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产业升级的关系问题研究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78414118 上传时间:2022-04-21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8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产业升级的关系问题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产业升级的关系问题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产业升级的关系问题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资源描述:

《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产业升级的关系问题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产业升级的关系问题研究(2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PINGDINGSHAN UNIVERSITY 毕 业 论 文题 目: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产业升级的关系问题研究院(系): 经济与管理学院 专业年级: 08国际经济与贸易 姓 名: * 学 号: 061230143 指导教师: *(讲师) 2010年4月15日 Thesis: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oreignDirect Investment and the Update of Our IndustrySchool or Department: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choolGrade and Speci

2、alty: Grade 2006,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TradeName: *Advisor: * (Lecturer)April 15, 2010平顶山学院本科学士学位原创性声明(毕业论文诚信承诺书)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本科学士学位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人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表明。本人承担本声明的法律责任。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签 名 日 期: 年 月 日摘 要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积极承接国际

3、产业转移,外商直接投资迅速增长。在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过程中,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有利于产业技术创新结构的优化,也有利于我国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为此,必须制定切实有效的产业政策,引导外商直接投资的方向,在新的国际经济环境下,推动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长远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为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我们利用外资应该迅速建立起现阶段自身没有能力发展的产业,推动东道国原产业的升级换代,提高东道国关联产业存量资本和新形成资本的质量,使相对比较劣势的产业向比较优势的产业转化,加速本国产业结构升级。本文对改

4、革开放以来利用外资方面进行总结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正确利用外资确实能有效的促进我国产业优化升级。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产业结构,产业升级,对策AbstractAs China actively undertakes the transfer of international industry under the condition of opening economy, there is a rapid increase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During the process of adjusting and updating the industry

5、 structure in China, a good analysis on the effect of FDI for the adjustment of Chinese industry structure is good for updating our industry structure, good for innovation of industry technology and also good for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our technology-intense industry and hi-tech industry. Theref

6、ore, we must make practicable and effective polices to lead the direction of FDI. Meanwhile, in the new international economy environment, we are to push the update of our industry structure and promote the long-lasting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in a healthy way. Under the environment of today

7、s economic internationalism, toPromote our economy development; we must take advantage of the foreign investment to quickly build the industry, which we now have no ability to develop. By doing this, we can quicken the process of updating the traditional industry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host

8、country stock capital and new capital formation, thus achiev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industry of relatively inferior quality to industry of 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 to speed up the updating of our industry structure. My paper just has a overall study on the use of the foreign investment since

9、the reforming and opening-up from which we know that. Keywords:FDI, Industry structure, Industrial upgrading,Measurement目录引 言1第1章 外商直接投资现状分析31.1外商直接投资的方式和动态31.2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背景分析61.3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6第2章 我国产业升级现状分析82.1我国产业结构现状分析82.2产业结构升级对我国经济社会的作用102.3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制约因素11第3章 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产业升级的关系113.1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升级

10、的影响123.2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13第4章 以外商直接投资促进我国产业升级的措施144.1利用政策手段提高外资质量144.2 优化外商直接投资环境154.3逐步取消外商投资的优惠政策154.4企业应该利用外资投资吸引人才转变生产方式16结 论17参考文献18致 谢19平顶山学院本科毕业论文引 言一、研究背景和意义改革开放30年,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策略。随着我国经济整体迈入劳动力与投资作为主要增长要素的工业化阶段,国际直接投资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心已逐步从资本形成、获得进步技术移动到产业结构升级问题。外商直接投资理论认为通过引入外商直接投资,发

11、展中东道国可以引入本国缺乏的先进技术和资本,利用国际流动资源帮助本国产业跨越原要素供给的瓶颈,迅速建立起现阶段自身没有能力发展的产业,推动东道国原产业的升级换代,提高东道国关联产业存量资本和新形成资本的质量,使相对比较劣势的产业向比较优势的产业转化,加速本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外商直接投资不仅能够为东道国引入资本,还能实现先进技术和专业知识的转移,提高国际市场的准入和强化竞争机制,国际资本投资对许多国家的经济发展已经起到了越来越大的作用,也导致了各国对外商直接投资的激烈争夺。在我国已加入WTO的情况下,一方面我们必须更进一步创造条件、改善政策,扩大外资利用规模;另一方面也必须根据我国的资源和要素

12、供给特点以及我国产业发展现状和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进一步调整和改善利用外资的产业政策,提升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升级效应,以充分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加速实现我国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现代化。本文就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确实有效地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二、研究现状外商直接投资理论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学者们针对外商直接投资形成的动因、行为、作用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理论观点,其中有资本输入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理论,其重点在于考察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经济的影响作用。资本输入国利用外资理论,均是从宏观角度出发,研究资本输入国为什么要利用外商投资,以及如

13、何利用外商投资对东道国经济影响的理论研究,为东道国有效利用外资促进本国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基础。1、“两缺口”模型理论(Two-Gap Model)在国际直接投资对发展中东道国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中,具有代表性的是美国经济学家H钱纳里和A斯特劳特(HChanceryAStout)1969年创立的“两缺口”模型。该模型说明了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来弥补国内资金短缺的必要性。为了维持经济的一定增长速度,投资和储蓄之间的差额(储蓄差额)同进口和出口之间的差额(外汇差额)必须保持平衡。由于投资、储蓄、进口和出口都是独立可变的,因此,这两个缺口不一定能平衡。为使其达到平衡,不会影响经济的稳定发展

14、,可以引进外资。2、“四缺口模型”理论(FourGap Model)在“两缺口模型”理论的基础上,经美国学者托达罗(Tomato)等人的发展演化,形成了“四缺口模型”理论。该模型在储蓄缺口的基础上,增加了政府税收缺口和生产要素缺口,并论述了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对弥补生产要素缺口所具有的特殊意义。3、内生增长理论(The Theory of Endogenous Growth)内生增长理论是基于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发展起来的。而内生增长理论认为FDI能够推动长期经济增长。在内生增长理论中,罗默(Roomer)和卢卡斯(Lucas)分别利用模型说明。4、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政策选择的理论(Theory of

15、 Policy Options for FDI)利用FDI对东道国经济的发展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因此,东道国政府在制定利用FDI政策时,往往采用各种经济手段和措施,影响外商直接投资规模、选址和构成,从而尽量发挥FDI的积极作用,将消极作用降到最低限度。通常,东道国政府会利用投资刺激和投资调控两类外资政策,来管理外商直接投资。上述研究理论有些遵循从总量分析的角度研究FDI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有些涉及到东道国产业结构转变。但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受到众多变量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FDI往往是通过影响其中一些变量而间接影响东道国产业结构。三、研究思路与方法本文旨在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创新、

16、结构调整和产业组织结构调整等方面研究开放经济条件下外商直接投资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分析在外商直接投资推动下我国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发生和存在的问题,并据此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提供政策和建议。运用的方法主要有定量分析方法、定性分析法、文献法、列表法等。第1章 外商直接投资现状分析1.1外商直接投资的方式和动态1.1.1 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外商直接投资的方式主要有四种:中外合资经营、外商独资经营、中外合作经营、外国投资者并购国内企业。1、中外合资经营中外合资经营就是外国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在我国境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经我国政府批准,同我国的公司,企业或其

17、他经济组织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则,共同投资举办的经济实体,契约式合营企业。合作各方的权利、义务、收益分配或风险、债务的分担,以及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式,均在合同中规定。合营各方以其各自认缴的出资额和所出资比例,承担合营企业债务并分享权益,外国合营者所占投资比例一般不低于25。2、外商独资经营外商独资经营是外国公司、企业、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经我国政府批准在我国境内举办全部资本由外国投资者投入的具有我国法人的地位的有限责任公司,受我国法律的管辖和保护,外商以其认缴的出资额承担其全部风险并享受全部净利润。3、中外合作经营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是指外国的公司、企业和其它经济组织或个人,

18、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则,经我国政府批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同我国的公司、企业或其它经济组织共同商定,按合作合同约定的条件而共同组织的契约式经济组织。合作各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由合作各方通过签订合同加以规定。这些权利和义务,主要有:收益分配比例、风险和亏损分担比例,终止清算后剩余资产分配的比例等,一般不与投资各方的出资比例直接相联系。4、外国投资者并购国内企业根据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规定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可以股权并购或资产并购的形式进行。股权并购系指外国投资者协议购买非外商投资企业(下称“境内公司”)股东的股权或认购境内公司增资,使该境内公司变更设立为外商投资企业。资产并购系指外国

19、投资者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并通过该企业协议购买境内企业资产且运营该资产或外国投资者协议购买境内企业资产,并以该资产投资设立外商投资企业运营该资产。1.1.2 外商直接投资的领域与动态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是我国对外开放和加快市场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主动参与国际分工的重要举措。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的投资环境和市场运行环境日益改善,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商来华投资,使我国成为目前世界上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之一。截至2005年7月底,来自192个国家和地区的投资者在华累计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3万多家,遍及第一、二、三产业的几乎所有行业,实际投入外资金额达 6000亿

20、美元。全球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中近 450 家已在华投资,其中30多家设立了地区总部,外商投资设立的研发机构600多个。 在累计批准的53万家外商投资企业中,目前仍在注册运营有28 万多家,大部分经营状况良好,效益不扉。制造业为吸收外商投资的主要领域。截至2004年,企业数和合同金额分别占累计企业数和合同金额的 72.57% 和 64.76% 房地产业是第二大外商投资领域,企业数和合同金额分别占83.9%和17.73%;批发和零售业,占4.96%和2.86%;租赁和商业服务,占3.56%和3.37%。若从一、二、三产业来划分,外商投资企业分别占外商企业总数的 2.84%、75.0%和 22.

21、16%,合同利用外资金额分别占总额的1.94%、68.27%和29.79%。2008年全年非金融领域新批外商直接投资企业27514家,比上年减少27.3%。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924亿美元,增长23.6%其中,制造业占54.0%;房地产业占20.1%;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占5.5%;批发和零售业占4.8%;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3.1%。2008年分行业外商直接投资及其增长速度 数据来源: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行 业企业数(家)比上年增长%实际使用金额(亿美元)比上年增长%总计27514-27.3924.023.6农、林、牧、渔业917-12.511.928.9采矿业149-3

22、6.35.717.0制造业11568-39.7498.922.1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320-9.117.058.1建筑业262-14.910.9151.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523-20.528.542.1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1286-7.627.786.8批发和零售业5854-7.644.365.6住宿和餐饮业633-32.59.4-9.9金融业25-51.05.7122.5房地产业452-68.7185.98.8租赁和商务服务业3138-11.350.625.9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18397.215.164.2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138-10.43.424

23、.7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205-24.15.7-21.1教 育2460.00.412.2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10-23.10.263.1文化、体育和娱乐业170-17.92.6-42.8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1 0.0 国际组织6.0由上述数据可知,我国利用外商投资主要是在第二产业,但第一、第三产业外资利用速度增长迅速。1.2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背景分析我国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将国家的工作重点转向经济建设。由于建设资金和技术引进所需的外汇极度短缺,政府提出在保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引进外资弥补国内资金的不足,增强出口能力,增加国家的外汇收入;同时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

24、,为确保引进外资,我国政府制定了诸多优惠政策、例如对外商作为投资进口的设备减免关税、对三资企业所得税实行免二减三,以及提供人员和技术支持等。同时,为防止外资对国内企业构成冲击、保持对外资的控制,我国又颁布相关法律和行政法规,限制独资企业,坚持中方在合资企业里的控股地位,外资企业产品应达到较高的出口比例等。这些政策措施首先吸引了大批从事加工贸易的劳动密集型的港澳台资本,迅速扩大了国内的就业和国民收入,改善了我国的国际收支状况,缓解了西方国家对华投资以内销为主而产生的外汇平衡压力。产品销售以我国国内市场为主,以弥补国内短缺。我方坚持在这类合资企业中的控股地位,力图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和管理。吸引外商

25、直接投资的数量迅速增长,外资的大量流入增加了国民总产出、出口、税收和社会就业,提高了国民和国内企业的市场竞争意识,推动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但迄今,我国通过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在引进国际先进技术、促进民族工业技术进步和产业成长方面,成效并不显著。“以市场换技术”战略实施的结果是我国单方面出让市场,随着我国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外商直接投资相对我国民族工业的竞争优势将更加突出。1.3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随着世界经济的大融合,各国间经济发展联系紧密,外商直接投资影响越来越大,对各国就业,产业升级,外贸等环节产生了重要影响。 1.3.1外商直接投资对进出口和国际收支的影响

26、外商投资企业多数从事加工贸易,拥有现成的海外市场营销网络,加上我国对其实行的一系列优惠政策,这都极大地刺激了外资企业进出口的增长。 外资企业的进出口增加了我国贸易总量,改进了我国出口商品的结构,外商投资企业出口中,工业制成品平均达到90%多我国出口商品的整体结构得到优化。但是,外资企业的进出口大多属加工贸易,我国除了从中获得少量的工缴费收入,国内产业得不到带动,因此加工贸易远不如一般贸易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重大。另外,这类外资企业大多为港澳台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享受关税、所得税和土地使用等优惠,与同类的国内企业相比,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特别是在纺织品等进口国设限的主动配额分配上,由于其出口销路广

27、,对国内非外资企业的出口配额挤占严重。 外商直接投资可以增加国家外汇储备,同时也带来风险,这就是利润汇出对国际收支平衡产生的潜在压力,亦即每年新增外资和原有外资企业的再投资所产生的汇出利润不断增长,使经常项目的顺差收窄,甚至转为逆差,从而使国家的国际收支情况恶化。1.3.2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成长的影响我国通过外商直接投资引进了相对于我国技术水平而言比较先进的技术,这些技术主要分布在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上。在外商投资企业的竞争压力和示范作用下,我国国内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劳动生产率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部分行业、例如家用电器行业,通过合资引进先进技术后缩小了与西方国家的技术差距。但是外商直接投资

28、对国内产业的发展既有带动和示范的一面,又对其自身和国内产业的成长构成抑制。表现在:国有企业因机制障碍越来越难以适应竞争加剧的形势,国有部门的萎缩引起城市市场的相对萧条,最终又限制了外资的发展。这是一种“双输”的格局,说明如果引进外资的综合结果是压制了国内企业的成长,对东道国和外商直接投资均不利。当然,受到伤害最大的还是东道国自身,国内产业萧条的长期后果只能由自己消化解决,外商直接投资通过“转移价格”等方式早已收回全部投资。近30年来,我国引进的外商直接投资降低了我国工业结构的整体效益。外商直接投资大多只是将其生产过程最终的组装工序移至我国,因此对我国产业的前后关联度低,对当地价值增值的贡献也就

29、不大。外商投资企业趋之若鹜的工业部门是投资量较少、价值增值率和利税率较低的下游加工行业,就总体而言,我国不少企业未能通过合资消化、吸收先进技术,逐步形成自主研制开发能力。造成这一状况的外因是,外资方采取的一系列技术保护措施与上述国内因素相互作用,遏制了我国产业技术的进步和实现技术超越的潜力。首先,由于技术是重要的无形资产,跨国公司为保持竞争力,往往将技术通过内部市场转让给其子公司,对转让的技术、尤其是核心技术采取严格的保密措施。被转让技术的先进性与跨国公司占子公司股权的比例呈正相关,就是说跨国公司在我国的合资企业中取得控股地位以后,才会真正转让先进技术;在跨国公司不具有股权优势时,往往仅转让二

30、三流技术,这样不仅得以延长其产品生命周期和技术专利期,适应了引资国对适宜技术的需求,又通过技术垄断和品牌控制等掌握着对企业的实际支配权。可见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成长是一把双刃剑。本文将从外商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关系角度展开分析。首先要来审视一下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现状,进而再分析两者的关系。第2章 我国产业升级现状分析2.1我国产业结构现状分析2.1.1我国产业结构的现状改革开放后,我国的三大产业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第一产业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比重稳步提高,对GDP的贡献率基本上在60%以上,个别年份甚至达到了70%;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逐年增加。综合分析可以发现,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

31、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第三产业虽然发展迅速,但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还相当有限。当前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当中,近3/4来自制造业,重化工业加速发展的特点十分明显。农业的基础地位依然薄弱,产业化水平低,严重制约了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和农产品竞争力的提高。随着市场机制调节作用的增强,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和影响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来,当前,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关键是结构问题而不是总量问题。具体分析如下:首先,三次产业结构偏差。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产业结构严重偏离“标准模式”。所谓“标准模式”是指各个国家产业结构现状及其变动的基本趋势。这种趋势是由需求结构变动的一般趋势决定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

32、的显著变化,使这种偏差程度有所改善。然而即使到新世纪,我国产业化结构与工业化过程中结构变动的一般规律仍有明显偏差。当前我国产业结构有以下特点:1、第一、二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偏高,服务业的比重偏低,2007年,我国第一产业在GDP份额为11.3%,第二产业在GDP份额为48.6%,第三产业在GDP份额为40.1%。按照世界银行的数据,目前全球第一、二、三产业的平均构成约为43264,而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21%左右。相比之下,我国第三产业的比重比世界平均水平低大约23.9个百分点,而第一产业比世界平均水平高约7.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则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16.6个百分点。2、就业结构中,

33、农业所占比重过高,服务业比重偏低。2007年,我国第一产业的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高达40.8%,第二产业的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为26.8%。第三产业比重偏低就业率为32.4%。而同时世界其他一些国家三大产业就业人口比重如下所示: 按三次产业划分的就业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网国家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中国40.8%26.8%32.4%德国2.50%31.90%65.50%日本4.60%28.80%65.60%韩国8.80%27.60%63.50%美国2.50%21.60%75.90%南非10.30%24.50%65.10%新西兰8.20%22.30%69.50%英国1.20%23.5

34、0%75.30%3、城市化程度。2007年,城镇人口在我国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为44.94%,农村人口在我国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为55.06%,世界平均城市化水平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数的51.7%,表明我国标准化水平远远落后于工业化过程。其次,轻工业比重偏差。最近几年,关于今后我国重工业应该得到较快发展,重工业在工业产出中的比重应有较大幅度上升的观点比较流行,主要理由是我国工业在80年代和90年代上半期的发展过于“轻型化”,我国目前的重工业比重较低,轻工业比重较高。2.1.2我国产业结构问题的原因分析出现以上结构偏差的原因如下:1、我国国情的影响。我国国情具有独特性,第一,我国封建社会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35、小农经济、农业比重高已经维持了很长时间,不可能一下子就发展高水平的工业、服务业。第二,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长期遭受帝国主义列强的瓜分埋下了产业结构偏差的烙印。第三,农村人口和农业劳动占有较高比重。由于我国目前农村居民收入水平较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还未完全解决,这就无形中为产业结构偏差埋下了伏笔。2、政府干预的影响,即产业政策的影响和客观经济政策的影响。改革开放前,我国是计划经济体制,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只讲需要、指令,不讲优化、合理、配套。到90年代中后期至今,除体制性原因没有完全清除或者清除偏差需要较长时间外,还要受统计口径的影响,例如大批被记入“农业劳动力”的人口,已经以“民工”的身份进

36、入非农产业。在推进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政府直接调整产业结构的行为要逐步减少,但由于目前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生机与很多政府性因素密切相关,政府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政策性作用需要在调整中加强。3、体制性问题的制约。由于第三产业的许多领域还未向非国有经济和外资经济开放,导致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而另一方面,工业领域开放程度较高,竞争较为充分,产业生产率的提高较快,这就更拉大了偏差。4、我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所决定的。根据美国学者钱纳里的六阶段划分法,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而其特点是:制造业内部由轻型工业的迅速增长转向重型工业的迅速增长,非农业劳动力开始占主体,第三产业开始迅速发展,这就是所

37、谓的重化工业阶段。而我国正处于这个发展阶段,这就决定了我国的产业结构现状。2.2产业结构升级对我国经济社会的作用1、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城市竞争力。优化的产业结构对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极大的制约了我国城市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是由数量扩张,结构转换和技术水平提高构成的经济发展过程,保持一个国家或城市经济持续,协调,快速发展,只有通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和产业结构合理才能得以实现。培育主导产业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应该根据技术发展和市场变化,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发展优势产业,不断提高城市竞争力。2、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建康发展。优化我国产业结构将对我国经济产生重要影响,首

38、先第一产业实行高度机械化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解放农村劳动力,发展现代化的机械制造工业实现工业的现代化。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吸纳更多自由劳动力就业,提高了人民的收入,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的增长拉动我国产业进一步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的繁荣。2.3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制约因素1、政府行为偏差制约。一般而言产业结构升级是市场竞争的结果,政府的职责是保证市场的有效性,为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从我国国情来看我国由计划经济转变为现在的市场经济但计划经济的思维在根本上没有改变。政府调控作用并没有真正发挥出来产业结构转换升级依然没有以市场引导为主,而主要是受产业政策和政府投资等政府行为影响。2、就业结构和消费水平制

39、约。按照产业结构转换的正常进程,农业就业比重以更大幅度降低,才能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满足第二第三产业发展需要。我国城市化水平远远落后于工业发展进行程从而造成第一产业劳动力过剩第三产业劳动力不足,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购买力不足严重影响产业结构升级。3、技术创新制约。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一直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也是产业升级的重要动力。由于技术进步经济总量经济规模不断扩大新部门或行业迅速发展而成为新经济增长阶段的主导产业。由于主导产业具有明显的增长优势,技术进步优势,制度创新优势和结构关联优势,其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会引起其他部门的广泛模仿,从而导致产业结构的转换与升级,由于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直

40、接制约了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第3章 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产业升级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产业升级不断提升吸引了大量外资。外资增加,近而不断促进我过经济发展但由于我国在利用外资方面还有些不足,导致外商投资对我国产业升级既是机遇又是挑战。3.1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升级的影响纵观外商投资在华的发展,可以肯定地说,30年来,外商投资在物质、财力、技术和人员等方面为提升我国产业竞争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且外商投资也一直紧随或是领先着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步伐。3.1.1改革开放初期外商投资决定我国产业发展状况从改革开放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利用外商投资的规模日益扩大,90以上的外商投资流

41、入量集中于服装、鞋类、箱包、塑料制品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尽管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并没有明显的带动作用,但是作为固定资产投资主要来源的外资及其投向仍然是决定我国产业发展状况的重要因素。同时,外资带来的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及其扩散效应和示范效应,促进了国内利用外资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也间接促进了我国产业的发展。当前,我国的纺织品、轻工产品、金属制品及小家电等在国际市场已经具有了较强的竞争力,并完全具备独立发展和向海外扩张的能力,这与引资初期外资大规模投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带动效应不无关系。3.1.2外商在华投资逐渐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产业转移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在华

42、投资逐渐向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转移,其中包括微电子行业、汽车制造业、家用电器业、通讯设备业、仪器仪表业、制药业等。我国社科院的一项研究表明,全球500强企业在华投资主要集中在电子及通信设备、机械、交通运输设备、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4类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投资项目合计486个,占在华投资项目的40,投资规模合计l661亿美元,占500强在华投资规模的55;而在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行业的投资不到6亿美元,仅占外资在华投资总和的2。外资工业的平均资本装备率达到9118万元人,比非外资工业的平均水平高6,人均销售额比非外资企业高l.6。外资的增长对提升我国工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和投入产出效率发挥了十分重

43、要的作用。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可以从下面这一实例中清晰可见:据商务部统计,2007年111月,广东省的外商投资在保持存量快速增长的同时,投资结构也发生了变化。1、投资向第三产业倾斜。2007年111月,广东第三产业新签项目4302个,同比增长37.0%;合同外资额l4978亿美元,同比增长l09.9%;实际利用外资60.19亿元,同比增长826,占全省利用外资总额的37.1%,同比上升12.3%。其中,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开发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实际利用外资增幅在1倍以上。2、加工装配业务利用外资下降。受国家加工贸易政策调整的影

44、响,2007年111月,广东新签加工装配合同2055项,同比下降l94:合同外资额2345亿美元,同比下降l69;实际利用外资2291亿美元,同比下降09。3.2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伴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将进一步提高,人民收入又提上了一个新台阶,从而使生产和消费市场更加广阔,对外商投资的吸引力度将进一步增强。外商之间在我国的投资竞争激烈,有利于我国引进高质量的外资。产业结构对外资的影响主要通过以下两个方面体现:1、社会的进步有利于吸引外资。产业结构升级导致我国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硬环境,目前我国公路总里程已达370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总里程

45、6.5万公里,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2009年铁路总运营里程将达到8.6万公里,超过俄罗斯,仅次于美国,位居全球第二。电话用户总数已超过 6.5 亿户,居世界第一;互联网用户数超过9400万户,居世界第二。今后几年,我国的交通、通信基础设施还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中外企业不仅在该领域有大量合作机会和潜力,同时日臻完善的基础设施也为投资者们提供了便利条件。2、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利于吸引外资。近五年来,我国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在经济方面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连续五年超过10%;2006年经济总量达到26452亿美元,跃升为世界第四位,人均国民生产总之已经达到2010美元,居民消费结构稳步升级

46、,我国已经进入了中等收入行列。随着小康社会的全面推进,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将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我国人均收入水平将不断提高,居民消费率将稳固上升,这必将催生出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同时,随着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稳步推进,教育、就业、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我国劳动力的整体速度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将加速我国、高素质劳动力市场的形成。目前在华外资企业与我国企业一道已经成为推动小康社会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和力量。我国的和谐社会是外资企业在我国良好发展的社会关键,我国实现全面小康是外资企业生存发展的巨大市场潜力和远景,这一切都为外

47、资企业在我国可持续发展展现了广阔的前景。第4章 以外商直接投资促进我国产业升级的措施4.1利用政策手段提高外资质量外商在我国投资办厂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成熟的管理体系,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发展模型,我国政府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应该引导外商投资并支持我国产业学习吸收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式,还要有步骤地引导外资进入我国鼓励发展的行业。自解除禁止外资进入的政策以来,我国陆续出台的相关外资法律和政策就成为了引导外商在华投资的“准绳”。从外商投资的三部基本法律的相继出台和及时更新,到外商投资相关产业、金融、税收等政策的逐一颁布,我国指导外商投资的法律框架逐步完善。我国的外商投资政策也经历了投资激励、有

48、条件限制、适度调整等阶段,这集中反映了我国吸引外资的目的以及对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规划。从外商在华投资的产业来看,外商投资有自身的产业偏好,多集中于制造业领域,而在制造业内部,外商投资企业的产业结构也存在较大的差别。外商投资大多偏向于成品加工业,尤其以生活消费品居多。因此,要想达到我国的引资目的,需要通过政策措施吸引外资流向我国政府鼓励投资的产业。强化外商投资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实现企业、社会、环境可持续协调发展。加强企业社会责任宣传,提升社会责任意识,形成良好的舆论环境。加强外商投资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倡导外商投资企业通过依法经营、加强环境保护、提高技术转让水平、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等,最大限度地

49、发挥外商投资企业的积极作用我国的外商投资政策历经几次调整,已成为调整我国产业布局和外资偏好之间的媒介。我国对外资的审批程序逐渐简化,而且鼓励类别的项目数量也越来越多;对于投资电子、化学、冶金等技术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外商投资采用了相对较为宽松的政策,而对投资于服装、食品制造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外商投资企业实行了较紧的政策。正是在我国外资政策的指引下,外商投资按照我国产业结构的整体布局有步骤地进行着。4.2 优化外商直接投资环境 1、制定相应法律法规。主要是制定不同所有制经济主体兼并和收购的法律法规,规范市场秩序,尽快与国际接轨。我国加入WTO 后,跨国并购的投资方式将是国际资本对华投资的

50、一种必然趋势。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我国在新形势下有效地吸引外资,允许外商来华以并购企业的方式投资,就必须为外商对华跨国并购做好准备。 2、完善资本市场,并逐步开放。资本市场是跨国企业购并的主要渠道,没有规范的资本市场,企业购并将很难进行。 3、制定新的监管体系和形成新的竞争关系。目前全国还没有一个权威性的机构统一管理外商投资企业,这种情况不利于对外资企业的协调管理。因此,国家应尽快建立一个统一机构,对外商投资进行统一管理。同时,要制定竞争政策,维护良好的竞争环境,特别是要利用外商投资把竞争机制引向第一三产业,提高一三产业的竞争优势。投资环境是资本增值的摇篮,任何外商在投资过程中都会考虑东道国的

51、投资环境,这是引资的前提,因此,改善外商投资环境将是吸引外资的关键一步。4.3逐步取消外商投资的优惠政策 1、在利用外资初期,由于我国经济尚未进入高速增长阶段,国内体制和宏观经济环境对于外国投资者来说都不稳定,实行某种程度上的优惠政策是不可避免的。外资的优惠待遇集中体现为税收优惠,而实际上外国投资者越来越注重的是公平竞争的环境和巨大的市场潜力。 2、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税收优惠的吸引力相对减弱。近年来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实践表明,对外资实行优惠政策,非但作用不大,而且还被少数外商投资者和某些国内企业钻了政策的空子,造成国家税收和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这不仅干扰了我国国内的经济秩序,而且也阻

52、碍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正常进程。因此,今后应逐步改变现行的主要依靠税收等优惠政策来吸引外商投资的做法。3、取消歧视,减少限制。从一些大型跨国公司决策者的反应来看,他们十分重视东道国的宏观经济政策与投资环境的稳定与完善,对投资的税收等优惠并不十分在意,而对所谓歧视性与限制性问题,则十分敏感。可见,取消歧视,减少限制是我国引进大中型高技术含量的外资项目和提高利用外资水平的迫切需要。因此,为了吸引更多、更好的外资和技术,应当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对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及其部门规定中的歧视待遇进行全面的分析、衡量,该终结的终结,该调整的调整。 4、分别引进外国先进技术与接受外商直接投资。对目前我国来讲,如何把引

53、进外国技术与接受外商直接投资成功地分离开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战略。由于我国国内金融市场欠发达,导致许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很难通过资本市场的融资来解决自身发展资金的匮乏问题,当它们寻求引进先进技术的发展战略时,不得不接受技术引进与FDI相互捆绑的无奈选择。但是,我们并没有购买外国技术的专利或许可证,使得核心技术仍然掌握在外国人手中。与此同时,各级政府为了谋求经济发展,常常给予外商投资许多类似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等超国民待遇,使外商投资获得超额利润。由此造成了我国等发展中国家以一种大大削弱国内企业增长的方式,来吸引夹带了国外金融资源的外国技术。而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和管理技能的这种方式,往往与促进国

54、内企业增长与金融发展为基础的经济增长是不相协调的。4.4企业应该利用外资投资吸引人才转变生产方式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之一是竞争,一切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以人为本,解决好如何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到企业工作、为企业工作的问题是企业生存和发展永久的命题,也是企业的当务之急。企业不论规模大小,在人员的稳定性方面具有相对较强的优势,利用外资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给人才提供好的发展平台,不断壮大人才队伍,提高企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利用人才和资金再利用先进的管理方式才能大力发展企业转变生产方式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结 论 我国在引进和利用外资时制订相应的政策,吸引大量人才,外资的高效充分利用使我国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55、,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对外资利用的产业结构升级效果已经显现。2007年,我国对外贸和投资领域的政策作了较大调整,其中包括限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调整加工贸易政策、降低出口退税率、实行“两税合并”实行新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等。一系列政策的颁布向外商发出了信号,我国已经进入了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阶段。面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宏观形势,一系列旨在引导外资走向的政策措施推出,沿海地区作为产业和政策走向的“晴雨表”已率先显示出外商投资转移的趋势。由此可见,外商投资在我国政策的调整下已经开始在产业结构升级中发挥作用,并将最终成为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中举足轻重的一支力量。参考文献1.沈爱凤.外

56、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分析N. 集团经济研究,2005年 第11期.2.孙合珍.我国产业结构的现状及对策J.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刊),2002年1月第22卷第一期.3.孙久文.区域经济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1日.4.史云庆. 外商投资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J.中国贸易救济,2008年2期总第115期. 5.刘亚娟.外国直接投资与东道国产业结构演进的相关理论比较J.黑龙江省对外经贸2006年第10期.6. 李晓超.中国统计年鉴M. 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7.潘伟志.产业转移内涵与机制探析J.生产力研究,2004(10).8.谭顺福.中国产业结构的现状及其调

57、整J.管理世界,2007(6).9.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0.陈文敬.中国利用外资现状及走向J.中国对外贸易,2006年2期.11.王清,王业涛.我国产业结构的现状及调整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6年1月.12.余光英.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产业升级J.金融投资,第284期.13.继续积极有效利用外资着力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全景网络证券时报,2006年08月09日.14.刘力、许民入世后的中国外资政策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2年4月. 15.李舯.论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的影响J.中山大学学报,2008,48(2).致 谢抚今思昔,四年的大学学习,经济与管理学院的领导、老师及相关

58、部门的老师给予我极大的帮助和支持,正是由于他们的辛勤的工作,使我能够顺利完成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在此向他们表示深深的谢意!同时也要感谢我的同学和父母对我学习和生活上的帮助和关心。我将铭记恩师的教诲与恩情,以努力的工作回报导师,回报社会。在本人的撰写过程中,从资料收集、选题、开题、撰写、修改、最后定稿,指导老师*老师都给予了具体的悉心指导,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各位授课老师也给予了许多启示和帮助,同时文中还借鉴了有关研究者的相关著述,在此一并表示诚挚的感谢!由于水平有限,对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问题研究还是很肤浅的,还有许多不足和欠缺,恳请各位老师、专家学者批评指正! * 2010年4月15日19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