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统计分析

上传人:彩*** 文档编号:78904083 上传时间:2022-04-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8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统计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统计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统计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统计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统计分析(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阜阳市阜南县老观乡初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姓名:丰效杰阜阳市阜南县老观乡初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丰效杰(阜南县老观乡中心学校,安徽,阜阳245041 )摘要: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年来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 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 情感 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一些人甚至会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作为乡镇学校,我校留守儿童较多,为有效教学、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关爱留守儿童,我们组织此次调查。关键词:阜南;留守儿童;心理健康Funan County, Fuyang City

2、, the oldconcept of ruralchildrenleftbehindjunior Mental HealthFeng Xiaojie(Funan old concept of village centers, schools, Anhui Fuyang 245041)Abstract: The problem of children left behind in recent years, a prominent social issue. The children left behind are at a critical period of growth anddevel

3、opment, they can not enjoy their parents in their thinking and understanding and values to guide and help the growing lack of concern and care for their parents emotional, easily generate awareness on the deviation value and personality, abnormal mental development, and some even will therefore emba

4、rk on the road of crime. As a township school, our school children left behind more to effective teaching, school management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care for children left behind, we organized the survey.Key words: Funan; mental health; behind children引言翻阅大多数有关留守儿童的文献, 绝大多数都在开始时就假设留守儿童成长中缺少了父母 情感上的关

5、注和呵护, 极易产生认识、 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 心理发展的异常, 然后去证明留守儿童的确存在此类问题。 作为乡镇中学的教师, 我们经常与留守儿童接触, 虽然部分留守儿童存在一些问题, 但是我们更看到了留守儿童自理能力强、 懂礼貌、积极进取的良好品质。 为了解我校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特开展此次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调查,以期促进我校教学教育管理水平。一、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统计分析通过统计,全校共有留守儿童 459 人,非留守儿童 130 人,留守儿童占全校总人数的 77.93%。我们将全校的这 440 名留守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我们将问卷分为留守儿童的亲子关系、留守儿童的学习习惯、留守儿童的生活习惯、留

6、守儿童的社会支持四个方面进行分析。一、留守儿童的亲子关系对留守儿童的调查显示: 93%的人知道父母外出打工的原因, 5%的人不确定父母外出打工的原因,仅有 2%的人完全不明白父母外出打工的原因。由此可见,留守儿童基本都能理解父母外出打工的原因,对父母不辞劳苦的工作都能理解,对父母有较好的认同感。42%的留守儿童平均每周和父母联系一次, 7%的留守儿童平均每月和父母联系一次, 37%的留守儿童不定时和父母联系, 14%的人很少和父母联系。由此可见, 79%的留守儿童经常和父母联系,说明留守儿童与父母沟通较为顺畅;但是 14%的留守儿童任然值得我们关注, 家庭温暖的缺失可能会使此部分儿童承受的更大

7、的压力,而得不到父母方面的支持。91%的留守儿童担心或有点担心父母在外打工的人身安全, 9%的留守儿童不担心父母在外打工的人身安全。由此可见,父母在外打工的人身安全时刻牵挂父母,担心他们的生活,这也在留守儿童与父母联系的频率上得到了验证。调查发现, 35%的留守儿童父母半年回家一次, 52%的留守儿童父母一年回家一次,一年以上不回家的父母占 8%。父母回家基本是在春节或者秋收时节,回家之后父母也很少与孩子深入交流,所以真正为了关心孩子回家的很少。这种家庭教育的缺失,无法给留守儿童带来榜样的作用,留守儿童在家庭中缺少模仿对象,角色社会化缺失。总体而言,留守儿童基本都能知道父母外出打工的原因, 并

8、能体谅父母外出的辛苦,时刻关心他们,经常和他们联系。但是家庭教育的缺失,特别是父爱母爱的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这是社会发展进步带来的社会问题,亟待政府解决的社会问题。二、留守儿童的学习习惯在学习中,留守儿童中有 74%的人觉得学习不快乐,此项目中,非留守儿童占 75.6%,差异不明显。留守儿童中有 82%的人学习中有困难,非留守儿童中 79.4%的人学习存在困难,此项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基本不存在差异,而在解决困难的方式上存在差异(如表 2-1 所示)。表 2-1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解决困难的方式对比求助方式类别老师同学亲戚自己留守儿童26%31%15%29%非留守儿童25.2%2

9、6.7%7.6%40.5%通过对比发现,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在求助老师和求助同学的方式上不存在差异性, 而在解决困难的方式上, 留守儿童占 29%,而非留守儿童占 40.5%。留守儿童有 15%的人选择向亲戚求助,而非留守儿童仅为 7.6%,说明留守儿童比非留守儿童更会利用资源,这与留守儿童寄养在亲戚家,与亲戚有较好的关系有关。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扮演着父母的角色,而且他们更多的是采用民主型的管理方式,使得留守儿童愿意与他们交流,遇到困难乐于向他们求助。留守儿童学习困难归因中, 84%的留守儿童和 89.3%的非留守儿童认为是自己平时不够努力造成的。 6%的留守儿童认为是没有老师或者家长的指导,非

10、留守儿童中此选项仅为 0.8%。 7%的留守儿童认为自己本来就不行,也略高于非留守儿童的 5.3%。以上分析可知,留守儿童在学习困难解决方式上优于非留守儿童, 而在学习困难的认知中,留守儿童更多的是归于自己本身,存在一定的自卑心理。三、留守儿童的生活习惯1 留守儿童的饮食习惯87.8% 的留守儿童会做饭,而非留守儿童此项概率为72%;留守儿童中83%的人能按时吃饭,但是往往荤少素多(77%),且有 2%的人平时全是素。非留守儿童中按时吃饭的比率低于留守儿童,为 78.6%,但是往往荤多素少( 34.4%),平时吃饭全是素的仅为 0.8%,这也基本符合我们的访谈结果,留守儿童基本都是吃食堂,食堂

11、能按时开饭,但是荤素搭配不合理;部分留守儿童是自己做饭,为了节省时间和花销,全吃素。2 留守儿童的健康状况表 3-1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健康状况对比生病频率类别经常偶尔从不留守儿童4%83%13%非留守儿童28.2%56.5%15.3%通过对比发现,留守儿童经常生病的为 4%,远低于非留守儿童的28.2%,这与留守儿童有较强的自理能力有关。而留守儿童中有 83%的人偶尔生病,非留守儿童此比例仅为 56.5%。留守儿童缺少父母精心的照料,而且长期不能健康饮食,身体抵抗力相对较弱。由此可见,非留守儿童的身体状况明显好于留守儿童。3留守儿童的自律能力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平时都有时间玩,概率分别为80

12、.2%和 86%,说明留守儿童有更多的玩耍机会,这与父母不在身边,监管不严有关。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往往只关心他们的吃饭穿衣,很少关心他们的学习情况,问的话往往也是简单的问两句,不能起到监督的作用。留守儿童回家做的第一件事是做作业, 占 51%;非留守儿童回家做的第一件事是吃东西,占 31.3%,说明留守儿童具有更强的自觉性和更好的学习习惯。49%的留守儿童晚上能按时休息,而非留守儿童此比例为 47.3%,存在细微差别。这与我校大部分留守儿童住在学生宿舍有关,说明我校的学生宿舍管理有序。经常做家务的留守儿童为 38%,非留守儿童为 45%,偶尔做家务的留守儿童为 58%,非留守儿童为 51.1%。

13、总体而言,留守儿童做家务的较多,而经常做家务的比率低于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很多都是住校或者托管,星期天才能回家,调查和现实符合。总体而言,留守儿童比非留守儿童有更强的自律能力。四、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1监护人的支持留守儿童 86%是和祖(外)父母生活在一起,住在亲戚家或者其他人家里的为 13%,自己住的占 6%。留守儿童和监护人偶尔有矛盾的占43%,几乎没有矛盾的为 57%;而发生矛盾后 70%的留守儿童闷不吭声,向父母倾诉或采取某种行为发泄的为26%。由此可见,隔代抚养的留守儿童在与监护人 (特别是祖父母) 生活在一起时经常发生矛盾。在发生矛盾后,又采用极其不恰当的方式去处理,这必将加重留守儿

14、童的心理负担,使本已脆弱的心灵,更加脆弱。2父母的支持65%的留守儿童认为父母离开后,自己性格发生了改变,会时常感到孤独的占 43%,这说明留守儿童父爱母爱的缺失, 让他们感到十分孤独, 而且在性格上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这值得我们关心。留守儿童零花钱 39%在 100 元以上,由此可见,父母往往在金钱上弥补孩子。 88%的父母关心孩子的学习,而 90.1%的非留守儿童家长关心孩子的学习,这略高于留守儿童的家长,说明留守儿童的家长关心孩子的生活,而在学习上要求稍低。3教师的支持87%的留守儿童愿意和老师成为朋友, 而愿意主动和老师交谈的为 57%,而非留守儿童 87%愿意和老师成为朋友,这一概率

15、和留守儿童一样; 而 46.6% 的非留守愿意主动和老师交谈,说明留守儿童对老师有更强的依恋性。4同伴支持留守儿童 33%的人在校有很多玩得好的同学,非留守儿童的此比例为29.8%,此比例略有差异。这与留守儿童在校时间长,与同学接触多有关。留守儿童有 3%的人在校没有好朋友,而非留守儿童此比例仅为 0.8%,这部分非留守儿童在同伴处不能得到足够的支持,应得到足够的重视。结论:总体而言,留守儿童在亲子关系、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社会支持方面,与非留守儿童不存在显著差异;留守儿童在解决学习困难的方式上、自理能力、自律能、教师的支持等方面,优于非留守儿童;非留守儿童在身体健康状况、监护人的支持、同伴支

16、持等方面,优于留守儿童。二、对我校教育教学的建议一 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要认真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其基本内容:学生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等。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教师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学校设立留守儿童亲情电话。二 留守家访活动在原来的家访制度基础上,依据现有情况,实行定期不定期的家访,与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进行深入的交流与沟通,增进了解,寻求互助,并对老年监护人(如学生的爷爷奶

17、奶、外公外婆等)给予一定的家教指导,帮助他们正确地管教留守儿童。三 定期表彰自强留守儿童,进行榜样教育。对于我校的留守儿童中出现的优秀学生、自强学生进行表彰,这是树立留守儿童自信的重要激励工作,拟在今年学期末尾表彰一批自强学生。四 建立健全教师与留守儿童的谈心制度学校要定期召开帮扶教师、留守儿童、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要求教师每月至少与留守儿童谈心两次,详细填好记录卡。对少数学习不认真、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发展失范的“问题”留守儿童,要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五 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班级要着重开设心理教

18、育课,大力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使留守儿童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留守学生通过教师和集体的温暖弥补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参考文献1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之探究 J (现代交际 2011 年 01 期 )2 宋振远 ; 陈晔华 ; 熊润频 ; 让“留守儿童”走出“三缺”困境 J; 农家之友 ;2007 年 07 期3韦绍健 ; ; 黎容 ; 多给“留守儿童”一些关爱J;中小学校长 ;2007 年 05期4 郭文良 ; “标签”观照下的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探析 J; 思想理论教育 ;2009 年 24 期5孙慧玲 ;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J;新课程学习( 综合 );2010 年 07 期7 罗宗祺 ; 愿关爱留在每个孩子身边来自江西省全南县农村 “留守儿童”的调查报告 J; 理论导报 ;2005 年 05 期8 叶一舵 , 白丽英 ; 国内外关于亲子关系及其对儿童心理发展影响的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 年 02 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