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78370192 上传时间:2022-04-2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70.0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资源描述: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1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 专业名称: 汉语言文学 设计(论文)题目: 乱世中的劲风草 嵇康、阮籍人生之比较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一、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和要求:通过嵇康和阮籍的人生轨迹的比对,从中发现其各自的思想内涵以及灵魂架构,并以此发掘对后人的教育和影响。 在文本的叙述过程中,运用辩证历史唯物观和文学的审美观,在嵇康和阮籍的作品中寻找导致各自人生悲壮结局的光源。二、课题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工作方案: 用辩证的态度审视和整理相关的著作 将叙述对象重新归位到历史环境进行定位 利用历史细节,结合人物品质展开叙述 三、成果形式: 认真阅读原著,精心收集资料文献,按照文本逻辑梳理组织叙述,并于规定时

2、间内完稿。四、其它: 无五、参考文献:阮籍与嵇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1年第7版 竹之涛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6年第1版 魏晋玄学史 商务印书馆 1998年第2版 六、进度计划: 2008年4月 资料收集、整理 5月 文理思路的规划 6月 初稿完成 7月 修改文稿并最终定稿摘 要嵇康、阮籍是“竹林七贤”的代表人物,是魏晋名士的代表人物,他们把魏晋玄学发展到了鼎盛时期,达到了一个高峰;他们又是魏晋玄学的代表人物,他们的思想行为形象特征使他们成了“魏晋名士”、“魏晋风度”、“魏晋风流”的代名词;共同的理想、兴趣、共同的人生追求同时代的生存环境使他们不仅名誉当时,而且影响至今,成为后人追思景仰的

3、对象,成为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珠联璧合的双星。然而,由于家世出身、个人性情、人生阅历等方面的个体差异,也导致了两人人生态度、处世方式以及人生结局的不同。Abstract:Ji Kang, Ruan Ji are “the seven sages of the bamboo grove” the representative personage, is the Wei Jin famous litterateurs representative personage, they developed the Wei Jin metaphysics the prosperous time, has ach

4、ieved a peak; They also are the Wei Jin metaphysics representative personage, their thought behavior vivid characteristic caused them to be “the Wei Jin famous litterateur”, “the Wei Jin demeanor”, “Wei Jin was loose” the synonym; At the same time not only the common ideal, the interest, the common

5、life pursue the generation of survival environment caused them the reputation at that time, moreover affects until now, became the posterity to recall admired the object, became in the Chinese thought cultural history the perfect match two stars.However, because the family background family backgrou

6、nd, individual personality, the life review in succession and so on the aspect individual differences, also caused two everybody ecology, to get along with people the way as well as the life result difference.目 录一、激昂洒脱的嵇康(7)(一)、清心寡欲,恬淡自然 (7)(二)、服膺儒学,鄙弃虚伪名教 (8)(三)、越名教而任自然 (9)(四)、愤世嫉俗,刚肠嫉恶(10)二、抑郁低沉的阮

7、籍(11)(一)、少怀壮志,生不逢时 (11)(二)、蔑视礼俗,放达荒诞 (11)(三)、言辞曲折,消极避世 (12)三、人生观之比较(13)乱世中的劲风草 嵇康、阮籍人生之比较 【关键词】 古代 嵇康 阮籍 人生观 比较一 激昂洒脱的嵇康 嵇康字叔夜,祖籍会稽上虞,先人本是奚姓,因避仇而徙居谯国銍县的嵇山,因地命名易姓嵇氏。康父嵇昭,曾任曹魏督军治书侍御史,早卒。兄嵇喜,才具当世,历扬州刺史、太仆、宗正职。嵇康本人是曹操孙沛王曹林的女婿,属曹魏宗室的姻亲,历官郎中,释中散大夫,时人称“嵇中散”。因为嵇康并不热衷从政仕进,所以也就没有政绩可以称述。 (一)清心寡欲,恬淡自然 受社会风气的濡染,

8、嵇康好老、庄之学,崇尚自然,追求精神自由,鄙视物质享受。他在明胆论中指出:“元气陶铄,众生禀焉”。在太师箴中提到:“浩浩太素,阳曜阴凝,二仪陶化,人伦肇兴。”又在声无哀乐论中指出:“天地合德、万物贵生,寒暑代往,五行以成。”在形、神关系上,他在养生论中认为:“形恃神以立,神须形以存”。显然,他是承认形神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的,但他更注重精神的作用:如果“神躁于中”,就会“形丧于外”。“夜分而坐,则低迷思寝,内怀殷忧,则达旦不寐”。时人以为:“一怒不足以侵性、一哀不足以伤身”,嵇康对此不以为然,他在养生论中说:“喜怒悖其正气,思虑销其精神,哀乐殃其平粹。易竭之身,而内外受敌,身非木石其能久乎?”“

9、至于措身失理,亡之于微,积微成损,积损成衰。从衰得白,从白得老。以老得终”。因此,他主张修心养性,安神全身,要做到“爱憎不栖于情,忧喜不留于意。泊然无感,而体气平和”,养生就应该“清虚静泰,少私寡欲。知名位之伤德,故忽而不营,非欲而强禁也;识厚味之害性,故弃而弗顾,非贪而后抑也”。嵇康在他另一篇著名的文章答难养生论中进一步阐述论证自己的观点:古之人知酒色为甘鸩,弃之如遗;识名位为香饵,逝而不顾。使动足资生,不滥于物,知正其身,不营于外,背其所凶,守其所吉,此所以用智遂生之道也。 嵇康提倡知足常乐的人生观:“故以荣华为生具,谓济万世不足以喜耳。此皆无主于内,借外物以乐之,外物严丰,哀亦备矣。有主

10、于中,以内乐外,虽无钟鼓,乐已具矣。” 正是基于上述思想的基础,嵇康性好饮酒服食,寄情山水,作神仙游。他的游仙诗具体体现了他的这种生活愿望:“遥望山上松,隆谷郁青葱。自遇一何高,独立迥无双,愿想游其下,蹊路绝不通。王乔弃我去,乘云驾六龙。飘飖戏玄圃,黄老路相逢,授我自然道,旷若发蒙童。采药钟山隅,服食改姿容,蝉蜕弃秽累,结友家板桐, 临觞奏九韵, 雅歌何邕邕, 长与俗人别, 谁能睹其踪。”这种崇尚精神自由的神仙意识在答二郭诗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强调:“朔戒贵尚容,渔父好扬波,虽逸亦己难,非余心所嘉,岂若翔区外,餐琼漱朝霞,遗物弃鄙累,逍遥游太和,结友集灵岳,弹琴登清歌。”在这里,嵇康把神仙生活作为

11、人生的最佳选择,以宽容逃避祸患,像渔翁一样推波助澜并不可取,隐逸遁世也不容易做到。只有神仙生活才是最美好最理想的追求:遨游徜徉于人寰之外的太清之中,交结挚友于灵岳之上,餐霞饮露,弹琴清歌,消释了人世间的一切牵累烦恼,是何等地逍遥快活。这种精神和品格,不只仅滞留在他对诗文的吟咏和胸臆的抒发上,更表现在他日常生活的实际行为上。嵇康好采药游历山泽,飘逸潇洒,任情旷达,见到樵夫渔父,都以为见到了神仙,“会其得意”竟“忽焉忘返”。他还有与众卓异的独特好尚,爱好锻铁,烈日炎炎,树下锤锻,旁若无人,悠然自得。嵇康以不同方式结交天下名士风流,与阮籍神交,与山涛以识度相契,他们与向秀、刘伶、阮咸、王戎志趣相投,

12、结伴游谈于竹中林下,时人谓之“竹林七贤”。 (二)服膺儒学,鄙弃虚伪名教 嵇康家世儒学,他对家传之学厚爱有加,对儒学仁爱忠恕之道信仰尤笃。嵇康在声无哀乐论中就有“古之王者,承天理物君静于上,臣顺于下,宏化潜通,天人交泰”的儒家治世图景的描绘。他在诫子书中有“临朝让官,临义让生”等纯乎出于儒家人伦的教诲。他的管蔡论诗,又异乎寻常地为殷商遗臣管叔蔡叔翻案,认为管、蔡叛逆周朝“皆服教徇义,忠诚自然”,值得钦敬。因为他们“不达圣权,卒遇大变,不能自通,忠于乃心,思在王室,遂乃抗言率众,欲除国患”,可是后来之人,以成败论英雄,将管蔡为叛臣,这是不分曲直有失公正的。正如五仲荦先生所论:“嵇康的替周武五之弟

13、管叔鲜、蔡叔度师屈,其实就是在替五陵、母丘俭、诸葛诞之些为司马氏所诛锄的人鸣冤。”可见嵇氏实际上反对的乃是司马氏政权为稳固政权而玩弄的“虚伪名教”。在他们的理想人格中尽管张扬在外的是道家自然、恬淡无为的旗子,而他们内心深处蕴藏的则是对儒家伦理道德的尊崇和依循。鲁迅先生警辟指出:“魏晋时代,崇奉礼教的看来似乎很不错,而实在是毁坏礼教,不信礼教的;表面上毁坏礼教者实则倒是承认礼教,太相信礼教。因为魏、晋时所谓崇奉礼教,是用以自利,那崇奉也不过偶然崇奉。于是老实人以为如此得用,亵渎了礼教,不平之极,无计可施,激而变成不谈礼教,不信礼教,甚至反对礼教”。 (三)越名教而任自然出于对司马氏倡导奉行的虚伪

14、礼教的深恶痛绝,嵇康公然宣称要“越名教而任自然”。嵇康在政治上一直受到司马氏集团的排挤和迫害,他已看透了他们假“仁义忠孝之名”,行欺诈杀戮之实的可耻行径。因此,嵇康痛感那种“务于理伪”的“仁义”和“生于争夺”的“廉让”,都是束缚“自然人性”并与“自然人性”相对立的东西,他明确提出:“夫气静神虚者,心不存于矜尚;体亮心达者,情不系于所欲。矜尚不存乎心,故能越名教而任自然;情不系于所欲,故能审贵赋而通物情。”(释私论)现实社会的龌龊肮脏,必然要引起有识之士对人类初始社会的怀恋向往。他倾心赞美讴歌“大朴未亏”的人类自然社会:“昔鸿燕之世,大朴未亏,君无文于上,民无竞于下,物全理顺,赏不自得。饱则安寝

15、,饥则求食,怡然鼓腹,不知为至德之世也。若此,则安知仁义之端,礼律之文?”(难自然好学论)嵇康认为“名教”之所以与“自然”对立,不利恢复人的自然本性,是因为它已成为产生虚伪骄饰、欺诈倾轧等罪恶现象的根源:“大道陵迟,乃始作文墨,以传其意,区别群物,使有族类,造立仁义,以婴其心,制为名分,以检其外。劝学讲文,以神其内;故六经纷错,百家繁炽,开荣利之途,故奔鹜而不觉。”(难自然好学论)他还在太师箴中进一步揭露名教的虚伪:“季世凌迟,继体承资,凭尊恃势,宰割天下,以奉其私。故君位益侈,臣路生心,竭智谋国,不吝灰沉。赏罚虽存,莫劝莫禁”,“刑本征暴,今以胁贤,昔为天下,今为一身,下疾其上,君猜其臣,丧

16、乱弘多,国乃陨颠。”现实社会全然一塌糊涂。在此,嵇康的揭露与批判,已远远超出了对司马氏集团擅权政治,宰割天下的无情抨击,实际上已经触及封建专制社会的本质。“越名教而任自然”是魏晋玄学的主流,也是璀灿夺目的思想之光,是嵇康思想中最富时代特色的精彩内容,代表了魏晋名士最具个性和魅力的思想境界。 (四)愤世嫉俗,刚肠嫉恶 嵇康“龙章凤姿,天质自然”,志趣高洁,他对充满欺诈虚伪的社会深恶痛绝,对横行当世的邪恶势力更是水火不容。当时身为选曹郎的朋友山涛,升为散骑常侍以后,念其友情,推荐嵇康接替他原来的职务,本是好意,但志不同者道不合,嵇康认为是对他人格的莫大侮辱,激愤之下写下了言辞尖锐激烈的与山居源绝交

17、书,借此向世人渲泄自己长期以来积郁在胸的愤懑,表明自己坚决不与司马氏合作的决心。 他在信中自陈自己笃信老、庄,性情疏散简傲,处世与礼相背,“故使荣进之心日颓,任实之情转笃”,无意于官场仕途。然后以激烈的话语宣称自己有“必不堪者七”,意即不愿遵守礼法,蔑视虚伪名教以及自己“刚肠疾恶,轻肆自言,遇事便发”的刚烈直性。他毫不隐晦地反对司马氏集团借礼教之名行篡曹之实的可耻行径。商汤、周武都是以武力取天下,周公以辅佐大臣的身份而秉政,孔子盛赞行禅让之制的尧舜,这本是先代圣迹,却被司马氏借来作为改朝换代篡窃政权的范例和根据。因此,嵇康慷慨激昂地喊出了“非汤、武而薄周、孔”的战斗口号。可悲的正是这种刚烈正直

18、的性情和直言不讳的行为造成了他人生的悲剧。难怪人们这样评价他:“君才则高矣,保身之道不足。”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性烈才俊,难免不受权贵与同辈的忌妒痛恨。时贤后人都无不惋惜嵇康的刚烈之死:“龙性难驯,终于被害,哀哉。”二 抑郁低沉的阮籍阮籍与嵇康齐名,同为魏晋时代的代表,魏晋玄学的代表,在主流方面与嵇康一样提倡“越名教而任自然”,行为上与礼教相悖。但在具体的生活方式,处世态度、心理状态及人生结局等方面与嵇康相比,又有很大不同。 (一)少怀壮志,生不逢时 阮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人,父亲是东汉大学者蔡邕的学生,是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由于自幼受儒学熏陶,阮籍少“有济世志”, “被褐怀珠玉,颜闵相与期

19、”,“惜年十四五,志尚好诗书”,“壮士何感慨,志欲威八方”,“临难不顾生,身死魂飞扬”等都是“咏怀诗中抒发早年雄心壮志的著名诗句。他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立身行事准则,并由此步入仕途。曹魏时,受太尉蒋济征辟而为尚书郎。但人生无常,世事难料。“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曹爽被诛,司马氏擅权,政治形势急转直下, 政治功名,成为幻影,阮籍的思想也随之发生变化。 (二)蔑视礼俗,放达荒诞 生活在魏晋之际司马氏掌控之下的充满虚伪欺诈的乱世之中的阮籍早已看透了司马氏的险恶用心,他与嵇康有着共同的政治态度:反对虚伪名教,提倡“越名教而任自然”。而在个人生活方面,他比嵇康

20、走得更远,更加放荡不羁,或披头散发,裸坦箕踞,或言语颠狂,醉卧妇侧,或傲啸山林,与猪同饮。他这种有悖常态的行为,正是对司马氏政治和虚伪名教的蔑视和反抗。 阮籍认为天地万物都生于自然,并没有神灵的主宰存在,他在达庄论中说:“天地生于自然,万物生于天地。自然者无外,故天地名焉;天地者有内,故万物生焉。”“道,法自然而为化,侯王能守之,万物将自化。”他辛辣地讽刺那些虚伪的“正人君子”:“世人所谓君子,唯法是修,唯礼是克。手执圭璧,足履绳墨。行欲为目前检,言欲为无穷则独不见群虱之处裤中,逃手深逢,匿乎坏絮,自以为吉宅也。行不敢离缝隙,动不敢出裤裆。” 他还无情地抨击虚伪礼法是“诚天下助残贼,乱危亡之术

21、耳”。 (三)言辞曲折,消极避世 与嵇康相比,阮籍与曹魏的关系远不如嵇康那么密切,那么特殊。嵇康身为曹魏宗室之婿,历官郎中,拜中散大夫。不仅属于曹魏政权核心中人,还有亲情在内。阮籍与曹魏集团瓜葛甚少,他不与司马氏合作纯粹是局外人出于“对曹魏的同情和司马氏的反感”, 因此,他所采取的手段也不像嵇康那样激烈直率。先辈们的人生追求,自己家族信奉的理想以及在这种儒学世家文化背景下成就的济世之志,都被司马专政的残酷现实击得粉碎,一桩桩血淋淋的惨案的发生,使得阮籍内心深处的痛苦更为深沉惨烈,使得他的放达人生始终浸泡在生不如死的煎熬之中。阮籍一生有82首咏怀诗传世,这不仅代表着他的文学成就,更记录了他痛苦复

22、杂的心路历程。然而,他的这些诗却隐晦曲折,费解难懂,钟嵘诗品(上)说:“归趣难求”。刘宋时代的颜延之认为:“阮籍在晋文代常虑祸患,故发此咏。”唐人李善在文选卷二十之咏怀诗注中也说:“嗣宗身世乱朝,常恐罹谤遇祸,因兹发咏,故每有忧生之差。”当代学者认为:从阮籍的“八十二首诗中看到,阮籍对生命的基本体验完全是悲剧性的。”阮籍痛苦惆怅的心灵感受在他82首咏怀诗中,隐晦曲折地表现出来,咏怀诗首篇云:“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孤鸿尽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他这种悲苦、忧伤、寂寞、焦虑的心情在咏怀诗中随处可见:“独坐空堂上,谁与可观者。”“终身履薄冰,谁知我心焦

23、。”他又为冤死在司马氏淫威暴力之下的友人悲哀难己:“一为黄雀哀,涕下谁能禁。” 三 人生观之比较 嵇康公开向司马氏叫板,断然不与其合作,终为司马氏所不容,付出了生命代价。而阮籍在恐怖恶劣的政治环境中走完了自己屈辱忧愤与痛苦的一生,两人的人生结局是不一样的。其中除了理想信仰、政治立场的因素之外,还有家世、性格、处世态度等原因。 嵇康自幼早孤,靠母亲和兄长抚养成人,寡母的溺爱,兄长的呵护,聪慧的天姿,渊博的学问,魁伟的体态,诸多因素养成了他旷迈不群,傲岸任情的个性,这种个性决定了他不会心为形役,内心深处自由散淡的真意不可能自我抑制,更不愿受制于人。这样刚烈的性情在险恶的政局中,必然为人所忌,为人所

24、不容,断然难以自保自存。同时,嵇康与司马氏集团要颠覆的曹氏政权有着直接的姻亲关系。他是曹操之子曹林的孙女婿,而曹林又是何晏之妻金乡公主的胞兄。尽管嵇康无意于仕途,但他这种特殊的社会关系也自然是司马氏心目中的危险人物和惩治对象。嵇康最后被司马氏一党钟会所谗言构陷,死于非命也就毫不奇怪。而与嵇康并世齐名的阮籍之所以未引颈受戮,能够苟全性命于乱世,一是阮氏家族世代儒家,有高名于世,与世代服膺儒学的河内司马氏门第相当,司马氏从社会舆论、影响考虑,也不会对阮籍做出太出格的举动;二是阮籍对司马氏政权并没有公开决绝形成威胁之势;三是阮籍一直采取“至慎”态度,司马氏欲加死罪也无从下手。 当然,他所采取的放达荒

25、诞,至慎至谨的处世态度虽能苟且偷生,但无以厝置的心灵也无时不在刀绞油煎的折磨之中。 行文至此,我们不妨以南朝刘宋时代的颜延之五君咏诗中对嵇康、阮籍的微妙而又中首的评价为本文作一总结: “中散不偶世,本自餐霞人。形解验默先,吐论知凝神。立欲忤流议,寻山洽隐论。鸾翮有时铩,龙性谁能训。”(五君咏嵇中散) “阮公虽沦迹,识密鉴亦洞。沉醉似埋照,寓词类托讽。长啸若怀人,越礼自惊众。物故不可论,途穷能无恸?”(五君咏阮步兵)南通大学继续教育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表姓 名周兴建性 别男学 号07101F43学院名称文学院(睢宁函授站)年级专业07级汉语言学习形式函授论文题目乱世中的劲风草嵇康、阮籍

26、人生之比较指导老师丁富生设 计 (论 文) 内 容 提 要摘要:嵇康、阮籍是“竹林七贤”的代表人物,是魏晋名士的代表人物,他们把魏晋玄学发展到了鼎盛时期,达到了一个高峰;他们又是魏晋玄学的代表人物,他们的思想行为形象特征使他们成了“魏晋名士”、“魏晋风度”、“魏晋风流”的代名词;共同的理想、兴趣、共同的人生追求同时代的生存环境使他们不仅名誉当时,而且影响至今,成为后人追思景仰的对象,成为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珠联璧合的双星。然而,由于家世出身、个人性情、人生阅历等方面的个体差异,也导致了两人人生态度、处世方式以及人生结局的不同。指 导 教 师 意 见答 辩 小 组 意 见成绩 。答辩组长: (签名) 年 月 日1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