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称考试教育学心理学内容

上传人:zh****u6 文档编号:77844873 上传时间:2022-04-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0.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教师职称考试教育学心理学内容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教师职称考试教育学心理学内容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教师职称考试教育学心理学内容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教师职称考试教育学心理学内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职称考试教育学心理学内容(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教师职称考试教育学心理学内容一、选择题 1在西方教育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代言人的是(赫尔巴特、卢梭、洛克、杜威) 2人力资本理论说明了(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作用、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教育对科学技术的促进作用) 3人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表明了个体的发展具有(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差异性) 4“理想和未来”是人生哪个阶段的重要特征(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成年期) 5马克思指出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知识分之与工农相结合、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6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和国家衡量各科教学的主要标准是(课程、课程标准、课程

2、计划、课程目标) 7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应该具有三个特征是(强制性,基础性,科学性、强制性,普遍性,科学性、科学性,普遍性,基础性、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8学记中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所阐明的教学原则是(循序渐进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 9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实验,指导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是(练习法、演示法、实验法、发现法) 10打乱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做法,而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编班,这是(外部分组、内部分组、设计教学法、道尔顿制) 11结构化策略和问题化策略属于教学策略中的(内容型策略、形式型策略、方法型策略、综合型策略) 12德

3、育过程结构的构成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德育方法、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环境) 13“学会关心”是下列哪些德育模式所强调的(认知模式、体谅模式、价值澄清模式、社会模仿模式) 14把对集体的管理和对个别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班级管理方式是(常规管理、目标管理、平行管理、民主管理) 15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了解和研究学生、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力量) 二填空题 1教育学作为一个学科独立的标志是 。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两个途径实现:教育再生产劳动力和 。 3学习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

4、价值,而且具有 价值。 4198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是 。 5我国的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 6当前实施素质教育应该以培养学生的 和社会实践能力为重点。 7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 。 8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课程计划、 和教科书。 9学习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 。 10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是现实的过程。 11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的直观教具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实物直观,另类是 。 12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是备课、上课、 、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13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与学生已有水平之间的矛盾。 14马卡连柯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尊重

5、一个人”。这句话说明的德育原则是15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 三、判断题 1当代教育的发展中,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 ) 2少年期是多事之秋,心理学家称之为“危险期”,因此,对这一阶段的少年一定要严加看管。 ( ) 3一定社会的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 ) 4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是知识授受的关系。 ( ) 5课程目标的确定取决于知识或学科的内容。 ( ) 6在泰勒的课程原理和评价原理基础上涉及的课程评价模式是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 ) 7分组教学是为了客服班级授课制的弊端而提出的,因此比班级授课制优越。 ( ) 8德育的

6、过程具有多端性。 ( ) 9依据科尔博格的道德认知模式进行道德教育主要用的是道德两难故事法。 ( ) 10班级管理应该以学生为核心,建立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 ) 教育学模拟试卷 (第一套)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l、教育学的研究对象2、关于教育起源问题在历史上有几种观点: 、教育的生源起源说、 、 。 3、中小学教师的素质要求可以概括为: 、教育理论知识与技能、 。 4、 是全部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5、影响人发展的基本因素有 、 、 。 6、1 9 0 2年通过的“ ”学制、基本参照美国的学制,通常又称“ ”学制,这是旧中国使用时间最长的学制。 7、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为 、 、

7、 。 8、我国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思想的是 ,在国外,启发式教学始于古希腊的 。 9、 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关键指标。 10、班主任争取家长配合,与家长联系的方式主要有 、家长会、 。 二、不定项选择(将正确的答案题号填在横线上,共1 0分) 1、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以 的大教学论的发表为标志。 A 赫尔巴特 B 夸美纽斯 C 凯洛夫 D 苏霍姆林斯基 2、下列属于原始社会教育特征的是( ) A系统性 B制度性 C无阶级性 D等级性 3、学生是人,是教育的对象,因而他们 。 A 消极被动地接受教育 B 对外界的教育影响有选择性 C 毫无顾及地接受教育 D 能动地接受教育 4、根据教学大纲的要

8、求,在校内外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将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方法是 。 A 、练习法 B 、实验法 C 、试验法 D 、实习法 5、与一般身体锻炼相比,学校体育更具有( ) A 随意性 B娱乐性 C自觉性 D系统性 6、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 ) A涂尔干 B卢梭 C赞科夫 D福禄倍尔 7、我国的主要教学组织形式是 。 A 、个别教学 B 、班级授课制 C 、现场教学 D 、启发式教学 8、“教学与发展”的思想是 提出来的。 A 、赫尔巴特 B 、班斯基 C 、布鲁纳 D 、赞可夫 9、班主任的工作是从 开始的。 A 、评定学生操行 B 、教育个别学生 C 、了解和研究学生 D 、组建班

9、集体 10、在校外活动中,教师处于 。 A 领导地位 B 启发指导地位 C 顾问地位 D 主导地位 三、判断并改错(1 0分) 1、校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续。 2、环境对儿童发展的作用总是积极的。 3、有人类社会就有教育、也就有了教育学。 4、只要运用正面说服的教育方法,一切学生都能教育好,因此,反对纪律处分等强制性的方法。 5、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的教育对象既是教育主体,又是教育客体。 教育学第一套试卷参考答案及要点 一、填空 1、教育问题 2、教育的神话起源说、教育的生源起源说、教育的心理起源说、教育的劳动的起源说 3、文化素养与学科专业知识、教育理论知识与技能、职业道德素养 4、上课 5

10、、遗传;环境;教育 6、壬戌;六、三、三 7、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8、孔子;苏格拉底 9、学生发展 10、家访;家长会;书面联系 二、不定项选择 l B 2 C 3 B 4 D 5 D 6 A 7 B 8 D 9 C 1O B 三、判断并改错 1、错 校外活动不是课堂教学的延续,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愿参加的活动。 2、错 环境中有积极因素、也有消极因素,对儿童发展的作用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 3、错 有人类社会就有教育,但是教育学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学校产生以后的产物。 4、错 在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中,说服的方法作用是很大的,但说服的方法不是万能的,不能“

11、一切”学生都能教育好。必须辅以纪律处分等强制性的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5、正确。 教育学试卷 (第二套) 一、填空(每空05分,共1 5分) l、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大体上经历了 阶段、 阶段和 阶段。 2、在整个学校教育活动中,教育目的的实现和教育任务的完成,主要是凭借 实现的。 3、发现学习模式是 提出的。 4、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因素是 、 和 。 5、我国的专职教师大约在 出现。 6、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组成部分是 、 、 、 、 7、1 9 0 2年通过了“ 学制”,它基本是参照 的学制制订的,通常又称“ ”新学制,是旧中国使用时间最长的学制。 8、教学过程一般分为 、 、 、

12、四个发展阶段。 9、好的测验都应当符合一定的要求,通常用 、 、 、 和 等指标衡量测验的质量。 10、班主任要做好个别教育工作,即要发挥 的骨干作用和抓好 的转化工作。 1l、学校咨询与辅导一般可分为 、 、问题预防与发展指导三种 二、不定项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中括号内,每题1分,共1 0分) 1、教育目的指明了受教育者的( )。 A 发展方向 B 发展阶段 C 发展结果 D 发展进程 2、学校的中心工作是( )。 A 思想品德教育工作 B 教学工作 C 校外活动 D 教师的培养工作3、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有: ( ) A 顺序性和阶段性 B 稳定性和可变性 C 发展的不均衡性 D

13、个别差异性 4、下列哪些因素制约着教学内容的制定( )。 A 教育目的 B 生产力发展水平 C 儿童的年龄特征 D 教师实际水平 5、在教育起源问题上,认为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动物本能的观点是( ) A生物起源说 B神话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6、世界上最早的教育理论著作是( )。 A 论语 B 理想国 C 学记 D 大教学论 7、人民教师职业道德法的核心是( )。 A 热爱学生 B 为人师表 C 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D 团结互助 8、从以下几种活动中,挑选出教学过程的活动( )。 A 备课 B 排课表 C 批改作业 D 教研活动 9、课的类型是根据( )来确定的。 A 教学目的

14、B 课的具体任务 C 学科特点 D 教学内容 10、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 A 电化教学 B 复式教学 C 课堂教学 D 现场教学 三、判断并改错(每题2分,共1 0分) 1、动物能哺育幼仔,因此在高等动物之间也有低级形式的教育。 2、教育必须适应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 3、形成技能、技巧是巩固知识的中心环节。 4、一个班级里几十个学生集合在一起,有了班级组织,就标志着班集体的形成。 5、读书法就是学生自己独立地阅读教材,获得知识的教学方法。 教育学第二套试卷参考答案及要点 一、填空 1、萌芽、创立、发展 2、教学活动 3、布鲁纳 4、遗传、环境、教育5、奴隶社会初期 6、德育、智

15、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7、壬戌、美国、“六三三” 8、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9、实用性 信度 效度 难度 区分度 10、优秀生、差生11、缺陷矫正 早期干预 二、不定项选择1 AC 2 B 3ABCD 4ABCD 5A 6 C 7 C 8A 9AB 1 0 C 三、判断并改错 1、错。动物能哺育幼仔,是动物的本能,它不存在教育。 2、正确。 3、错。形成技能、技巧是运用知识的中心环节。 4、错。集体形成的条件是:要有共同的奋斗目标;要有健全的组织和积极分子骨干;要有正确的舆论和优良的班风;开展有教育意义活动。仅仅有了班级组织,不能标志集体已经形成。 5、错。读书法是学生

16、在教师指导下,通过阅读教材获得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而无教师指导的阅读只能是学生的自学法。 教育学试卷 (第三套)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 5分) 1、学校美育的内容主要有 、 、 、和 。 2、咨询的主要方法有:1) ;2) ;3) 。 3、旧中国首次制订现代学制是年,称为_ 学制。 4、课程结构最常见的结构形态有 _、_ 和_ 。 5、范例教学中范例的基本特征:_ 、_ 和_ 。 6、儿童从出生到青年期有三次身心发展的高峰,第一次是 _,第二次_ ,第三次_ 。 7、班主任是班集体内教育的 _,是联系学校和家庭社会的_,是学校对学生教育管理的_ 。 8、备好课是对每个教师的责任心和事业

17、心的一个检验,因此教师备课必须做好_ 、_ 和_ 等三方面的工作。 9、教育目的是教育工作_ 问题。是教育的依据和评判标准、_ 和 _。 10、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大体上可分为 _、_ 、_ 。 二、不定项选择(每题1分,共1 0分) 1、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是以的大教学论为标志的。 A 赫尔巴特 B 夸美纽斯 C 凯洛夫 D 苏霍姆林斯基 2、从以下几种活动中,挑选出教学过程的活动。 A 备课 B 排课表 C 批改作业 D 教研活动 3、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有 。 A 顺序性和阶段性 B 特殊认识过程 C 发展不均衡性D 个别差异性 4、按教学的任务分,

18、课的类型有 A 谈话法 B 复习课 C 单一课 D 综合课 5、最早应用“启发式”进行教学的中外教育家分别是 A 孔子苏格拉底 B 孔子亚里斯多德 C 孟子柏拉图 D朱喜苏格拉底 6、“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思想是 提出来的。 A 赫尔巴特 B 布鲁纳 C 巴班斯基 D 赞可夫 7、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和前进的动力是 。 A 共同的奋斗目标 B 班主任的要求 C班级内部的矛盾斗争 D共同的活动 8、美育就是对学生进行 。 A 审美教育 B 五讲四美教育 C 美好生活教育 D 美好思想教育 9、“体者,载知识之车寓道德之舍也。”这话是 说的。 A 周恩来 B 毛泽东 C 蔡元培 D 王国维 10、一学生

19、决心改掉迟到的毛病,遵守学校纪律,可冬天一到、他迟迟不肯起床,结果又迟到了。对该生的教育应该培养 A 道德认识 B 道德情感 C 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三、判断并改错(每题2分,共1 0分) 1、 教育学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并随其发展而发展的。 2、马戏团中的狗,在训兽员的精心培养教育下,智力得到发展,学会了十以内的加减法。 3、国家对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免收学费。 4、讲授法就是注入式教学。 5、只要运用正面说服的教育方法,一切学生都能教育好,因此,反对纪律处分等强制性的方法。 教育学第三套试卷参考答案及要点 一、填空题 1、自然美育、社会美育、艺术美育、教育美育 2、侧重调整情感的方

20、法;侧重训练行为的方法;侧重改变认知的方法。 3、1 9 0 2、壬寅 4、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 5、基本性、基础性、范例性 6、出生的第一年、六、七岁、 青春期(1 4、5岁) 7、核心、纽带、具体执行者 8、钻研教材、了解学生、选择教法 9、核心、出发点、归宿10、萌芽阶段、创立阶段、发展阶段 二、不定项选择 l B 2 C 3AD 4 CD 5A 6 C 7A 8A 9 B i O C 三、判断并改错 1、错。教育学作为一门科学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不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 2、错。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在动物中不可能实施教育活动。所谓狗会“算术”,是狗经过训练

21、而形成的条件反射。3、正确。 4、错。在启发式教学思想指导下的讲授,是启发式教学,而在注入式教学思想指导下的讲授,则是注入式教学。 5、错。在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中,说服的方法作用是很大的,但说服的方法不是万能的。不能 “一切”学生都能教育好。必须辅以纪律处分等强制性的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教师职称考试教育法规类试题(含答案)教师职称考试教育法规类 1依法治校是指学校以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文件规定为依据,完善 内部各项管理制度和纪律 ,使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都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2. 教育法规定,国家建立以 财政拨款 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 3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

22、、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 适龄儿童、少年 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4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 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 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 5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营业性歌舞厅以及其他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场所,应当设置 未成年人禁止进入 的标志。 6刑法是规范有关 犯罪 和 刑罚 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7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规定,学生每天学习时间(包括自习),中学不超过 8 小时,小学不超过 6 小时。 8实施教育行政处罚的机关,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外,必须是 县级以上 人民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 9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其考试成绩作废,

23、3 年内不得再次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10学校对校舍、体育设施、消防设施、各种仪器设备安全状况,应当 每月 检查一次。 11参加继续教育是中小学教师的 权利和义务 12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应立足于教育和保护,从小抓起,对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及时进行 预防和矫治 13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 受教育权 ,不得随意开除学生。 14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以及其他组织之间的 财产关系 和 人身关系 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15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期间,行政处罚 不停止 执行。 16.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第十四条规定,学校每学年至少举行一次以 田径 项目为主的全校性运动会。 17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

24、、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 , 惩罚为辅 的原则。 18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于 2004 年 7 月 1 日正式施行。 19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和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20权利是以 法律形式规定 并加以保障的人们所应当或可以享有的一种利益。 二、选择题(分单项选择和多向选择,共30分 ) (一)单项选择(共10小题,每小题1分,计10分) 1有关法律规定:“对使用特殊音响警报和红色回转警灯的警车,其它车辆应当避让。”这体现了行政职权的什么特征?( C ) A、优益性 B、单方性 C、强制性 D、执行性 2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

25、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一律不公开审理的年龄是( B ) A、14周岁以下 B、14周岁以上不满16周岁 C、16周岁以上不满17周岁 D、18周岁以下 3对民办学校重大问题拥有决策权的是( D ) A、校长 B、教职工代表大会 C、学校工会 D、学校董事会 4王某担任某县高二英语教师期间通过了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学校以王某服务期未满、学校英语教师不足为由不予批准王某在职学习。王某欲以剥夺其参加进修权利为由提出申诉,受理申诉的机构应当是( A ) A、当地县教育局 B、当地县人民政府 C、地市教育局 D、省教育厅 5有的学校在学生手册中规定:“禁止男女生之间互访宿舍。”此规定从法学

26、的角度看,也可以解释为:“男女生不得无故进入异性宿舍。”这一解释属于( A ) A、目的解释 B、文法解释 C、历史解释 6“学校应当于每年的教师节组织教师宣誓活动。”这是( D )的规定。 A、教育法 B、山东省实施教师法办法 C、教师法 D、青岛市实施教师法若干规定 7依据我国相关法律,下列有可能成为行政诉讼被告的是( C ) A、某教育局局长 B、某市市长 C、某市公安局 D、某乡镇党委书记 8教育法规定,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 B ) A、民事责任 B、刑事责任 C、一般责任 D、

27、行政责任 9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国务院有权制定和发布( B ) A、教育法律 B、教育行政法规 C、教育政府规章 D、教育单行条例 10某寄宿小学派车接送学生,途中有学生提出要上厕所,司机在路边停车5分钟,5分钟过后,司机没有清点人数就将车开走。小学生王某从厕所出来发现车已经开走,急忙追赶。在追赶过程中摔倒在地,将门牙跌落三颗。王某的伤害由谁承担责任?( B ) A、司机负责 B、某寄宿学校负责 C、司机和某寄宿学校共同负责 D、司机和王某共同负责 (二)多项选择(共10小题,每小题2分,计20分) 1法律责任的类型有( ABCD ) A、民事法律责任 B、行政法律责任 C、刑事法律责任 D、

28、违宪责任 2张某作为一名受教育者,依法享有的权利有( ABCD ) A、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 B、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 C、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 D、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 3教师可以采用的行政救济途径主要有( AD ) A、行政复议 B、民事诉讼 C、仲裁 D、教师申诉 4教职工代表大会是学校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其职责是( ABC ) A、听取校长工作报告,审议学校重大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B、听取和反馈教职工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团结教职工支持校长正确行使职权 C、决定有关教职工福利的重要事项,监督校长和学校其他负责人的工作 D

29、、罢免校长 5学校可以解聘教师的情形有( BCD ) A、不能团结同事,其他教师不愿与之共事的 B、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 C、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 D、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6下列属于体罚学生的情形是( BC ) A、让1-2年级的小学生一个生字抄写10遍 B、王某上课讲话,老师令其抄课文5遍 C、李某等八人上自习课讲话,老师令李某等八人到学校运动场跑10圈 D、体育课教师在课堂上为纠正某学生的不规范动作,令其反复练习4次 7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特点有( ABCD ) A、权力和自由的广泛性 B、权利和自由的现实性 C、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性 D、权利和

30、义务的一致性 8对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的设定包括( AB ) A、法定监护 B、指定监护 C、委托监护 D、代理监护 9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是( ABCD ) A、学前教育 B、初等教育 C、中等教育 D、高等教育 教师职称考试新课程理论试题大全 1、当前整个时代发展对基础教育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同时代发展的主要特征中,可以看到,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对于21世纪人类发展具有越来越关键的意义。所谓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掌握基本的学习工具,即阅读、书写、口头表达、计算和问题解决;二是要具备基本的知识、技能,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和态度。只有这样他才能具

31、有能够和生存下去、有尊严地生活和工作、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充分发展自己的能力,才能积极参与社会的发展,并能终身学习。2、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策略是什么?第一,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第二,重建新的课程结构。第三,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第四,倡导建构的学习。第五,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第六,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4、为什么说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第一,固有的知识本位,学科本位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所产生的危害影响至深,这与时代对人的要求形成极大的反差。第二,传统的应该教育势力强大,素质教育不能真正得到落实。5、各个国家的课程改革有什么特点?各国的课程改革表现出以下

32、一些共同趋势。第一,政府参与并领导课程改革。第二,课程改革的焦点是协调国家发展需要和学生发展需要二者之间的关系。第三,课程改革具有整体性。6、这次课程改革的任务是什么?这次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高速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7、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什么?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

33、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4)改变课程实施过程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

34、及学生的适应性。8、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2)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开设技术类课程,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3)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程。4)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深化“农科教相结合”和“三教统筹”等项改革,试行通过“绿色证书”教育及其他技术培训获得双证的做法,城市普通中学也要逐步开设职业技术课程。9、什么是课程结构的均衡性?课程结构的均衡性是指学校课程体系的各种课程类型、具体科目、课程内容能够保持一种恰当、合理的比重。10、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体现在哪些方面?第一,加强

35、学科的综合性。第二,设置综合课程。第三,增设综合实践活动。11、新课程中的分科课程具有什么特点?第一,在课程目标上,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太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摒弃了以往分科课程片面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倾向,从而使分科课程的目标也实现了由知识本位向学生发展位的转向。第二,在课程内容上选择和组织上,注重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实用性和综合性。12、这次课程改革设置了哪些综合课程?1)品德与生活(12年级);2)品德与社会(36年级);3)科学(36年级);4)历史与社会(79年级);5)科学(79年级);6)艺术(19年级);7)体育与健康(79年级)13、实施综合课程要注意哪些问题?第

36、一,知识的锁碎化问题。第二,教师的知识和经验问题。第三,管理的问题。14、综合实践活动包括哪些内容?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须课程,其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15、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是什么?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这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16、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是什么?第一,整体性。第二,实践性。第三,开放性。第四,生成性。第五,自主性。17、作为学习方式的“研究性学习”与作为课程的“研究性学习”,二者是什么关系?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

37、习”是指教师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作为一种课程形态,“研究性学习”课程是为“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充分展开所提供的相对独立的、有计划的学习机会。具体地说,是在课程计划中规定一定的课时数,以更有利于不家务事从事“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为使“研究性学习方式”尽快深入人心,有必要设置专门的“研究性学习”课程。再者,即使各门学科有效渗透了“研究性学习方式”,也有必要设置“研究性学习”课程。18、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什么?我国基础教育中的信息技术教育面临任务

38、是:第一,加强中小学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第二,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程,迅速全面地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第三,加信息教育与其他课程的整合。19、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如何?1)教材编写必须依据课程标准,教材编写者必须领会和掌握本学科课程标准的基本思想和各部分内容,并在教材中予以充分体现。2)义务教育的课程标准应适应普能义务教育的要求,让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达到。3)教材是对课程标准的一次再创造,再组织。4)教材的编写和实验可以检验课程标准的合理性。20、怎样理解“课程标准”代替“教学大纲”?第一,课程价值趋向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第二,课程目标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第三,从只关注

39、教师教学转向关注课程实施过程。第四,课程管理从刚性转向弹性。21、我国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是什么?大致包括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附录等各部分。在目标的陈述上,都包括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22、新颁布的课程标准有哪些主要特点?一、努力将素质教育的理念切实体现在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二、突破学科中心三、改善学学习方式四、体现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功能,评价建议有更弗的操作性五、为课程的实施提供了广泛的空间23、国家课程标准的基本思路是什么?一是根据本学科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划分具体的划分具体的学习领域。二是根据本学科的内容特征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状况划分学习水平

40、,这种学习水平不一定与学年水平相重合,在不同的水平设置相应的水平目标。三是在各学科课程目标的陈述方面,使用明确的行为动词,以精确表述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应表现出来的学习结果。四是确立了恰当的评价系统。24、为了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需要遵循哪些原则?第一,要正确处理学生的自主选择、主动探究与教师的有效指导之间的关系。第二,要恰当处理学校结综合实践活动的统筹规划与活动具体展过程中的生成性目标、生成性主题之间的关系;第三,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第四,整合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第五,以融合的方式设计和实施四大指定领域;第六,把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活动 的内容和实施过程有机整合起来。25、本次

41、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是什么?首先,要改革旧的教育观念,真正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其次,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再次,要致力于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26、新课程倡导什么样的学生观?一、学生是发展的人。二、学生是独特的人。三、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27、怎样理解学生是发展的人?第一,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第二、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第三、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28、把学生看成是独特的人的基本含义是什么?第一,学生是完整的人。第二,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第三,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29、学生看成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包含的基本含义是什

42、么?第一,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第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第三,学生是责权的主作。30、新型师生伦理关系需要从哪几个方面去努力?第一,树立教育民主思想第二,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第三,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31、新课程中教师角色将发生哪些转变?第一,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不家务事学习的促进者。第二,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第三,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第四,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会型的开放的教师。32、教师是学生学习

43、的促进者的内涵是什么?第一,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第二,教师是不家务事人生的引路人。33、新课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将发生哪些变化?第一,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第二,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第三,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第四,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34、教师尤其应该尊重哪六种学生?1)尊重智力发育迟缓的学生。2)尊重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3)尊重被孤立和拒绝的学生35、新型的师生情感关系需要从哪几个方面努力?1)教师要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2)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品味教学成功的喜悦。3)完善个性,展现个人魅力。36、尊重学生,怎样才能

44、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1)不体罚学生;2)不辱骂学生;3)不大声训斥学生;4)不冷落学生;5)不羞辱、嘲笑学生;6)不随意当众批评学生。37、怎样赞尝每一位学生?1)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兴趣、爱好、专长;2)赞赏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3)赞赏每一位学生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善意;4)赞赏每一位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38、怎样帮助学生?1)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明了自己想要学习什么和获得什么,确立能够达成的目标。2)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3)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和形成有效的学习方式;4)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5)帮助学

45、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6)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在化7)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和性向。39、自主学习具有哪些特征?1)学习者参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的提出,自己制订学习制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2)学习者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3)学习过程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4)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做出相应的调适。40、什么是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相性学习,在合作学习 中由于有学习者的积极参与,使教学过程远远不只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交往

46、的过程。41、什么是探究学习?探究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实际社会生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 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42、灵活开放与生成发展的课堂运行机制包括哪些内容?1)提前进入情境的“预演”机制。2)呈现材料,融入经验的“体验”机制。3)平等交往的“对话”机制。4)见机而作的临场应变机制。5)“场外交流”的信息沟通机制。6)课后反思的“回授”机制。43、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是什么?一、主动性;二、独立性;三、独特性;四、体验性;五、问题性。44、现行的学校教育

47、制度有哪些弊端?第一,以“分”为本,盛行分数管理。第二,以“章”为本,形式广义泛滥。第四,以“权”为本,权立至上。45、面对新课程,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应如何重建?第一,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第二,建立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制度。第三,建立旨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考评制度。46、当前课程评价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什么?一、重视发展,淡化化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二、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人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三、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四、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元化。五、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47、

48、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一)评价内容仍然过多倚重学科知识,特别是课本上的知识,而忽视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心理素质以及情绪、态度和习惯等综合素质的考查;(二)评价标准仍然过多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忽略了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的价值;(三)评价方法仍以传统的纸笔考试为主,仍过多地倚重量化的结果,而很少采用体现新评价思想的、质性的评价手段与方法;(四)评价主体被评价者仍多处于消极的被评价地位,基本上没有形成教师、家长、学生、管理者等多主体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模式;(五)评价重心仍过于关注结果,忽视被评价者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形成性评价,不能

49、很好地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48、新课程提出学生评价的改革重点是什么?1)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指标体系。2)重视采用灵活多样,具有开放性的质性评价方法,而不仅仅依靠纸笔考试作为收集学生发展证据的手段。3)考试只是学生评价的一种方式,要将考试和其他评价的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描述学生发展的状况。49、新课程提出教师评价的改革重点是什么?1)打破惟“学生学业成绩”论教师工作业绩的传统做法,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指标体系。2)强调以“自评”的方式促进教师教育教学反思能力的提高,倡导建立教师、学生、家长和管理者共同参与的、体现多渠道信息反馈的教师评价制度。3)打破关注教师的行为表现、忽视学生

50、参与学习过程的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建立“以学论教”的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模式。50、新课程提出课程实施评价的改革重点是什么?1)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2)以学校评价为基础,促进新课程的实施与发展。51、新课程提出考试的改革重点是什么?1)在考试内容方面,应加强与社会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在考试方式方面,倡导给予多次机会,综合应用多种方法,打破推纸笔测验的传统做法。3)在考试结果处理方面,要求做出具体的分析指导,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并按考试成绩排名。4)关于升学考试与招生制度,倡导改变将分数简单相加作为惟五录取标准的做法,应考虑学生综合素质的

51、发展。52、新课程倡导的发展情评价的基本内涵是什么?(一)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二)与课程功能的转变相适应。(三)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评价发展趋势。(四)评价内容综合化,重视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的发展,评价标准分层化,关注被评价者之间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同需求。(五)评价方式多样化,将量化评价方法与质性评价方法相结合,适应综合评价的需要。(六)评价主体多元化,从单向转为多向,增强评价主体间的互动。(七)关注发展过程,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过程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53、实施发展性评价有哪些建议?新课程倡导的发展性评价思想,可遵循行动研究的方

52、法开展工作。第一,学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并了解教育评价发展的特点与新理念。第二,组织有关人员,开展讨论。第三,反思已有的教育平价工作,寻找与新课程倡导的教育思想相一致的地方,进行经验总结。第四,采取行动,具体实施在讨论和反思基础上形成的新评价工作计划。第五,进行阶段性评价,采用多方面信息,总结经验,分析问题,丰富、补充和改进评价工作方案。54、在课程评价改革中应注意哪些问题?1)要善于从以住的工作中总结经验与教训。2)要善于借鉴和学习他人的经验。3)有效选择工作的突破口,分层推进评价改革工作。55、如何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1)明确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2)选择并设计评价工具与评价方法。

53、3)收集和分析反映学生发展过程和结果的资料。4)明确促进学生发展的改进要点并制定改进计划。 56、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素质的指标体系包括哪些方面?(1)道德品质。(2)学习能力。(3)交流与合作。(4)个性与情感。57、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第一,促进“全面发展”不等同于追求“全优发展”。第二,评价技术的有限性和教育追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58、新课程倡导质性的评价方法,有哪些意义?(1)质性的评价方法通常记录了学生的各种行为表现,作品或者思考等描述性的内容,而不仅仅是一个分数,不仅具体直观地描述出学生发展的独特性和差异性,而且较好全面反映了学生发展的状况。这种评价方法

54、对于新课程倡导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2)因为质性的评价方法多以描述和记录为主,即可真实、深入地再现学生发展的过程。新课程强调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那么,质性的评价方法无疑提供了非常有效的评价手段。因此,质性的评价方法对于促进学生 的发展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59、对成长记录袋进行评分,应注意哪些问题?(1)评分者的选择。由教师评分,还是由学生评分。(2)评分方式的选择。把成长记录袋作为整体来评分,还是将各项目单独评分,然后计算平均分。(3)评分结果报告与交流。60、多元智力理论对教育界产生了哪些影响?首先,它直接影响教师形成积极乐观的“学生观”。其次,多元智力理论直接影响教师重

55、新建构“智力观”。再次,多元智力理论帮助教师树立新的“教育观”。61、促进教师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应包括哪四个工作环节?一、明确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二、设计评价工具。三、收集和分析反映教师教学和素质发展的资料和证据。四、明确促进教师发展的改进要点,制定改进计划。62、反映教师创新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应包括哪些内容?(1)职业道德;(2)了解学生,尊重学生;(3)教学设计与实施;(4)交流与反思。63、如何开展教师自评?(一)帮助教师对自评及其价值建立正确的认识,创设具有支持性的教师自评氛围。(二)帮助教师掌握科学的自评方法。(三)慎用自评结果,不宜与奖惩挂钩。(四)与他评结合,促进教师反思能力的提

56、高。64、推行学生与家长参与教师评价的重要原则是什么?重要原则之一,学习信任学生和家长。重要原则之二,学习分析看待评价结果,珍惜相互了解的机会。重要原则之三,校方应综合分析多方信息,不要草率地下结论。重要原则之四,学生、家长参与教师评价时需要引导。65、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带来了哪些变化?课堂教学评价具有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双重功能。从关注教师的“教”到关注学生的“学”,这一视角的变化对我国现行的课堂教学、教师教学行为及其相关的教学管理等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全新的启示。首行,改变了教师教学的方式和学生学习的方式。其次,改变了教师课前准备的关注点和备课的方式。再次,改变了教师对教学能力的认

57、识。66、课程资源的筛选机制和原则是什么?第一个筛子是教育哲学,即课程资源要有利于实现教育的理想和办学宗旨反映社会的发展需要和进步方向。第二个筛子是学习理论,即课程资源要与学生学习的内容条件相一致,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第三个筛子是教学理论,即课程资源要与教师教育教学修养的现实水平相适应。67、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途径是什么?第一,开展当代社会调查,不断地跟踪和预测社会需要的发展动向,以确定或揭示有效参与社会生活和把握社会把给予的机遇而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第二,审查学生在日常活动中以及为实现自己目标的过程中能够从中获益的各种课程资源;第三,开发和利用课程实

58、施的各种条件,包括图书馆、实验室和各种活动场馆、专用教室等的合理建设;第四,研究一般青少年以及特定受教学生的情况,以了解他们已经具备和尚未具备哪些知识、技能及素质并据此确定制订教学计划的基础。第五,鉴别和利用校外课程资源,包括自然与人文环境,各种机构、各种生产和服务行业的专门人才等资源;第六,建立课程资源管理数据库,拓宽校内外课程资源及其研究成果的分享渠道,提高使用效率。68、怎样理解国家课程?国家课程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统一课程,它体现国家意志,是专门为未来公民接受基础教育之后所要达到的共同素质而开发的课程。国家课程的开发主要是根据不同教育阶段的性质与培养目标,制定各个领域或科目的课程标

59、准或教学大纲,编写教科书。它是一个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计划的主体部分,涵盖的课程门类和所占课时比例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相比是最多的,因而在决定一个国家基础教育质量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69、怎样理解地方课程?地方课程是在国家规定的各个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内,由省一级的教育行政部门或其授权的教育部门依据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发展需要而开发的课程。地方课程在充分利用地方教育资源、反映基础教育的地域特点、增强课程的地方适应性方面,有着重要价值。70、怎样理解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

60、源,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主要依据国家教育方针、国家或地方课程计划、学校教育哲学、学生需求评估以及学校课程资源,强调以学校为主体和基地,充分尊重和满足学校师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特别是使学生在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中难以满足的那部分发展需要得到更好的满足。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计划中一项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71、怎样理解课程资源的含义?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例如,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就是课程的要素来源。它们的特点是作用于课程,并且能够成为课程的要素。72、校外课程资源主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