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重庆地区某新建二级公路设计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78505114 上传时间:2022-04-21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75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毕业设计论文重庆地区某新建二级公路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毕业设计论文重庆地区某新建二级公路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毕业设计论文重庆地区某新建二级公路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资源描述:

《毕业设计论文重庆地区某新建二级公路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重庆地区某新建二级公路设计(3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 9 页 共 31 页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设计任务书题目:重庆地区某新建二级公路设计起始桩号:K0+000K2+212.567学生姓名班级08路桥一班指导教师湖南网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 2011年 04月 18日 第 I 页 共 31 页摘要为了巩固我们所学的知识,并在各方面得到更进一步的提高,我们选择了重庆某地区新建二级公路设计作为毕业设计,这是在毕业之前对自身学习状况的最后一次检查。 我所选择的设计路段是从K0+000至K2+212.567段,全长2212.567米,设计车速60km/h,路基宽度为10m。此次毕业设计主要包括的内容如下:1、路线设计:在已知平面图的情况下,进

2、行纵断面的设计,要求线路顺畅、填挖 平衡、经济合理。2、 路基设计:包括各个桩号的填挖计算、填挖较大地段的稳定分析、整个线路的土石调运借配等。3、 路面设计:路基在不同干湿状态下,所设计的沥青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方案的比选,要求经济合理,便于施工并满足各设计规范要求。4、 路基、路面排水工程;高填挖地段的防护工程以及路基加固工程:这一部分相当重要,对于路基排水,采用了边沟、截水沟、急流槽等排水设施;对于路面排水,除了对路面进行了路拱设计,还进行中央分隔带的排水设计;对于特殊路段的防护和加固主要采用了骨架内植草和挡土墙。5、 桥涵设计:包括桥梁和涵洞的形式、尺寸的设计。6、 专题研究:对此行业新

3、观点或者新技术的综述。第 27 页 共 31 页目 录1 路线设计11.1 线形设计一般原则11.2 平面线形要素的组合类型11.3 平面设计方法11.4 平曲线设计21.4.1 平曲线要素计算21.4.2 逐桩坐标计算41.5 纵断面设计61.5.1 竖曲线设计61.6 横断面设计71.6.1 路基宽度的确定81.6.2 路堤和路堑边坡坡度的确定81.6.3 超高与加宽82 路基路面设计92.1 一般路基设计92.1.1 路基的类型和构造92.1.2 设计依据92.1.3 路基填土与压实92.2 软基处理102.3 路基防护112.4 支挡结构设计112.5 路面结构设计132.5.1. 路

4、面结构组成132.5.2 路面类型132.5.3 沥青路面设计142.5.4 水泥路面设计192.5.5 路面比选232.6 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及调配242.6.1 横断面面积计算252.6.2 土石方数量计算252.6.3 路基土石方调配263 排水设计303.1 公路排水设计的内容303.2 设计依据303.3 路基排水设计303.3.1 地表排水设备的类型303.3.2 边沟设计303.3.3 排水沟设计343.4 路面排水设计343.4.1 路面表面排水343.5 涵洞设计353.5.1 涵洞分类及各种构造型式涵洞的适用性和优缺点353.5.2 涵洞选用原则353.5.3 涵洞拟定35

5、致谢401 路线设计1.1 线形设计一般原则 (1) 平面线形应与地形、地物相适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在地势平坦的平原微丘区,路线以方向为主导,平面线形三要素中以直线为主;在地势起伏很大的山岭重丘区,路线以高程为主导,为适应地形,曲线所占比例较大。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的选用与合理组合取决于地形地物等具体条件,不要片面强调路线以直线为主或曲线为主。(2) 保持平面线形的均衡与连贯长直线尽头不能接以小半径曲线。长直线和大半径曲线会导致较高的车速,若突然出现小半径曲线,会因减速不及而造成事故。高、低标准之间要有过渡。同一等级的道路由于地形的变化在指标的采用上会有变化,同一条道路按不同设计速度的各设

6、计路段之间也会形成技术标准的变化。(3)平曲线应有足够的长度 汽车在曲线路段上行驶,如果曲线过短,司机就必须很快的转动方向盘,这样在高速行驶的情况下是非常危险的。同时,如不设置足够长度的缓和曲线,使离心加速度变化率小于一定数值,从乘客的心理和生理感受来看也是不好的。当道路转角很小时,曲线长度就显得比实际短,容易引起曲线很小的错觉。因此,平曲线具有一定的长度是必要的。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最小平曲线长度一般应考率下述条件确定:汽车驾驶员在操纵方向盘时不感到困难一般按6 s的通过时间来设置最小平曲线长度,当设计车速为60km/h时,平曲线一般值取200m,最小值取125m。小偏角的平曲线长度 当路线

7、转角7时称为小偏角。设计计算时,当转角等于7时,平曲线按6 s行程考虑;当转角小于7时,曲线长度与成反比增加;当转角小于2时,按2计。1.2 平面线形要素的组合类型平面线形的几何要素为直线、圆曲线和缓和曲线,这三种基本线形要素可以组合得到很多种平面线形的形式。就公路平面线形设计而言,主要有基本型、S型、卵型、凸型、C型和复合型六种。1.3 平面设计方法(1)平面设计的重点 公路平面设计的重点是选线和定线,在满足技术标准的前提下,路线距离短,挖方量少,土石方平衡时公路平面的主要内容。(2)平面设计的具体步骤和要求 资料收集 现场踏勘 选线与定线 校核与审核1.4 平曲线设计本路段主要技术指标表序

8、号指 标 名 称规 范 值序号指 标 名 称规 范 值1公路等级两车道二级公路8停车视距(m)752路基宽度(m)109凸形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m)20003设计行车速度(km/h)6010凹形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m)15004平曲线极限最小半径(m)12511最短坡长(m)1505平曲线一般最小半径(m)20012设计洪水频率特大桥1/300;6不设超高最小平曲线半径(m)1500其他1/1007最大纵坡()613汽车荷载等级公路级 根据本段路线所处路段,综合全路段的路线走向及线形要求,本路段共有五个交点,平曲线线形见图1-1。图1-1平曲线线形图1.4.1 平曲线要素计算取JD1作为算例,

9、具体计算如下:图 1-2 圆曲线几何要素JD1处:取圆曲线半径R=255m,缓和曲线长度确定如下:,取因此曲线的几何要素为:偏角492400,半径R255m,切线长曲线长外矢距校正数其中 ,主点桩号计算如下:JD1桩号为K0+563.2, 直缓点桩号:ZH=JD1-170.54=K0+392.66缓圆点桩号:HY=ZH+105=K0+497.66曲中点桩号:QZ=ZH+324.859/2=K0+555.089圆缓点桩号:YH=HZ-105=K0+612.519缓直点桩号:HZ=ZH+324.859=K0+717.519以此方法计算 、,具体结果见设计图纸直线、曲线及转角表。1.4.2 逐桩坐标

10、计算图1-3 中桩坐标计算示意图1.5 纵断面设计沿着道路中线竖直剖开然后展开即为道路纵断面,它反映了道路中线地面高低起伏的情况及设计路线的纵向坡度情况,从而可以看出纵向土石方工程的挖填情况。把道路的纵断面图与平面图结合起来,就能完整的表达出道路的空间位置。 1.5.1 竖曲线设计竖曲线是设在纵断面上两个坡段的转折处,为了便于行车,起缓和作用的一段曲线。竖曲线的形式可采用抛物线或圆曲线,在使用范围二者几乎没有差别。竖曲线诸要素的计算:(1) 计算竖曲线要素如图3-1所示,i1和i2分别为两相邻两纵坡坡度,= i2- i1,为“+”时,表示凹形竖曲线;为“-”时,表示凸形竖曲线。图3-1 竖曲线

11、要素示意图竖曲线长度L或竖曲线半径R: 或 (1-11)竖曲线切线长T: (1-12)竖曲线任意一点竖距h: (1-13)竖曲线外距E: 或 (1-14)以变坡点1为例计算如下:K0+370,高程为474m,i1=-4.973%,i2=2.432%,= i2-i1=2.432%-(-4.973%)=7.405%,为凹形。取竖曲线半径R=1800m。曲线长=18007.405%=133.29m切线长=66.645m外距=1.234m(2)计算设计高程竖曲线起点桩号=K0+370-T=K0+303.351竖曲线起点高程=474+T7.405%=478.935m变坡点2、3按照同样方法计算,具体结果

12、见纵坡、竖曲线表。1.6 横断面设计公路的横断面,是指公路中线上各点的法向切面,它是由横断面设计线和地面线所构成的。其中横断面设计线包括行车道、路肩、分隔带、边沟边坡、截水沟、护坡道以及隔离栅、环境保护等设施。公路横断面的组成和各部分的尺寸要根据设计交通量、交通组成、设计车速、地形条件等因素。在保证必要的通行能力和交通安全与通畅前提下,尽量做到用地省、投资少,使道路发挥其最大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道路横断面的布置及几何尺寸应能满足交通、环境、城市面貌等要求,横断面设计应满足以下一些要求:(1)设计应符合公路建设的基本原则和现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的具体要求。(2)设计时应兼顾当地农田基本建设的需

13、要,尽可能与之相配合,不得任意减、并农田排灌沟渠。(3)路基穿过耕种地区,为了节约用地,如当地石料方便,可修建石砌边坡。(4)沿河线的横断面设计,应注意路基不被洪水淹没或冲毁。1.6.1 路基宽度的确定路基宽度是指公路路幅顶面的宽度,即两路肩外缘之间的宽度,公路路基宽度为行车到与路肩宽度之和。根据规范,二级公路采用单幅路形式,行车道宽23.5m,硬路肩宽度:20.75m,土路肩宽度:20.75m。路基宽:7+1.5+1.5=10m,路拱坡度2%。布置如下图4-1所示:图4-1 路基设计简图1.6.2 路堤和路堑边坡坡度的确定由公路路基设计规范,结合实际的工程地质条件综合考虑:路堤边坡坡度取为1

14、:1.51:1.75;路堑边坡取为1:0.51:0.75。1.6.3 超高与加宽2 路基路面设计公路路基是路面的基础,它是按照路线位置和一定技术要求修筑的带状构造物,承受由路面传来的荷载,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2.1 一般路基设计2.1.1 路基的类型和构造(1)路堤路基设计标高高于天然地面标高时,需要进行填筑,这种路基形式称为路堤。按填土高度的不同,划分为高路堤、矮路堤和一般路堤。路基边坡坡度取1:1.5和1:1.75,在路基的两侧设置边沟。高路堤的填方数量大,占地多,为使路基稳定和横断面济济合理,可以在适当位置设置挡土墙。为防止水流侵蚀和坡面冲刷,高路堤的边坡采取适当的坡面防

15、护和加固措施。(2)路堑路基设计标高低于天然地面标高时,需要进行挖掘,这种路基形式称为路堑。挖方边坡根据高度和岩土层情况设置成直线或折线,一般坡度取1:0.5和1:0.75。挖方边坡的坡脚设置边沟,以汇集和排除路基范围内的地表径流,路堑的上方设置截水沟,以拦截和排除流向路基的地表径流。(3)半挖半填路基半挖半填路基兼有路堤和路堑的特点,上述对路堤和路堑的要求均应满足。2.1.2 设计依据公路路基设设计规范公路工程技术标准2.1.3 路基填土与压实(1)填土的选择路基的强度与稳定性,取决于土的性质和当地的自然因素。并与填土的高度和施工技术有关。在填土时应综合考虑,据路基设计规范可知,二级公路的路

16、基填料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如下表: 路基压实度及填料要求表项 目 分 类路面底面以下深度(cm)填料最小强度(CBR)(%)填料最大粒径 (cm)填方路基上路床030610下路床3080410上路堤80150315下路堤150以下215零填及路堑路床030610(2)不同土质填筑路堤如透水性较小的土层,位于透水性较大的土层下面,则透水性较小的土层表面应自填方轴线向两边做成不小于4%的坡度。如透水性较大的土层位于透水性较小的土层下面,则透水性较大的土层表面应做成平台。为了防止雨水冲刷,可覆盖透水性较小的土层。允许使用取土场内上述各种土的天然混合物。水的土与不透水的土,不能非成层使用,以免在填方内形

17、成水囊。(3)路基压实与压实度路堤填土需分层压实,使之具有一定的密实度。土的压实效果同压实时的含水量有关。对于路基的不同层位应提出不同的压实要求,上层和下层的压实度应高些,中间层可低些。据路基设计规范,高速公路路基压实度应满足下表: 路基压实度(重型)要求表填挖类型路面底面以下深度(cm)压实度(%)填方路基上路床03095下路床308095上路堤8015094下路堤150以下92零填及路堑路床030952.2 软基处理软土地基,通常情况下地基承载力达不到其上面构造物要求的承载力,或虽在建筑物施工时能达到要求,但在后期使用过程中由于地基本身的原因或水的原因,使地基失稳,造成路面严重破坏,处理好

18、路基,是设计的重大环节。公路是一条带状的承受动静两种荷载的特殊人工建筑物,由于它分布较广,使用要求较高,因而对地基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本设计所经过的路段除田间地段有淤泥的不良地段外,其它地段的地基承载力很好,地质也良好。对于有淤泥层的地段,由于深度都在3m以内,一般通过清淤泥换填法进行处理。填料采用碎石土,石渣等,其上铺0.5m的砂砾垫层土工隔栅。对于地质条件差,且在路基范围内有少量地下水渗出的土质地段,边坡采用护面墙进行防护。2.3 路基防护路基防护是确保道路全天候使用,使路基不致因地表流和气候变化而失稳的必要工程措施,是路基设计的主要项目之一。路基的防护的方法,一般可分为坡面防护和冲刷防护两

19、类。坡面防护主要有植物防护和工程防护两类。对于土路堤的坡面铺砌防护工程,最好待填土沉实或夯实后施工,并根据填料的性质及分层情况决定防护方式。铺砌的坡面应预先整平,坑洼处应填平夯实。冲刷防护有间接和直接防护两类。对于冲刷防护,一般在水流流速不大及水流破坏作用较弱地段,可在沿河路基边坡设砌石护坡、石笼和混凝土预制板等。(1)路堤边坡防护路堤高度小于3米边坡均直接撒草种防护;路堤高度大于3米均采用方格网植草护坡,具体尺寸见图纸路堤方格网植草防护图。(2)路堑边坡防护路堑高度小于3米边坡均直接撒草种防护;路堑高度大于3米均采用人字形骨架植草护坡。2.4 支挡结构设计(1)挡土墙的用途挡土墙是用来支撑天

20、然边坡或人工填土边坡以保持土体稳定的建筑物。在公路工程中广泛应用于支挡路堤或路堑边坡、隧道洞口、桥梁两端及河流岸壁等。(2)挡土墙的类型及适用范围挡土墙类型分类方法较多,一般以挡土墙的结构形式分类为主,常见的挡土墙形式有:重力式、衡重式、悬臂式、扶壁式、加筋土式、锚杆式和锚定板式。按照墙的设置位置,挡土墙可分为路肩墙、路堤墙、路堑墙和山坡墙。路肩墙或路堤墙设置在高填路堤或陡坡路堤的下方,可以防止路基边坡或基底滑动,确保路基稳定,同时可以收缩填土坡脚,减少填方数量,减少拆迁和占地面积,以及保护临近线路已有的重要建筑物。路堑挡土墙设置在堑坡底部,主要用于支撑开挖后不能自行稳定的边坡,同时可减少挖方

21、数量,降低边坡高度。(3)本路段挡土墙设置 在路段K0+960K1+100右侧,为收缩坡脚、加强路基的稳定性,设置挡土墙长140m,高24m,具体布置及构造见挡土墙布置图和挡土墙构造图。(4)挡土墙排水设施挡土墙的排水处理是否得当,对岩石或土坡的稳定性影响很大,直接影响到挡土墙的安全与使用效果。挡土墙的排水设施通常由地面排水和墙身排水组成。地面排水,主要是防止地表水渗入墙背填料或地基。因此,可设置地面排水沟以截留地表水。夯实回填土顶面和地表松土,以减少雨水和地面水下渗,必要时应加设铺砌,采取封闭处理。为防止地表水渗入地基,可夯实墙前回填土及加固边沟等。墙身排水,主要是为了迅速排除墙后积水。通常

22、是在非干砌的挡土墙墙身的适当高度处设置一排或数排泄水孔。设计中采用1010cm的方形孔,间距为2m。最下一排泄水孔的底部距地面30cm。沉降缝和伸缩缝:为防止因地基不均匀沉陷而引起墙身开裂,应根据地基地质条件及墙高、墙身断面的变化情况,设置沉降缝。为了减少圬工砌体因硬化收缩和温度变化作用而产生裂缝,须设置伸缩缝。通常,把沉降缝和伸缩缝结合在一起,统称为变形缝。设计中,沿墙身10m设置一道变形缝,缝宽20mm,缝内沿墙内、外、顶三边填塞沥青麻筋,塞入深度不应小于15cm。(5)挡土墙施工注意事项施工前应做好地面排水工作,保持基坑干燥;基坑开挖后,若发现地基与设计情况有出入,应按实际情况调整设计;

23、墙趾部分的基坑,在基础施工完后应及时回填夯实,并做成不小于4%外倾斜坡,以免积水下渗,影响墙身的稳定;浆砌挡土墙的砂浆水灰比必须符合要求,灰浆应填塞饱满,浆砌挡土墙应错缝砌筑,填缝必须紧密,不得做成水平通缝,墙趾台阶转折处,不得做成竖直通缝;墙体应达设计强度的75%以上,方可回填墙后填料;回填前,应确定填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根据碾压机具和填料性质,分层填筑压实,压实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墙后回填必须均匀摊铺平整,并设不小于3%的横坡,利于排水。墙背1.0m范围内,不得有大型机械行驶或作业,防止碰坏墙体,并用小型压实机碾压,分层厚度不得超过0.2m。墙后地面坡度陡于1:5时,应先处理填方基底

24、(如铲除草皮,开挖台阶等)再填土,以免顺原地面滑动。2.5 路面结构设计2.5.1. 路面结构组成面层面层是直接承受车辆荷载作用及大气降水和温度变化影响的路面结构层次,并为车辆提供行驶表面,直接影响行车的安全性、舒适性和经济性。因此,面层应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抗变形能力,较好的水稳定性和温度稳定性,而且应当耐磨,不透水;其表面还有良好的抗滑性和平整度。面层可由一层或多层组成;其上层可为磨耗层,其下层可为承重层、连接层或整平层。修筑面层所用的材料主要有: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凝土、沥青碎石混合料等。基层基层主要承受由面层传来的车辆荷载的垂直力,并扩散到下面的垫层和土基中去。它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25、具有良好的扩散应力的能力及足够的水稳定性。基层厚度大时,可设为两层,分别称为上基层和底基层,并选用不同强度或质量要求的材料。修筑基层所用的材料主要有:各种结合稳定土、天然砂砾,各种碎石和砾石、片石,各种工业废渣等。垫层垫层介于土基与基层之间,将基层传下来的车辆荷载应力加以扩散,以减小土基产生的应力和变形,阻止路基土挤入基层中,影响基层结构的性能。修筑垫层的材料强度不一定要高,但水稳定性和隔温性能要好,常用的材料有:砂、砾石、炉渣、水泥或石灰稳定土等。2.5.2 路面类型按面层所用的材料来分,有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路面、砂石路面等。高等级公路路面的特点是强度高、刚度大、稳定好、使用寿命长,能适应

26、较繁重的交通量,一般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或沥青路面。2.5.3 沥青路面设计2.5.3.1 设计资料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按r=7%计,路段属平原微丘,西南潮暖区(V2区)初始年交通量如下表:交通量组成表车 型解放CA10B黄河JN150跃进NJ130小汽车Ni(次/日)1600250300800其中,小汽车的前后轴都小于两吨,在路面设计中因其轴载太小无需考虑。按设计弯沉值计算设计层厚度 : LD= 33.1 (0.01mm) H( 4 )= 15 cm LS= 34.9 (0.01mm);H( 4 )= 20 cm LS= 30.9 (0.01mm); H( 4 )= 17.3 cm(仅考虑弯沉)

27、 按容许拉应力验算设计层厚度 : H( 4 )= 17.3 cm(第 1 层底面拉应力验算满足要求) H( 4 )= 17.3 cm(第 2 层底面拉应力验算满足要求) H( 4 )= 17.3 cm(第 3 层底面拉应力验算满足要求) H( 4 )= 17.3 cm(第 4 层底面拉应力验算满足要求) 路面设计层厚度 : H( 4 )= 17.3 cm(仅考虑弯沉); H( 4 )= 17.3 cm(同时考虑弯沉和拉应力)。 根据上述结果,干燥状态下取二灰土厚度H( 4 )=18cm。 中湿状态按设计弯沉值计算设计层厚度 : LD= 33.1 (0.01mm) H( 4 )= 15 cm L

28、S= 37.1 (0.01mm);H( 4 )= 20 cm LS= 32.7 (0.01mm); H( 4 )= 19.5 cm(仅考虑弯沉)按容许拉应力验算设计层厚度 : H( 4 )= 19.5 cm(第 1 层底面拉应力验算满足要求) H( 4 )= 19.5 cm(第 2 层底面拉应力验算满足要求) H( 4 )= 19.5 cm(第 3 层底面拉应力验算满足要求) H( 4 )= 19.5 cm(第 4 层底面拉应力验算满足要求)路面设计层厚度 : H( 4 )= 19.5 cm(仅考虑弯沉);H( 4 )= 19.5 cm(同时考虑弯沉和拉应力)。根据上述结果,中湿状态下取二灰土

29、厚度H( 4 )=20cm。确定路面结构干燥状态 -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5 cm -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7 cm - 水泥稳定碎石 20 cm - 石灰水泥粉煤灰土 18 cm - 土基中湿状态 -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5 cm -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7 cm - 水泥稳定碎石 20 cm - 石灰水泥粉煤灰土 20 cm - 土基2.5.4 水泥路面设计2.5.4.1 设计资料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按r=7%计,路段属平原微丘,西南潮暖区(V2区)初始年交通量如下表:交通量组成表车 型解放CA10B黄河JN150跃进NJ130小汽车Ni(次/日)1600250300800其中,小汽车的前后轴都小于

30、两吨,在路面设计中因其轴载太小无需考虑。确定路面结构干燥状态 - 普通水泥混凝土 24cm - 5%水泥稳定碎石 20cm - 石灰水泥粉煤灰土 15cm - 土基中湿状态 - 普通水泥混凝土 24cm - 5%水泥稳定碎石 20cm - 石灰水泥粉煤灰土 18cm - 土基2.5.5 路面比选两种路面的优缺点对比分析 (1)沥青路面的优缺点 优点: 沥青路面由于车轮与路面两级减振,因此行车舒适性好、噪音小; 柔性路面对路基、地基变形或不均匀沉降的适应性强; 沥青路面修复速度快,碾压后即可通车。 缺点: 压实的混合料空隙率大,耐水性差,宜产生水损坏,一个雨季就可能造成路面大量破损; 沥青材料的

31、温度稳定性差,脆点到软化点之间的温度区间偏小,包不住天然高低温度,冬季易脆裂,夏季易软化; 沥青是有机高分子材料,耐老化性差,使用数年后,将产生老化龟裂破坏; 平整度的保持性差,不仅沉降会带来平整度劣化,而且材料软化会形成车辙。 (2)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优缺点优点: 水稳定性较高,在暴雨及短期浸水条件下,路面可照常通行; 温度稳定性高,无车辙现象; 水泥混凝土是无机胶凝材料,主要水化产物水化硅酸钙既是其强度的主要来源,既耐老化,又无污染。但在更长时期,会与所有岩石一样,产生风化现象,水泥石风化与沥青老化相比,时间长10倍以上,不构成工程问题; 平整度的保持期长; 在相同技术和工艺水平下,水泥路面

32、大修前的使用年限长。缺点: 在相同平整度条件下,由于刚性路面不减振,因此行车舒适性不及沥青路面;噪音较大,我国对低噪音水泥路面尚未开展研究和应用; 在路基、地基变形或不均匀沉降条件下,易形成脱空,附加应力很大,极易产生断裂破坏,对路基稳定性要求高,对不均匀沉降的适应性差。 水泥路面强度高、硬度大,即使断板后也难于清除,修复难度大,新浇筑面板的养护期较长。 鉴于沥青路面对公路周围的土地、地下水等会造成污染,造价要高于水泥路面;而修建水泥路面能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也提升当地水泥的质量和知名度,所以选择修建水泥路面。2.6 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及调配路基土石方是公路工程的一项主要工程

33、量,在公路设计和路线方案比较中,路基土石方数量的多少是评价公路侧设质量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之一。在编制公路施工组织计划和工程概预算时,还需要确定分段和全线的路基上石方数量。 地面形状是很复杂的,填挖方不是简单的几何体,所以其计算只能是近似的,计算的精确度取决于中桩间距、测绘横断面时于点的密度和计算公式与实际情况的接近程度等。计算时一般应按工程的要求,在保证使用的前提下力求简化。2.6.1 横断面面积计算路基填挖的断面积,是指断面图中原地面线与路基设计线所包围的面积,高于地面线者为填,低于地面线者为挖,两者应分别计算,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面积计算方法。积距法:适用于不规则图形面积计算把横断面图划分成

34、若干条等宽的小条,累加每一小条中心处的高度,再乘以条宽即为该图形的面积。将断面按单位横宽划分为若干个梯形与三角形条块,每个小条块的近似面积为: Fi=bhi则横断面面积: 当b=1m时,则F在数值上就等于各小小条块平均高度之和hi。 要求得hi的值,可以用卡规逐一量取各条块高度的累积值。当面积较大卡规张度不够用时,也可用米厘方格纸折成窄条代替卡规量取积距,用积距法计算面积简单、迅速。若地面线较顺直,也可以增大b的数值,若要进一步提高精度,可增加测量次数最后取其平均值。 坐标法已知断面图上各转折点坐标(xi,yi),则断面面积为:A = (xi yi+1-xi+1yi ) 1/2坐标法的精度较高

35、,适宜于用计算机计算。 计算横断面面积还有几何图形法、数方格法、求积仪法等。2.6.2 土石方数量计算 若相邻两断面均为填方或均为挖方且面积大小相近,则可假定两断面之间为一棱柱体其体积的计算公式为:V=(A1+A2) 式中:V体积,即土石方数量(m3); F1、F2分别为相邻两断面的面积(m2); L相邻断面之间的距离(m)。 此法计算简易,较为常用,一般称之为“平均断面法”。 土石方数量计算应注意的问题: (1)填挖方数量分别计算,(填挖方面积分别计算); (2)土石方应分别计算,(土石面积分别计算); (3)换土、挖淤泥或挖台阶等部分应计算挖方工程量,同时还应计算填方工程量; (4)路基填

36、、挖方数量中应考虑路面所占的体积,(填方扣除、挖方增加); (5)路基土石方数量中应扣除大中桥所占的体积,小桥及涵洞可不予考虑。2.6.3 路基土石方调配 土石方调配的目的是为确定填方用土的来源、挖方弃土的去向:以及计价土石方的数量和运量等。通过调配合理地解决各路段土石方平衡与利用问题,使从路堑挖出的土石方,在经济合理的调运条件下移挖作填,达到填方有所“取”,挖方有所“用”,避免不必要的路外借土和弃上,以减少占用耕地和降低公路造价。 填方土源:附近挖方利用 借土 挖方去向:调往附近填方 弃土 (一)土石方调配原则 (1)就近利用,以减少运量:在半填半挖断面中,应首先考虑在本路段内移挖作填进行横

37、向平衡,然后再作纵向调配,以减少总的运输量。 (2)不跨沟调运:土石方调配应考虑桥涵位置对施工运输的影响,一般大沟不作跨越调运。(3)高向低调运:应注意施工的可能与方便,尽可能避免和减少上坡运土;位于山坡上的回头曲线段优先考虑上线向下线的土方竖向调运。(4)经济合理性: 应进行远运利用与附近借土的经济比较(移挖作填与借土费用的比较)。 远运利用的费用:运输费用、装卸费等 借土费用:开挖费用、占地及青苗补偿费用、弃土占地及运费为使调配合理,必须根据地形情况和施工条件,选用适当的运输方式,确定合理的经济运距,用以分析工程用土是调运还是外借。 土方调配“移挖作填”固然要考虑经济运距问题,但这不是唯一

38、的指标,还要综合考虑弃方或借方占地,赔偿青苗损失及对农业生产影响等。有时移挖作填虽然运距超出一些:运输费用可能稍高一些,但如能少占地,少影响农业生产,这样,对整体来说也未必是不经济的。 (5)不同的土方和石方应根据工程需要分别进行调配,以保证路基稳定和人工构造物的材料供应。 (6)土方调配对于借土和弃土应事先同地方商量,妥善处理。借土应结合地形、农田规划等选择借土地点,并综合考虑借土还田,整地造田等措施。弃土应不占或少占耕地,在可能条件下宜将弃土平整为可耕地,防止乱弃乱堆,或堵塞河流,损坏农田。 (二)土石方调配方法 土石方调配方法有多种,如累积曲线法、调配图法及土石方计算表调配法等,目前生产

39、上多采用土石方计算表调配法,该法不需绘制累积曲线图与调配图,直接可在土石方表上进行调配,其优点是方法简捷,调配清晰,精度符合要求。该表也可由计算机自动完成。具体调配步骤是: (1)土石方调配是在土石方数量计算与复核完毕的基础上进行的,调配前应将可能影响运输调配的桥涵位置、陡坡、大沟等注在表旁,供调配时参考。 (2)弄清各桩号间路基填挖方情况并作横向平衡,明确利用、填缺与挖余数量。 (3)在作纵向调配前,应根据施工方法及可能采取的运输方式定出合理的经济运距,供土石方调配时参考。 (4)根据填缺挖余分布情况,结合路线纵坡和自然条件,本着技术经济和支农的原则,具体拟定调配方案。方法是逐桩逐段地将毗邻

40、路段的挖余就近纵向调运到填缺内加以利用,并把具体调运方向和数量用箭头标明在纵向利用调配栏中。 (5)经过纵向调配,如果仍有填缺或挖余,则应会同当地政府协商确定借土或弃土地点,然后将借土或弃土的数量和运距分别填注到借方或废方栏内。 (6)土石方调配后,应按下式进行复核检查: 横向调运十纵向调运十借方=填方 横向调运十纵向调运十弃方=挖方 挖方十借方=填方十弃方 以上检查一般是逐页进行复核的,如有跨页调配,须将其数量考虑在内,通过复核可以发现调配与计算过程有无错误,经核证无误后,即可分别计算计价上石方数量、运量和运距等,为编制施工预算提供上石方工程数量。 (三)关于调配计算的几个问题 (1)经济运

41、距 填方用土来源,一是路上纵向调运,二是就近路外借土。一般情况调运路堑挖方来填筑距离较近的路堤还是比较经济的。但如调运的距离过长,以致运价超过了在填方附近借土所需的费用时,移挖作填就不如在路堤附近就地借土经济。因此,采取“调”还是“借”有个限度距离问题,这个限度距离即所谓“经济运距”,其值按下式计算:经济运距 L经 = + L免式中:B借土单价(元m3); T远运运费单价(元m3km); L兔免费运距(km)。 由上可知,经济运距是确定借土或调运的限界,当调运距离小于经济运距时,采取纵向调运是经济的,反之,则可考虑就近借土。 (2)平均运距 土方调配的运距,是指从挖方体积的重心到填方体积的重心

42、之间的距离。在路线工程中为简化计算起见,这个距离可简单地按挖方断面间距中心至填方断面间距中心的距离计算,称平均运距。 在纵向调配时,当其平均运距超过定额规定的免费运距,应按其超运运距计算土石方运量。 (3)运量 土石方运量为平均运距与土石方调配数量的乘积。单位:m3km 在生产中,工程定额是将平均运距每10m划为一个运输单位,称之为“级”,20m为两个运输单位,称为二级,余类推,在土方计算表内可用符号、表示,不足10m时,仍按一级计算或四舍五人。于是: 总运量=调配(土石方)方数n式中:n平均运距单位(级),其值为:n = (L - L免)/ A其中:L 平均运距; L免免费运距。 在土石方调

43、配中,所有挖方无论是“弃”或“调”,都应予以计价。但对于填方则不然,要根据用土来源来决定是否计价。如果是路外借土,那当然要计价,倘若是移挖作填调配利用,则不应再计价,否则形成双重计价。因此计价土石方必须通过土石方调配表来确定其数量为:计价土石方数量=挖方数量十借方数量 一般工程上所说的土石方总量,实际上是指计价土石方数量。一条公路的土石方总量,一般包括路基工程、排水工程、临时工程、小桥涵工程等项目的土石方数量。对于独立大、中桥梁、长隧道的土石方工程数量应另外计算。具体计算及调配见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及调配表3 排水设计3.1 公路排水设计的内容公路排水设计可划分为四部分:(1)横向穿越路界排水由

44、涵洞、桥梁引排穿越路界的溪流、河道中的水;(2)路界表面排水指公路用地范围内的表面排水,包括路面排水、中间带排水、坡面排水和由相邻地带或交叉道路流入路界内的排水等;(3)路面结构内部排水通过裂缝、接缝或面层空隙下渗到路面结构(面层、基层和垫层)内部,或者由地下水或道路两侧滞水浸入路面内部的水分的排除或疏干;(4)地下排水危及路基稳定或影响路基强度的含水层地下水的排除或疏干。3.2 设计依据公路路基设设计规范 公路排水设计规范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3.3 路基排水设计3.3.1 地表排水设备的类型(1)边沟:设置在挖方路基的路肩外侧,或低路堤的坡脚外侧,用以汇集和排除路基范围内和流向路基的少量地面水

45、。(2)排水沟:用来引出路基附近低洼处积水的人工沟渠。3.3.2 边沟设计挖方路基及填土高度低于路基设计要求的临界高度的路堤,在路肩外缘均应设计纵向人工沟渠,称之为边沟,其主要功能在于排泄路基用地范围内地面水。边沟内侧边坡坡度按土质类别采用1:1.01:1.5;梯形边沟的底宽和深度不应小于0.4m。边沟的纵坡度应尽量与路线纵坡保持一致。当路线纵坡坡度小于沟底所必需的最小纵坡坡度时,边沟应采用沟底最小纵坡坡度,并缩短边沟出水口的间距。边沟出水口的间距,一般地区不宜超过500m,多雨地区不宜超过300m。边沟出水口的排放应结合地形、地质条件及桥涵水道位置,引排到路基范围外,使之不冲刷路堤坡脚。(1

46、)设计流量的确定采用公式Q=16.67F (3-1)式中:Q设计流量 ;设计重现期和降雨历时内的平均降雨强度 ,;径流系数;F汇水面积 ,。 3.3.3 排水沟设计排水沟主要用于排泄来至边沟、截水沟或其他水源的水流,以形成整个排水系统。排水沟的平面布置,取决于排水要求与当地地形。排水沟的布置,必须结合地形自然条件,因势利导,平面上力求短捷平顺,以直线为宜,必须转向时,尽量采用较大半径(1020m以上),徐缓改变方向,保证水流舒畅;纵面上控制最大和最小纵坡,以1%3%为宜,纵坡大于3%,需要加固,大于7%,则应改用急流槽。(1)排水沟断面形式:排水沟一般为梯形断面,其大小应根据流量确定,深度与宽

47、度不小0.5米。排水沟边坡视土质而异,一般在1:1-1:1.5。排水沟沟底纵坡不小于0.5%,在特殊情况下允许减小到0.2%。(2)排水沟的平面线形:排水沟应尽量采用直线,如必须转弯时,其半径不小于10-20米,排水沟的长度根据实际需要而定,通常在500米以内。(3)排水沟与水道的衔接。排水沟采用梯形断面,h=0.5m,b=0.5m,边坡率m=1。水文水力计算同边沟,在此不另行计算。3.4 路面排水设计路面排水由路面横坡、路肩纵坡、拦水带或路肩矩形边沟,路肩排水沟、泄水口和急流槽等组成。路面排水设施的设计,按暴雨强度采用当地任意连续30min的最大径流厚度(mm)。路面排水设计重现期规定:高速

48、公路35年,一级公路23年,二级公路12年。3.4.1 路面表面排水路面表面排水的主要任务是迅速把降落在路面和路肩表面的降水排走,以免造成路面积水而影响安全。当路基横断面为路堑时,横向排流的表面水汇集于边沟内。当路基横断面为路堤时,可采用两种方式排除路面表面水:可以让路面表面水以横向漫流形式向堤坡面分散排放;也可以在路肩外侧设置拦水带,将路面表面水汇集在拦水带同路肩铺面(或者路肩和部分路面铺面)组成的浅三角形过水断面内,然后隔一定距离设置的泄水口和急流槽集中排放在路堤坡脚外。当硬路肩汇水量较大时,或硬路肩宽度狭窄等,使得流水断面不足时,可在土路肩上设置路肩排水沟。路肩排水沟采用“U”形水泥混凝

49、土预制构件砌筑,沟底纵坡同路肩纵坡,并且不小于0.3%。3.5 涵洞设计涵洞是为了排泄地面水流而设置的横穿路基的小型排水构造物。3.5.1 涵洞分类及各种构造型式涵洞的适用性和优缺点按结构型式不同可分为管涵、盖板涵、拱涵、箱涵。管 涵:适用于有足够填土高度的小跨径暗涵。对基础的适应性及受力性能较好、不需墩台,圬工数量少,造价低。盖板涵:适用于要求过水面积较大时,低路堤上的明涵或一般路堤的暗涵。结构较简单,跨径较小时用石盖板;跨径较大时用钢筋混凝土盖板。拱 涵:适用于在跨越深沟或高路堤时设置。山区石料资源丰富,可用石拱涵。跨径较大,承载潜力较大。但自重引起的横载也较大,施工工序较繁多。箱 涵:适

50、用于在软土地基时设置。整体性强。但用钢量多,造价高,施工较困难。3.5.2 涵洞选用原则涵洞应根据所在公路的使用任务、性质和将来的发展需要,按照食用、经济、安全和美观的原则进行设计。同时,公路涵洞设计应适当考虑农田排灌的需要。适当考虑各方面的综合利用。涵洞主要是为了排泄地面水流而设置的横穿路基的小型排水构造物,其布置应结合地形、地物、地质等条件沿路合理布置,用来排水的涵洞应尽量与水流方向一致,与路线方向垂直,避免布置不当引起的壅水、涡流、下游冲刷过大等现象。致谢为期半个学期的毕业设计即将结束,本次设计是对大学里学习的知识的一次大总结,在这次设计过程中,我不但很好的回顾了专业基础知识,也将这些知

51、识更好的条理化、系统化。本次毕业设计自始至终是在陆勇老师的教导下完成的。从设计的开题报告、路基设计、路面结构设计、路基路面的排水、桥涵的设计到成果整理成册,无不包涵着导师的心血。X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渊博的知识、高尚的学术风范给本人以深刻的教诲和启迪,这将使我终生受益。在此本人谨向给予指导的陆勇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还要对在此次设计中给予我帮助的同组同学表示衷心的感谢!在此次毕业设计过程中,指导老师诲人不倦的敬业精神给我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同组同学乐于助人、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令我铭记在心。由于本人水平有限,在本设计文件中难免存在错误和不足,恳请专家、老师和同学批评指正,提出宝贵意见,再

52、次表示感谢! 设计者: 湖南网络工程职业学院年 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路线设计规范(JTJ01194).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4).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4)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01897).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姚祖康主编. 路面设计手册 .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 中华人民共和国

53、行业标准.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邓学均主编. 路基路面工程 .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张雨化主编. 公路勘测设计 .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7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陈胜营等. 公路设计指南 .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 孙家驷. 道路勘测设计 .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 张廷楷主编. 高速公路 .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0 王晓谋主编. 基础工程 .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邵旭东主编. 桥梁工程 .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附图纸: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