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钱币收藏的要诀

上传人:彩*** 文档编号:78758245 上传时间:2022-04-2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0.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古钱币收藏的要诀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古钱币收藏的要诀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古钱币收藏的要诀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古钱币收藏的要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钱币收藏的要诀(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古钱币收藏的要诀汉代的货币制度是以铜钱为下币,以黄金为上币的。据史料记载,在西汉时期黄金作为流通和支付手段盛行于上流社会,因此流通中的黄金数量巨大,据汉书记载,西汉仅皇帝赐金就多达90 万斤,合现在225 吨。但是到了东汉以后,社会上流通的黄金数量却骤然减少。也就是说,大量的黄金在短短的时期内突然退出流通,神秘消失了。这个未解之谜一直困惑着后来的人们,也引出了关于这些黄金的去向的种种猜测。有的认为汉代的对外贸易有逆差,许多黄金作为支付手段流到了境外;有的说是王莽篡权后曾将国库的大量黄金吞为己有,新政垮台时又将黄金秘藏,不知去向;有的解释说是汉代盛行厚葬,大量黄金渐渐都随葬入土;还有的说是由于西

2、汉末年的政局动荡,战乱不息,富户豪门为备不测,将黄金财宝囤于地下,而后曲终人亡,藏宝失传。仔细分析这些解释可以发现,除了第一个解释外,其余三个解释都认为黄金被埋入了地下。 据此,有人甚至进一步提出,这种神秘消失的黄金主要埋藏在河南的洛阳和南阳一带,因为洛阳和南阳均是当时的大城市,富户豪门的云集之地。不过,以上所说毕竟只是推测,迄今为止还没有听到过关于出土汉代大量黄金的报道,所以,这些推测是否属实还有待于时间的检验。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又是世界上使用过最多种货币形制的国家。从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金属货币的形制上讲,我国的古钱币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也即从原始社会到商周的贝币时期,春

3、秋战国的刀布币时期,从秦代到清代的方孔圆钱时期和清末民国的机制无孔圆币时期。贝币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货币形式,也是我国最早使用的货币。 从我国已出土的情况看, 贝币 (指海里的齿贝,也叫货贝 )在原始社会已经出现, 在夏商代已普遍使用了, 安阳殷墟的妇好墓就出土了 6000 多枚货贝。商代中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交换逐渐扩大,原有的货贝难以满足社会的需要,便出现了陶贝、石贝,骨贝、玉贝、铅贝、铜贝等人工仿贝。铜贝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金属币,距今已有 3000 多年了。春秋时期铜贝铸币的流通量越来越大,其制做也更加精美,而且还出现了贴金、包金铜贝。到了战国时期,又出现了工艺水平较高的

4、纯金银的仿贝铸币。刀布币历史始于春秋时期。春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从奴隶制到封建制的大变革时期,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导致对流通货币的大量的需求,而金属铸造技术也日渐成熟,为大量铸造金属货币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能性。这一时期货币的最大特点是货币铸造的种类繁多,币制混乱。由于当时周王朝的势力渐弱,列国均各自为政,经济也自成体系,所以各国自行铸造货币,相互流通,形成了多币制和多币型长期共存并用的特殊局面。这一时期的货币从形状和分布上分为布币、刀币、圜钱和蚁鼻钱 (鬼脸钱 )四种。布币是以农具铲为型的铜质货币,也叫铲币,从出土情况看主要流通在周王朝都城及晋、郑、宋、赵等太行山西麓地区。布币按照形状又可分为空首

5、布和平首布两种。空首布是完全按照农具铲的形状制做,平肩平底,柄部还有安装本把的圆洞,最初的空首布大小与农具相同,后来逐渐缩小。平首布是对平首布形状的进一步货币化改造,首部扁平,种类很多,肩和足均有平、尖、圆三种形状,有的首部带圆孔,或首足部带三孔。刀币是由商周时期的工具青铜削演变而来的,所以刀币的柄端均有环,柄上有裂沟, 形状上有针首刀、 尖首刀、圆首刀、弧背刀等,主要流通在东方的齐、燕等地,后来又发展到赵、中山等国与布币并存。圜钱是按照王壁环的形状制做的外为圆形中间有圆孔的铜钱, 主要铸行于魏、 秦等地。 战国后期, 秦、齐、燕等国又铸行了圆形方孔的圆钱,并第一次以金属的重量作为钱的单位。蚁

6、鼻钱是由贝币形状演化而来的铜币,其背面扁平,正面突起,上面铸有阴文,观之鬼头鬼脸,故称鬼脸钱,主要铸行于楚国。除了铜币外,春秋战国时期还有少量的银布和金版等金银货币,但流通范围都很小。这一时期货币的另一个特点是币文极其混乱。虽然各种货币身上大都铸有文字,但由于各国的文字不统一, 更由于这一时期长达 500 多年,列国间兴亡成败,战事纷纷,货币政策也极不稳定,因此即使在同一国铸造的同类货币身上,币文的文字以及书写的位置、内容和字数也均不统一,这些混乱造成了后人在货币的年代鉴定上的极大麻烦。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春秋战国以来各地极其混乱的币制也第一次得到了统一。秦代的货币以黄金为上币,以秦国早就使用的

7、铜铸方孔圆钱为下币,铜钱重半两, 上铸篆文 “ 半两 ” 二字,这就是闻名于世的 “ 秦半两 ” 铜币。自秦代开始, 中国的货币进入了一个既统一又规范的新纪元,象征天圆地方,被墨客文人称之为 “ 孔方兄 ” 的方孔圆钱作为货币的基本形式被历史统治者固定下来,一直沿用到本世纪初,使用时间长达 2000 多年,也深刻影响了周边许多国家的货币制度。汉代最有名的铜钱是 “ 五铢钱 ” ,它跟 “ 秦半两 ” 的形状差不多, 但钱的正背面均加上了内外廓,使钱文得以保护,重量只有五铢,正

8、面方孔左右是篆文的 “ 五铢 ” 两字,因而得名。 从出土的情况看,五铢钱不仅有铜五铢,还有银五铢和金五铢,金五铢钱解放后仅出土二枚,是古钱币中的无价之宝。汉代的“ 五殊钱 ” 由于铸造精美, 标准实用, 很受百姓欢迎,所以一直用到了唐初,历经700 余年,是我国历史上行用最久的货币种类。汉代除了五铢钱外,王莽新政时还进行过四次货币改革,前后铸行了从“ 一刀平五千” 到 “ 小泉直一 ” 的大小几十种货币。王莽的货币改革虽是场闹剧,屡改屡败,但却给世人留下了一批铸工精美、 文字秀雅的古钱币精品,为钱

9、币收藏者所者睐。从三国到隋,虽然也铸行过更大面值的钱币,但都以五铢钱为基本货币。唐代废止五铢钱,行用“ 开元通宝” 钱,这是中国货币史上的一件划时代大事,它标志着以重量记名的货币制的结束和通宝钱制的开始。通宝钱的独特之处不在形制而在钱文上,“ 开元通宝 ”中的 “ 开元 ” 昭示着新纪元的开始,“通宝 ” 表示通行宝货。自此以后,方孔圆钱的钱文就改成了由两字的年号或国号加“ 通宝 ”( 后还有“ 元宝 ” 或 “ 重宝 ” 等

10、)共四字组成。这种钱文模式成为后来历朝历代钱币铸造的标准,从唐至民国一直使用了 1300 年。开元通金钱除了在形状、尺寸上有严格规定外, 在重量、成色和字体上也都有统一的标准,重量上规定每个铜钱重十分之一两,十进位的一两十钱制从此开始实施, 原来的计量单位 “ 铢 ” 废止;成色上规定铜含量 83.32 ,从而保证了钱币的自身价值;字体上舍弃小篆,改用隶书和楷书。这些都为通宝钱的长久流通提供了保证。自宋至清的近千年间,虽也出现过纸币、银锭等其他货币形式,但总的说均以通宝钱为基本货币。这一时期也是我国历史上跨行钱币种类和数量最多的时期。宋代实行铜铁钱币并行制度,在宋代的5

11、0 多个年号中几乎每个年号都铸有年号钱,钱名除元宝、通宝外还有几十种,再加上币值大小,官铸私铸等,估计版本有上千种。在铸币的数量上仅元丰年间就铸铜钱502 万贯,铁钱 113 万贯,可见数量之巨大。辽、西夏、金时期的货币制度与宋代基本相同,大都是按年号铸行铜币和铁币。元代实行以纸币为主的货币制度,但也按年号发行了少量的铜钱。明代前期以纸币流通为主,但中期以后废止纸币,改为以银两为主,以铜币为辅的货币制度, 改称铜币为 “ 制钱 ” ,钱名也因避讳朱元璋的 “ 元 ” 字而不再称 “ 元宝” ,只叫 “ 通宝 &

12、#8221; 。明代是继宋代之后又一个大量发生铜币的朝代。虽然铜币作为辅币,发行量不如宋代,但版本之多也是成百上千。清代前期的货币政策基本上也是以银为主,铜币为辅,由于清朝所辖疆土广袤,铸局数量多,所铸行的制钱不管是数量之巨还是版本之杂均为历史之最。例如咸丰一朝有铸局28 个,所铸之钱按材料分为金、银、铜、铁、铅五类, 按钱名分通宝、 重宝、元宝三样,按面值大小从小平、折四、折五,一直到当五百、当千共 15 种,所以仅咸丰一朝就有版本上千。 其币制之混乱可见一斑。清代制钱在文字上有一定的规律,如平钱称“ 通宝” ,背面用满文纪局,折四到当五十称“ 重宝

13、221; ,当百至当千称 “ 元宝 ” ,均是背穿左右满文纪局,上下汉文纪值。清代还发行了许多大钱,其中用于流通的最大钱币直径有7 公分,重 199 克,是方孔圆钱之最。从元到清除了朝廷铸行钱币外,许多农民义军如徐寿辉、李自成、太平天国,各地藩镇如吴三桂等也均发行了数量不等的钱币,其中以太平天国发行种类最多。中国发行的最后几种方孔圆钱是民国初年云南、四川铸行的“国通宝 ” ,福建铸行的“ 福建通宝 ”但发行量都不甚大。历史发展到清末,使用机器制造的圆形无孔的铜元进入钱币行列,进而取代制钱,成为流通中的主要货币。从方孔圆钱到

14、铜元,是我国铸币工艺的一次重大变革,标志着我国的铸币形制进入了一个新纪元。清代铜元有民等,两大类,一是 “ 光绪元宝 ” ,一是 “ 大清铜币 ” 。光绪元宝最早铸行于 1900 年,由于新颖美观而很受欢迎,导致各省钱局一拥而上,群起仿效,因此流行的版本非常多,图案各一。大清铜币是为统一各省的杂乱版本而专门铸造的标准样板,所以形式变化少,常见的只有水龙和旱龙两大类。在清末流通的铜元中,数量最多的是当十的铜元, 占总数的 97 ,其他面额的铜元均很少。 民国早年各省均造铜元,版式极多,其中最常见的是双旗嘉禾铜元以及属于纪念性质的各类铜元,流通量最大

15、的也是十文铜元,面值最大的是河南所铸的五百文铜元。比铜元的铸行稍早一点的时候,我国还正式发行了银元。实际上,早在鸦片战争前后,由于外国的银元流入我国,且与我国的银两形成极不平等的兑换价,加剧了白银的外流,清朝政府就开始设法制造银元了。我国最早制造的银元是1792 年在西藏开铸的“ 乾隆宝藏 ” ,后台湾发行了 “ 寿星银饼” ,但数量少,流通也不畅。我国最早的机制银元是1888 年两广总督张之洞经朝廷批准在广东制造的“光绪元宝 ” ,俗称龙洋。因龙洋的分量足,成色好,民商乐用,各省纷纷仿铸,使我国流通中的银元数量急剧增大。

16、后清政府又宣布银元为本位币,统一铸造了面值一元的“ 大清银币 ” ,以及五角、二角、一角的银辅币。民国最有名的银元是俗称 “ 袁大头 ” ,上有袁世凯头像的成套银币, 和印有孙中山头像, 背面为帆船的银元。另外,四川、云南、直隶等省也发行了成套银币,天津和南京还铸造过孙中山、黎元洪、袁世凯、曹锟、段祺瑞和张作霖等人的纪念银币。总之,我国自铸的银元数量巨大,种类版式很多,其中有的品种仅为试铸币, 未经流通,传世极少。中国的古钱币有着长达 3000 年的悠久历史,各式各样的古钱币中包含着极高的考古学价值和收藏价值,尤其是那起源于生产工具的布币、刀币,

17、那代表天圆地方而行用两千多年的各式方孔圆钱,那出自于历代书法家之手的篆、隶、真、行等汉文和少数民族的文字书体,无不映衬着我们祖国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堪称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所以,古钱币自明清以来就成为金石学家们收集收藏的对象,并自此基础上形成了研究考证古钱币历史的专门学科古钱币学。现在全国各地都成立了民间性质的古钱币学会,一个机制健全、有一定规模的古钱币市场正在逐渐形成,一批具有实践经验的古钱币鉴定人才已脱颖而出,这一切都为古钱币的投资提供了较好的条件。但是,古钱币投资的风险也是非同一般的。这些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儿个方面:一,古钱币的形制、种类繁多,一般人很难全面掌握。我国历史上曾经出现

18、过的货币形制成百上千,如果按版本算更是上万,对于这么多的形制和版本,任何人也很难做到一览无余,更不可能完全掌屋。所以,投资者涉足这一收藏领域,除了要下大功夫学习之外,最好先从某一时期的钱币开始着手,这样涉及的钱币种类少,好把握一点。等自己对基本情况熟悉以后,再逐渐扩大收藏范围。千万不要一开始就全面出击,以免捉襟见肘,难以应付。二,古钱币市场的价格体系复杂,文物价值与市场价格的背离严重,难以把握。在古钱币市场上,决定价格的最主要因素不是年代, 而是这一类 (甚至这一版本 )钱币的存世数量。 例如,战国时期有一种特殊形式的布币,因其布首和两足上各有一个圆孔,故名 “ 三孔布 ̶

19、1; ,是古钱币里的珍品, 虽史载有 30 多种,但由于铸行数量少,流通区域小,故极难见到实物,解放后也仅出上三枚,因此在钱币市场上的价格高达八万元,而战国时期的另一种布币平首方足布的市场价格仅80 元,原因是这类布币的发行量大、流通范围广,所以世存量甚为丰富,博物馆和古钱币商店都有保存。再如,同是本世纪发行的银元,袁大头因发行量大,存世多,目前价格仅80 100 元,而陕西省造的光绪元宝和广东“ 寿 ” 字一两光绪元宝因发行量极小,举世罕见,价格都在20 万左右。因此,投资者必须要在确定投资的具体方向后,详细了解有关币种的价格情况,尤其是要了解相同或相似种类的价格差别

20、,以免因混淆不清而遭受损失。三,古钱币的出土情况对市场行情的影响很大,难以预测。古钱币由于不是工艺品,没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使用价值,所以购买者大都是专门的钱币收藏者。对纯粹的收藏者来说,同一种类的货币有一两枚就够了。所以市场上对某一类货币的需求量在一定时期内是比较稳定的。不同的古钱币之所以差价巨大,主要是它们在社会上的存有量差别很大,这一点跟邮票市场的情况是一样的。但邮票的社会存有量都是在明处,珍稀邮票永远是珍稀邮票,只可能越来越少,不可能越来越多,而钱币的社会存有量却会增多, 因为它背 *一个巨大的供应仓库地下埋藏。古钱币的出土情况报纸上常有报道,如果是墓葬出土或考古遗址的零星出土,一般

21、数量较小,如果是古人的藏宝之处,则往往出土的数量较大,币种也比较集中。而如果一下子挖出许多同一币种的钱币,又由于管理不当而流入了市场,则市场上的供需平衡很快就会被打破,价格就会下降。例如 “ 平首方足布 ” 在解放后有过数次大量出土, 其中仅 1963 年在山西高县就一次出土了13000 枚,所以目前此类布币在所有的布币中价格最低。总之,做稀缺币种的投资一定要密切注意最新的出土情况,一旦发现有可能影响市场价格的考古出土方面的报道,就要马上采取措施,以免到时候措手不及。四,古钱币的造假情况严重,假币假钱充斥市场,难以分辨。古钱币因形制简单,铸造容易,从近代开始就有人从事造

22、假。古钱币造假的方法很多,最主要的有翻砂铸造法和旧线改制法。前者是以真钱做模型,然后翻砂铸造,此类假币与真币相比除直径略小外,形制和文字都基本相同,外观上较难分辨。后者是对价格便宜但钱体厚重的古钱币采取挖补、刻凿的方法拼合粘贴成珍稀古钱币品种,这类假币因是古钱币伪造的,故有一定的迷惑性。所以古钱币的收藏者必须具备一定的识别能力。古钱币的识别一般是从材质、加工特征、锈色和文字等方面着手。从材质上讲,古代的冶炼技术不如现代, 不同时期的铜材质量 (主要是其他金属成分的含量 )就不同,因此, 不管造假者是用现代铜材, 还是将古钱币回炉重铸,所用的材质与真币均有区别。民间的鉴别办法一是看颜色,即看是青

23、钱、黄钱、红钱还是由钱,一般讲隋代为白钱,明代中期以前是青钱,明代后期以后是黄钱;二是听声音,就是将钱币从离桌面一尺高度丢下,然后听落到桌面的声音,如果声音沉闷浑厚则是古币,如果声音轻脆则是现代铜材制造。从加工特征上讲,古代钱币的铸造原始古朴,而现代假币则有质新形近的感觉。真品古币经长期流通,均有不同程度的磨损,表面光滑温润,而现代假币则有明显的加工铸模痕迹。从锈色上讲,古币的铜锈特征是铜与锈结合紧密,不易剥落,锈层厚且分布自然,而假币因为年代近,其锈松散,锈层薄,也过于平滑。从钱币的文字上讲,先秦用大篆,秦至隋用小篆,唐代多隶书,五代十国用楷书,宋用行书和草书,如果不符合这些规律,一般都是假

24、币。由于古钱币的种类复杂,假造严重,所以投资者在购买高价古币时一定要慎重,不要随便相信一些表面现象,因为质量高的假币有时比真币看着还顺眼,也不要过分依赖自己的记忆力,因为真假常在毫厘之间。有经验的鉴定师往往通过同真币的对照来鉴别真伪。对于手里没有真币的投资者,最好买一本古钱币图谱大全之类的工具书,这些书中收集了中国历史上曾发行流通过的货币的拓片,可以给你提供一个形制上的参考,以备你随时查阅对照。另外,挑选古钱币时还要注意钱币的品相。钱币的品相是指钱币各部分的完好程度,包括字迹和花纹是否清晰可辨,有无残缺,以及生锈的程度等。不同形制的钱币的部位叫法不同,布币分为首、肩、足、裆 (两足间的凹处 )

25、四部分,刀币分为身、 首 (刀尖处 )、柄和环四部分,方孔钱分为外廓、内廓、肉(刻字的部位 )和好 (也即孔 )四部分。保存最完好的古钱币应该是带锈色但无锈蚀, 表面光滑发亮, 各部分均完整无缺, 厚薄均匀,孔位端正,字迹和花纹清晰可辨。品相不好的古钱币价格常常低于正常价格 10 20 ,甚至更多。最后,如果投资者尚未选定第一步介入的具体种类,不妨试试先从银元作起。银元是现代货币,发行流通的时间短,磨损少,保存完好,目前在民间尚有不少持有量。银元发行的种类有近 50 种,容易全面掌握,其中除袁大头和孙元等少数版本的发行量较大外,还有许多珍稀版本,极具投资价值。目前民间的银元收购价一般为50 60 元不等,有很多较难见的银元甚至可以通过收购获得。银元虽有假造,但识别也不难,可以通过听声、观图、辨色、比重等方法辨别。 银元本身又是贵金属,自身的价值有保证,多少年来一直随国际市场的金银价格而缓慢爬升。 所以,投资于银元既稳妥可 *,又有一定的获利机会,是较为理想的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