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类毕业论文范文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探析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78372136 上传时间:2022-04-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体育类毕业论文范文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探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体育类毕业论文范文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探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体育类毕业论文范文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探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体育类毕业论文范文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探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类毕业论文范文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探析(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探析摘要: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涉及到方方面面,在改革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本文在分析高校改革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体育教学改革的具体思路,旨在促进全民健身、终身教育。关键词:体育教学 改革 思路 一、引言随着时代步伐的快速发展,各国的教育事业同样越来越蓬勃向上发展,我国旧有的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己经不能再满足现有的学校办学的规模和教育体制。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已经成为我国迫在眉睫的一项重要教育改革理念。尤其近年来,高校体育公共课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对高校体育课程进行重新的认识和定位。我们必须要树立正确的教育改革观念,全面

2、育人观念,并用“学有所用”的教育理念论述这一教学改革的合理性,科学性,用实践检验出改变传统体育教学的必要性。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他们能够面对适应现实的问题。二、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的高校体育教学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在高校教学体系的制定下,一些高校的课程内容设置缺乏全面性、健身性和科学性的指导,公共体育课教学时间短,而承担如此多课程目标要求的教学一周两学时己不能满足其需求。 2.在高校体育课程中,运动技术教学的教材体系仍占主导地位。基础课教材的重点仍集中在竞技体育基础上,其学时数占64.4%,身体素质教学时数占20.3%,娱乐、健身、民族体育等教学

3、时数仅占15.1%。,忽视了课程教学与课外锻炼间的互动关系;忽视了理论教学与技能教学间的关系和两者在教学中的比重,不仅造成高校学生对体育的片面认识,影响了终身体育与健康体育教学的贯彻和实施 3.老师和学生将重点放在掌握运动技术,忽视了学生体育运动意识的培养训练,没有充分重视锻炼身体这一教学目的,也不注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另一方面,大学生进入大学时,大部分人已经超过18周岁,身体素质发展的灵敏期大多已经过去,对于体育运动的专项训练可塑性明显弱于体育生。4.符合素质教育的高校体育评价体系尚未建立,而目前的评价体系则过多地关注体育达标成绩,对学生心理、价值观、创造能力和良好的学习态度的培养

4、关注不够。传统的体育课程教学对学生的运动兴趣关注不够,忽视了学习主体的需求和主观能动性,导致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因而影响了学生体育学习及锻炼的自觉性和积极性。5.体育教师的整体水平不高已成为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障碍。课程非主流,大学是以专业学习为主的地方,学生在这里学习的是自己的专业,但体育并不是。 三、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思路(一)注重体育教学环境的建设体育教学环境是体育教学系统要素之一,对体育教学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在以往的研究中,人们对体育教学环境关注不够,存在着体育环境的概念不够清晰、分类标准不统一、要素构成不全面、缺乏体育教学环境的评价标准等问题。因此,我们要改善或者优化

5、体育教学环境,更好的为体育教学服务,可以通过以下途径:1、优化体育教学硬件环境首先,要改变我国教育经费长期以来由国家单一主体承担或拨款的方式,增加高等教育的投入和资源供给,努力拓宽资金来源的渠道,扩大教育经费的投入主体,以推动高校教育投资体制的变革。在遵循优化体育教学环境原则的基础上,不断增加高校体育教学环境建设的资金投入,以保证体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物质需求。其次,通过调整我国体育教育资源分配来实现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环境的优化。高校体育教育均衡发展,从宏观层面上要有法律政策的保障;在中观层面上,要努力追求民族、区域、城乡、阶层、高校、群体和类别之间体育教育资源配置的相对均衡,并保证微观层面的即

6、高校内部的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师生关系和管理等的均衡发展。而高等教育区域均衡发展还体现协调的理念,也就是在体育教育均衡发展中,要依靠体育教育不同层面的协调发展,即以上三个具体层面的协调发展,只有这三个层面的均衡发展,才能保证高校间相关政策、体育教师、师生关系等的均衡协调发展。 2、优化体育教学软件环境首先,对体育教师赋权,以促进体育教师的优化。作为体育课程改革的核心人物在于体育教师,体育教师应该是教育改革中的主导者、行动者,应该给予体育教师一定的权利,以提高体育课程改革的质量。赋权表现的不仅是一种管理手段,更是一种激励机制,是对教师最好的尊重,是实现教师自身发展的重要途径。一方面,体育教师要具

7、有自主意识、自我反思意识;另一方面,体育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自主权。 (二)组织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体育俱乐部是以体育爱好者自发性、自立性的结合为基础,为增进健康和促进相互间的协调和睦而进行持续性体育活动的组织。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强化教师的教学能力。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推行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下教学组织形式的创新: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课程观。其课程定位是以身体锻炼为主要手段;以促进学生整体健康为目标;以培养学生运动兴趣为取向;使他们熟练掌握两到三种运动技能。 其次,让学习者真正体验到体育过程苦中有乐,乐在苦中。并内化为学生体育锻炼

8、的内在需求,自觉把体育活动视为生活的组成部分,养成终身参与体育活动的习惯。这也是终身体育的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理想追求目标。第三,在具体教学操作时,要破除几十年一贯制的呆板的四段法结构的组织形式。改变教师是主体、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在课的组织形式的设计上,可在既定的教学目标下,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设计不同类型的课。针对不同类型学习内容和学习对象,采用不同教学形式,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激发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三)树立阳光体育教学理念阳光体育活动,就是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沐浴阳光的温暖,享受运动的快乐,满足青少年在自然环境中快乐与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其主要目的是针对

9、当前青少年体质健康不容乐观的现状以及长期以来我国“重脑轻体”的教育观念而采取的措施,吸引广大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促进各级各类学校形成浓厚的校园体育锻炼氛围,有效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并通过阳光体育活动的方式强调教育要依法保障学生体育锻炼的基本权利。树立阳光体育教学理念,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有以下方法: 1、转变教学观念 制约和影响当前改革走向深入的根本因素更多的是来自高校体育教师头脑中固有的旧思想和旧观念。因此,要使高校体育满足阳光体育运动的要求,就要树立“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使他们形成终身体育的理念,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促进他

10、们今后的健康发展;同时,重视学生的体育享受,形成游戏的体育教学观;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大学体育生活化,满足大学生的发展需求,形成学生身体发展和人格形成的教育观;另外,加强高校体育的制度建设,确保“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落实到高校体育的各个方面。2、 加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丰富体育课的内容与形式 (1)开发传统民族体育活动。充分利用区域文化资源,创新传统体育项目,让民族传统体育在学校体育中获得传承与发展。(2)创新性开发竞技运动内容。如通过调整场地器材规格、降低负荷要求、简化技术结构、减小运动难度等,创新性地将竞技运动改造成为被学生易于接纳,符合其基本能力、并在有限

11、的教学时间内能够掌握和喜爱一些运动方式。(3)现代健身娱乐休闲内容教材化。利用家庭及社会资源,在现代社会及生活方式发展的基础上,把一些社会生活中常见的娱乐性、健身性、时代性强的体育运动项目纳入课程体系。通过这些手段,使“阳光体育运动”的内容与形式也得到丰富。另外,重视理论教学在培养学生体育意识等方面的地位和作用,构建课内与课外一体化、突出学生主体性的课程内容体系,使之成为全体学生参与和实践“阳光体育运动”的主要形式。3. 加强课余体育的组织与开展 要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全面开展课余体育活动,关键在人。特别是主管体育的相关领导及体育教学部的负责人,应把学生课余体育活动开展列入工作计划,

12、并组建相应的领导机构,制定相关制度,做到组织与措施双落实,并将学生的课余体育活动表现作为评定学生体育课成绩、评奖评优的一项重要指标。对学生而言,应充分发挥各级组织,如党、团组织,学生会、班委会的组织动员与管理监督作用,加强“健康第一”、“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等指导思想的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其兴趣,调动他们参加课余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对体育教师而言,应本着对学生身心健康高度负责的态度,竭尽全力为学生课余体育活动提供相应指导。结语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要改变传统的的体育体育教学理念,注重以人为本,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要求,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只有这样,才能促进高校体育教育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实现全民体育,终身体育的教学目标。参考文献【1】林娟.终身体育教育与高校体育改革的互动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4).【2】黄秋玲.高校体育课程实施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探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10).【3】曲宗湖.现代学校体育教学丛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4】许王梯.人本主义教育观与新形势下的体育教学【J】.体育教学.2006.(4).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