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生物教学教育理论论文

上传人:紫** 文档编号:78813877 上传时间:2022-04-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教育技术生物教学教育理论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教育技术生物教学教育理论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教育技术生物教学教育理论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教育技术生物教学教育理论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技术生物教学教育理论论文(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教育技术生物教学教育理论论文 生物教学强调情境与协作,重视直观和操作,提倡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将带网络功能的多媒体计算机及其它电教媒体引入生物课堂,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创新思维、培养互助品格、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方面都起到了较好作用,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正在成为当前我国现代教育技术教育乃至整个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开展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目前,多媒体教学已经越来越受到广大生物教育工作者的青睐,但是在应用过程中处理不当等问题也随之而来,通过多年来的生物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在现代教育技术与生物教学的整合过程中有以下几个误区需要注意

2、:一、通过电教媒体的演示可以代替学生的亲手操作计算机等现代化的教学媒体以其形、光、声和色等多种功能作用于学生的多个感官,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极大地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使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呈现最佳的学习状态。随着电脑科技的普及,教师可以通过电脑从网络中得到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甚至三维虚拟现实等多方位信息用于课件制作,使教学内容更丰富,教学方法更加多样、更加灵活,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电教媒体并不是万能的,例如用电教媒体演示学生的实验的操作,的确生动形象,所以个别教师干脆用演示代替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这样就剥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3、,实际上已经走向了一个误区,因为学生的实验能力的形成,只有通过实际训练才能获得,光凭电教媒体的演示,只能削弱学生的操作能力,如“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植物嫁接技术”、“临时装片制作”、“标本制作”、“解剖方法”等基本技能的训练,只有学生亲自动手做才能达到教学大纲要求,必须经过反复操作才能熟练。如果用观看屏幕的教法取代学生亲自动手的实践过程,无疑是削弱了对学生的操作能力的培养。二、让学生观察电教媒体(如投影、幻灯、录像等)可以代替对实物或标本等的观察直观性原则是生物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原则。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确能够真实、生动、形象地展示生物的各种生理活动,显示生物的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把抽象的

4、内容形象化,化难为易,化繁为简。遗传规律中等位基因分离和非等位基因之间分离及组合的互不干扰性,属于微观的、动态变化的且肉眼难以观察的,因此是教学难点,运用多媒体动画技术,完全能够模拟原始生殖细胞在进行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彼此分离而分离,又随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而组合的动态变化,这样通过化静为动,化微观为宏观,化抽象的想象为具体的图像,轻而易举地达到了突破难点、加深理解、方便记忆的教学目的。但是有些情况就不同了,如录像、幻灯和投影,虽然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介绍多种动植物的形态、结构、生长、生态等方面的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但是因为录像等材料是经过加工制作出来的,有很多材料具有片面性

5、,如时间的缩短或延长,实物的放大或缩小,它不可能把事物的本来面目原原本本地展现出来,这就是它的局限性。如果让学生单独看录像,不看实物,对自然界的观察能力必然会降低甚至会产生一些误解,不能够全面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但是如果在看录像的基础上,让学生亲自接触大自然做一做、摸一摸、量一量、闻一闻、尝一尝,情况就会大有改观,从而使学生获得真实完整的知识。如观察叶的形态时,让学生观察实物就比看录像好得多;又如蚯蚓体表的刚毛和黏液,只有亲自动手摸一摸,才体会到粗糙的刚毛和湿润的体表;苔藓植物的大小,要亲手量一量,苔藓植物叶子的形态结构,要用显微镜观察,苔藓植物的生活环境,要到实地看一看,才能得到真正的结论

6、。有关资料调查证实,86%的学生认为,单独看录像想象不出苔藓植物是那么细小的。还有一些动植物的特殊气味和味道,需要闻一闻、尝一尝,才能得到答案。另外,动植物的某些特点,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用不同的观察方法,也会产生不同的结论。 因此在有实物或实验可以操作的情况下,尽量让学生动手实践,不能完全用媒体演示替代。自然界是丰富多彩的,只有让学生亲身处于大自然中,多观察自然界的生物现象,才能领略到自然界的奥秘。三、电教媒体在提高知识含量的同时可以忽视思想教育和科学方法的教育计算机等电教媒体解决了生物学知识信息日益膨胀的无限性与教学时间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彻底改变了以往“粉笔+黑板+挂图”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

7、,实现了视、听并用的记忆效果,所以在帮助学生认识与记忆学习材料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这是它积极的一面,但是教学多媒体的运用一般都是为了解决一些知识难点,也就是说它比较偏重于专业知识,很难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思想教育,可以说这是它的一大缺陷。例如,介绍我国的动植物资源、环境污染等内容时,不能适时地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当地实际情况进行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关于生理卫生的一些内容,未能联系学生实际进行健康教育;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内容也缺乏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等等,再一个问题就是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学生主要是看和听,结论是给出来的,不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不能尝试自己的认识过程,这也不利于科学方法的培养,这是在实际教学中很容易被忽视的一面,所以必须注意。另外,多媒体课件虽然可以较好地突破教学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绝对不能盲目扩大一节课的信息量,要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维的空间和时间,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总之,在现代教育技术与生物教学整合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明确多媒体只是辅助教学的策略,要在“辅助”上下功夫,千万不要把它看成是万能的,只能适时适量地使用多媒体手段,不要滥用多媒体,以免走入误区,事倍功半。教育技术生物教学责任编辑:刘老师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