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 复习资料.doc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78390478 上传时间:2022-04-21 格式:DOC 页数:48 大小:508.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药学 复习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中药学 复习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中药学 复习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资源描述:

《中药学 复习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学 复习资料.doc(4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 一 章 解 表 药【含义】凡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为解表药又叫发表药。 表邪:即在表的邪气,外感六淫之邪。【主治】外感表证(感冒)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或有汗不畅、脉浮。【使用注意】1.中病即止,不宜发汗太过,以免耗伤气阴(大汗亡阳,多汗伤阴)。2.入汤剂不宜久煎,以免有效成分挥发而降低药效。3.表虚自汗、阴虚盗汗以及疮疡日久、淋证、失血(血汗同源)患者慎用。1 发散风寒药本类药物多属辛温,发汗力强,以发散风寒发汗、发汗解表、发表散寒、解表散寒、散风寒、辛温解表为主要作用,主治风寒表证:恶寒发热,无汗或汗出不畅,头身疼痛,鼻塞流涕,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紧等。麻 黄 桂

2、枝 紫 苏1.解表散寒风寒感冒。对风寒表证而兼气滞,胸脘满闷、恶心呕逆者(肠胃型感冒)较为适宜。2.行气宽中脾胃气滞,胸脘胀满,恶心呕吐。3.行气安胎气滞之胎动不安。4.解鱼蟹毒,用于食鱼蟹中毒而致腹痛吐泻者。苏叶:长于发散风寒;苏梗:偏于行气宽中、安胎。 生 姜1.解表散寒风寒感冒。2.温中止呕素有“呕家圣药”之称,随证配伍可治疗多种呕吐。对胃寒呕吐最为适宜。3.温肺止咳肺寒咳嗽。 香 薷 “香薷乃夏月解表之药”1.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外散表寒,内化湿浊,为祛暑解表之要药。2.利水消肿水肿而有表证者。力弱,少用。 荆芥 防风 防风为“风药中之润剂” 羌 活 1.解表散寒止痛风寒感冒。 解表散寒

3、力强,又能祛风胜湿,止痛,对于外感风寒夹湿的表证尤为适宜; 本品长于散太阳经之风寒而止痛,对于风寒感冒兼太阳头痛(后头痛)者较为适宜。2.祛风胜湿止痛风寒湿痹。 本品其性上行,对上半身风寒湿痹、肩背肢节疼痛者尤为多用。 白 芷 治鼻渊之要药。1.解表散寒风寒感冒。力较温和。2.祛风止痛本品辛散温通,长于止痛,且入足阳明胃经,故善治头面诸疾而止痛。用于头痛、牙痛,尤以阳明经头痛前额头痛、眉棱骨痛、牙龈肿痛为多用。3.通鼻窍止痛为治鼻渊之要药。 用治鼻渊鼻窦炎,鼻塞不通,浊涕不止,前额疼痛。4.燥湿止带本品辛温香燥,善除阳明经湿邪而止带,用于寒湿带下。也可用于湿热带下。5.消肿排脓为外科常用药物,

4、对于疮痈肿毒,无论破溃与否皆宜。 细 辛 治鼻渊之要药1.解表散寒本品既散在表之风寒,又除在里之寒邪(能祛表里之寒),用于风寒感冒、阳虚外感之证2.祛风止痛本品善于祛风散寒,且止痛之力颇强,可用于头痛、牙痛、痹痛等多种寒痛证。3.通鼻窍止痛为治鼻渊之要药。用治鼻渊鼻窦炎,鼻塞不通,浊涕不止,前额疼痛。4.温肺化饮肺寒咳喘。藁 本 藁本治头痛于巅顶之上1.祛风散寒止痛风寒感冒,头痛。2.祛风胜湿风湿痹痛。苍耳子 辛 夷2 发散风热药本类药物多属辛凉,辛以发散疏散、宣散风热为主要作用,发汗解表作用较发散风寒药缓和,又称“辛凉解表药”。主要适用于风热感冒以及温病初起邪在卫分,症见发热、微恶风寒、咽干

5、口渴、头痛目赤、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浮数等。薄荷 牛蒡子 蝉蜕桑叶 菊花桑叶:以霜降后采集者为佳,名“冬桑叶、霜桑叶”。菊花:黄菊花:又名“杭菊花”(主产于杭州),长于疏散风热;白菊花:又名“甘菊花、滁菊花”(味甘,主产于安徽滁县),长于平肝、清肝;野菊花:系野生者,长于清热解毒。蔓荆子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本品轻浮上行,解表之力较弱,长于疏散头面之风热而清利头目,用于风热感冒,头昏头痛,目赤肿痛。柴 胡 1.解表退热善于解表退热和疏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用于表证(无论风热、风寒表证)发热及少阳寒热往来.2.疏肝解郁肝郁气滞证。 如逍遥散(和剂局方)。3.升举阳气升阳举陷气虚下陷,脏器脱垂。如补中

6、益气汤(脾胃论)。*使用注意:柴胡其性升散,古人有“柴胡劫肝阴”之说,阴虚阳亢,肝风内动,阴虚火旺及气机上逆者忌用. 升 麻 1.解表外感表证。力弱,一般表证少用,或作辅药。2.透疹麻疹不透。3.清热解毒多种热毒证。 本品善清解阳明热毒,故胃火炽盛成毒的牙龈肿痛、口舌生疮、咽肿喉痛以及皮肤疮毒等尤为多用。4.升举阳气气虚下陷,脏器脱垂。*使用注意: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宜生用,升阳举陷宜炙用。 葛 根1.解肌退热表证发热,无论风寒与风热,均可选用本品。 本品既能辛散发表以退热,又长于缓解外邪郁阻、经气不利、筋脉失养所致的颈背强痛,故对表证兼有项背强痛者尤宜。2.透疹麻疹不透。3.生津止渴热病口渴,

7、消渴证。4.升阳止泻本品鼓舞脾胃清阳之气上升而奏止泻痢之效,主治脾虚泄泻 。 *使用注意解肌退热、透疹、生津宜生用,升阳止泻宜煨用。淡豆豉 1.解表有宣散之性,性质平和,解表力弱,无论风寒、风热表证,皆可配伍使用。2.宣发郁热,除烦本品既能透散外邪,又能宣散邪热而除烦,用治热病烦闷,*本品与麻黄、苏叶同制,其性偏温;与桑叶、青蒿同制,其性偏凉,湖北地区所用者多为温性。【学习要点】3.综合比较:麻黄:发汗解表,力强,风寒表实证;桂枝:发汗解表,力缓,风寒表实、表虚证皆宜;紫苏:发表、行气,外感风寒,内有气滞之证;荆芥、防风:祛风解表,寒、热表证皆宜;香薷:发表、化湿,外感风寒,内有湿阻之证;生姜

8、:力弱,风寒感冒之轻证;细辛:祛表里之寒,风寒感冒及阳虚外感之证;柴胡:善于解表退热和疏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用于表证(无论风热、风寒表证)发热及少阳寒热往来之证。葛根:解肌退热,长于疗颈背强痛,对表证兼有项背强痛者尤宜。4.品种:菊花:黄菊花:又名“杭菊花”(主产于杭州),长于疏散风热;白菊花:又名“甘菊花、滁菊花”(味甘,主产于安徽滁县),长于平肝、清肝;野菊花:系野生者,长于清热解毒。5.特殊用法:香薷冷服;薄荷后下;辛夷包煎 6.处方用名:辛夷迎春花、木笔花 牛蒡子牛子7.炮制:麻黄发汗生用,平喘炙用。葛根解肌退热、透疹、生津宜生用,升阳止泻宜煨用。第二章 清 热 药【含义】 凡以清解里

9、热、治疗里热证为主的药物,称为清热药。【功效】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燥湿、清虚热。【主治】里热证(外无表邪,内无积滞,纯属火热的里证)。热证:是指阳邪亢盛的病证。卫、气、营、血:代表温热病在病变过程中,疾病浅深轻重各异的四个阶段。其中,卫分证代表着温热病的初期,邪在肌表的证候,不属于里热证的范畴。里热证:包括气、营、血分证,各脏腑热证,虚热证(即除表热证以外的一切热证)。【配伍】1.里热兼有表证,治宜先解表后清里,或配解表药用,以达到表里双解;2.气血两燔者,当气血两清。【使用注意】本类药物性多寒凉,易伤脾胃,故脾虚,食少便溏者慎用。1 清热泻火药本类药物多属于寒或甘寒,入气分,清热力强,以清

10、泄气分邪热和各脏腑之热为主要作用。适用于:1.气分证(温热病的化热阶段):高热大热、口渴大渴、汗出大汗出、脉洪大。简称“四大证”。2.各脏腑热证:如肺热咳喘,胃热炽盛之牙龈肿痛,心火亢盛之口舌生疮、神昏谵语,肝火上炎之目赤肿痛等。芦 根1.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除烦热病伤津,烦热口渴。2.清胃止呕胃热呕哕。3.清肺止咳肺热咳嗽,肺痈吐脓。4.清热利尿热淋涩痛。特点:上清肺热以止咳 , 中清胃热以止呕 , 下能利尿以通淋,清热泻火之力不及石膏、知母,但清热不碍胃,生津不敛邪为其所长。天花粉 (瓜蒌根)1.清热泻火,生津止渴热病烦渴及消渴证。清热不及芦根,生津较优。2.清肺润燥肺热燥咳。3.消肿排脓疮

11、疡肿毒。 二者名称、功用相似,可以相互替代使用,但决非一物。栀 子 1.清热泻火除烦热病心烦,与淡豆豉同用,如栀子豉汤(伤寒论)。2 . 清热利湿退黄、通淋湿热黄疸、血淋涩痛,如茵陈蒿汤(伤寒论)、八正散(和剂局方)。3. 凉血止血血热出血(焦栀子功专凉血止血)。4.清热凉血解毒火毒疮疡。5.消种止痛研末(水调或醋调)外敷,用于外伤性肿痛。*使用注意:特点:本品既入气分,又入血分,为“气血两清”之品;清热之中又能利湿,为“清利”之品。生用偏于清热泻火,炒焦偏于止血。 本品苦寒伤胃,脾虚便溏者不宜用。夏枯草:清肝火,散郁结,主治肝经病变,为“清散”之品。2 清热燥湿药本类药物多属苦寒,清热之中,

12、燥湿力强,故称为清热燥湿药,主要用于湿热证。本类药物苦能燥湿,过服易伐胃伤阴,凡脾胃虚寒,津伤阴损者应慎用。1.黄芩:清热多生用,安胎多炒用,清上焦热可酒炙用,止血可炒炭用。 枯芩为生长年久的宿根,善清上焦肺火,主治肺热咳嗽痰黄; 子芩为生长年少的子根,善泻大肠湿热,主治湿热泻痢腹痛。龙 胆 1.清热燥湿湿热证。其性沉降,尤善清下焦湿热,常用治下焦湿热所致诸证。2.泻肝胆火本品以清泻肝胆实火见长。 用于肝火头痛、目赤耳聋、胁痛口苦,及肝经热盛,热极生风之高热、惊风抽搐。本品大苦大寒,纯泻无补,以泻肝胆实火,除下焦湿热见长。秦 皮 1.清热燥湿,收涩止痢、止带湿热泻痢、带下。2.清肝明目肝热目赤

13、肿痛、目生翳膜。苦 参 1.清热燥湿湿热证。 治湿热泄痢,功似黄连; 治湿热带下、阴肿阴痒、黄疸,功似黄柏、龙胆草。2.杀虫止痒为治疗皮肤病之要药,可用于多种皮肤病。如湿疹湿疮、皮肤瘙痒、疥癣。3.清热利尿小便不利、灼热涩痛。白鲜皮 1.清热燥湿湿热黄疸,风湿热痹。 2.祛风解毒止痒湿热疮毒、湿疹,疥癣。3 清热解毒药本类药物性质寒凉,清热之中更长于解毒,具有清解火热毒邪的作用。主要适用于热火毒证:如痈肿疮毒、丹毒、瘟毒发斑、痄腮、咽喉肿痛、热毒下痢等。火热之毒的致病特点:1.发病急,来势猛,证情重,热势高; 2.多具传染性、流行性; 3.特殊证候:局部红、肿、热、痛、功能障碍。大青叶为菘蓝叶

14、;板蓝根为菘蓝或马蓝的根;青黛为马蓝、蓼蓝或菘蓝的茎叶经加工制得的粉未。三者大体同出一源,功效亦相近,皆有清热解毒、凉血消斑之作用。穿心莲 (煎剂易致呕吐,故多作丸、散、片剂。)1.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火热毒邪诸证。 如外感风热,温病初起; 肺热咳喘,肺痈吐脓,咽喉肿痛;痈肿疮毒,蛇虫咬伤。2.清热燥湿湿热诸证。尤善止痢,治湿热泻痢脓。贯 众 1.清热解毒风热感冒,温毒发斑。 2.凉血止血血热出血。 3.杀虫多种肠寄生虫病。杀虫及清热解毒宜生用; 止血宜炒炭用。外用适量。蒲公英:简称“公英”。因其开黄花,主根圆锥形,似钉状,又名“黄花地丁”。蚤休 1.清热解毒痈肿疔疮,毒蛇咬伤。 2.凉肝定惊小

15、儿热极生风,手足抽搐。3.消肿止痛跌打损伤。释名:本品疗虫蛇之毒,得此治之,即能早休,故名“蚤休”。 “其苗一茎直上,每层七叶,至顶而花”,名“七叶一枝花”。凡二、三层,名“重楼”。又名“草河车”。谚语云:“七叶一枝花,深山是我家,痈疽如遇着,一拟手拈拿”土茯苓 (解汞毒,为治梅毒的要药 )解毒,除湿,通利关节本品既解梅毒,又解汞毒,为治梅毒的要药。用于梅毒或因梅毒服汞剂中毒而致肢体拘挛、筋骨疼痛者。服药时忌茶,饮茶能致脱发; 鱼腥草:本品全草入药,因其鲜茎叶有浓烈的鱼腥气,故名。白头翁 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为治热毒血痢之要药。白花蛇舌草1.清热解毒痈肿疮毒,咽喉肿痛,毒蛇咬伤。 近年利用本品清

16、热解毒消肿之功,已广泛用于各种癌证的治疗。2.利湿通淋热淋涩痛。熊 胆 (宜用胶囊剂。)1.清热解毒热毒疮痈。2.清热息风止痉热极生风,惊痫抽搐。3.清肝明目肝热目赤肿痛、羞明流泪及目生障翳等。 使用注意:本品为熊的干燥胆汁。产于云南者称“云胆”,品质最优;产于黑龙江、吉林者称“东胆”,产量最大。现多以活熊导管引流的熊胆汁干燥后入药,称为“熊胆粉”。脾胃虚寒者忌服。虚寒证当禁用。4 清热凉血药本类药物性味多为苦寒或咸寒,入血分,以清解营分、血分热邪为主要作用。主要用于营、血分证出血斑疹紫暗、各种出血,神志病变躁扰不安、神昏谵语、舌绛。水牛角 (先煎3小时以上。)清热凉血止血血热妄行斑疹、吐衄。

17、 清热凉血定惊温病高热,神昏谵语,惊风抽搐。解毒热毒疮疡,咽喉肿痛。紫 草清热凉血,活血,解毒透疹温病血热毒盛,斑疹紫黑,麻疹不透。5 清虚热药本类药物药性寒凉,以清虚热、退骨蒸为主要作用。主要用于虚热证。 阴虚内热之骨蒸潮热、午后发热、手足心热、虚烦不寐、盗汗遗精、舌红少苔、脉细而数; 温热病后期,邪热未尽,伤阴劫液,而致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舌质红绛、脉象细数等。青 蒿 1.清虚热,除骨蒸温邪伤阴,夜热早凉;阴虚发热,劳热骨蒸,如青蒿鳖甲汤(温病条辨)。2.解暑暑热外感,发热口渴。 3.截疟疟疾寒热。白 薇1.清热凉血本品既清实热,又以退虚热见长。用于外感发热,阴虚发热,产后虚热等一切虚性发

18、热。2.利尿通淋热淋,血淋。 3.解毒疗疮疮痈肿毒,毒蛇咬伤,咽喉肿痛。地骨皮1.凉血除蒸阴虚发热,盗汗骨蒸。 2.清肺降火肺热咳嗽。如泻白散(小儿药证直诀)。银柴胡与柴胡:名称相似且均有退热之功。 然银柴胡能清虚热,除疳热,尤善治疗阴虚发热、小儿疳热; 而柴胡能发表退热,善治外感发热、邪在少阳之往来寒热。胡黄连与黄连:名称相似且均为苦寒清热燥湿之品,善除胃肠湿热,同为治湿热泻痢之良药。 然胡黄连善退虚热、除疳热; 而黄连则善清心火、泻胃火,为解毒要药。【学习要点】2.功效比较:石膏与知母,胡黄连与黄连,银柴胡与柴胡,黄连、黄柏与黄芩,生地与玄参,丹皮与赤芍,金银花与连翘第三章 泻 下 药【含

19、义】 引起腹泻(润滑大肠)促进排便【功效】泻下通便排除:胃肠积滞泻下攻积 体内积水逐水退肿 有害物质。使实热之邪通过泻下而清解清热泻火。【主治】1.胃肠积滞大便秘结; 2.体内积水水肿停饮。【配伍】1.里实兼表邪者,当先解表后攻里,必要时可与解表药同用,表里双解,以免表邪内陷;2.里实而正虚者,应与补益药同用,攻补兼施,使攻邪而不伤正。【使用注意】1.中病即止,切勿过剂,以免损伤胃气。2.年老体虚、脾胃虚弱者当慎用;妇女胎前产后及月经期应当忌用。3. 应用作用较强的泻下药时,当应用作用峻猛而有毒性的泻下药时,一定要严格炮制法度,控制用量,避免中毒现象发生,确保用药安全。1 攻下药本类药大多苦寒

20、沉降,以通便、泻火为主要作用。主要用于:1.实热积滞,大便秘结之证。 热病高热神昏、谵语发狂;2.火热病证 火热上炎之头痛、目赤、咽痛、牙痛;血热之吐血、衄血、咯血等上部出血证。上述病证,无论有无便秘,均可应用。配伍:以攻下药为主,配伍清热解毒药、活血化瘀药等,大 黄 1.泻下攻积攻积导滞、泻热通便、苦寒攻下为治疗积滞便秘之要药。对热便秘尤为适宜。2.清热泻火、解毒止血热毒疮疡,烧烫伤;血热吐衄,目赤咽肿、牙龈肿痛。3.逐瘀通经瘀血证。 4.清泄湿热湿热痢疾、黄疸。如茵陈蒿汤(伤寒论)。炮制:生大黄泻下力强;酒大黄泻下力较弱,活血作用较好,宜用于瘀血证;大黄炭则多用于出血证。芒硝 (冲入药汁内

21、或开水溶化后服。)1.泻下攻积,润燥软坚为治疗里热燥结之要药。对实热积滞,大便燥结者尤为适宜。2.清热消肿外用咽痛、口疮、目赤及痈疮肿痛。番泻叶 (多单用泡服)泻下通便热结便秘。芦 荟 1.泻下通便热结便秘。2.清肝肝经热盛之头晕头痛、烦燥易怒、惊痫抽搐等证。 3.杀虫疗疳小儿疳积。 2 润下药 (凡仁皆润)适用于年老津枯、产后血虚、热病伤津及失血等所致的肠燥津枯便秘。火麻仁 郁李仁3 峻下逐水药本类药攻伐力强,副作用大,非形证俱实者忌用;孕妇忌用;“中病即止”,不可久服;注意本类药物的炮制、剂量、用法及禁忌等,以确保用药安全、有效。甘 遂 京大戟 芫 花 运用:用量用法:入丸散服,每次0.5

22、1g。炮制:内服醋制用,以减低毒性。配伍:与大枣同用。虚弱者及孕妇忌用。 不宜与甘草同用。牵牛子 泻下逐水水肿臌胀,二便不利者。能通利二便以排泄水湿去积杀虫:虫积腹痛。 巴豆1.峻下冷积温通寒积寒积便秘。药性猛烈,能峻下冷积,开通肠道闭塞。2.逐水退肿泻水逐饮腹水臌胀。本品峻泻,有较强的逐水退肿作用。3.祛痰利咽喉痹痰阻。本品能祛痰利咽以利呼吸。治喉痹涎壅塞气道,呼吸困难,甚则窒息欲死者。4.蚀疮外用痈肿未溃、疥癣恶疮。运用:大多数制成巴豆霜用,以减低毒性。不宜与牵牛子同用。第四章 袪风湿药【含义】袪除风寒湿邪 治疗风湿痹证【功效】 袪风湿(袪风除湿、袪风胜湿):袪除留着于筋骨、肌肉、关节的风

23、湿之邪。【主治】风湿痹证痹证的产生:病因:风、寒、湿、热(多兼挟致病) 病位:筋骨、肌肉、关节 肝肾 病理:气血阻闭不通 病状:肢体疼痛、关节肿大、屈伸不利、筋脉拘挛等。痹证的分类:行痹(风痹):疼痛游走不定 痛痹(寒痹):痛有定处,遇寒则甚,遇热则减 着痹(湿痹):疼痛有重着感 热痹:疼痛兼有热象(如发热,关节红肿热痛)【配伍】行痹:选善能袪风的袪风湿药,佐以活血养营之品;痛痹:当选用温性较强的袪风湿药,佐以通阳温经之品;着痹:选用温燥的袪风湿药,佐以健脾渗湿之品;热痹:选用寒凉的袪风湿药,酌情配伍凉血清热解毒药; 久病体虚,肝肾不足:选用强筋骨的袪风湿药,配伍补肝肾、益气血的药物。【使用注

24、意】1. 袪风湿药,易伤阴耗血,阴血亏虚者应慎用。2. 多入酒或丸散剂(服用方便;慢病缓治;酒能增强袪风湿药的功效)。1 袪风湿散寒药本节药物性味多为辛苦温,入肝脾肾经。有较好的袪风、除湿、散寒、止痛、通经络等作用,尤以止痛为其特点,主要适用于风寒湿痹。独 活 1.袪风湿,止痛风寒湿痹。性善下行,尤以腰膝、腿足关节疼痛属下部寒湿者为宜。2.解表散寒风寒挟湿表证。 羌活与独活羌活与独活:均能袪风湿,止痛,解表,以治风寒湿痹,风寒挟湿表证。羌活性较燥烈,发散力强,常用于上半身之风寒湿痹;独活性较缓和,发散力弱,多用于下半身之风寒湿痹。二者主要区别点:燥性的强弱、发散力的大小和作用的部位。威灵仙 1

25、.袪风湿,通络止痛风湿痹证。其性善走,长于治行痹。2.消骨鲠骨鲠咽喉。对于体积小,而在食道中、下端者,疗效较好。谚语云:“铁脚威灵仙,糖醋一起煎,慢慢咽下去,铁针软绵绵”。川 乌 1.袪风湿风寒湿痹。善于祛风除湿、温经散寒,有明显的止痛作用,尤宜于痛痹。2.温经散寒止痛本品辛散温通,散寒止痛之功显著,又有麻醉止痛之效,可用于心腹冷痛,寒疝疼痛,跌打损伤,瘀肿疼痛。本品有大毒,内服一般应炮制用,生品内服宜慎;用量宜小,1.53g; 宜先煎、久煎。 孕妇忌用;不宜与贝母类、半夏、白及、白蔹、天花粉、瓜蒌类同用;酒浸、酒煎服易致中毒,应慎用。 蕲 蛇 1.袪风,通络本品性善走窜,能内走脏腑,外达肌表

26、,无处不到,为祛风要药。可用于多种风病: 风湿顽痹,尤善治行痹、顽痹; 中风口眼喎斜,半身不遂; 麻风,疥癣。 2.袪风止痉小儿惊风,破伤风。雷公藤 1.祛风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风湿痹痛(顽痹、热痹)。本品有较强的袪风湿,活血通络之功,为治风湿顽痹要药;苦寒清热力强,消肿止痛功效显著,尤宜于关节红肿热痛、肿胀难消、晨僵、功能受限,2.杀虫解毒麻风、顽癣、湿疹、疥疮、疔疮肿毒等。木 瓜 (治湿痹、脚气、转筋腿痛之要药) (舒筋活络之要药。)舒筋活络,和胃化湿本品善祛经络中湿邪,主要用于:1.风湿痹证。尤善治湿痹,筋脉拘挛。 2.脚气水肿。 3.吐泻转筋。2 袪风湿清热药本节药物多为辛苦寒,入肝

27、脾肾经。以袪风除湿、通络止痛、清热消肿为主要作用。主要用于风湿热痹。秦 艽1. 袪风湿,通络止痛风湿痹证。本品苦而不燥,药性平和,为风药中之润剂。无论寒痹、热痹均可应用。其性偏寒,故对热痹尤为适宜。2. 退虚热骨蒸潮热,疳积发热,如秦艽鳖甲散。 3. 清湿热湿热黄疸。防 己 1. 袪风湿,止痛风湿痹证。因其行寒清热,以治热痹为宜。2. 利水消肿水肿,小便不利,脚气。本品苦寒下行,降泄力大,尤宜于下肢水肿,小便不利者。豨莶草 1. 袪风湿,利关节风湿痹痛,中风半身不遂。可单用,或与臭梧桐合用,如豨桐丸。2.清热解毒热毒疮痈。 治风湿痹痛、半身不遂宜制用,治热毒疮痈宜生用。络石藤 1. 袪风通络风

28、湿热痹。本品性寒,尤宜于热痹2.清热凉血利咽消肿喉痹,痈肿。 3 袪风湿强筋骨药本节药物主入肝肾经,除袪风湿外,兼有一定的补肝肾、强筋骨的作用。主要用于风湿日久,肝肾虚损,腰膝酸软,脚弱无力等。桑寄生 五加皮 【学习要点】2. 掌握祛风湿药治疗痹证的特点行痹威灵仙、蕲蛇 痛痹川乌 着痹木瓜 热痹秦艽、防己、雷公藤、络石藤 顽痹蕲蛇、雷公藤 上半身痹痛羌活 下半身痹痛独活 肝肾不足兼有风湿者桑寄生、五加皮4 .品种:防己汉防己与木防己 5 .特殊功效:威灵仙消骨鲠6 .特殊用法:雷公藤先煎 7 .处方用名:白花蛇蕲蛇第五章 化湿药一、含义 化湿运脾 湿阻中焦证二、功效 芳香化湿醒脾化湿 燥湿健脾

29、三、主治 1)湿浊中阻。 2)湿温、暑湿。四、配伍 1寒湿中阻者,配温里药;2里湿化热者,配清热燥湿药 3脾虚湿阻者,配补脾健胃药 4湿阻气机者,配行气药 5另外,配伍利水渗湿药、解暑药 五、使用注意 1不宜久煎,宜后下 2阴虚、气虚慎用苍 术1.燥湿健脾湿阻中焦证,如平胃散(和剂局方)。2.祛风湿风湿痹证。其性偏温燥,治痹以寒湿胜者尤宜。3.祛风散寒风寒挟湿表证。4.明目夜盲症及眼目昏涩(维生素A样物质可治疗夜盲及角膜软化症)。厚 朴 (消除胀满的要药)1. 燥湿行气、消积除满凡湿阻、食积、气滞所致的脘腹胀满皆宜,尤以治实胀为主。2. 下气消痰平喘痰饮阻肺,肺气不降,咳喘胸闷者。砂 仁 豆

30、蔻 【学习要点】2. 掌握化湿与燥湿的含义。凡气味芳香,能消除湿浊,恢复脾胃的运化功能者,多称化湿,又称芳香化湿;凡味兼苦,性偏燥,或化湿作用较强者,多称燥湿。3.特殊用法:入汤剂宜后下,不应久煎。4.功效比较:藿香与佩兰、厚朴与苍术、白豆蔻与砂仁5.综合比较:麻黄、厚朴平喘 生姜、黄连、藿香止呕 砂仁、黄芩、桑寄生安胎第六章 利水渗湿药【含义】 通利水道,渗泄水湿, 治疗水湿内停病证【功效】 利尿(水)消肿、通淋、退黄【主治】 水湿病证水肿、淋证、黄疸【配伍】 水肿骤起有表证者,配宣肺解表药; 水肿日久,脾肾阳虚者,配温补脾肾药; 利水渗湿药还常与行气药配伍使用。【使用注意】 利水伤阴 阴亏

31、津少、肾虚遗精遗尿者,宜慎用或忌用。1 利水消肿药茯 苓 1.利水消肿渗湿可用各种水肿、痰饮。 2.健脾脾虚诸证。 3.安神肝血不足的心悸失眠。运用:特点:本品既扶正又祛邪,能补能泻。茯苓皮、赤茯苓利水 , 白茯苓健脾 茯神、茯神木安神薏苡仁1.利水消肿渗湿水肿,小便不利,脚气。 .健脾止泻脾虚泄泻。3.祛湿除痹湿痹而筋脉挛急疼痛。 4.清热排脓本品清肺肠之热,治疗肺痈,肠痈。运用:特点:本品药性平和,能补能泻。 猪 苓 泽 泻 2 利尿通淋药 (主要用于淋证。) 淋证概要含义:淋证,通常是指小便急迫、短数、涩痛的病证(即尿频、尿急、尿痛)。多见于现代医学的尿路感染、尿路结石、前列腺炎等。分类

32、及其特点:石淋尿中有砂石,排尿突然中断; 血淋尿色紫红,或夹有血块; 膏淋小便混浊如米泔水;劳淋淋沥不已,时作时止,遇劳即发; 气淋少腹胀满疼痛; 热淋小便短赤,兼有热象。 车前子 滑 石 关 木 通 1.利尿通淋热淋涩痛。 2.通乳产后乳汁不下。 3.清心火上清心经之火,下泄小肠之热。常治心火上炎,口舌生疮,或心火移热于小肠之心烦尿赤等。 金钱草 海金沙 石 韦 萆 薢(治膏淋、白浊要药。)1.利湿去浊本品“治湿最长”,善利湿而分清别浊,为 2.祛风湿除痹风湿痹痛。尤善治着痹。3 利湿退黄药茵 陈 1.清热利湿退黄为治黄疸之要药。2.解毒疗疮湿疮瘙痒。内服、外洗均可。虎 杖 1.清热利湿退黄

33、湿热黄疸。 2. 清热解毒水火烫伤,痈肿疮毒,毒蛇咬伤。 3.活血散瘀止痛经闭,癥瘕,跌打损伤。 4. 化痰止咳肺热咳嗽。 5. 泻热通便热结便秘。【学习要点】2.掌握治淋诸药的特点。热淋车前子、木通、通草 血淋石韦 石淋滑石、金钱草 膏淋萆薢 诸淋涩痛海金沙3.特殊用法:包煎车前子、海金沙 5.特殊功效:通乳木通、通草6.综合比较:利水消肿药与峻下逐水药水肿 利水消肿药力弱,利小便,一般水湿病证,常用; 峻下逐水药力峻,通大便,胸腹积水实证,不常用。第七章 温里药【含义】 温里祛寒 治疗里寒证 又名祛寒药【功效】 温里祛寒温里散寒 部分药物尚能助阳、回阳【主治】 里寒证(寒邪直中脏腑,或阳气

34、虚弱之证)【配伍】外寒已入里,表寒仍未解者,当与辛温解表药同用;寒凝经脉、气滞血瘀者,配以行气活血药;脾肾阳虚者,宜配温补脾肾药;亡阳气脱者,宜与大补元气药同用。【使用注意】 本类药物多辛热燥烈,易耗阴动火,凡热证、阴虚证忌用; 孕妇慎用。附 子 1.回阳救逆亡阳证。2.补火助阳阳虚证,上助心阳以通脉,中温脾阳以散寒,下补肾阳益火。凡肾、脾、心诸脏阳气衰弱者均用。3.散寒止痛寒凝疼痛之证。尤善治寒痹痛剧者。干 姜 1.温中散寒为温中散寒之至药。用于脾胃寒证(无论外寒内侵之寒实证,或阳气不足之虚寒证)。 2.回阳救逆通脉亡阳证。 3.温肺化饮寒饮喘咳。生姜、干姜同出一物,均能温中、温肺。生姜偏于

35、发散风寒,长于走表;干姜优于回阳救逆,偏于走里。干姜、附子均能回阳救逆、温里散寒。附子主要作用于心、脾、肾,以温肾为主;干姜主要作用于肺、脾,以温中为主。肉 桂 1.补火助阳为治命门火衰之要药。用治肾阳不足证。 2.散寒止痛寒凝疼痛之证。无论寒凝气滞或寒凝血瘀疼痛借宜。3.温经通脉用于血寒经闭、痛经、阴疽。4.引火归元用治元阳亏虚,虚阳上浮的面赤、虚喘、汗出、心悸、失眠、脉微弱等(本品能使因下元虚衰所致上浮之虚阳回归故里,故曰引火归源)。5.鼓舞气血生长气血亏虚的病证(本品无补气补血作用;能温化阳气,助气血生化之源;在补气血方中作佐使药用)。运用:肉桂与桂枝同出一物,能散寒止痛、温经通脉。桂枝

36、长于散表寒,又能助阳化气;肉桂长于温里寒,又能补火助阳,引火归元,鼓舞气血生长。 吴茱萸 1.散寒止痛长于散厥阴肝经上行巅顶,下绕阴器之寒邪而止痛,善治寒凝肝脉诸痛。用于厥阴头痛,寒疝腹痛等。2.降逆止呕长于疏肝降逆而止呕,兼能制酸止痛。主治肝寒犯胃之呕吐吞酸。3.助阳止泻脾肾阳虚之五更泻。 黄连、生姜、吴茱萸均能止呕。黄连清胃,主治胃中湿热之呕苦;生姜温中,主治胃寒上逆之呕水苦;吴茱萸下气,主治肝寒犯胃之呕酸。高良姜 丁 香 小茴香1.散寒止痛长于暖肝温肾而止痛,用于寒疝腹痛,睾丸偏坠胀痛,少腹冷痛,痛经。2理气和胃中焦虚寒气滞证。【学习要点】2.功效比较:附子与肉桂、附子与干姜、干姜与生姜

37、、肉桂与桂枝3.掌握温里药的特点。附子心、脾、肾 肉桂肾 干姜肺、脾 吴茱萸肝3.特殊用法:肉桂后下 附子先煎(与石膏意义不同)4.特殊功效:肉桂引火归元、鼓舞气血生长5.配伍禁忌:附子反半夏、瓜蒌、贝母、白蔹、白及 。 肉官桂畏赤石脂 。 丁香畏郁金第八章 理 气 药一、含义: 疏理调畅气机 治疗气滞或气逆证 又名行气药。 气机:指气的运动。二、功效: 作用部位:理气健脾、疏肝解郁、理气宽胸 理气力量强弱:行气、破气三、主治: 气滞证(气逆证)。1.病位:肝、脾(胃)、肺 2.病因:寒温失调、饮食不节、情志抑郁等3.病机:气机运行不畅 共性:胀满痛痞块 脾胃气滞:脘腹胀痛、恶心呕吐、大便不利

38、;4.表现 个性 肝气郁滞:胁肋胀痛、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等; 肺气壅滞:胸闷胸痛、咳嗽气喘。四、配伍原则:使用本类药物,应根据导致气机不畅的原因选择相应功效的药物,并进行必要的配伍。脾胃气滞,要选用调理脾胃气机的药物;因于饮食积滞者,配伍消导药;因于脾胃气虚者,配伍补中益气药;肝气郁滞,应选用疏肝理气的药物;因于肝血不足者,配伍养血柔肝药;由于肝经受寒者,配伍暖肝散寒药;肺气壅滞,应选用理气宽胸的药物;因于外邪客肺者,配伍宣肺解表药;因于痰饮阻肺者,配伍祛痰化饮药。 五、使用注意:本类药物性多辛温香燥,易耗气伤阴,故气阴不足者慎用。橘皮 (李时珍云:“其治百病,总是取其理气燥湿之功”)1.理气健

39、脾脾胃气滞证。2.降逆止呕痰湿中阻,胃气不降之呕吐、呃逆。3.燥湿化痰为治痰之要药,用于湿痰、寒痰咳嗽,。青 皮 (青皮,有滞气则破滞气,无滞气则损真气)1.疏肝破气肝郁气滞证。2.消积化滞食积腹痛、癥瘕、痞块。 橘皮青皮理气脾胃气滞证力缓,功在脾肺善治寒湿中阻的脾胃气滞证,还能燥湿化痰,治疗湿痰、寒痰咳嗽力猛,功在肝胆可治肝郁气滞证。还能消积化滞,用于食积腹痛、癥瘕、痞块枳 实: 药物功效鉴别:枳实、青皮均能破气。枳实性寒,长于破气胃肠之结气;青皮性温,善于破肝经之郁滞。木 香 :脾胃气滞,脘腹胀痛; 泻痢里急后重。使用注意 :生用行气,煨用止泻。沉 香 乌药川楝子1.行气止痛 长于疏肝泄热

40、、行气止痛。用于肝郁气滞或肝胃不和,胁腹诸痛,兼有热象者,2.杀虫 用于虫积腹痛、头癣。药用特点及使用注意:本品有毒,不宜过量或持续服用,以免中毒。又因苦寒,脾胃虚寒者慎荔枝核行气散结,散寒止痛本品以行散肝经的寒凝气滞为特征,用寒凝气滞之疝气痛、睾丸肿痛等。 香 附 (妇科调经止痛之要药。)1.疏肝理气 肝郁气滞证(如腹痛、胁痛)。 2.调经止痛 为妇科调经止痛之要药。用于肝郁气滞之月经不调,痛经,乳房胀痛。 药用特点及使用注意: “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本品又名“香附子”(药用根茎),注意与“附子”区别。佛 手1.疏肝解郁,理气和中- 肝郁气滞及肝胃不和之胸胁胀痛,脘腹痞满等。2.燥湿化

41、痰-咳嗽日久痰多,胸胁作痛者。薤 白1.通阳散结 善通胸中之阳气,散阴寒之凝结,为治胸痹之要药。2.行气导滞 胃肠气滞:脘腹涨满、泻痢里急后重。 药用特点及使用注意特点:“最能通胸中之阳与散大肠之结”柿蒂 (止呃逆要药)降气止呃 - 本品专入胃经,善降胃气而止呃逆,为止呃逆要药。凡胃气上逆所致各种呃逆均可以应用【学习要点】2.功效比较:陈皮与青皮、木香与香附、枳实与青皮 3.掌握理气药的特点。药性寒温 性寒枳实、枳壳、川楝子、青木香; 性温余 力量强弱 破气枳实、青皮 行气余作用部位 肝(胃)香附、青皮、川楝子、荔枝核、佛手 胃(肠)陈皮、枳实、枳壳、柿蒂、薤白、木香 胸腹沉香、乌药4.处方用

42、名: 陈皮橘皮、新会皮 川楝子金铃子 木香广木香5.炮制:木香生用行气,煨用止泻。第九章 消食药一、含义 消化食积 主治饮食积滞二、功效 消化食积消食化滞、消食和胃、消食和中、消食健胃、消食运脾、消食开胃三、主治 饮食积滞食积不化证:脘腹胀满,嗳气吞酸,恶心呕吐,不思饮食,大便失常。四、配伍 宿食内停,气机阻滞,配理气药; 脾胃素虚,运化无力,食积内停者,则当配伍健脾益气之品。五、使用注意 气虚而无积滞者慎用。 山 楂1.消食化积 各种饮食积滞。 尤为消化油腻肉食积滞之要药,主治肉食积滞证。2.行气散瘀 瘀阻胸腹痛,痛经。 泻痢腹痛。 疝气疼痛。药用特点及使用注意:本品含脂肪酶,可促进脂肪分解

43、,使肉食易被消化;神 曲 消食和胃-消食力强,用于饮食积滞证,尤宜外感表证兼食滞者。此外,凡丸剂中有金石、贝壳类难以消化的药物者,常用本品糊丸,药用特点及使用注意 消食宜炒焦用,又名“炒神曲”、“焦神曲”。莱菔子1.消食除胀 - 消食化积之中,尤善行气消胀。 用于食积气滞证。2.降气化痰 - 咳喘痰多。药用特点及使用注意:又名“萝卜子”。 本品辛散耗气,故气虚及无食积、痰滞者慎用。 不宜与人参同用。鸡内金1.消食健胃 消食力强,用于各种食积证。2.涩精止遗 肾虚遗精、遗尿。3.化石通淋 砂石淋证,常与金钱草同用。药用特点及使用注意:“无论脏腑何处有积,鸡内金皆能消之”。 【学习要点】2.掌握常

44、用的配伍方法:消食+理气3.掌握消食药的特点:山楂善消化油腻肉积 神曲消食力强,并助金石贝壳类药物的消化 鸡内金消食力强,一切食积 莱菔子消食之中,善能消胀,用于食积气滞;麦芽促进淀粉性食物的消化,主治米面薯芋类积滞不化证4.特殊功效:麦芽回乳5.处方用名:焦三仙山楂、神曲、麦芽 炒二芽麦芽、谷芽 神曲六曲第十章 驱虫药【含义】 驱除或杀灭人体内寄生虫 疗虫证【功效】 驱虫杀虫麻痹、分解虫体杀灭或刺激虫体,使其逃逸而排出体外。【主治】 多种肠道寄生虫病(如蛔虫病、蛲虫病、绦虫病、钩虫病等)。【配伍】 根据寄生虫的种类,选用不同的驱虫药。 驱虫药+泻下药,以利虫体排出。【使用注意】1.不同的病证

45、,参照化验结果,有针对选择用药;2.控制剂量,尤其是有毒药物,防止用量过大中毒或损伤正气;3.空腹服用,使药物充分作用于虫体而保证疗效; 4.对发热或腹痛剧烈者,暂不宜用驱虫药。使君子 (驱蛔要药)杀虫消积 药用特点及使用注意 “忌饮热茶,犯之即泻” 。苦楝皮 (驱杀蛔虫)1.杀虫 2.疗癣 疥癣,湿疮,药用特点及使用注意:有毒。 文火久煎。槟 榔 (驱绦虫)1.杀虫 驱虫谱广,并能泻下。尤善驱杀绦虫。2.消积行气 食积气滞,腹胀便秘、泻痢后重。3.利水 水肿,脚气肿痛4.截疟 疟疾。南瓜子 (治绦虫病 )杀虫 本品甘平,杀虫而不伤正气, 鹤草芽(绦虫病。)杀虫 雷 丸(驱杀绦虫)杀虫消积 驱

46、虫面广,【学习要点】2.掌握常用的配伍方法:驱虫+泻下3.掌握驱虫药的特点。 蛔虫使君子、苦楝皮 绦虫槟榔、南瓜子、鹤草芽、雷丸 既能驱虫,又能泻下槟榔、鹤草芽4.特殊用法:鹤草芽有效成分几乎不溶于水,遇热易被破坏。 雷丸因雷丸素受热(60左右)即易于破坏而失效。第十一章 止血药【含义】 制止体内外出血 治疗各种出血病证【功效】 止血(凉血止血、温经止血、化瘀止血、收敛止血)【主治】 咯血、咳血、衄血、吐血、便血、尿血、崩漏、紫癜以及外伤出血等体内外各种出血病证。【配伍】 (凉血、收敛)止血+活血【使用注意】 出血过多,气随血脱者,当急投大补元气之药,以挽救气脱危侯。1 凉血止血药大 蓟 小

47、蓟地 榆 槐 花地榆: 止血多炒炭用,解毒敛疮多生用。侧柏叶1.凉血止血 -善清血热,兼能收敛止血,为治各种出血病证之要药,尤以血热者为宜。2.化痰止咳-肺热咳嗽。3.生发乌发 - 血热脱发、须发早白。白茅根 苎麻根 2 化瘀止血药三 七 (伤科之要药)1.化瘀止血-善止血,化瘀力强,有止血不留瘀的特点 . (对人体内外各种出血,无论有无瘀滞,均可应用,尤宜于瘀血性出血证。)2.活血定痛-为伤科之要药。茜 草1.凉血化瘀止血-既能凉血止血,又能活血行血,用于血热妄行或血瘀脉络之出血证,尤为适宜血热夹瘀的各种出血证。2.活血通经-血瘀经闭、跌打损伤,风湿痹痛。蒲 黄1.收敛、活血止血-长于收敛止

48、血,兼有活血行瘀之功,为止血行瘀之良药,有止血不留瘀的特点,对出血证无论属寒属热,有无瘀滞,均可应用。2.活血化瘀止痛 凡跌打损伤、痛经、产后疼痛、心腹疼痛等瘀血作痛者均可运用,尤为妇科所常用。3.利尿 本品既能止血,又能利尿通淋,故可用治血淋尿血。药用特点及使用注意 :止血多炒用,化瘀、利尿多生用。3 收敛止血药白 及 (收敛止血之要药)1.收敛止血-可用治体内外诸出血证。尤多用于肺胃出血之证。2.消肿生肌-痈肿疮疡、手足皲裂、水火烫伤。药用特点及使用注意 反乌头。 研粉用开水调服效果好。仙鹤草1.收敛止血-大凡出血病证,无论寒热虚实,皆可应用,广泛用于全身各部的出血之证。2.收涩止痢-兼能

49、补虚,又能止血,尤为适宜血痢。3.截疟-疟疾。4.补虚-劳力过度所致的神疲乏力、面色萎黄而饮食正常者。 现代主要用于止血。4 温经止血药艾 叶 炮 姜功效主治鉴别:生姜、干姜和炮姜本为一物,均能温中散寒,适用于脾胃寒证。由于鲜干质量不同与炮制不同,其性能亦异。生姜长于散表寒,又为呕家之圣药;干姜偏于祛里寒,为温中散寒之至药;炮姜善走血分,长于温经而止血。 【学习要点】2.配伍:止血+活血3.掌握止血药的作用部位:肺胃出血白及 尿血小蓟、白茅根、苎麻根 下焦出血地榆、槐花、艾叶 胃肠出血炮姜4.特殊用法:蒲黄包煎 5.功效比较:生姜 、干姜与炮姜,地榆与槐花 6.配伍禁忌:白及反乌头第十二章 活

50、血化瘀药【含义】通畅血行,消散瘀血 治疗瘀血病证【功效】活血化瘀活血祛瘀、活血生新、祛瘀生新、化瘀行血、活血 破血逐瘀、破血逐瘀【主治】瘀血证。【配伍】活血+行气【使用注意】 本类药物行散力强,易耗血动血,不宜用于妇女月经过多以及孕妇尤当慎用或忌用。1 活血止痛药川 芎 (治头痛要药)1.活血行气-为“血中之气药”,用于血瘀气滞痛证。为妇科要药,尤善于多种妇产科的疾病。2.祛风止痛-治头痛要药,可治风湿痹痛。特点:既活血,又行气,上行头目,下如血海。延胡索 活血,行气,止痛气血瘀滞之痛证。本品既入气分,又入血分,止痛力强。内服有显著镇痛作用, 炮制:醋制可增强其止痛作用。郁 金 1.活血止痛,行气解郁肝郁气滞,血瘀内阻之胸、胁、腹痛。 2.清心开窍、凉血止血热病神闭;血热出血证。 3.利胆退黄治湿热黄疸。姜 黄 1.活破血行气气滞血瘀所致的心、胸、胁、腹诸痛。 2.通经止痛尤以治风湿肩臂疼痛。五灵脂 (治疗瘀滞疼痛之要药)1.活血止痛。 2.化瘀止血瘀滞出血证。乳 香 没 药 2 活血调经药丹 参 1.活血祛瘀血热瘀滞诸证。善调经水,为妇科调经常用药。 2.凉血消痈疮痈肿毒。 3.清心除烦安神热病烦躁神昏及心悸失眠。 反藜芦。红 花 桃 仁 附药:番红花 原产于印度、伊朗,经西藏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