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一次教研活动带来的启示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78872746 上传时间:2022-04-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2.5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记一次教研活动带来的启示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记一次教研活动带来的启示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记一次教研活动带来的启示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记一次教研活动带来的启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记一次教研活动带来的启示(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让有效拓展成为课堂教学的点睛之笔记一次教研活动带来的启示 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的语文课已经不再拘泥于一本教科书,课堂学习资料的拓展日益加强。“拓展”本身是件好事,开阔了学生学习的视野,加深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但是,纵观现在的语文课,拓展大有过热、过度之势,好像没有拓展,“课将不课”了:有的课一半时间都在学习拓展资料,置文本于千里之外,有的课拓展形式五花八门,什么文字资料、图片、音像,一哄而上,语文味一扫而光。针对这种现状,我们学校语文教研组就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拓展学习资料开展了一次教研活动。教研课的内容确定为西师大版语文十一册课文那棵高山榕。这篇课文详细地讲述了邓小平1992年南巡深圳

2、时种下一棵高山榕的故事。作者是由眼前看到的这棵枝繁叶茂的高山榕,联想到伟大的邓小平同志,联想到他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联想到他在1992年南巡深圳时,种下的那棵高山榕,特别是联想到他对祖国和人民深沉的爱。课文中“邓小平、改革开放、深圳特区”这些内容都距离现在学生生活很远,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如果这些难点没有突破,感受小平同志对祖国人民的卓越贡献和深沉的爱的情感目标就不能达成。在解读文本之后,老师们达成共识,一致认为对这些学生感觉很陌生的内容有必要进行拓展。第一次教学:教研课如期进行。执教的陈老师充满激情地引领学生快速学习课文第一、二段,然后抛出了一个问题:那棵高山榕不同寻常在哪里?几乎所有的学生

3、高高地举起了手,说因为那是伟人邓小平种的。教师立刻追问:你们了解邓小平吗?部分学生举起了手,想发言。老师没有让学生讲话,用大屏幕出示一段资料介绍邓小平的生平:邓小平(19041997)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这是一段标签式的人物生平介绍,文字简洁抽象。这段拓展文字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能帮助他们了解邓小平吗?我不禁担忧起来。看了大概两三秒钟,老师让学生齐读这段文字,果然学生先前被点燃的兴趣一落千丈,读的语调平淡无奇,显然这种枯燥的文字吸引不了六年级的学生。继

4、而老师又指导学生学习邓小平同志种树这部分,才自由朗读了一遍课文,学生交流了邓小平同志和蔼可亲、见多识广这些特点,还没来得及回归文本细细体会,老师就饱含深情地说:“1992年1月22日真是个不同寻常的一天,邓小平栽下的仅仅是一棵高山榕吗?别忙着回答,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个资料。”多媒体随机出示了满满的一屏幕文字:深圳:是我国闻名遐尔的现代化都市。但在以前,它却是一个非常落后的小镇,人们的生活非常贫穷。那么为什么它会有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呢?原因就是“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因为改革开放,深圳在1984年成了经济特区,可以和外国人相对自由的做生意,这样到了1992年,只用了短短八年时间,深圳的经济就突飞猛

5、进,人民的生活水平在全国遥遥领先了。而促使深圳飞速发展的“改革开放”的决策者就是邓小平同志。可以说,没有小平,就没有中国的改革开放;没有小平,就没有深圳。可见邓小平同志对于深圳的发展所作出的伟大贡献!因此,深圳人民对于邓小平同志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老师让学生自由读读这段文字后请一个孩子站起来朗读,这个孩子读得磕磕绊绊,老师不太满意,又请另一个孩子站起来朗读,那个孩子也一会儿加字,一会儿漏字,大概是由于时间关系,老师没再让学生继续读资料,一边自己范读,一边随机展示四幅图片,两幅是破旧的深圳,两幅是改革开放后高楼林立的深圳。看完后,老师又问学生:“读了这段话,你能说说邓小平同志栽下的仅是一棵榕树吗

6、?”全班学生满眼迷茫,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所措。等待了一会,还是没人举起手,课堂陷入了冷场。老师只好自己解答:“他栽下的是一片春色,栽下的是深圳的飞速发展,栽下的是深圳人民的幸福生活。对于这样一个让我们过上幸福生活的人,人们怎能不对他饱含深情呢?”这个环节整整花了十五分钟。然后,老师让学生有感情地读这一段课文,学生如梦初醒,终于拿起这节课用得少之又少的课本,读段毫无深情可言。结课时,老师又让学生随着音乐歌唱春天的故事,记住这个不同寻常的春天。音乐声响彻整个教室,可大部分学生不知道歌词前前后后窃窃私语,有的索性一头雾水坐在那里。陈老师也一脸懊丧。课后评议:老师们各抒己见,争相发言,针对本课的

7、拓展提出了商榷意见供陈老师参考。王老师说:安排唱歌这个环节对学生感情升华没有帮助,首先是学生对这首歌不熟悉,老师也没呈现歌词,而且唱歌这种形式还会削弱语文的本质。徐老师说:陈老师出现的两段介绍文字抽象生僻,读通读懂都有难度,根本激发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老师还是要动脑筋改变文字的呈现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周老师说:拓展是为了“反哺文本”这一目标服务的,拓展资源是为了补充课文,而不是游离在教材之外。这节课陈老师花了大部分时间指导学生学习拓展资料,读文本,学文本的时间明显不足,导致整堂课更像思想品德课。第二次教学:一周后,第二次研讨课进行。这一次,陈老师在课前谈话的时候播放了歌曲春天的故事,和

8、学生们随意谈话,让学生说说歌中唱的是谁?学生异口同声说是邓小平,老师就出示了一幅邓小平的肖像图片,还告诉学生,就是邓小平爷爷带领全国人民改革开放,中国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机出现了7幅祖国的发展的图片,学生一边看,一边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开始上课,老师一步一步引领学生初读理清脉络,围绕文章中心句“为什么那棵高山榕不同寻常”这个问题,引导学生认真阅读第二段,并思考,从这段文字中感受到邓小平同志是个怎样的人?学生深入文本读文说理,感情朗读,学得兴致勃勃。然后老师安排了一个环节:走近邓小平。大屏幕一边出现一幅幅邓小平活动的照片,老师话外音起:邓小平是我国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领导人,中国社会主义改革

9、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一生中,领导过革命起义,指挥过数次战役,全面推行改革开放,提出了“一国两制”,使香港澳门顺利回归。有了他,才有我们改革开放的春天,才有我们繁荣昌盛的今天,才有我们幸福安康的生活。老师深情地解说这段话的时候,学生们听得那么专心,看得那么专注,我从他们的神情里读到了“敬仰”两个字。在后面一个环节老师让学生拿起笔把心目中邓小平爷爷的形象描绘下来时,学生文思如泉涌,语言真情流露,有个学生写道:“邓爷爷,他的足迹遍布了大江南北,他的汗水洒遍了神州各地,他的关怀满布中国大地,这九州热土,融入了他老人家多么深沉的爱啊。”情到深处,都化做了文字留于笔尖。最后老师用诗歌伟大的儿子拓展

10、学习,在师生深情互读中渲染了气氛,升华了感情,课堂气氛到了最高潮,从学生的朗读中能体会到学生已经深深体会到了邓小平的丰功伟绩及他对中国人民的深情。下课了,余味还萦绕在学生心头,萦绕在每一位老师的心里。通过两次教学实践,老师们纷纷表示这一次教研受益匪浅,大家对语文课中的有效“拓展”有了一些思考,多了一些新的认识。思考之一:“拓展”要有浓浓的语文味。许多语文课,教师都不可避免地加入一些文本以外的资料辅助教学,有的是文字的,有的是音乐,有的是图片、图像,正因为这样,语文课就很容易变味成思品课,综合实践课,甚至音乐课,美术课。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把握一个原则:拓展,只是教学中的一个环节,它不能偏离语文的

11、本质,应该尽量选择语文学习的手段,语文教学的例子,语文学习的方式,使我们的拓展姓“语”。正如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所指出的:“语文课程中建立跨学科的学习平台,应注意立足语文,而不应该漫无目标的大杂烩。”思考之二:“拓展”应立足文本,反哺文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文本与拓展资料的关系好比“根”与“藤”的关系,我们绝不可舍本而逐末。我们首先要依据文本,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拓展的点。这个点可以是教学的重点难点,可以是文本的空白点,延伸点,也可以是学生学习的疑难点,使拓展真正为突破重点难点,深化主题服务,不能漫无边际乱拓展。而且我们要依据文本把握拓展的时机,选择拓展的形式,掌握拓展的宽度、深度。离开了文本的拓展

12、是无本之木。教学中,我们还要带领学生潜心会文本,在学生真切地与文本对话后再引入拓展资料,这样才能理解、感悟、升华文本的内涵,使拓展真正提高学生学习的效应。思考之三:“拓展”要考虑学生的兴趣和可接受性。现代心理学之父皮亚杰曾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信赖于兴趣”。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一个重要的心理成分,它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和获得能力的一种强烈的欲望。拓展要考虑到学生的阅读兴趣,尊重他们的阅读习惯、喜好,抓住他们的兴奋点,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和形式拓展。另一方面,拓展还要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教材中有些课文的分量较重,对学生来说,学好文本已经很不容易,但有些老师为了进行拓展,又于教材之外引入了新的内容。这样一来,学生的负担明显加重,难以掌握,拓展就失去了效应。语文课程标准对每个学段的目标做了明确的要求,老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段特点,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选择拓展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