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托幼儿依恋情绪有效转移的实践与思考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78067986 上传时间:2022-04-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9.0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入托幼儿依恋情绪有效转移的实践与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入托幼儿依恋情绪有效转移的实践与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入托幼儿依恋情绪有效转移的实践与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入托幼儿依恋情绪有效转移的实践与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入托幼儿依恋情绪有效转移的实践与思考(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入托幼儿依恋情绪有效转移的实践与思考 一、问题的提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幼儿教育专家和学者纷纷对03岁婴幼儿的早期教育进行研究,但是对入托幼儿情绪转移问题进行研究的少之又少。在家庭和托幼机构的教育中,对幼儿的基础情绪情感的培养也不够重视。归纳起来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陈旧的观念以及师资力量的相对薄弱,导致托班教育中存在情感教育的“真空”;二是家长的宠爱以及家庭抚养方式阻碍了孩子对教师依恋感的形成。如何把托班幼儿对抚养者的依恋有效地转移到教师身上,让孩子的情感得到充分地发展,是摆在我们幼教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笔者基于实际工作的现实需要,对该课题进行了相关性的调查与尝试性研究。二、

2、研究设计(一)理论依据:依恋理论;环境陶冶理论;游戏活动理论。(二)研究假设:以心理学理论及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调查分析入托幼儿现有的依恋情绪与家长以及家庭抚养方式的关系,寻找入托幼儿入园适应的对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的探索入托幼儿依恋情绪有效转移的途径和方法,积极促进对教师依恋感的形成,从而为入托幼儿向更高情感层次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三)研究对象、时间与方法1、研究对象:祥星幼儿园20名新入托幼儿,年龄均在1岁半2岁半之间。实验是在自然的条件下展开,不设计对照班,着重作纵向的自我对照。2、研究时间:2004年9月2005年6月3、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法、调查法、自然观察法。(四)研究步

3、骤第一阶段:(2004年9月)拟定课题计划,调查分析入托幼儿现有的依恋情绪与家长以及家庭抚养方式的关系。第二阶段:(2004年10月2005年5月)课题的实践与研究,探索入托幼儿依恋情绪有效转移的途径与方法。第三阶段:(2005年6月)分析整理、总结课题研究的总体效果。三、实践与对策研究(一)调查分析入托幼儿现有的依恋情绪与家长以及家庭抚养方式的关系。1、入托前,我们对本班的20名入托幼儿进行了全面的家访,并进行与本课题有关的问题调查。(见表1)表1:入托前幼儿的情况调查表问题设计结果1、您的孩子从小由谁进行抚养。长辈70% 保姆15%父母15%2、孩子跟谁相处的时间最长。长辈65% 保姆15

4、%父母25%3、在家庭成员中,孩子最依恋的对象是谁。长辈50% 保姆5%父母45%4、在孩子面前,你们经常会表现出自己的不良情绪吗。是70%不是30%5、您的孩子经常会有不好的情绪表现吗。是85%一般15%6、当您的孩子出现不良的情绪反应时,你们一般采取什么样的应对方法。及时满足75%不予理睬25%7、您的孩子入托后,你们最担心的是什么。情绪变化80%生活自理能力20%从以上调查的情况来看,我们发现入托前孩子由长辈抚养的比例最高,占到了70%左右。由于众多家庭中,父母都为双职工,工作的现实需要,迫使年轻的爸爸妈妈较早地放弃了自己抚养孩子的机会,把责任落到了长辈和保姆的身上。研究表明:6个月2岁

5、是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是孩子与抚养者依恋关系的形成阶段。许多孩子的多种情绪都是在这一阶段形成和发展起来的。2、为了进一步的观察和了解孩子入托后的情绪变化,在孩子入托的第一周,我们对所有的入托幼儿进行了现场摹拟的“陌生情境”测试,并根据孩子的依恋反应来推断他们的依恋类型。(具体做法见表2、表3)表2:测定入托幼儿依恋反应的情境情节在场人物持续时间A、陌生人进入房间抚养者、孩子、陌生人3分钟B、抚养者离开房间孩子、陌生人3分钟C、抚养者回到房间,陌生人离开抚养者、孩子3分钟D、抚养者离开房间孩子3分钟其中情节B 、C是测量依恋的关键场景。我们主要根据这些情节中孩子的反应情况,将依恋分为:回避型、安

6、全型、反抗型。表3:测定入托幼儿的依恋类型类型回避型安全型反抗型依恋表现抚养者是否在场影响不大。与抚养者在一起时能安逸的玩弄玩具,对陌生人的反应比较积极,并不总是偎依在抚养者身旁。在抚养者即将离开前,显得很警惕,一旦离开,就会表现极度的反抗。人数5人4人11人百分比25%20%55%从表3中可以看出:在20名的入托幼儿中,55%的孩子属于反抗型(又称不良依恋),25%的孩子属于回避型(又称无依恋),只有20%的孩子属于安全型。也就是说,孩子形成不良依恋和无依恋的比例占到了总数的80%。笔者分析认为,造成大部分孩子难以与抚养者之间形成良好的依恋关系原因主要有:一是家庭居住环境及抚养者的抚养方式,

7、较为直接地影响了孩子安全依恋感的形成。二是抚养者本身的情绪发泄以及对孩子不良情绪表现的不妥当处理。(二)入托幼儿入园适应的对策。1、预入园。所谓预入园,就是在幼儿正式入园之前,由家长带孩子预先到幼儿园进行参观并活动。通过该项活动逐渐吸引孩子对幼儿园活动的兴趣。2、家长与孩子的延时分离。在孩子入园的第一阶段,作为教师应热情的迎接孩子和家长,并与家长主动的交谈,让孩子看到家长与教师之间的亲密关系。与此同时,还要求家长与孩子相处一段时间,让家长与孩子一起游戏。当家长离开时,应自然地与孩子道别。如果孩子仍然不能平静,教师应该从家长手中接过孩子,设法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让他们的情绪逐渐平静下来。3、大孩子

8、的积极介入。在新入园的孩子到来之前,请中大班的孩子先在活动室开展一些他们玩过的游戏。当新入园的孩子由家长陪伴来到这里时,可能会被那里的哥哥姐姐所吸引,也可能被他们的游戏所吸引。这时,大孩子就可以陆续地邀请并带领小孩子开展他们喜欢的游戏。4、户外活动的频繁开展。由于室内环境的相对安静,对新入托的孩子来说是很不习惯的,他们大多数喜欢户外活动。在一般情况下,有较大的活动余地,自由和宽广地空间容易稳定人的情绪,使人放松。所以,对新入托的孩子,应尽可能地多组织他们进行户外活动,如户外散步、玩沙、玩水等。5、利用情绪观察记录表,及时地记录并了解孩子入托后出现的各种情绪变化以及针对性情感疏导的方法,使教师更

9、有针对性地对不同依恋表现的孩子进行情感的疏导和教育。 (三)入托幼儿依恋情绪有效转移的途径和方法。1、关心、理解孩子。蒙台梭利认为:“教师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是教育唯一成功的基础。”了解他们,关心他们,孩子们就会有信心接近教师,依恋教师,接受教师的指导。孩子刚入园时,他们需要成人给予理解、关怀和爱护。孩子离开亲人后的情感需求,常常会明显地表现在行为举止中。所以,教师要善于做一个有心人,随时都能观察到每个孩子的情绪变化,从中理解并满足他们的情感需要。2、营造家庭环境氛围。入托幼儿与亲人分离后产生的焦虑已经造成了他们心理上暂时的情感空缺,此时此刻,他们需要借助某种东西来使自己的情绪得以发泄和寄托。而营

10、造一个家庭环境氛围是这些情绪低沉的孩子依托的另一个场所。我们创设的这个“家”,一方面,在布局和放置上要近似家的感觉,让人觉得安全、温馨。另一方面,在内容的安排上要突出生活化、趣味化、游戏化的特点,既丰富多彩又富于变化,孩子们可以随意地操作、玩耍,并从中取得愉悦地情感。3、寓游戏于幼儿生活中。弗洛伊德游戏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游戏是孩子的精神发泄,游戏可以弥补现实生活中不能满足的欲望,再现那些难以忍受的体验,缓解心理紧张,减少忧虑,是消除消沉情绪向自信和愉快情感过渡的方法。所以,教师组织生动有趣的游戏是入托幼儿依恋情绪有效转移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我们应该将游戏渗透于一日生活中,不断丰富孩子的情感体验,从而促进孩子积极情感的发展。4、创设与同龄、异龄伙伴交往的机会。年龄越小的孩子,大多数都是以独立游戏为主。一方面是由于家庭环境造成孩子缺少与外界接触的机会;另一方面是因为群体生活经验的缺乏,使得孩子不知道该如何与同伴交往。因此,教师的因势利导,将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另外,我们还请到了部分中大班的孩子共同加入到我们的游戏活动中,以大的来带动小的,相互影响,共同学习。在“大带小活动”过程中,我们发现托班孩子的情绪是随着活动的投入变得高兴、愉快起来。就是在一次次的共同游戏中,托班的孩子不仅使自己的身心得到愉悦,而且在自然的条件下积累了与人交往的感性经验。6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