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滨国际中心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78347656 上传时间:2022-04-21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698.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北滨国际中心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北滨国际中心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北滨国际中心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资源描述:

《北滨国际中心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滨国际中心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3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北滨国际中心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勘察阶段:初步勘察二一二年十二月1内审意见1、北滨国际中心项目工程按现行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的分级标准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甲级。2、勘察依据充分,所采用的技术标准恰当,所完成的工作量及质量满足勘察规范要求。 3、勘察方法及手段适宜该场区岩土工程条件,工作量布置合理,勘探深度满足规范要求。 4、钻孔质量良好,能反映岩土结构特征,风化带划分准确。勘察报告对拟建北滨国际中心项目工程地质环境条件叙述清楚,对其稳定性评价合理。 5、岩土参数建议合理;报告内容齐全,文字表述清楚,图件清晰。 6、建筑主体部分勘察成果资料达到初步勘察要求,经

2、审查合格后可供建设工程初步设计使用;基坑边坡部分勘察成果达到详细勘察深度,审查合格后可供该项目基坑边坡支护设计使用。审核人: 二0一二年十二月目录1勘察工作概述11.1任务由来及工程概况11.2勘察工作目的与任务11.3本次勘察执行的主要技术规范和依据21.4勘察完成工作量的质量评述31.5勘察工作质量评述42工程地质条件62.1地形地貌62.2气象、水文62.3地质构造72.4地层岩性82.5水文地质条件92.6不良地质现象及地质灾害113岩土参数的分析与选用113.1土样试验资料的分析统计113.2岩石试验资料的分析统计133.3、超重型动力触探试验统计153.4、波速测试资料分析153.

3、5岩体基本质量等级164场区稳定性评价164.1不良地质作用评价及场区稳定性评价164.2地震效应评价164.3边坡稳定性评价174.4拟建工程与相邻建筑的相互影响评价215 地基评价235.1地基均匀性评价235.2地下水作用评价235.3地下水及环境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评价235.4岩土层承载力评价245.4基础型式及持力层选择建议255.5桩基成桩分析 及单桩承载力计算266结论与建议276.1结论276.2建议27附图:1、图例 2、勘探点平面布置图 3、工程地质剖面图4、钻孔柱状图附表:1、钻探点数据表 2、测量成果表附件:1、建设工程勘察合同2、岩土工程勘察任务委托书 3、岩土工程

4、勘察纲要4、岩土试验检测报告5、波速测试报告北滨国际中心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1勘察工作概述1.1任务由来及工程概况受重庆鼎升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甲方)的委托,我公司承担北滨国际中心项目(暂定名)主体部分的初步勘察工作及基坑边坡支护部分的详细勘察工作。根据拟建物平面布置方案,该工程拟建物概况见下表1-1。表1-1 建(构)筑物概况一览表 序号拟建物名称设计标高(m)层数安全等级结构类型拟采用基础型式荷载kN/单桩1超高层办公楼206.6035F/-3F一框筒桩基100002高层办公楼206.6025F/-3F一框筒桩基80003多层办公楼206.6045F/-3F一框筒桩基60004车库188.

5、00-3F一桩基6000根据拟建物特点,本次勘察主要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相关规定,本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一级,场地等级为一级,地基等级为二级,因此,该项目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甲级。1.2勘察工作目的与任务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的规定,结合拟建物的特点及场地地质条件,综合确定本次勘察的目的和任务:、初步查明拟建范围内的地层结构、岩性及各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初步查明有无影响建筑场地稳定性的不良地质条件,评价场地稳定性及建筑适宜性; 、初步查明地下水赋存条件、类型,评价地下水及环境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评价地基条件、地

6、震效应,提供抗震设计的有关参数;、详细查明基坑边坡区域地质情况,分析评价环境边坡及基坑边坡的稳定性,提供边坡支护所需的岩土设计参数建议值并提出合理可行的支护措施建议;、详细查明基坑周边相邻建(构)筑物的分布情况,并收集相关设计、施工、竣工资料,分析评价边坡开挖对相邻建(构)筑物的影响,提出合理的风险规避建议;、提供主体建筑初步设计所需的岩土参数、基础型式及持力层选择建议,并提出下阶段勘察中应重点解决的问题。1.3本次勘察执行的主要技术规范和依据1.3.1.依据、建设工程勘察合同;、岩土工程勘察任务委托书;、总平面布置图(1:500)。1.3.2规程规范、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

7、1,(2009版)、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城市测量规范(CJJ899);、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502661999;、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1.4勘察完成工作量的质量评述根据本次勘察的目的,结合现行规范规定及本项目特点,综合制定了勘察纲要。本次勘察据拟建物分布位置及地形条件共布置钻孔38个,其中控制性钻孔17个,一般性钻孔21

8、个。根据拟建物不同,控制性钻孔进入预计基底以下中等风化基岩内1215m,一般性钻孔进入预计持力层以下中等风化基岩内8m,边坡钻孔进入坡底58m。勘探野外工作期间按拟定方案采集了岩、土样及水样送室内检测。勘探点编号和工程地质剖面编号详见勘探点平面布置图。外业钻探和取样于2012年11月13日2012年12月01日完成,本次勘察完成钻孔36个(CK26、CK39无施工条件未能施工),其中控制性钻孔17个,一般性钻孔19个,完成进尺1030.05m,取岩样14组,土样6组,水样1组。利用重庆市工商联大厦及民营经济总部大楼勘察工程钻孔3个(ZY3、ZY4、ZY11),进尺为99.83m。本次勘察实物工

9、作量见表1-2。表1-2 实物工作量统计表 序号工作内容单位工作量备注1钻探m/孔1030.04/362利用钻孔m/孔99.83/33钻孔标高及坐标测量次/孔38/384地质剖面测量m/条1902/111:2005工程地质调查20.041:5006取岩样组147取土样组68取水样组19水位观测孔3610超重型动力触探m/孔5.70/311声波测试m/孔48.18/212抽水试验台班/孔113相邻建筑物资料收集西侧金砂水岸、南侧在建工商联大厦、北侧住宿楼1.5勘察工作质量评述1.5.1资料收集与工程地质测绘本次勘察过程中收集到了拟建场地西侧金砂水岸8#楼清渊阁、9#楼清涧阁、10#楼清洲阁、11

10、#清波阁的基础、施工资料,收集到了拟建场地南侧在建工商联大厦的勘察资料,对与拟建场地北侧相邻的重庆工商大学住宿楼及宿舍楼基础相关情况进行了调查。对场区及周边进行工程地质测绘,测绘面积约0.04km2。调查场区地形、地貌特征,调查各岩土层的空间展布及结构特征,圈定地质界线;了解基岩露头、岩性、风化程度、产状要素以及裂隙发育的规模和特征;调查有无不良地质现象,及其形成条件、规模、性质和发展情况;调查场内填土规模、范围及堆填物成分、回填时间等。调查地表水分布及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测绘精度满足有关规范要求。1.5.2工程测量本次勘察采用重庆市独立坐标系,1956年黄海高程系。根据甲方提供的1

11、:500场区现状地形图为底图进行工作,钻孔定位控制点由建设方提供的控制点(见表1-3)引测。质量和精度符合有关规范要求。 表1-3 控制点数据表 编号X(m)Y(m)H(m)1G0106-568814.05460412.089198.6021G0106-668760.17560386.271193.0901.5.3工程钻探钻探采用XY-100型旋转钻机钻探施工,投入旋转钻机3台套。钻进过程中按钻探施工操作规程控制回次进尺、取芯率,确保采芯质量。土层岩芯采取率不小于65%,基岩岩芯采取率强风化不小于75%,中等风化不小于80%,均满足规范要求。岩芯按顺序放置,现场描述岩土特征,并对漏水、裂隙情况

12、进行及时记录,对岩芯进行拍照。工程勘察施工过程中,由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采用旁站方式,对勘察外业工作进行检查、核实,外业见证符合渝建发2008209号文件的要求,共完成钻孔36个,钻孔质量良好,反映地层结构清楚, 工程勘察资料真实、准确。1.5.4水文观测每个钻孔钻探完成后均将孔内施工残留水提干,2448小时内测量孔内水位,场地东南侧部分钻孔孔内有地下水渗出。1.5.5现场试验、圆锥动力触探试验:为了判定填土性质,现场钻探期间针对填土选取CK11、CK18、CK24三个钻孔进行超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抽水试验:为查明场地内土体的渗透性质和富水性,测定其水文地质参数,现场选取钻孔CK37进行了

13、抽水试验。、波速测试:为了正确判断高层及超高层建筑物下部岩体的完整性、场地类别,准确划分岩体岩质单元及软弱夹层,现场在高层及超高层建筑物范围内选取了2个钻孔委托重庆岩土工程检测中心进行波速测试。1.5.6室内试验现场钻探过程中采取泥岩样品9组、砂岩样品5组、粉质黏土样品6组,封装后及时送检,所采集全部样品送重庆川东南地质矿产检测中心。检测岩石天然及饱和抗压、抗剪、弹模指标;检测粉质黏土物理性质、天然快剪及压缩等指标。现场采集水样样品1组,进行水质简分析及CO2侵蚀试验。试验方法正确,指标可信,符合重庆地区经验。1.5.7室内资料整理室内工作过程中各成果图件采用我公司专业岩土勘察软件结合Auto

14、CAD制作,岩土工程勘察报告采用WORD应用软件编辑,资料详实、图件清晰、分析正确、结论可靠、建议合理,满足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和勘察合同的要求。综上所述,本次勘察工作严格按照相关规程、规范进行,勘探工作方法、手段及工作量布置合理,原始数据真实可靠,岩土测试符合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建筑主体部分勘察成果资料达到初步勘察要求,经审查合格后可供建设工程初步设计使用;基坑边坡部分勘察成果达到详细勘察深度,审查合格后可供该项目基坑边坡支护设计使用。2工程地质条件2.1地形地貌拟建场地东南侧属嘉陵江级基座阶地地貌,现状地形较平坦,地面高程约192.00196.00m,

15、地形坡角约520;西北侧属浅丘剥蚀地貌,场地内地形起伏较大,局部为已建条石挡墙,地面高程约195.00216.00m,地形坡角多在830不等,局部可达到50。拟建场地位于重庆市江北区北滨路,其东南侧为正在建重庆市工商联大厦及民营经济总部大楼,西南侧为金科金沙水岸,西北侧为重庆工商大学,紧靠北滨路及金源路,交通便利。2.2气象、水文2.2.1气象拟建场地位处亚热带,气候温暖潮湿,雨量充沛,具有春早夏长,秋雨连绵,冬暖多雾的特点。多年平均气温17.518.8左右:一月最冷,极端最低气温-3.1(1975年12月15日);盛夏八、九月平均气温30,极端最高气温达43.0(2006年8月28日)。多年

16、平均相对湿度7981%,绝对湿度17.818.2mb。多年平均降雨量1141.8mm,年最大降雨量1544.8mm(1976年),年最小降雨量740.1mm(1982年)。降雨集中在每年59月,占全年降雨量的70%。降雨强度大,与降雨集中季节同步,最大日降水量266.6mm(2007年7月17日),多年平均最大日降水量98.5mm。常年风速较小,年平均风速1.1m/s,最大风速28.4m/s,以偏西北风为主。场区气候全年可施工作业。2.2.2水文场地内无冲沟、河流等地表水系,场地东南侧为嘉陵江,相距约145m。勘察期间离场地最近处嘉陵江水位约为176.50m。据调查,嘉陵江李子坝段100年一遇

17、洪水位194.23m,20年一遇洪水位184.90m,常年洪水位181.60m;据长江水利委员会重庆水文总站的资料,长江重庆朝天门段水位特征见表2-1。本拟建场地附近江段在长江与李子坝之间,洪水位在192.00194.23m之间。表3-1 长江朝天门段洪水位统计表频率地段P=1%P=2%P=5%P=10%P=20%朝天门192.63190.83188.53186.63184.23备注1、水位数据单位为米,采用黄海高程;2、P=2%并考虑30年河床淤积影响,洪水位为192.58m。2.3地质构造勘察区位于龙王洞背斜北西翼,岩层呈单斜产出,岩层产状27010。层面微弯,为泥质胶结,层间结合一般,属

18、原生结构面。在场区外基岩露头地段测得两组构造裂隙:裂隙L1:产状10560,裂面微弯,局部凹凸不平,微张,张开0.12mm,泥质充填,间距0.52.2m,延伸长度2.04.0m,层间结合差,属硬性结构面。裂隙L2:产状21080,裂面平直,呈闭合状,无充填,间距0.31.8m,延伸长度2.05.0m,层间结合差,属硬性结构面。场内无活动性断裂构造通过,地质构造简单。2.4地层岩性据地表调查及钻探揭示,场地内上覆土层为第四系全新统素填土(Q4ml)、冲积层粉质黏土(Q4al);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泥岩、砂岩,地层岩性分述如下:2.4.1第四系全新统(Q4):(1)素填土(Q4m

19、l):杂色。主要由粘性土及卵石、砂岩碎石、砖块、混凝土等硬杂物组成,硬杂物直径一般15-380mm,含量约占2560%。稍湿,结构稍密中密,回填时间大于10年,均匀性较差,钻进过程中易卡钻,岩芯采取率较低。钻探揭示厚度1.807.20m(见ZY30及ZY18),在整个场区内均有分布,人工堆填。(2)粉质黏土(Q4al):上部呈黄色、褐黄色,软塑可塑状;下部呈灰色、灰褐色,软塑状。主要由粘粒、粉粒组成,局部夹有少量卵石。切面稍有光泽,韧性、干强度中等,无摇振反应。钻探揭示厚度4.6023.90m(见ZY29及ZY36),在场区东南侧分布,冲积成因。不整合2.4.2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泥

20、岩(Ms):紫红色、褐红色。主要由粘土矿物组成,泥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局部夹灰绿色砂质团块,砂质含量较高。强风化层岩芯破碎呈碎块状,厚度一般小于2.00m,局部较厚;中风化层岩芯较完整,多呈柱状,节长35420mm。岩质软,失水易干裂。该层为场内主要岩性,分布广,单层厚度较大。砂岩(Ss):灰色、褐灰色。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细中粒结构,薄层中厚层状构造,局部夹泥质条带、泥质含量较高。强风化层岩芯较破碎呈短柱状、碎块状,厚度小于2.00m;中风化层岩芯较完整,多呈柱状,节长40-480mm。岩质较软。偶见无充填裂隙。2.5水文地质条件2.5.1、场内地表水分布及地下水基本特征建设场地内无

21、冲沟、河流等地表水系;场地东南侧约145m处为嘉陵江。据地表地质调查和钻探揭示,场内上覆土层为素填土、粉质黏土,下伏基岩为泥岩、砂岩。素填土在整个场地内均有分布,厚度变化较大,其孔隙较发育,但分布不稳定,为相对透水层;粉质黏土在场地东南侧分布,厚度大,为相对隔水层;泥岩属相对隔水层;砂岩为相对含水层。相对而言,砂岩主要分布于场地西北侧。因此,填土及砂岩构成场内主要含水层,粉质黏土、泥岩为相对隔水层。据本场地微地貌及地层结构特征,地下水类型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沿岩土界面、岩层层面及基岩裂隙径流,于嘉陵江北岸呈线状排泄。各钻孔终孔后,将钻孔内的钻探残留水抽干, 2

22、448小时内观测地下水位,场内东南侧部分钻孔(CK25、CK30、CK31、CK32、CK36、CK37、CK38)孔内有地下水渗出。 2.5.2、抽水试验根据钻孔揭示的地层结构、地下水埋藏条件,选择ZY37孔进行现场抽水试验,及时记录水位降深、流量、时间;达到稳定水位2小时后,停止抽水,并对水位恢复情况进行了记录。场内地下水有嘉陵江江水补给,采用侧向补给的潜水完整井公式计算粉质黏土层渗透系数,抽水试验成果及计算结果见下图2-1。据抽水试验成果,场内粉质黏土渗透系数为0.718m/d,透水性差。现场钻探揭示,在标高180.00m以下靠近基岩粉质黏土层中含少量沙及卵石,此部分粉质黏土具有一定的透

23、水性。结合地区经验,本场地内粉质黏土总体上为相对隔水层。2.5.3、水质分析及水土的腐蚀性勘察期间在场内钻孔中采集地下水样品1组,现场封装后送重庆川东南地质矿产检测中心进行水质分析和CO2侵蚀性分析,水质分析成果见表2-1。表2-1 地表水水质分析成果表 水样编号测试项目地下水W1离子分析(B)(mg/L)c(1/ZBZ土)(mmolL-1)x(1/ZBZ土)(%)分析项目mg/L阳离子K+Na+10.51 0.457 9.59 游离CO25.77Ca2+61.00 3.044 63.87 侵蚀性CO20.00Mg2+15.37 1.265 26.54 总硬度(以CaCO3计)215.64Na

24、+ / / /总碱度(以CaCO3计)154.49 K+ / / /暂时硬度(以CaCO3计)154.49合计86.88 4.766 100.00 永久硬度(以CaCO3计)61.15阴离子 Cl-12.23 0.345 7.24 负硬度(以CaCO3计)0.00SO42-64.07 1.334 27.99 矿化度351.54 HCO3-188.36 3.087 64.77 物理性质 CO32-0.00 0.000 0.00 PH值7.25OH-0.00 0.000 0.00 色度无 NO3-/气味无合计264.66 4.766 100.00 透明度透明备 注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

25、2001(2009年版)判定:该水所测项目按I类环境SO42-、Mg2+、OH-、总矿化度对混凝土结构均有微腐蚀;在A类条件下对混凝土结构有微腐蚀(微pH值腐蚀,微侵蚀性CO2腐蚀)。根据实验报告、地区经验及场区周边环境调查资料,场区附近无污染源,地下水和环境土对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2.6不良地质现象及地质灾害勘察区内无滑坡、泥石流、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无活动断裂构造通过,地质构造简单,场区稳定。据调查,在场地东北角和西北角处各见一人防洞室。东北角人防洞室长约35m,洞顶标高约196.26198.74,洞底标高约193.36196.56。西北角人防洞室有两个分岔,呈H

26、状,共长约100m,洞顶标高约198.13201.17,洞底标高约196.13199.17。人防洞室具体位置见平面图。地下室设计底标高为188.00,低于人防洞室底标高,人防洞室会在施工过程挖除,不会对拟建建筑产生不利影响,但开挖过程中应注意施工安全。3岩土参数的分析与选用 3.1土样试验资料的分析统计场区东南侧粉质黏土层较厚,本次勘察在ZY25、ZY31等5个钻孔中取土样6组,做了土的室内常规试验,由于CK37、CK38试验成果数据差别较大,现将试验数据分开统计,分析成果见表3- 1、表3- 2。表3-1 土样室内试验参数统计表1孔号天然含水率天然密度土粒比重天然孔隙比液限(10mm)塑限塑

27、性指数液性指数凝聚力内摩擦角压缩系数压缩模量%g/cm3%kPaMpa-1MPaCK25-127.2 1.93 2.74 0.806 34.8 20.2 14.6 0.48 24 13.80.45 4.01 CK25-224.51.98 2.72 0.710 28.3 17.4 10.9 0.65 27 15.30.39 4.39 CK3126.8 1.94 2.73 0.784 33.1 19.2 13.9 0.55 25 14.30.43 4.15 CK3223.3 1.99 2.73 0.692 30.8 18.3 12.5 0.40 30 14.60.36 4.70 统计件数44444

28、4444444平均值25.51.962.730.74831.818.813.00.5226.514.50.503.78标准差2.60.6变异系数0.100.04修正系数0.900.95标准值23.913.8表3-2 土样室内试验参数统计表2孔号天然含水率天然密度土粒比重天然孔隙比液限(10mm)塑限塑性指数液性指数凝聚力内摩擦角压缩系数压缩模量%g/cm3%kPaMpa-1MPaCK3731.6 1.86 2.73 0.932 32.2 19.2 13.0 0.95 15 11.70.79 2.44 CK3825.9 1.96 2.72 0.747 27.4 17.0 10.4 0.86 18

29、 12.10.58 3.01 统计件数222222222222平均值28.81.912.730.84029.818.111.70.9116.511.90.692.73标准差2.120.28变异系数0.130.02修正系数0.900.95标准值14.911.3由于统计样品数量较少,上表中抗剪参数标准值计算时修正系数采用经验值,凝聚力修正系数取0.90,内摩擦角修正系数取0.95。根据土样试验结果,由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3.3.5条和3.3.11可判断所取土样为粉质黏土,呈软塑可塑状。3.2岩石试验资料的分析统计本次勘察在场区内取中等风化泥岩样品9组、砂岩样品

30、5组,进行岩石天然及饱和抗压、抗剪、弹模测试。岩石的物理力学试验数据统计成果见表3-3表3-8。表3-3 中等风化泥岩抗压强度统计表岩性孔号天然抗压强度饱和抗压强度(MPa)(MPa)泥岩CK813.212.711.58.18.59.3CK1010.812.311.57.57.18.2CK287.37.06.84.14.54.3CK327.97.38.54.54.95.5CK357.59.18.25.34.95.7统计个数1515数值范围(MPa)6.813.24.19.3平均值(MPa)9.46.2标准差2.301.77变异系数0.240.29修正系数0.890.87标准值(MPa)8.45

31、.4表3-4 中等风化砂岩抗压强度统计表岩性孔号天然抗压强度饱和抗压强度(MPa)(MPa)砂岩CK1425.623.221.815.617.516.6CK2138.833.635.227.228.326.6统计个数66数值范围(MPa)21.838.815.628.3平均值(MPa)29.722.0标准差7.075.97变异系数0.240.27修正系数0.800.78标准值(MPa)23.817.2表3-5 中等风化泥岩抗拉、抗剪强度统计表岩性样品编号天然抗拉强度(MPa)抗剪强度指标相关系数图解法最小二乘法tgC(MPa)C1(MPa)tgC(MPa)泥岩CK90.630.580.570.

32、73 2.10 1.31 0.74 2.09 0.9945 CK340.490.510.520.70 1.79 1.11 0.71 1.78 0.9933 统计数6222222最大值0.630.732.101.310.742.090.9945 最小值0.490.701.791.110.711.780.9933 平均值0.55 0.721.951.210.731.940.9939标准差0.050.020.22 0.140.02 0.22 变异系数0.100.030.110.12 0.03 0.11修正系数0.92标准值0.51 备注:结合地区经验,泥岩抗剪指标标准值凝聚力c取1.80 MPa,内

33、摩擦角取32.0。表3-6 中等风化砂岩抗拉、抗剪强度统计表岩性样品编号天然抗拉强度(MPa)抗剪强度指标相关系数图解法最小二乘法tgC(MPa)C1(MPa)tgC(MPa)砂岩CK131.291.351.300.914.943.090.914.920.9964CK201.551.501.510.935.693.600.945.680.9970统计数6222222最大值1.550.935.693.600.945.680.9970最小值1.290.914.943.090.914.920.9964平均值1.420.925.323.350.935.300.9967标准差0.1160.0140.53

34、00.3610.0210.537变异系数0.0820.0150.1000.1080.0230.101修正系数0.932标准值1.32备注:结合地区经验,砂岩抗剪指标标准值c取5.0 MPa,内摩擦角取40.0。表3-7 中等风化泥岩弹模指标数理统计表岩性孔号变形模量弹性模量泊松比(MPa)(MPa)泥岩CK81679.01756.31596.32060.62132.71995.40.350.340.35CK101964.31788.21849.82379.82191.52264.60.330.340.33统计个数666平均值1772.32170.80.34标准差128.88139.480.01

35、变异系数0.070.060.03表3-8 中等风化砂岩弹模指标数理统计表岩性孔号变形模量弹性模量泊松比(MPa)(MPa)砂岩CK83964.04329.54145.54535.04891.84727.70.210.200.21统计个数333平均值4146.44718.10.21标准差182.74178.590.01变异系数0.040.040.033.3、超重型动力触探试验统计表3-9 超重型动力触探(N63.5)统计表 孔号动探深度(M)修正击数范围值(击)修正后击数平均值(击)标准差变异系数平均值(击)密实度素填土CK112.504.102.667.375.28 1.38 0.265.03

36、稍密CK183.005.203.457.915.431.24 0.23 CK243.305.202.606.344.39 1.060.24 超重型动力触探试验表明,本场地内素填土多处于稍密状态,局部中密。3.4、波速测试资料分析本次勘察期间于CK22、CK24两个钻孔进行波速测试,通过声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的不同,以了解不同岩体的完整性、裂隙发育情况、场地类别、准确划分岩体岩质单元及软弱夹层等。测试成果见表3-9、表3-10。表3-9 声波速度测试成果表孔 号测试范围(m)岩性Vp速度范围(m/s)Vp平均速(m/s)岩块声波速度(m/s)岩体完整系数岩体风化程度CK225.00-7.50泥

37、岩2563-25902579-强风化7.50-11.002725-2890283936200.61中风化11.00-12.80砂岩3455-3889376947600.6212.80-18.50泥岩2830-3365289436200.6318.50-23.65砂岩3382-3891381447600.64CK246.80-10.10泥岩2536-25812559-强风化10.10-10.852825-2852283836200.61中风化10.85-14.36砂岩3312-3892377047600.6214.36-24.53泥岩2836-3390288536200.63表3-10 剪切波速

38、度测试成果表孔 号测试范围(m)岩性Vs速度范围(m/s)Vs平均速度(m/s)CK220-5.00素填土129-1381345.00-11.00泥岩785-95285211.00-12.80砂岩1165-1200118212.80-18.50泥岩952-112099918.50-23.65砂岩1085-12111175CK240-6.80素填土130-1391356.80-10.85泥岩779-93583410.85-14.36砂岩1100-1205116414.36-24.53泥岩950-10899813.5岩体基本质量等级据岩体抗压试验成果及波速测试成果资料:本场区泥岩为软岩,中厚层状构

39、造,强风化层岩体较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级;中风化层岩体较完整,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级。砂岩为较软岩,强风化层岩体较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级;中风化层岩体较完整,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级。4场区稳定性评价4.1不良地质作用评价及场区稳定性评价根据现场区质调查,并结合野外钻探结果,场内及周边无滑坡、崩塌、危岩、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场区工程地质条件较简单,水文地质条件较复杂。场地及地基整体稳定,可进行本工程建设。4.2地震效应评价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本工程属标准设防类,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拟建场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

40、度值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据波速测试成果及当地建筑经验,本场地素填土剪切波速约为134 m/s,属软弱土;粉质黏土剪切波速约为176.5m/s(经验值),属中软土;下伏基岩强风化层剪切波速大于500m/s,中等风化层剪切波速大于800m/s。本场区按设计标高平场整理后,土层厚度约0.0018.00m,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的相关规定按最不利情况计算土层的等效剪切波速判定建筑场地类别。本工程按设计要求平场后,各拟建物均处于-3F基坑范围内,场内上覆土层厚度0.0019.48m,土体等效剪切波速为174.5 m/s,场地类别为类,设计特征周期0.35s,为可进

41、行项目建设的一般地段;基坑边坡上覆土层厚度为0.0029.37(CK37),土体等效剪切波速为161.87m/s,场地类别为类,设计特征周期0.35s,其中基坑边坡BE段(分段编号见平面图)为土质边坡,属不利地段,其他基坑边坡段属一般地段。 4.3边坡稳定性评价4.3.1、环境边坡按设计标高平场整理后,在场地四周会形成环境边坡,环境边坡编号为P1P10(见平面图)。本工程环境边坡高度小,均小于3.00m(见剖面图),边坡安全等级均为三级,破坏后果不严重。可采用重力式挡墙进行支挡,临时放坡坡率建议:填土1:1.50,粉质黏土1:1.75,强风化基岩1:0.75,中风化基岩1:0.50。4.3.2

42、、基坑边坡按设计标高平场整理后,在场地四周会形成基坑边坡,现将基坑边坡分为AB、BC、CD、DA、EA段(见平面图)进行稳定性评价,分述如下:、AB段基坑边坡AB段基坑边坡为场地北侧基坑边坡。按设计标高开挖平场后,本段基坑边坡高度为14.2018.00m(见剖面图7-7 12-12),坡体物质主要为泥岩,局部为填土、粉质黏土及砂岩,属岩土混合边坡,边坡岩体类型为三类,破坏后果很严重,边坡安全等级为一级。边坡土质部分高度约014.20m,岩土界面平缓,倾角小于10,边坡土质部分沿岩土交界面产生滑移的可能性小,基坑直立开挖的情况下土质边坡可能产生土体内部圆弧滑动破坏;据赤平投影图4-1分析,本段岩

43、质边坡为切向坡,无外倾结构面,裂隙L1与裂隙L2的组合交线倾向坡外,边坡岩质部分可能沿裂隙L1与裂隙L2的组合交线形成楔形体产生滑动破坏。建议采用桩板挡墙进行支挡,临时放坡坡率建议:素填土1:1.50,粉质黏土1:1.75,强风化基岩1:0.75,中风化基岩1:0.50。边坡岩体等效内摩擦角:60,边坡岩体破裂角:泥岩61、砂岩65。裂隙L1产状10560裂隙L2产状21080岩层产状27010边坡产状16490图4-1 赤平投影图、BC段基坑边坡BC段基坑边坡为场地北侧基坑边坡。按设计标高开挖平场后,本段基坑边坡高度为9.0011.80m(见剖面图6-6),坡体物质主要为素填土、粉质黏土,属

44、土质边坡,破坏后果很严重,边坡安全等级为一级。基坑直立开挖的情况下土质边坡可能产生土体内部圆弧滑动破坏。建议采用桩板挡墙进行支挡,临时放坡坡率建议:素填土1:1.75,粉质黏土1:2.00。建议选择基岩作为挡墙持力层。、CD段基坑边坡CD段基坑边坡为场地东侧基坑边坡。按设计标高开挖平场后,本段基坑边坡高度为9.0011.80m(见剖面图1-1、3-35-5),坡体物质主要为素填土、粉质黏土,属土质边坡,破坏后果很严重,边坡安全等级为一级。基坑直立开挖的情况下土质边坡可能产生土体内部圆弧滑动破坏。建议采用桩板挡墙进行支挡,临时放坡坡率建议:素填土1:1.75,粉质黏土1:2.00。建议选择基岩作

45、为挡墙持力层。、DE段基坑边坡DE段基坑边坡为场地南侧基坑边坡右侧部分。按设计标高开挖平场后,根据钻探揭示本段基坑边坡高度约为9.00m(见剖面图6-69-9),坡体物质主要为素填土、粉质黏土,属土质边坡,破坏后果很严重,边坡安全等级为一级。基坑直立开挖的情况下土质边坡可能产生土体内部圆弧滑动破坏。建议本段基坑边坡采用桩板挡墙进行支挡,临时放坡坡率建议:素填土1:1.75,粉质黏土1:2.00。建议选择基岩作为挡墙持力层。、EF段基坑边坡EF段基坑边坡为场地南侧基坑边坡左侧部分。按设计标高开挖平场后,根据钻探揭示本段基坑边坡高度为9.0013.00m(见工程地质剖面图10-10),坡体物质主要

46、为泥岩,局部为素填土、粉质黏土及砂岩,属岩土混合边坡,边坡岩体类型为三类,破坏后果很严重,边坡安全等级为一级。边坡土质部分高度约09.00m,岩土界面平缓,倾角小于8,边坡土质部分沿岩土交界面产生滑移的可能性小,基坑直立开挖的情况下土质边坡可能产生土体内部圆弧滑动破坏;据赤平投影图4-2分析,本段岩质边坡为切向坡,无外倾结构面,岩层倾角较缓,边坡岩质部分的稳定性主要受岩体自身强度控制。建议采用重力式挡墙进行支挡,临时放坡坡率建议:素填土1:1.75,粉质黏土1:2.00,强风化基岩1:0.75,中风化基岩1:0.50。边坡岩体等效内摩擦角:60,边坡岩体破裂角:泥岩61、砂岩65。裂隙L1产状

47、10560裂隙L2产状21080岩层产状27010边坡产状33490图4-2 赤平投影图、FG、HA段基坑边坡FG、HA段基坑边坡为场地西侧基坑边坡。按设计标高开挖平场后,基坑边坡高度为13.0018.00m(见剖面图1-1、3-35-5),坡体物质主要为泥岩,局部为砂岩,属岩质边坡,边坡岩体类型为三类,破坏后果很严重,边坡安全等级为一级。据赤平投影图4-3分析,本段岩质边坡为反向坡,无外倾结构面,裂隙L1与裂隙L2的组合交线倾向坡外,边坡岩质部分可能沿裂隙L1与裂隙L2的组合交线形成楔形体产生滑动破坏。建议采用加厚地下室侧墙体系进行支挡,临时放坡坡率建议:强风化基岩1:0.75,中风化基岩1

48、:0.50。边坡岩体等效内摩擦角:60,边坡岩体破裂角:泥岩61、砂岩65。裂隙L1产状10560裂隙L2产状21080岩层产状27010边坡产状6590图4-3 赤平投影图、GH段基坑边坡GH段基坑边坡为场地西侧基坑边坡。按设计标高开挖平场后,本段基坑边坡高度约为17.00 (见工程地质剖面图2-2),坡体物质主要为泥岩,局部为砂岩,属岩质边坡,边坡岩体类型为三类,破坏后果很严重,边坡安全等级为一级。据赤平投影图4-4分析,本段岩质边坡为切向坡,无外倾结构面,岩层倾角较缓,边坡稳定性主要受岩体自身强度控制。建议采用加厚地下室侧墙体系进行支挡,临时放坡坡率建议:强风化基岩1:0.75,中风化基

49、岩1:0.50。边坡岩体等效内摩擦角:60,边坡岩体破裂角:泥岩61、砂岩65。裂隙L1产状10560裂隙L2产状21080岩层产状27010边坡产状1090图4-4 赤平投影图据渝建发2010166号文及以上基坑边坡评价,本工程基坑边坡均属深基坑边坡,建议边坡支护设计方案和施工措施经组织专家评审合格后实施。4.4拟建工程与相邻建筑的相互影响评价本工程周边既有建筑较多,工程建设可能会影响邻近已有建筑的安全。本工程与场地东南侧在建重庆市工商联大厦及民营经济总部大楼间距不超过10.00m,与场地西南侧金砂水岸最近间距约24.00m,与北侧重庆工商大学鹅石堡山住宿楼及学生宿舍楼间距约10.00m,现

50、就拟建物施工对相邻建筑的影响评价如下:在建重庆市工商联大厦及民营经济总部大楼(9F/-1F)地坪标高为195.50m,地下室底板标高为180.80m,采用框架结构、桩基础。此在建工程基础还在施工过程中,据设计文件,邻近一侧桩底标高为164.80m。工商联大厦地下室标高低于本项目设计底板(188.00m),且后续施工中二者地下室将连通,因此,本项目基坑施工对工商联大厦地下室的影响小;但本项目桩基施工应考虑与邻近桩基的刚性角问题,基底刚性角应满足规范要求。与本工程西南侧相邻已建建筑物的为金砂水岸8#楼清渊阁(32F)、9#楼清涧阁(25F)、10#楼清洲阁(31F/-2F)、11#清波阁(31F/

51、-2F)。8#楼清渊阁设计地坪标高为210.50m,基底标高约为195.50m;9#楼清涧阁设计地坪标高为206.70m,设计基底标高约为188.10m;10#楼清洲阁与11#清波阁设计地坪标高均为203.45m,设计底板标高均为192.70m,设计基底标高分别为180.25m、183.40m。基础型式均采用人工挖孔嵌岩桩、核心筒体采用筏板基础。工程建设对邻近建筑的影响详见下表。 表4-1 拟建工程对金砂水岸建筑的影响评价项目8#楼清渊阁(32F)9#楼清涧阁(25F)10#楼清洲阁(31F/-2F)11#清波阁(31F/-2F)建筑底板标高(m)210.50206.70192.70192.7

52、0建筑底板高差(m)22.5018.704.74.7与北滨国际的水平最近距离(m)24.820.5024.0028.80典型剖面剖面33剖面44、 55剖面1010剖面99相邻建筑的基础型式及基底标高桩基/195.50m桩基/188.10m桩基/180.25m桩基/183.40m北滨国际施工对相邻建筑的影响无外倾结构面影响,施工开挖(非爆破情况下)对清渊阁影响小无外倾结构面影响,施工开挖(非爆破情况下)对清涧阁影响小无外倾结构面影响,施工开挖(非爆破情况下)对清洲阁影响小无外倾结构面影响,施工开挖(非爆破情况下)对清波阁影响小据调查,与本工程北侧相邻的已建建筑物为重庆工商大学鹅石堡山住宿楼(6

53、F)及学生宿舍楼(6F),设计地坪标高约为210.00m,基底标高约为203.00m基础型式采用浅基础。因本工程与此已建建筑物相距近,拟建工程基坑开挖过程中对此已建建筑物有一定的影响 。建议本工程东南侧部分在重庆市工商联大厦及民营经济总部大楼基础施工完成后再进行施工,并先对四周基坑边坡进行治理再进行基础开挖。5 地基评价5.1地基均匀性评价拟建场区素填土在整个场地均有分布,厚度变化较大,稍密中密,均匀性较差;粉质黏土层只在场地东南侧有分布,厚度较大,变化较小,上部为黄色、黄褐色多呈软塑可塑状,下部为灰色、灰褐色呈软塑状,均匀性一般。下伏强风化基岩厚度总体较小,随基岩面起伏厚度略有变化,其均匀性

54、一般;下伏中等风化基岩分布稳定、连续、较均匀,岩体较完整,力学性能良好,地基均匀性较好。5.2地下水作用评价据钻探揭示,场地北侧及西侧钻孔中未见地下水,地下水较贫乏;场地东南侧部分钻孔中有地下水渗出。场地东南侧岩性主要为粉质黏土和泥岩,泥岩为隔水层,结合抽水试验成果,场地内粉质黏土总体上也为相对隔水层。场地地下水类型主要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地下水不易透过隔水层,对建筑物的影响较小。降雨期间施工易形成基坑积水,应作好地表排水系统,避免降雨形成的地表汇水集中流入基坑内;基坑出现积水应及时抽排至场外。5.3地下水及环境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评价根据当地建筑经验及地下水水质分析成果,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及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5.4岩土层承载力评价场区中等风化基岩岩体较完整,局部裂隙发育,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5.2.6公式计算,并结合重庆地区经验确定,折减系数取0.33。浅基础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按下式确定:f=rk (5.3.1)式中:f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折减系数,中等风化岩体取0.33;rk岩石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