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质量安全控制的研究进展及启示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78919368 上传时间:2022-04-2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2.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蔬菜质量安全控制的研究进展及启示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蔬菜质量安全控制的研究进展及启示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蔬菜质量安全控制的研究进展及启示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蔬菜质量安全控制的研究进展及启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蔬菜质量安全控制的研究进展及启示(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蔬菜质量安全控制的研究进展及启示中国食物与营养2011,17(4)1317FoodandNutritioninChina蔬菜质量安全控制的研究进展及启示柯木飞,尹昌斌,江激宇,周颖,程磊磊(安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合肥250056;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北京100081;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北京100872)摘要:随着消费者对农产品需求的不断提高和农产品中毒事件的时有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已经成为产业界,相关政府部门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由于农产品质量安全涉及从农田到餐桌供应链的全过程,加上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起步较晚,因此,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显得尤为复杂.为了推进我国

2、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深入研究,尽快构建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本文从国内外不同角度对蔬菜质量安全控制的研究加以系统阐述和评述.关键词:蔬菜;质量安全;研究进展改革开放初期,我国蔬菜供给不足,为了提高蔬菜产量,在生产上大量,不合理地使用化学农药,化肥,从而形成长期以来蔬菜生产经营者只重视蔬菜投入的产量效应而忽视质量效应与环境效应,进而造成了环境污染和农药残留严重超标现象.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蔬菜的品质和安全,尤其食物中毒事件屡屡发生,更是引起消费者,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01年农业部开始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重点内容之一就是解决有机

3、磷农药残留的毒菜问题.经过各有关部门在蔬菜质量安全控制方面的积极作为,我国蔬菜的质量安全总体水平稳步提高,蔬菜安全状况不断改善,生产经营秩序明显改善.根据农业部从2003年至2008年对全国37个城市蔬菜中甲胺磷,乐果等农基金项目: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项目农业清洁生产与农村废弃物循环利用集成配套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项目编号:20090311).作者简介:柯木飞(1986一),男,安徽繁昌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区域经济研究.通讯作者:尹昌斌20Food%20Incident%20Response%20Protoco1%20一%20July%202009.pdf9】刘津平.重构我国食品

4、安全法律体系的思考.天津职业院校联合,2010,12(4):8790.10王箫,李振华.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保障体系的完善.经济与法,2010,2:l13114.11】潘淑岩.论我国食品安全的监管体制.经济师,2010,2:8081.DiscussiononEstablishmentofNationalFoodSafetyCommissionZHENGChuang一1TIU,BAILing(1lnstituteofQualityStandards&TesngTechonologyforAgro-products,CAAS,Beijing100081,China;.CenterofQuali

5、ty&SafetyforAgro-products,MOA,Beqing100081,China)Abstract:ItisclearlystatedinthenationalfoodsafetylawthattheStateCouncilisresponsibleforestablishmentofnationalfoodsafetycommissionandstipulatingitsresponsibilities.ThepaperanalyzedsetupandmechanismforfoodsafetycoordinationorganizationinJapan,USAan

6、dAustralia,discussedtheresponsibityofChinesenationalfoodsafetycommission,andputforwardsuggestionfororganizationallayout.Keywords:foodsafetycommission;responsibility;organizationallayout;China】4中国食物与营养第17卷药残留的检测结果来看,我国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合格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008年37个城市蔬莱检测合格率为96.7%,同比提高2.4个百分点.尽管如此,农药残留超标,重金属,硝酸盐和有害病原微生物

7、等问题依然未能得到有效控制和解决,食物中毒的死亡人数由2000年的36人上升到2009年的66人,因农药残留造成的食物中毒死亡人数比例提高了13.53%,表明尽管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率有所下降,但是其危害性并没有降低.为此,本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分析,为蔬菜质量安全控制的进一步研究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提供参考.1农户生产行为选择与蔬菜质量安全控制Hanson指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必须从生产者源头进行控制,一旦生产环节出现了农产品中农药残留超标,那么就会一直延续到餐桌,进而影响消费者的健康与安全,因此需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关卡前移,从事后检查监督转为源头控制.结合目前我国农业生产的现状来

8、看,农户个体生产经营依然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形式,而这一形式对应的生产方式特征表现为明显的分散性,多样性,随机性.与发达国家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农业现代化生产方式不同,我国农业生产方式仍然以粗放式为主,因此,有必要对农户行为进行监督,管理,使农户生产的农产品符合负量安全的要求.Reddy和Tirkey发现,农户在生产蔬菜过程中普遍缺乏安全控制措施,并且大部分农户由于肥料成本过高,农产品销售市场不健全,种子市场昆乱以及劳动力不足等原因未能采用优质安全生产技术,不懂得相互交流学习与采用安全蔬菜生产技术之间有显着的关系.张云华等指出,农户的人口和耕地面积特征,农户能力特征,农户对农药的认识,农户与涉农

9、企业和农业专业技术协会的联系是影响农户采用无公害及绿色农药的主要因素川;张树川认为,影响农户决策的因素有农户拥有土地的数量和质量,家庭劳动力状况,农户拥有的资金数量,农户获得的信息,菜农的种植习惯,传统习惯和风俗,国家的法律和各级政府的影响以及他人的示范作用;周洁红研究发现,影响蔬菜质量安全控制行为的因素由主到次的顺序为:菜农关于农药对环境影响的认知,蔬菜种植面积,菜农家庭收入结构,菜农的道德责任感,菜农接受培训和学习的情况,菜农加入产业化组织的情况,政策法规的影响,社会舆论压力,期望内在报酬,获得证的情况,同行的影响,期望外在收益嘲.除此之外,农户安全蔬菜供给决策还受行为意向,预期收益,政府

10、规制,政府眼务以及蔬菜交易方式的直接影响】.2流通环节的信息失真与蔬菜质量安全控制农产品质量安全涉及生产,加工,储藏以及销售的整个供应链,而供应链中存在的交易费用的大小和契约关系的完全程度则对供给主体提供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很重要的影响.Holleran指出,食品企业的竞争力主要取决于其生产过程是否采取符合食品安全和质量要求的标准,食品安全和质量保证影响进行交易的成本,这其中就在于采取自愿的质量保证体系的私人激励,而质量保证体系有可能减少由于卖方的安全或质量保证服务的交易成本,并有可能将其作为贸易壁垒.Klein和Leffler通过提出质量保证和价格贴水模型,深入分析了市场无形的手在保证契约

11、自我实现中的作用,并探讨了在没有行政力量干预的情形下,企业或农户向消费者提供质量不低于契约要求的农产品的条件,即只有当企业能够获得一部分租金收入,并且一旦提供低质量农产品就将损失这一部分收入时,才能停止供给低质量而提供符合契约要求的农产品001o在具体的蔬菜交易中,生产者拥有蔬莱质量安全属性的产权,但是,法律权利相对于经济权利而言,既非充分条件也非必要条件,人们的权利是他们自己直接努力加以保护,他人企图夺取和政府予以保护的函数;从法律角度来界定蔬菜质量安全属性是比较容易的,然而,事实上它的每一个有价值的属性并非都能被完全的界定,这样必然会有一部分产权被置于公共领域(PublicDomain),

12、从而为蔬菜生产者使用违禁农药(或违规使用农药)以摄取消费者租金的机会主义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总之,蔬菜质量安全是蔬菜安全属性的市场配置失效的问题,而解决蔬菜农药残留问题的关键就是重新配置蔬菜安全属性的产权,将其界定给最有知识和能力控制的生产者,这就必然要通过引入政府的监管(管制或规制)来实现.3消费者行为选择与蔬菜质量安全控制随着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更加重视蔬菜的质量问题,安全,优质,营养的绿色蔬菜日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但是,消费者的需求并没有促成真正的绿色蔬菜市场,相反市场上充斥着大量伪绿色蔬菜13oNelson和Caswell等认为,农产品具有搜寻品,经验品和信用品3种

13、特征.以蔬菜为例,蔬菜的外观特征具有搜寻品的属性,蔬菜的味道和口感等特征具有经验品的属性,而蔬菜的农药残留量等因素则属于信用品属性.由于消费者在购买蔬菜前缺乏良好的质量信息,即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信息不对称,因此就会第4期柯木飞等:蔬菜质量安全控制的研究进展及启示15诱发农产品市场出现柠檬市场的现象,进而会导致逆向选择的问题.然而,Shapko的观点正好相反,他通过对经验品市场的考察指出,最低质量标准使消费者愿意购买的某些质量的产品排除在市场之外,进而就加速了安全标准不合格的产品退出市场,降低了产品质量的不确定性.Gorris和Shapko认为,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在于建立合适的信息制度,才能解决食品

14、质量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国内学者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王秀清认为,针对食品质量消费者虽然可以获得其搜寻品的特征,但是食品质量的经验品和信任品特征却面临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因此需要整个供应链的协调管理,建立完整的产业链质量控制体系.周德翼研究了生产者和消费者与管理者的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突出,其根本原因还是市场激励不足和政府管理部门的监管和惩罚机制不得力.上述研究表明,信息不对称依然是农产品质量安全危机的主要原因,因此非常有必要建立,健全农产品信息传导机制,杜绝农产品市场的柠檬市场现象,最终实现对菜农和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基本保障.4政府规制与蔬菜质量安

15、全控制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农产品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是造成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同时市场机制对缓解信息不对称存在局限性,因此,需要多部门通力合作,加强国内高效低毒农药的开发,开展农药,化肥使用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培训;要强化专家队伍和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加强认证标签管理和关键技术的研究,加强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并建立可追溯机制,正确引导消费者和生产者,增强社会公众的质量安全意识,明确农业相关部门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中的主导地位,建立起完整,有效的行政管理机构,实行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质量管理.Ronnen和Boom认为,政府对食品最低质量标准(QMS)的规制限制了厂商的质量选择

16、空间,一方面最低质量标准促使产品的质量上升,另一方面激烈的价格竞争又降低了产品的价格,因此政府规制提高了社会福利矧;Antle在其发表的着作食品安全政策的选择和效率)中提出有效食品安全规制的原理,并总结出食品安全规制的基本原则:一是规制必须通过独立的成本收益检验;二是在规制的成本收益分析中,对与成本收益相关的不确定性进行评估时,二者应该保持一致;三是单独的选择比统一法定的风险标准更有效;四是绩效标准和基于激励的规制要比强制性的设计标准更有效.张淼,葛颜祥,王仁强指出,为保障蔬菜质量安全,必须建立一套科学的蔬菜标准化生产体系,严格的蔬菜质量检测体系,从源头着手的蔬菜安全的生产准入机制以及完善的市

17、场追溯体系,利用标准化生产体系的内部约束力来制衡各参与主体,从系统内部保障蔬菜质量安全;同时依靠蔬菜检测体系,蔬菜安全准人机制以及市场追溯制度,对蔬菜的生产,流通,加工各个环节进行监控.赵为武认为,只有在产地环境质量安全达标的耕地上,用无害化的生产方式生产出安全的食品原料,才能确保食品的质量安全,因此将HACCP体系引用到农产品的种植过程中,研究出一套适合农产品种植全程质量监控的HACCP体系是十分有必要的27o可追溯体系作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必备的子系统,指的是在具有批号和一系列数字代码的基础上,具有沿着销售链追踪产品的能力28o欧盟食品安全管理法规已经将可追溯系统作为一项法律规定,要求欧盟

18、国家上市销售的食品必须具备可追溯性,否则不允许上市销售,对于进出口农产品,不具备可追溯性的禁止进口.因此,建立一套安全优质蔬菜的可追溯体系十分必要.国内外学者对于可追溯体系的研究大多以供应链为基础,可追溯体系改善了供应链的信息流,有利于供应链环节中的责任界定,同时便于问题食品的召回,降低了食品安全问题风险的外部成本J.ESchwa.gele认为,可追溯体系可以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追踪,即沿着供应链提供下游信息,信息流动链条要延伸至消费者;另一方面是追溯,向农产品供应商和生产商上游追溯信息.也就是说,可追溯体系不仅仅是从农田到餐桌,而且更需要从餐桌到农田31o赵明,刘秀萍比较分析了北京,南京,寿

19、光3套追溯系统得出,由于我国农户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低,蔬菜销售市场比较零散以及蔬菜流通环节较多导致信息传递困难等原因,建立蔬菜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非常困难.周洁红分析了蔬莱种植户参与追溯制度的意愿,认为可追溯制度法规的不完善,政府监督缺位等因素是导致农户参与农产品生产追溯制度意愿的主要原因33o此外,周应恒,周德翼等针对可追溯体系在食品质量保障中的作用及其建立和运行的模式作了大量的研究M,35o上述研究表明,可追溯体系的建立是可行的也是可能的,但是就目前而言在我国并未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农产品可追溯系统,究其原因主要是政府职能的缺失和有效市场运行载体的缺乏,以及农产品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绿色消费观念的淡薄

20、.5结论与启示蔬菜质量安全控制涉及从农田到餐桌的整个中国食物与营养第l7卷过程,因此,蔬菜质量安全控制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法必然涉及蔬菜的生产,流通,销售和整个过程的监督与检测,国内外很多学者已经做了大量有价值的研究.从宏观层面,研究主要从制度经济学和信息不对称理论的角度,集中研究了市场和相关职能部门应该如何建立行之有效的法律法规,进而实现对农产品质量的规范化管理弼.但是鉴于我国行政职能部门多头管理的实际情况,各部门间的协调难度较大,且成本相对过高,因此可以考虑建立一个专业化,统一性的政府与企业结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机制.从微观层面,部分学者以生产者行为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以及可追溯系统理论为基

21、础,集中对莱农在蔬菜生产过程中的影响要素以及消费者对参与可追溯系统的意愿进行定量分析.然而,无论是生产者或者是消费者,作为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理性经济人,其生产和消费行为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身心理行为决策,因此蔬菜种植农户和消费者的行为决策过程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此外,以往大量的学术研究主观地割裂了农产品供应作为一个系统,主要针对农产品供应的某一个环节进行分析研究,不能客观反映研究对象的整体状况,因此,有必要将蔬菜的生产,流通,销售以及政府的认证和监管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系统研究.参考文献【1】HensonS,MasakureO,BoselieD.PrivateFoodSafetyandQua

22、lityStandardsforFreshProduceExporters:TheCaseofHorticoAgrisystems,Zimbabwe.FoodPolicy.2005,30(4):371384.2】朱艳.基于农产品质量安全与产业化组织的农户生产行为研究以浙江省为例.浙江大学,2004.31T.M.ReddyandI.Tirkry.AssessingFarmersBehaviorsinAdoptionofImprovedTechnologiesofVegetableCropsinKarnataka.ImpactofVegetableResearchinIndia,2004:1431

23、49.【4】张云华,马九杰,孔祥智.农户采用无公害和绿色农药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一对山西,陕西和山东15县(市)的实证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4,1:4149.5】张树川,刘永功.制约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深层思考一以莱阳蔬菜业为例.经济问题,2004,8:45-47.6】周洁红.农户蔬菜质量安全控制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6,11:25.34.【7】赵建欣,张忠根.农户安全蔬菜供给决策机制实证分析.农业技术经济,2009,5:3138.【8】Coase,RanaldH.TheNatureofthefirm:Origin,Meaning,Influence.Law,Eco

24、nomics,andOrganization.1988,4:386388.【9】ErinHolleran,MauryE.Bredahl,andLokmanZaibet.Privateincentivesforadoptingfoodsafetyandqualityassurance.FoodPolicy.1999,24(6):669683.【10】BenjaminKleinandKeithB.1effier.TheRoleofPriceinGuaranteeingQuality.UniversityofCalifornia,LosAngelesDiscussionPeper,1981.11】巴

25、泽尔着,费方域,段毅才译.产权的经济分析.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1757.【12】Barzel,Y.MeasurementCostsandtheOrganizationofMarkets.JournalofLawandEconomies,1982,25(1):27.48.13】于爱芝,李锁平.信息不对称与逆向选择我国绿色蔬菜质量安全问题的经济学分析.消费经济,加07.23(3):7073.14】Nelson,P,InformationandConsumerBehavior.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Vo1.78,August,1970:3113

26、29.15Caswell,J.A.EconomicsofFoodSafety.NewYork,NY:ElsevierSciencePublishingCompany,Inc.,1991.16】GeorgeAkerlof.TheMarketforLemons:Qualitive,UncertaintyandtheMarketMechanism.TheQuarterlyJournalofEconomics,1970,84(3):488-500.17ShapiroC.PremiumsforHighQualityProductsasReturnstoReputations.QuarterlyJourn

27、alofEconomics,1983,98:659679.18JGorrisLGM.FoodSafetyObjective:AnIntegralPartofFoodChainManagement.FoodControl,2005,16(9):801809.I9】王秀清.我国食品市场上的质量信号问题.中国农村经济,2002,5:27.32.20】周德翼,杨海娟.食物质量安全管理中的信息不对称与政府监管机制.中国农村经济,2002,6:2935.【21陈锡文,韩俊.农村资源配置与农村经济的作用不协调.经济研究参考,2004,23:3738.【22】陈劲松.国外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概况.食品安全:消费

28、者行为,国际贸易及其规制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3:341349.23】Ronnen,U.MinimumQualityStandard,FixedCostsandCompetition.TheRandJournalofEconomics,1991:490504.24】Boom,A.AsymmetricInternationalMinimumQualityStandardsandVerticalDifferentiation.TheJournalofIndustrialEconomics.1995:101.119.第4期柯木飞等:蔬菜质量安全控制的研究进展及启示1725AntleJM.Choic

29、eandEfficiencyinFoodSafetyPolicy.WashingtonDC:TheAEIPress.1995:198211.26】张淼,葛颜祥,王仁强.蔬菜安全生产保障体系研究一以山东省寿光市为例.农业质量标准,2007,4:19-21.27赵为武.HACCP体系在无公害蔬菜生产全程监控中的应用.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7,28(5):3336.28】SimonTamayo,ThibaudMonteiro,andNathalieSauer.Deliveriesoptimizationbyexploitingproductiontraceabilityinformation.E

30、ngineeringApplicationsofArtificialIntelligence,2009,22(4):557568.29JillE.Hobbs,DeeVonBailey,andDavidL.Dickinson.TraceabilityintheCanadianRedMeatSector:DoConsumersCares.CanadianJournalofAgriculturalEconomics,2004,53(1):4765.30】F.Schwa.gele,andGijsA.Kleter.Thescientificbasisforriskassessmentandregulat

31、ionofgeneticallymodifiedfood.TrendinFoodScience&Technology,2005.14:277293.31】M.Bevilacqua,EE.ciarapica,andG.Giacchetta.Businessprocessreengineeringofasupplychainandatraceabilitysystem:Acasestudy.JournalofFoodEngineering,2009,93(1):1322.32】赵明,刘秀萍.蔬菜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的建设与实践.中国蔬菜,2007,7:1-3.33】周沽红,姜励卿.农产品质量

32、安全追溯体系中的农户行为分析以蔬菜种植户为例.浙江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37(2):118127.34周应恒,耿献辉.信息可追踪系统在食品质量安全保障中的应用.农业现代化研究,2002,23(6):451-454.35黎继子,周德翼,刘春玲,等.论国外食品供应链管理和食品质量安全.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26(12):3034.36】雷扬.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问题与建议.中国食物与营养,2010,7:1517.ResearchProgressonVegetableQualitySafetyControlKEMufei,YINChangbin,JIANGJiyu,ZHOUY

33、ing,CHENGLei1ei(CollegeofEconomicsandManagement,AnhuiUniversity,Hefei230036,China;.InstituteofAgriculturalResourcesandRegionalPlanning,ChineseAcademyofAgriculturalScience,Beijing100081,China;SchoolofEnvironmentandNaturalResources,RenminUniversityofChina,BeOing100872,China)Abstract:Withtherapiddevelo

34、pmentofthedemandofagriculturalproductsandoccurrenceoffoodbornepoisoningcausedbymicroorganismandchemicals,thequalitysafetyofagriculturalproductshavebecomethefocusofbusinesscommunity,theacademiccirclesandrelativegovernment.Asthequalitysafetyofagriculturalproductsinvolvesthesupplychainoffromfarmtoporka

35、ndtheresearchonthequalitysafetyislaggard,thequalitysafetyofagriculturalproductsbecomemorecomplicated.Inordertopromotethedeepresearchonqualitysafetyoffarmproductsandbuildthestandardsystemofqualitysafetyofagriculturalproductsinourcountryassoonaspossible,thisariticlesystematicallyillustratedthequalitysafetyofagriculturalproductsfromdomesticandoverseasangles.Keywords:vegetable;qualitysafety;researchprogress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