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中学迁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78486295 上传时间:2022-04-21 格式:DOC 页数:51 大小:23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某中学迁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某中学迁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某中学迁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资源描述:

《某中学迁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中学迁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5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XX州XX镇XX中学迁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XX省土木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二00九年八月 目 录第一章 总 论6一、项目概况6二、项目提出的背景6三、 可研报告编制依据11四、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原则和范围11五、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及主要技术指标摘要12第二章 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3一、XX中学现状13二、存在的问题14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5一、生源及招生规模分析15二、项目建设的作用和意义16第四章 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18一、 项目区自然状况18二、 项目选址20三、 气象条件20四、 工程地质条件20五、水电暖供应条件25第五章 建设方案构思26一、建筑设计指导思想与原则26二、项目总平面

2、设计27三、建筑单体设计28四、辅助设施建设29第六章 环境保护、安全及消防30一、概述30二、环境影响评价30三、主要污染源与污染物33四、综合治理方案34五、安全34六、消防34第七章 节 能35第八章 项目建设管理36一、组织机构36二、项目管理36第九章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37第十章 投资估算38一、估算依据38二、 估算内容39三、 投资估算表(详附表1)39第十一章 资金筹措方案40一、资金筹措40二、使用计划40第十二章 招投标内容40第十三章 效益分析42第十四章 结论43附表: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附图:总平面布置图 XX州XX镇XX中学迁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 总 论一、项目

3、概况1、项目名称:XX州XX镇XX中学迁建工程2、项目建设单位:XX藏族自治州教育局3、项目主管单位:XX藏族自治州教育局4、项目建设性质:迁建5、项目法人:6、项目建设地点:XX州XX镇7、建设单位概况:XX教育局是主管全区教育事业的行政职能部门。负责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上级有关教育的政策、指示,开展依法治教;统筹协调全区教育,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和谐发展;制定全区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及管理体制改革;按照权限,负责我区的高招、中招及师资类毕业生分配工作,拟定全区各类学校的招生计划;管理并指导全区教职工队伍的建设;负责全区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和学生的德育工作。8、建设内容及规模:本次迁建项目总占地面9

4、3211.98(约为139.82亩),总建筑面积31242.00平方米,主要单体建设内容为行政综合楼、教学楼、图书馆、多功能厅、音体美综合用房、学生宿舍楼、食堂、教室周转房、后勤综合用房及运动场地等。项目总投资7235.38万元。二、项目提出的背景西部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地,这里既有地域辽阔、资源丰富的自然优势,同时又由于受地理以及人文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文化教育相对落后。当然,这一落后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受西部经济的制约造成的。经济制约教育,教育又反过来影响经济。西部地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形成了典型的具有共同症状的“贫困综合症”越是贫困的地区,生产力水平低下,对现代科学技术需求不迫切,吸收

5、不了科技人才,越不重视人口素质的提高,有限的资金只能顾及生存,无法投资教育以求发展;反过来教育落后,人口素质低下,科技不发达,生产力水平低导致贫困。西部要走出贫困,治理“贫困综合症”是一个历史话题。西部地区“贫困综合症”的治理,不仅影响着本区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全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充分认识西部基础教育的现状,分析西部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对治理西部的“贫困综合症”,促进西部经济社会的发展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世纪头二十年,经济全球化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和全国区域发展的新格局,给我省及我州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为了坚定不移地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应对突出解决“三农”问题,实

6、现增加农民收入新突破;突出发展工业经济,实现发展特色工业新突破;突出做大三产总量,实现提升三产水平新突破。解决三农问题、发展特色工业及提升三产水平策略的实施过程中,需要高素质、高技能的人力资源作支撑,学校作为高素质、高技能劳动者培养、培训的主渠道,需要加强支持和建设,在现有条件基础上扩充实力,提升质量。自从改革开放以来,西部教育有了较大的发展,通过国家不断增加教育投资,地方政府对教育的倾斜,群众集资,有识之士捐赠,厂矿企业捐助多种方式,使学校的办学条件有了极大的改善。特别是近年来,国家通过“贫三”项目,一期、二期信息技术教育工程,义务教育项目,贷款、赠款项目、普九项目、农牧区寄宿制学校项目,以

7、及一些中外合作项目等,大力改善办学条件,进行人员培训,使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人们的教育观念,学校的办学水平获得了跨越式发展。走到好些地方你会看到楼房林立、布局合理、环境优美的新建学校。从党政、媒体、社团的每一个地方你都会看到对教育的关注和支持。2000年,我国政府庄严宣布中国85%以上人口和地区已经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我们简称为“两基”。这是中国教育的一个历史性的跨越,也是中国对世界文明所作出的一个巨大贡献。但是,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大家也许不知道,在我们实现“两基”基本目标以后,还有一部分人生活在极其艰苦的西部地区,有些地方甚至人烟罕至。这些地区的孩子,不要

8、说上高中、上大学,就是上小学、上中学也是他们遥远而美丽的梦想。实现西部地区“两基”攻坚目标,是关系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战略性任务。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教育。2003年9月,国务院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温家宝总理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针对西部地区义务教育普及水平低、教育基础薄弱的现状,国务院提出在西部地区集中力量打好“两基”攻坚战。切实加大对西部贫困地区的教育投入,加强西部农牧区教育,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是实现学有所教、创办优质教育、培养合格人才的迫切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也是进一步提高西部地区的办

9、学效益、促进西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必然趋势。在XX省最美丽的高原圣湖XX湖畔,在西部歌王王洛宾先生创作闻名世界的在那遥远的地方歌曲的金银滩草原上,在著名的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原子城里,有一所被XX省首批认定的重点中学,一直被人们所称道,为农牧区中学生所向往。它就是有着50年办学历史的XX镇XX中学。XX中学以办人民满意的学校为宗旨,把创办“州级示范、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现代化学校”作为办学目标;突出育人这一主题,创新方法、狠抓落实,通过教育教学管理年、质量年、规范年及文明校园、诚信校园、平安和谐校园、文化校园建设年和课堂教学效益年的实施,提升了办学水平,提高了办学效益,逐步形成了自己

10、的办学特色。高考重点率连续8年高于全省12个百分点以上。学校先后荣获全国家庭教育先进集体、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先进职工之家、省级文明学校、XX省示范家长学校、省级先进基层党支部、省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XX省用人环境先进集体、全省五四红旗团委、全州先进学校、“十佳学校”等荣誉,并被确定为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基地。XX中学于1993年搬迁至XX镇,接收了原二二一厂学校的小学部和高中部两栋教学楼,一栋建于1961年,一栋建于1978年,其中原二二一厂教学楼楼层低矮,光线暗淡,教室面积偏小(每间38平方米),是按小学生专用教室标准设计的,在每间教室中根本容纳不了一个标准班的中学学生,且楼内

11、布局不合理,部分墙体裂缝,存在着安全隐患。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城镇化建设力度,加快了城镇化建设进程,使各地小城镇的人口剧增。XX镇作为XX藏族自治州的政治中心,流动人口相对集中,城镇人口增加更加迅速。而XX中学是XX镇唯一的一所完全中学,由于受学校规模所限,不能扩大招生,致使XX镇的部分中学生无法在XX中学上学,学校更无法满足周边农牧民子女上学的要求。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学有所教”,但校舍紧缺问题不仅严重制约了学校的进一步发展,甚至对群众最基本的教育需求也无法满足。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目前办公、教学、实验等用房严重不足问题十分突出。根据XX州初、高中及职业学校布局调整方案,XX中学是全州重

12、点发展的完全中学,今后要通过做大做强,不断满足XX镇及周边地区干部、农牧民子女学习的需要,并逐步吸纳海晏县和刚察县的所有高中学生。规划到2015年后在校学生将达到60个班,而现在学校占地只有26.9亩,不仅没有基本的运动场地,扩建校舍也没有空间,实施新校区迁建是十分必要的。三、 可研报告编制依据 1、XX镇XX中学迁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工程咨询服务协议书2、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3、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建标2002102号;4、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5、海晏县XX镇XX中学迁建项目申报书;6、建设单位提供的其他有关工程资料。四、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原则和范围1、编制原

13、则该项目的建设应在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根据主管部门批复的精神和建设内容,以及土地规划、城建、消防、环保等部门的要求,按照 “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把项目建成具有现代气息并附有民族特色的现代化学校。工程设计应结合地区特点选择合理的结构形式,建筑外形美观大方,突出时代气息和民族文化底蕴的特色。配套工程如供电、给排水、采暖、通风、交通、通讯、环保、消防等按有关规范和要求办理。2、研究范围本项工程主要研究的是XX州XX镇XX中学迁建项目,依据国家计委、建设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和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的有关要求,通过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现状、总体规划、建设方

14、案、建设环境影响和投资估算等方面的深入调查和分析论证,对本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实施可能性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为建设项目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五、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及主要技术指标摘要通过对XX中学发展现状和存在的相关问题的分析,从教学设施、教学设备、师资力量、场地条件、校舍的安全隐患和投资规模等多方面考虑,为满足XX中学教育发展需要,认为实施校园迁设工程是十分必要的。 为满足未来几年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本次扩建项目总占地面积40.1亩,总建筑面积24455.56平方米,其中主要建设工程有:行政综合楼、教学楼、图书馆、多功能厅、音体美综合用房、学生宿舍楼、食堂、教室周转房、后

15、勤综合用房及运动场地等。 扩建后,学校形成教学、活动、生活三大区。功能齐全、设施装备完善、育人环境优良的格局,办学规模可达到2700人(60个班,每班45人)。 扩建项目总投资7235.38万元,全部申请国家专项资金解决。项目建设年限:2010年-2011年。第二章 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一、XX中学现状XX中学现有教职工72名,其中专任教师64名,学生1103名。学校占地面积26.9亩,校舍总面积为4369平方米。2002-2006年,XX中学高考上线率连续五年均为100%,本科上线率80%以上,重点上线率40%左右;2007、2008两年高考上线率93%以上,本科上线率70%以上,重点上线率30

16、%左右。XX中学作为XX省的重点中学之一,近8年来每年高考重点率均高于全省12个百分点以上,在向高等院校培养输送高素质合格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学校校舍不足,教师编制有限,办学条件未能及时进行改善,学校无法扩大招生规模,致使高中学生生均占有教室面积不足0.71平方米,初中学生生均占有教室面积为0.75平方米,其中最大班额达72人。过分的拥挤,不仅影响着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更重要地严重影响着孩子们的身心健康。由于校舍不足,已经有一部分小学毕业生无法升入XX中学就读,只能舍近求远地到海晏县民族中学上初中。群众意见很大,多次在党代会,人代会上提出做大做强XX中学的建议。校舍不足问题,还使两基水

17、平受到影响。为此,学校只能最大限度地去满足九年义务教育的需求,导致初中毕业生中近三分之一的学生不能升入高中就读。经近期对原校址内所有校舍进行抗震鉴定工作的调研,发现大部分校舍建造年代较早(无圈梁、构造柱、楼屋盖非现浇板),一部分校舍与现行的相关规范不符,师生在目前及今后的使用过程中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可见,学校办学效益是十分明显的,学生增长趋势同样十分明显。实施新校区迁建工程,符合学校发展需求,符合群众对教育的需求,符合全州教育长足发展的需求;同时还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基本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二、存在的问题1、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教室和实训场地严重不足; 2、随着

18、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师资队伍也不断扩大,现有的办公场所已经不能够满足教职员工的工作需要; 3、学校生源部分要来自农村、牧区,需要住校学习,而学校没有一栋住宿楼,不能满足住宿需求; 4、教学设备严重不足,无法满足现代化教学要求; 5、现有的供水、供电、供暖等后勤服务设施已不能满足学校规模扩大所提出的要求,且难以扩建;6、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7、校舍使用的安全存在隐患。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一、生源及招生规模分析1、教育教学发展需求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城镇化建设力度,加快了城镇化建设进程,使各地小城镇的人口剧增。XX镇作为XX藏族自治州的政治中心,流动人口相对集中,城镇人口增加更加迅速。而XX中学

19、是XX镇唯一的一所完全中学,由于受学校规模所限,不能扩大招生,致使XX镇的部分中学生无法在XX中学上学,学校更无法满足周边农牧民子女上学的要求。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学有所教”,但校舍紧缺问题不仅严重制约了学校的进一步发展,甚至对群众最基本的教育需求也无法满足。2、市场预测根据使用方对海晏县、刚察县及从其他地区转入借读学生生源的调查,到2015年以后,学校办学规模可达60个班(每班45人)2700名学生,其中寄宿生可达到2160人。办学效益明显。3、外部依托条件XX中学地处XX州海晏县XX镇,交通十分便利,地形平坦,拟建的综合教学楼地勘情况,无不良地质情况,稳定性和适应性较好。给、排水可直接接入市

20、政管网,学校供电,可满足学校用电需求。建筑材料(砂、砂砾、砂石材料、水泥、粘土砖等)当地储量丰富,钢材、木材XX镇均有市场。另外,XX镇距离省城西宁市只有100公里,道路交通十分便利,部分材料还可直接从西宁拉动。二、项目建设的作用和意义1、项目建设对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和意义地区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关键靠人才。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这对培养和造就我国二十一世纪的一代新人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我国正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实现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新中国成立50多年

21、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但面对新的形势,由于主观和客观等方面的原因,我们的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相对滞后,影响了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不能适应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全党、全社会必须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局出发,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一个充满生机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奠定坚实的人才和知识基础。将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从而对地区经济发展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由此可见项目建设的实施将对当地经济的发展产

22、生深远的影响。2、项目建设对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工程的作用和意义 在国家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三农”问题尤其突出,为了提高农牧民收入,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在这项工程中,学校起着非常重要的劳动力素质提高和就业桥梁作用。XX中学扩建项目的实施,可以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加大教育规模,在向高等院校培养、输送高素质合格人才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构建和谐XX、和谐XX产生积极的影响。国家加大了城镇化建设力度,加快了城镇化建设进程,使各地小城镇的人口剧增。XX镇作为XX藏族自治州的政治中心,流动人口相对集中,城镇人口增加更加迅速。而XX中学是XX镇唯一的一所完全中学,项目的建设为实现更好地发挥教育教学

23、质量在全州领先优势,为当地经济建设培养合格人才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综上所述,XX中学扩建项目的实施是十分必要的。第四章 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一、 项目区自然状况XX藏族自治州位于XX省东北部,东经985-10241,北纬3644-395。东南与西宁市的大通县、海东地区的互助、湟中、湟源县接壤;西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天峻县毗连;南与海南藏族自治州的共和县隔湖相望;东北与甘肃省的天祝、山丹、民乐、永昌、张掖、肃南等市、县毗邻。XX州山脉纵横,XX及其支脉由西北向东横贯州境。海晏县Hai Yan Xian:XX省XX藏族自治州辖县。位于州境东南部,县府驻地三角城镇,距州府驻地XX镇10公里。人口4

24、.3万, 以汉族为主,还有藏、蒙古、回等少数民族,其中藏族占总人口的22.1,蒙古族占总人口的17。 面积0.5万平方公里。辖1镇、6乡。古为羌地。汉时置XX郡,南北朝至隋朝属吐谷浑政权辖地,唐、五代属吐蕃王国,明、清后为蒙古族土默特部属地。 1937年在海晏设置局。 1950年成立海晏行委,隶湟源县。1951年恢复县建制,次年改为海晏藏族自治区,1953年设海晏县。地处XX系大通山脉西南侧,属河西走廊至柴达木盆地自然区。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大部分地区的海拔在3000米以上。主要河流有湟水河、哈景勒河、宝库河、水峡河、大通河、甘子河等。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年均气温-23.4,年降水量350毫米

25、。工业和产业有冶炼、建筑、建材、畜产品加工、食品加工等。农牧结合,以牧业为主,主要牧养马、牛、羊等,其中细毛羊、牦牛以毛肉兼优闻名。还有鹿、獐、石羊、旱獭等珍贵野生动物和柴胡、秦艽、草雪莲等野生药用植物等资源。青(海)藏(西藏)铁路、青(海)新(疆)公路穿越境内。全县有中小学26所。境内有汉代“XX郡古城”遗址,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还有汉代“石虎”、“尕海城”遗址和卡约文化“德州墓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称号。XX镇Xi Hai Zhen:位于XX省XX藏族自治州海晏县腹地、湟水河源头,系州府驻地。人口1.4万,以汉族为主, 还有藏、蒙古、

26、回等少数民族。面积437平方公里。1958年至1993年为国营二二一厂驻地,该厂撤销后移交给XX州。四周环山,中间为沟谷滩地。主要河流有包哈图曲沁河,为湟水发源地。工业以电力、冶炼、化工为主。辖区内有州属同宝牧场,各种服务行业齐全。镇内的专线铁路和公路与青(海)藏(西藏)铁路、公路,青(海)新(疆)公路、湟(源)嘉(峪关)公路相连,交通便利。二、 项目选址场地选址地点为XX镇315国道以南,公安局技侦业务用房以东,总用地面积93211.98(约为139.82亩),场地基本平坦,周围空气清新,无污染,基础设施条件齐备,是理想的建设用地。三、 气象条件项目区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年均气温-23.4,年

27、降水量350毫米。四、 工程地质条件一、概述 根据周边建筑物相关的地勘资料,该场地的地质条件具体内容如下:二、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拟建场地位于XX中学院内,地形较平坦,地貌上位于山间盆地。经钻孔揭露,场地地基土主要由杂填土、含卵石粉土、圆砾及卵石组成,自上而下岩性特征描述如下: l、杂填土(Q4“) 灰褐色,以粉土为主,含有砖块、石灰、砂块、生活垃圾等,土质均匀性差,结构松散,厚度0.7-1.5米。2、含卵石粉土(Q4lal+pl) 浅黄色,局部夹砖红色,以粉土为主,卵石含量占1030左右,稍湿,中密,摇振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该层分布不连续,主要分布在场地的中部和西部,厚度1

28、.003.60米。 3、圆砾(Q4lal+pl) 以青灰色为主,以圆砾为主,含量约占55.863.9,骨架间由中粗砂充填,颗粒级配较好,分选性差;磨圆度较好,呈亚圆形,松散,略呈定向排列,微风化,主要成份为石英岩、花岗岩等硬质岩石,厚度2.9米,该层分布不连续,仅在ZK2中出现。 4、卵石(Q42al) 青灰色,骨架颗粒以卵石为主,含量57.164.9之间,一般粒径26厘米,骨架间充填圆砾及中粗砂等,亦有漂石零星分布其间,颗粒级配较好,分选性差;磨圆度较好,呈亚圆形,松散,略呈定向排列,微风化,主要成份为石英岩、花岗岩等硬质岩石,揭露最大厚度5.90米。三、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评价1、杂填土:厚

29、度不均,结构松散,物理力学性质差,不宜作地基土。2、含卵石粉土:含水量W=13.1-15.8%,平均值W=14.6%,稍湿,天然隙比e=0.746-0.896, 平均值e=0.825,属中密,压缩系数a1-2=0.15-0.31Mpa-1, 平均值a1-2=0.203Mpa-1,属中压缩性土,建议含卵石粉土承载力特征值fak=165kpa Es=9.54Mpa3、圆砾:Cu=18.8-16.7,Cc=0.43-0.99,级配良好,建议圆砾的承载力特征值fak=250kpa EO=17Mpa。4、卵石:厚度大,承载力高,Cu=15.2-63.3,Cc=0.68-2.53根据圆锥动力触探试验结果(

30、N63.5=9.88)并结合地区经验值,建议卵石的承载力特征值fak=300kpa EO=21Mpa。四、地基土与地下水的腐蚀性评价(一)、地基土的腐蚀性评价1、含盐量分析场地土按含盐量总量0.17-0.240.3%,属非盐渍土。2、腐蚀性评价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中表12.2.1,场地环境类别属III类,SO42-=190.0-330.0mg/Kg,0.25SO42-+Cl-=148.5-492.5mg/Kg;PH=8.288.45,地基土对混凝土结构、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对钢结构均不具腐蚀性。 (二)、地下水的腐蚀性评价 场地内地下水埋藏较浅,静止水位在6.06.2米之间,丰水期水位变化

31、幅度在1米左右之间,主要含水层为卵石层,属潜水类型,迳流条件较好,渗透性强。场地环境类别为I类,根据水样简分析结果:PH=8.498.55,属弱碱性;S042-=7.897.97 mgL,0.25SO42-+Cl-=26.93-26.97mgL,SO42-+Cl-=32.94-33.89g/L,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判定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干湿交替)均不具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五、冻胀性评价 XX地区属季节性冻土区,标准冻深为1.81米,场地土标准冻深以上,冻前天然含水量为15.5,冻结期间的地下水位距冻结面的最小距离15米,场地土冻胀等级为I级,属不冻胀土。六、地

32、震效应评价 XX地区地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建筑物抗震设防类别属丙类;设计特征周期为O.40s,水平地震影响最大系数amax=O.08。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第4.1.3条第3款各土层的剪切波速值:(1)、杂填土Vs=lOOms,(2)、含卵石粉土Vs=200m/s,(3)、圆砾vs=300ms,(4)、卵石Vs=370ms,根据邻近资料场地覆盖层厚度20米,do取20米,估算土层等效剪切波速为309ms(t=0.0647)。建筑场地类别为II类。拟建场地属可进行建设的一般场地。七、场地稳定性与适宜性评价 根据地勘材

33、料及收集有关资料,场地内未发现断裂、液化土层、冲沟等不良地质现象。周围不受泥石流、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影响。拟建场地是稳定的,适宜修建本工程。八、结论与建议l、杂填土,厚度不均,结构松散,不宜作地基土,建议全部挖除;2、当基础宽度b30米,基础埋深dO5米时:含卵石粉土承载力特征值fak=165kpa,Es=9.54Mpa。圆砾承载力特征值fak=250kpa,Eo=17Mpa。卵石承载力特征值fak=300Kpa,Eo=21Mpa。3、鉴于场地地层岩性变化较大,基底开挖如出现不同岩性土层时,可按垫层法作适当处理。4、场地土属非盐渍土,土对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钢结构均不具腐蚀性。

34、5、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均不具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由于地下水埋藏较深,可不考虑地下水对基础的影响。6、XX地区最大冻结深度181米,冻深范围内地基土不具冻胀性,冻胀等级为I级。7、场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第二组,属II类建筑场地,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0.08,设计特征周期值为0.04s,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拟建场地为可进行建设的一般场地。8、施工开挖后,应请工程地质技术人员进行现场验槽工作后,方可基础施工。五、水电暖供应条件给排水:拟建项目的给排水可直接接入市政管网。供电:拟建项目的供电已接入城镇供电电网,可满足学校用电需求。采暖:拟建项目的采暖采

35、用XX镇集中供暖。可直接接入综合教学楼及食堂内。第五章 建设方案构思一、建筑设计指导思想与原则(一)指导思想为适应教育现代化、教育改革与发展以及推进素质教育对校园、校舍条件与环境的需求,加强学校建设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合理确定并正确掌握建设标准,不断提高中学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水平,促进技术进步,提高投资效益。除此而外尚需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根据需要与可能,正确处理好近期与远期结合的关系。创造适合青少年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全面发展的学校环境。(二)原则XX中学迁建工程,必须贯彻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应根据当地经济条件、学校使用功能和城镇建筑规划要求确定,并要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地形、地

36、貌,根据需要适当留有发展余地,充分利用地方建筑材料。校舍应精心设计、精心施工,建造符合办学要求和适合青少年生理、心理特点的校舍。(三)采用的主要技术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89炊事建筑设计规范JGJ64-89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36-87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城市道路和建筑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02年版二、项目总平面设计依据建标(20

37、02)102号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的要求,XX中学的建设应本着“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做到分区明确、布局合理、联系方便、互不干扰,建成适合中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和使用要求的校园建筑。满足学校建设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的要求。结合本项目的具体情况,其总体布局为:项目区东西长298米,南北宽382米,场地基本平坦,基础设施齐备,适宜建造新校区。在项目区的北侧中部为校区行政办公区域并设置行政综合楼一栋;其南侧设置体音美综合用房一栋、排球场地4块、篮球场地6块并与其西侧一块400米标准田径场地构成校区的活动区域;项目区北侧东部设置教学楼3栋并与其南侧的图书馆以及多功能厅构成校区的教学区域;项目区南

38、侧中部设置男、女生宿舍各一栋与其东侧的餐厅以及后勤综合用房构成校区的学生生活区域;项目区中部西侧考虑设置了三栋教职工周转用房,构成了校区教师的生活区域,总体布局功能分区明确,联系紧密,校园内种植花草树木,使庭院建筑与校园绿化融为一体,构成优美的环境,给师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学习、活动、交流、休息的空间。(总体布局详见平面布置图)三、建筑单体设计1、(1)行政综合楼:总建筑面积为3350.00,主体四层局部五层,层高均为3.60米,框架结构。其中设置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各两间并均设置准备室;体育器材室;医务室;教室办公室;会议室;电子备课室等。(2)教学楼:总建筑面积为2234.00,主体三

39、层,层高均为3.60米,框架结构,共三栋,每栋设置普通教室20间,共计60间。(3)音体美综合用房:总建筑面积为1000,主体一层,层高3.60米,局部4.20米,框架结构,其中设置舞蹈室、音乐教室、手工制作室、展厅、书法及美术教室等。(4)图书馆:总建筑面积为1100,主体一层,层高4.50米,框架结构,其中设置目录检索大厅、书库、阅览室、采编室、装裱美工室等。(5)多功能厅:总建筑面积1500.00,主体一层,层高4.50米,框架结构,其中设置多功能大厅(兼学生礼堂)、管理室、库房等。(6)学生食堂:总建筑面积2200.00平方米,主体二层,层高均为4.50米,其中设置操作间、库房、大餐厅

40、等。(7)学生宿舍:总建筑面积为3800(男女生各一栋),主题五层,层高均为3.60米,男女生宿舍数共216间,共计容纳住宿生2160人,砌体结构,现浇楼板。(8)后勤综合用房:总建筑面积600.00,主体一层,层高3.60米,局部4.20米,框架结构,其中设置配电室、浴室、开水房、洗衣房等。(9)教职工周转房:每户总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主体5层,一梯三户,每栋4个单元共60户,共设置三栋,总户数为180户,总建筑面积8100.00,砌体结构,现浇楼板。(10)室外运动场地:均为弹性地面,跑道为塑胶跑道,足球场为人工草坪,排球及篮球场地面层均为硅PU面层。2、在现代教学建筑设计中,应体现

41、学校建筑的人文关怀及与环境的内外交融。从人性的角度来探索人在建筑中、空间中新的体验,空间区域上超向灵活性、通用性,造型设计上注重建筑形象的标志性,体量处理上多采用对比协调的处理手法,建筑选材上体现对新技术、新材料适用的要求。具体表现为:(1)在空间布局上,强调使用空间的通用性。教学建筑按标准尺寸设计,仔细推敲多种使用功能的可能性,力求将来使用的通用性和可发展性。(2)在造型上,注重建筑形象的标志性。教学楼、图书馆、行政办公楼及学生食堂及宿舍几组建筑是校园中的标志性建筑,无论是形象方面还是使用功能的处理,对整个建筑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在设计中注重建筑形象的完整性以及在建筑群当中的可识别性,再加以

42、丰富的建筑细部来实现新的视觉冲击。(3)在建筑体量上,采用对比协调的处理手法。建筑体量上采用高低错落,长短对比,内外相济,使得建筑在不同体量的穿插,对比中在构图上达到均衡。四、辅助设施建设该项目辅助设施建设主要为给排水、供电、供暖等。1、给排水a.设计依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给排水)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b.室外给水设计1) 水源给水水源为城市自来水,从市政给水管道上引来一根DN150给水管,供水压

43、力0.30Mpa。2)用水量序号用水项目使用人数用水标准使用时间时变化系数最高日(m3/d)最大时(m3/h)平均时(m3/h)1教师200人100L/人。班242.5202.080.832学生2700人100 L/人。天242.527028.12511.253厨房2900人20 L/人。天121.5587.254.834绿地、道路42877.5+103322L/(m2.天)81.5106.419.9513.351-3合计34837.45516.916不可预见1-3合计的10%34.83.751.697合计382.841.20518.6 3).生活给水系统市政给水管道水压、水量能够保证生活用水

44、要求,室外消防与生活为合用系统。给水管道采用PE80给水管道,热熔连接,埋深保证在管顶2.0m。c.室外排水设计1)排放条件 本项目生活污水经处理后汇合雨水自流管排入市政合流制排水管道内。2)室外排水体制及污水处理 本项目生活污水需经化粪池机械处理后排入市政排水管道。庭院雨水单独排放接入化粪池后雨、污合流制排水管道。3)排水量最高日排水量为344.52m3/d, 最大时排水量为37.08m3/h, 平均时排水量为16.74m3/h。4)暴雨强度公式 q=461.9(1+0.993lgP)/(T+3)0.686 雨水量Q=qF 重现期P=1a,降雨历时T=t1+mt2,室外综合径流系数=0.65

45、)管材、接口及敷设方式.检查井 室外雨、污水管采用UPVC双壁波纹管,橡胶圈接口.排水检查井选用圆形砖砌检查井。室外需新建100m3钢筋混凝土化粪池五座。d. 、室内给排水设计1)给水系统设计本工程室内给水由市政给水管网供给.在室内为枝状管网.给水冷水管管材选用冷水用PP-R管,热熔连接.2)室内排水系统设计室内排水为污、废水合流体制.室内污、废水重力流排出,系统设伸顶通气管.食堂含油污水采用明沟收集,经隔油设备处理后排入排水管道。管材选用UPVC排水管及附件,粘接. 3)热水系统由后勤综合楼中开水茶浴炉提供。主要设备材料表序号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消防水箱93不锈钢水箱个12增压稳压设备

46、ZW(L)-X-7型套13室内消火栓增压泵XBD5.5/15-15-SHY台24潜污泵50JYWQ10-10-1200-0.75台25化粪池100m3座5钢筋混凝土6室外消火栓地下式SA100/65-1.6型个67消防水池300m3座1钢筋混凝土2、采暖a.设计依据:(1)(GB50019-2003);(2)(GB50016-2006)(2006版).(3)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4)室外热力管道安装(地沟敷设)03R411-1、热水管道直埋敷设05R410;(5)暖通空调设计手册等。(6)建设单位对本工程提供的相关资料及设计要求。b.设计概况:暖

47、通专业设计主要有两部分,(1)、教学、办公楼和宿舍等单体建筑;(2)室外采暖管道。热源为集中供热锅炉房,采暖从就近市政供热管线接。c.设计参数:(1) 室外计算参数:冬季采暖计算温度-15度,冬季平均风速1.6m/s,主导风向EEN/EN。(2) 室内设计温度:序号房间名称室内温度备注序号房间名称室内温度备注1办公室186宿舍182教室图书馆187门厅走廊楼梯间163物理实验室188公共卫生间16通风4化学实验室16通风9浴室、更衣室255生物实验室1610食堂餐厅16通风(3) 本建筑采用的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参照建筑专业提供的节能设计有关参数。(4) 采暖热负荷: 平均采暖热指标按65W/m

48、2估算;采暖间歇系数按1.25;管网热损失按1.05进行计算。d.室内采暖系统设计:(5) 系统:本工程单体建筑室内采暖系统采用下供下回双管同程式热水采暖系统,供回水干管敷设在一层采暖地沟内。(6) 热媒:采暖热媒为95/70度热水。(7) 散热设备:采用的TZY型柱翼型铸铁散热器为内腔无粘砂型外表面静电喷塑的成品组对散热器,工作压力0.80MPa,Q=142W/片。采用的TZY型柱翼型铸铁散热器为内腔无粘砂型外表面静电喷塑的成品组对散热器。e.室外工程:室外采暖管道从市政供热主干管接入,采用聚氨脂保温管直埋敷设,管线按支状接各单体,单体建筑与室外管网衔接管段在6m的安全防护距离以内采用地沟敷

49、设。直埋部分管材采用无缝钢管,地沟及室内部分管材采用焊接钢管,阀门采用闸阀。管道补偿采用直埋型波纹补偿器做伸缩补偿处理。f.节能、环保:i. 室内采暖系统按建筑节能建筑进行设计,单体建筑入口装置按青02N1-24,设平衡阀、预留热计量表。ii. 散热器供水支管上设温控阀进行调节。iii. 散热器采用TZY型柱翼型铸铁散热器为内腔无粘砂型外表面静电喷塑的成品组对散热器。iv. 室外管网采用地沟敷设,敷设在地沟内的管道(包括支干管连接处立管)、管件及采暖主立管做了保温。G、通风设计本项目主要包括普通教室、办公室、图书馆、多功能教室、食堂卫生间等,主要以自然通风为主,平面布置时应考虑建筑朝向、门窗数

50、量及开启方向等,确保通风良好、空气流畅,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3、供电按规划的建设规模使用功能估算总用电负荷,项目的供电,已接入城镇供电电网,可满足学校用电需求。第六章 环境保护、安全及消防一、概述1、评价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国家计委、环委、经委(86)号文件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办法;(3)城镇区域环境噪音标准(3096-93);(4)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96);(5)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5-96);(6)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保护法;(7)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评价内容XX州XX镇XX中学迁建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施工期间产生的影响。二、环境影响评价

51、1、工程施工影响评价拟建工程位于XX州XX镇315国道南侧,公安局技侦业务用房以东,施工过程中必将对周边企事业单位及居民带来一定的影响。(1)、噪音影响分析及应采取的措施施工期主要噪音为施工高噪音、机械运行所产生的空气动力性噪音和机械噪音,以及交通运输车辆的汽车噪声。其对周围环境的不利影响将随着施工期的结束而终止。采取的环保措施:a、本着从保护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出发,在施工期间所用施工机械采用具有除尘、消声、隔音处理及减振装置的设备,禁止噪音超标机械进入施工现场。同时合理安排施工进度时间,加强对施工场地的监督管理,对高噪音设备应采取相应的限时作业,避免施工噪声对周围环境敏感点的影响。尽量不要在夜

52、间进行施工。b、优先选择性能良好的高效低噪施工设备。日常应注意对施工设备的维修保养,使各种施工机械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以减少噪声的产生。c、为保护施工人员的健康,应合理安排施工人员的作业时间、作业方式,减少接触高噪音的时间,对距离噪声源较近的人员,除采取必要的个人保护措施外,应适当缩短劳动作业时间。d、合理疏导进入施工区的车辆,减少汽车会车时的鸣笛噪声。e、施工期应适当控制施工时间,尽量不在休息时间作业,居民集中区域范围夜间(23:006:00)严禁使用大型施工机械。(2)、施工期对环境的其他影响及应采取的措施建设施工中由于大量土方、石料的运输、水泥的拌合,会产生大量尘土飞扬,加之施工机械燃烧

53、的柴、汽油所产生的废气会给周围空气环境造成不利影响。污染物主要有一氧化碳、氮氧化合物、总悬浮颗粒物等。采取措施:a、施工机械必须采用除尘装置,严格加强管理。b、石灰、粉煤灰等粉状材料的运输和堆放应有遮盖,其混合料有条件时应集中拌合,防止污染大气环境。(3)、弃土、弃碴、生产污水的影响及应采取的措施在施工过程中因挖方填土、借土弃土、场地平整,施工队伍入场等因素将会造成地表植被破坏,恶化生物栖息环境,增加水土流失,同时产生部分弃土、弃碴、生产污水,若对此处理不当,将会影响周围的自然风貌。采取的措施:施工场地周围应按规定设置隔离护栏,机具、材料应摆放整齐,建筑垃圾随产随清,施工期间废水、泥浆不得流出

54、场外浸漫其它区域和堵塞管道。运输车辆的车轮不得带泥行驶,以防污染路面。至于有毒有害废弃物,应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处置。三、主要污染源与污染物1、施工期在清理施工现场、地基开挖、建筑施工等工序段,将产生噪声、粉尘、污水、固体废物等污染物。(1) 噪声:主要来自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和施工中的运输车辆,噪声源强大约90dB(A)。由于施工机械具有流动性、分期性、间歇性等特点,其产生的噪声也是非连续性的,对当地声环境质量是影响呈瞬时性的特性,以及施工主要在白昼间进行,夜间很少施工,因此施工所产生的噪声随着施工期的结束而随之消失。(2) 污水:主要来自施工人员无组织排放的生活污水、冲洗施工机械而排放的冲洗污水

55、,其主要污染物是SS、COD、BOD、NH3-N等。但此类污水就地抛洒于土层表面,对当地地表水体不产生影响。(3) 粉尘:主要来自施工行为和车辆运输过程中产生的二次扬尘,这将在一定范围内影响环境空气质量。(4) 固体废物:主要来自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和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工程废弃物。2、营运期项目建成后,主要污染物有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四、综合治理方案1、建设单位应加强对施工队伍的管理,落实各施工阶段的环保管理措施,将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控制在已划定建设的界区内。2、生活污水:经化粪池沉淀后排入城镇污水管网。3、生活垃圾处理:垃圾处理可采取定点堆放等手段妥善处理,保持学校的环境卫生。同时采取有效措

56、施,定期清理垃圾,并将其运至镇垃圾填埋场处理,避免垃圾产生气体对环境卫生的影响。五、安全1、项目区内用电设施,采取可靠的安全保护措施,防止电气设备、线路对人的伤害。2、建筑设计应作好防雷及接地设计,以防雷电的伤害。3、加强项目区内安全工作的管理,制定安全制度,配备专职或兼职安全保卫人员,做到防患于未然。六、消防一、 设计依据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给排水)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二、 设计范围 本工程室内外消防系统设计共包括:1. 室内消火栓系统;2. 室外消火栓系统;3. 灭火器配置;三、 消防用水量及水源1. 消防用水量标

57、准及一次灭火用水量见下表消防系统用水量标准火灾延续时间一次灭火用水量室内消火栓系统15L/s2h108m3室外消火栓系统20L/s2h144m32. 消防水源给水水源为城市自来水,从市政给水管道上引来一根DN150给水管,供水压力0.30Mpa,水量、水压不能满足室内消防要求,故需要在庭院内设置消防增压泵房及300m3消防水池。室内消防系统为独立临时高压系统。3. 室外消防系统1) 室外消防与生活为合用系统,设置地下式消火栓,消火栓间距不大于120 m.2) 埋地管道采用PE80给水管,热熔连接。4. 室内消防系统1) 室内消防系统为临时高压系统。2) 管材:采用热镀锌钢管,丝扣或卡箍连接.3

58、) 消防压力管道在暖气地沟内成环状布置,各子项消防用水均从环状管道接二路DN100管道供水。消防泵房设2台室内消火栓泵,一用一备,须设室内消火栓系统的各子项每层均设室内消火栓,保证每一点均有2股充实水柱为7m的水柱同时到达。在行政综合楼设消防水箱间,水箱间设置9m3消防水箱及增压稳压装置一套。需要设置消火栓系统的建筑内部每层设消火栓,每个消火栓箱内均配DN65消火栓一个,L=25m麻质衬胶水带一条,19水枪一支。每个室内消火栓箱设置消防按钮,接至消防泵房。5. 灭火器配置有室内消火栓系统的建筑物每层每个消火栓箱内配置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G=4Kg 3A)两具。其余建筑物内配置干粉(磷酸铵盐)手

59、提灭火器。四、所有的建筑材料耐火等级不低于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安全管理办法的要求,对该项目消防采取以下措施:1、 按照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的规定在所有建筑里配备相应的灭火器具;2、 按二级耐火等级要求,建筑物承重件均为非燃烧体,地面采用水泥砂浆地面。3、 管理人员掌握相应灭火器具的使用方法。4、 公共消防设施、器材应当布置在明显和便于取用的地点,由专人统一管理。5、 必须建立消防管理机构,负责人为该项目防火负责人。6、 所有的电气线路和用电设备符合国家的有关电气设计、安装规范的要求。照明用电、动力用电分开设置。7、 建筑布置应满足消防的要求。8、 学校内配置基本的消防通讯和报警装置,一

60、旦发生火灾能做到及时报警。第七章 节 能本项目建成后能源消耗主要是电能、自来水。这些能源都是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不可少的能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及国家节能技术大纲的要求,必须作好节能降耗工作,采取的措施如下:1、做好建筑物采光设计,尽可能利用自然光能;耗电设备、灯具、泵类等均选用节能型新产品。2、利用国家鼓励发展的节能技术,从多方面节约能源。3、在建筑设计方面作好墙、板的保温设计、选用带密封的门窗、选用节能保温型门窗,力争保温隔热性能良好。4、大力开发节电、节水等宣传,制定节水、节电制度,选用节能型阀门和水嘴,力争降低水、电的消耗。通过以上节能措施,可有效地达到节能降耗,提高能源的利用率。第八章 项目建设管理一、组织机构该项目由业主法人负责实施工作,按计划完成项目建设的各项指标和任务,并设置相应的管理部门、财务部门等。二、项目管理1、在项目办公室的统一安排下,主管部门根据有关部门的职能,按业务分工全力做好项目建设实施的协调工作,加强项目管理,抽调专业技术人员为工程建设提供服务,确保项目建设顺利进行。2、项目办公室在项目主管的领导下,统一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切实安排进度计划并监督工程建设顺利实施。3、建设项目批准后,要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指定项目负责人,专职负责项目实施,不准擅自更改批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