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国际温泉旅游度假区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78480456 上传时间:2022-04-21 格式:DOC 页数:50 大小:739.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某国际温泉旅游度假区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某国际温泉旅游度假区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某国际温泉旅游度假区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资源描述:

《某国际温泉旅游度假区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国际温泉旅游度假区可行性研究报告(5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目录第一章 总论5一、项目名称5二、项目背景5三、研究目标与任务5四、研究范围与期限6五、研究依据6第二章 旅游开发条件分析7一、区域环境分析7(一)自然环境条件7(二)人文社会条件10二、旅游资源分析10(一)资源总体概况10(二)资源综合评价11三、旅游接待条件分析12(一)道路交通12(二)食宿服务13(三)其他设施13四、旅游投资与可进入性条件分析13(一)旅游投资环境分析13(二)旅游可进入性分析14第三章旅游市场与开发条件评价15一、市场需求分析15(一)旅游观光市场15(二)商务会议市场15(三)温泉度假市场16(四)运动休闲市场16二、目标市场定位17(一)细分市场定位17(二

2、)客源市场结构18三、旅游规模预测18第四章 度假区定位与功能布局方案19一、度假区定位19二、发展目标19三、规划布局方案20四、阶段性任务21第五章重点旅游区段建设方案23一、XX国际旅游港建设方案23(一)选址与范围23(二)景观特色与功能定位23(三)项目规划与设计要点23(四)环境影响引导规划24二、XX旅游度假区建设方案24(一)选址与范围24(二)景观特色与功能定位24(三)项目规划与设计要点25(四)环境影响引导规划28三、旅游景区建设方案29(一)选址与范围29(二)景观特色与功能定位29(三)项目规划与设计要点29(四)环境影响引导规划31第六章游憩服务点与配套设施规划32

3、一、游憩系统规划方案32(一)游憩服务点设计与规划32(二)节事及活动策划方案33二、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方案36(一)道路交通建设方案36(二)其它基础设施37第七章 土地利用协调方案39一、土地利用现状39二、项目用地规划39三、主要经济技术指标40第八章 旅游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方案41一、投资估算41(一)投资估算依据国家计委关于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的有关规定。41(二)项目投资估算41第九章 旅游收益与财务可行性分析43一、项目年度收入预测43二、现金流量表与财务分析44(一) 现金流量表44(二) 总体经济效益评价45第十章 环境影响评估与环境保护47一、生物多样性保护47二、山体

4、保护和生态治理47三、水资源保护与水环境治理47四、旅游容量控制规划48(一)旅游承载力分析48(二)规划设施容量估算49第十一章 可行性研究结论50一、可行性分析50(一)技术可行性分析50(二)经济可行性分析50(三)财务可行性分析51(四)政策可行性分析51二、研究结论51第一章 总论一、项目名称根据XXXX自治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6-2025),XX被列为重点旅游资源和重点开发项目。凭借景区内如画的山水资源、高品质的温泉资源、良好的植被资源、浓厚的文化资源四大资源,针对目前市场对温泉养生度假、会议度假、运动度假、自然观光系列产品需求旺盛,XX完全可以成为一处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省

5、内领先的山地温泉旅游度假胜地,因此,本项目名称确定为:XXXX国际温泉旅游度假区。二、项目背景XXXX自治县作为XX市的重要县区,要努力响应XX省建设温泉大省的最新要求,紧紧抓住XX市旅游业快速发展的新机遇,积极对接沈阳前清体验之旅、大连浪漫都市之旅和丹东中朝边境之旅省内三大旅游主题区,主动发挥XXXX自治县“辽东高蓄水塔,XX绿色屏障,东北道教祖庭,中国枫叶之乡,世界地质奇观”的五大优势,并将县内资源充分整合形成合力,以生态休闲之旅为主题力争使XX成为XX旅游具有国际水准的第四主题。XX作为XXXX自治县难得的兼具温泉资源、山水资源、植被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区域,对XXXX自治县乃至XX市和XX

6、省旅游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2006年XXXX自治县通过的XXXX自治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6-2025)中XX也被列为优先发展核心资源,本项目也将朝着国际旅游目的地的方向迈进。三、研究目标与任务报告将遵循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旅游规划通则、国家旅游度假区评价标准等相关法规,通过旅游开发条件、旅游市场开发条件、度假区定位、项目布局、容量控制、生态保护规划、游憩系统、服务设施、基础工程、土地协调、投入产出等方面的分析和研究,从技术、经济、财务和政策四个方面提出本项目的开发可行性结论。四、研究范围与期限研究范围。XX旅游区位于XXXX自治县南部的XX镇XX村境内,北依XX风景区,东南与

7、风城接壤,西至大阳沟喜鹊岭一线,区内地势东高西低,东、南、西三面群山环绕,西北地势平坦。面积为28.766平方公里。研究期限。整个项目分近期、中期和远期三期建设,近期年限为 2012-2015 年;中期2016年2025年为项目建设的关键时期;2026年2030年为度假区管理、项目经营完善提升阶段。五、研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2.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82年3.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修订),1998年4. 风景名胜区条例,2006年5. 风景名胜区建设管理规定,1993年6. 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7. 水利风景区评价标准,2004

8、年8. 水利风景区规划编制导则,2010年9. 旅游规划通则(GB/T 189712003)10.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11. 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修订,GB/T 177752003)12. XXXX自治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6年13. XX省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旅游业,建设旅游强省的意见,2001年14. XX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政策扶持促进全市旅游业发展的通知,2000年15. 中共XXXX自治县委员会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2004年16. XXXX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政策扶持促进全县旅游业发展的通知,2001年17. XXXX自治县城

9、市总体规划(20092030年)18. XXXX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19. XX省XXXX自治县旅游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2015年)20. XX省XXXX自治县水务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21. XXXX自治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2006-2020年)22. XX县“十二五”交通发展规划23. XX省XXXX自治县生态县建设规划(2011-2020年)研究报告第二章 旅游开发条件分析一、区域环境分析(一)自然环境条件1地理位置XX国际旅游度假区位于XX省XX市XXXX自治县南部的XX镇XX村境内,北依XX风景区,东南与风城接壤,西至大阳

10、沟喜鹊岭一线,区内地势东高西低,东、南、西三面群山环绕,西北地势平坦。2地形地貌地形地貌可概括为“八山一水一分田”,属东北东部山地地貌。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地貌景观奇特。3水文资源1、地表水XX旅游区范围内的河道水系为太子河的支流小汤河,小汤河有东西二源,分别发源于XX镇家宋街东南沟顶、红旗沟顶;小汤河全长约57km,流域面积408km,河道平均比降6,多年平均径流量16658万;小汤河上游有著名的XX温泉,古称汤池;XX区内最大的水域为关门山水库,是汤河上一座防洪蓄水工程,总蓄水量8100万,灌溉水田面积1935亩,防洪堤工程总长25.93公里。根据调研判断,初步将水库最高水位定为370m。

11、2、地下水地下水主要有基岩裂隙水、裂隙层间水、裂隙溶洞水和松散层孔隙水。地下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通过孔隙、裂隙等补给。境内地质条件有利于地下水的补给和排泄,而不利于地下水的汇集。全县地下水总储量4.7亿立方米/年,可开采利用地下水资源量0.5393亿立方米/年。3、温泉水XX温泉位于XX镇胡家堡子村,距县城小市43.3公里。温泉水量充足,压力大,水面广,近2公顷地面冬季不结冰。泉水涌出地表温度高达76,日涌水量为800吨,居全省热泉之首位。内含18种矿物质元素,对治疗关节炎、皮肤病、消化不良、四肢麻痹等症有显著疗效。4气候气象资源1、四季按气象方法划分四季,四季大致划分是4月16日-6月20

12、日为春季,约65天;6月21日-8月20日为夏季,约60天;8月21日-10月15日为秋季,约55天;10月16日-翌年4月15日为冬季,约185天。2、日照年平均日照总时数2379.5小时,光照条件比较优越,尤其在农作物生长期,除七、八月份日照偏少外,其余时间均能满足作物对光照的要求。全县全年太阳总辐射量为125.6千卡/厘米。各月太阳总辐射量以5月份为最多,12月份为最少。作物生长季节(4-9月),太阳总辐射量为81.1千卡/厘米,生理辐射量为39.7千卡/厘米,均比非生长季节明显偏多,对作物生长有利。3、温度=由于地势高,山脉高大纵横,形成冷凉地区,年平均气温5.4-5.8。全县年平均地

13、面温度为8.3。最高月出现在7月,月平均26.7,最低月出现在1月,月平均-15.0。4、降水平均年降水量达900毫米左右。5、无霜期与冻土由于地形原因,全县无霜期比较短,一般在120-155天之间,初日在9月16日-10月18日之间,终日在4月6日-5月17日,东南部山区仅120-130天。全县历年最大冻土深度平均为129厘米。6、湿度与蒸发年平均相对湿度为67%。冬季的1月份平均相对湿度67%;春季的4月份平均相对湿度54%;夏季的7月份平均相对湿度78%;秋季的10月份平均相对湿度68%。全年8月份平均相对湿度最大,其值为80%;3月份平均相对湿度最小,其值为57%。全县年蒸发量平均值为

14、1350.1毫米。全年5月份蒸发量最大,其值为263.5毫米;1月蒸发量最小,其值为14.6毫米。7、风属季风气候区,季风十分明显。全年多南风,其南风风向频率为21%。年平均风速为2.2米/秒,静风在全年出现最多,概率为37%。4月份风速最大,月平均风速为3.2米/秒。8-9月份风速最小,月平均风速为1.6米/秒。8、自然灾害境内自然灾害成因主要是由于气候变化所致,水、旱灾害较为频繁,大风、冰雹、低温、霜冻、病虫害也时有发生,县境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边缘,亦受地震波及而产生轻微地震灾害。境内山高坡陡,产生径流时间短,山洪爆发、来势凶猛,破坏力强,是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5动植物资源1、植物资源山林

15、植被茂密,林木产品丰富,树木种类包括乔木、灌木和木质藤木等;主要树种有柞树、水曲柳、胡桃楸、黄檗、桦、榆、花、柳、椴和落叶松、油松、红松等240余种;山体以针阔混交林、阔叶林为主;靠近村庄的平坦地段开辟为农田;水域周围有少量落叶乔木,主要为绦柳、槭树、榆树、槐树等。2、动物资源动物资源种类繁多,有野生动物共493种。其中,列入国家二类保护动物的有:鸳鸯、鸢、苍鹰、金雕、水獭、狐、黑熊等37种;列入地方野生动物保护名录的有大杜鹃、鹌鹑、环颈雉、太平鸟、狗獾等66种 。常见名贵品种有:雉鸡、中国林蛙、斑鳜、细鳞鱼、鳖等。(二)人文社会条件1社会情况本项目涉及农户477户,共1865人。2文化特征1

16、、 民俗文化XX风情的文化涵盖了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饮食,粘面饼子小米粥,酸菜粉条炖猪肉,平常时节小豆腐,咸菜疙瘩拌苏油。 服饰,XX的服饰比较传统特色,主要体现在服装主要有四种形式:旗袍(即长袍)、马褂、坎肩、夸裤。起居,XX地区XX人民的房屋结构多数是五檩四臼,石砌黄泥心墙,内外拌泥的草房。游艺活动,抓嘎拉哈 、轱辘冰 、打陀螺 、滑冰车 、放雪坡 、跑马城 。 习俗,婚娶习俗、育儿习俗、丧葬、祭祀风俗。2、 道家文化此区域受东北道教发祥地铁刹山影响较深,为龙门派北方的一个支系。道家养生文化也是本项目可利用的文化资源。二、旅游资源分析(一)资源总体概况XX国际温泉旅游度假区的旅游资源分为自然

17、和人文两大类,以自然资源为主,占67%。自然资源分为四类,分别是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与气候景观。人文资源有两个主类,旅游商品、人文活动。进一步细分自然资源,分为综合自然旅游地、地质地貌过程形迹、河段、天然湖泊与池沼、瀑布、泉、树木、草原与草地草场、花卉地、花卉地、野生动物栖息地、光现象、天气与气候现象。人文资源可细分为地方旅游商品、人物、艺术、民间习俗、现代节庆。(二)资源综合评价1、资源丰富,生态突出XX国际温泉度假区旅游资源丰富,既有青山森林、也有温泉溪流,同时还拥有XX风情的文化基底。在上述几类资源中,以生态资源最为突出。山林:XX动物资源种类繁多,有野生动物共493种。其中

18、,列入国家二类保护动物的有:鸳鸯、鸢、苍鹰、金雕、水獭、狐、黑熊等37种;列入地方野生动物保护名录的有大杜鹃、鹌鹑、环颈雉、太平鸟、狗獾等66种。常见名贵品种有:雉鸡、中国林蛙、斑鳜、细鳞鱼、鳖等。植物种类丰富多样,有木本植物264种,野生草本植物650余种,主要树种有柞树、桦、榆、花、柳、椴和落叶松、油松等,珍贵树种包括紫衫、刺楸、水曲柳、核桃楸、黄菠萝、红松、银杏、天女木兰等。2、汤泉山涧,峰峦叠彩温泉:XX温泉水温高、水质佳,在XX省内都是数一数二的好汤。山涧溪流:三叠瀑以及常年流淌的汤河。奇峰:雄狮岭、骆驼峰、三佛鼎。彩林:红枫、白桦、粉杜鹃、绿松。3、满韵基底,淳朴民风XX风情:XX

19、风情的文化涵盖了衣食住行各个方面。XX国际温泉旅游度假区旅游资源评价表等级资源名称分数四级XX温泉85枫叶彩林82三级低温异常带73枫叶节73珍稀野生动植物73三叠瀑73浣沙涧72白龙涧72雄狮岭72XX日出70XX美食69原始次生林68二级骆驼峰、三佛鼎59一线天、情人谷59汤河59龙上云霄58圣泉56玉龙走潭54天降玉龙54XX节庆54XX特色活动52北坡瀑52XX服饰51月亮瀑51金蝉瀑47一级及无等级石门44狐仙洞44河谷野花41草场花卉25白桦林17杨树林12三、旅游接待条件分析(一)道路交通度假区唯一的对外交通就是小草线,且目前小草线为双向二车道,道路等级较低,再加上山区路段的速度

20、限制,使对外交通成为制约本项目的最大瓶颈。每年关门山红叶节期间,关门山车流暴堵,车辆根本无法到达XX。(二)食宿服务邻近的老XX有数十家建于90年代的宾馆饭店为游客提供食宿接待服务,但品味不高。度假区范围内缺乏必要的接待设施,不具备基本的旅游接待能力。(三)其他设施目前景区所在的行政区域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不足,不能满足旅游者的娱乐休闲需求。四、旅游投资与可进入性条件分析(一)旅游投资环境分析1外部环境国际旅游热点向亚太地区转移。国内旅游业蓬勃发展,从观光型旅游到休闲度假型旅游的转变是旅游业发展的大势所趋。政府加大对旅游项目开发的支持力度,2009年12月1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

21、的意见,随后XX提出建设“温泉大省”的战略计划。会议培训和温泉市场前景开阔,并能吸引一定份额的韩、日、俄罗斯市场,自驾车的比例较大。2内部条件良好的区位优势。但是对外交通条件还待改善。较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政策环境优势。(二)旅游可进入性分析XXXX自治县的区位条件较好,对外交通条件也较好,双向四车道的公路直接与沈丹高速、本辽辽高速相连,与沈阳联系紧密,距沈阳桃仙机场仅1小时车程。重点应改善的是从XXXX自治县小市镇至XX的二级公路及沿线景区的交通组织。第三章旅游市场与开发条件评价一、市场需求分析XX国际温泉旅游度假区主体包括近22平方公里的山地沟谷,沟内瀑布、溪水潺潺,自然植被极其丰富,且有

22、出水温度高达76度的温泉水资源。依据区内资源特色,本规划区主要存在“1+3”的市场需求,及旅游观光市场,商务会议、温泉度假和运动休闲三大度假市场。(一)旅游观光市场根据距离衰减原理结合游客区域构成,以沈阳为中心,辽阳、XX、鞍山、铁岭、盘锦、营口、阜新的辽中城市群构成了200km交通圈。这一圈层人口近1亿,消费水平高,消费能力强,加之辽中城市群高铁的快速建设,近程客源市场庞大,是项目地的核心市场。吉林省、黑龙江省、北京、天津则处于700km的二级交通圈层中,是项目地的潜力市场。旅游观光市场特征:“辽中城市圈”生态享受、温泉度假需求旺盛,自驾车、家庭游、商务游市场主流化;吉林、黑龙江两省游客追求

23、时尚气息,观光度假、会奖旅游发展较好;吸引京津远程游客的因素为“一线的资源”+“一流的产品”+“品质的服务”。(二)商务会议市场商务会议市场对交通、住宿条件要求比较高,追求便捷、舒适,一般具有团队规模较大、停留时间较长、消费水平较高的特点。成功承办一次档次高、影响较大的商务会议旅游对提高XX国际温泉旅游度假区的知名度有较大的影响。本区应将会议培训市场作为核心开拓市场,不断加强设施配套、提高服务质量。目前XX全省商务会议整体处于小散的状态,尚未形成体系。会议接待设施主要集中在城区,主要分布在星级酒店中,未形成商务会议产品的集聚。根据会议主体需求特征分析,结合2010年XX省会议市场特征分析,锁定

24、本项目应以“企事业、政府”会议为主,重点发展内部小型封闭决策会议、内部中型会议、内部中型度假活动、内部大型会议五种类型。以高品质会议设施、便捷舒适接待设施、山水意境度假设施形成商务会议功能的集聚。(三)温泉度假市场在XX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温泉旅游的意见(辽政发20112号)中提出到2015年底,全省要建设10个温泉旅游聚集区和50个温泉旅游小城镇;建设100家投资10亿元以上的温泉旅游企业;温泉旅游年接待游客达到500万人次,温泉旅游收入占全省旅游业总收入的20%以上。鉴于此目标,XX省温泉旅游蓬勃发展,目前已形成温泉金三角格局。伴随XX温泉旅游大省战略的实施,规模温泉度假项目的建设将如火

25、如荼。鉴于此趋势,以温泉作为项目地一级产品打造的作法,将面对严峻的竞争。通过XX温泉景区和度假区分析,可以看出,“温泉资源+养生理念+地产配套”是温泉产品发展的规律组合,目前XX省内“以商务会议为主体,温泉为服务配套”的模式还较为欠缺。针对如东北第一城这样的大型综合体项目,XX应突出山水生态,打造“真山真水真温泉”意境;针对天沐等精品品牌类项目,XX应重点构建商务政务功能,配套发展温泉度假,形成差异化发展。(四)运动休闲市场运动休闲类游客以观光旅游为主要出游目的。再次,休闲度假和体育健身也是游客主要的出游意图。参加运动休闲游的男性游客高于女性游客,且年龄集中在15-45岁,是此类旅游项目的市场

26、主体,偏好如滑雪、漂流、徒步行走、登山等刺激性旅游项目。运动休闲类项目客群收入水平较高,但项目消费较少。主要因为运动休闲类中项目多属于自然生态旅游,多以门票为主要消费。游客对住宿高端性要求不高,有相当比例游客选择亲近自然的农家乐和露营地住宿。项目知名度是吸引游客的绝对因素。其次,旅游区的服务品质、交通便捷性等基础设施配套也是影响游客选择的重要因素。二、目标市场定位(一)细分市场定位 根据XX国际温泉旅游度假区的资源特点及其对旅游市场吸引力的定向性,可确定下列市场为本规划区的主要目标市场。即避暑度假市场、会议培训市场、知青怀旧市场、商贸旅游市场、自驾车市场、夏令营市场。表3-1 XX国际温泉旅游

27、度假区目标旅游市场层次细分目标市场的类型目标市场的定位核心市场商务会议市场基础市场温泉度假市场先导市场旅游观光市场、运动休闲市场1核心旅游市场:消费能力高,构成旅游消费主体主要为商务会议市场。规划区的特色旅游资源将吸引商务会议市场进行深层次探访,该类市场文化层次高,是XX国际温泉旅游度假区提高美誉度的重点宣传对象。2先导旅游市场:启动快、成本低,构成导引性游客群具有一定的开创和引导旅游发展的能力,是开拓旅游市场的主力军。主要为以传统旅游观光市场和具有开拓性的运动休闲市场。3基础旅游市场:范围广、数量大,构成游客来访主体主要为以温泉度假市场,目前为本规划区基础市场,也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需要维持的

28、基础市场。(二)客源市场结构 国内市场1一级市场:沈阳、大连、XX、鞍山、抚顺、辽阳、丹东、铁岭等八个城市。2二级市场:XX省其他地区,以及吉林和黑龙江沈哈高速公路沿线城市。3、三级市场:吉林和黑龙江沈哈高速公路沿线城市以外的其他地区,以及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山东等省市。4机会市场:其它地区。国际市场一级客源市场:韩国、日本、俄罗斯、朝鲜、蒙古;二级客源市场:东南亚、港澳台、美国及西欧:三级客源市场:东欧、南亚和中东;四级客源市场:为机会市场,上述地区之外的其它地区国际游人。三、旅游规模预测由于XX旅游区尚处于建设初期,旅游接待人数情况没有作为单独的统计单元计算,缺乏历史数据的依循。因此

29、参考XX市旅游经济指标的整体预测。根据XXXX自治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市场规模预测,以XX2004年接待的游人总量168.23万人次为基数,近期20052010年、中期20102020年、远期20202025年三个时期的游人接待量年均增长率分别为8.2%、4.0%、3.3%,则2015年和2025年分别达到320万人次和450万人次的旅游市场规模。综合考虑旅游区在XX市及温泉度假市场的地位和作用,提出XX旅游区的旅游接待人数占全市中期(2015年)旅游接待人数的20,远期(2025年)占全市游客人数的40。XX旅游区的游客规模到近期(2015年)规划预测为64万人次/年;到远期(2025年)游客

30、规模规划预测为180万人次/年,2030年争取年接待游客240万人次。 XX游客规模预测表年份XX游客规模(万人次)增长率XX到访率XX游客规模(万人次)可游天数(天)平均游览时间(天)日游客规模(人次)旅游高峰期人口参数520102708.2%20153204.0%20%64200264009000020254503.3%40%1802002180009000020306003.0%40%2002002.21800090000第四章 度假区定位与功能布局方案一、度假区定位以道家文化为灵魂,以山水峡谷为支撑,联动生态观光、温泉养生、商务会议、运动休闲四大功能,打造集真山真水的生态意境、丰富多元

31、的产品项目、高端舒适的服务配套于一体,构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山水温泉度假旅游目的地。二、发展目标一、 近期目标(2011-2015)1、区域旅游集散中心2、XX县旅游名片3、东北温泉旅游目的地;4、东北运动休闲目的地;5、东北商务会议目的地;6、国家4A级景区;7、到2015年争取年接待游客64万人次。二、 中期目标(2016-2025)1、国家5A级景区;2、国家旅游度假区;3、到2025年争取年接待游客180万人次。三、 远期目标(2026-2030)1、世界知名,中国著名的国际旅游目的地;2、到2030年争取年接待游客200万人次。三、规划布局方案 依据XX旅游度假区以及国家5A级标准

32、的总体定位,依托度假区资源条件,并结合目前市场需求,将XX的空间结构归纳总结为“一心集聚、十字延伸、双区联动”。 一心集聚,以国际旅游港为核心的综合度假聚集区; 十字延伸,依托十字形水系,开发带状发展的景观模式;双区联动,以度假区和景区的联动发展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具体布局见表4-1:表41 XX国际温泉旅游度假区功能布局方案分区布局方案地域范围与依托资源主要功能建设项目一 心XX国际旅游港XX龟脖子山北部平地;山水资源一站式旅游服务中心。 XX生态文化旅游圈的重要游客集散地。游客接待中心四星级酒店旅游商业中心旅游交通中心双 区旅游度假区位于XX开阔平坦的北部和沟内宽阔用地主要依托XX地形、山

33、体风光商务会议温泉度假运动休闲会议酒店温泉中心温泉小镇旅游地产禅修俱乐部杏林春暖休闲商业街旅游景区腰段以里及沟谷两侧山体;主要依托山体、植被等资源户外运动体验自然观光体验国际露营地三个滑雪场湿地公园观景平台四平街服务区缆车四、阶段性任务XX国际温泉旅游度假区的建设是一个动态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要从系统的角度,有计划、分阶段地完成。本着“生态保护、挖掘文化、锐意创新、资源与市场双轮驱动”的旅游开发思路。按照动态开发思路,分阶段的实施XX国际温泉旅游度假区的建设工程:近期建设期(20122015年):重点建设会议酒店区,初步完成景区项目建设,并做好必要配套,使得景区具备接待一定数量

34、游客的条件,形成XX国际温泉旅游度假区雏形。完成入口区的设施建设,使其初步发挥服务中心职能。同时完成酒店服务区的建设,初步形成游客咨询服务、住宿接待、餐饮、交通转换、休闲娱乐的服务网络。头道沟低密度旅游地产区会所及部分建设。部分安置区的建设。中期完善期(2016-2025)重点建设温泉小镇及旅游商业街的整体建设,并完成三个滑雪场的户外运动建设,逐步完善游客体验项目。完成湿地公园及地质奇观公园的建设。远期成熟期(20162020年):成长期为度假区完善、经营管理提升完善和成熟阶段。在成长阶段,主要任务是在建设期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丰富与细化,从硬件建设转向软件建设,不断改善景区经营与管理。第五章重

35、点旅游区段建设方案一、XX国际旅游港建设方案(一)选址与范围位于XX龟脖子山北侧平地。(二)景观特色与功能定位充分依托XX丰富的旅游资源,发挥项目所在地交通区位优势,构建商务、服务相结合的一站式旅游服务中心。 整合XX旅游资源,有序组织旅游客流,实现景区与游客的有效对接,发展成为XX生态文化旅游圈的重要游客集散地。(三)项目规划与设计要点展示区是整个景区的形象区域。包括水幕广场、滨水广场。旅游交通中心提供机场、火车站旅游港摆渡专线服务。提供自驾车换乘服务。为自驾车游客提供大规模停车场,供自驾车停泊。提供汽车、自行车租赁服务。设可同时容纳500辆大轿车的生态停车场、容纳5架飞机的停机坪。游客服务

36、中心设置服务大堂。包括游客咨询处提供免费的旅游信息咨询服务,包括旅游专业咨询人员、旅游热线和电子化信息咨询服务。提供景区景点票务服务。提供酒店预订服务。提供旅游线路咨询、票务、酒店预定中心、景区(点)展示厅、导游服务免费茶水室。旅游行政管理处设置旅游行政管理服务,为投资企业服务,提供旅游投诉、信息反馈。旅游交易推介中心进驻各地旅行社,为游客提供中长线的出行服务。为景区提供展示平台。设置旅游保险、金融服务中心等。游客接待中心设四星级酒店作为入口服务区主要接待场所。提供住宿、餐饮、会议等服务。旅游商业中心设置湖景餐厅、山水餐厅,提供特色商品售卖服务,提供旅游餐饮服务;(四)环境影响引导规划XX国际

37、旅游港建筑要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尽可能依山就势,避免大面积的土地平整对地表植被、水系、土壤的负面影响,造成地理环境的破坏。采用生态停车场或者地下停车,最大程度的减小对自然的干扰。旅游接待设施的设计与修建,不仅要注意生活垃圾和污水对山体、水体的污染,而且要注意避免对山体岩石以及树木大规模的破坏。二、XX旅游度假区建设方案(一)选址与范围选址包括XX北部地势平坦区域及沟内开阔地。(二)景观特色与功能定位根据地形要素和资源景观特征的不同,将XX国际温泉度假区划分为旅游度假区和森林生态旅游区。度假区以旅游服务、中高端温泉度假、户外运动(包括滑雪、露营等)、旅游地产为主;景区则以山地观光、休闲和森林探险为

38、主题。(三)项目规划与设计要点设置湖景餐厅、山水餐厅,提供特色商品售卖服务,提供旅游餐饮服务;酒店会议区,在入口区东侧、关门山至XX旅游公路的南北两侧建设五星级酒店和会所,容积率控制在1.0以内,绿化率不低于50%,建筑面积控制在10万平米左右,建筑高度不超过20米。头道沟低密度旅游地产区,在用地东北角汤河南北两侧建设高品质的头道沟低密度旅游地产区,容积率控制在0.3以下,绿化率不低于50%,为该区域人居环境品质最高的区域。温泉小镇区,在酒店会议区东侧建设温泉小镇,强调温泉文化氛围的营造,温泉入户,配套酒吧、主题餐厅、茶馆、咖啡厅等特色休闲业态。临汤河建设XX温泉酒吧休闲街,总面积10公顷,以

39、温泉为主题的各类酒吧、茶馆、主题餐饮、演艺吧等高端休闲业态遍布其间。容积率控制在1.0以内,绿化率不低于30%。滑雪场及温泉酒店区,共规划三处综合性滑雪场,分别为小东沟、小南沟和老鸹岭三处,滑雪场难度级别逐个提高,每个滑雪场均配置温泉酒店。包括雪池广场、雪具大厅、索道站等设施,提供餐饮、购物娱乐、宣讲咨询、卫生保健、旅游管理、滑雪服务等综合性旅游服务。在小东沟滑雪场和小南沟滑雪场设置跳板公园。充分考虑经济、便捷、视觉景观等因素,通过视觉景观分析和地形坡度分析,在适当的位置建设索道。户外休闲及露营区,充分利用景区入口前沟谷间的平坦开阔地,打造世界枫谷,同时充分利用用地特性打造户外运动休闲及露营基

40、地。在花子洞附设置局固定式营地、腰段至四平街设置帐篷式营地。固定式营地采用森林木屋的建筑隐于山林当中,采用原木与天然石材建筑,具有可变的弹性布局,每个森林小木屋可容纳2人、4人、8人不等,能够很好的解决游客的不同居住需求。帐篷营地根据野营者的年龄、体能、兴趣和经历等分为儿童营地、青年野营地、家庭野营地等,每个营地单元可容纳8-16人。同时在不同季节推出不同主题的国内国际露营大会,打造XX省露营强势品牌。温泉体验区,共分三个层次、三重境界“养生、悦心、怡神”。养生温泉区即为大众温泉体验中心,位于入口区附近,提供按照道家养生、中医养生原理的温泉秘汤体验。悦心温泉区位于老鸹沟附近,面对中高端人群,建

41、设一系列精品温泉酒店,吸取道家养生哲学精华,注重景观疗养与养生中心的物理疗法和专业疗法融为一体,帮助不同年龄、不同背景、不同健康状况的人们去欣赏自然,并从景观在人们生活中所起的积极作用中真正获益。怡神温泉区位于腰段,规划高端接待区建设原始与豪华融为一体的野奢酒店,满足人们对自然和奢侈的双重欲求。野奢酒店是以山野、乡野、森林等为背景,以生态建筑为外观,内部豪华奢侈的接待酒店,是近几年来在国际范围内流行的针对高端消费阶层的一种新的旅游住宿方式。野奢酒店可建于悬崖峭壁之上,也可以采用覆土形式,以与周边环境完美融合,其内部设施应高档化、特色化、人性化。安置区,小南沟北侧至现状公路间规划建设安置区,总用

42、地面积9.4 公顷,除可安置度假区内447户原住民之外,还可作为度假区的员工宿舍。该区域为多层建筑,建筑高度控制在20米以内。分区项目编号项目名称用地性质用地面积建筑面积(万m2)容积率建筑密度(上限)绿地率(下限)建筑限高(米)汽车泊位(下限)入口区3混合住宅居住用地2060.315%45%121辆/100m24湿地公园绿地28.513%75%126温泉中心公共设施用地1.71.360.830%40%121辆/90m27停车场用地道路广场用地1040%128综合服务区公共设施用地5.473.350.630%40%121辆/90m29广场用地道路广场用地1.9340%1210管理中心公共设施用

43、地2.771.660.625%40%121辆/90m229生态农场绿地3.763%75%1212酒店会议区 13会所公共设施用地17.174.30.2525%40%121辆/90m214温泉度假酒店公共设施用地14.355.230.425%40%121辆/90m224地质奇观公园绿地6.573%75%1225商业公共设施用地4.11.230.320%35%121辆/90m212温泉小镇区 15商业公共设施用地9.8940.425%35%121辆/90m216住宅居住用地8.338.33130%40%121辆/100m217中心绿地绿地6.413%75%1219商业公共设施用地3.051.830

44、.625%40%1220多层住宅居住用地15.074.520.330%40%201辆/80m221独栋别墅居住用地5.761.730.320%40%121辆/100m222住宅(院落)居住用地6.942.080.320%50%121辆/100m223温泉滑雪酒店公共设施用地5.141.540.320%40%1212头道沟低密度旅游地产区 18独栋别墅居住用地6.571.970.320%50%121辆/100m226独栋别墅居住用地18.975.690.315%50%121辆/100m212安置区 11独栋别墅居住用地9.435.660.615%40%201辆/80m212户外休闲运动及露营区

45、7停车场用地道路广场用地1050%1231温泉SPA公共设施用地2.010.40.220%40%1232温泉别墅居住用地4.451.340.320%50%121辆/100m233温泉滑雪公共设施用地6.381.270.215%50%121辆/100m234独栋别墅居住用地6.722.020.320%50%121辆/100m235高端接待公共设施用地17.833.560.225%50%121辆/100m236独栋别墅居住用地7.612.280.320%50%121辆/100m239户外运动林地水域及其它用地75%1212旅游地产区1混合住宅居住用地33.229.970.320%40%121辆/8

46、0m22混合住宅居住用地108.5932.580.320%40%121辆/80m212独栋别墅居住用地195.70.315%50%121辆/100m230预留用地居住用地17.6325%40%121辆/80m2水域及其它用地15575%总计600.33(四)环境影响引导规划停车场的修建过程中需避免大面积的土地平整,少使用水泥、地砖等建筑材料,提高场地的绿化率,增强停车场地面的渗水性与吸热性。从环境影响的角度出发,度假区内建筑修建要注意以下几点:修建时,尽可能的依势而建,避免大面积的土地平整对周边树木草地的破坏;在设计上,不仅要求外部装饰色调要与周边环境相协调,避免颜色突兀,破坏XX整体环境,而

47、且要考虑到建筑的隔音效果,从而防止噪音对周边生态的影响;最后,要做好会馆排污设施的建设,科学的安排污水管道的铺设,建立小型的污水处理点,避免污水乱排对环境的破坏。另外,建立专门的垃圾收集站,将垃圾统一收集处理。三、旅游景区建设方案(一)选址与范围选址于腰段以里及沟谷两侧山体。(二)景观特色与功能定位XX作为我国XX地区典型山体的代表,山体巍峨雄壮,岩石陡峭突兀,历史上长期受到冰雪侵蚀,形成独特的地质地貌结构,极具科考价值。依托XX山体,XX景区的建设要突出生态的特色,项目设计不仅要具有参与性、运动性,而且要突出刺激性、挑战性,真正诠释山地运动区的特色(贴近自然)、功能(运动健身)与内涵(挑战自

48、我)。因此,XX山地运动区,不仅是一处理想的运动拓展基地,同时也是一座极具科考价值的地质公园。(三)项目规划与设计要点保护原有原始次生林良好的生态基底,并有规划的对林相和自然植被进行培育改良,开展山林漫游、自然氧吧、养生修身、山地骑行、森林探险等休闲活动。 利用规划区良好的森林生态,建设生态树屋、Green pod生态营地等,满足游客对不同生态型住宿产品的需求。加强营地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如给排水设施、煤电设施、生态厕所等,并配有小型商店、餐厅等设施;加强对营地卫生环境的管理。 以“沿途风景优美,连接景区景点”为选线原则,注重不同年龄游客对徒步系统的不同需求,形成高、中、低难度相搭配的徒步线路系

49、统。 注重对线路沿线景观的整治以及对沿线配套设施建设,包括太阳能急救信号发射塔、直升机停机坪等。 建设景区入口、驼峰屹立、三佛鼎、四平街、松林夕照、曲柳之王、七彩鹿苑、玉泉峰、庄周梦蝶等9个旅游综合服务点,为游客提供旅游解说、休息、小卖山泉泡、淋浴和厕所服务设施。建设十大景点:迎宾道、天降玉龙、玉龙走潭、龙上云霄、八仙齐聚、谦冲自牧、汤山客松、雄狮岭、木兰胜境、三佛鼎等。迎宾道,位于入口区 一级瀑布入口区 一级瀑布段越3公里,目前以梨树林、核桃林等果林为主。规划此段为迎宾道。优化树种景观,道路两侧种植梨树、核桃树、山里红,梨树林和核桃树林后规划枫树带,枫树带至河道规划红松林带,形成三层林带景观

50、。梨树、核桃树、山里红等果林带可供游客采摘品尝,枫树带和红松林带内设秋千、座椅等休憩设施。天降玉龙,位于一级瀑布玉龙走潭,位于二级瀑布龙上云霄,位于三级瀑布以龙的活动为主题包装元素,结合三级水瀑分段特征,策划天将玉龙、玉龙走潭、龙上云霄三大景点。其中在龙上云霄顶端设延伸悬空透明平台,游客可从平台上感受三级瀑布43米落差景观。八仙齐聚,后大湖山顶,三级瀑布附近景点以八棵树同长于一个石头上的奇观为渊源,创意八仙齐聚,齐乐汤山的主题。谦冲自牧,位于后大湖山顶,三级瀑布附近景点名称来源于民间育人故事。传说有两位年轻人拜师学艺后,自命不凡。有一天这两个年轻人来到长在一起的两棵树前,见一位瞎眼老人走过,其

51、中一位年轻人便预言老人会从左边的树旁走过,另一位则预言会从右边的树走过。结果老人从两树中间穿过后,脱去着装,原来是这两位年轻人的师傅。这个故事告诫人们任何时候都要谦虚谨慎,克制自己的行为,不可自大。汤山客松,位于后大湖山脊,山顶附近后大湖山脊处屹立着几株迎客松,松树枝头伸展,树貌极佳。以迎客松为汤山景点之一,表达对天下游者的欢迎和包容。雄狮岭 远眺的最佳位置,在雄狮岭设悬空观景平台,游客可感受落日余晖的壮观。木兰胜境,后大湖峡谷,三级瀑布-山顶途中木兰沟树木繁茂、蔓藤盘绕,宛然一副热带雨林画卷。进一步优化木兰树与蔓藤、山形的景观组合效果,在此设置秋千、观景亭等休憩、娱乐设施,让游客在此驻足赏景

52、。三佛鼎,位于后大湖山角下,四平街方向过去世佛燃灯佛、现在世佛释迦摩尼佛、未来世佛弥勒佛,三世佛为超度众生同降此处。三佛鼎赋有佛法永存、世代不息之意。(四)环境影响引导规划登山游步道要尽量沿溪、沿原有登山道路、沿地形建设,同时考虑登山道路周边风景;观景台阁等项目的建设,在这些项目的地点时除了考虑可视范围内的风景条件外,还将考虑台阁建筑对环境的影响,如坡度高于30区域、稀有林木区等不建议修建观景台阁。在建设旅游公路时,要对保持生态平衡、美化环境和稳固路基等都有重要意义和作用的道路绿化带配备专门人员对道路两侧的绿化带定期进行修整和维护,以提供植物共同生长的良好环境,改善生态群落的景观。停车场的修建

53、过程中需避免大面积的土地平整,少使用水泥、地砖等建筑材料,提高场地的绿化率,增强停车场地面的渗水性与吸热性。第六章游憩服务点与配套设施规划一、游憩系统规划方案(一)游憩服务点设计与规划1规划总体方案XX旅游区旅游服务设施分为三级,分别为二个旅游服务中心、九个重要旅游服务点和42个一般旅游服务点。2游憩服务点建设方案(1)旅游服务中心1、地点:入口服务区国际旅游港、森林生态旅游景区门区(2个)2、职能:餐饮、住宿、购物、娱乐、解说、旅游管理、交通转换旅游服务中心是承载游客吃、住、行、游、购、娱等活动的重要场所。入口服务区建设以湿地公园为中心展开,在此设立旅游服务中一方面可以很便捷的到达老XX、草

54、掌河镇以及景区内等处,而且通过小草公路线与旅游公路纳入整个XX县旅游大环线中,便于游客到达周边各个景区。森林生态旅游景区门区是森林旅游的门户,在此设立旅游服务中心,即可以服务整个风景旅游区,也是远期深度旅游的服务核,如温泉SPA、高端接待、露宿帐篷。(2)重要旅游服务点1、地点:腰段、腰岭、榆树、温泉中心、地质公园、老鸹沟(露宿帐篷)、小南沟、小东沟、四平街(9个)2、职能:餐饮、住宿、购物、解说、旅游管理、交通转换重要旅游服务点属于旅游服务中心的下一层级。重要旅游服务点一方面与旅游服务中心有着便捷的交通联系,另一方面又能方便地管理下级服务点。功能上,一方面是考虑为游客提供宣讲咨询和吃、住、游

55、、购、娱等各项便利,同时具有对一般旅游服务点的管理功能。腰段重要旅游服务点,位于景区内机动车主路尽端,为风景旅游区提供旅游服务功能。腰岭重要旅游服务点,位于入口服务区和城市连接的门户段,主要为该区域的旅游地产服务,另外也可为过境游客提供服务。榆树重要旅游服务点,位于入口服务区和城市连接的门户段,主要为该区域的旅游地产服务,另外也可为过境游客提供服务。温泉中心重要旅游服务点,位于入口服务区外,主要为该区域的温泉中心等旅游项目服务。地质公园重要旅游服务点,位于国际旅游港和森林生态旅游景区门区之间,主要为天鼓地响、奇温异带、寻杨问石等景区服务。老鸹沟重要旅游服务点,位于国际旅游港和森林生态旅游景区门

56、区之间,主要为露宿帐篷、枫荻秋声等周边旅游项目服务小南沟重要旅游服务点,位于入口服务区外西南侧,主要为沿山谷向西的沟谷旅游项目服务,如五加满园、葡藤提树等。小东沟重要旅游服务点,位于入口服务区外东侧,主要为区内沟谷向东的旅游项目服务,如云光洞、穹窿窥天等。四平街重要旅游服务点,位于风景旅游区内部,主要为风景旅游区提供服务功能。(3)一般旅游点1、地点:遍布于景区内主要步行游览线上(42个)2、职能:小规模餐饮、解说、交通转换一般旅游服务点是最低层级的旅游接待服务设施,规模小,数量多,主要为步行等慢速交通游客提供餐饮、解说、交通换乘等简单旅游服务。(二)节事及活动策划方案1森林公园生态文化节森林

57、公园生态文化节将与4月、9月两个月之间轮流举办,在春天、秋天中最美的两个月中最美的时间举办生态文化节,在文化节时期,将配合春秋时节的山水美景,以“生态美景,绿色XX”为主题,举办如登山赏景、科普教育、山水歌会、生态展览、环境保护主题宣传活动,将生态保护观念寓于活动之中,在游玩同时,深化游客生态环保观念。2五月杜鹃花节在每年的5月山花烂漫之时,在这气候宜人、百花竞开的季节,森林公园联动百草园等植物资源丰富的景区共同举办赏花旅游节,在观景区实施一票联通制,并于此同时举办摄影比赛、蝴蝶谷赏景等活动使游客尽情欣赏盛开于山野的美丽鲜花,享受大自然对人类的恩赐。3亲水旅游节在6月、7月夏季来临之际,森林公

58、园将依据自身特色资源温泉,举办亲水旅游节,即温泉谷泼水狂欢节,在炎炎夏季,畅游于森林之间,间或遇到潺潺小溪,在山谷中尽情流淌公园为游客创造了尽情嬉水的亲水空间,在此尽情享受与水的亲密接触,素不相识的人们在此共聚一堂,怀着美好的祝福,将象征生命的清水泼向彼此,共同享受夏日的清凉。4山水养生旅游节在8月这个炎热的季节,森林公园将举办山水养生旅游节,以养生为主题,把旅游、养生、保健、休闲、度假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节日期间将举办太极拳表演、道教养生讲座、传统中医养生讲座,生态旅游、温泉常识有奖问答,民族特色的风情歌舞和时尚歌舞,养生美食品鉴等系列活动等一系列特色活动项目,并为参加活动的有顾客打造“一日原生态体验游”在古树、小桥、流水、木屋、栈道、凉亭之间,于临水而建、幽静的草屋别墅中,穿天然材质棉麻衣物,体验做陶艺、酿糯米酒的农耕,享受各种“原生态”的服务,体会返璞归真的真谛,体验健康环保的生活。5.森林旅游节在7月盛夏来临之际,将会举办森林旅游节,丰富来此游玩的游客的活动内容。在入口处举办森林旅游展销会,届时将有专业导游伴游,帮助游客深入了解森林、关注森林并且在森林中举办游乐会;在夜晚,将在广场上举办森林旅游节主题文艺晚会,欣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