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井技术培训PPT课件

上传人:英*** 文档编号:78732278 上传时间:2022-04-22 格式:PPTX 页数:172 大小:8.33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试井技术培训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72页
试井技术培训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72页
试井技术培训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72页
资源描述:

《试井技术培训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井技术培训PPT课件(17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目录一、试井技术简介三、试井解释方法三、试井资料应用实例第1页/共172页2001-2007年油田监测工作量统计表前 言项项 目目2001年年2002年年2003年年2004年年2005年年2006年年2007年年合计合计内部测井总井次内部测井总井次18835180971729218622174761888219114128318其中:产出剖面其中:产出剖面3898350630832867294728872947 注入剖面注入剖面73668032852889999364101851106863542 工程测井工程测井7461643155576620506156394904 地层参数地层参数11

2、0128124136104171194内部试井总井次内部试井总井次51882203961812516790161632320626802173364第2页/共172页一、试井技术简介一、试井技术简介第3页/共172页 试井是通过改变油、气、水井的工作制度,同时进行产量、压力、温度等参数的测试,来分析油、气层的特性,研究油、气藏不同的发展变化规律的一种方法。它是掌握油、气藏动态的重要手段,是制订合理的开采制度和开发方案的重要依据。1 1、什么是试井?、什么是试井?一、试井技术简介第4页/共172页一、试井技术简介 试井是研究井及地层特性的一种矿场试验。它包括试井测试试井测试和试井解释试井解释两部

3、分。 试井测试试井测试就是通过一定的测试工艺和测试手段对油井、气井或水井进行测试测试。测试内容包括产量、压力、温度和取样等等。 试井解释试井解释就是以渗流力学理论为基础,通过对油、气、水井测试测试信息(pt、qt、qp)的研究,确定反映测试井和地层特性的各种物理参数、生产能力,以及油、气、水层之间及井与井之间连通关系的方法。第5页/共172页一、试井技术简介?可信性: 1、国内外五十多年实践检验2、不同阶段对应不同模型3、不同模型对应不同特征准确性分析:1、定性判断:基本油藏模型、边界2、定量分析:S、L、K第6页/共172页一、试井技术简介 ?1、试井获得的地层参数范围广;2、静态与动态的区

4、别;3、点和整体的区别。第7页/共172页不稳定试井试井干扰试井脉冲试井压力恢复试井压力降落试井变流量试井 稳定试井(产能试井)回压试井等时试井修正等时试井一点法试井多井试井单井试井2、常用试井方法一、试井技术简介第8页/共172页 稳定试井与不稳定试井稳定试井与不稳定试井 试井中的稳定和不稳定是就压力特征而言。 不稳定试井就是连续测试由于井的工作制度发生变化而引起的井底压力随时间的变化过程,通过这一压力变化过程的特征来研究井和储层的特性参数的试井方法; 稳定试井是通过测试井在几个不同稳定工作制度下,井底压力与产量之间的关系来研究井的生产(注入)能力的试井方法。因此也叫产能试井。一、试井技术简

5、介第9页/共172页 技术条件:测试前油井处于较长时间的关井,地层压力达到稳定;注水井则要求较长时间稳定注水。 基本操作:保证在井口不泄压的条件下,将压力计下入油层中部,瞬时开井,保证井以恒产量生产(注水井则瞬时关井);连续监测井底压力变化。 提供信息:井底完善程度,流动效率,储层流动系数,地层系数,渗透率,边界信息等,动态储量等。(1)压力降落试井一、试井技术简介u不稳定试井第10页/共172页油气井压力降落试井示意图tPwt=0一、试井技术简介第11页/共172页(2 2)压力恢复试井)压力恢复试井 技术条件:井具有足够的稳产时间,地层达到稳定或拟稳定流动状态。 技术操作:保持井以恒流量生

6、产,将压力计下入油层中部,瞬时关井,连续监测井底压力变化。根据探测半径设计测试时间。 提供信息:井底完善程度,流动效率,储层流动系数,地层系数,渗透率,地层压力,边界信息等。一、试井技术简介第12页/共172页压力恢复试井示意图tPwTp一、试井技术简介Tp第13页/共172页(3)变流量试井 变流量试井产生的情形有二:一是测试过程中人为的有目的的产生多级流量;二是受井的产能等因素决定无法实现长时间恒流量生产。一、试井技术简介第14页/共172页变流量试井示意图压力恢复前产量不稳定ttqPw一、试井技术简介第15页/共172页变流量试井示意图二流量试井ttqPw一、试井技术简介第16页/共17

7、2页 (4)探边试井 探边试井是探测有界油藏动态储量的试井方法,严格地讲,它是一种单独的试井方法。其实质是达到拟稳态流动的压降试井。但是后来现场上把所有以探测油藏边界为目的的试井统称为探边试井。使得探边试井的概念变的含糊,也有人提出了用压力恢复试井资料解释可采储量,但结果是不可靠的。因为探测有界油藏动态储量是利用油藏在拟稳态流动时期的表现特征,而压力恢复过程没有拟稳态流动。一、试井技术简介第17页/共172页 (5)干扰试井 技术条件:一口激动井一口或多口观察井。激动井用于产生干扰信号,需要有足够或尽可能大的产量(注水量)以产生足够强度的干扰信号;观测井在测试前有足够长的稳产或关井时间,使其井

8、底压力处于稳定。 基本操作:测试前将高精度压力计下入观察井井底,测得的一段时间的压力趋势线,然后按照试井设计改变激动井的工作制度,并同时记录观察井的压力变化。 提供信息:由激动井井底压力解释可以得到压降或压力恢复相同的结果。由观察井井底压力解释可以得到井间连通性,井间弹性压缩率等信息。一、试井技术简介第18页/共172页干扰试井示意图干扰试井示意图t-qPw-q 一、试井技术简介第19页/共172页 (6)脉冲试井 脉冲试井是干扰试井的一种特殊形式,但技术要求比干扰试井更加严格。其技术条件和技术操作与干扰试井相同。同干扰试井不同的是要求一次测试所获得的观察井数据至少要产生3个压力极值点,并且激

9、动井的所有开井周期及关井周期必须相同。其优点是可以通过合理设计脉冲比,使得观察井井底压力反应达到最大。节省测试时间。一、试井技术简介第20页/共172页脉冲试井示意图脉冲试井示意图p一、试井技术简介第21页/共172页(1)回压试井 适应条件:高产自喷采油井和采气井。 工作制度选择:最小产量:稳定流压尽可能接近地层压力;最大产量:保证稳定生产的前提下,使稳定油压接近自喷最小油压;在最大、最小工作制度之间,均匀内插23个工作制度。 基本操作:连续以若干个不同的工作制度(一般由小到大,不少于三个)生产,每个工作制度均要求产量稳定,井底流压也要求达到稳定。记录每个产量qi及相应的井底稳定流压Pwfj

10、,并测得气藏静止地层压力PR。一、试井技术简介u稳定试井第22页/共172页回压试井示意图一、试井技术简介第23页/共172页 (2)等时试井 如果气层的渗透性较差,回压试井需要很长的时间,此时可使用等时试井。 适应条件:高产气井。 工作制度选择:与回压试井基本相同。 技术操作:连续以若干个不同的工作制度(一般由小到大,不少于三个)生产,在以每一产量生产后均关井一段时间,使压力恢复到(或非常接近)气层静压;最后再以某一定产量生产一段较长的时间,直至井底流压达到稳定。一、试井技术简介第24页/共172页等时试井示意图延时流量要求稳定等时一、试井技术简介第25页/共172页 (3)修正等时试井 修

11、正(改进)等时试井是等时试井的简化形式。在等时试井中,每一次开井生产后的关井时间要求足够长,使压力恢复到气藏静压,因此各次关井时间一般来说是不相等的,如果不采用地面直读测试方式,则盲目性很大。 修正等时试井与等时试井的操作相同,不同的是每个关井周期的时间相同(一般与生产时间相等,但也可以与生产时间不等,不要求压力恢复到静压)。一、试井技术简介第26页/共172页修正等时试井示意图等时等时延时流量要求稳定一、试井技术简介第27页/共172页 (3)一点法试井 对于已经获得产能方程的井,经过一段时间的开采之后,其产能可能有所变化。为了进行检验,可进行“一点法试井” 一点法试井只要求测取一个稳定产量

12、q和在以该产量生产时的稳定井底流压Pwf,以及目前的气层静压PR。一、试井技术简介第28页/共172页一点法试井一、试井技术简介第29页/共172页均质油藏特性显示均质油藏特性显示一、试井技术简介(1)研究储层特性通过试井典型曲线的特征,可以直观认识储层的物性非均质性。3、试井资料的用途第30页/共172页双孔介质油藏特性显示双孔介质油藏特性显示一、试井技术简介第31页/共172页径向复合油藏外区变好K1=0.1k2K2K1一、试井技术简介第32页/共172页径向复合油藏外区变差K1=10k2K2K1一、试井技术简介第33页/共172页压裂井一、试井技术简介第34页/共172页(2 2)评价储

13、层污染)评价储层污染0.010.11101001E-21E-11E+01E+11E+21E+31E+41E+51E+6log(tD/CD)PD & dPD/dLn(tD/CD)CDe2S1000 for Damaged well1000 CDe2S 5 for Normal well5 CDe2S0.5 for Acidized well0.5 CDe2S for Fractured well 一、试井技术简介第35页/共172页 分类级别分类级别S值数量级值数量级 严重堵塞(特高)严重堵塞(特高) 20 堵塞(高)堵塞(高)5 20 较完善(中)较完善(中)1 5 完善(低)完善(低)(-1

14、) 1 酸化(较低)酸化(较低)(-3) (-1) 压裂(很低)压裂(很低)rw范围内地层各处压力为原始油藏压力pi;三、试井解释方法流体流动满足线性达西渗流;井筒流动考虑井筒储存和表皮效应的影响;地层为无限大等厚油藏,油井以定产量q生产;地层中只有一种介质,均匀分布在地层中。油井只射开zb-za厚度,流体只从有限厚度流入井筒中,地层垂向渗透率为kv,水平渗透率kh。基本假设第97页/共172页曲线特征: 第I段井筒影响的特征曲线,和全射开的均质油藏曲线特征相似 第II段为部分射开影响特征曲线,压力导数表现为斜率-1/2的直线 第III段为不同顶底边界下试井曲线,顶底边界均为不渗透边界时,压力

15、导数为0.5的水平线,当顶底边界存在定压边界时,导数曲线向下掉。三、试井解释方法0 . 0 10 . 111 01 0 00 . 111 01 0 01 0 0 01 0 0 0 01 0 0 0 0 01 0 0 0 0 0 01 0 0 0 0 0 0 0tD/CDPWD,PWDII II I I顶 底 不 渗 透顶 底 定 压顶 底 混 合 边 界第98页/共172页kfkmmatrixfracture2、双重孔隙油藏三、试井解释方法第99页/共172页基本假设 单相微可压缩液体在无穷远储层中作平面径向渗流; 忽略重力、毛管力; 测试前rrw范围内地层各处压力为原始油藏压力pi; 流体流

16、动满足线性达西渗流; 井筒流动考虑井筒储存和表皮效应的影响; 地层为无限大等厚油藏,油井以定产量q生产; 地层中存在两种孔隙介质,均匀分布在地层中。裂缝是流动通道,基质是储集空间。三、试井解释方法第100页/共172页曲线特征三、试井解释方法024681012140.1110100100010000100000100000010000000tD/CDPWDIIIIP PIIIV0.010.11101000.11101001000100001000001000000 10000000tD/CDPWD,PWDIIIIIIIV总系统径向流,水平线裂缝径向流,水平线,有时不出现第101页/共172页

17、第I段井筒影响的特征曲线,与均质油藏曲线特征相似,45斜率直线;然后导数曲线出现驼峰,再下降。CDe2S越大,峰值越高,下倾越陡,且峰值出现较迟。 第II段为裂缝系统径向流特征曲线段,压力导数水平直线,对应着半对数中也出现直线倾斜段。但一般该径向流难以出现。 第III段为过渡段,压力导数出现下凹的曲线。 第IV段为地层中总系统径向流段,压力导数水平直线,对应压力半对数曲线中出现直线倾斜段 。它与裂缝径向流直线段平行,其斜率m,垂向距离P可用于计算储容比:mP10三、试井解释方法第102页/共172页0.010.11101000.11101001000100001000001000000 100

18、00000tD/CDPWD,PWDI+II+IIIIV一条不渗透边界一条定压边界 第I,II,III段形态特征是无限大双孔油藏; 第IV段为边界影响段,对封闭边界,压力导数最后表现为值等于1.0的水平直线,对定压边界,压力导数曲线向下掉。 一条外边界1.0水平线三、试井解释方法第103页/共172页 两条垂直外边界0.010.11101000.11101001000100001000001000000 10000000tD/CDPWD,PWDIIIIIIIV两条封闭边界两条定压边界两条混合边界2.0水平线三、试井解释方法第104页/共172页 两条平行外边界0.010.11101000.111

19、01001000100001000001000000 10000000tD/CDPWD,PWDIIIIIIIV两条封闭边界两条定压边界两条混合边界斜率0.5三、试井解释方法第105页/共172页 四条垂直外边界0.010.11101000.11101001000100001000001000000 10000000tD/CDPWD,PWDIIIIIIIV四条封闭边界四条定压边界四条混合边界斜率1.0三、试井解释方法第106页/共172页圆形外边界双重孔隙油藏试井分析曲线特征 圆形外边界0.010.111010010000.11101001000100001000001000000 100000

20、00tD/CDPWD,PWDIIIIIIIV封闭边界定压边界斜率1.0三、试井解释方法第107页/共172页内区外区III3、复合油藏三、试井解释方法流度比M12=(k/)1/ (k/)2第108页/共172页曲线特征:0246810121416180.1110100100010000100000100000010000000tD/CDPWDIIIIIIIVVm1m20.5M12水平线,外区渗流m2/m1=M12水平线,内区渗流流动系数和储容系数减小的复合储层三、试井解释方法第109页/共172页0.010.111010010000.010.11101001000100001000001000

21、000 10000000tD/CDPWD,PWDIIIIIIIVV流动系数增大1/2斜率内区水平段流动系数和储容系数增大的复合储层三、试井解释方法第110页/共172页 早期受井筒储存效应影响呈单一斜率(45)直线(压力与压力导数曲线在早期均重合于45直线), 井筒储存效应结束后,接着有一驼峰表示过渡期,CDe2s越大,峰值越高,下倾越陡。 过渡期后,出现无限作用径向流水平线,这主要反映了区的情况;无限大复合油藏试井分析曲线特征三、试井解释方法曲线特征第111页/共172页 水平线之后又有一段过渡线,I区向II区渗流; 压力导数又出现一条0.5M12水平线,这主要反映区径向流的情况。 当CDe

22、2S值很大时,只有一个导数水平线出现,这是由井筒储存和表皮效应影响造成的,在区内达不到无限作用径向流,而仅反映区的特征。 若M12=1 则模型退化为均质油藏模型,典型曲线也就与均质油藏典型曲线完全相同。 三、试井解释方法第112页/共172页 第I,II,III、IV、V段形态特征是无限大复合油藏特征; 第VI段为边界影响段,对封闭边界,压力导数最后表现为值等于M12的水平直线,对定压边界,压力导数曲线向下掉。(1) 一条外边界0.010.11101000.11101001000100001000001000000 10000000tD/CDPWD,PWDIIIIIIIVVVI定压边界封闭边界

23、无穷边界0.5M12水平线M12水平线三、试井解释方法第113页/共172页(2) 两条垂直外边界0.010.11101000.11101001000100001000001000000 10000000tD/CDPWD,PWDIIIIIIIVVVI两条定压边界两条封闭边界无穷边界两条混合边界0.5M12水平线2M12水平线三、试井解释方法第114页/共172页0.010.11101000.11101001000100001000001000000 10000000tD/CDPWD,PWDIIIIIIIVVVI两条定压边界两条封闭边界无穷边界两条混合边界(3)两条平行外边界斜率0.5直线0.5

24、M12水平线三、试井解释方法第115页/共172页(4)四条相互垂直外边界0.010.111010010000.11101001000100001000001000000 10000000tD/CDPWD,PWDIIIIIIIVVVI四条定压边界四条封闭边界无穷边界四条混合边界斜率1.0直线三、试井解释方法第116页/共172页0.010.111010010000.11101001000100001000001000000 10000000tD/CDPWD,PWDIIIIIIIVVVI定压边界封闭边界无穷边界(5)圆形外边界斜率1.0直线三、试井解释方法第117页/共172页k1k2h1h2h

25、 当油藏为两层渗透率不同的地层时,流体可由这两层同时流入井筒中,伴随着流体流动的进行,层间会产生一定的压差,从二导致层间窜流。4、双渗油藏三、试井解释方法第118页/共172页 单相微可压缩液体在地层中作平面径向渗流; 忽略重力、毛管力; 测试前rrw范围内地层各处压力为原始油藏压力pi; 流体流动满足线性达西渗流; 井筒流动考虑井筒储存和表皮效应的影响; 地层为无限大等厚油藏,油井以定产量q生产; 存在两层渗透率不同介质,层与层之间存在拟稳态窜流。 每一层内不存在纵向渗流。三、试井解释方法基本假设第119页/共172页曲线特征0.010.11101000.111010010001000010

26、00001000000 10000000tD/CDPWD,PWDIIIIIIIVV高渗层径向流,0.5水平线总系统径向流,0.5水平线层间窜流三、试井解释方法第120页/共172页5、人工压裂井三、试井解释方法早期线性流拟径向流裂缝与井筒呈轴对称分布;裂缝内的流动可以为无限导流(沿裂缝方向无压差)或者有限导流(沿裂缝方向有压差);裂缝宽度W0;第121页/共172页典型曲线无限导流裂缝 双对数压力及导数曲线I:早期断斜率为0.5的直线,导数与双对数相差0.301周期;II:过渡段压力及其导数曲线近乎平行;III:径向流段导数为0.5的水平线。三、试井解释方法第122页/共172页典型曲线有限导

27、流裂缝双对数压力及导数曲线I:早期断斜率为0.25的直线,导数与双对数相差0.602周期;II:过渡段压力与导数曲线几乎平行;III:径向流段导数为0.5的水平线。三、试井解释方法第123页/共172页6、数值试井分析三、试井解释方法描述压力传导规律微分方程只是某些特定条件的解析解,使之应用存在局限性不能满足油田动态监测的需要。无法定量解决邻井干扰问题,多井试井问题。对于复杂边界断块性油藏只能用简单规则的油藏模型近似分析。无法精确的解决渐变非均质油藏问题,对于复合油藏只能按径向复合或线性油藏近似分析。只能提供单一的地层参数(地层压力、有效渗透率、表皮系数等),不能够获得地层压力、剩余油分布等动

28、态参数分布规律。解析试井的局限性第124页/共172页三、试井解释方法根据地质构造定义油藏边界形态、性质。加载区块内井的生产史。进行Voronoiw非结构性网格划分。动态资料实际油藏静态资料地质模型数学模型Voronoi网格划分有限元数值离散建立理论数值模型曲线拟合实际特征曲线调整油藏参数试井动态模型(地层参数)(压力分布)数值试井基本思想第125页/共172页 (1) 干气井井口压力折算的井底流压或井底永久式压力测试结果 (2)日产量计量数据7、生产数据试井分析三、试井解释方法生产数据:永久式压力测试系统示意图第126页/共172页以重整压力为纵坐标、等效时间为横坐标,结合现代试井技术,绘制

29、双对数分析曲线。通过自动拟合,可计算获得油藏边界大小、获得地层参数。 FETKOVICH曲线可以同时显示瞬时流量和累计产量,并采用自动回归技术,自动寻找拟合点并计算有关参数。 三、试井解释方法第127页/共172页 1、通过流动压力随时了解井的生产动态,应用递减分析方法分析来预测井的产能和储量变化等。 2、可以借助目前最先进的生产数据试井分析技术获得与压力恢复试井等效的结果,包括地层压力、储层渗流能力、污染评价等信息。从而解决油井测试和占产等难题。三、试井解释方法分析成果:第128页/共172页1、一条断层实例A井: 2007年6月转注。8.9米/4层泵压12MPa油压10.5MPa套压10.

30、5MPa日注水13m3/d第129页/共172页1E-30.010.11101000.1110双对数曲线: dp和dp MPa-dt hrA井解释模型及曲线 内边界模型井储+表皮油藏模型均质油藏外边界模型一条断层-5-4.5-4-3.5-3-2.5-2-1.5-1-0.51012141618半对数曲线: p MPa-Superposition time381318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5工作历史曲线 (压力 M Pa , 液体流量 m 3/ D -时间 hr )1、一条断层实例第130页/共172页A井测试结论: 试井解释表皮系数为-3.33,表明井筒

31、附近油层得到一定程度改善。有效渗透率为0.806md,测试区平均渗透率中等偏低。从解释结果看,在离该井47.2米处,存在一条不渗透断层。井区地层能量偏低,平均压力为6.67MPa,压力系数只有0.802。1、一条断层实例第131页/共172页构造认识 1、一条断层实例第132页/共172页B井: 2、交叉断层实例井 名 M 井 别 气 井 井 段 2996.0-3056.0m 气 层 中 深 3026 m 油 压 1.6MPa 套 压 3.4MPa 日 产 气 3.68 104m3/d 第133页/共172页B井: 2、交叉断层实例内边界模型变井储+表皮油藏模型均质油藏外边界模型交叉断层1E-

32、30.010.1110100101001000双对数曲线: dm(p)和dm(p) MMPa2/cp-dt hr第134页/共172页B井: 2、交叉断层实例有效渗透率为7.0610-3m2,表明储层为低渗透储层。两断层距离分别为101m、84m,断层夹角为73。试井解释表皮系数为-2.14,表明储层未受污染。2380-2980米段压力正梯度、反梯度只有0.028-0.044左右,表明生产阶段和关井恢复期间,井筒无积液。第135页/共172页3、平行断层实例0.010.11101000.010.11双对数曲线: dp和dp MPa-dt hr1、井到两断层距离:97.1m,65.6m。2、南部

33、断层应该还有一段距离往东北方向与北部断层平行延伸,再扩大开口。第136页/共172页4、不规则构造实例第137页/共172页4、不规则构造实例第138页/共172页H井解释模型及曲线 1E-30.010.11101000.1110双对数曲线: dp和dp MPa-dt hr-5-4-3-2-116202428半对数曲线: p MPa-Superposition time51525达27井 -6758-070924135100.JTP MPa-7.5-5-2.5测试流量 m3/D1980202020602100214021802220压力 M Pa , 液体流量 m 3/ D vs 时间 hr内

34、边界模型井储+表皮油藏模型双层油藏外边界模型一条断层1、双层油藏第139页/共172页结论: 双层试井解释表皮系数分别为-3.61和4.96,表明井筒附近两吸水层中一层受到一定程度污染,而另一层得到一定程度改善。2、渗透率为0.365md,表明测试区物性较差,渗透率偏低。3、双层模型解释结果表明,当井底流压低于24.64MPa时,较差的一层停止吸水。4、在离该井116米处可能存在一条直线断层。5、地层平均压力为13.427MPa,压力系数1.18。 1、双层油藏第140页/共172页建议: 1、由于该井注水困难,如地质需要,可以对该井实施解堵增注。 2、要使较差层吸水, 需要保障井底流压在24

35、.64MPa以上,折算井口注水压力为13.62MPa,建议井口注水压力应持续高于14MPa。1、双层油藏第141页/共172页I井 2、双重孔隙介质油藏1E-30.010.1110100100010000Log-Log plot: dm(p) and dm(p) MMPa2/cp vs dt hrI第142页/共172页K井: 2006年4月转注油压8.6MPa稳定日注水50m3/d,累注水12000 m3。3、高渗条带实例第143页/共172页K井解释模型及曲线 1E-30.010.11101000.010.11双对数曲线: dp和dp MPa-dt hr-5-4-3-2-115.61616

36、.416.817.2半对数曲线: p MPa-Superposition time051015020406080100120140160180200-50000-25000025000工作历史曲线 (压力 M Pa , 液体流量 m 3/ D -时间 hr )内边界模型有限导流油藏模型均质油藏外边界模型一条断层3、高渗条带实例第144页/共172页3、高渗条带实例K井测试结论: 试井解释表皮系数为0.0154,表明裂缝端面基本上未受污染。有效渗透率为1.72md,表明测试区平均渗透率中等,考虑裂缝高渗透性,基岩渗透率实际较低。从解释结果看,K井一方向裂缝长度至少在305米以上,该井没有经过压裂

37、措施,区域裂缝不发育,综合地质动静态特征分析,认为该井东断层应该为渗滤断层。1E-30.010.11101000.010.11双对数曲线: dp和dp MPa-dt hr第145页/共172页K井测试结论: 测试期间探测到一条不渗透断层,断层离k井113米。裂缝区域地层能量充足,平均压力为14.11MPa,压力系数1.70。密切观察断层两边油井见效见水情况,避免油井暴性水淹。3、高渗条带实例第146页/共172页4、压裂裂缝0.010.11101000.010.11双对数曲线: dp和dp MPa-dt hr01020143014501470149015101530020工作历史曲线 (压力

38、M Pa , 液体流量 m 3/ D -时间 hr )1E-30.010.11101000.1110双对数曲线: dp和dp MPa-dt hr3237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1800200022002400-40-20工作历史曲线 (压力 M Pa , 液体流量 m 3/ D -时间 hr )第147页/共172页0 .0 10.111010 010 010 0010 00 0Ad dition al d erivative : D raw do w nPMatch (injected fluid)PMatch (multiphase)Log -L og p

39、 lot: d p an d d p kP a vs d t h r5、认识储层流体特征实例第148页/共172页5、认识储层流体特征实例第149页/共172页 5、认识储层流体特征实例第150页/共172页1E-30.010.11101000.1110? ? ? ? ? : dp? dp MPa-dt hr-600-400-20002004006001020304050-20002004003231292734262424222124221721193627372939414244443434压力 MPa, 长度 m vs 长度 m5、认识储层流体特征实例第151页/共172页L井解释模型及

40、曲线 -6-5-4-3-2-1101214161820半对数曲线: p MPa-Superposition time10达35-2 -6759-070915092500.JTP MPa-5测试流量 m3/D198020202060210021402180压力 M Pa , 液体流量 m 3/ D vs 时间 hr 内边界模型井储+表皮油藏模型均质油藏外边界模型无限大1E-30.010.11100.1110双对数曲线: dp和dp MPa-dt hr第152页/共172页L井测试结论: 1、试井解释表皮系数为2.26,表明井筒附近地层污染较严重。2、有效渗透率为0.521md,表明测试区平均渗透

41、率中等偏差。1E-30.010.11100.1110双对数曲线: dp和dp MPa-dt hr第153页/共172页增注效果: 0246810122007.10.12007.10.62007.10.112007.10.162007.10.212007.10.262007.10.312007.11.502468101214日注水量油压第154页/共172页气井生产数据实例 010020004E+98E+91. 2E+10 M m 3/ D0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700008000090000818 M PaProduct i on hi st ory pl

42、 ot (G as Rat e M m 3/ D , Pressure M Pa vs Ti m e hr ) 101001000100001E+51E+611010010001E+71E+81E+91E+10Fet kovi ch pl ot : q M m 3/ D , Q scf vs dt hr 101001000100001E+51E- 111E- 101E- 9B l asi ngam e pl ot : PI , PI I nt and deri vat i ve psi 2/ cp*-1 vs t e hr 101001000100001E+61E+71E+8Logl og p

43、l ot: N orm al i zed pressure I nt . and deri vat i ve psi 2/cp vs t e hrJ井Fektovich拟合图J井产量历史拟合图J井Blasingame图J井Log-Log图第155页/共172页 1101001000100001E+50. 1110100100001E+51E+61E+7Fet kovi ch pl ot : q M m 3/ D , Q m 3 vs dt hr 101001000100001E+51E- 121E- 111E- 10B l asi ngam e pl ot : PI , PI I nt and

44、 deri vat i ve kPa2/ cp*-1 vs t e hr 1101001000100001E+81E+91E+10Logl og pl ot : N orm al i zed pressure I nt . and deri vat i ve kPa2/ cp vs t e hrK井产量历史拟合图K井Fektovich拟合图K井Blasingame图K井Log-Log图第156页/共172页地层系数渗透率表皮系数泄气半径动用储量剩余气储量10-3m2.m 10-3m2m108m3108m3K36.40.3563.012757.43.97J3.270.1792.11500.257

45、0.0899井号气井生产数据解释技术应用实例解释表第157页/共172页第158页/共172页第159页/共172页一、试井技术简介 2、 试井获取的信息1、储层特征(类型、K等)2、边界性质、形状及距离;3、措施及污染评价(酸化、压裂);4、井筒流体梯度;5、流体性质(储层温度、压力、压力分布、剩余油分布);6、单井控制动储量;7、井间连通情况;8、储层生产能力; 9、其它定性判断层间倒灌、射孔不完善等信息。第160页/共172页 探测半径的计算公式:.tdCktr0290 rd:探测半径,ft; k: 渗透率,mD; t: 时间,h; : 孔隙度,无因次; u: 粘度, mPa.S. Ct

46、: 压缩系数,磅/英寸2-1第161页/共172页表皮效应、表皮系数和折算半径 由于钻井过程中泥浆的侵入、射孔引起射开不完善、酸化和压裂原因,使油井附近地层区域的渗透性发生变化,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井壁污染和增产措施见效。因此,当原油流入井筒时,就会在这个渗透性不同的区域内产生一个附加压降。这就是所谓的“表皮效应”。 将表皮效应产生的附加压降Ps无因次化,得到无因次附加压力降,用来表征一口井表皮效应的性质和严重程度,称之为“表皮系数S”(污染系数)。 表皮系数S所反映的储层特征: S0:地层受污染,S数值越大,污染越严重; S=0:储层未受污染; S0:增产措施见效,S绝对值越大,增产措施的效果越

47、好。第162页/共172页14.表皮效应、表皮系数和折算半径 除了用表皮系数S表示井壁污染和表皮效应性质严重程度之外,也可以用折算半径rwe表示,折算半径就是将表皮效应用等效井筒半径来代替,计算公式如下:Swweerr折算半径rwe和井筒半径rw之间的关系:rwerw(即S=0或者Ps=0):井未受污染;rwe 0或者Ps0):井受污染;rwe rw(即S0或者Ps0):增产措施见效。第163页/共172页15.理想采油指数和理想比采油指数 理想采油指数:指无污染或者措施情况下的单位生产压差的油井产量;wfioppqpqJ理想比(米)采油指数:指无污染或者措施情况下的单位 油层厚度的采油指数;

48、)(wfioospphqhpqhJJ第164页/共172页16.实际采油指数 实际采油指数:指地层存在污染或者要经过增产措施的条件下的采油指数。 计算公式如下:swfipppqpqJ第165页/共172页17.流动效率和堵塞比 流动效率(FE):是指实际采油指数与理想采油指数的比值。wfiswfiipppppJJFE堵塞比(DR):流动效率的倒数。swfiwfiipppppJJDR第166页/共172页18.多井试井 多井试井包括干扰试井和脉冲试井。测试时一般采用两口井进行施工,一口井作为“激动井”,改变工作制度,例如开井或者关井,产生一个地层压力波。另一口井作为观察井,测试时下如高精度压力计

49、,记录从激动井通过地层传播过来的压力变化,从而研究井间地层的连通性,和计算链通参数。 干扰试井也可以采用一口激动井对多口观察井,或者一口观测井对多口激动井,井型井组测试。 脉冲试井是指按照相同时间间隔采用多个激动信号(脉冲),从观察井测量脉冲信号的测试方法。第167页/共172页19.气井拟压力和无阻流量 气井拟压力的定义:dpZppp02 气井无阻流量(QAOF):是指气井在井口敞喷(大气压)条 件下的气体产量。第168页/共172页 绘制Arps递减曲线。采用自动回归技术,自动寻找拟合点可给出初始流量、递减类型参数、递减系数等参数。Fetkovich曲线拟合技术可显示累积流量曲线、不稳定流

50、段,并给出有关参数。Blasingame把曲线拟合技术应用于生产数据的分析和产量的预测。使流量重整压力和压力导数曲线在双对数坐标系中,不稳定段将会出现一个直线段,等同于试井解释中的径向流段,据此可以计算获得地层参数。三、试井解释方法第169页/共172页 重整累积流量曲线显示无因次流量和无因次累积流量间的关系曲线,边界控制流动段就会出现一个单位斜率直线段,等同于试井解释中的拟稳定状态,据此可以计算油藏大小,进而确定井控储量。可以2维或者3维动画展示泄油面积随着时间的变化情况,模拟井泄油面积变化。选定模型并进行历史拟合以后,根据给定的生产压力预测流量或者根据给定的流量预测压力,同时可预测增产措施的效果。三、试井解释方法第170页/共172页mmffffCCC储容比: 1-纯裂缝油藏(基质岩块无孔隙的裂缝性油藏) 0-常规的粒间孔隙油藏 01-双孔隙裂缝性油藏窜流系数:2wfmrkk基岩形状因子一般:=0.0010.3一般: =10-710-3三、试井解释方法第171页/共172页感谢您的观看!第172页/共172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