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航天科学技术波音公司在大型客机制造中的历史进程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78148855 上传时间:2022-04-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航空航天科学技术波音公司在大型客机制造中的历史进程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航空航天科学技术波音公司在大型客机制造中的历史进程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航空航天科学技术波音公司在大型客机制造中的历史进程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航空航天科学技术波音公司在大型客机制造中的历史进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航空航天科学技术波音公司在大型客机制造中的历史进程(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波音公司在大型客机制造中的历史进程 【论文关键词】波音公司 大型民航客机 历史【论文摘要】波音公司是大型客机制造领域的主要生产商,对其发展历史的研究对我国大飞机的研制可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分别以1916年、1945年、1964年、1991年为时间节点,将波音公司的发展历程分为四个阶段,并进行简要阐述。上述四个年份,分别对应波音公司成立、二战结束、波音公司民品销售超过军品以及苏联解体等四件对在波音公司民航制造领域带来巨大影响的四件大事。 1916-1945,大型客机技术的积累阶段 波音公司成立于1916年,在成立之初的十余年里,波音公司的主要客户是美国政府和军方。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从美国政府获

2、得了航空邮政运营的独家授权,制造运飞机并经营政府邮件的运输业务,获得了丰厚的利润(据1930年代美国国会调查,利润率达到40%),稳步的发展了航空制造方面的技术.到大萧条时期,国会以反垄断为名,剥夺了波音公司政府邮政运营的许可,并将波音公司负责航空运营的部分强行剥离出去,于是,波音公司将主要业务放在了军用飞机制造商面。 然而,波音并未完全退出民航制造领域。在1930年代,波音公司推出了“第一架真正意义上的民航客机”B247。但是,由于紧随其后道格拉斯公司研发的Dc-1以及Dc-2、Dc-3在各方面都略胜一筹,B247在市场上的表现一败涂地。但是,由于波音公司的主要业务在军用飞机方面,B247的

3、市场惨败并未对波音公司造成严重影响。 二战的爆发给波音公司提供了绝佳的机会,波音公司藉此成为最大的军机制造商。同时,在大量的军事需求的刺激下,波音公司的技术能力以及生产能力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有资料显示,波音公司生产的利润从1941年到1945年,平均每年增长550万美元(大约相当于现在的3);每个雇员的月生产能力(以重量计)从1946年6月的9.5千克增长到1944年8月的43.5千克,而与此同时,波音公司生产四引擎远程轰炸机的成本却从6.9美元每公斤降至2.2美元每公斤【1】。此外,波音公司在此期间拥有了自己的风洞实验室,获得了“六倍于竞争对手的风洞试验能力”【2】。 在这一阶段,波音公司

4、的在大型民航客机制造方面处于技术积累阶段,靠从政府和军方获得的大量而且稳定的订单,培养了强大的技术和生产能力,为以后在民用航空方面打下了基础。 1946-1963,大型客机制造的起飞阶段 1945年二战结束后,军事需求大幅削减,但是随后而来的冷战又使波音公司获得了新的机会。由于需要将军事物资迅速运抵基本被华约国家包围的西德,美军要求波音公司设计一款能从美国东海岸直飞柏林的运输飞机。波音公司准确判断喷气式发动机将是未来飞机的主要动力,将二战期间获得利润的三分之二投入新飞机的研发。同时,波音从军方获得缴获了德国研制喷气飞机设计资料。在强大的设计生产能力的基础上,波音公司推出了大型运输机B707。

5、尽管军方购买了四成以上的B707【1】,但它在民用领域也获得了巨大成功。其竞争对手英国的彗星喷气式客机原本领先于波音,但由于当时尚未完全认识的金属疲劳现象,发生了数起原因不明的彗星飞机高空解体事件,导致其最终退出市场。另一对手洛克希德公司和道格拉斯公司研发的同级别客机没有采用喷气式发动机,也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 由于B707的成功,波音公司决定将重心转向民用航空制造领域。在仔细研究市场需求之后,波音公司研发了B727型中程客机。由于市场定位极其准确,B727基本上没有竞争对手,因为能满足航空公司需求的只有B727。 在这一阶段,波音公司依靠美国军方的资金、订单、技术等各种支持,迈出了向大型民航

6、客机制造领域的第一步,为自己向民航制造领域的转变奠定了坚实基础,到1964年,波音公司客机销量超过军机。 1964-1991,在大型客机制造方面稳居第一 随着战后经济的快速发展,民航领域的市场需求扩大:一方面,远程客(货)运需求增加,B707的运力无法满足;另一方面,短程航空客(货)运需求增加,中程客机B727在这方面并不合适,需要一种适合短程客(货)运的飞机出现。这就使得波音公司几乎同时开始了短程的B737和远程的B747的研发。 但是在1970年代,一方面是由于美国深陷越战带来巨大赤字,导致美国经济乃至全球经济下滑,另一方面中东战争又使原油价格大幅上涨,极大地增加了航空运输成本(航空运输成

7、本中燃料所占比例从5%左右上涨到30-40%),B737和B747的销售远未达预期。在此期间,波音公司曾有18个月没有生产一架飞机的纪录。同时,波音公司1970年承接的超音速客机的研发工作在一年之后被美国国会中止,于是波音公司在销售极不景气的情况下却拥有着庞大的规模,一度濒临破产。 直到1970年代后期,随着世界经济的恢复,航空客运市场逐步重新繁荣,这时,波音公司对市场需求的判断再次得到证明(尽管滞后了数年):各大航空公司发现,B737、B747又是最适合客运市场的飞机。波音公司在民航制造领域的稳居第一。 然而,1970年代的经历给波音公司带来的巨大影响,波音成立了专门机构进行设计控制【3】,

8、 后来推出的B757、B767在技术上趋向保守,与同级别宽体机身的空客A310、A320相比,B757未能实现宽体机身的突破,而B767虽是宽体,机身宽度却又是宽体客机中是最窄的。 在这一阶段,波音公司通过对未来需求的准确预测,控制了市场,保持了民航制造领域第一的位置。但同时,整个世界经济的状态(包括油价)也显示出巨大影响,对波音公司带来了几乎致命的打击,也使得 波音公司走上了技术保守主义的道路。 1992年至今 1991年末,苏联解体,冷战结束,美国总体战略出现大幅度调整,减少了对航空工业的支持力度。本以波音公司大型飞机为基础的预警机、电子侦察机的采购被大幅削减,这使波音在军方的市场大幅萎缩

9、。同时,美国政府在相关方面削减经费,无法支撑大量航空企业的存在,于是在五角大楼的主导下,美国第二大飞机制造商麦道公司被波音兼并,这也给波音带来不小的影响。1992年,空客飞机的销量跃居世界第二,紧逼波音。虽然波音空客两家公司之后的销量和销售额都在持续增长,但这是因为这段时间航空客运市场的迅速扩大。在销量和销售额方面,空客公司分别于2003年和2004年超越波音,这显示出波音公司在这一阶段整体上是不太成功的。 由于技术保守主义,B757、B767未能继承波音公司准确预测市场的传统,同时,油价回落又使这两款客机节油的优势显得无关紧要,其市场销售极不理想,在竞争中落败于空客公司的A310、A320。

10、由于飞机零件配套等原因,空客一旦在某一个市场站稳脚跟,就具备了向整个市场进军的能力。 当然,波音公司并非乏善可陈,波音公司在此期间实现了全部的计算机设计,极大地提高了效率;采用先进的管理方式,大大缩短了生产周期、降低了库存成本;大量使用高性能铝合金、钛合金甚至复合材料,令空客难于比肩。这都为B737NG(新一代B737)、B777提供了很大的优势【4】。 进入21世纪,波音公司似乎决心扭转技术保守主义的倾向,并对未来市场进行了仔细的分析和预测。这显著的体现在B787的设计研发上。 B787针对的是远程客运市场。其竞争对手空客公司认为未来远程客运往返于大都市之间,具有流量大的特点,A380即为此

11、而设计,而波音认为未来远程客运的实际起点和目的地在中等城市,距离远但流量不大,B787即针对此而设计。同时,得益于军用飞机B52研发过程中的经验,B787大胆的使用复合材料,所占比例达到70%,并将其使用于主承力结构。这将为B787带来节油的优势,并大大提高可靠性,减少维修次数。 未来展望 波音公司在未来大型客机制造领域的发展如何,要看B787与A380竞争如何。但是,B787受各种原因的影响,交付日期一拖再拖,时至今日仍未正式投入运营。而随着金融危机的到来,世界航空运输业面临重大危机,大型客机的销售可能面临类似1970年代的萧条状况。同时,由于国际原油价格大幅回落,(从2008年最高点近15

12、0美元每桶回落到约50美元每桶左右),B787的节油特性的优势也将降低。未来B787与A380的竞争,将最终取决于世界经济形势发展、B787大量复合材料的使用带来的节油与舒适性等优势的发挥,以及B787对市场预测的准确程度。 【参考文献】 【1】Philip Lawrence. Deep Stall , the Turbulent Story of Boeing Commercial AirplanesM Burlington, VT : Ashgate, c2005 【2】Irving. Widebody: the Triumph of the 747M.New York: William Morrow,1993 【3】弗里曼等.工业创新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4】赵宇.创新视野下波音公司发展历程【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毕业论文酷 www.lwkoo.c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