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让我的课堂与众不同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78112362 上传时间:2022-04-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9.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让我的课堂与众不同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让我的课堂与众不同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让我的课堂与众不同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让我的课堂与众不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让我的课堂与众不同(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唤醒 鼓舞 实践 让我的课堂与众不同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 苏霍姆林斯基所在的帕普雷什学校在每年迎接新生入学时,大门的墙壁上,总是挂着一幅大标语:“要爱你的妈妈”。当有人问他:你为什么不写“爱祖国”、“爱人民”之类的标语时,苏霍姆林斯基回答说:对于8岁的孩子,不能讲这么抽象的概念,而且,如果一个孩子连自己的妈妈都不爱,他还会爱别人,爱祖国吗?是呀,长期以来,我们已经习惯于把预设的德育目标作为德育活动的逻辑起点和出发点,并以此准绳来检验学校德育的成效,长期以来学生一直处于被动地位,学什么、怎么学,甚至为什么学都是由家长

2、、社会和老师来决定。只要浏览一下周围形形色色的关于中小学生道德行为规范,其中大多数都是从社会的立场出发所提出的要求,把学生看作待填充的“道德之洞”(杜威语)或“美德袋”(科尔伯格语)。然而学生对社会生活并不是一无所知的,在现实生活中经过幼儿园和小学低段的教育,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学生不再是一张白纸,可以任由我们教师描画。由于社会价值的多元化,信息途径的多样化,孩子们从各种途径能够积累生活经验、社会经验,形成相应的态度和能力。同时,小学阶段的学生对整个社会生活的道德认知是有限的,因此我在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中努力克服脱离儿童实际,说教式的教育方式。让道德教育回归生活,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

3、和精神成长,重视学生的切身感受,从儿童的现实和生活的需要出发,遵循生活的逻辑,并把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一、唤醒:给学生一些机会,让他们去体验。只有让学生置身于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世界之中,学生才能够体验到如海德格尔所描绘的“诗意人生”。学习不单单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生活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了解学生实际情况,善于发掘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资源,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来组织教学,比如通过观察、调查、了解等活动和互相交流,扩大他们的经验,深化自身体验;并模拟

4、生活情景,让学生在这种“准生活”中模拟学习,从而使他们在教学活动中教育自己,建构起个体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在挖掘学生生活资源时,求真实,不求完美。也许孩子的语言很朴实,也不流利,也许他的故事不那么吸引人,不完美,但是他的体验是发自内心的,已经悄然拨动他的心弦。 案例:温馨的港湾我在教学温馨的港湾时一课时,课前让学生准备一件能表达家人对自己的关怀,很有意义的物品,并思考这件物品为什么很有意义。几天后,孩子们带来了各种物品,有手表、戏服、小鞋子、奖状等等。上课时,孩子们拿出自己的物品,开始向大家进行温馨回忆:一件奶奶带着老花镜织就的毛背心,让人联想起孟郊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5、。”浓浓的亲情回荡在心中;一块爸爸在8岁生日会上送的手表,孩子解读出父母对自己殷切的期望;穿上戏服,唱一段越剧,从孩子们热烈的掌声中,体会到家人为培养我们健康成长付出的心血;一名没有准备东西的学生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讲诉了自己生病住院期间,家人对自己无微不至的照顾。这时,我扮演成一名记者,举着话筒现场对学生进行采访:“今天,听了大家的介绍,你有什么感想?”通过这样的教学手段,激发并增强了体验强度,孩子们对于家人关爱的体验在课堂中犹如被放大镜放大了,强化了,真可谓“纸上得来终觉浅,心中悟出始知真。”二、鼓舞:给学生一个情境,让他们说真话。在品德教学中,我发现学生最大的问题就是不敢真实地表达自己

6、的情感,往往用成人所期望的道德价值观念搪塞一番。我同时又发现,在网络环境中学习,学习者更易张扬个性,更易克服对教师和学习伙伴的畏惧和羞涩心理,虽然自己的意见独树一帜,但不会遭受来自大多数人的白眼和异议,也不会觉得不同意别人的观点是件难堪的事,可以直率大方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在网络环境中采用匿名等方式使得学习者降低了正常的社会限制,对自己的抑制减少,可以自由发表大胆而富于创造性的观点。 所以把儿童放进教材之中,借助教材中的儿童和教室中的儿童进行一种我你”之间的对话。在对话中,文本不断地向儿童提出一个又一个的问题。通过这种对话,学生的观点、认识与教材的观点、认识在不断融合。学生在这种融合中进行自主建

7、构,生成一个新的意义世界,这个新的意义世界既不是教材所呈现世界的翻版,又不是原本自己的主观世界,而是教材和他自己创造出的一种新的意义世界”。 案例4 勇于“说”和善于“听”针对本课的学习目标,我设计了这样几个环节进行教学:(1)、你有勇气说吗?A、星期天,我想打打篮球,可妈妈自作主张将一整天安排得满满当当的、B、陶陶学习成绩不好,小组讨论时他总是不敢说话。C、在展览馆看航模展时,周文和玲玲看到一位叔叔边参观边吸烟、(2)、如果你是题目中的主人公,你会怎么说,怎么做?活动:曾经有哪些话是你不敢说的,或没有机会说的?就在今天,请赶快照到你要倾诉的对象,鼓足勇气,大声表达! 我要对你说三、实践:给学

8、生一片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实践。我们做公正的事情,才能成为公正的人;进行节制,才能成为节制的人;有勇敢的表现,才能成为勇敢的人。 亚里斯多德品德的效果应是知行并重, “教学不能满足于间接的经验和虚拟的沟通,因为知识的建构有赖于既有知识和直接经验的支撑。” 杜威所言:使儿童认识到他的社会遗产的唯一方法是使他去实践。活动化品德教学要注重实践,让学生亲身体验,打破传统教学在时空方面的限制,也可在教室外进行教学,进行调查、参观、考察等社会实践活动,和学校的行为规范评比、雏鹰假日小队活动,传统节日活动相结合,将小课堂引入大社会。例如,学习各种各样的商店,我将课堂教学与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结合起来,组织学生真

9、正走进市场,在真实的环境中学会购物。案例2:购物有学问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各种超市、商店、专业市场相继出现,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孩子们已经能够独立购买一些简单的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也积累了一些购物的经验,也有过教训,于是我将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位于:1、学习初步的选购商品的知识,如:认识商品名称、出产厂家、识别生产日期和有效期、认识质量合格证书。2、在模拟环境中初步培养学生购买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备消费者自我保护的意识。其中的教学难点定位于选购商品时,质量和价格首先考虑谁?在课堂上创设出一个模拟超市,通过观察录像,看看到市场购物的方法模拟市场购物反馈评价课外实践。在购物指导

10、中,学生通过在模拟超市中购物的体验,最终得出结论:师:别的小组都选购到合适的商品,你们小组为什么今天没有选购到规定的商品牛奶?没有完成任务?生1:因为没有好牛奶。师:那不是有好几家店都在卖牛奶吗?生2:可是他们有的是过期的,有的是三无产品。师:你怎么知道是过期和三无产品?生1:左边那家店牛奶,封口上的产品有效日期是昨天的;另一家店的牛奶上没有生产厂家。师:可是他们的价格很便宜,还买一送一。(教师举起买一袋牛奶送一支铅笔的实物。)生3:万一吃坏了肚子,就要上医院,付的钱可比一支铅笔多多了。我还是首先要选择质量好的,然后才选择价格便宜的。我妈说:“只有买错的,没有卖错的,便宜没好货。”生4:老板太

11、可恶,竟然给过期食品进行伪装,骗我们去买,幸亏大家都睁大了眼睛,没有上当。我们要向市场管理员举报他。生1:不行,他们有时狼狈为奸,要打12345市长热线。师:同学们,虽然你们今天没有买到规定选购的商品,但是你们的作为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很强,对于侵害消费者的行为敢于斗争,不过还有一个更合适的电话可以打,消费者投诉电话: 315 生3:那个老板肯定要破产了,大家都知道他为了自己赚钱,伤害他人,谁还会去他的店里买东西啊!在一片欢笑声中,全体学生都认可了这样的价值取向,纷纷鼓起掌来。四、 在实践中收获,在困惑中思索提高“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让我们的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沟通社会生活与学习的桥梁。使学生不断进行道德反思,拓展思考的广度和深度。促进道德自律,实现自我教育。 参考资料: 朱永新:中国教育缺什么 我心中的理想德育 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王建敏:道德学习论 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鲁 洁:、课程标准研制的基本思路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