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开题报告输变电工程项目施工信息化管理应用研究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78139001 上传时间:2022-04-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5.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论文] 开题报告输变电工程项目施工信息化管理应用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论文] 开题报告输变电工程项目施工信息化管理应用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论文] 开题报告输变电工程项目施工信息化管理应用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论文] 开题报告输变电工程项目施工信息化管理应用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文] 开题报告输变电工程项目施工信息化管理应用研究(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打印】【设置】【返回】【关闭】研究生文献综述及学位论文选题报告学院:电气工程学院专业:电气工程领域研究生:华永东学位类别:工程硕士指导教师:入学年月:2007-03-08重庆大学研究生院年月日(导师未审核,打印无效)一、论文选题报告(申请时间: 2008年09月21日)论文题目:输变电工程项目施工信息化管理应用研究研究方向:电力系统课题来源:自拟合同编号:经费数(万元):0.0题目类型:工程应用自选报告内容:1.文献综述国内外现状 我国工程项目管理体制在改革中不断完善,经历了四个阶段: 1.从1982年鲁布革水电站工程引进世行贷款并实行招投标制开始,到1986年国务院领导提出推广鲁布革经验,

2、为我国学习借鉴国际项目管理先进做法的探索研究阶段。 2.从1987年五部委联合颁布的计汁施(1987) 2002号文件关于批准第一批推广鲁布革工程管理经验试点企业有关问题的通知为起点,到1993年内蒙古呼市召开项目法施工研讨会为试点推广阶段。 3.从1994年建设部在九江召开的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会议,到1997年西安项目管理工作会议推出学习优秀项目经理范玉恕先进事迹,为全面推广和深化完善项目管理阶段。 4.从1998年建设部提出全面运用项目管理方法创建优质工程的先进经验到现在,为项目管理理论升华和实践运用规范阶段。 由于我国仍处在初级阶段,应用信息化技术对工程项目进行主动和有效管理的水平仍然较低

3、,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材料、配件的计划、采购、验收、保管、出库、消耗制度不健全。目前大多数项目中,购买材料、配件无计划的现象比比皆是,采购材料非常随意,超定额购买习以为常,采购数量的多少全在于项目长甚至是材料员,其结果必然是材料的积压、超支。在材料采购阶段,价格偏高和部分材料的质量达不到标准,是工程项目成本高的又一个因素。在材料验收、保管、出库阶段,一些项目部根本没有收发制度,材料采购人员购买的材料无人验收,更无实物账,因而就谈不上保管和出库。或者是虽有收发制度,但验收不及时、不认真,保管形同虚设,账物不相符。 2.承包措施不配套,分包工程存在漏洞。项目部对内部队伍和专业施工队的承包没有相

4、应的配套措施,实行承包后漏洞百出,致使成本超支。在承包方案中虽然规定完成多少任务发多少工资,但对材料的消耗和设备的使用、维修没有明确要求,形成包工不包料、包盈不包亏,最后是任务完成了,但材料费超支了,设备的性能下降了,整个工程成本提高了。 3.施工设备利用率不高。一些项目部对所承担的工程心中无数,为保证施工不间断,盲目购置或从其他项目调入大量设备备用,甚至购入一些本项目不需要的设备,从而造成设备长期停用,既占用了宝贵的现金,使施工生产所急需的人、财、物不能及时到位或增大财务费用支出,又增加了折旧费和设备维修费支出,造成项目部的成本急剧增加。 4.出现质量问题与安全事故。 但凡亏损的项目,几乎全

5、部存在比较严重的质量问题,从而导致返工、修复、推倒重来等重复施工的现象发生,加大了工程成本;在亏损的项目中,多数项目部均发生过程度不同的安全事故,轻伤影响员工上班,增加人工费支出;重伤既影响员工上班,增加人工费支出,又需要开支医疗费,增加间接费支出,同时还可能使员工的体质和技能下降,降低劳动能力和劳动效率,最终增加人工费和间接费;死亡事故既增加了巨额抚恤费支出,直接增大成本支出,又可能影响员工情绪,降低生产效率,最终增加人工费和间接费。 5.间接费控制不力,财务管理混乱。在大多数项目中,几乎都存在这个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办公费、差旅费、交通工具费和业务招待费失控。项目部办公费开支无计划,谁想买

6、什么就买什么,高档的办公用品随意买,手机费用惊人;项目的财务管理存在混乱现象。 6.合同管理混乱。项目部没有合同管理的意识,对购货、雇用人员、提供服务、分包工程、承包工程等合同知识知之甚少,不理解合同的订立、合同的效力、合同的履行、合同的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等基本要素,导致合同管理混乱,企业遭受巨大经济损失。 与我国相比,日本的项目管理信息化进行的比较系统,其行业标准规定也比较统一。日本近年来主要是大力推进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信息化,即CALS/EC (Continuous Acquisition and Life cycle Support/Electronic Commerce)。日本政府已决

7、定,2004年将在国家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中全面实行建设CALS/EC,2010年将在全部公共工程建设项目中实行建设CALS/EC。这意味着,从2004年起,参与日本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总承包或者分包,必须符合建设CALS/EC的规程;项目的招标投标、过程管理信息的提交,必须通过互联网来进行;电子化信息必须符合标准要求。 美国的项目管理软件很优秀,在国际上比较有名的就有P3、MS Project软件等。在美国,DOD(国防部)、DOE(能源部)、DOT(交通部)、NASA(国家宇航中心)等政府部门,在项目建设时不但自己使用P3系列软件,并规定参与方用P3系列软件对项目进行管理。美国许多著名

8、的跨国集团和工程公司:如Boeing(波音)、McDonnell Douglas(麦道)、Fluor Daniel(福陆丹尼尔)、Coca-Cola(可口可乐)、Honey-well(霍尼维尔)等都使用P3系列软件对项目进行管理。而Bechtel(柏克德)至少购有500套P3系列软件。可见美国项目管理软件使用面之广,普及率之高。课题学术和实用意义 供电企业的输变电生产是电力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涉及变电工区、线路工区等多个部门。其各项工作能否高效、有序的记性,直接关系到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生产,经济运行。我国电力系统发展很快,电网及变电站运行的自动化水平已大大提高,然而变电运行的管理水平还停留在

9、传统模式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力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1987年迈上1亿千瓦台阶,1995年和2000年分别跨过2亿千瓦和3亿千瓦,2004年达到4.39亿千瓦。发电装机和发电量从1996年起一直位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就电网发展来说,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已从1999年的15.3万公里发展到2004年的23.2万公里,变电容量从3.7亿千伏安发展到6.7亿千伏安。500千伏电网自1981年第一项输变电工程投运后,目前已经成为区域和省级骨干网架,750千伏青海官亭到甘肃兰州东输变电示范工程将于年内投产,1000千伏特高压输变电示范工程正在准备开工。中国电力工业已进人了大

10、机组、大电厂、大电网、超高压、自动化、信息化,水电、火电、核电、新能源发电全面发展的新时期。西电东送、南北互供、全国联网的格局已基本形成。电力建设在服务经济发展、满足人民生产生活需要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国家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剧,经济的持续增长,我国出现大面积的“电荒”,国家电力供需矛盾不断加剧,为缓解电力紧张状况,国家增加了电力工程建设投资的力度,电力投资规模不断加大。在电力工程建设的过程中,科学的管理决定着工程的质量好坏,以及能否取得预期的经济效益。其中输变电工程建设是电力工程建设中的关键环节之一,涉及的技术复杂、工种、设备、材料、技术人员繁多而且管理复杂。输变电工程的保质按期

11、完成对于整个电力工程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输变电施工信息化是工程项目管理的基础,它的合理程度决定着整个项目能否顺利、保质、按时完工。(导师未审核,打印无效) 2.课题研究目的、内容、技术路线研究目的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与发展,我国的电力建设市场将逐渐朝信息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电网是电力市场运营的载体,输变电工程的质量水平不但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用户的可靠供电有直接影响,而且对电力市场的运营和企业的经济效益至关重要。输变电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形成过程是投资决策、设计阶段、施工阶段、验收阶段、使用阶段。而施工阶段是输变电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基础,其合理程度决定着整个项目能否顺利、保质、

12、按时完工。 本文利用相关技术合理安排工程施工计划、平衡资源分配,并对施工计划进行控制,以期缩短工期,降低成本,进而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研究内容 本文主要是针对四川广元电业局的输变电工程项目施工信息化管理进行研究。本文首先对施工管理的精细化分析研究,把施工管理分解细化成立项管理,进度管理,投资管理,质量安全管理,合同管理,文档管理,综合管理并落实到位;对管理者的职责也进行细化,使企业有明确的职责体系,建立权限,分别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和审批,使每个管理者对工作精益求精,承担责任。其次,采用基于.NET框架的三层B/S架构模式,采用.NET组件技术,对施工管理系统总体结构进行设计。最后,基

13、于VS.NET平台及组件技术,SQL Server 2000数据库技术,对系统界面进行了编程实现。 技术路线 本文通过工程管理相关知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及精细化管理思想,对施工过程进行分析研究,将其分为立项管理,进度管理,投资管理,质量安全管理,合同管理,文档管理,综合管理七个部分分别进行管理;采用了基于B/S架构模式,.NET技术和SQL Server 2000数据库对系统进行了设计。 (导师未审核,打印无效) 3.创新之处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创新之处1采用精细化管理思想,使施工计划合理有效,缩短工期,降低成本。2设置权限,进行网上审批。3采用.NET技术,实现信息共享。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1施工管理是输变电工程项目的一个重要环节之一,涉及立项管理,进度管理,投资管理,质量安全管理,合同管理,文档管理,综合管理,需要对施工管理过程融入精细化思想,对其进行管理。2采用B/S架构建立一个系统,对相关信息进行查询,输入,更新,删除等功能。3设置不同的权限,对施工方案进行查询,审批。4.预期目标应用精细化管理思想,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以及相关的工程管理知识,对传统的手工输变电工程管理的施工管理方式进行改造,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对相关参数进行动态查询,管理者可以随时掌握施工情况,及时做出有效的决策,从而能在一定的工期内完成施工任务,并保证施工质量,保障施工安全,缩短工时,降低成本,有效提高企

15、业的效率和效益。(导师未审核,打印无效) 5.可行性论证 本课题研究的是输变电工程项目施工信息化管理应用研究。首先针对四川广元电业局的输变电工程项目管理进行认真调查,收集资料。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技术经验,进行方案分析、论证及系统结构设计。在建立系统模型进行优化的基础上,在重庆大学罗克韦尔实验室建立实验模型。试验模型环境采用Windos2000、SQL Server 2000数据库,选用C#.NET作为开发工具,应用面向对象的技术,使系统维护简单,具有很好的扩展性。 (导师未审核,打印无效) 6.参考文献1 刘辉. 信访信息系统设计研究D. 山东大学 , 2007 2 张煜韬. 工程施工技术资料

16、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大连理工大学 , 2006 3 曹洪欣. 基于B/S的教学督导评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研究D. 第二军医大学 , 2007 4 孟庆娟. 跨文化交际中不同信息系统及其研究D. 中国石油大学 , 2007 5 闫洁. 一个高校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吉林大学 , 2007 6 金雪. 一汽大众奥迪品牌售后服务管理系统的完善与应用D. 吉林大学 , 2008 7 张楠. 基于工作流技术的大连港集装箱动态管理系统D. 大连理工大学 , 2007 8 潘纹. 软件复用技术及其在MIS中的研究与应用D. 景德镇陶瓷学院 , 2007 9 张永亮. 信息隐藏技术在军队后勤信息

17、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 山东大学 , 2007 10 刘新兵. 基于.NET平台的分布式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 上海交通大学 , 200811 Dr. HarolDKerzner. Project Management. Van NostranDReinholDCompany, 198412 AbdulazizA. Buhshait.I509000 Quality Standars in Constriction.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 Engineering,(12)199913 Edwin H. W. Chan anDAntontv T. S. Cha

18、r.Imposing I509000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on Statutory Agents in Hong Kong. Journal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Management,(7)1999: 914 Zeljko M .Torbica anDRobert C .Stroh,Impact of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on Home-Buyer Satisfaction. Journal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Management,(5)1999:

19、2215 D.H.K.Chun,Key Factors in Bid Reasoning Model,Journal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September/October 2000-Volume126, Issue 5, 34935716 Zohar J.Herbsman,A+B Bidding Method-Hidden Success Story for Highway Construction, Journal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November/Dec

20、ember 1995-Volume 121, Issue 4,. 43043717 S Ping Ho,Analytical Model for Analyzing Construction Claims and Opportunistic Bidding,Journal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January/February 2004-Volume 130, Issue 1, 9410418 Aminah Fayek, Competitive Bidding Strategy Model and Software System

21、for Bid Preparation, Journal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January/February 1998-Volume 124, Issue 1, 1-1019 R.Dube s, A. K.Jain. Clustering methodologies in exploratory data analysis. Advances in Computers 19(1980)20 F.Murtagh. A surrey of recent advances in hierarchical clustering al

22、gorithms. The Computer Journal, 1983, 26(4):354-35821 P.Willett. Recent trends in hierarchic document clustering.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Management, 1988, 9 (24):577-59722 Brown A W (Ed.).Component-based Software Engineering.工EEE Computer Soc. Press, 199623 Russell.A.H., Cash Flows in Network,Ma

23、nagement Science,1970,16,357-37324 Abba,Wanyne,Y: Earned Value Management-Reconciling Government and Commercial Practices: For People Involved in Earned Value-Government Industry,Academic,or Consulting-These Are Exciting Times, PM: Special issue January-Febrnar3,199725 Christensen Davis S, The Costs

24、 and Benefits of the Earned Value Management Process, Acquisition Review Quarterly Fall 1998(导师未审核,打印无效) 选题报告论证记录(含时间、地点、参加人,提问及回答要点等):1什么是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态度,一种保持认真负责、追求精益求精的管理态度;或者说精细化管理是一个范畴,而不是指一个具体的管理方法,很多管理方法的内涵都是精细管理,只是内容和形式不同,如SS管理、JIT(准时化生产)、约束理论、精益生产、OEC管理等等。 很多企业都总结出了各自的管理理论,但这些理论的实质都是将某项工作

25、或者某个流程细化,使其具有可知性和可控性。可知性就是通过细化,能够让自己真正了解这项工作或流程的每个环节或每个可能影响最终结果的因素,从而认识其规律;有了可知性才能有可控性,在可知性的基础之上,管理者能够把握好每一个环节,规避不利因素,发挥有利因素使工作结果向自身想要的方向发展。2如何实现输变电工程项目施工信息化管理? 通过对输变电工程项目施工过程的研究分析,采用精细化管理思想对施工的过程进行管理,把施工系统分成立项管理,进度管理,投资管理,质量安全管理,合同管理,文档管理,综合管理七个子系统分别进行管理,从而提高其管理水平,缩短工时,节约施工成本,提升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记录员:郭婷婷2008年09月20日(导师未审核,打印无效) 二、论文工作实施计划论文工作的具体进度与安排(含调研、完成时间等)起止时间内容摘要备注2009-04-21到2009-06-10完成论文,准备答辩。2009-01-21到2009-04-20采用.NET技术,C#语言编写程序,完成整个系统的设计。2008-11-21到2009-01-20根据采集的数据进行施工信息化系统结构设计。2008-10-21到2008-11-20对输变电施工管理相关数据进行采集,分析,研究。2008-09-20到2008-10-20查阅输变电工程管理相关资料,了解国内外现状。指导教师意见: (导师未审核,打印无效)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