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 论文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78339092 上传时间:2022-04-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5.5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国内外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 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国内外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 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国内外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 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国内外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 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内外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 论文(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国内外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内容摘要:信息管理系统是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和现代信息技术的结合体,是各类现代化企事业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已成为国内管理科学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由于专业背景、学科性质的不同,各高校在管理信息系统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课程体系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而人才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全社会对于信息管理人才的需求的极大增长已经引起国际有关部门和专家的重视。本文通过讲述信息管理系统的简介及发展,分析了国内外信息管理人才的需求和培养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新时期信息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关键词:信息管理 教学研究 人才培养模式 一 信息管理系统的简

2、介 信息管理系统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MIS)是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和现代信息技术的结合体,是各类现代化企事业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信息时代对高新信息人才的需求驱动下,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于1967 年率先开辟了管理信息系统课程。 此后 30 多年里,各国都纷纷推出了 MIS 课程。 MIS 逐渐从一门面向信息系统开发人员的课程变为一门面向管理人员的课程,从一门技术类课程变为一门讨论如何从管理者的角度认识与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的课程,从研究一个仅涉及管理系统的课程(狭义的 MIS)变为讨论组织信息化进程中各种问题的课程。 如今 MIS 课程已成为国内管理科学类

3、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由于专业背景、学科性质的不同,各高校在 MIS 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课程体系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二、信息管理系统的发展1、信息系统的发展在60年代,大多数企业都竞相雇佣能够管理其计算机中心的人员。对这类管理人员的要求主要是技术方面的能力,尤其是进行系统维护和运行的能力。对数据处理的管理被视为技术性而非管理性的工作。在那个计算机系统管理迅速发展的时代,大多数企业都将技术可行性看成第一位的,经济可行性看成第二位的。但是当计算机系统的利用达到某种平衡时,许多企业便着手发展计算机信息系统,并将新的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和方法用于各种商业活动。以往的数据处理中心管理者随之变成新

4、的管理信息系统的管理者。这种地位的变化并不意味着技能的增多和组织结构的变化。对管理信息系统的人员来说,有效管理,即需要补充获取信息和利用知识以及使用相关的硬件和软件的知识。到80年代,一些管理信息系统教育领域的领导人物认识到,该领域的专业人员除了应有技术方面的必要技能外,还应具备进行口头和书面交流、时间管理、领导等多种能力。 随着先进的信息处理设备不断涌现和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操作更为便利,对管理信息系统的有效管理问题开始引起人们的重视。许多组织积极促进这些系统的管理向用户更多参与的方向发展,这些系统管理人员的作用因此发生了明显变化。他们看上去更像这些系统资源与终端用户之间的代理人,而不是计算机硬

5、件设备的技术看管者。信息系统功能的分散化和信息处理设备的小型化,也加速了组织内信息系统管理者作用和信息系统功能的根本变化。 2、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 国外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变迁在信息管理人才需求的推动下,目前美国、日本和欧洲已经形成了较为合理的信息管理人才教育体系。美国已经建立了多层次的信息管理专业教育,包括研究生、本科生和职业教育等多个层次。 许多著名的高等院校中设置信息管理管理专业,并为工商管理及相关专业的学生开设信息管理课程。如今,在国外综合性大学商学院里,一般都开有信息系统或信息技术类似课程。表 1 是国外几所知名大学的 MIS 类课程建设情况。 表1国外部分知名

6、高等院校信息管理学课程的开设情况大学名称课程名称 教学目标课程内容体系斯坦福大学信息系统理解支撑信息系统的技术;学习使用提取信息的新手段和新方法;学习市场和技术如何促成信息系统的形成网络及安全、网络信息检索、著名系统、数据库系统、 P2P 系统、 学生陈述和贵宾演讲哈佛大学信息技术的管理与变革理解各种信息技术如何改变工作,经理们如何能使企业从变革中获利任务级信息技术;网络级信息技术;企业级信息技术( ERP、SCM、CRM)麻省理工学院管理信息系统为更好地做出有关信息系统的决策提供手段和方法,与高级经理一起解决信息系统的问题商业信息技术的内涵; 信息技术与企业战略;项目管理、管理变革与影响;组

7、织与信息技术的管理卡耐基 -梅隆 大 学商业信息技术介绍信息技术支持的商业领域;了解信息技术的理念和商业实践;熟悉改变企业运作的重要信息技术理念和发展;动手实践信息系统工具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网页、硬件、软件);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数据库、远程通信、Internet、Intranet); 信息技术应用和商业解决方案(电子商务、决策支持等)明尼苏达大学管理信息系统揭秘信息技术,使学生拥有信息技术和软件工具的理论和实践知识信息系统基础知识(软件、硬件、数据管理、 通信、 网络); 商业信息系统(MRP、CRM、ERP、SCM);电子商务 、决策支持系统;商务系统开发、安全与道德(2)国内信息管理专业人

8、才培养模式的发展变迁从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开始, 国内一些高校也陆续开展 MIS 教学和研究。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催生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形成。该专业的产生,融合了经济信息管理、科技信息、信息学、林业信息和管理信息系统 5 个专业,是一门交叉性很强的边缘学科。 在我国,1978 年中国人民大学率先建立了经济信息管理专业,而我国一些具有计算机及通信技术优势的工科院校从 20 世纪 80 年代初开始陆续办起了管理信息系统专业。 目前,该专业在全国各高校的分布点也在逐年增加,1998 年 10 月,教育部在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大全一书中首

9、次公布了该专业的分布点数为 151 个,而后,教育部又在2005 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批准设置的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名单 中公布批准了 28 所学校增设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使其成为全国最热门专业之一。 但专业分布点数的增加并未带来专业就业率的持续增长,据2010 年某网站的统计分析,2001-2009 年就业率逐年降低的专业中就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分析其原因,主要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产生于多学科的融合,而实际教学中并未真正做到课程的融会贯通,学生所学也仅是多门课程知识的简单堆砌,根本不能有效地把所学专业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因而造成该专业毕业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与该专业所要求的培养目标相差甚

10、远,毕业生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招架无力。因此,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应当建立什么样的实践培养模式,使该专业毕业生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不断提升竞争优势,成为我们急需研究的课题。 信息管理类专业是指管理科学、系统科学与信息科学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类专业,如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信息管理类专业由于历史较短,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以及人才培养上还存在一些重要问题有待解决。从专业设置考虑,培养从事管理信息系统研究、开发的人才是信息管理类专业的主要任务之一。然而与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学生相比,尽管信息管理类专业也开设了大量信息技术类课程,但从事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开发的能力优势并没有体现出来,

11、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还弱于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学生,社会对这方面的人才需求也明显偏向于计算机应用专业。这说明信息管理类专业毕业生没有达到社会所期望的培养目标。我们经过认真的分析与讨论认识到,其根本原因是现有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不能适应科学技术与国民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发现信息管理类专业现有的课程体系大体上是由基础课程(如外语、数学、德育、体育等)、经济管理类课程(如管理学、经济学、会计学等)、计算机应用技术类课程(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软件开发工具等)组合而成,管理科学、信息科学、系统科学的领域知识自成体系,学科融合得不到体现,学生很难真正理解信

12、息与管理、管理系统之间的内在联系,难以适应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在国民经济各领域的渗透,对信息技术环境下企业的组织、生产和销售等变革所形成的新的管理理念、思想和方法难以深入理解和掌握,进而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三、我国信息管理人才的培养现状 在传统的信息管理领域,我国图书情报队伍建设在建国后已经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它从小到大,在边服务、边建设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壮大。目前,我国图 书情报队伍已初具规模。据统计,我国现有22万图书馆工作人员,68万情报工作人员,387万档案工作人员。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正规的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发展,使专业人员的学历构成和业务素质都发生了很

13、大变化,各种类型的图书馆和信息机构(省市以上)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人员的比例 已经从40 增加到65 。图书、情报、档案人员中的80 以上都已接受了专业训练,其中有相当数量的人接受过图书、情报、档案学的综合教育训练。然而,不论是在数量上、素质上,还是在群体结构上,现有人员都远远不能适应现代条件下社会对信息资源管理人才的需要。数量上,目前我国科技情报队伍在科技人员队伍中所占的比例还不到1 ;人才群体结构上,我国科技情报队伍缺乏相应的协调性,学历比例失调、人才分布差距大、专业知识结构不合理;年龄结构上,图书情报人员年龄老化现象严重。1、 信息管理人员教育取得的成绩 (1)办学单位多。20世纪80年代以

14、来,随着国家经济和教育事 业的发展,图书馆学业余教育、成人教育、继续教育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其办学点已从20世纪的50年代至60年代的几家发展到目前的50多个正规的院系。 以众多的全国性、地方性、系统性的图书馆学会,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图书馆协作委员会和一些文化教育主管部门及某些大型图书馆等办学单位为依托,基本上形 成了全国性、地区性和系统性的教育网络。(2)学员数量大。全国有20余万名在职图书馆工作者普遍接受了业余教育和继续教育。 (3)办班类型多。图书情报界信息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由于人员数量多、工作岗位不同、需求不一样,因而办班类型多种多样。既有进行学历教育的函授班、 电大班、业大班、自

15、学考试班、专业证书班及研究生班、在职申请硕士学位班等,也有非学历教育的岗位培训班、干部进修班、一般培训班及助教进修班、骨干教师 进修班、高级研讨班、硕士课程进修班等。(4) 办学层次比较全。初步形成了大专、本科、研究生3个层次和函大、电大、夜大、自考大专生,函授学士生,在职硕士生,在职博士生4个级别的继续教育体系,此外,还有大量的非学历继续教育,使各级各类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都得到了提高。2、信息管理人员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发展不够平衡。从目前发展情况看,信息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图书馆界比情报界开展得较为普遍些,而在图书馆领域,首推高校系统图书馆,而科 研系统图书馆次之,公共系统图书

16、馆又次之,其他类型图书馆更次之。一般企事业单位图书情报人员的继续教育,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这是继续教育的一个薄弱环节。 (2)质量有待提高。受收费、教学内容、学员学习目的、学习态度等的影响,教育质量令人堪忧。 (3)领导重视不够。我国的图书情报继续教育事业,可谓发展很快,但至今尚未形成制度化和法制化,这与图书情报法规制度不健全、统一的管理机构未形成有很大的关系,但也与各级领导是否重视更有直接的关系。3、全球化问题 信息管理技术几乎不同程度地渗透到世界的每一个国家。按联合国计算机工业发展潜力的标准,不同国家的技术发展水平可以分为四级:先进(如美国和日本)、一般(如阿根廷和墨西哥)、基本(如阿尔巴

17、尼亚和智利)和初步(如津巴布韦)。一个国家利用计算机管理工作发展潜力的等级与其发展状况有直接联系。但是一个国家无论其现状如何,信息管理技术的流入都无异于开辟了一个与其他文化,特别是与那些以往外界难以接近的文化,保持接触的渠道。虽然一些国家的政府有可能采取限制这些技术引进、发展和利用的措施,但是经济对信息依赖程度的日益增强,使那些希望在竞争中获胜的国家必然会采取各种措施,促进管理信息系统及其相关教育和培训的发展。在某个特定组织内,信息系统的管理已不再仅仅是单一部门的事,而成为一种需要所有部门参与的综合性活动。管理信息系统的有效管理者应懂得如何综合利用组织内的各种技术(数据处理、电信等),并在这个

18、过程中发展各种面向终端用户的业务。另一方面,工作场所中技术的综合利用也极大地增加了安全的风险,主要表现在由此引起的失窃、诈骗、数据不完整和记录更改等方面。管理信息系统的管理者需要懂得如何应付这方面的问题。 例如:美国信息管理发展的核心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传统的集中式信息系统管理部门近几年来已向分散、以终端用户为核心的方向发展;信息系统管理人员的作用从计算机硬件设备的技术看管者向信息系统资源与终端用户间的代理人转变;信息系统的管理者不仅需要有信息管理的综合性知识,而且应了解企业及其消费者的全球性问题;信息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使人们当前关注的问题更具全球性;技术向几乎每一个国家的渗透

19、开辟了不同国家间文化交流的新渠道;在一个特定的组织里,信息系统管理不再是某个部门的单一功能,而成为涉及所有部门的综合性活动;信息系统管理者应懂得如何有效应付因技术的综合利用而引起的大量安全问题。 四、信息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 面对国内外教育改革的浪潮,我们的信息管理学教育要在未来社会中立足,需设计出创新、顺应世界发展潮流、符合中国国情的人才培养模式。 1、基础知识的更新应重视基础知识的更新,要将原图书馆学情报学中以及管理信息系统等相关专业中适用于一般信息管理的知识提炼出来,与信息产业和信息服务业发展的新理论相结合,构建信息管理人才培养的新的知识框架。未来的信息管理者应是面向电子信息管理,可提供网

20、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电 子信息服务的专家和管理人才。因此,在基础知识的更新中,集中表现在要引入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管理等科目。其次,还必须具备丰富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 础知识,如法律、经济、社会学等,成为文理相通的全能型人才。 2、构建模块化的课程体系专业设置的创新必然导致课程体系的重建,要培养跨世纪的信息管理人才,就必须优化传统的课程体系,设置结构合理、目标明确的课程体系。信息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基本思想是模块化, 就是将所有课程按一定的标准划分为若干相互独立的模块,它们可单独用于教学。这种做法最大的优点在于便于将新兴科目引入到课程体系中。有4种模块:一是基 础知识模块,主要包括传统的图

21、书馆学情报学课程,如图书馆学概论、文献编目、文献分类、文献资源建设等课程;二是外语模块,包括公共外语和专业外语、第二外语等课程;三是信息技术模块,包括计算机操作、常用软件使用及数据库的结构及管理等课程;四是信息管理模块,包括信息资源管理、信息产业、信息政策与法规等概论性课程及信息检索、信息分析等信息处理课程。3、建立面向企业的第二课堂教学模式 例如:西安理工大学针对信管专业特点,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就业率为目标,确定了信管专业第二课堂组织与管理体系,构建各种活动平台,使得学生在接受专业教学之外在课余时间更多的参与其中,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 (1)“创业计划及ERP沙盘竞赛”平台。以“全国大学

22、生创业计划及ERP沙盘模拟大赛”为契机,组织学生参加培训和比赛,并提出了 “创意+创业+经营”的管理学院院级比赛新模式。从2005年开始,ERP沙盘模拟就是信管专业的一项重要第二课堂活动。学生给予高度评价。学校2006年建立“ERP沙盘模拟”实验室,2006年秋季开设“ERP沙盘模拟”院级选修课。 (2)科研活动平台。以开放实验室为基础,建立学生创新研究与信息交流中心,教师具体负责,学生担任主任。通过组织、帮助学生申请各类大学生科技项目、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以及自选课题研究小组等方式开展科学研究工作,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3)“证书”、“认证”培训平台。以获得就业中认可的各类“证书”,例如国家

23、举办的“计算机等级考试”、著名企业举办的各类“信息化工程师认证”等为目标,及时组织、引导学生参加各种培训、报名、考试。特别是对于企业的认证考试,同用友等软件公司考试企业建立了密切联系,并在学校创建了培训学习环境,以多种方式为学生学习提供条件。 除了搭建各种平台,学校还应采取相关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以理工大信管专业为例,每位信管专业学生在刚进入大学时就应该为其指定一名指导老师,平均一位老师带五至六名学生,定期开会讨论相关问题,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学习计算机语言、数据库等操作性较强的课程时,这些老师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样也会影响学生对信管专业的看法。当他们真正掌握信管专业

24、技能时,在就业时就会信心大增,也就不会出现“转业”的尴尬局面。4、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应根据未来人才市场对信息管理人才的需求状况,动态地调整各模块的课程体系。可根据不同的模块组合,确定不同的人才培养方向,以适应市场需求,使信息管理人才的培养工作逐步走上良性循环、健康发展的轨道。通过培养教育使受教育者具有较广博的文化知识修养和较深厚的专业基础理论;具有能够独立操作与开发现代信息技术的技能和较强的综合能力;具有某一(些)专长和较强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以满足我国信息事业不断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五、总结随着信息化进程的深入推进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是一个不断创新与实践的过程。

25、因此,普通高校信管专业发展的关键是抓住自身的特点,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找到合适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信息化人才。 最后,通过这次论文的书写是我对信息管理系统及其专业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在此,我要诚挚的感谢老师,感谢他在我的论文写作过程中给予了我耐心、细致的指导。参考文献:1、秦必瑜.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探讨J.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2、龙朝阳.成博.从社会需求看专业建设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信息技术课程设置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7.6.(发布时间:2011-12-11)3、王乐鹏,潘华.地方高校信息管理专业应用创新人才

26、培养模式探究(上海电力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4、赵乃东,王 峰.中外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北京交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北京)5、高太光, 陈培友, 肖 昆.信息管理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法研究 ( 黑龙江科技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7)6、薛 硕.高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秦皇岛广播电视大学 )7、卢小宾,张淑君.我国信息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 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北京100872)Abstrac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is a modern management con

27、cept and the combination of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all kinds of modern enterprises and institution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course has become a domestic one of the core curriculum of management science, engineering, because of the different professional back

28、ground, discipline nature, various universities in the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of the teaching goal, teaching method, there is a big difference in such aspects as curriculum system. And talent is the most important strategic resources, the whole societys demand for information management talen

29、ts growth has greatly to the atten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authorities and experts. Based on the introd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information management talents demand at home and abroad was analyzed and developing status and existing problems, and on this basis, th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talents training mode in the new period are discussed.Key words:Information management Teaching and research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9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