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行为规范[1]1

上传人:hjk****65 文档编号:78439375 上传时间:2022-04-21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100.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护士行为规范[1]1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护士行为规范[1]1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护士行为规范[1]1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资源描述:

《护士行为规范[1]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士行为规范[1]1(3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曲 靖 市 第 一 人 民 医 院护士行为规范护理部 制二一二年六月- 34 -目 录一、南丁格尔誓言3二、护士誓词.5三、护士守则.6四、护士道德行为.7五、护士职业行为.9六、护士语言行为.13七、护士礼仪行为.16八、护士服务行为.19一、南 丁 格 尔 誓 言余谨以至诚,于上帝及会众面前宣誓:终身纯洁,忠贞职守 尽力提高护理专业标准, 勿为有损之事, 勿取服或故用有害之药, 慎守病人及家务之秘密, 竭诚协助医师之诊治, 务谋病者之福利。 谨 誓I solemnly pledge myself before God and in the presence of this assembly

2、, to pass my life in purity and to practice my profession faithfully. I will abstain from whatever is deleterious and mischievous, and will not take or knowingly administer any harmful drug. I will do all in my power tomaintain and elevate the standard of my profession, and will hold in confidence a

3、ll personal matters committed to my keeping and all family affairs coming to my knowledge in the practice of my calling. With loyalty will I endeavor to aid the physician in his work,and devote myself to the welfare of those committed to my care. The Florence Nightingale Pledge 二、护 士 誓 词我宣誓我志愿做一名护士。

4、我将自觉履行 “保护生命,减轻痛苦,促进健康”的神圣使命。我将严格遵守护士职业道德,忠于职守, 勤勉好学,慎独守秘,像南丁格尔那样,以一颗仁爱的心对待每一位患者。无论是天灾、还是疫情,我们都会坚强的面对,将毕生的精力奉献给伟大的护理事业!永不后悔!三、护 士 守 则1.护士奉行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履行保护生命、减轻痛苦、增进健康的专业职责。2.对病人一视同仁,尊重患者,维护患者的健康权益。3.护士应为患者提供医学照顾,协助患者完成诊疗计划,提供心理支持。4.护士应当履行岗位职责,工作严谨、慎独,对个人的护理判断、执行业务行为负责。5.护士应当关心爱护患者、保护患者的隐私。6.护士发现患者生

5、命受到威胁时,应积极采取保护措施。7.护士积极参与公共卫生健康活动,参与突发的医疗救护活动。8.护士应不断的学习、提高执业能力、适应学科发展和专业护理知识的发展。9.护士应积极参加促进护理专业发展的各种团体活动。10.护士应当与其他医务工作者适应良好的关系,密切配合团体协作。 四、护 士 道 德 行 为1.救死扶伤,实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时刻为病人着想,应急病人之所急,痛病人之所痛,竭诚以待,尽力赴救,为保障人民健康,贡献自己毕生精力。2.尊重病人的人格与权利,对待病人,不分民族、性别、职业、地位、财产状况都应一视同仁,对患者的正常欲望和合理要求都应给予尊重,在力所能及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力

6、给予满足。3.文明礼貌服务,举止端庄,语言文明,态度和蔼,同情、关心、体贴病人,在病人伤痛、伤残、死亡面前,医务人员保持严肃同情,不能嬉笑、打闹、若无其事。4.廉洁奉公,要求医务人员以人民利益为重,以国家利益为重,自觉维护职业的崇高声誉,要自觉遵纪守法,不以医谋私,反对行业不正之风。 5.为病人保守医密,实行保护性医疗,不泄漏病人的隐私与秘密,某些严重或目前不能医治的疾病,应对病人严格保密,以减轻病人的思想负担,配合治疗。6.互尊互学,团结协作,要求护理人员顾全大局,病人、集体利益为重,团结同事,反对自命不凡、孤芳自赏、妒贤嫉能、无事生非的庸俗作风。 7.严谨求实,奋发进取,钻研业务,精益求精

7、。要求护理人员努力学习,并结合护理工作不断吸取新理论、新技术,把握护理学发展动态,在实践上有所创新,同时在护理工作中要有十分严谨的科学态度和高度负责的精神,做到细致周密、一丝不苟、精心操作。五、* m% P* Z3 X. , 2 k3 7 T护 士 职 业 行 为(一) M: p; W3 O) K- 9 K$ r# ( k9 s1/11热爱护理工作并有为护理事业奉献的崇高精神; D+ q/ N; y2 vO J4 b2、2222 % n7 3 ?+ C# K$ 5 树立整体的护理概念;7 B3 d4 n. O% P& n2 ?& k3、33333333 4 a1 N . e- g( f2 x热

8、情服务,精神护理;* l2 & y; C& u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讲文明,懂礼貌;; M0 v3 i Q2 C, ) X5 9 u$ N5555勤奋学习,精通业务; # x( q8 7 k# A; F3 M Z; T p0 u& p* A严谨细微,勤快敏捷; 谨言谨行,端庄可信; 团结协作,密切配合。(二)提高综合素质,尊重关心爱护患者,为患者提供专业医学照顾,注重沟通,体现人文关怀。(三)全面履行护理职责,正确执行疾病护理常规和临床护理技术规范,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四)竭诚协助医生诊治,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发现患者病情危急,应立即

9、通知医师;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垂危患者生命,应及时实施必要的紧急救护。(五)严格执行医嘱,发现医嘱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或者诊疗技术规范,应及时与医师沟通。(六)按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要求,及时准确、完整规范书写护理病历,认真管理,不伪造、隐匿或违规涂改、销毁护理病历。(七)热爱本职、忠于职守、对工作极端负责,对患者极端热忱。(八)满足病人生理、心理、安全、求和、爱美的需要,使之处于最佳心理状态。 (九)尊重病人权利,平等待人,做病人利益的忠实维护者。(十)审慎守密,不泄露医疗秘密和病人的隐私。(十一)求实进取,对技术精益求精。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十二)对同事以诚相待,互敬互让,通力合作。(十三

10、)举止端庄,文明礼貌,遵纪守章,助人为乐。(十四)廉洁奉公,不接受病人馈赠,不言过其实,不弄虚作假。(十五)爱护公物,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勤俭节约。(十六)以奉献为本,自尊自爱,自信自强。(十七)患者入院:应站立相迎,态度和蔼、热情,语言亲切,送患者到病床。详细介绍床位分管护士、医生、病区环境、作息时间及规章制度、安全须知等。耐心倾听,了解患者的需求,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做好疾病健康教育,执行收文负责制。(十八)病房巡视:应主动巡视病房,密切观察病情,善于倾听,运用观察技巧,主动了解、识别、预测患者不同的需要,提供及时、有效护理服务。树立主动服务、需求服务、满意服务的服务观。(十九)护理操作:

11、认真贯彻执行各项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和疾病护理常规,各种护理服务必须符合护理质量标准,符合护理职业道德,符合患者需求,实现三者统一的优质护理服务。(二十)检查护送:检查前做好解释,每次检查有人护送,特殊、危重患者护士护送,在检查护送中以患者安全、舒适为一,做好交接。(二十一)护理人员在岗期间,要做到语言文明、礼貌待人、举止端庄、言行规范。应做到:1工作中做到“四轻”,即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关门轻,走路时不准手挽手及勾肩搭背。2衣帽整齐,穿工作鞋、肉色或白色浅袜,夏季穿长袜。3上岗不戴耳环、戒子、手镯、不着浓妆。4头发不过肩、长发戴发网、不染彩妆、不留长指甲、不染指甲。5上班不迟到、早退,不无故

12、请假。6为病人处置时不接打手机,不干私活、不打电脑游戏,不会客。7不扎堆聊天,不看电视及与工作无关的杂志、报刊。8上班时间不脱岗、不睡觉,在护士站不准吃零食。9两人不同时座一把椅子。10语言文明,不与患者争吵、顶撞,做好保护性医疗。(二十二)护理工作中要做到“五心”、“五及时”:接待病人要热心;护理工作要精心;解释工作要耐心;病人疾苦要关心;巡视病房要细心;执行医嘱要及时;巡视病房要及时;抢救病人要及时;生活护理要及时;护理文件记录要及时。(二十三)交接班中要求做到三交、三接、三清即:三交:书面交班、口头交班、床边交班;三接:患者病情交接、治疗护理交接、抢救器械使用交接;三清:口头讲清、书面写

13、清、看清。六、护 士 语 言 行 为(一)语言规范基本要求:1工作时间、学术交流、会议,提倡使用普通话。2文明礼貌用语,耐心诚恳。3提出请求,“请”字在先;获得帮助,及时致谢;打扰别人,诚心道歉;首问负责,及时解答。(二)与患者交流时的基本用语:请、你好、谢谢、对不起、请原谅、不客气、谢谢合作等。(三)语言要做到“三宜三不宜”:即宜“曲”不宜“直”,宜“软”不宜“硬”,宜“热”不宜“冷”。、(四)语言做到“四性”:礼貌性、解释性、安慰性、保护性。(五)做到“六声服务”:迎接新患者有欢迎声(主动迎上去);与患者见面有问候声;患者提议时有道谢声;患者不满意有道歉声;离开患者有嘱咐声;患者出院有欢送

14、声。(六)电话用语:1你好!这里是*科,请问你找谁?请稍等。2对不起,医生不在,我可以帮您转告吗?3对不起,医生去手术了,大概11点手术才能完,请您11点以后打来好吗?4对不起,现在是查房和治疗时间,如果不是太急的话,请您点以后再打来好吗?(七)入院接待用语:1您好!欢迎你来我科住院治疗,我是办公护士李红。今后您有什么事可以找我。2请您先测体重。3您被安排在25床,我带您过去。4您的主管医生是医生,主管护士是护士,他们很快就会来看你。5您有什么要求,请告诉我们,我们将尽量帮助您。6希望您在我科住院期间,心情好,早日恢复健康。(八)对病人的称呼:针对不同的年龄和情况,选择称谓,称呼时,语言要和蔼

15、可亲。对老年病人可称为;*大爷(大伯),*大娘(大婶),*师傅;对中年病人可称为:*先生,*女士;对青年病人可称为:*先生,*小姐,也可直接称呼姓名;对少年病人可称为:*同学,*小朋友;也可按职务或职称呼,如*局长,*主任,*教授等。(九)治疗处置用语:1您好!昨晚休息的好吗?我给您整理一下床好吗?232床*,我现在准备为您输液,请问您小便吗?321床*,这是您的口服药,我帮助您把药服下去好吗?4您如果有事,请按指示灯,我会随时来的。5治疗处理完毕:谢谢您的配合,有什么不舒服,请及时告诉我们。6请您不要着急,我马上通知医生来看您。(十)赞赏语:当病人配合你治疗护理时应及时给予赞赏,真不错,对极

16、了,非常好。(十一)管理用语:1请协助我们保持病房环境卫生,谢谢!2病人该休息了,请下次再来,好吗?3对不起,陪伴不能睡病人的床,谢谢合作!4同志,对不起,为了您和病人的健康,请不要在病房吸烟,谢谢!5请您说话小声一点,可以吗?6为了保持病员安静,我们希望你只留一个陪伴,谢谢支持。7请不要随地扔纸屑、果皮、不要往窗外倒水。8请多提意见,我们将尽力解决。9请保管好自己的用物,谨防遗失。(十二)征询用语:你需要我帮助吗?我能为你做什么吗?这药用后你好些了吗?晚上你想吃什么吗?(十三)推托语:当你遇上不能满足服务现象的个别要求或要求不合理应说:这事我不太清楚,我去问主管医告诉你吗?七、护 士 礼 仪

17、 行 为护理人员遵守职业道德规范、院规,仪表端庄,行为文明,工作态度端正,清廉正直,接待病人热情,接受意见虚心,解释工作耐心,护理工作细心,对病人一视同仁,慎言亲密,取信病人,敬业、爱业、钻研业务。(一)着装方面:1护士工作时应着工作服,戴护士帽,佩带胸牌。2保持着装整洁,不得粘贴胶布、别大头针,衣帽不得翻在工作服之外。裙下摆及大脚裤不外露于工作服外。3保持鞋面清洁,不得穿拖鞋或响底鞋,鞋跟不得过高。夏天不穿深色长袜,颜色要协调。(二)仪容方面:1提倡护士淡妆上岗,精神饱满,情绪稳定、乐观。微笑服务。2保持头发整洁,戴护士帽时长发应套在发网内或卷到头上,短发不能过肩,前发不能过多披散在前额,禁

18、染彩色头发或挑染。3保持手的洁净,不得留长指甲,上班时间不得佩带耳环、戒指、手镯等。(三)举止方面:1护士举止的基本要求:(1)工作期间必须举止端庄、谈吐文明、态度和蔼、姿态良好。(2)保持良好的站、坐、行姿态。站立时:挺胸、收腹、下颌内收,两眼平视,两腿靠拢,双手自然下垂或在体前交叉。坐立时:上身端正挺直,两肩放松,下颌内收,颈挺直,胸部挺起,使背部和大腿成一直角,双膝并拢。双手自然放在双膝上,或放在椅子扶手上,谈话时,可以侧坐,此时上身与脚同时向一侧,把双膝靠紧后收。(3)工作环境中,不得袖手、背手和将手插在衣袋,不得嘻笑、打闹、搭肩或在护士站吃东西。(4)参加院内学习、集会,要按规定时间

19、到会,遵守会场秩序,保持良好坐姿,不开小会,不随意讲话。2护理操作时的举止要求:(1)在病房巡视中,不靠、坐病床,不吃病人的东西,不与病人或家属开玩笑。(2)病人出院要主动征求意见,并热情相送。请走好,一路平安,多保重。(3)做各种治疗护理时,需端盘或推治疗车,按有关操作规范执行。(4)尊重病人和知情权,但同时要注意保护性医疗制度,不讲不利于病人治疗的话。(5)做治疗和护理时不能只呼床号,而应呼叫床号和姓名。(6)做治疗和护理结束时,应帮助病人整理衣物,拉下衣袖等,整理好床铺,收拾好用物。八、护 士 服 务 行 为(一)护理服务应做到“四勤”、“四不”、“五主动”: “四勤”即眼勤、手勤、腿勤

20、、嘴勤;“四不”即护理服务做到不推、不硬、不冷、不顶;“五主动”即主动换位、主动察觉、主动沟通、主动介入、主动关爱。(二)护理服务的“五个要、五个零、五个性”:1.“五个要”:医务人员要容忍病人的误解;医务人员要尊重和保护病人的权益;护理服务中要全方位无缝隙;要让病人知道并遵守诊治权;病房环境要整洁化。2“五个零”:护患之间“零距离”;医疗服务“零缺陷”;各项治疗“零风险”;患者心理“零负担”;护理工作“零投诉”。3“五个性”:超前性、便捷性、主动性、延伸性、人文性。(三)对待病人要有“六心”、“七声”:“六心”即爱心、真心、细心、耐心、诚心、静心;“七声”即病人来了有问候声;体贴病人有关怀声

21、;服务不到有致歉声;操作前有解释声;受表扬有道谢声;为病人办事有回声;病人出院时有送声。(四)对新病人实行“六个一”服务:即一个微笑、一声问好、一声请坐、一杯茶、一次院规介绍、一张宣传卡。(五)对住院病人要做到“八个”一服务:即多说一句话、多跑一回路、多陪一分钟、多送一个微笑、多提供一次方便、多减轻一份负担、多攻克一道难关、多奉献一点爱心。(六)护理技术行为规范:1患者入院护理:(1)备好床单位。根据患者病情做好准备工作,并通知医师。(2)向患者进行自我介绍,妥善安置患者于病床。(3)测量患者生命体征,了解患者的主诉、症状、自理能力、心理状况,填写患者入院相关资料。(4)入院告知:向患者/家属

22、介绍主管医师、护士、病区护士长。介绍病区环境、呼叫铃使用、作息时间、探视制度及有关管理规定等,鼓励患者/家属表达自己的需要及顾虑。(5)完成入院护理评估,与医师沟通确定护理级别,遵医嘱实施相关治疗及护理。(6)完成患者清洁护理,协助更换病员服,完成患者身高、体重、生命体征的测量(危重患者直接进入病房)。2.患者出院护理:(1)告知患者,针对患者病情及恢复情况进行出院指导,包括办理出院结账手续方法、出院后注意事项、带药指导、饮食及功能锻炼、遵医嘱通知患者复诊时间及地点、联系方式等。(2)听取患者住院期间的意见和建议。(3)做好出院登记,整理出院病历。(4)对患者床单位进行常规清洁消毒,特殊感染病

23、人按院内感染要求进行终末消毒。3.生命体征监测技术:(1)告知患者,做好准备,测量生命体征前30分钟避免进食、冷热饮、冷热敷、洗澡、运动、灌肠、坐浴等影响生命体征的相关因素。(2)对婴幼儿、老年痴呆、精神异常、意识不清、烦躁和不合作者,护士应采取恰当的体温测量方法或在床旁协助患者测量体温。(3)测腋温时应当擦干腋下,将体温计放于患者腋窝深处并贴紧皮肤,防止脱落,测量5-10分钟后取出。(4)发现体温和病情不相符时,应当复测体温。(5)体温计消毒方法符合要求。(6)评估测量脉搏部位的皮肤情况,避免在偏瘫侧、形成动静脉瘘侧肢体、术肢等部位测量脉搏。(7)测脉搏时协助患者采取舒适的姿势,以食指、中指

24、、无名指的指腹按压桡动脉或其他浅表大动脉处,力度适中,以能触及到脉搏搏动为宜。(8)一般患者可以测量30秒,脉搏异常的患者,测量1分钟。(9)发现有脉搏短绌,应两人同时测量,分别测心率和脉搏。(10)测量呼吸时患者取自然体位,护士保持诊脉手势,观察患者胸部或腹部起伏,测量30秒,危重患者、呼吸困难、婴幼儿、呼吸不规则者测量1分钟。(11)观察患者呼吸频率、节律、幅度和类型等情况。(12)危重患者呼吸微弱不易观察时,可用棉花少许置鼻孔前,观察棉絮吹动情况,并计数。(13)测量血压时,协助患者采取坐位或者卧位,保持血压计零点、肱动脉与心脏同一水平。(14)选择宽窄度适宜的袖带,驱尽袖带内空气,平整

25、地缠于患者上臂中部,松紧以能放入一指为宜,下缘距肘窝2-3厘米。(15)正确判断收缩压与舒张压,如血压听不清或有异常时,应间隔1-2分钟后重新测量。(16)测量完毕,排尽袖带余气,关闭血压计。(17)长期观察血压的患者,做到四定: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定血压计。(18)结果准确记录在护理记录单或绘制在体温单上。(19)将测量结果告诉患者/家属,如果测量结果异常,观察伴随的症状和体征,及时与医师沟通并处理。4.导尿技术:(1)遵循查对制度,符合无菌技术、标准预防原则。(2)告知患者/家属留置尿管的目的、注意事项,取得患者的配合。(3)评估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合作程度、膀胱充盈度、局部皮肤等

26、,根据评估结果,选择合适的导尿管。(4)导尿过程中严格遵循无菌技术操作原则,避免污染,保护患者隐私。(5)为男性患者插尿管时,遇有阻力,特别是尿管经尿道内口、膜部、尿道外口的狭窄部、耻骨联合下方和前下方处的弯曲部时,嘱患者缓慢深呼吸,慢慢插入尿管。(6)插入气囊导尿管后向气囊内注入10-15毫升无菌生理盐水,轻拉尿管以证实尿管固定稳妥。(7)尿潴留患者一次导出尿量不超过1000毫升,以防出现虚脱和血尿。(8)指导患者在留置尿管期间保证充足液体入量,预防发生结晶和感染。(9)指导患者在留置尿管期间防止尿管打折、弯曲、受压、脱出等情况发生,保持通畅。(10)指导患者保持尿袋高度低于耻骨联合水平,防

27、止逆行感染。(11)指导长期留置尿管的患者进行膀胱功能训练及骨盆底肌的锻炼,以增强控制排尿的能力,患者留置尿管期间,尿管要定时夹闭。5.胃肠减压技术:(1)遵循查对制度,符合无菌技术、标准预防原则。(2)告知患者/家属留置胃管的目的、注意事项,取得患者的配合。(3)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合作程度、患者鼻腔是否通畅,有无消化道狭窄或食道静脉曲张等,患者是否有以往插管的经验,根据评估结果选择合适的胃管。(4)准确测量并标识胃管插入的长度。(5)插管过程中指导患者配合技巧,安全顺利地插入胃管。(6)昏迷患者应先将其头向后仰,插至咽喉部(约15厘米),再用一手托起头部,使下颌靠近胸骨柄,插至需要的长

28、度,如插入不畅,应检查胃管是否盘曲在口腔中,插管过程中如发现剧烈呛咳、呼吸困难、紫绀等情况,应立即拔出,休息片刻后重插。(7)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8)调整减压装置,将胃管与负压装置连接,妥善固定于床旁。(9)告知患者留置胃肠减压管期间禁止饮水和进食,保持口腔清洁。(10)妥善固定胃肠减压装置,防止变换体位时加重对咽部的刺激,以及胃管受压、脱出等,保持有效减压状态。(11)观察引流物的颜色、性质、量,并记录24小时引流总量。(12)留置胃管期间应当加强患者的口腔护理。(13)胃肠减压期间,注意观察患者水电解质及胃肠功能恢复情况。(14)及时发现并积极预防和处理与引流相关的问题。6.鼻饲技术:(

29、1)遵循查对制度、标准预防、消毒隔离原则。(2)告知患者/家属鼻饲的目的、注意事项,取得患者的配合。(3)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合作程度、鼻腔是否通畅、有无消化道狭窄或食道静脉曲张、以往是否有插胃管的经历;评估患者的消化、吸收、排泄功能和进食需求,根据评估结果选择合适的胃管和鼻饲时机。(4)如需插胃管先准确测量并标识胃管插入的长度。插管过程中指导患者配合技巧,昏迷患者应先将头向后仰,插至咽喉部(约15厘米),再用一手托起头部,使下颌靠近胸骨柄,插至需要的长度;如插入不畅,应检查胃管是否盘曲在口腔中。插管过程中如发现剧烈呛咳、呼吸困难、紫绀等情况,应立即拔出,休息片刻后重插。插入适当深度并检查

30、胃管是否在胃内。(5)鼻饲前了解上一次鼻饲时间、进食量,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以及有无胃潴留,胃内容物超过150毫升时,应当通知医师减量或者暂停鼻饲。(6)鼻饲前后用温开水20毫升冲洗管道,防止管道堵塞。(7)缓慢灌注鼻饲液,温度38-40,鼻饲混合流食,应当间接加温,以免蛋白凝固。(8)鼻饲给药时应先研碎,溶解后注入。(9)对长期鼻饲的患者,应当定期更换胃管。7.灌肠技术:(1)评估患者的年龄、意识、情绪及配合程度,有无灌肠禁忌症。对急腹症、妊娠早期、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禁止灌肠;肝性脑病患者禁用肥皂水灌肠;伤寒患者灌肠量不能超过500毫升,液面距肛门不得超过30厘米。(2)告知患者及家属灌肠的目的

31、及注意事项,指导患者配合。(3)核对医嘱,做好准备,保证灌肠溶液的浓度、剂量、温度适宜。(4)协助患者取仰卧位或左侧卧位,注意保暖,保护患者隐私,阿米巴痢疾患者取右侧卧位。(5)按照要求置入肛管,置入合适长度后固定肛管,使灌肠溶液缓慢流入并观察患者反应。(6)灌肠过程中,患者有便意,指导患者做深呼吸,同时适当调低灌肠筒的高度,减慢流速;患者如有心慌、气促等不适症状,立即平卧,避免发生意外。(7)对患者进行降温灌肠时,灌肠后保留30分钟后再排便,排便后30分钟测体温。(8)清洁灌肠应反复多次,首先用肥皂水,再用生理盐水,直至排出液澄清、无粪便为止。(9)灌肠完毕,嘱患者平卧,根据灌肠目的保持适当

32、时间再排便并观察大便性状。(10)操作结束后,做好肛周清洁,整理床单位。(11)观察排出大便的量、颜色、性质及排便次数并做好记录。8.氧气吸入技术:(1)评估患者病情、呼吸状态、缺氧程度、鼻腔情况。(2)告知患者安全用氧目的及注意事项,强调不能自行调节氧流量,做好四防,即防震、防火、防热、防油。(3)遵医嘱,选择合适的氧疗方法。(4)遵医嘱根据病情调节合适的氧流量。(5)使用氧气时,应先调节氧流量后应用;停用氧气时,应先拔出导管或面罩,再关闭氧气开关。(6)密切观察患者氧气治疗的效果,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处理。(7)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用氧安全。9.雾化吸入疗法:(1)遵循查对制度,符合标准

33、预防、安全给药的原则。(2)遵医嘱准备药物和雾化装置,并检查装置性能。(3)了解患者过敏史、用药史、用药目的、患者呼吸状况及配合能力。(4)告知患者治疗目的、药物名称,指导患者配合,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5)调节适宜的雾量,给患者戴上面罩或口含嘴,指导患者吸入,气管切开的患者,可直接将面罩置于气管切开处。(6)观察患者吸入药物后的反应及效果。(7)雾化吸入的面罩、口含嘴一人一套,防止交叉感染。10.血糖监测:(1)遵循查对制度,符合无菌技术、标准预防原则。(2)告知患者监测血糖的目的,做好准备,评估患者穿刺部位皮肤状况。(3)确认血糖仪的型号与试纸型号一致,正确安装采血针,确认监测血糖的时间(

34、如空腹、餐后2小时等)。(4)确认患者手指消毒剂干透后实施采血,采血量充足,应使试纸试区完全变成红色。(5)指导患者穿刺后按压1-2分钟。(6)将结果告知患者/家属,做好记录并通知医师。(7)对需要长期监测血糖的患者,穿刺部位应轮换,并指导患者血糖监测的方法。11.口服给药技术(1)遵循标准预防、安全给药原则。(2)评估患者病情、过敏史、用药史、不良反应史,如有疑问应核对无误后方可给药。(3)告知患者/家属药物相关注意事项,取得患者配合。(4)严格遵循查对制度,了解患者所服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以及某些药物服用的特殊要求。(5)协助患者服药,为鼻饲患者给药时,应当将药物研碎溶解后由胃管注入。(6

35、)若患者因故暂不能服药,暂不发药,并做好交班。(7)对服用强心甙类药物的患者,服药前应当先测脉搏、心率,注意其节律变化,如脉率低于60次/分钟或者节律不齐时,暂不服用并及时通知医师。(8)观察患者服药效果及不良反应。如有异常情况及时与医师沟通。12.密闭式周围静脉输液技术:(1)遵循查对制度,符合无菌技术、标准预防、安全给药原则。(2)在静脉配制中心或治疗室进行配药,化疗和毒性药物应在安全的环境下配置,药物要现用现配,注意配伍禁忌。(3)告知患者输液目的及输注药物名称,做好准备。评估患者过敏史、用药史及穿刺部位的皮肤、血管状况,协助采取舒适体位。(4)选择合适的静脉。老年、长期卧床、手术患者避

36、免选择下肢浅静脉穿刺,穿刺成功后,妥善固定,保持输液通道通畅。(5)根据病情、年龄、药物性质调节速度。告知患者注意事项,强调不要自行调节输液速度。(6)观察患者输液部位状况及有无输液反应,及时处理输液故障,对于特殊药物、特殊患者应密切巡视。(7)拔除输液后,嘱咐患者按压穿刺点3-5分钟左右,勿揉,凝血机制差的患者适当延长按压时间。 14.密闭式静脉输血技术:(1)遵循查对制度,符合无菌技术、标准预防、安全输血原则。(2)告知患者,做好准备。评估患者生命体征、输血史、输血目的、合作能力、心理状态和血管状况。告知患者输血的目的、注意事项和不良反应。(3)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输血核对必须双人核对,包括

37、取血时核对,输血前、中、后核对和发生输血反应时的核对。发生输血反应时核对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试验记录及受血者与供血者的血型,并保留输血装置和血袋。(4)建立合适的静脉通道,密切观察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立即停止输血并通知医师及时处理。(5)血制品应在产品规定的时间内输完,输入两个以上供血者的血液时,应在两份血液之间输入0.9%氯化钠注射液。(6)开始输血时速度宜慢,观察15分钟,无不良反应后,将滴速调节至要求速度。输血时,血液制品内不得随意加入其他药物。(7)输血完毕,贮血袋在4冰箱保存24小时。15.静脉留置针技术:(1)遵循查对制度,符合无菌技术、标准预防、安全静脉输液的原则。(2

38、)告知患者留置针的作用、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3)评估患者病情、治疗、用药以及穿刺部位的皮肤和血管状况。(4)选择弹性适当血管穿刺,正确实施输液前后留置针的封管及护理,标明穿刺日期、时间并签名。(5)严密观察留置针有无脱出、断裂,局部有无红肿热痛等静脉炎表现,及时处理置管相关并发症。(6)嘱患者穿刺处勿沾水,敷料潮湿应随时更换,留置针侧肢体避免剧烈活动或长时间下垂等。(7)每次输液前后应当检查患者穿刺部位及静脉走向有无红、肿,询问患者有关情况,发现异常时及时拔除导管,给予处理。(8)采取有效封管方法,保持输液通道通畅。16.静脉血标本的采集技术:(1)遵循查对制度,符合无菌技术,标准预

39、防原则。(2)评估患者的病情、静脉情况,准备用物。若患者正在进行静脉输液、输血,不宜在同侧手臂采血。(3)告知患者/家属采血的目的及采血前后的注意事项。(4)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5)采血后指导患者压穿刺点5-10分钟,勿揉,凝血机制差的患者适当延长按压时间。(6)按要求正确处理血标本,尽快送检。17.静脉注射技术:(1)遵循查对制度,符合无菌技术、标准预防、安全给药原则。(2)在静脉配制中心或治疗室进行配药,药物要现用现配,注意配伍禁忌。(3)告知患者,做好准备。评估患者过敏史、用药史,以及穿刺部位的皮肤、血管状况。(4)告知患者输注药物名称及注意事项。(5)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6)根据

40、病情及药物性质掌握注入药物的速度,必要时使用微量注射泵。(7)静脉注射过程中,观察局部组织有无肿胀、严防药液渗漏,观察病情变化。(8)拔针后,嘱咐患者按压穿刺点3-5分钟,勿揉,凝血机制差的患者适当延长按压时间。18.肌内注射技术:(1)遵循查对制度,符合无菌技术、标准预防、安全给药原则。(2)告知患者,做好准备。评估患者病情、过敏史、用药史,以及注射部位皮肤情况。(3)告知患者药物名称及注意事项,取得患者配合。(4)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及注射部位,需长期注射者,有计划地更换注射部位。(5)协助患者采取适当体位,告知患者注射时勿紧张,肌肉放松。(6)注射中、注射后观察患者反应、用药效果及不良反应。

41、(7)需要两种药物同时注射时,应注意配伍禁忌。(8)根据药物的性质,掌握推注药物速度。19.皮内注射技术:(1)遵循查对制度,符合无菌技术、标准预防、安全给药原则。(2)皮试药液要现用现配,剂量准确。(3)备好相应的抢救药物与设备并处于备用状态。(4)告知患者,做好准备,评估患者病情、过敏史、用药史,以及注射部位皮肤情况。(5)告知患者药物名称及注意事项,取得患者配合。(6)告知患者皮试后20分钟内不要离开病房,不要按揉注射部位。(7)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处理各种过敏反应。(8)正确判断试验结果。对皮试结果阳性者,应在病历、床头或腕带、门诊病历醒目标记,并将结果告知医师、患者及家属。20.皮下注

42、射技术:(1)遵循查对制度,符合无菌技术、标准预防、安全给药原则。(2)告知患者,做好准备,评估患者病情、过敏史、用药史,以及注射部位皮肤情况。(3)告知患者药物名称及注意事项,取得患者配合。(4)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及注射部位。需长期注射者,有计划地更换注射部位。(5)注射中、注射后观察患者反应、用药效果及不良反应。(6)皮下注射胰岛素时,嘱患者注射后15分钟开始进食,避免不必要的活动,注意安全。21.物理降温法:(1)告知患者,做好准备,评估患者病情、意识、局部组织灌注情况、皮肤情况、配合程度、有无酒精过敏史。(2)告知患者物理降温的目的及注意事项。(3)嘱患者在高热期间摄入足够的水分。(4)

43、操作过程中,保护患者的隐私。(5)实施物理降温时应观察局部血液循环和体温变化情况。重点观察患者皮肤状况,如患者发生局部皮肤苍白、青紫或者有麻木感时,应立即停止使用,防止冻伤发生。(6)物理降温时,应当避开患者的枕后、耳廓、心前区、腹部、阴囊及足底部位。(7)半小时后复测患者体温,并及时记录患者的体温和病情变化,及时与医师沟通,严格交接班。22.经鼻/口腔吸痰法(1)遵循无菌技术、标准预防、消毒隔离原则。(2)告知患者,做好准备,如有义齿应取出。(3)评估患者生命体征、病情、意识状态、合作程度、氧疗情况、SpO2、咳嗽能力、痰液的颜色、量和粘稠度、按需吸痰。(4)选择粗细、长短、质地适宜的吸痰管

44、,吸痰管应一用一换。(5)吸痰前后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2分钟。(6)调节合适的吸痰压力。(7)插入吸痰管时不要带负压。吸痰时应旋转上提,自深部向上吸净痰液,避免反复上提,每次吸痰时间小于15秒。(8)吸痰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痰液情况、心率和SpO2,当出现心率下降或SpO2低于90%时,立即停止吸痰,待心率和SpO2恢复后再吸,判断吸痰效果。(9)吸痰过程中应鼓励患者咳嗽。23.经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吸痰法:(1)遵循无菌技术、标准预防、消毒隔离原则。(2)告知患者,做好准备。(3)评估患者生命体征、病情、意识状态、合作程度、呼吸机的参数、SpO2、气道压力、痰液的颜色、量和粘稠度,按需吸痰。(4

45、)选择粗细、长短、质地适宜的吸痰管。吸痰管应一用一换。(5)吸痰前后给予100%的氧气吸入2分钟,如呼吸道被痰液堵塞、窒息,应立即吸痰。(6)调节合适的吸痰压力。(7)吸痰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痰液情况、心率和SpO2,当出现心率下降或SpO2低于90%时,立即停止吸痰,待心率和SpO2恢复后再吸。判断吸痰效果。(8)插入吸痰管时不要带负压。吸痰时应旋转上提,自深部向上吸净痰液,避免反复上提。每次吸痰时间小于15秒。(9)吸痰过程中应鼓励患者咳嗽。24.心电监测技术:(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皮肤状况。(2)对清醒患者,告知监测目的,取得患者合作。(3)正确选择导联,设置报警界限,不能关闭报

46、警声音。(4)嘱患者不要自行移动或者摘除电极片、避免在监测仪附近使用手机,以免干扰监测波形。(5)密切观察心电图波形,及时处理异常情况。(6)嘱患者电极片处皮肤出现瘙痒、疼痛等情况时,及时告诉医护人员。(7)定时更换电极片和电极片位置。25. 微量注射泵的使用技术:(1)遵循查对制度,符合无菌技术、标准预防、安全给药原则。(2)告知患者,做好准备,评估患者生命体征、年龄、病情、心功能等情况及药物的作用和注意事项、患者的合作程度、输注通路的通畅情况及有无药物配伍禁忌。(3)告知患者输注药物名称及注意事项(4)告知患者使用微量注射泵的目的、注意事项及使用过程中不可自行调节。(5)妥善固定微量注射泵,按需设定参数。(6)随时查看指示灯状态。(7)观察患者输液部位状况,观察用药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异常情况及时与医师沟通并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