美术教科书由于自身的特殊性与现实性,难免在教学过程中有它的不足之处。其教辅书籍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学内容的宽容度,便于教师和学生创造性

29、的发挥。同时,为跟上现代社会发展的趋势,符合学生的审美需求和发展愿望,美术教辅书籍在内容上,一方面进一步传递了时代的审美信息,另一方面更强化了美术课程与生活、其他学科的联系。2.学习形式任何形式的存在都有其自身的价值。美术教辅书籍相对于其教科书而言,其学习形式更活泼,不再局限于规定的条条框框,打破了教科书教学的“正式感”,教师在使用过程中能有更多地自我发挥空间,学生也能更自如地表达、展示自己的才能。总的来说,美术教辅书籍在学习形式上能弥补教科书的一些不足,满足学生的需要,为学生所喜欢。如在训练过程中辅以真实且亲切感十足的情景照片,能更加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表现欲。又如课程设置的拓展部分等。新

30、课标规定的美术教学目标是多元的,必须充分注重这种多元的教学目标,通过拓展部分的内容,强化其训练,这样也有利于学生在把握学习内容和认知目标的同时,根据学习任务和学习要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有利于学生自己的学习。3.学习方法美术教辅书籍学习内容、形式的丰富,使得其学习方法也相应丰富。为了更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在使用教科书的基础上,配合使用教辅书籍将会更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其学习方法的灵活多样也促使学生能在更轻松地氛围中习得技能知识。如湘美版美术基础训练中的欣赏课,通常是用夸张的导语及与之相呼应的图片吸引学生的眼球,激起他们的好奇心理。其间穿插一些趣味性强的故事,用动人、通俗的陈述使学生

31、对艺术品或艺术家有一个深刻的了解。既可以用故事带出美术知识和技能,也可以直接联系社会、自然内容。丰富有趣的情景图片的设置,能让学生在轻松自如的氛围中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感受,作出对艺术品或艺术家的相关评价,从而了解世界文化,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因此,美术教辅书籍不仅在学习内容与形式上,更在学习方法上是辅佐其教科书实现美术课程标准的有力补充手段。(二)美术教辅书籍是延伸其教科书内容的重要课外自习平台教科书是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的最佳载体,教辅书籍则是延伸其教科书内容的重要课外自习平台。义务教育美术教辅书籍以学生在“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大领域的培养为中心,主要

32、以三方面的内容来体现其课外自习平台的作用:1.训练让学生巩固和深化体验课堂内的美术技能知识根据新课标中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美术教辅书籍首先应通过一系列的课外强化训练来实现学生对某些技能知识的掌握。这里的“训练”不同于简单的练习,也不仅指为巩固学习效果而安排的练习、作业,强调的是教师为达到一定的目标而使学生进行的有目的、有步骤地实践。训练内容在低年级着重以学生的感受、体验和游戏性为主,将看、画、做、玩融为一体,模糊学科门类界线。在高年级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学习的深入,美术学科技能知识的轮廓才会适度显现。学生通过在课外进行这些训练,课堂内的美术技能知识就能得到有效地巩固和深化。湘美版美术教科书

33、中对中国民间美术的学习,反映在其配套的美术基础训练中就适当增加了一些主题更有趣、形式更活泼的民间美术作品供学生欣赏与制作练习,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这种训练也有利于增强学生对劳动人民和民族艺术的喜爱之情,有助于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及好学勤劳习惯的养成等。2.阅读和欣赏让学生加深理解课堂内的美术技能知识在遵循新课标、以美术教科书为依据的基础上,美术教辅书籍选用的一般都是具有代表性的自然景物和美术作品等视觉形象,以符合学生生理和心理发育的特点,注意趣味性占主导和内容循序渐进的原则,便于学生课外自习。这部分内容以“欣赏评述”领域的内容为主,也涉及“综合探索”领域的部分内容。学生课

34、后阅读、欣赏美术教辅书籍,有助于加深他们对课堂内相关美术技能知识的理解。教科书的容量毕竟有限,其教学效果也是有限的。教辅书籍中的阅读和欣赏内容,不仅有益于学生审美趣味的形成和美术欣赏能力的提高,而且它还是延伸其教科书内容的重要课外自习平台。新课标中明确要求:“除了通过欣赏获得审美感受之外,还应用语言、文字等表述自己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的感受、认识和理解。”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笔者认为,这项目标的顺利达成与教辅书籍中阅读和欣赏内容的深化作用是分不开的。3.拓展活动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更广泛的美术文化及跨学科、跨文化等问题作为延伸教科书教学内容课外自

35、习平台之一的拓展活动是美术教辅书籍的最大特色之一。目的在于训练学生对学习方法的掌握,让学生通过“训练”、“阅读和欣赏”部分的拓展活动来了解和认识更广泛的美术文化及跨学科等问题,以延伸其教科书内容。拓展内容既可以是对教辅书籍中“训练”内容的深化,也可以是对其方式方法改变的灵活运用。如一些以纸张为主的手工训练内容。初步阶段是简单的平面拼贴画。随着创作经验的积累,渐渐地从平面走向立体,这时可以溶入环保理念,让学生寻找不同形态的废弃物进行自主的探索和艺术表现。接着就是拓展部分,即服饰的拓展与运用。有了一定的立体造型能力后,可以让课程在形式上有个飞跃,即让以纸张和环保为主题的服饰设计作品登上课程的舞台,

36、掀起一场艺术创造的运动。除纸质材料外,还可以采用一些新型材料,如铁丝、紡织品、泡沫塑料、干草、木片、羽毛等构成物质,这些异型物质材料的应用,可以为纸质艺术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表现空间。在此基础上,还可进一步拓展思路,构思新内容。比如把学生做的各种各样的作品平帖在墙上,做成一个装置形式的展示,也即装置艺术,这样可以开拓学生的艺术视野,提升创作空间。通过这些拓展活动,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知识得到迁移,最终形成多样的学习方法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识面不断扩展,逐渐了解并认识美术各学习领域之间、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现实社会等方面的综合知识,综合能力得到发展,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也

37、得到全面落实。因此,美术教辅书籍在其教科书的基础上,通过“拓展活动”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更广泛的美术文化、跨学科、跨文化等问题,实则是对新课标要求的教科书内容的进一步延伸。美术教辅书籍的编写也正是基于此目标来体现自身的价值。(三)美术教辅书籍丰富了其教科书内容的灵活性和实用性1.能适当解决美术教科书篇幅主面内容的有限性美术学科内容庞杂,要想科学合理地将其安排在薄薄的几十页教科书内绝非易事。一方面要抓住造型艺术领域最基础、最基本、学生非掌握不可的内容;另一方面要反映当代社会生活、美术学科发展的新动向以及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内容。同时,义务教育美术学科课时有限,其教科书内容的充实也是有限的,势必导致了教科

38、书篇幅主面内容的有限性,使得学生难以在有限的课时内实现审美情趣、艺术素养的全面提高。而且教科书因材料多、版面有限,其内容呈现时难免文字短或者是图小清晰度不高。这些问题在美术教辅书籍中,在遵循新课标的基础上,得到了有效扩充,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有效地解决了美术学科课时有限所带来的为完成教学任务而“蜻蜓点水、一带而过”的问题,较好地保证了应有的学习效果。2.能实地弥补美术教科书因地域、学校条件不同使用的灵活性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造成美术教育发展状况的不平衡。虽然教育部为美术教科书的编写提出了“一标多本”的原则,但一个地区也存在着发达与欠发达,城市与农村的差别。适合甲地区用的教学内

39、容并不一定适合乙地区、满足乙地区教学活动的需要。特别是一些落后的山区学校,教科书中的不少内容在当地很难实施,而这部分的教学内容在教辅书籍中却能很灵活地变通和有效地解决,进而促进美术课程的顺利开展。可见,高质量的美术教辅书籍不仅大大丰富了其教科书的内容,还使不少欠发达地区的一线教师能顺利地开展美术教学,而不再受制于教科书的局限。(四)美术教科书是其教辅书籍编写的重要依据美术教辅书籍的编写目的在于辅助其教科书,指导美术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而美术教科书作为一门课程的核心教学材料,它在定位、编写上直接影响着其教辅书籍的编写,是教辅书籍编写的重要依据。这一点,下文将会具体谈到。二、义务教育美术教辅书籍的

40、定位对任何一个国家或者民族来说,前瞻性的教育观念是至关重要的,它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在不断审视原有教育的适应性及预测未来教育的可能性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变化。依目前市场上发行的教辅书籍的现状看,至少美术学科还没有一套规范的教辅书籍编写制度,使得教辅书籍的现状基本都属“应急本”。这种对教辅书籍编写的态度是实验性的,原因在于义务教育美术教科书是实验性的。现在,各种版本的美术教科书即将完成其实验期,国家将会在“筛选”的基础上正式确定几套教科书作为国家级的课本。因此,编写几套配合教科书使用的美术教辅书籍可以说是未雨绸缪。(一)美术教辅书籍的产生与作用从清末现代意义上的中小学美术单独设课以来,中小学美术教材经

41、历了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最初的中小学并没有专门的教科书,学生主要是临摹教师在黑板上或画纸上准备好的范画。清末至民国初期,我国编写的供中小学学习用的几套铅笔画帖和毛笔画帖,严格意义上讲,也并不属于真正的教科书,而是供学生用来临摹的范本。1922年新学制制订之后,“为配合教师备课和教学的需要,已开始编写出版教学参考书。 胡知凡:对我国中小学美术教科书的研究与思考,中国美术教育 2011年第二期,第5页。”这是我国最早配合美术教科书,编写教学参考用书。建国后,我国陆续出版过多套中小学美术教科书,直到1979年10月,国家教育部正式组织上海市教育局中小学美术教材编写组编写了全国通用的美术教科书全日制中

42、小学美术试用课本。1986年,国家教委成立了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负责审查中小学各科的教材。同年,国家教委提出在统一基本要求、统一审定的条件下,逐步实现教科书多样化的方针。1988年,国家教委颁布了各学科九年制义务教育教学大纲(初审稿),与此同时,确定了九年义务教育教材编写规划。至此,第一次明确了教材是以教科书为基础,并配有教师教学用书、挂图、实验手册以及音像教材等。2000年颁布的新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美术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要求必须统筹考虑美术教学内外部联系的各个方面,如大纲和教科书、教学指导书、教学参考书及其他教学条件等的配套问题。 参见谢雱主编:中学美术教材教法,高等教育出

43、版社 2001年版,第29页。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学校的图书馆应配备美术教师参考书、学生参考书和光盘等,供教师备课及上课,学生收集、查阅资料以及自学或合作学习时使用。从1951年新中国第一套中小学教材的出版至今,为提高教材质量,我国不断进行教材研究和编写。出版体制改革与教材管理政策的变化,激活了不少出版单位自身的活力,除教材外,他们在教学辅助资料上下功夫,开发和研制了形式多样的辅助教材。今天,一些走在发展前端的美术教育教学研究者开始思考、研究美术教辅书籍的编写问题。美术教辅书籍是以美术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依据美术教科书的要求编写的。它的编写除了引导、启发美术

44、教师的教学外,拓宽学生的学科技能知识面,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和全面素质的培养是其编写的关键价值。美术教科书在内容上是对美术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一个宏观把握,它运用科学的编排体系,较完整、系统地展示了美术学习各个方面的内容,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提供了重要依据。但总的来说,它还仅仅只能让学生去“知”,而要让学生“能”则必须借助教辅的训练作用。原因就在于能力的形成要靠大量的训练活动来实现。义务教育美术教辅书籍的存在及其内容设计绝非人的主观臆造,它是严格依据美术教学规律、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学过程中各个教学环节的需要等而编写的。与文化类课程的教辅书籍,诸如同步练习册类、测试卷类、阅读、作文类等一样,

45、美术教辅书籍不仅可以满足随堂练习和课后技能知识巩固的需要,而且通过训练还可以把教科书的知识技能内化为学生的主体认知和能力,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阅读、鉴赏及美术表达能力。它作为一种必不可少的美术课程资源,与师生、教科书一起,共同构成一个教学的整体,是圆满完成教学目标及任务的重要“助力器”。优质的教辅书籍一般都是由经验丰富的一线优秀教师编写,并由出版部门精心制作完成、出版。这种教辅书籍一般体现了新的教育理念,很好地把握住了新课标的精神实质,对教科书也能做到有效配合。毫不夸张地说,一套优质的教辅书籍往往是凝聚了数十位甚至是更多优秀教师、教研人员多年的教学经验与心血,能对提高教育质量发挥重要作用。

46、(二)美术新课改前后教辅书籍定位的比较自1986年起,我国实行“一纲多本”的教科书编写政策。在国家教委颁发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美术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中学美术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以下简称大纲)里,均未直接涉及到教辅书籍的编写。我们权且根据其对美术教学的相关建议,获取信息来与新课标下的美术教辅书籍的定位进行简单地比较。1.内容比较大纲下的义务教育美术教材是按绘画、工艺、欣赏三大课业来组织课程,从知识、技能、情感等学习角度来编入其教学内容,分类清晰,“双基”内容扎实,大部分美术教材都将内容定位在“初步的”造型技能和“浅显的”美术知识上,在当时深受广大中小学美术教师的好

47、评。随着教育教学的发展,课程理念由学科中心让位于学习中心,新课改后对于课改前美术教材的总体评价是:“课程综合性和多样性不足;过于强调学科中心,过于关注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因此,作为教材之一的美术教辅书籍,笔者认为在当时也同样会存在这些问题。如从选择教学内容的原则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学内容应体现民族特点,充分发扬我国民族、民间优秀的艺术传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美术教学大纲(试用),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传承民间美术对于了解民族文化、丰富审美情

48、感、提高造型能力是有益的,但在新课改前的教材中表现出由于急于落实这项要求,没有充分注意到篇幅和课时,没有注意到内容的新旧程度,分量也太重,以至于很不利于学生对其他课业的学习。关于这一点,新课改后的课标中有了很大完善:“教材内容的选择要注意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美术教材既要渗透优秀的传统文化,也要涉及现代艺术的观念和方法,以开阔学生的眼界和思路。”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此间的义务教育美术教辅书籍也正是在此原则的指引下安排学习内容的。新课改后,为改变单纯以学科技能知识体系构建课程的思路和方法,新课标下的美术课程内容是根据美术学习活动的方式来划分的,即“造

49、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以“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像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增强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同时,新课标还将义务教育阶段作为一个整体分成了四个学段,基本体现了美术认知与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各学段在具体的学习活动内容与目标上同大纲中按年级安排学习内容的方式有了明显改进(见表21):第四学段(79年级)有意图地运用形、色、肌理、空间和明暗等美术语言,选择恰当的

50、工具、材料,以绘画和雕塑等形式,探索不同的创作方法,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了解主要的设计类别、功能,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多样与统一等组合原理,利用媒材特性,进行创意和设计,美化生活,形成初步的设计意识。多角度欣赏和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质、形式和内容特征,获得初步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初步了解中外美术发展概况,尊重人类文化遗产,能对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进行简短评述。调查、了解美术与传统文化及环境的关系,用美术的手段进行记录、规划与制作;通过跨学科学习,理解共同的主题和共通的原理。表21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51、表21中,新课标的第四学段的知识体系,是作为一个整体,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随着年级的升高,所学知识信息不断得到强化,先前所学内容也能不断得到巩固。阶段中各年级训练内容清晰有序,不至于重复出现。而在旧的大纲里,这学段(初中阶段)的学习内容是具体划分到了各个年级之中(见表22):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1欣赏中国优秀美术作品。 2初步了解美术分类的知识。 3学习平行、成角透视知识,用线条表现物体的结构,作简单的写生练习。 4了解人体比例,结构知识,进行铅笔人物速写练习。5初步了解中国写意花乌画的知识,进行花乌小品临摹。6学习基础图案、平面构成知识,并进行练习。7利用黏土、石膏等材料进行小型雕塑制作。1

52、欣赏外国优秀美术作品。2学习用明暗表现物体的初步知识和方法,作简单的练习。3学习色彩知识及铅笔淡彩画法,作静物画或风景画练习。4了解几种常见的构图形式,作构图练习。5学习色彩构成,作简单的练习。6学习平面设计,作简单的设计练习。1欣赏中国民间美术作品。2欣赏现代环境艺术。3了解中国山水画的初步知识,进行山水画小品临摹。4利用各种版材进行单色、套色版画练习。5运用己学过的绘画知识和技能,进行插图练习。6学习立体造型知识,进行家具、建筑等模型的设计制作。7学习着装知识,设计自己喜爱的服装式样。8运用己学过的美术知识和技能,进行综合练习。表22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美术教学大纲(试用),人民教

53、育出版社,1992。虽然两个表格都体现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特征,但差别也是显而易见的。最明显的是,新课改后具体化的内容少了,师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大了。从表22中,我们可以看到其内容对社会、自然关注很少,甚至具体课题也很少用社会、自然的内容,基本都是以学科技能知识作为课题。新课标下的美术教材(这里主要指教辅书籍),则明显增加了反映社会、自然方面的内容。具体表现为:用社会、自然课题带出美术技能知识,用美术技能知识联系社会、自然生活。可见,在内容的定位上,新课改前后的美术课程内容虽都注意到了技能知识的重要性,但新课改后的美术教辅书籍则更加侧重将美术技能知识同社会、自然生活内容的合理结合。2.形式比较

54、新课改前后义务教育美术教材在内容定位上的明显不同,对其形式的定位也产生了一定影响。“以学科为中心的美术教材设计强调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容易使内容选择偏向知识讲解和技术训练;强调以学习为中心的教材编制,教学内容呈现则更多考虑艺术表现,给学生以艺术的感受和体验。” 陈卫和:对中小学美术教科书编写定位的反思,新课程湖南美术教育文集,湖南美术出版社,2009年版,第9页。新课改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地位由被动变成了主动,其教辅书籍的形式也跟随着教材总形式的定位由大纲中简单的要求 “低年级:1通过有趣的美术表现和欣赏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2启发学生感受并表现周围生活中的美

55、好事物,从中体验生活的乐趣”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美术教学大纲(试用),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转变成了 “教材编写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有利于学生学习作为思考的基点,以提示、设疑、选择、资料提供、方法指导、讨论和解释等方式,展示学习过程。从学生的兴趣、能力和需要出发,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新课标和大纲中,明显都将激发学生的兴趣作为定位其形式的一个重要指标,虽然落到实处的效果由于学科定位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但总体上,大纲和新课标一样,在形式上都注意到了学生需要的重要性。为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美术教辅书籍适时、顺势根据学习

56、内容、培养目标的不同,完善了美术教材的呈现形式,因而与时俱进的为其形式进行定位,不仅是义务教育美术教材发展的需要,更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总之,不管如何定位美术教辅书籍的形式,都是为能更好地将其内容配合教科书予以呈现,新课改前后形式的定位归根结底都是在为教科书服务、为师生的教与学服务。3.方法比较当内容与形式已经处理得恰到好处时,方法稍作改变就能赋予对象以生命和情感。从枯燥的资料铺叙到将技能知识融入到有趣的活动中来,是新课改后美术教辅书籍在方法定位上的重大转变。美术是一门很特殊的学科,单纯依靠教师的教是无法激起学生广泛兴趣的,只会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美术教科书由于涉及的知识面较广,因而它在一些课题

57、中,其学科技能知识的呈现仅是作为一种学习资源的提示,这就要求其教辅书籍在编写方法上要充分考虑到如何将学习内容细化,并体现于运用、制作、创作的活动过程中,这样才能让学生的学习效果取得质的飞跃。我们知道,课改前的美术教科书特别强调技能知识的学习,课改后“学习中心”的课程理念使得美术教科书更加注重情感和直觉的体验。这也就使得课改后的美术教辅书籍也富于情感特色,同时相当重视学生美术学习的方法,强调实践的操作体验,并对整个美术学习进行了科学合理的方法定位,形成了具备活动生成意识的学习体系。如对课题内容的安排,就会把明显的技能知识表述糅合在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中设计。这就使得过去那些理性化的课题,如“素描”、

58、“陶艺”、“透视”、“色彩知识”、“淡彩风景”等在现在的教辅书籍中都变成了感性化的具有亲和力的表述。目的无非是想让学生以某种更适合的形式介入学习。美术基础训练三年级上册中,“不愿醒来的梦”这一课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童年于每个人来说都是美好的,在夏夜美丽的星空下,在冬日温暖的火炉边,一首首耳熟能详的童谣伴随着我们茁壮成长,美好的童年于我们来说就如一场“不愿醒来的梦”。因此,让学生们画童谣时,他们往往都能乐在其中。伴着童谣,学生们绘制出了心中的童年情境。(三)美术教科书对美术教辅书籍定位的直接影响1.美术教科书对其教辅书籍编写原则与方法的影响在遵循新课标要求的基础上,义务教育美术教科书的编写原则与

59、方法直接影响着教辅书籍的编写,并为其编写确立了大致方向。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教材编写原则”中对美术教科书的编写提出了一些指导性的建议,其中,满足需要原则是其最基本的编写原则之一,如第一、二条,“教材的编写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有利于学生学习作为思考的基点,以提示、设疑、选择、资料提供、方法指导、讨论和解释等方式,展示学习过程。从学生的兴趣、能力和需要出发,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教材应尽量适应具体的教学情境,具有可操作性。应考虑不同地区学生的基础、地方资源和文化特色,向教师和学生提供易教、好学的教材。应使教材具有多元选择性,以适应不同地区的教师和学生的需要。” 全日制

60、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美术教辅书籍与其教科书一样,同样要注意如何满足学生与社会发展的共同需要,这也是它编写的基本原则。另外,可持续性发展原则、情意性原则、适应性原则以及综合性原则也是美术教科书在编写中要遵守的基本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顾名思义,是指教科书中的内容不仅能为学生目前的成长发展提供帮助,还能为学生未来的发展起到引导启发作用;情意性原则主要体现在教学的内容与方法上,对应着人的情感、直觉,并与学生的兴趣产生关联。这些原则对美术教辅书籍的编写也不同程度地产生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如为了突出艺术课程寓教于乐的特征,美术教辅书籍在编写时就相当注重情意因素的体现

61、,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兴趣。同时,美术教辅书籍在某些原则上也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创造性的发挥,以寻求自我价值的突破,更灵活有效地体现出美术学科的育人功能。具体操作上,一般美术教辅书籍的编写常是沿用其教科书的组课方式,广征博收丰富多彩、形象有趣、适合学生发展需要的优秀课例,再精选整理出四大学习领域来编内容的,且力争做到每课内容结构充实、形式活泼,能使美术学习充分体验以情感人、寓教于乐、寓理于情的优势。在建构每一册时,教科书常是将四大学习领域的目标交叉组合使之循环出现,美术教辅书籍也可有所侧重的对四大学习领域的目标在宜粗不宜细的原则上,采取分层的方式达成。再有,美术教辅书籍的编写可借鉴其教科书在编写时所采用多样体验活动的方法,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学习成长。如小学低年级段主要以美术工具、材料的多样性吸引学生参与,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经验,从游戏式的学习内容中陶冶情操,启迪智慧。高年级以后在内容上则融美育、智育为一体,鼓励学生大胆的体验活动,积极进行各种美术创造,提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总的来说,美术教辅书籍的编写方法在其教科书基础上既有继承又有创新,譬如采用只按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