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保护PPT课件

上传人:牛*** 文档编号:77747306 上传时间:2022-04-20 格式:PPTX 页数:36 大小:1.93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生态环境保护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生态环境保护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生态环境保护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资源描述:

《生态环境保护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环境保护PPT课件(3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一、基本概念:一、基本概念: 1、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湿地、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第1页/共36页一、基本概念:一、基本概念:2、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的总称,是关系到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第2页/共36页一、基本概念:一、基本概念:3、生态环境问题:是指人类为其自身生存和发展,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破坏和污染所产生的危害人类生存的各种负反馈效应。 第3页/共36页一、

2、基本概念:一、基本概念: 4、环境保护:就是运用现代环境科学理论和方法,采取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科学技术的、宣传教育的、民间自发环保组织等多方面措施,合理地开发自然资源,防止和治理环境污染和破坏,综合整治环境,保护人体健康,促进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第4页/共36页二、当代全球面临的十大环境问题: 1、全球气候变暖; 2、臭氧层被破坏; 3、酸雨污染; 4、森林破坏; 5、生物多样性减少; 6、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水资源危机; 7、水体污染; 8、有毒化学品污染; 9、有害废物越境; 10、固体废弃物污染等。第5页/共36页全球气候变暖第6页/共36页臭氧层被破坏第7页/共

3、36页第8页/共36页森林破坏第9页/共36页生物多样性减少第10页/共36页生态破坏现象的关联性请在下面方框内填入下列内容:植被破坏 水土流失 土地荒漠化 生物多样性减少 生态破坏 植被破坏是森林匮乏、草场退化、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的重要原因。第11页/共36页保护植被防止水土流失和荒漠化、保护生物多样性第12页/共36页三、全球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三、全球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1、温室效应 2、臭氧层破坏 3、土地退化 4、废物质 5、森林面积减少 6、生物多样性减少 7、水资源枯竭 8、污染 (1)核污染、(2)海洋污染、(3)噪音污染 9、人口爆炸 第13页/共

4、36页中国某大学的招聘现场第14页/共36页四、中国生态环境的现状:四、中国生态环境的现状: 1、自然环境先天不足 2、水土流失仍很严重 3、荒漠化面积呈扩大趋势 4、水资源紧缺,污染严重 5、森林覆盖率低,增长缓慢 6、生物多样性减少第15页/共36页五、生态环境恶化原因五、生态环境恶化原因 1、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是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 2、长期以来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投入不足,也是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 3、环境保护意识不强,重开发轻保护,重建设轻维护,对资源采取掠夺式、粗放型开发利用方式,超过了生态环境承载能力。 4、缺乏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5、生态环境建设管理方面“保

5、护优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没有认真执行。 6、部门和单位监管薄弱,执法不严,管理不力,致使许多生态环境破坏的现象屡禁不止,加剧了生态环境的退化。 第16页/共36页六、中国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六、中国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1、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并举。2、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3、坚持统筹兼顾,综合决策,合理开发。4、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使用谁付费制度。 第17页/共36页七、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七、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 1、生态环境保护总目标: 通过生态环境保护,遏制生态环境破坏,减轻自然灾害的危害;促进自然资源的合理、科学利用,实现自

6、然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维护国家生态环境安全,确保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第18页/共36页七、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七、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 2、远期目标: 到2030年,全面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使重要生态功能区、物种丰富区和重点资源开发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各大水系的一级支流源头区和国家重点保护湿地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部分重要生态系统得到重建与恢复;全国50%的县(市、区)实现秀美山川、自然生态系统良性循环,30%以上的城市达到生态城市和园林城市标准。到2050年,力争全国生态环境得到全面改善,实现城乡环境清洁和自然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全国大部分地区实现秀美山川的宏伟目标。第1

7、9页/共36页八、生态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八、生态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 1、保护生态环境,防止土地荒漠化2、建立适合现阶段生态环境建设的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3、正确对待自然生态资源,实行绿色经济 4、提倡绿色消费,节约物质资源 第20页/共36页九、九、“创模创模”与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保护: 遵义市在2007年与贵阳市一起提出申请创模。 每年的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 遵义市“创模”主题是:“呼吸更清新、喝水更干净、吃得更放心、环境更整洁、休息更宁静、发展更持续”。第21页/共36页九、九、“创模创模”与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保护: 1、“创模”是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缩写,标志着社会

8、文明昌盛、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生态良性循环、资源综合利用、环境质量良好、城市优美洁净、生活舒适便利、居民健康长寿。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以改善环境质量和促进经济发展为出发点,在促进城市产业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塑造良好城市形象,提高城市品味、扩大对外开放、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方面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是实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第22页/共36页九、九、“创模创模”与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保护: 2、创模对市民的意义: 天蓝地绿、水清气新,美好的环境是每一位市民梦寐以求的,通过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这一活动,改善水、大气环境质量,从而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广大市民是优美环境的最终

9、受益者。每个市民都要以主人翁的姿态,对“创模”积极献言献策,自觉增强自身的文明素质,以文明规范严格要求自己,争做文明市民。 参与创模就是要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如节约用水、用电、爱护园林绿地,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积极劝阻污染环境行为,积极举报环境违法行为;积极参与宣传教育活动,把创模知识告诉身边的人等等。第23页/共36页九、九、“创模创模”与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保护: 3、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必须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1)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名列全国或全省前列 (2)通过国家卫生城市验收 (3)环境保护投资指数1.5% (4)通过一控双达标验收 第24页/共36页九、九、“

10、创模创模”与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保护: 4、遵义市创模宣传标语 创建环保模范城,圆梦万千遵义人! 一座环保模范城市,八百万个遵义心声! 怜惜一草一木,呵护一山一水,留意一举一动,创建环保模范城市,我们一心一意!第25页/共36页九、九、“创模创模”与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保护: 5、习水县“三创一推”: 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全省文明县城”、“全国双拥模范县”,推进遵义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第26页/共36页十、生态环境保护与习水经济的发展十、生态环境保护与习水经济的发展 “四色经济”: “红、绿、白、黑”,即:红色旅游(四渡赤水演绎经典)、绿色生态(旅游活县、绿色生态筑巢引凤)

11、、黑色煤炭(黔北煤海助推腾飞)、白色白酒(酒乡佳酿香飘四海)。第27页/共36页第28页/共36页大杉树飞鸽三岔河长嵌沟小坝绿生态旅游第29页/共36页黑煤炭第30页/共36页白白酒 第31页/共36页十一、日常生活与生态环境保护十一、日常生活与生态环境保护 1、大力发展农村沼气等清洁能源 2、推行节约型生活方式,从细节上培养良好生活习惯 3、减少“一次性消费品”的使用,提倡循环利用 4、低碳出行 5、养成良好生活习惯,自觉履行“光盘行动” 第32页/共36页环境污染,已使地球伤痕累累;生态失衡,已使地球失去了昔日的辉煌;物种灭绝已危及整个生物圈。面对无穷无尽的污染,河流在悲泣,泉水在呻吟,海水在怒号。森林匿迹,溪流绝唱,草原退化,流沙尘扬。我们的地球,正超负荷运转;我们的家园,正走向衰亡,人类的警钟,是我们自己把她敲响,挽救自然,挽救生态,挽救环境,挽救地球已经刻不容缓。否则,人类的末日将是自己酿造的一杯毒酒。第33页/共36页第34页/共36页第35页/共36页感谢您的观看!第36页/共36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