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料平台补充方案完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78641884 上传时间:2022-04-2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8.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卸料平台补充方案完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卸料平台补充方案完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卸料平台补充方案完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卸料平台补充方案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卸料平台补充方案完(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大华西海岸二期卸料平台补充方案上海名华工程建筑有限公司大华西海岸(二期)项目部卸料平台补充 (落地式卸料平台)施工方案本工程需要采用钢管扣件系统搭设长3m3m的落地卸料平台。平台搭设要求为了方便施工,项目部决定在原有方案基础上补充落地钢管支撑架卸料平台。2.落地卸料平台设计落地卸料平台支架搭设总高度为33.3米,采用双立管,堆放荷载按5KN考虑,搭设尺寸为:3.003.00米,立杆的纵距b=1. 0米,立杆的横距l=1. 0米,立杆的步距h=1.80米,平台底面的钢管距离为0.3米。采用的钢管类型为483.5。平台上满铺50mm厚木板,横向钢管采用双扣件与立柱连接;平台外三面及对应立杆上连接两

2、道水平护身栏杆,第一道1000 mm高,第二道1200 mm高;立面内侧1000 mm高范围内满封竹编板一层,立面外侧挂密目安全网和限重标志牌。其它要求按原有方案不变3.落地卸料平台构造要求3.1基础构造:地基上铺200厚道碴,面铺100厚C15砼,再仰铺12号槽钢。楼板上搭设需在楼面上仰铺12号槽钢。3.2立杆(1)本卸料平台全部采用双立杆。(2)立杆接头除在顶层上可采用搭接外,其余均采用对接扣件连接。(3)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个相邻立杆接头不应设在同步同跨内,两相邻立杆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步距的1/3。3.3纵向水平杆(1)纵

3、向水平杆设于横向水平杆之下,在立杆的内侧,并用直角扣件与立杆扣紧。(2)水平杆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也可采用搭接。a.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不应设在同步同跨内,相邻接头水平距离不应大于500mm,并应避免设在跨中。b.当采用搭接接头时,搭接接头长度不应小于1m,并应等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扣件盖板边缘至杆端的距离不宜小于100mm。3.4连墙件连墙件采用刚性连接,水平向沿架体的四角各设置一个拉结点与墙体呈“八”字形对撑连接。连墙件用483.5的钢管,其与架体的连接采用直角扣件,连墙件通过预先埋设的50穿墙套管穿过结构外墙,在结构墙体内外各用一根通长架管锁紧,连墙件中的连墙杆尽量呈水平设置,当不能

4、水平设置时,与脚手架连接的一端应下斜连接,不得采用上斜连接;当脚手架暂时不能设置连墙件时可搭设抛撑,抛撑采用通长杆与脚手架可靠连接,与地面成4560夹角。3.5剪刀撑1)沿落地卸料平台架体外侧满设剪刀撑,剪刀撑与地面夹角为60,在外侧立面沿架长及架高连续设置。斜杆接长采用旋转扣件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500mm,设置2个旋转扣件,端部钢管伸出扣件边缘不得少于100mm。2)水平剪刀撑按两步一道进行设置。4.材质要求4.1钢管(1)采用焊接钢管,为Q235A钢。(2)外径为48,壁厚3.5mm,长度主要有6m、4m等。5.落地式卸料平台搭设施工5.1搭设顺序场地平整、夯实定位设置垫板、底座纵向扫地

5、杆立杆横向扫地杆小横杆大横杆(栅格)剪刀撑连墙杆铺脚手板搭防护栏杆绑扎安全网5.2施工工艺(1)定位定距:根据构造要求量出内、外立杆距墙距离,并做好标记。用钢卷尺拉直,分出立杆位置,并用白灰点出立杆标记。垫板准确放在定位线上,垫板必须铺放平稳,不得悬空。(2)在搭设首层脚手架的过程中,沿每框架格内设一道斜支撑,待该部位脚手架与主体结构的连墙件可靠拉结后方可拆除。(3)当卸料平台操作层高出连墙件两步时,应采取临时稳定措施,直至连墙件搭设完毕后方可拆除。(4)落地卸料平台架体搭设,宜先立里排立杆,然后依次向外。每排立杆宜先立两头,再立中间的一根,互相看齐后再立中间部分各立杆。立杆接长时,应先立外排

6、,后立内排。6.卸料平台的拆除(1)架子拆除时应划分作业区,周围设围栏或竖立警戒标志,地面设有专人指挥,严禁非作业人员入内。(2)拆除的高处作业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扎裹脚,穿软底防滑鞋。(3)拆除顺序应遵循由上而下,先搭后拆,后搭先拆的原则。即先拆脚手板、斜拉杆,后拆横杆、纵杆、立杆等,并按一步一清的原则依次进行,要严禁上下同时进行拆除作业。(4)拆立杆时,应先稳住立杆再拆开最后两个扣。(5)连墙点应随拆除进度逐层拆除。(6)拆除时要统一指挥,上下呼应,动作协调,当解开与另一人有关的结扣时,应先通知对方,以免坠落。(7)拆除时如附近有外电线路,要采取隔离措施。严禁架杆接触电线。(8)

7、拆除时不应碰坏门窗、玻璃、落水管、房檐片、地下明沟等物品。(9)拆下的材料,应用绳索拴住,利用滑轮徐徐下运,严禁抛掷,运至地面的材料应按指定地点,随拆随运,分类堆放,当天拆当天清,拆下的扣件或铁丝要集中回收处理。(10)在拆架过程中,不得中途换人,如必须换人时,应将拆除情况交代清楚后方可离开。7.安全防护(1)栏杆和挡脚板应搭设在外排立杆的里侧。(2)操作层上栏杆的上皮高度1.2m,中栏杆居中设置。(3)安全网须满挂在外侧立杆的的里侧,用铁丝绑扎牢固,不留缝隙,四周应交圈。(4)堆料时卸料平台堆放材料总重量不能超过0.5t,严格控制堆料的重量。8.安全技术措施及注意事项(1)脚手架搭拆人员必须

8、是经过考核的专业架子工,并持证上岗。(2)脚手架操作人员必须戴安全帽、安全带,穿防滑鞋等。(3)脚手架的构配件必须合格。(4)脚手架搭设应分阶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校正。(5)操作层上施工荷载不得超过5kN/m,不得将模板支撑、缆风绳固定在脚手架上,严禁任意悬挂起重设备。(6)六级及六级以上大风和雾、雨、雪天应停止脚手架作业,雨、雾后上架操作应有防滑措施,应扫除积雪。(7)在脚手架使用期间,严禁任意拆除下列杆件:a.主节点处的纵、横向水平杆,纵、横向扫地杆b.钢管连墙件c.栏杆(8)临近道路搭设的落地卸料平台外侧应有防护措施,以防坠物伤人。(9)应根据实际情况设置脚手架的接地及避雷装置。(1

9、0)拆除脚手架时,地面应设围栏警戒标志,并派专人看守,严禁一切非操作人员入内。(11)该方案未尽事项按原方案施工。9.落地式卸料平台扣件钢管支撑架计算书本计算书以高度最高(33.3米)的落地卸料平台二进行计算。侧采用密目式安全网封闭。外周设剪刀撑从地面开始到顶; 3.经检验合格的构配件应按品种、规格分类、堆放整齐、平稳,堆放场地不得有积水。4.应清除搭设场地杂物,平整搭设场地,并使排水畅通。5.平台底座面标高宜高于自然地坪50mm。6.平台基础经验收合格后。7平台必须配合施工进度搭设。8.每搭完一步平台后,应按规范JGJ 1302001表8.2.4的规定校正步距、纵距、横距及立杆的垂直度。9.

10、底座安放应符合下列规定:1)底座、垫板均应准确地放在定位线上;2)垫板采用长度不少于跨、厚度不小50mm的木垫板。10立杆搭设应符合下列规定:1)严禁将外径不同的钢管混合使用;2)相邻立杆的对接扣件不得在同一高度内,错开距离应符合JGJ 1302001第6.3.5条的规定;3)开始搭设立杆时,应设置一根抛撑,直至连墙件安装稳定后,方可根据情况拆除;4)当搭至有连墙件的构造点时,在搭设完该处的立杆、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后,应立即设置连墙件;5)顶层立杆搭接长度与立杆顶端伸出建筑物的高度应符合JGJ 1302001第6.3.5、6.3.6条的规定。13纵向水平杆搭设应符合下列规定:1)纵向水平杆

11、的搭设应符合JGJ 1302001第6.2.1条的构造规定;2)在封闭型平台的同一步中,纵向水平杆应四周交圈,用直角扣件与内外角部立杆固定。落地式卸料平台扣件钢管支撑架计算书 计算依据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计算依据2施工技术2002.3.扣件式钢管模板高支撑架设计和使用安全(杜荣军)。 计算参数: 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33.3m,立杆的纵距 b=1.00m,立杆的横距 l=1.00m,立杆的步距 h=1.80m。脚手板自重0.30kN/m2,栏杆自重0.15kN/m,材料最大堆放荷载5.00kN/m2,施工活荷载1.00kN/m2。图 落地平台支撑架立

12、面简图 图 落地平台支撑架立杆稳定性荷载计算单元采用的钢管类型为483.5。 一、基本计算参数同上 二、纵向支撑钢管的计算 纵向钢管按照均布荷载下连续梁计算,截面力学参数为 截面抵抗矩 W = 5.08cm3; 截面惯性矩 I = 12.19cm4; 纵向钢管计算简图 1.荷载的计算: (1)脚手板与栏杆自重线荷载(kN/m):q1 =0.000+0.3000.300=0.090kN/m (2)堆放材料的自重线荷载(kN/m):q21 = 5.0000.300=1.500kN/m (3)施工荷载标准值(kN/m):q22 = 1.0000.300=0.300kN/m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13、q2 = 0.300+1.500=1.800kN/m 2.抗弯强度计算 最大弯矩考虑为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弯矩。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公式如下: 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最大支座力计算公式如下: 静荷载 q1 = 1.200.090=0.108kN/m 活荷载 q2 = 1.400.300+1.401.500=2.520kN/m 最大弯矩 Mmax=(0.100.108+0.1172.520)1.0002=0.306kN.m 最大支座力 N = (1.10.108+1.22.52)1.00=3.143kN 抗弯计算强度 f=0.306106/5080

14、.0=60.17N/mm2 纵向钢管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215.0N/mm2,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最大挠度考虑为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挠度 计算公式如下: 静荷载 q1 = 0.090kN/m 活荷载 q2 = 0.300+1.500=1.800kN/m 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最大挠度 V=(0.6770.090+0.9901.800)1000.04/(1002.06105121900.0)=0.143mm 纵向钢管的最大挠度小于1000.0/150与10mm,满足要求! 三、横向支撑钢管计算 横向支撑钢管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连续梁计算 集中荷载P取纵向板底支撑传递力,P=3.14

15、kN 支撑钢管计算简图 支撑钢管弯矩图(kN.m) 支撑钢管剪力图(kN) 变形的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受力图与计算结果如下: 支撑钢管变形计算受力图 支撑钢管变形图(mm) 经过连续梁的计算得到 最大弯矩 Mmax=1.058kN.m 最大变形 vmax=1.503mm 最大支座力 Qmax=11.429kN 抗弯计算强度 f=1.058106/5080.0=208.24N/mm2 支撑钢管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215.0N/mm2,满足要求!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小于1000.0/150与10mm,满足要求! 四、扣件抗滑移的计算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

16、计算: R Rc 其中 Rc 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8.00kN; R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 计算中R取最大支座反力,R=11.43kN 单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不满足要求,考虑采用双扣件! R8.0 kN时,可采用单扣件; 8.0kN12.0kN时,应采用可调托座。 五、立杆的稳定性计算荷载标准值 作用于模板支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活荷载和风荷载。 1.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 (1)脚手架钢管的自重(kN):NG1 = 0.11633.300=3.866kN 钢管的自重计算参照扣件式规范附录A 双排架自重标准值,设计人员可根据情况修改。 (2)栏杆的自重(kN)

17、:NG2 = 0.1501.000=0.150kN (3)脚手板自重(kN):NG3 = 0.3001.0001.000=0.300kN (4)堆放荷载(kN): NG4 = 5.0001.0001.000=5.000kN 经计算得到,静荷载标准值 NG = NG1+NG2+NG3+NG4 = 9.316kN。 2.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荷载。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NQ = 1.0001.0001.000=1.000kN 3.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公式 N = 1.20NG + 1.40NQ 六、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其中 N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

18、值,N = 12.58kN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 l0/i 查表得到; i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 (cm);i = 1.58 A 立杆净截面面积 (cm2); A = 4.89 W 立杆净截面抵抗矩(cm3);W = 5.08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计算值 (N/mm2); f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 = 205.00N/mm2; l0 计算长度 (m); 如果完全参照扣件式规范不考虑高支撑架,由公式(1)或(2)计算 l0 = k1uh (1) l0 = (h+2a) (2) k1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按照表1取值为1.163; u 计算长度系数,参照扣件式规范表5.3.3;u =

19、 1.700 a 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a = 0.50m; 公式(1)的计算结果:l0=1.1631.7001.80=3.559m =3559/15.8=225.239 =0.144 =12579/(0.144489)=178.781N/mm2,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f,满足要求! 公式(2)的计算结果:l0=1.800+20.500=2.800m =2800/15.8=177.215 =0.228 =12579/(0.228489)=112.882N/mm2,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f,满足要求! 如果考虑到高支撑架的安全因素,适宜由公式(3)计算 l0 = k1k2(h+2a) (3) k2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按照表2取值为1.078; 公式(3)的计算结果:l0=1.1631.078(1.800+20.500)=3.510m =3510/15.8=222.177 =0.148 =12579/(0.148489)=174.339N/mm2,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f,满足要求! 注意:材料堆放不得混杂,应按品种分类分次进行,并且不得集中堆放,应分成3个区域及以上堆放。10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