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座MAX项目高支模施工方案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78205355 上传时间:2022-04-21 格式:DOC 页数:82 大小:2.72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首座MAX项目高支模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首座MAX项目高支模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首座MAX项目高支模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资源描述:

《首座MAX项目高支模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首座MAX项目高支模施工方案(8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首座MAX项目 专项施工方案首座MAX项目高支模施工方案编制: 审核: 批准: 成都市第二建筑工程公司2011年5月目 录第一章编制依据及说明:3第一节说明3第二节 编制依据3第二章工程概况4第一节、项目概况4第二节、方案概况4第三章施工计划7第四章 施工工艺技术7第一节 主要搭设方法、工艺要求7第二节 材料力学性能指标10第三节 支撑架的基础处理11第四节 检查验收11第五节 砼浇筑技术措施13第五章 施工安全保证措施13第一节 安全管理组织机构13第二节 施工技术措施14第三节 模板安装拆除的安全技术措施15第四节 监测监控措施16第五节 急救援预案16第六章 劳动力计划18第七章 计算书

2、及相关附图19第一节、裙楼楼板模板计算书19第二节、住宅楼楼板计算书28第三节、250X500梁计算书39第四节、400X700梁模板计算书39第五节、500X450梁模板计算书58第六节、800X1000梁模板计算书67第六节 一、裙楼立杆布置平面图77二、裙楼高支模1-1剖面图78三、裙楼高支模立面图79四、住宅楼高支模立杆平面布置图80五、住宅楼高支模1-1剖面图81六、住宅楼高支模立面图82高支模支撑专项施工方案第一章 编制依据及说明:第一节 说明本工程17轴至31轴部分裙房住宅楼底层有过道,其上模板支设高度大于8米,根据建质(2009)87号文附录2,属于高大模板,应编制专项方案组织

3、专家评审。经专家论证,并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项目总监、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批准签字后,方可组织施工。第二节 编制依据本方案依据同类工程相关数据参考编制,主要依据国家、省、市现行规范、规程、标准及文件: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3、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5、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6、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文)7 、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建质(20

4、09)254号文)8 、成都市建设工程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管理办法(成建委发(2005)834号文)9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10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11、本工程施工图纸及相关单位已批复的施工组织设计。第二章 工程概况第一节、项目概况1、工程名称:首座MAX项目2、建设单位:成都大鸿置业有限公司3、监理单位:四川省川建院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4、勘察单位:四川省地质工程勘察院5、施工单位:成都市第二建筑工程公司6、本工程位于成都市三环路天府立交桥外天府大道东侧,规划建设净用地面积28652.06,总建筑面积181911。地下室二层,建筑面积为489

5、52。地上部分建筑面积132959,共分为三部分,分别为洒店、办公 楼、住宅及其他商业部分。项目总建筑面积 64314.20,建筑基底面积12665,容积率为4.60。7、本项目分方两个标段进行施工,本公司负责施工办楼及住宅楼及所在区域,本标段施工总建筑面积96911。地下二层地下室、地上二十八层。地下室负二层层高4.20 m,负一层层高4.75m,建筑面积13500;0.000以上3层裙房为商业用房,层高分别为5.4m、4.7m、4.7m,主楼二十八层分为办公楼和住宅楼,标准层高3.250m,建筑面积约为83411,建筑高度为99.75m。第二节、方案概况1、本工程涉及高支模部分有两处,一处

6、为1731轴裙房部分,一处为住宅楼部分,具体详高支模区域平面示意图及高支模区剖面图。2、本工程模板支撑梁板主要结构概况如下:裙房三层楼面标高10.950m,总面积78.96平方米, 楼板离地高度11.75m,此标高处梁截面有: 400700、250550,板厚150mm。住宅楼三层楼面标高10.050m,总面积316.2平方米,楼面离地高度10.85m ,此标高处梁截面主要有:8001000、500450、150450,390高蜂巢芯,板厚60mm。第三章 施工计划本工程预计开工时间为2011年7月下旬,基础直接搭设于地下室顶板上,高支架搭设6-9天,模板及钢筋绑扎3-5天,砼浇筑1-3天。材

7、料计划:材料名称规格品种数量木架板503003000mm50立方米钢管483.5mm8000米架扣直接、旋转、十字7000个钢垫板4100100625覆膜板18mm900平方米木方50100mm50立方米设备计划:塔机QTZ5013共计3台砼输送泵2台震动棒10套平板振荡器4台水平仪2台木工机具4套扭力矩扳手20把第四章 施工工艺技术第一节 主要搭设方法、工艺要求一、支撑搭设1、该高大模板采用落地式钢管满堂支撑架,立杆底部设50300mm的通长木板,每根立杆下设1001004mm厚的钢板与钢筋组成的底座置于木方垫板上,梁下截面正中加设承重立杆且顶部采用可调顶托。2、模板采用18厚覆面木胶合板,

8、次楞采用50100mm的木方间距按计算设置,主楞采用钢管。3、裙楼板下立杆纵横间距为1200mm,步距1800mm。住宅楼板立杆纵横间距1000mm, 步距1800mm。网格梁与板纵横向水平杆拉通设置,形成支撑整体,详见支撑平面布置图。4、支撑架体的大横杆、剪刀撑、斜杆撑采用46m的钢管,住宅楼部分立杆采用6+4m m水平错位(接头扣)直接,裙房部分立杆采用6+4.3m水平错位(接头扣)直接,小横杆采用1.52.0m的钢管。顶托的螺杆伸出立杆钢管顶部不得大于200mm,螺杆外径与立杆钢管内径的间隙不得大于3mm,安装时应保证上下同心。在立杆距地200mm处,沿纵横水平方向按纵下横上的程序设扫地

9、杆。5、800mmX1000mm梁的支撑立杆的步距 h=1.80m,梁两侧立杆间距1.20m立杆的纵距(跨度方向) l=0.50m,梁底增加1道承重立杆。具体详住宅楼高支模立杆平面布置图。6、400mmX700mm梁的支撐立杆的步距 h=1.80m梁两侧立杆间距为700mm,梁跨方向立杆间距为600mm,梁底增加1道承重立杆,具体详裙楼高支模立杆平面布置图。7、500mmX450mm的梁立杆步距h=1.80m,梁跨度方向立杆横距为1000mm,梁侧立杆间距1000mm,梁底增加1道承重立杆。具体详住宅楼高支模立杆平面布置图。8、250mmX550mm的梁立杆步距h=1.80m,梁跨度方向立杆横

10、距为1200mm,梁侧立杆间距600mm,具体详住宅楼高支模立杆平面布置图。二、具体构件要求1、立杆1)立杆接长采用对接扣件将钢管对接,本期工程高支架部位架最高为11.75m,高支架立杆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50mm。立杆间距采用弹线定位,步距允许偏差为-20mm。2)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3)立杆定位时,纵横向均应拉通线,确保纵横向立杆顺直。2、水平杆1)每一步距处纵横向各设置一道水平杆,该架体高度大于8m,在架体最顶步距水平拉杆中间增加一道

11、水平杆。2)纵横水平杆设置在立杆内侧,纵横水平杆接长宜采用对接扣件连接。接头位置的设置按以下要求:两根相邻横杆的接头不能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的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立杆)的距离不大于纵距的1/3。3)用水平仪抄测标高,确保横杆的水平偏差控制在20mm。3、剪刀撑设置1)沿架体临空两外侧立面设置连续式垂直剪刀撑,在架体的第三步设水平剪刀撑,住宅楼在第五步再加设一道水平剪力撑,具体位置详高支模架剖面图。2)外立面均设从底部至架体顶部设通长剪力撑,具体位图详高支模立面图。3)剪刀撑斜杆的接长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为1000mm,采用3个旋转扣

12、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杆端的距离不得小于100mm。4)剪刀撑斜杆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5) 竖向剪刀撑斜杆与地坪的水平夹角在4560o之间,并由底至顶连续设置,竖向剪刀撑底部与支撑面结构顶紧。4、连墙(柱)杆架体均在第三步与第二层楼面预埋钢筋可靠连接,水平方向每三跨一个连接点,住宅楼还与中间柱进行抱箍拉接,连接高度也是在第三步高度,以确保高支架的整体稳定性。5、安全防护为保证架体施工操作人员的安全及方便施工,必须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在高支架的第4步架满设水平兜网,在第 5步架中间的水平拉杆处满铺脚手板,该位置以上为操作层。在高支模架的架体

13、外侧,满挂密目式安全立网全封闭施工,防止无关人员进入高支模施工区域,防止施工中发生高坠及物体打击事故。1)操作层脚手板应铺满、铺稳。2)脚手板端部的探头长度150mm,其板长两端均应与支承杆可靠地固定,可采用16#元丝绑扎牢固。3)兜网外边口由边绳与立杆绑牢固,网间的搭接必须牢固,不得留空隙,网的转角处必须搭牢绑紧。兜网在使用中,随时清除网内杂物。4)施工期间高支模架外四周采用满挂密目式安全立网全封闭施工,密目式安全立网垂直于水平面设置,严禁作为安全平网使用,并与作业面边缘的最大间隙不得超过100mm。密目式安全立网上每个环扣都必须穿入符合规定的纤维绳,系绳绑在支撑物上,应符合打结方便、连接牢

14、固易于拆除的原则。密目网在使用过程中至少每周进行一次检查,当发现有下列情况时进行修复或更换:严重的变形或磨损、断裂或破洞、霉变、系绳松脱、搭接处脱开。日常做好网上附着物的清理,保持密目网的清洁。第二节 材料力学性能指标该高支模架系统,采用落地式钢管(483.5计算时取壁厚3.0mm)支撑架,钢管的抗拉、抗压、抗弯强度设计值为205 N/mm2,弹性模量E为2.06*105N/mm2;木方为西南云杉50*100,材质弹性模量E为9000N/mm2,抗弯强度fm为13N/mm2,抗剪强度fv为1.3 N/mm2,梁、板模板分别采用覆面木胶合板18、12mm厚,材质弹性模量E为6000N/mm2,抗

15、弯强度fm为14N/mm2,抗剪强度fv为1.3N/mm2,施工时应严格按要求操作。1、钢管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直缝电焊钢管(GB/T13793)或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3092)中规定的3号普通钢管,其质量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中Q235-A级钢的规定,钢管规格为483.5mm,根据市场实际供应情况,钢管壁厚选用不得小于3mm,用游标卡尺进行检查。对承重杆件的外观抽查数量为搭设用量的30%,发现质量不符合标准,情况严重的,要进行100%的检查。2、扣件采用可锻铸铁制作的扣件,其材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的规定,且扣件在螺栓拧紧扭力矩达到6

16、5N.m时不得破坏。扣件在使用前进行质量检查,有脆裂、变形的严禁使用,出现滑丝的螺栓必须更换。3、脚手板采用杉木制作的50mm厚的木脚手板,宽度为300mm,板的两端采用8 #铁丝双股并联箍两道并用铁钉牢固,凡有腐朽、斜纹、扭曲、破裂的均不得使用。4、安全网采用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严重的变形或磨损、断裂或破洞、变霉、系绳松脱、搭接处脱开的均不得使用。5、梁、板模板分别采用18mm厚覆面木胶合板。6、背杠木枋采用50mm100mm的云南香杉。第三节 支撑架的基础处理本方案架体钢管直接布置于地下室砼顶板上,其荷载由设计单位进行验算,如不能满足要求将对设计进行调整。 立杆底部设置50300mm的通长

17、木板,每根立杆下设100*100*6厚的钢板置于木方垫板上。在钢板中部焊25的钢筋100长形成底座,立杆套于钢筋上,防止立杆左右位移,底座详图:第四节 检查验收1、高支模施工方案必须经专家论证通过,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项目总监、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批准签字后,方可组织施工。施工完毕,由项目部管理人员进行自检合格后由监理建设单位验收,并按规定通知安监站进行监督。2、必须严格按施工方案进行架体搭设与拆除,立杆间距、步距、水平拉杆,扫地杆、剪刀撑等必须满足施工方案要求。3、高支模系统的承重杆件、扣件等材料应有产品合格证、生产许可证、检测报告。4、扣件螺栓的紧固力矩应进行抽查,检查数量应满足建筑施工扣

18、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的规定,对梁底扣件应100%进行检查。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应在4560N.m之间。5、高支模支撑架在达到设计高度后由项目部组织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在砼浇筑前在项目部内部安全工程师组织项目部技术负责人、质量员、安全员、工长检查验收,合格后由项目负责人组织验收,验收人员包括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监理单位的总监和专业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经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及项目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方可进入后续工序的施工。架体施工过程中加强过程检查,应检查下列项目:1)、杆件的设置和连接,连墙件的构造是否符合要求。2)、底座是否松动,立杆是否悬空。3)、扣件螺

19、栓是否松动,锈蚀严重的钢管及扣件不能使用。4)、立杆的垂直偏差是否符合要求。5)、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要求。6)、是否超载使用。脚手架使用中,并做好架体监控监测措施。6、允许偏差1)、立杆全高垂直度偏差50mm。2)、纵横水平杆间距(步距)20mm。3)、一根横杆的两端高差20mm,同跨内两根横杆高差10mm。4)、主节点处各扣件中心点相互距离150mm。5)、同步立杆上两个相隔对接扣件的高差500mm。6)、剪刀撑斜杆与地面的倾角:45o60o。7、梁的起拱值:主梁起拱高度为12mm。8、安全网和安全防护设施满足规范要求。第五节 砼浇筑技术措施高支模架范围内的砼采用商品砼车泵泵送方式,浇筑砼

20、应预先浇筑柱砼,为高支架提供水平支撑,混凝土梁的施工应从跨中向两端对称进行分层浇筑,每层厚度不得大于400mm。梁板砼的浇筑从高支模中部位置向横侧均匀扩散进行再向纵向两端扩展,浇筑砼时应确保支撑系统受力均匀,避免引起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失稳倾斜。砼浇筑过程中,板面不得堆积超过板面标高100mm厚砼,当有砼堆积时,应及时将砼摊开赶平板面。砼浇筑前,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项目总监确认具备混凝土浇筑的安全生产条件后,签署混凝土浇筑令,方可浇筑砼。浇筑过程应有专人对高大模板支撑系统进行监测,发现有扣件松动滑移、受力杆件变形等情况时,必须立即停止砼浇筑。第五章 施工安全保证措施第一节 安全管理组织机构为

21、保证高支模架施工及拆除期间的安全,项目部成立了以项目经理为组长,以执行经理、安全工程师是、责任工长,技术负责人为副组长,以专职安全员、质量、技术、工长、安全协管员、材料、综合、班组长为组员的安全及应急救援领导小组。1.安全及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如下:组长:王永斌(项目经理) 副组长:宋斌(执行经理)曾璞(责任工长)周兴(安全工程师)蔡香周(技术负责人)组 员:罗军(安全员)、蒋蓉军(模板工长)、姜家祥(钢筋工长)、吴渊(钢筋工长)、田德华(砼工长)、付树全(材料员)、2.安全及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职责如下:组长职责:为该部分质量、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当危险发生时,负责现场抢救的总指挥,并向公

22、司及政府主管部门报告。副组长职责:为该部分质量、安全管理的具体责任人,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安全问题督促工长、班组长进行整改,当危险发生时,组织人员、物资对现场伤员进行抢救,控制险情范围扩大,并第一时间联系外界,寻求外界的抢险救急支援。组员职责:为该部分质量、安全管理的具体实施人,分别负责安全、质量后勤管理工作,危险发生时,及时组织人员进行伤员抢救,疏散操作人员,控制险情范围扩大,并第一时间报告组长。第二节 施工技术措施1、高支模板支撑系统搭设前,应由方案编制人或项目技术负责人对工长、班组长等现场管理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由工长对班组长及现场操作工人进行技术交底,并履行签字手续。2、作业人员应严格按

23、施工方案和安全技术交底进行操作,特殊工种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正确佩戴劳动防护用品,架上操作人员必须拴好安全带作业。3、支撑架所使用的构配件的质量必须符合要求,使用过程中严禁拆除、松动架体任何构配件。4、所有的扣件必须拧紧,其扭力必须达到4560N.m,并由专职安全员负责检查,支撑架完成后,经规定检查验收人员验收合格后方能投入使用。5、作业层施工荷载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载使用,禁止砼泵送管道经过架体。钢筋、钢管等材料不能在架上集中堆放,砼浇筑过程中,派专人检查支架和支承情况,发现下沉、松动和变形情况应立即停止施工,疏散操作人员,在险情排除后,经技安人员确认后,方可继续施工。6、砼浇筑前,经检

24、查具备砼浇筑的安全生产条件后,签署砼浇筑令,方可浇筑砼。7、浇筑砼应预先浇筑柱砼,后浇筑梁板砼的顺序进行,混凝土梁的施工应从跨中向两端对称进行分层浇筑,每层厚度不得大于400mm。楼板面砼不得堆积,浇筑砼时应确保支撑系统受力均匀,避免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局部失稳引发整体倾覆。第三节 模板安装拆除的安全技术措施1、模板、钢筋及其它材料等施工荷载应均匀堆置、放平放稳。2、架体搭设后应全面检查支撑架的立杆间距、步距、扣件连接、连墙杆、支撑体系等是否符合施工方案要求。3、梁板混凝土同条件试件强度达到下表要求时方可进行模板的拆除工作,模板拆除应履行拆模审批手续,经技术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审批后方可实施。现

25、浇结构拆模时所需混凝土强度表项次结构类型结构跨度按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计(%)1板2502,87581002梁、拱、壳87581003悬臂构件27521004、拆架前应清理架板上的杂物及地面障碍物。5、严格遵守拆除顺序,由上而下,后绑者先拆,先绑后拆,先拆除栏杆、脚手板、剪刀撑,而后拆除水平横杆、立杆。6、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拆除作业必须自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层同时拆除作业,分段拆除时,高度不应大于两层。架体连接必须随支撑架体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接件全部拆除或数层拆除后再拆支撑架体。7、拆除时必须统一指挥,动作协调,当解开与别人有关的结扣时应先告知对方,以防坠落。8、高大模板拆除

26、时,严禁将拆除的杆件向地面抛掷,应专人传至地面,并按规格分类均匀堆放。9、高支模支撑系统搭设和拆除过程中,地面应设置围栏和警戒标志,并派专人看守,严禁非操作人员进入作业范围。第四节 监测监控措施为保证高支模架施工安全,必须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监测监控措施,根据架体特点,在架体四周设架体监控点,防止架体垂直、水平产生位移,具体位置详架体平面布置图。监测监控时间为模板支撑系统在搭设、钢筋安装、混凝土浇捣过程中及混凝土终凝前后。沉降变形监测:在建筑物四周场地内重车道路上设定水准控制点,在架体的搭设过程中和搭设完成以后,在钢管立杆距基准点标高一米处用红油漆画出水平标高控制线,采用远红外线水准仪对架体的沉降

27、变形进行监测。 水平位移监测:按预定监测点位的框架梁下口的水平横杆和扫地杆上分别用墨线弹出上下竖向控制线,作为水平位移监测的控制线。监测时采用吊线坠的方法测量以上2跟钢管横杆上的控制线的偏移。 监测数据比较:在高支架搭设完毕后未有施工荷载时进行第一次水平位移、沉降变形测量,该数据为基准数据。模板钢筋施工过程中、施工完毕后砼浇筑前、砼浇筑过程中分别对监控点进行水平位移、沉降变形测量,对比基准数据,看有无水平位移、沉降变形。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并形成监控记录。施工过程中派专人进行监控测量及架体观察,发现问题,立即停止施工并采取加固措施,处理完毕后方可继续施工。第五节 急救援预案1、应急小组机构及职责(

28、同安全管理组织机构)2、应急救援物资:1)施工现场配备必须的医疗救急用品如:救急包、绷带、夹板、担架等。2)救急车辆车牌号:川AZ0690 驾驶员:罗军 电话:137081874883)人员救治首选医院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医院地址:成都市高新南区繁雄大道万象北路18号急救电话:86914657行驶路线:出工地大门右转从绵晖东街上天府大道北段,往三环方向前行300m后左转进入府城大道,沿府城大道行驶1.7公里,右转进入万象北路,再前行170m即到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3.应急响应管理人员及参与救护的人员需掌握急救的基本知识。在浇筑过程中安排专人对高支模架体进行监控,发现有杆件或架体变形异常或扣件断裂

29、时应立即停止砼浇筑,撤离操作人员,并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模板支撑架发生意外跨塌时,最先发现险情者要大声喊叫,叫明某地点或某部位发生跨塌,以利受影响区域人员尽快撒离,同时报告应急小组负责人。1)、急救小组组长或副组长负责现场总指挥组织抢险,应准确判断险情,安全有序的组织抢险营救,险情较大时应及时向110、119、120求助。2)、切断险情区内电源,如有人员受困,首先抢救受困人员,同时用钢管加固相邻受影响的支撑架体,防止联动跨塌。3)、拉出险情区警戒线,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或围观,同时疏通交通,安排专人接引110、119、120抢险救援人员进入现场抢救和接引上级部门人员。4)、事故发生后,应急小组要同

30、时做好四件事:a.及时向上级报告。b.抢救伤员(在确保营救人员的安全状态下)。c.在确保安全的状况下排除险情、制止事故蔓延。d.保护好事故现场。 5)、当事故发生时应急小组负责人未到现场之前,当时在事故现场的最高级别负责人应承担起应急处理的组织和指挥工作.此时,要做的事有以下4件:a.制止惊慌混乱。b.将人员迅速撤离危险区域。c.抢救伤员(在确保营救人员的安全状态下)。d.在急需并有把握的情况下进行排除险情和制止事故蔓延的工作。在抢救伤员和进行排险工作时,一定不要招致险情的扩大.应急小组负责人到场后,立即向其汇报。6)、应急小组负责人到场后,应迅速了解情况和指挥落实上报、抢救、排除、保护等4项

31、工作的进行,应保持头脑冷静,尽量避免或减少指挥的失误。7)、抢救伤员、排除险情和制止事故蔓延的工作必须在统一指挥下进行.进行时应对可能引起的新的危险做出防护安排,必须采取“先保险而后抢救排险”的严格要求和作法,以确保抢救和排险人员的安全。8)、严格保护好现场,为进行事故调查和处理提供物证和分析依据,要求现场各种物品的位置和状态保持原样.由于抢救伤员和排除的需要而必须予以移动时,应安排专人做出原状的标志.必须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防止人为或自然因素对事故现场的破坏。9)、清理现场必须在事故调查组确认完毕,并完整记录在案后方可进行.在此之前,擅自清理现场。4.应急救援电话及上级、部门电话公司工程部:

32、028-83396771 成都市安全办:028-61885777第六章 劳动力计划高支模系统搭设及拆除期间内,由项目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和安全协管员负责全程监督检查与监控工作,严格按施工方案进行检查与验收,发现隐患及时整改纠正。施工过程中由架工进行高支架的搭设,模板工负责模板的安装施工,根据该高支架的工程特点,配置人员如下表所示,搭设高大模板支撑架体的作业人员必须由取得脚手架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的并具有实际施工经验的架工进行,其它相关施工人员应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第一节、管理人员序号岗位人数备注1项目经理1 2执行经理13安全工程师14责任工长15技术负责人16专职安全员27安全协管员68材

33、料员29工长6第二节、劳动计划序号岗位人数备注1木工202架子工403钢筋工304砼工255普工106机械操作工、电工等特种人员20第七章 计算书及相关附图第一节、裙楼楼板模板计算书一、参数信息:1.模板支架参数横向间距或排距(m):1.20;纵距(m):1.20;步距(m):1.80;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m):0.20;模板支架搭设高度(m):11.75;采用的钢管(mm):483.5 ;扣件连接方式:双扣件,考虑扣件的保养情况,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0.80;板底支撑连接方式:方木支撑;2.荷载参数模板与木板自重(kN/m2):0.350;混凝土与钢筋自重(kN/m3):25.00

34、0;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kN/m2):2.500;4.材料参数面板采用胶合面板,厚度为18mm。面板弹性模量E(N/mm2):9500;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13;板底支撑采用方木;木方弹性模量E(N/mm2):9500.000;木方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13.000;木方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1.300;木方的间隔距离(mm):250.000;木方的截面宽度(mm):50.00;木方的截面高度(mm):100.00;5.楼板参数钢筋级别:三级钢HRB 400(20MnSiV,20MnSiNb,20MnTi);楼板混凝土强度等级:C25;每层标准施工天数:8;每平米

35、楼板截面的钢筋面积(mm2):360.000;楼板的计算宽度(m):4.00;楼板的计算厚度(mm):150.00;楼板的计算长度(m):4.50;施工平均温度():15.000; 图2 楼板支撑架荷载计算单元二、模板面板计算:面板为受弯构件,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取单位宽度1m的面板作为计算单元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W = 1001.82/6 = 54 cm3;I = 1001.83/12 = 48.6 cm4;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 面板计算简图1、荷载计算(1)静荷载为钢筋混凝土楼板和模板面板的自重(kN/m):q1 = 250.151+0.351 = 4

36、.1 kN/m;(2)活荷载为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kN):q2 = 2.51= 2.5 kN/m;2、强度计算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q=1.24.1+1.42.5= 8.42kN/m最大弯矩M=0.18.420.252= 0.053 kNm;面板最大应力计算值 = 52625/54000 = 0.975 N/mm2;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13 N/mm2;面板的最大应力计算值为 0.975 N/mm2 小于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13 N/mm2,满足要求!3、挠度计算挠度计算公式为 其中q = 4.1kN/m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 v =

37、 0.6774.12504/(10095004166666.667)=0.003 mm; 面板最大允许挠度 V=250/ 250=1 mm;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0.003 mm 小于 面板的最大允许挠度 1 mm,满足要求!三、模板支撑方木的计算:方木按照简支梁计算,其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W=51010/6 = 83.33 cm3;I=5101010/12 = 416.67 cm4; 方木楞计算简图1.荷载的计算:(1)钢筋混凝土板自重(kN/m):q1= 250.250.15 = 0.938 kN/m;(2)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q2= 0.350.25 = 0.088

38、kN/m ;(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p1 = (2.5+2)1.20.25 = 1.35 kN;2.方木抗弯强度验算: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公式如下: 均布荷载 q = 1.2(0.938 + 0.088) = 1.23 kN/m;集中荷载 p = 1.41.35=1.89 kN;最大弯距 M = Pl/4 + ql2/8 = 1.891.2 /4 + 1.231.22/8 = 0.788 kN.m;最大支座力 N = P/2 + ql/2 = 1.89/2 + 1.231.2/2 = 1.683 kN ;方木的最大应

39、力值 = M / w = 0.788106/83.333103 = 9.461 N/mm2;方木抗弯强度设计值 f=13.0 N/mm2;方木的最大应力计算值为 9.461 N/mm2 小于 方木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13.0 N/mm2,满足要求!3.方木抗剪验算:最大剪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Q = ql/2 + P/2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T = 3Q/2bh T其中最大剪力: V = 1.21.23/2+1.89/2 = 1.683 kN;方木受剪应力计算值 T = 3 1683/(2 50 100) = 0.505 N/mm2;方木抗剪强度设计值 T = 1.3 N/mm2;方木受剪应力计

40、算值为 0.505 N/mm2 小于 方木的抗剪强度设计值 1.3 N/mm2,满足要求!4.方木挠度验算: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挠度和,计算公式如下: 均布荷载 q = q1 + q2 = 0.938+0.088=1.025 kN/m;集中荷载 p = 1.35 kN;方木最大挠度计算值 V= 51.02512004 /(38495004166666.67) +135012003 /( 4895004166666.67) = 1.927 mm;方木最大允许挠度值 V= 1200/250=4.8 mm;方木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1.927 mm 小于 方木的最大允许挠度值

41、 4.8 mm,满足要求!四、托梁材料计算:托梁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托梁采用:12.6号槽钢;W=62.137 cm3;I=391.466 cm4;托梁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集中荷载P取纵向板底支撑传递力,P = 1.231.2 + 1.89 = 3.366 kN; 托梁计算简图 托梁计算弯矩图(kN.m) 托梁计算变形图(mm) 托梁计算剪力图(kN) 最大弯矩 Mmax = 1.982 kN.m ;最大变形 Vmax = 0.24 mm ;最大支座力 Qmax = 17.837 kN ;托梁最大应力 = 1.982106/62137=31.905 N/mm2

42、;托梁抗压强度设计值 f=205 N/mm2 ;托梁的计算最大应力计算值 31.905 N/mm2 小于 托梁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205 N/mm2,满足要求!托梁的最大挠度为 0.24 mm 小于1200/150与10 mm,满足要求!五、模板支架立杆荷载标准值(轴力):作用于模板支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活荷载和风荷载。1.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1)脚手架的自重(kN):NG1 = 0.12511.75 = 1.472 kN;钢管的自重计算参照扣件式规范附录A。(2)模板的自重(kN):NG2 = 0.351.21.2 = 0.504 kN;(3)钢筋混凝土楼板自重(kN):NG3 = 2

43、50.151.21.2 = 5.4 kN;经计算得到,静荷载标准值 NG = NG1+NG2+NG3 = 7.376 kN;2.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NQ = (2.5+2 ) 1.21.2 = 6.48 kN;3.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N = 1.2NG + 1.4NQ = 17.924 kN;六、立杆的稳定性计算: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其中 N -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kN) :N = 17.924 kN; -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 lo/i 查表得到; i -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cm) :i =

44、1.58 cm; A - 立杆净截面面积(cm2):A = 4.89 cm2; W - 立杆净截面模量(抵抗矩)(cm3):W=5.08 cm3; - 钢管立杆最大应力计算值 (N/mm2); f-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 :f =205 N/mm2; L0- 计算长度 (m);考虑到高支撑架的安全因素,适宜由下式计算l0 = k1k2(h+2a) k1 -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按照表1取值1.185;k2 -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h+2a = 2.2 按照表2取值1.02 ;上式的计算结果:立杆计算长度 Lo = k1k2(h+2a) = 1.1851.02(1.8+0.22) = 2.659 m

45、;Lo/i = 2659.14 / 15.8 = 168 ;由长细比 Lo/i 的结果查表得到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 0.251 ;钢管立杆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17923.53/(0.251489) = 146.03 N/mm2;钢管立杆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 146.03 N/mm2 小于 钢管立杆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f = 205 N/mm2,满足要求!七、立杆的地基承载力计算: 立杆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应满足下式的要求 p fg 地基承载力设计值:立杆均立于地下室顶板消防通道上,设计荷载值40KN/M2立杆基础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轴向力设计值 :N = 17.924 kN;立杆单元传至基

46、础工业力为P=17.924/1.21.2=12.45,小于消防通道设计荷载40KN/M2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第二节、住宅楼楼板计算书住宅楼为GBF板,蜂巢芯长宽均为900mm,高度390mm, 蜂巢芯四周为次梁,截面尺寸150mmX450mm,将GBF板换算为砼板进行计算,按下式:板厚=(每平米楼盖中框架梁及密肋梁重量+每平米楼盖中蜂巢芯重量每平米楼盖中楼板重量)1m225KN/m3=(0.651+0.350.15)0.3925+0.850.351+110.0625 125=0.35m即,本工程GBF板荷载等同于350厚砼,按此计算如下:一、参数信息:1.模板支架参数横向间距或排距(m):1.

47、00;纵距(m):1.00;步距(m):1.80;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m):0.20;模板支架搭设高度(m):10.85;采用的钢管(mm):483.5 ;扣件连接方式:双扣件,考虑扣件的保养情况,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0.80;板底支撑连接方式:方木支撑;2.荷载参数模板与木板自重(kN/m2):0.350;混凝土与钢筋自重(kN/m3):25.100;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kN/m2):2.500;4.材料参数面板采用胶合面板,厚度为18mm。面板弹性模量E(N/mm2):9500;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13;板底支撑采用方木;木方弹性模量E(N/mm2):9500.00

48、0;木方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13.000;木方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1.300;木方的间隔距离(mm):250.000;木方的截面宽度(mm):50.00;木方的截面高度(mm):100.00;5.楼板参数钢筋级别:三级钢HRB 400(20MnSiV,20MnSiNb,20MnTi);楼板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每层标准施工天数:8;每平米楼板截面的钢筋面积(mm2):360.000;楼板的计算宽度(m):4.00;楼板的计算厚度(mm):350.00;楼板的计算长度(m):4.50; 图2 楼板支撑架荷载计算单元二、模板面板计算:面板为受弯构件,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

49、取单位宽度1m的面板作为计算单元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W = 1001.82/6 = 54 cm3;I = 1001.83/12 = 48.6 cm4;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 面板计算简图1、荷载计算(1)静荷载为钢筋混凝土楼板和模板面板的自重(kN/m):q1 = 25.10.351+0.351 = 9.135 kN/m;(2)活荷载为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kN):q2 = 2.51= 2.5 kN/m;2、强度计算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q=1.29.135+1.42.5= 14.462kN/m最大弯矩M=0.

50、114.4620.252= 0.09 kNm;面板最大应力计算值 = 90387.5/54000 = 1.674 N/mm2;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13 N/mm2;面板的最大应力计算值为 1.674 N/mm2 小于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13 N/mm2,满足要求!3、挠度计算挠度计算公式为 其中q = 9.135kN/m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 v = 0.6779.1352504/(10095004166666.667)=0.006 mm; 面板最大允许挠度 V=250/ 250=1 mm;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0.006 mm 小于 面板的最大允许挠度 1 mm,满足要求!三、模板支撑方

51、木的计算:方木按照简支梁计算,其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W=51010/6 = 83.33 cm3;I=5101010/12 = 416.67 cm4; 方木楞计算简图1.荷载的计算:(1)钢筋混凝土板自重(kN/m):q1= 25.10.250.35 = 2.196 kN/m;(2)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q2= 0.350.25 = 0.088 kN/m ;(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p1 = (2.5+2)10.25 = 1.125 kN;2.方木抗弯强度验算: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公式如下: 均布荷载

52、q = 1.2(2.196 + 0.088) = 2.74 kN/m;集中荷载 p = 1.41.125=1.575 kN;最大弯距 M = Pl/4 + ql2/8 = 1.5751 /4 + 2.7412/8 = 0.736 kN.m;最大支座力 N = P/2 + ql/2 = 1.575/2 + 2.741/2 = 2.158 kN ;方木的最大应力值 = M / w = 0.736106/83.333103 = 8.836 N/mm2;方木抗弯强度设计值 f=13.0 N/mm2;方木的最大应力计算值为 8.836 N/mm2 小于 方木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13.0 N/mm2,满足要

53、求!3.方木抗剪验算:最大剪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Q = ql/2 + P/2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T = 3Q/2bh T其中最大剪力: V = 12.74/2+1.575/2 = 2.158 kN;方木受剪应力计算值 T = 3 2157.75/(2 50 100) = 0.647 N/mm2;方木抗剪强度设计值 T = 1.3 N/mm2;方木受剪应力计算值为 0.647 N/mm2 小于 方木的抗剪强度设计值 1.3 N/mm2,满足要求!4.方木挠度验算: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挠度和,计算公式如下: 均布荷载 q = q1 + q2 = 2.196+0.08

54、8=2.284 kN/m;集中荷载 p = 1.125 kN;方木最大挠度计算值 V= 52.28410004 /(38495004166666.67) +112510003 /( 4895004166666.67) = 1.343 mm;方木最大允许挠度值 V= 1000/250=4 mm;方木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1.343 mm 小于 方木的最大允许挠度值 4 mm,满足要求!四、托梁材料计算:托梁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托梁采用:12.6号槽钢;W=62.137 cm3;I=391.466 cm4;托梁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集中荷载P取纵向板底支撑传递力,P =

55、2.741 + 1.575 = 4.316 kN; 托梁计算简图 托梁计算弯矩图(kN.m) 托梁计算变形图(mm) 托梁计算剪力图(kN) 最大弯矩 Mmax = 1.619 kN.m ;最大变形 Vmax = 0.141 mm ;最大支座力 Qmax = 18.881 kN ;托梁最大应力 = 1.619106/62137=26.048 N/mm2 ;托梁抗压强度设计值 f=205 N/mm2 ;托梁的计算最大应力计算值 26.048 N/mm2 小于 托梁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205 N/mm2,满足要求!托梁的最大挠度为 0.141 mm 小于1000/150与10 mm,满足要求!五、模

56、板支架立杆荷载标准值(轴力):作用于模板支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活荷载和风荷载。1.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1)脚手架的自重(kN):NG1 = 0.12510.85 = 1.36 kN;钢管的自重计算参照扣件式规范附录A。(2)模板的自重(kN):NG2 = 0.3511 = 0.35 kN;(3)钢筋混凝土楼板自重(kN):NG3 = 25.10.3511 = 8.785 kN;经计算得到,静荷载标准值 NG = NG1+NG2+NG3 = 10.495 kN;2.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NQ = (2.5+2 ) 11 = 4.5 kN

57、;3.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N = 1.2NG + 1.4NQ = 18.893 kN;六、立杆的稳定性计算: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其中 N -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kN) :N = 18.893 kN; -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 lo/i 查表得到; i -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cm) :i = 1.58 cm; A - 立杆净截面面积(cm2):A = 4.89 cm2; W - 立杆净截面模量(抵抗矩)(cm3):W=5.08 cm3; - 钢管立杆最大应力计算值 (N/mm2); f-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 :f =205 N/mm2; L0- 计算长度 (m);如果完全参照扣件式规范,按下式计算 l0 = h+2a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