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的校本课程的开发和评价策略研究》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78508929 上传时间:2022-04-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4.5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新课程背景下的校本课程的开发和评价策略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新课程背景下的校本课程的开发和评价策略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新课程背景下的校本课程的开发和评价策略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新课程背景下的校本课程的开发和评价策略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背景下的校本课程的开发和评价策略研究》(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新课程背景下的校本课程的开发和评价策略研究成果介绍新课程背景下的校本课程的开发和评价策略研究是由中学主持的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鲁教规20107号,课题编号2010JG066)。课题组在2010年6月正式开题,经过两年多的不懈努力课题已经于2012年12月顺利结题。通过两年多的实践,我们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实施、评价等进行了探索,基本上实现了预期的目标,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实际、遵循学生发展规律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现将课题研究的成果总结如下:一、 课题产生的背景校本课程,按照现在习惯的界定,是“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基于学校”,广义的校本课程指的是学校所实施的全部课程,既

2、包括学校所实施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也包括学校自己开发的课程。狭义的校本课程专指校本课程,即“学校在保证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基本质量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校本课程设计和相应的学校课程资源开发在美国、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一直代表着课程研究和课程开发的主流传统,体现着课程的主流价值观。由于学校在课程开发上具有较大的自主性,课程资源开发研究基本上是以学校为本位进行的,关注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开发,重视学校和教师的参与,课程开发的有关知识的构建注重那些决策、方法、模型、模式、程序、评估等操作性知识。我国的校本课

3、程是在学校本土生成的,既能体现各校的办学宗旨、学生的特别需要和本校的资源优势,又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紧密结合的一种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的课程。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国家制定中小学课程发展总体规划,确定国家课程门数和课时,制定国家课程标准,宏观指导中小学课程实施。在保证实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鼓励地方开发适应本地区的地方课程,学校可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特点的课程”。国家赋予了学校和教师更多的课程开发自主权,期望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弥补国家课程的不足,完善国家课程体系的建设。二、 新课程背景下的思考。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是充分发掘学生个性

4、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健康发展的基本途径,是培养多种人才、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的重要措施。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中坚力量,教师参与校本课程编制、实施和评价,使传统的教师角色发生变化,由原来单纯的国家课程实施者转变为课程编制者、实施者和评价者,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是我国基础教育学校课程改革面临的重大问题。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学校提出了更好的要求,无疑开发校本课程,就成为了推进新课程改革面临的重要课题。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研究可以改变过分注重传承知识的偏向,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发展,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可以改变过去强调学科独立性,课程门类过多,缺乏整合的偏向,加强课程结构

5、的综合性、弹性与多样性;改变过去强调学科体系严密性,过分注重经典内容的倾向,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及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改变过去评价考试过分偏重知识记忆,强调选拔与甄别功能的倾向,建立评价指标多元、评价方式多样,既关注结果,更加重视过程的评价体系;改变过去过于集中的课程管理政策,建立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提高课程适应性。正是基于以上背景和思考我们选择了新课程背景下的校本课程的开发和评价策略研究作为我校的一个重点研究课题。三、 课题研究的条件中学创建于1970年,经过42年的发展,积淀下了良好的学校文化和办学理念。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学校领导班子充分认识到发展特色是实现学校跨越

6、式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对学校的地域特色、办学条件、师资状况、学生需求等方面进行了充分的分析和论证。为课题研究提供充分条件和保障。1课题组在市区教科室指导下开展工作。2本研究在总课题下设立4个子课题,各子课题下设专题研究组。总课题组长负责组织实施对全局性的重大问题的攻关,并统筹协调各子课题组的研究力量,检查督促研究进度和研究效果。各子课题组组长负责具体实施,落实任务。3在多年的教科研实践中,我校逐步健全了科研制度、规范了科研管理。目前有科研管理制度,科研带头人及骨干评选制度;科研小组和定期交流学习制度,开展相关科研讲座与研讨,教师在学习研讨中不断提高。4充足的保障条件为实验教师顺利开展本课题研究

7、提供充分的物质保障。5、经费保障:学校预计将投入课题研究经费100000元。四、 我们的主要做法校本课程开发的关键是实施,可以说,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相互关联的,开发的过程往往也就是实施的过程,这就要求清晰地把握校本课程开发的模式、流程以及开发过程中的具体操作要义。实施中我们主要采取了如下做法:我们以尊重个性差异,促进全面发展,优化办学特色,提高办学品位为总目标,以全员性、实用性、人文性为基本原则,广泛征求学生及家长意见,依据地方特色、学校特色、学生的发展需要、教师个人申报等综合因素开发了以下几类课程:兴趣特长辅导类。根据学生的需要,培养其兴趣爱好,发展其特长。包括文学、书法、乒乓球、国画、

8、声乐、舞蹈等。学科延伸类。包括各学科课外辅导,研究性学习活动。课堂必修类。如: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享受人生,安全教育,环境教育,健康教育等必修课程。活动类课程。包括以学生主体性活动为主题的各种扩展知识、发展能力、兴趣、特长的学生社团活动,各种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如学生演讲、辩论、文学创作、到社区开展有意义的活动等等)。具体做法如下:1启动校本课程教材的编写。我校于2010年启动了必修校本课程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享受人生、硬笔书法教程等系列教材的编写计划。我校在设计校本课程教材时,坚持了“四个贴近”原则:一是贴近学校科研特色,二是贴近学生,满足学生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需要;三是贴近教师,既重视教师

9、以往的经验积累,又引导教师拓展新的研究方向;四是贴近社区,充分利用现有社区资源。目前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享受人生(一)、享受人生(二)、书法等校本教材正在各年级中使用。2自能高效,实施校本课程。(1)开展丰富多彩的艺体活动。我校充分地挖掘本校的艺术潜力,开展一系列活动,打造精品校本课程,如开展读书节活动、艺术节活动、体育节活动、科技节活动、大课间比赛、球类比赛、拔河比赛等,在活动中学生们学会合作、体验成功、提升品位,艺体活动已经形成序列,成为校本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学校成立了具有学校特色的艺术活动团队,如合唱队、舞蹈队、声乐小组、吉它小组、鼓乐小组,国画小组、书法小组、工艺小组、摄影小组。(2)

10、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做为学科知识的课外延伸,研究性学习活动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但是一直处于一种可有可无的状态中,没有得到充分重视,我们把研究性学习纳入校本课程的管理中,做为评价教师工作的一项指标,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了培养和提高。(3)开展课堂必修活动。我校围绕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享受人生、书法等校本课程,结合学校实际选修课教师认真准备,课上的很成功,受到了学生的欢迎。课堂教学实施中要求教师追求常新。从校情、教情、学情出发,研究校本化、学科化、班级化的课堂教学要求,落实“两全、三动、一参与”策略(全体学生、全程投入,动口、动手、动脑,参与教学过程),大

11、力实施“先学后教,学导结合,当堂训练”模式,不断完善我校的“二三四体验式”教学策略(即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落实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坚持课堂教学中的“四环节”,即自学质疑、互学探疑、导学解疑、反思提升),做到课堂常新、实践常新、管理常新,从根本上解决学生乐学的问题。(4)特别重视特色课程书法课的管理力度,力争早成特色。认真落实教育部下发的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区关于加强中小学写字(书法)教学工作的指导意见,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以书法课为突破口和立足点,落实书法特色进校园活动。同时在美术、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中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形式

12、多样的书法教育。重点抓好了书法教师配备、课时安排、教材开发等方面的工作,努力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习惯。3科学评价,推动校本课程改革。为提升校本课程教学的有效性、高效性,学校制定了校本课程教师管理办法和校本课程教学评价方案,采取调查法、问卷法、自然实验法等方式对学生的发展、教师发展和课程本身进行期中评价、期末评价,注重形成性评价在学生成长和教师发展过程中的作用。(1)对校本课程开发者的评价。对校本课程开发者的评价,我们主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评价:一是该课程的适应性,是否适应地方和社区的特点、适应学校的实际、适应学生的状况;二是课程的科学性,包括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渗透的课程理念、课程内容的安

13、排和素材的引用等;三是课程实施的效果,课程开发与实施对学生、教师及学校乃至于社会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四是对一些选修性的校本课程,参考学生选修的人数考核其吸引力。评价的主体与手段采用课程实施者的评价与感受,领导与教师听课后的评价,学生座谈与问卷调查的结果。最后,学校综合几个方面的因素,研究确定合适的权重分,形成对课程的最终评价。(2)对校本课程实施者的评价。对于校本课程的授课教师,也有一个科学的评价,从而有助于推动校本课程的实施,完善校本课程的开发。这种对教师的评价主要侧重于教师实施课程的主观态度,如备课等执行教学常规情况;教师实施课程的效果,即课程的教学目标与学生实际接受程度的比较;教师的授课方

14、式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情况。评价的主体与手段我们采用了教师授课后的教学反思,领导与教师听课后的评价、常规检查及学生考核的结果,按照一定的比例综合评定的办法。学生评教主要从教学规范、教育方式、课堂教学、作业、师德总体印象等方面评价。(3)对学生的评价。把学生校本课程的学习作为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能力考查的一个方面进行评价,评价主要采取学分制,最后结果再折成出现在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评价中。学分的给定考虑三方面的因素:一是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学时总量,不同的学时给不同的分数;二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积极性、参与状况等,由各学习小组的组长和任课教师综合考核后给出一定的分值;三是学习的客观效果,学校

15、和教师可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考核,将成绩转换成学分。三个方面的因素中以学生参与学习的学时量和学习过程的考核为主,结果为辅,设定不同的学时,最终的学分是把三方面的学时综合相加,再按一定的比例折成A、B、C、D四个等级。五、 成果与影响(一)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成为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在发展学生个性、培养能力以及思想教育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校本课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比如魅力中的变迁寻根活动的开展,为了研究家乡的变化,了解她的过去,学生们走访街道、社区和村民家中,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现场拍摄,还要整理筛查资料。在此基础上写出研究报告,同时对社区、街道、村居的发展提出一些好的建议,并

16、开展了“畅想未来家乡是什么样子”的实践活动,学生们大胆想象,勇于创新,制订了街道、村居发展规划,设计了一份份像模像样的规划图,学生的潜力得到挖掘2促进了学生多元潜能的和谐发展。(1)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学经典诵读提高了学生文学综合素养。校本课程中设计了很多实践探究活动,这就要求学生进行调查访问、搜集资料、写调研报告等。这样就锻炼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搜集资料就要阅读:精读、略读、浏览、默读等,各种阅读能力得到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是显而易见的。调查报告的写作,平时的课题日记、笔记,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2)培养了良好的道德品质,塑造了健全人格。通过享受人生、礼仪、二十四孝等课程的开发,促

17、进了学生行为习惯、个性品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等课程的开设,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增进了下一代对中国悠久历史、灿烂文明等各方面的认识和了解,激发了热爱祖国的情感。(3)提高了学生的体育技能和艺术素养。比如我们学校的阳光体育快乐大课间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孩子们爱上了体育活动,全校学生都能拥有一项自己爱好的体育运动,有力的促进了学生体育技能,在全区中小学乒乓球、排球、篮球联赛及体育节中,我校每年都取得了全区前三名的好成绩。我们学校艺术类校本课程的开发,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培养了学生更广泛的艺术爱好。在近三年的全区艺术节中,我校均被评为“艺术教育先进单位”

18、。(4)培养了学生人际交往、合作学习的能力。在校本课的实践探究中,学生学会了向别人请教,与成年人交流。同学间的合作研究,以及在艺术类课程中的动手操作等内容,使同学们知道了相互包容、谦让,分工合作等。(5)学生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水平提高了。在研究的过程中,学生使用计算机的水平大大提高,他们学会了上网搜寻、制作网页、打印、设计等;学会了摄影等。3培养了学生对知识学习的强烈兴趣和执着精神。这种强烈的兴趣和执着只能产生于主体的实践体验。校本课程的开放性、可选择性,使学生得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学习,培养了学生对某些知识的强烈兴趣和痴迷。这为学生今后健康成长走向成功,提供了适宜的环境和

19、肥沃的土壤。两年来共有212人次获区级以上各类竞赛奖项。(详见附件)(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英国课程学家劳顿认为,技术的变化、教学思想的变化、教学内容的变化时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三个因素。校本课程的开发意味着教学思想的变化与教学内容的变化,其结果自然就是引发教师专业成长。1提升了教师课程开发能力。校本课程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都需要教师自己确定。教师从课程的“消化者”变成了“生产者”。承担校本课程的教师,通过研究,自己编写课程纲要,自己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确定评价方案,有的还要自己编写课程指导用书。随着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老师们的课程开发能力逐渐提升。从刚开始时仅有少数三五个人具有课程开发能

20、力,只能单打独斗,已经发展到现在二十余人的团队。2提升了教师的研究能力。“校本课程的开发本身就是教师参与科研的过程”老师们在承担校本课程开发中,不断的摸索、学习、实践、反思,逐渐提升了自己的研究水平。两年来共有2名教师评为市级教学能手(新秀),2人被评为名师,2人被聘为区级兼职教研员,4人被评为区级课改之星,17人被评为区级教学能手(新秀),7人被评为区骨干班主任,36名教师在区级以上优质课评比中获奖,11名教师在区级以上研讨会上执教公开课,95篇论文(反思)在市级以上报刊发表,49篇论文(教学设计)在区级以上评比中获奖,61件课件在区级以上评比中获奖,10人次在区级以上教学研讨会上做经验介绍

21、,4项课题通过市级鉴定,103人次获区级以上辅导奖,53人获区级以上优秀教学奖,11人获市级以上优秀教科研成果奖。(详见附件)(三)促进了学校特色发展1形成了开放的学校办学之路,构建了校本课程体系。两年来,学校以学生发展为本,走大德育之路,谋大课堂之略,现已形成学科教学与活动课教学、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全员教育与个性教育相结合的课程框架,校本课程形成了校内外结合的开发模式,打破了传统教育的以“学校中心、教材中心、教师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了学校特色课程、学科拓展性课程和实践活动课程体系。2.改善了办学条件,拓宽了教育空间,完善了学校管理制度,促进了学

22、校精细化发展。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研究,增强了学校办学活力,促进了学校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使学校走向了内涵发展之路,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经过两年的探索,学校用于基础建设、仪器设备、图书音像资料等硬件的投资随着加大,各种特种教室应有俱有,校园文化建设投资形成规模,教师教学、办公设备也得到极大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学校连续三年被评为区教学工作先进单位。资源的开发使教师、学生接受教育的空间得到进一步扩大,视野更加宽阔,扩大了学校教育的大课堂,共建立3处实践基地,师生能够通过现代网络技术学习新知识,学校的现有资源进一步得到优化和有效利用,教师课程资源的再开发能力大大加强,学校被评为区科技教育先进单位、区艺术教育先进单位。资源的开发使学校规章制度得以完善,依法治教的意识和能力加强,全校教职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增强,每位教职工的精品意识得到提高,学校精细化的管理理念在工作中得到高度体现,促进了学校快速发展,赢得上级部门、社会、家庭的认可,连续三年被评为区办学水平一等奖。两年来学校先后在区校本课程建设研讨会上做经验介绍,先后被评为市教学工作先进学校、市科技教育示范学校、市优秀少年宫、市优秀家长学校、区办学水平优秀学校、区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区科技教育先进单位、区艺术教育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7 -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