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办公管理系统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78878165 上传时间:2022-04-22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1.29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企业办公管理系统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企业办公管理系统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企业办公管理系统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资源描述:

《企业办公管理系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办公管理系统(4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大学本科毕业论文企业内部办公管理系统题目:企业内部办公管理系统 系别:计算机科学技术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姓名: 学号 导师: 摘 要20世纪末,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数据库技术在Internet和Intranet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广大网络用户提供了更加周到和人性化的服务。本文描述了如何使用ASP技术来组建企业内部办公管理网站。它实现了以下功能:1、员工信息的发布与共享,本文中的员工信息管理系统主要是实现员工资料的录入、信息的查询、记录和管理。作为人事管理系统和企业办公内网的一部分,企业员工信息管理系统可以便于公司领导掌握人员的动向,及时调整人才的分配。2、员工之间的信息交流,本文中的

2、内部信息交流系统可以实现公司内部通知的发布、各种具体问题的意见发布并获得相应的反馈。关键字: 办公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动态网页, ASP 目录第一章 序言 41、 背景 42、 ASP技术综述43、 网页设计.9第二章 企业办公管理系统研究概述111、 管理信息系统112、 企业办公管理系统的作用12第三章 企业内部办公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121、 目标设计122、 设计思想133、 功能需求描述144、 数据库设计概述195、 需求分析20第四章 系统的设计与开发29第五章 网站的运行维护与系统测试43第六章 结论及体会46第一章 序言1.背景Internet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互联网

3、络,它遍布全球,将世界各地各种规模的网络连接成一个整体。作为Internet上一种先进的,易于被人们所接受的信息检索手段,World Wide Web(简称WWW)发展十分迅速,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信息资源宝库。据估计,目前Internet上已有上百万个Web站点,其内容范围跨越了教育科研、文化事业、金融、商业、新闻出版、娱乐、体育等各个领域,其用户群十分庞大,因此,建设一个好的Web站点对于一个机构的发展十分重要。Internet也给我国各行各业带来一个难得的发展机会。随着我国电信通信基础设施条件的基本改善和电脑技术的普及,尤其是我国1999政府上网年,各级政府的直接参与和大力支持,标志着我

4、国信息产业步入一个新的纪元。从我国的Internet发展状况看,Internet很快就会在我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中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上网,已成为势不可挡的潮流,互联网络已成为现代社会经济生活不可分割的一个标志。2ASP技术综述2.1 ASP的产生近年来随着Internet技术的飞速发展及用户需求的不断升级,Web页面技术也不断的推陈出新,使得Web站点的功能越来越强大,能够提供的服务种类越来越繁多。从HTML、Client Script 到CGI,从JAVA的诞生到ActiveX, Web页面设计人员不断受到冲击,微软公司在总结了以往技术,重新思考Web页面设计的真正需要后,推出了Active

5、Server Pages (ASP),一种用以取代CGI(Common Gateway Interface,通用网关接口)的技术。简单讲,ASP是位于服务器端的脚本运行环境,通过这种环境,用户可以创建和运行动态的交互式 Web 服务器应用程序,如交互式的动态网页,包括使用 HTML 表单收集和处理信息,上传与下载等等。更重要的是,ASP使用的ActiveX技术基于开放设计环境,用户可以自己定义和制作组件加入其中,使自己的动态网页几乎具有无限的扩充能力,这是传统的Web编写工具所远远不及的地方。使用ASP还有个好处,就在于ASP可利用ADO(ActiveX Data Objects)方便快捷地访

6、问数据库,从而使得开发基于WWW的应用系统成为可能,这也是本文选择ASP作为开发工具最重要的原因之一。2.2 ASP与IIS2.2.1 IIS简介Web服务器是Web应用程序的心脏。IIS(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是微软推出的Windows NT Option Pack的主要成员,作为Windows NT的扩展,自推出以来已经有了很大发展,其体系结构是当今市场上最受关注的Web服务器之一。新推出的IIS4.0版本增强了系统安全性,具有服务器端脚本开发调试,内容管理和站点分析,崩溃防护,内置JAVA虚拟机及全面支持ASP等强大功能。2.2.2 IIS与ASP的结合

7、在过去,客户机/服务器结构的设计与Web的相关技术几乎处于平行线上,两者相互独立并无法作出集成性的设计。现在我们利用IIS+ASP构成三层式Web结构(如图1.1所示)的中间一层,将客户机/服务器结构与Web密切结合,完成前后端两者的集成输出功能,使得Web站点的开发更方便,实现的功能更强大。利用IIS+ASP技术来集成Web前后端所带来的强大效益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 减少构建和维护成本2 加快联机过程3 应用软件集中在服务器端开发管理4 前端可使用任何浏览器(IE、Netscape.)5 后端可存取任何数据库 (SQL、Access.)6 可使用任何脚本语言开发 (VBScript、Ja

8、vaScript、PERL)数据库服务器 后端数据库 ActiveX Server元件Microsoft IIS + ASP程序和计算逻辑ActiveX Server元件 前端浏览器浏览器图1.1 三层式Web结构示意图2.3 ASP的内部特点2.3.1 ASP内部6大对象ASP提供了6个功能强大的内部对象,每个对象具有各自的属性(Property)、方法(Method),有的还拥有数据集合(Collection)与事件(Event),它们共同完成Web中的一些重要工作。这6个对象及其功能描述如表1.1所示。合理地运用这些对象可以使原本复杂,烦琐的工作变得简捷而条理清晰。对象名称功能描述Req

9、uest从客户端取得信息Response将信息送给客户端Server提供一些Web服务器工具Session储存在一个Session内的用户信息,该信息仅可被该用户访问Application在一个ASP-Application中让不同的客户端共享信息ObjectContext配合Microsoft Transaction服务器进行分布式事务处理表1.1 ASP 内部6大对象及其功能2.3.2 Global 文件每一个以Active Server Pages为基础的应用程序都拥有一个Global.asa文件(ASA后缀名其实是Active Server Application的缩写),它位于每一个

10、应用程序的基点目录之下。当Active Server Pages做下面两个动作时,Server便会去读Global.asa文件:1 Web Server启动之后,一个应用程序目录中任一个ASP文件被提出第一个HTTP请求(Request)时。 2 不具有任何Session的客户端向Server请求一个ASP件时。前面已经提到Application和Session这两个ASP的内部对象。Application对象内的信息供所有正在执行该应用程序的用户分享,它创建于Web Server启动后一个应用程序中任一ASP文件被提出第一个HTTP请求时,结束于Server端停止运行。而Session对象仅

11、属于一位用户,维持一个用户端的信息,其他用户无法访问,它创建于一个不具有Session的用户向Server请求一个ASP文件时,结束于该Session到期(即用户端超过某时间段没有向Server提出要求或刷新Web页面)或Abandon语句的调用。可见,Global.asa文件的调用与Application与Session这两个对象密切相关。通常在Global.asa文件中写入以下内容:1 Application或Session的开始事件(Start-event)。2 Application或Session的结束事件 (End-event)。这样,在一个Application或Session对

12、象被创建或结束时,系统会自动完成Global.asa文件中写入的相应事件。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一个Application与一个Session同时开始,Active Server Pages会先处理Application的开始事件,而如果一个Application与一个Session同时结束,Active Server Pages则会先处理Session的结束事件。2.4 利用ADO访问数据库ADO是一种操作Microsoft所支持的数据库的新技术。在ASP中,ADO可以看作是一个服务器组件,更简单点说,是一系列的对象,应用这些功能强大的对象,即可轻松完成对数据库复杂的操作。本文中页面的实现便大量

13、地用到了ADO技术。具体的操作步骤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步:1创建数据源(DSN)2创建数据库链接(Connection)3创建数据对象4操作数据库5关闭数据对象和链接一、创建数据源名DSN(Date Source Name)即数据源。ODBC是一套开放数据库应用程序的接口规范,是广泛使用的数据库接口。只要系统中有相应的ODBC驱动程序,任何程序都可以通过ODBC操纵驱动程序的数据库。比如我们系统中有Access的ODBC驱动程序,那么即使我们没有Access软件,也可以在我们的程序中对一个Access的数据库加、删、改记录。而且我们根本不用知道这个数据库是放在哪里的。我们只要写出SQL语句,ODB

14、C驱动程序就会帮我们做一切事情。我们在给ODBC驱动程序传SQL指令时,是用DSN来告诉它到底操作的是哪一个数据库。如果数据库的平台变了,比如我们改用了SQL Server的数据库,只要其中表的结构没变,我们就不用改写我们的程序,只要重新在系统中配置DSN就行了。由此可见,DSN是应用程序和数据库之间的桥梁。二、创建数据库链接(Connection)链接用以保持一些关于正在访问的数据的一些状态信息,以及链接者信息。ASP文件中如果要访问数据,必须首先创建与数据库的链接,其语法如下:set mConn=Server createObject(“ADOBDCONNECTION”)这条语句创建了链接

15、对象mConn,接下来:mConn.Open “dsn1”,“vsername”,“password”这条语句打开链接,用到了DSN,本例为“dsn1”。其后的两个参数分别是访问数据库的用户名和口令,为可选参数。以上两个步骤缺一不可,因为链接对象的创建与打开是两回事,只有打开了才真正可以使用。三、创建数据对象(RecordSet)ADO中的数据对象通常保存的是查询结果。RecordSet是ADO中最复杂的对象,有许多属性和方法。RecordSet保存的是一行行的记录,并标有一个当前记录。以下是创建方法:Set RecordSet=mConn.Execute(sqlStr)这条语句创建并打开了对

16、象RecordSet,其中mConn是先前创建的链接对象,sqlStr是一个字符串,代表一条标准的SQL语句。例如:sqlStr=“SELECT * FROM tab1”Set RecordSet=mConn.Execute(sqlStr)这条语句执行后,对象RecordSet中就保存了表tab1中查询的所有记录。四、操作数据库我们通过调用链接对象的Execute方法来将查询结果返回给一个数据对象或进行插入、删除等操作。例如:sqlStr=“INSERT INTO tab1 VALUES(1,2)”mConn.Execute(sqlStr)/执行插入操作五、关闭数据对象和链接对象在使用了ADO

17、对象之后要关闭它,因为它使用了一定的服务器资源。通过调用方法close实现关闭,然后再释放它。Record.closeSet Record =Nothing /关闭创建的数据对象mConn.closeSet mConn=Nothing /关闭创建的链接对象3网页设计WWW服务器提供给用户许多信息资源,如网页、外部应用程序、数据库、图片、动画、视频、音频文件等等,其中网页是保存在WWW服务器中供用户访问的主要的WWW资源,是一种可以在Internet上传输并被浏览器认识和翻译成页面显示出来的文件。网页不但包含多种字体和样式的文本、图片、图形、电影片段、声音,还包含一些高级语言所编写的应用程序,由

18、此可以分为2种类型的网页静态网页和动态网页。(1) 静态网页:早期的网页都是一些静态网页,这些静态网页也称之为静态HTML文件,它是一次性写成。制作好静态网页后,内容相对稳定,不需经常修改,文件比较小,适合在网上传输。静态网页中一般包含文本、图像和超连接。(2) 动态网页:对于用户而言,经常使用静态网页并不能够满足信息访问的需要,这就要求所设计的网页能够动态的、随数据库内容不断变化的显示数据库中的信息,这就是动态网页。动态网页的制作分为非交互式和交互式两种。其中非交互式的动态网页属于网页表示形式的动态制作;而交互式动态网页属于网页数据内容的动态制作,它一般是和数据库系统联系在一起的。交互式动态

19、网页的制作步骤主要包括2大步骤:数据库设计和动态应用程序的制作。其具体的制作步骤如图1.2所示:将实体关系模型转变为关系模型将关系模型转变为特定DBMS下的数据模型对数据模型进行优化数据库逻辑设计数据库物理设计数据库实施程序设计 估算数据库的数据存储量设计数据库设备定义数据库的结构数据的装载选择web与数据库接口技术编程语言的选择应用程序的编写 图1.2 交互式动态网页的制作步骤第二章 企业办公管理系统研究概述1.管理信息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MIS)是从管理、信息、系统三个概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首先是一个系统,其次是一个信息系

20、统,再次是一个用于管理方面的信息系统。单位的管理工作量大,涉及面广,MIS一般可根据决策层次、管理职能和信息处理方式,分成若干个相互关联的子系统,以便于整个系统的开发。严格说来,MIS只是一种辅助管理系统,它所提供的信息需要由管理人员去分析和判断,去作决策。目前,国内为实现现代化管理而建立的系统,大都属于管理信息系统。MIS系统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的发展方向正从传统的C/S计算模式向ASP、B/S计算模式发展,但不管是何种开发模式,任何正规软件工作都需要经过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和测试、软件维护和更新等步骤。MIS的总体概念如图2.1所示:高级管理人员(计划控制决策)中

21、级管理人员(计划控制决策)中央数据库计算机职能人员其他子系统市场子系统生产子系统人事子系统信息交流系统图2.1 管理信息系统总体概念图信息系统概念结构主要有四个部分组成,如图2.2所示:信 息 管 理 者信息用户信息处理者数 据 源图2.2 信息系统概念结构其中数据源是MIS的基础,是MIS处理的对象;信息管理者的任务是对数据进行收集、存储、加工、传输和维护;信息用户是MIS的服务对象。为制定决策,管理决策机构可以从MIS中获取必要的信息。同时,通过MIS可以对单位的活动进行控制协调,以实施决策。2.企业内部办公管理系统的作用企业内部办公网络服务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一部分企业的管理组织可以划分

22、为若干部门,而各个部门又具有一定的业务功能。本文中的企业办公管理系统,帮助企业管理人员方便、安全、高效的进行企业日常工作的管理。使企业管理电子化、简单化,以节省企业管理方面的不必要的资源浪费。第三章 企业内部办公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1.目标设计企业内部办公网络服务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一部分,企业内部办公网络服务的内容很多,如员工信息的发布与共享,员工内部交流信息的发布与共享。企业内部办公网络服务系统的目标是:按照管理信息系统的原理和方法,采用成熟的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手段,支持企业内部办公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增强网站管理的及时性、规范性、准确性。企业内部办公管理系统的功能如下:1)企业内部网的系统

23、用户登录及验证功能 系统用户进入系统时的身份验证。 系统用户在不同页面浏览时的身份验证。2)员工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功能 员工信息的录入,设置初始的用户信息。 员工信息的查询(全体、部门、个人、管理层)。3)公司员工内部信息交流系统主要功能 公司内部公告、通知的发布。 公司内部意见箱(每个员工可以就各种具体事见向有关负责人提交意见建议,并获得反馈)。2. 设计思想1)Browser/Server结构(B/S结构) 企业内部办公网络的特点是利用B/S结构,实现整个企业内部管理的信息化。其优势在于简单、功能强大、扩展能力良好以及跨地域的操作性能。 Client/Server模式(C/S模式)与B/S模

24、式是现在比较流行的两种数据库应用模式,单独应用那一种模式都将受其自身弱点的限制。C/S模式主要是在以局域网为基础的环境下展开应用的,它受到地域的限制。而B/S模式通过Internet进行通信,可以不受地域的限制,但是它不能够进行联机事务处理,并且在大量数据处理的情况下,速度较慢。 对于本系统,其功能目标是要实现企业内部包括分之机构的信息资源共享,同时要实现不同用户权限的控制。由于系统数据收集的实时性要求并不高,因此采用B/S结构来进行设计是合理可行的,本系统的网络结构如图3.1所示:2)三层结构的概念B/S的多层结构的应用正是在对C/S结构总结的基础上产生的,即将应用划分为三层:用户界面层、商

25、业逻辑层、数据库层。用户界面层负责处理用户的输入和向用户输出,但并不负责解释其含义,这一层通常用前端工具(VB、VB、ASP等)开发,在本设计中采用VBScript脚本语言实现ASP页面;商业逻辑层是上下两层的纽带,它建立实际的数据库连接,根据用户的请求生成SQL语句检索或更新数据库,并把结果返回给客户端,这一层通常以动态链接库的形式存在并注册到服务器的注册表中,它与客户端通信的接口符合某一特定的组件标准,可以用任何支持这种标准的工具开发;数据库层负责实际的数据存储和检索。B/S结构开发还具有另外的一个重要的优势,即面向对象编程的特性“封装性” 。企业后台办公网数据库企业总部Web服务器企业分

26、之机构客户机浏览器企业内部局域网Internet企业总部局域网客户机浏览器图3.1 B/S结构的企业内部办公管理系统应用原理示意图3)B/S结构的信息系统的开发模型与动态发布数据的方法B/S开发模型实际上是分布式的C/S结构在Internet/Intranet上的扩展,即把一个应用对象从功能结构上划分为三部分:数据处理逻辑、业务处理逻辑和显示逻辑。对于本文介绍的公司内部办公管理系统,其基本的功能要求是用户的分布性,数据资源的共享和权限的控制。由于现代公司的结构越来越具有分布式的特点,公司的分支结构很多,而且要实现公司内部的资源共享,通过传统的C/S结构系统显得“笨重”。另外在权限的控制上,动态

27、ASP脚本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效率。基于以上的分析,本文采用B/S模式下利用VBScript脚本语言来创建ASP页面,从而实现整个公司内部办公管理系统。3.功能需求描述3.1 系统规划的定义系统规划是管理信息系统(MIS)生命周期的第一阶段,是MIS的概念形成时期,这一阶段的主要目标,就是制定MIS的长期发展方案,决定MIS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发展方向,规模和发展进程。系统规划的主要任务:制定MIS的发展战略;确定组织的主要信息需求,制定系统建设的资源分配计划,主要完成问题定义、需求分析两项任务。在问题定义的过程中,需要回答: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在需求分析中,主要任务是为了分析清楚“系统必须做什么

28、”,需求分析不是确定怎样完成这些任务,而是决定必须完成哪些任务,也就是对目标系统提出完整、准确、清晰、具体的要求。【企业内部办公管理信息系统】的目标和意义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支持企业内部工作人员的整个工作过程,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错误率,提高信息管理的现代化水平,从而应用在中小型企业的办公管理,解决企业中存在的浪费、冗余。使企业人力、物力精简化,开资缩减,推动公司向良性化发展,从而带动公司的经济发展。3.2 系统在功能方面的需求即系统目标如下:根据系统功能的要求,本文中的企业内部办公管理系统分为下述两个模块:员工信息管理系统和公司内部信息交流系统。可以将系统分成几个功能模块来分别设计。功能模块之间

29、的关系如图3.2所示:员工信息管理系统企业内部办公网主页系统用户的登录验证员工信息交流系统图3.2 企业内部办公管理系统功能模块图对于公司员工信息管理系统,根据系统功能分析,除了对员工信息的查询外,还可以具体细化为用户修改个人信息页面,系统管理员页面,添加新用户页面和修改某个用户信息页面。对于公司内部信息交流系统,根据系统功能分析,可以具体细化为内部通知公告牌页面,发布新通知页面,修改某个通知页面,意见箱页面,意见分析页面。图 3.3是整个系统的页面逻辑结构示意图:系统登录页面公司内部办公信息管理系统主页面内部信息交流主页面员工信息管理主页面意见箱页面修改个人信息页面系统管理员管理页面内部通知

30、公告牌页面意见批阅页面修改通知页面发送通知页面修改用户信息页面添加新用户页面图3.3 企业内部办公管理系统页面逻辑结构示意图3.3系统在性能方面的需求1、易操作性,系统操作员无需特殊训练,便可掌握此系统;2、处理时间及响应速度应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3、系统的通用性强,能在多种操作系统上运行; 4、系统可移植性、可靠性强、纠错能力高; 5、系统的安全性高,数据具有备份和恢复功能; 6、系统的性能/价格比高;3.4 资源分配 3.4.1系统规模:中型、实用、支持网络的管理信息系统。本文中的企业内部办公管理系统是应用于中小企业的。目前,中小企业管理比较落后,它将产生的影响将使中小企业管理从人力化到数

31、字化进展,使管理人员思想上向数字化转变,能使企业的管理在机制上转换,人员上得到精简。3.4.2 系统开发方法:采用软件工程化的思想和方法,用生命周期法进行系统规划、分析、设计和实施,用原形法进行系统实现,在使用过程中采用用户的新需求对系统进行修改、完善及更新升级。3.4.3 软、硬件资源:本系统的开发环境为:Intel P处理器,128M内存,20G硬盘,CDROM;操作系统: Windows 2000 Server数据库系统: ACCESS 2000。3.5 系统分析在管理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中,系统分析是第二阶段。它按照“先逻辑后物理”的原则严格划分工作阶段。其目标就是按系统规划所规定的系统

32、开发目标和用户功能需求,提出系统逻辑方案即逻辑模型,为下一阶段进行物理方案设计解决怎么做提供依据。系统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步骤:初步调查、可行性研究、详细调查、系统逻辑模型的提出。3.5.1系统的初步调查系统的初步调查是系统分析阶段的第一项任务,其主要目标就是从系统分析人员和企业内部工作人员的角度看本系统开发有无必要和可能。初步调查主要包括:一般调查和信息需求初步调查。一般调查主要是调查分析企业内部管理的工作流程,明确本系统的目标和主要功能;后者则调查管理中心各部门所处理的数据及其流向,其方法是与用户进行面对面交流,参阅以前的手工材料等方式,从而掌握第一手材料,为系统逻辑模型的提出作好铺垫。初

33、步调查信息如下:目前中小企业在日常工作中采用人工管理,因而存在着大量的浪费和多余,急需一套企业内部办公管理信息系统来辅助工作,从而提高企业内部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现代化水平。3.5.2系统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的目的是为了:用最小的代价,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确定问题是否能解决。一般说来,至少要从三个方面研究可行性:(1) 技术可行性:决定使用现有的技术能否实现这个系统;对于本系统,在技术上管理中心的软、硬件技术都满足要求;(2) 经济可行性:判断系统的经济效益是否能超过其开发成本;在经济上,由于本系统的性能/价格比高,所以受到用户的欢迎;(3) 操作可行性(即营运可行性):考虑系统的操作方

34、式在这个用户组织内是否行得通;对于这一点,由于本企业工作人员都熟悉电脑操作,只需简单培训便可胜任工作,所以操作性也是行得通的。本网站采用的是ASP技术来实现,它提供了一种服务器端脚本编写环境和服务器执行指令的环境,是用附加特性扩展了标准的HTML文件。使用ASP可以创建和运行动态、交互的Web服务器应用程序。ASP页面可以使用脚本语言(如Vbscript、Javascript等)编写,程序代码是隐藏的,输出到用户浏览器的只是动态的HTML文件,而且没有浏览器兼容的问题。访问数据库简单,通过使用内置的ASP组件ADO,ASP页面可以通过ODBC存取数据库,并将结果返回给用户的浏览器。ASP程序的

35、运行环境在服务器端可以接收来自客户端的请求,并对后端数据库进行存取操作,然后将处理结果返回到客户端浏览器。(如图3.4)使用ADO对象的.ASP文件浏览器(Browser)Web服务器(IIS/PWS) 用户请求 服务响应数据库ODBC驱动程序图3.4.程序的运行过程图3.5.3结构化生命周期法 结构化生命周期法是一种传统的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其基本思路是把整个系统开发过程分解成若干阶段,每个阶段进行若干活动,每项活动应用一系列标准、规范、方法和技术完成一个或多个任务,形成符合给定规范的产品。这种方法用于开发MIS时,应遵循下列原则:l 用户参与的原则l 先逻辑后物理原则l 自顶向下原则l

36、文档标准化原则任何系统均有其产生、发展、成熟、消亡或更新换代的过程,这个过程称为系统的生命周期。本人在后续的网站开发中的便是用此种方法,先向用户展示一个与本网站性质相同的网站,然后由客户提出自己的特别需要,结合原有系统和用户新的需求以获取待开发网站的信息和功能。4.数据库设计概述4.1 数据库的选择做交互式网站一个很重要条件就是系统必须安装数据库,当前最流行的关系数据库有:Windows NT下的SQL Server、Windows95/98/NT下的Access、Windows NT下的Sybase、UNIX下的msql、Linux下的MySQL等等。目前的关系数据库产品基本可分为桌面数据库

37、和大型数据库应用系统两大类,考虑系统数据流量、安全性要求、效率及技术兼容等问题,以及根据实际的需要,本交互式企业内部信息管理系统中所采用的是Windows 98下的Access 2000作为数据库管理软件。Microsoft Access 2000是一种桌面数据库,一般运行在PC上,具有对硬件要求低、容易操作、开发成本低等特点,应用于小型系统中,其核心是Microsoft Jet数据库引擎。它是一个可视化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了很多非常实用的向导,从而使Access建立数据库的各种对象非常容易。它使用内嵌Visual Basic语言作为开发工具,完全面向对象编程,可以可视化地创建数据库应用程序

38、,支持网络环境的应用,如管理用户组安全性等,是一种客户机/服务器前端管理系统。Microsoft Access 2000的安装是随着Microsoft Office 2000一起安装的,如果是选择安装Access,则只需要选中Microsoft Access for Windows,然后选择“从本机运行全部程序”就可以了。4.2使用ADO数据控件访问数据库由于各模块频繁地与数据库打交道,如何与数据库链接就显得十分重要。前面我们已经提到,ASP采用ADO技术访问数据库,ADO允许多个访问共享一个链接,即仅需要一个Connection对象与数据库链接,就可重复不断地利用它访问一个数据库。本文仅用到

39、一个数据库,名为database,而且在用户登陆时就要进行数据库操作,因此我们希望服务器开始便和数据库链接,所有对数据库的访问都使用这一链接,这样有利于提高服务器的效率。我们采用如下方法,首先在WinNT的控制面板的ODBC数据源选项中将database库设置为系统ODBC数据源ASPdata,再在本应用程序中建立与database库的链接,即加入以下语句:set conn=server.createobject(“adodb.connection”)conn.open “ASPdata”5.需求分析5.1功能需求指本网站系统必须完成的所有功能。将解决企业管理人工化,工作繁余的问题,实现企业管

40、理电子化。本企业管理系统是应用于中小企业的。目前,中小企业管理比较落后,它将产生的影响将使中小企业管理从人力化到数字化进展,使管理人员思想上向数字化转变,能使企业的管理在机制上转换,人员上得到精简。实现工作人员信息查询的方便性以及管理的多样化而提供的一个功能齐全、使用方便的网站信息管理系统,以替代传统的信息管理。5.2功能划分 1、本软件前台具有如下主要功能:l 系统用户登录l 系统用户在不同页面浏览时的身份验证功能l 员工信息的录入,设置初始的用户信息l 员工信息的查询(分为全体、部门、个人、管理层)l 公司内部公告发布l 公司内部通知的发布与处理l 公司内部意见建议的提出与反馈2、本软件后

41、台具有如下主要功能:员工资料的管理资料添加资料删除资料修改资料查询通知管理添加新通知管理员删除过期通知删除个人通知修改和删除自己发的通知管理员删除通知意见建议管理提出意见查看已处理的意见建议批阅意见系统管理进入退出更改密码5.3外部接口需求 1、用户界面 采用Windows的通用图形界面,对用户友好,且必须对鼠标和键盘提供支持;显示启动画面,画面简洁明快,不能太过花哨;2、硬件接口支持一般的celeron 433或更高档微机、笔记本电脑。3、软件接口运行于Windows 98/PWS4.0/access2000之上。4、通信接口本软件应提供对Web浏览器等的支持。5、故障处理正常使用时不应出错

42、,若运行时遇到不可恢复的系统错误,也必须保证数据库完好无损。 5.4系统逻辑模型的提出需求分析的主要成果是系统的逻辑模型。本信息管理系统的逻辑模型主要是以系统的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为主要描述工具。即在对管理方式和业务流程进行认真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之上,完全从业务管理功能和管理对象出发,按照信息系统中应有的数据流和数据结构来勾画信息管理系统的概貌。5.4.1数据流图(简称为DFD)数据流图是组织中信息运动的抽象。数据流图是在对系统调研阶段绘制的业务流程图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系统的科学性、管理的合理性、实际运行的可行性角度出发。将信息处理功能和彼此之间的联系自顶向下,逐层分解,从逻辑上精确地描述系统应

43、具有的数据加工功能、数据输入、数据输出、数据存储及数据来源和去向等项目。首先,要根据现实情况来划分系统的边界、识别出系统的数据来源和存储,确定出外部实体、得出系统的关联图再根据需要来化分几个主要的信息功能并明确各个功能的之间关系,绘制出数据流图的顶图。数据流图的符号说明如下图所示:外部项 数据加工处理 数据流 数据存储 经总体调查分析,划分系统边界,识别系统的数据来源和去处,确定外部实体,得出企业内部信息管理系统基本系统模型,见图3.5所示:系统用户F1企业内部信息管理系统F2 系统管理员F5 F3 企业内部信息库 F6 F4图3.5 基本系统模型注:F1 登录申请 F2 登录成功与否通知 F

44、3 信息的浏览 F4 信息的处理F5 信息的管理状态 F6添加修改通知从上图中划分出主要的信息管理功能,并明确各功能间的联系,绘制出数据流图的顶层数据流图,如图3.6所示。 登录系统用户登录申请员工信息D1 系统用户信息表 意见 员工信息 通知员工信息的录入、查询、更新员工发新通知员工提交意见反馈通知D2 意见信息表D3通知公告牌表图3.6 顶层数据流图5.4.2数据字典(简称为DD)数据字典是关于数据的信息的集合,也就是对数据流图中包含的所有元素的定义的集合。任何字典最主要的用途都是供人查阅条目的解释,数据字典的作用也正是在软件分析和设计的过程中给人提供关于数据的描述信息。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

45、共同构成系统的逻辑模型,没有数据字典数据流图就不严格,而没有数据流图数据字典也难以发挥作用。只有两者在一起,才能共同构成系统的规格说明。DFD只是对数据和彼此之间的联系进行了说明,为进一步明确数据的详细内容和数据加工过程,应将数据流图中的全部数据流及其组成的数据元素,数据存储,数据加工,通过数据字典描述清楚,以便于此后系统设计的进行。图3.7 是几个主要数据元素的数据字典卡片数据流名称:用户登录信息简 述:用户进行信息处理时必须进行的登录信息和身份验证的凭证定 义:登录信息=用户登录名+用户密码数据流来源:用户数据流去向:记录用户的详细信息数据流名称:通知类型简 述:用户发送通知时,在通知公告

46、牌页面要根据通知的类型和用户的权限来显示和处理通知内容定 义:通知类型=(个人通知、部门通知、公共通知)数据流来源:通知发送者数据流去向:通知公告牌数据表数据流名称:部门名称简 述:用户提交意见时必须填写的信息,在意见建议批阅页面要根据部门名称和用户的权限来显示通知内容,用户也可以根据部门名称进行查询 定 义:部门名称=各个部门的名称数据流来源:意见提交者,系统用户信息数据表数据流去向:意见信息数据表,系统用户信息数据表数据流名称:用户的职位简 述:用户提交意见时接受者要是某部门的主管 ,用户也可以查询部门主管的信息定 义:用户的职位=部门名称+职位数据流来源:意见提交者,系统用户信息数据表数

47、据流去向:意见信息数据表,系统用户信息数据表5.4.3概念设计(E-R图描述)E-R图目前广泛用于数据库的概念设计。用E-R数据模型对一个单位的模拟,称为一个单位的E-R数据模式,E-R数据模型提供了实体、属性和联系三个抽象概念。这三个概念简单明了,直观易懂,用以模拟现实世界比较自然。E-R数据模式可以很方便的转换成相应的关系数据模式。用E-R图表示数据模式时,人们仅关心由哪些数据,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而不必关心这些数据在计算机内如何表示和使用什么DBMS。因此,通过E-R图,设计人员和最终用户可以进行交流和合作,以真实、合理地模拟一个单位,作为进一步设计数据库的基础。本设计中共牵涉到六类实体

48、和三类联系。实体:系统用户、部门、职位、通知、意见、意见类型联系:一对一联系用户密码,意见意见号等多对一关系用户部门等一对多关系用户通知,用户意见等属性:对于系统用户信息数据库,可以列出以下数据项和数据结构:l 用户信息:用户ID、登录名、用户姓名、密码、E-mail、部门、职位、内部电话、家庭电话、移动电话、QQ号、家庭住址、系统管理员权限、生日、财务管理员权限、性别、教育程度、备注对于内部信息交流系统,可以列出以下数据项和数据结构:l 内部通知信息:通知ID、通知内容、通知类型、通知发送者、通知接受者、通知发送日期、通知发送时间、通知有效天数。l 内部意见建议信息:意见建议ID、意见发送者

49、、意见发往部门、意见类型、意见内容、意见处理状态、意见处理评论、意见发送日期。具体E-R图见图3.8所示:5.5数据库的逻辑设计根据系统功能设计的要求以及功能模块的划分,各个系统的具体逻辑实现如下:对于系统用户信息数据库,可以列出以下数据项和数据结构:l 用户信息:用户ID、登录名、用户姓名、密码、E-mail、部门、职位、内部电话、家庭电话、移动电话、QQ号、家庭住址、系统管理员权限、生日、财务管理员权限、性别、教育程度、备注 所需的外部数据支持:l 部门信息:部门编号、部门名称l 职位信息:职位ID、职位名称 对于内部信息交流系统中的内部通知部分,可以列出以下数据项和数据结构:l 内部通知

50、信息:通知ID、通知内容、通知类型、通知发送者、通知接受者、通知发送日期、通知发送时间、通知有效天数。所需的外部数据支持:l 用户权限信息:可以从系统用户信息数据库里获得。对于内部信息交流系统中的内部意见建议部分,可以列出以下数据项和数据结构:l 内部意见建议信息:意见建议ID、意见发送者、意见发往部门、意见类型、意见内容、意见处理状态、意见处理评论、意见发送日期。所需的外部数据支持:l 意见类型信息:意见建议的类型。l 部门信息:可以从系统用户信息数据库里获得。l 用户权限信息:可以从系统用户信息数据库里获得。 意见发送日期评论状态类型内容发往部门发送者通知内容类型发送者发送日期发送时间有效

51、天数登录名姓名家庭地址教育程度是否是系统管理员内部分机号备注性别家庭电话生日QQ号密码电子邮件职位所在部门系统用户手机号部门属于 1 1领导提交 意见建议系统用户 1 n n m 批阅 nm n 1 n n属于 发送 n接收任职1意见类型 m 1职位通 知 M n 属于1通知类型图3.8 E-R图5.6数据库的物理设计根据数据库的需求分析,建立如下7个数据表:l 系统用户信息数据表(PSLogins),其结构如图3.9所示:图3.9 系统用户信息数据表l 公司部门信息数据表(Departments),其结构如图3.10所示:图3.10 公司部门信息数据表l 公司职位信息数据表(Position

52、s),其结构如图3.11所示:图3.11 公司职位信息数据表l 公司通知公告数据表(MessageBoard),其结构如图3.12所示图3.12 公司通知公告数据表l 公司内部意见信息数据表(SuggestionRecords),其结构如图3.13所示图3.13 公司内部意见信息数据表l 公司内部意见类型数据表(SuggestionTypes),其结构如图3.14所示图3.14 公司内部意见类型数据表第四章 系统的设计与开发1系统用户登录页面( Login.asp)用户登录验证页面login.asp的主要功能是对用户在首页登录框内输入的用户名及密码,检查用户的用户名和用户密码与database

53、数据库中的数据是否匹配,如果匹配则登录成功,如果不匹配则提示出错。由于登录验证页面是在后台运行的,因此不需要界面。它除了要检查用户名和用户密码是否匹配外,主要解决的是登录成功后怎样标识该用户已经成功登录。在本系统中,系统用户身份信息数据表里,设置了两个字段来分别表示系统用户的登录名和真实姓名。目的是为了防止在系统用户增多的情况下出现用户重名的情况。用户使用唯一的用户登录名登录,而用户一旦登录,通过读取Session对象,我们可以清楚地掌握当前用户的真实姓名。1.1登录功能的实现:(1)一个简单的用于登录的页面,其中包括一个供用户填写登录信息的表单和用于提交的按钮和重新填写的按钮。(2)用户通过

54、表单提供登录信息,系统根据用户提供的信息对用户进行查询鉴别,如果身份合法,则记录下用户的详细信息,并将用户导向内网主页。(3)通过创建ASP应用程序,可以在Global.asa里指定系统允许用户尝试登录的次数,如果超过这个次数,系统不再显示登录页面,用户只能重新建立和Web服务器的连接来登录。如图4.2所示。图4.1 用户登录页面在Global.asa文件中的代码如下:Sub Application_OnStartApplication(AllowAdds) = NOApplication(NumAttempts) = 3session.timeout=1End Sub在Global.asa里

55、声明了Application对象的NumAttempts的值,这个值的含义是指允许用户登录的次数。(4)用户从系统里退出后也进入系统登录页面,此时用户的身份信息都会被清空。图4.2 登录不成功的提示页面1.2所使用的数据表系统登录页面使用了一个系统用户信息表(PSLogins)。在系统登录页面里需要引用这个表的ID, LoginID,Password字段进行用户身份鉴别。如果用户身份通过验证的话,系统登录页面还要记录用户的详细信息,留待以后的系统页面使用。2企业内部办公管理系统的主页面( Home.asp)1.1功能实现如下图4.3显示了企业内部办公管理系统的主页面。主页面上有2个主要链接,分别指向内部办公管理系统的2个主要功能模块,即员工信息管理系统和内部信息交流系统。在内部办公管理系统主页面里,设置了一个导航条。这个导航条里详细列出了用户目前在系统里的位置,当前用户名称,其他相应页面的链接以及系统提供给用户的提示信息或者反馈信息。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让用户十分清楚地知道自己目前在系统里的位置和要进行的操作或者系统的反馈。图4.3 企业内部办公管理系统的主页面1.2功能实现的部分说明向用户显示用户名和系统时间=#12:00:00 AM# and time=#12:00:00 PM# and time#18:00:00 aM#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