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流量核算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77717584 上传时间:2022-04-20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33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资金流量核算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资金流量核算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资金流量核算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资源描述:

《资金流量核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金流量核算(2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 5 章 资金流量核算 5.1 资金流量核算的概念和范围一、资金流量核算的产生与发展考察对象:整个社会资金运动; 主要内容:围绕收入分配、消费支出、非金融投资和资金融通等经济交易,考察社会资 金的流向、流量、余缺及其调剂平衡等问题。实现方式:编制资金流量表,反映各种经济交易引起的资金增减变化。创立过程:科普兰(1944) t米切尔(1947) t t SNA-1993。二、经济交易与资金流量核算 经济交易:实际发生在机构单位之间或机构单位内部的某种经济活动。1993年SNA将全部经济交易按其对象性质不同划分为四类(参见第2章,P.60表2-3 ):(1)货物与服务交易(P类)( 2)分配和资

2、本转移交易 ( D 类)( 3)金融交易( F 类)( 4)其他积累交易,即“其他积累流量(K 类) ”的部分资金流量核算只考虑交易流量,不考虑非交易流量。 注意 部门间经济流量的两种类型:产品流量与资金流量。前者通过投入产出核算加以研究, 后者则必须通过专门的资金流量核算来加以研究。经济交易包括: 常住单位之间的“国内交易”, 以及常住单位与非常住单位之间的“对 外经济交易”。后者既属于资金流量核算,也构成相对独立的“国际收支核算”。资金流量核算与国际收支核算既相互交叉,又互有分工、各有侧重。三、资金流量核算的范围和模式 资金流量核算按其范围由窄到宽有三种模式:(一)金融交易核算模式。 只考

3、虑各种金融交易流量, 不考虑非金融交易流量。 编制“金优点:基础统计资料相对完整,操作简便,时效性强,可以按季或按月编制。对于金融 部门进行货币流量管理具有一定作用。问题: 未适当反映金融交易与非金融交易之间的内在联系, 与国民经济其他核算之间衔 接、协调不够。通常由一些国家的中央银行采用。(二)全部积累交易核算模式: 将核算范围从金融交易扩展到资本交易 (储蓄、资本转移 和非金融投资 ) 领域。优点: 能反映非金融投资所需资金的来源与运用情况, 以及金融交易与资本交易之间的 互补关系,增进了资金流量核算的分析功能。问题: 相对于第一种模式,所需的核算资料较多, 难度稍大; 尚未反映积累资金主

4、要来 源(储蓄)的形成情况。通常由各国货币当局(央行)与国家统计部门共同编制。如美国和英国。(三)积累交易与经常交易综合核算模式:将核算范围进一步扩展到收入分配和支配等 经常交易领域。优点:将金融交易与资本交易、积累交易与经常交易结合起来,更完整地反映了各部门投资资金的来源和形成过程以及运用和调剂情况,具有更强的分析功能。问题:所需的核算资料更多,难度更大,须与完备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相结合。 加拿大等国采用这种模式,我国现在也采用。以上三种模式分别适用于不同的研究目的和核算条件。 5.2 非金融交易的资金流量核算一、收入初次分配核算初次分配的对象:增加值;参与分配的主体:各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

5、以及作为社会管理者的政府;分配原则:生产要素对生产成果的创造所作贡献的大小,分配的数量取决于各所有者拥有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主要收入形式及其资金流向:(一)劳动者报酬(雇员报酬),包括货币形式和实物形式的报酬。资金流向:生产部门 =住户部门(二)生产税净额。资金流向:生产部门= 政府部门(三)固定资本消耗。本身不形成部门间的资金流量,只是一种部门内部的交易流量, 在核算上表现为转账关系,故在资金流量表中无须专门反映。(四)营业盈余或混合收入营业盈余不是交易项目,而是增加值中的一个剩余项,包括应分配的红利、应支付的利息、应缴纳的所得税等其他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数额。非公司非法人企业(属住户部门)的

6、特殊情况:经营收入一中间消耗一固定资本消耗一生产税净额=混合收入(即雇员报酬与营业盈余的混合)。中国国民核算体系:“混合收入”被并入“劳动者报酬”,也即“劳动者报酬”工“雇员 报酬”。本教材:混合收入营业盈余,劳动者报酬(剔除混合收入)=雇员报酬(五)财产收入,因持有某项资产或转让其使用权而获得的收入。如股票分红、土地租 金等。SNA的分类:1. 利息。因持有存款、股票以外的证券等金融资产而应获得的收入。2. 公司已分配收益:发行股票的公司向其股东分配的利润。包括: 红利,分配给股东或所有者的利润 (不包括派发的奖励股);(2)准公司收益提取,即准法人企业业主从企 业收益中提取的投资报酬,属于

7、特殊的红利。3. 外国直接投资留存(或再投资)收益。先将留存收益看作按外国投资者的权益比例 已分配的财产收入,然后由外商将其再投资到企业中。属于虚拟财产收入。4. 属于投保人的财产收入。保险专门准备金属于投保人的资产;保险企业利用保险准备金购买金融资产、土地或地下资产等而获得的财产收入,也应属于投保人。5. 地租。(1) 土地地租,包括现金或实物形式的地租;(2)地下资产地租(特许权使用费),即地下资产所有者因出让其资产开采权而应收取的财产收入。比较:出租机器设备、房屋或其他建筑物等生产资产而收取的租金,以及出租无形非生产资产的“使用费”,均作为购买租赁服务处理。这根源于国民核算中“生产”与“

8、分配”的区分:营业租赁=生产,其他租赁=分配。由此,财产收入可限定为:由于拥有和转让金融资产、土地及其他有形非生产资产的使用权而获得的收入。注意(1) 财产收入分配相对独立于“收入形成”,因为:其收入来源不同(企业的营业盈余或 业主的混合收入等);交易方式较复杂,在“收入形成”中先核算“营业盈余” ,有利于简化 程序。(2)融资租赁(金融租赁)=变相的借贷关系。其“租金”应视为偿还贷款和支付利息,只有其中的利息部分才属于出租人的财产收入(承租人的支付)。(3) 财产收入不包括因出售或转让财产“所有权”而获得的收入(如出卖土地或机器设 备、抛售股票、撤销债务等),这些属于资本交易或金融交易。(4

9、)财产收入在SNA中属于初次分配范畴。初次分配结果:原始总收入和净收入(余额)、国民总收入(GNI)和净收入(NNI)。某部门原始 二该部门.该部门获得的各总收入余额一增加值种初次分配收入_该部门支付的各种初次分配收入国民总收入(GNI)或净收入(NNI)=各部门原始总收入或净收入 (余额)之总和二、收入再分配核算收入再分配:在初次分配基础上通过现金或实物转移所实现的收入分配活动。再分配所形成的收入:通常是一些没有对等支付的经常性无偿转移。再分配的结果:各个机构单位、机构部门和经济总体的可支配总(净)收入。(一)转移收支的分类转移支付特征:“单方面的”、“无偿的”。1. 按转移目的分经常转移与

10、资本转移经常转移(现期转移):经常地和有规律地发生,并会影响转移双方现期收入和消费水 平的无偿转移。三种主要类型:与所得和财产等有关的经常税(所得税)、社会缴款和社会福利、其他经常转移。资本转移:转让资产所有权、而不涉及现期收入。转移分类中的“资本转移优先”原则:交易只要涉及资产所有权的转移或与某一交易者的资产增减有关,就是资本转移,否则就是经常转移。2. 按转移形式分一一现金转移与实物转移现金转移的具体形式:现金 (通货或可转让存款)”实物转移的具体形式:货物、服务、其他非金融资产,“现金”以外的其他金融资产。注意两者在核算处理上的区别:现金转移只须一次性地记录为经常或资本转移;实物转移则要

11、视为两次交易进行记录(改变交易流程):先虚拟现金转移,再记录实物转移。举例:参见P.194(二)收入再分配的主要项目1. 收入税(直接税)资金流向:纳税单位或部门 =政府部门。分配形式:(1 )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2) 财产税:根据机构单位拥有的财产或净值数额定期征收的税目。如房地产税,对公 司资产净值征收的净值税,对其他贵重物品征收的财产税等。(3)其他经常税:人头税,车船牌照税、枪支执照税、护照费、诉讼费、机场建设费, 以及对特定项目征收的个人支出税(如消费税)等。2. 社会福利和社会缴款社会福利:为维持居民当前和未来的福利而在机构单位之间发生的经常转移。包括“社 会保险福利

12、”和“社会援助福利”两种类型,前者以社会缴款为基础或前提。资金流向:社会福利:政府(或企业)= 住户部门社会缴款:住户部门 =政府(1 )社会保险(保障)福利和社会缴款社会保险(保障)福利:由政府或企业通过社会保险基金向居民提供的社会福利,旨在 满足居民应付突发事件(如退休、失业、疾病、伤残、住房和教育等)和其他方面的需要。与通常的“商业保险”不同:社会保险带有一定强制性(不完全出于自愿)。社会保险是非营利性生产活动,有关收支均作为再分配处理; 商业保险则是营利性生产活动。社会缴款有直接和间接之分。SNA将其划分为三类:雇主的实际社会缴款(间接缴款,由雇员承担开支和享受福利)。核算处理:先虚拟

13、为雇 员报酬,再记录为雇员的社会缴款(改变交易流程)。雇员社会缴款:雇员向社会保障基金和私营基金的社会保险计划所支付的社会缴款。自我雇佣者的社会缴款:不构成雇员的人及自我雇佣者(雇主或自营劳动者)为其自身的利益所缴纳的社会缴款。(2 )社会援助(救济)福利特点:不以事先缴款作为获得福利的前提条件;通常没有像社会保险那样严密、完整的组织和计划。例如,政府及其他单位对居民提供的各种困难补助、救济金、助学金、免费提 供的货物和服务等。在国民核算中,“社会援助福利”仅限于现金转移;实物形式的社会援助和救济,则作为“实物社会转移”或“实物再分配”单独考察。社会援助福利的资金流向:政府或私人非营利部门 =

14、住户部门3. 其他经常转移主要有:政府部门内不同级单位之间的经常转移(如经常性的财政上缴和下拨),本国政府与外国政府及国际组织之间的经常转移(如提供援助、捐赠,缴纳会费等),不同机构单位之间发生的其他经常转移(如侨汇等)。注意:在我国,其他经常转移项目可能涉及到各种财政拨款,如行政管理费、国防和武 警部队经费、科教文化事业费、社会福利事业费、城市维护和环境保护费等,但财政拨款中用于积累的部分不是经常转移,应予扣除。再分配结果:可支配总收入和净收入、国民可支配总收入(GNDI)和净收入(NNDI)。某部门可支配 该部门原始 该部门获得的各总(净)收入-总(净)收入 种再分配收入_该部门支付的各种

15、再分配收入国民可支配总收入(GNDI)或净收入(NNDI)=各部门可支配总收入或净收入之总和三、收入支配(使用)核算(一)收入支配及其核算的含义收入支配(使用):有关部门运用其可支配收入满足消费需要和形成储蓄的过程。即:收入消费=储蓄,核心问题是关于最终消费的核算。收入支配核算:旨在系统反映和描述住户、 政府部门以及私人非营利服务部门如何将其 可支配收入在最终消费和储蓄之间进行配置,并测算其最终消费支出、实际最终消费以及储蓄的总量和结构。(二)收入支配核算应注意的问题居民消费应包括耐用消费品。居民消费应包括自有住房的虚拟服务价值。居民消费应包括自产自用产品和实物劳动报酬。但应排除因工作需要提供

16、给员工的工作 服和公车服务等货物和服务,这些属于生产过程的“中间消耗”。居民消费应包括居民支付的金融中介服务费和保险服务费。但实际核算时,常被忽略不 计。政府部门和私人非营利机构的服务产出在使用上都属于消费。其中:由住户实际支付服务费的部分应计入居民消费支出,余下的部分是政府或私人非营利服务部门的消费支出。另一方面,还要适当区分消费支出与实际最终消费(考虑实物社会转移)。(二)收入支配核算应注意的问题(续)由政府或私人非营利服务部门付款购买、直接提供给住户的货物和服务,首先是政府部门或私人非营利服务部门的最终消费支出;其次,还应作为对住户部门的现期实物社会转移或实物再分配处理。国民总消费:住户

17、、政府和私人非营利机构部门的最终消费支出之和。它表明整个国民经济的消费规模和水平。回顾:国民总消费=住户部门消费支出+政府和私人非营利部门消费支出=住户部门实际消费(居民个人消费)+政府部门实际消费(政府公共消费)部门总储蓄=可支配总收入-(相应部门的)最终消费支出=调整后的可支配总收入实际最终消费对于非金融企业和金融机构两个部门:最终消费支出=零总储蓄=可支配总收入国民总储蓄=国民可支配总收入一国民总消费四、资本交易核算“资本交易就是非金融的积累交易。”积累交易:资本交易+金融交易积累流量:积累交易流量+非交易的积累流量(一)资本筹集核算(反映各种积累活动的资金来源情况)1. 储蓄。储蓄指标

18、的性质:作为收入支配的结果,它本身并不是经济交易,而是全部经常交易的平衡项(余额)。经常性收支与积累性收支的分界点,非金融投资的重要资金来源。财富积累的重要源泉(后详):净储蓄=财富或资产负债表的“净值”2. 资本转移“现金资本转移”与“实物资本转移”。后者也要通过“改变交易流程”的方式进行两次记录:先虚拟一笔现金资本转移,再记录一笔非金融投资或金融交易。(1)资本税和资本转移税。 包括:政府部门对机构单位所拥有的资产或净值不定期征收 的税款(如对房地产开发商征收的土地增值税 ),以及当机构单位之间发生资产转移时所征收 的税款(如遗产税、赠与税)。(2)投资补助。由本国政府或国外政府以现金或实

19、物形式向常住或非常住机构单位提供 的,用于获得固定资产的全部或部分资金,或直接提供的机器设备、房屋及其他建筑物。在我国,主要包括财政拨款中用于基本建设、更新改造和固定资本形成其他部分的资金,以及用于生产性建设的专用基金。(3)其他资本转移。如:债务取消:相当于债权人向债务人转移一笔资金专门用于偿还债务,但债权人方面被迫 的坏账注销不在此列。一f区别于“坏账注销”对不属于保险范围的重大意外事件的赔偿 (如污染赔款、战争赔款等 ) ;为弥补在两年或更长时间里累计的巨额营业亏损,由政府部门对企业的转移支付;为弥补在两年或更长时间里累计的巨额赤字支出, 由中央政府向下级政府机构的转移支 付;遗产继承或

20、机构单位之间的巨额赠与; 提供固定资本形成资金的大额捐赠 (如对大学捐资用于修建图书馆) ,等等。从国民经济总体来看, 国内各机构部门之间的应收资本转移之和=应付资本转移之和影响一国资本转移净额的只是它对国外的应收资本转移和应付资本转移之差额。注意:资本转移并不影响各有关部门的储蓄,但各部门的“资本转移净收入”与“净储 蓄”一起, 构成了积累资金来源中的自有资金部分, 最终将引起相应部门的资产负债净值的 等额变动交易引起的资产负债净值的全部变动。 资产负债净值的其余变动都可归因于非 交易因素。(二)非金融投资的核算 从资金运用的角度看,资本交易是各种非金融投资,包括资本形成和其他非金融投资。

21、而资本形成包括:1. 固定资本形成固定资产: 可在生产中反复或连续使用一年以上的有形或无形生产资产。不仅包括建筑物、机器和设备,还包括能够反复提供货物或服务的果园、奶牛等培育资产,以及能在生产 中反复使用的软件或艺术品原件等无形资产。固定资本形成总额: 获得的固定资产价值处置的固定资产价值生产活动实现的非生 产资产价值的增加部分固定资产的“获得”:购置、实物资本转入、自产自用 固定资产的“处置”:出售、实物资本转出、报废清理 固定资本形成净额=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折旧 固定资本形成包括:(1)有形固定资本形成。等于下列资本货物的“净获得”:住房、其他房屋和建筑物、机器和设备、培育资产。(2)无形

22、固定资本形成。等于下列资本货物的“净获得”:计算机软件、艺术品原件、资本化的矿物勘探费等。(3)非生产非金融资产价值的增加 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重大改善(土地改善) 。通过开垦荒地、修筑堤坝和沟渠、灌溉土 地、防止洪涝灾害,使土地的数量、质量或生产率发生重大改善,为此所花费的支出(土地 改善价值)计入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且单独记录。但土地本身的获得或处置则不在此列。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所有权转移费用(与非生产资产的获得和处置分别核算)。与此有所不同,生产资产的所有权转移费用则作为相应资产的价格构成部分计入资本形成。注意在资金流量核算中,非生产非金融资产价值的增加( “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重大改善” 和

23、“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所有权转移费用” )被纳入了 “固定资本形成” 范畴;但在经济存量(资产负债)核算中, 它们并不影响到固定资产的存量, 而只是影响到土 地等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存量。有关问题将在下一章涉及。2. 存货变动存货:准备用于生产过程的产品资产。主要包括三类:(1)材料和用品库存的变化。生产部门准备用作中间投入的各种货物( 原材料和辅助材料、燃料动力、 不属于固定资产的低值易耗品、办公用品和其他用品, 以及库存待用的半成 品等 ) ;(2)制成品和在制品库存的变化;(3)转售货物库存的变化。 各种存货的增、减变动相抵之后就得到资本形成中的“存货变动”。3. 贵重物品净获得贵重物品获得

24、: 获得者向处置者支付的价格, 加上各种资产所有权转移费用;贵重物品处置:获得者向处置者支付的价格,减去后者承担的各种与资产所有权转移有 关的费用;获得价值减去处置价值,就是贵重物品净获得。 综合以上:资本形成总额=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存货变动+贵重物品净获得资本形成净额=资本形成总额-折旧“消费支出”和“资本形成”都属于“实物交易”项目,在资金流量表中只须反映 支出方。4土地和其他非生产资产的净购买(1)土地的净购买。土地包括陆地和水域,但不包括土地之上的各种生产资产,也 不包括地下矿藏、非培育生物资源和地下水资源。土地的净购买即土地获得与处置之差 额。土地交易中获得方和处置方都按相同价值记录

25、。 若土地所有权通过易货贸易或实物 资本转移形式转让,则必须根据该类土地的当期市场价值为交易双方虚拟相同的价值。土地交易的双方都是常住单位(否则就必须设立一个名义常住单位) 。所以,从国民经 济总体来看:购买土地的总额=出售土地的总额土地的净购买=零(2)其他非生产资产的净购买。包括各种地下资源以及专利权和商誉等无形非生产 资产的获得减处置。但“资源耗减”不应作为“处置”看待,而应作为资产数量其他变 化。综合以上:资本形成总额+ 土地和其他非生产资产的净购买=非金融总投资(三)资本交易差额的核算 全部资本交易的资金来源减去资金运用,得到:净贷出 ( 或净借入 )=(总储蓄+资本转移净获得) -

26、(资本形成总额+其他非金融投资)=(净储蓄+资本转移净获得)-(资本形成净额+其他非金融投资)实质:全部非金融交易 (包括收入分配和支配、 资本转移和非金融投资 ) 的累计差额, 表明有关交易主体的资金余缺情况;必须通过金融交易调剂或弥补。5.3 金融交易核算和资金流量表一、金融交易的核算内容金融交易: 通过金融市场、 影响到金融资产或负债变化的各种经济交易。 属于积累交易。金融交易与收入分配性质不同:前者是生产活动(服务) ,后者则是非生产活动;前者只是有偿地转移资金使用权, 并不转移资金的最终所有权, 而后者既转移了资金的 使用权,又转移了资金的所有权。金融工具分类(一)货币黄金和特别提款

27、权1. “货币黄金”: 由一国央行或中央政府所持有或控制的作为储备资产 ( 国际支付手段 ) 的黄金。2. “特别提款权(SDRs)” :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创立并分配给成员国,用以补充其储 备的国际储备资产 (纸面黄金 )。在国民核算中,商品黄金不是金融资产,货币黄金才是。 货币黄金和特别提款权都是没有对应负债方的国际储备资产。 有关货币黄金和特别提款权的交易仅指发生在各国货币当局之间的买卖与转让。(二)通货和存款1. 通货 (流通货币 ) :可作为支付手段进入流通的货币, 包括本币和外币。 其中, 由货 币当局持有或有效控制的外汇资产也属于“储备资产”。2可转让存款:能够不受限制地按票面价值

28、兑换现金或以支票、转账单等方式自由转 让的各种存款。在我国,主要是各种活期储蓄和活期存款。3其他存款:除可转让存款以外的所有存款,以及其他类似于存款的衍生金融资产。(三)股票以外的证券:包括各种公司债券、国库券、商业汇票和银行汇票等,以及类 似的衍生金融工具。(四)贷款:包括常住或非常住金融机构对企业、政府和住户提供的各种贷款,本国货 币当局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的贷款,以及由于融资租赁关系而形成的变相贷款。(五)股票和其他权益:各种上市或未上市的优先股、普通股,企业内部股和参股证等 权益。(六)保险专门准备金。包括住户在“人寿保险”和“养恤基金”上的预付款和未决索 赔准备金等项权益。(七)其

29、他应收应付账款各种金融资产 (或负债) 的增、 减相抵, 即得该金融资产 (或负债) 的净增加 (取净额,轧差)全部金融交易的差额为:净金融投资=各种工具的“金融资产净增加”之和-各种工具的“金融负债净增加”之和资产 (债权 )方通货 (流通货币 )持有者存款存款者贷款银行股票和其他权益持有者股票以外的证券持有者保险专门准备金住户其他应收应付帐款应收者货币黄金和特提权持有者、各环节资金流量的核算关系负债(债务)方 货币当局 (央行 ) 银行 贷款者 发行企业 公司或政府 保险公司 应付者以上差额若小于零,即为净金融负债。复习:“金融资产 (债权 ) ”与“负债(债务) ”的对应关系:一)非金融

30、交易的核算流程1. 各机构部门的非金融交易流程部门增加值T收入初次分配T原始收入T收入再分配T可支配收入T消费支出T储蓄 T资本转移/非金融投资T部门净贷出2. 国民经济总体的非金融交易流程GDP t收入初次分配t国民总收入t收入再分配t国民可支配收入t国民消费支出t 国民储蓄t资本转移/非金融投资t本国净贷出3. 国外“部门”的非金融交易流程国外贸易差额T要素收入分配/经常转移T国外经常差额T资本转移/非生产资产的获得和处置T国外的资金余缺非金融交易流程图:图 5-1初分配 再分配支配+初分配收入-初分配支岀原始总收入瓷本交易*再分配收入 W -再骑配支岀 可支配总收入量终消葫支岀 总 储

31、蓄*应收资本转移 -应付费本转移 -资本形成总霰 苴他非余融投语 I 部门浄贷出国内生产总值 +初分配收入 -初分配支岀国民总收入 *再分配收入 -再另配圭岀国民可嫌諏A-量终消鹭支出国民总储蓄 *应收资本转移 -应付资本转移 -资本形成总颤 -亘他非卅融投脊本国浄贷岀園进出口差额 *初分配收入 -初分配支出+再分配收入 再分配支岀国外经第差额+应收资本转移 -应付资本转移 -土地和其他非生 产资产的净菽得 国外浄贷岀(二)金融交易的核算流程金融交易涉及到各种各样的金融工具,其流量、流向丰富多样,是积累交易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交易与非金融交易又是紧密联系、相互补充的。上述各种非金融交易形成的收

32、支差额累计,得到资本交易中的净贷出(净借入);而金融交易差额最终平衡所有非金融交易的差额。对各机构部门、国民经济总体、国外,都有核算恒等式:净贷出(或净借入)=净金融投资(或净金融负债)这表明,金融交易构成了全部经济交易核算的终结。三、标准式资金流量表的结构和编制国民经济资金流量表有三种形式,即标准式资金流量表、账户式资金流量表和投入产出式资金流量表。(一)部门资金流量表的结构表5-1 部门资金流量表U (资金运用)S (资金来源)非金融交易初次分配初分配支出原始收入增加值 初分配收入再分 配再分配支出 可支配收入原始收入 再分配收入收入 支配最终消费支出 储蓄可支配收入资本 交易资本形成其他

33、非金融投资 净贷出(或净借入)储蓄资本转移净获得金融交易金融资产净获得金融负债净发生净金融投资(或净金融负债)各核算环节的平衡项相互衔接,前一个核算环节的平衡项构成下一个核算环节的来源 方。净贷出(或净借入)与净金融投资(或净金融负债)实质上是同一个指标,但两者在资 金流量表的不同部分中所处的位置不同:净贷出(净借入)=资本交易来源-运用(贷方差额),安排在资金流量表的运用方;净金融投资(净金融负债)=金融交易运用-来源 (借方差额),安排在资金流量表的来源方。全部交易的来源合计=全部交易的运用合计。(二)国民经济资金流量表的结构标准式资金流量表(“交易X部门型”矩阵表)横行:交易项目;纵列:

34、机构部门各部门左借右贷:资金运用 (U)、资金来源(S)国民经济资金流量表举例:P.210,表5-2。1. 各机构部门的资金流量流程解读:收入形成和初次分配;收入再分配;收入支配;资本交易;金融交易 特殊项目:对住户养恤基金净权益变化的调整(略)2. 国外的资金流量:涉及非常住单位与常住单位之间的所有经济交易流量。国外资金流量表与国内各机构部门资金流量表的主要差别:初始流量不同(贸易差额增加值);通常不反映与实物流量直接联系的资金流量,如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和其他非金融 投资等;个别平衡项本身没有经济分析意义(国外的“原始总收入”和“可支配总收入”)。3. 经济总体的资金流量(三)资金流量表

35、的平衡关系(参看表5-2 )1.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的纵向平衡(内部平衡)举例:部门资金流量表(非金融企业部门)资金运用(U)资金来源(S)非初次初分配支出807增加值930经分配原始总收入209初分配收入86金常再分再分配支出48原始总收入209融交配可支配总收入185再分配收入24易收入最终消费支出0可支配总收入185交支配总储蓄185资 交本 易资本形成总额278总储蓄185易非生产资产净获得-7资本转移净获得17净贷出-69金融交易金融资产净获得71金融负债净发生 净金融投资140-69表中:非金融交易运用工 非金融交易来源(运用+净贷出=来源)金融交易运用 工 金融交易来源(运用=来源

36、+净金融投资) 全部资金运用三 全部资金来源从而得到:净贷出(或净借入)=净金融投资(或净金融负债) 非金融差额 ( 贷方减借方 ) 金融差额 ( 借方减贷方 ) 可见, 金融交易差额与非金融交易差额数量相等、 作用互补, 都是分析“资金余缺”的 关键指标。实践中,由于存在统计误差,上述平衡关系不一定严格成立,需要进行帐面平衡。2. 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的横向平衡(外部平衡) 这种平衡关系只存在于所有部门的合计水平上,具体表现:(1)对每一种纯粹的资金流量:每项交易的来源方合计=该项交易的运用方合计 但对于某个机构部门、整个经济总体或国外: 每一类交易的来源工该类交易的运用 以上均不考虑各种实物

37、交易和平衡项。(2)对于与实物流量直接联系的资金流量,在国民经济总体和国外的总体水平上,存 在一定平衡关系。(3)对于核算平衡项,在不同环节、不同层次的总计水平上, 仍存在严格的核算衔接关系。所有部门的初始流量之和=原始总收入之和 =可支配总收入之和(四)资金流量表的编制方式1. 我国资金流量表的编制方式 直接分解宏观经济流量:搜集和利用有关专业统计资料,以及财政、税收、工商、金融、外贸、外汇管理等业务部门的各种核算资料; 依据资金流量核算的部门分类和交易分类要求, 对有关各种核算资料进行审核和甄别、分解和归并、调整和整理、 推算和补充,然后进行组 装与平衡,最后编制成所需要的资金流量表。优点

38、:直接利用现有的各种专业和部门核算资料,容易操作,时效性较强。缺点:受既有资料限制,反映问题较为粗略,长远看,这只是一种过渡性方法。2. 国外资金流量表的编制方式(1) 账户方式: 首先编制有关各部门的收入与支出账户、储蓄与投资账户等,然后将其 归纳起来得到国民经济的资金流量表。(2)资产负债表方式:首先编制各部门的资产负债表,然后由期初、期末资产负债差额 推算出核算期内的有关金融和非金融投资流量, 据以编制出所需的资金流量表。 这是账户方 式的一个变种。比较简便,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较和小结: 编制资金流量表最好采用账户方式。 通过一整套账户, 可以规范核算结构, 沟通数据关系,提高数据质量

39、,促进整个核算体系朝着科学化的方向不断完善。四、标准式资金流量表的分析应用*(一)资金流量表的开发应用领域(1)资金来源和运用分析(纵向)从收入分配、收入支配、资本交易和金融交易的角度,分别考察国民经济总体及其各部门的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情况,以及原始收入、可支配收入和储蓄等重要指标的形成过程。(2)资金流量和流向分析(横向)主要考察社会资金运动的来龙去脉及其规模、构成。例如,专门分析劳动者报酬、税金或财产收入等分配项目在各部门之间的流动情况,也可专门分析存款、贷款或股票证券等金融项目在各部门之间的流动情况,为宏观经济分析和调控提供重要参考。(3)资金余缺分析着重考察国民经济总体及其各部门在积累

40、过程中的资金余缺情况、调剂方式和可能存在的问题,具体揭示各部门的资金地位,并反映各种金融中介、金融工具和财政金融政策分别 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彼此是否协调,存在什么问题。(4)资金流量的结构和比率分析主要分析储蓄率、投资率的水平、非金融投资的内部结构和部门分布,以及金融交易流量的内部结构和部门分布等。储蓄率=储蓄十可支配收入 (或GDP)投资率=投资十可支配收入 (或GDP)(二)中国资金流量表的分析举例(P.216-224)(略) 5.4金融投入产出分析和三维金融流量表*一、金融投入产出表及其构成“金融投入产出表”与“标准式资金流量表”有两点不同:在形式上,是一种更为规范、对称的棋盘式平衡表;

41、在范围上,只限于考察积累过程的资金流量。金融投入产出表的结构(与U-V型投入产出表非常相似)。类比:“产出”“资金流出”,以横行表达;“投入”“资金流入”,以纵列表达。考察n个部门(含国外)和m种金融工具的情况:表5- 9 金融投入产出表机构部门金融投资非金融12n12m投资总计机1ana12a1 me1W1构2a21a22a2me2W2部aa+aa门nan1an2anmenWn金1liil12-11 nl1融2I21l22l2nI2负3I-1+a费债m1 m1Im2-Imnlm储蓄Z1Z2Zn总计X1X2Xna1a2am其中,四组矩阵或向量是基础数据:1. 金融投资矩阵a = (a)r aj

42、 J mm2. 金融负债矩阵=(l )一L(lij 丿 mn3. 非金融投资列向量z |卄 八一G,e2,lil,en)4. 储蓄行向量- (Zl,Z2|,Zn)由此可以派生出其他四组合计列向量w、x a l o二、金融投入产出表的平衡关系和分析系数(一)金融投入产出表的平衡关系1.总投资的横向平衡:非金融投资+金融投资=“总投资”m送 aj +e=Wi , i =1,2,川,nA4+e = wj=42 总负债的纵向平衡:金融负债+储蓄(内部负债)=“总负债”m瓦 lj+Zj=Xj , j =1,2,川,ni =1L 4 + z = x3 .总投资与总负债的对应平衡:X Wk , k= 1,2

43、,111,nx = w4每种金融工具的金融投资与金融负债的对应平衡:ak = lk , k 二 1,2,|,m尽管某部门的储蓄工该部门的非金融投资但:所有部门(含国外)的储蓄之和=非金融投资之和,即(二)金融投入产出表的分析系数1.金融结构系数:表明各部门总投资或总负债的内部结构。(1)金融投资结构系数:(2)金融负债结构系数aijajwii,2,|l,nj = 1,2, ,mA 二(aj )n m 二询 A,lj i,2川 l,ml ijXjj,2,川,nL 二(lj)m n2 金融分布系数:表明某种金融工具的金融投资或负债总额在各部门之间的分布 情况。(1) 金融投资分布系数ajaj1,2

44、,1 山aj1,2,|,m金融负债分布系数二(aj )A?I *lijljlii = 1,2, ,mj = 1,2,|,n金融结构系数与分布系数在取值上具有不同特点:对于金融结构系数,mTj上 1 ,当 z-0i班对于金融分布系数,naj -1i W两者在经济上也常常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例如: 银行利率调整对金融结构系数的影响较为显著; 产业倾斜政策对金融分布系数的影响则更为直接。(三) 金融投入产出模型及其应用问题建模思想:若已知金融分析系数相对稳定,就可建模测算各部门储蓄(或非金融投资)变动对有关资金流量的影响, 借以探明积累过程中储蓄与投资、金融负债与金融投资、 资金来源与资金运用诸现象

45、之间的数量关系。与投入产出模型一样,它们也是建立在某种“比例 性”假定之上的。1、测算储蓄变动影响的模型给出各部门储蓄的向量z = (z ,Z2,|j, z)可导出:x=L4+z = ( ?) 4 + z=(L I(L) a + z其中:a = A4 = (WA)仆(w整理得到:x= (ry (A)w+z= (cy (A y x+z结论:当金融投资结构系数和金融负债分布系数已知且相对稳定时,可由储蓄测算其他 有关资金流量:x = w= I - (LJ (AJ丁1 za = I = (A ) wA 二 WA , L = ?e = w - A12、测算非金融投资变动影响的模型给出各部门非金融投资的

46、向量e=(e,ell ,e)可导出:其中:l = C1 ACxi=AC?x e=A a+e=A l + e带入上式,有:w = A Lx + e= A Lw+e整理得到:w = (I -A L) 1 e结论:当金融投资分布系数和金融负债结构系数已知且相对稳定时,可由各部门的非金融投资测算其他有关资金流量:“w = x = (lA L ) ea = l = C x A=Aa, l = c?,z = x- L13、金融投入产出模型的应用问题给出(n = 5, m= 4)的简化金融投入产出表:五个部门:非金融企业、金融公司、政府、住户和非营利机构;国外四类金融工具:通货和存款、贷款、股票和其他证券、

47、其他金融资产和负债表5- 10金融投入产出表数例单位:亿元机 构 部 门金融负债储蓄总计(1)机 构 部 门2345013020-271094523732666442337361053020214-8244-3834224616230550金融投资结构系数矩阵:金融负债结构系数矩阵:lo.oooo非金融投资总计17272072713421516756-19246745626421628054484923051110722050130130254 佃91佃0.52854142541891184140.04970.07890.05850.02050.06100.67890.2276-0.00410

48、.04320.27780.38270.03700.26230.01640.14430.2754A 二 WA_0.2?230-?)00800-1400).04&04000.20760.00000.58020.17050.7400 |0.09360.26830.39510.01310.46000.10820.14630.06170.01640.6000 丿金融投资分布系数矩阵:0.13080.10630.10580.0593、0.11540.65750.2963-0.0085A A?=0.05380.17720.32800.05080.61540.01970.23280.71190.08460.0

49、3940.03700.1864丿金融负债分布系数矩阵:0.00001.00000.01540.0000-0.0154L?0.27950.00000.37010.20470.14570.16930.34920.33860.02120.12170.31360.30510.08470.04240.2542 丿假定这些系数在考察期内相对稳定,据以建模分析。(1)假定各部门储蓄可望达到以下水平(单位:亿元):z = 250 50 10 30 -20可测算出:x =w = I -(L ) (A )J zF二 331.4 159.1117.769.829.3Fa=l = (A ) w = 56.0 173.

50、9 114.8 42.616.59.726.2108019.436.26.8-0.6A =WA” =5.132.745.04.418.31.110.119.2、6.45.94.112.90.048.656.00.00.964.30.035.6-0.925.31L l L19.440.138.92.414.0J3.413.03.61.810.8假定各部w勺非1融投26水平可望达至到30.5(单位1亿元):e= (3002080 120 0 )可测算出:Jw =x = (I -A L ) eF二 397.7 344.7245.3 411.567.9a =1 二Lx 二 182.5 345.3 26

51、3.0 156.1af 23.921.19.8112.3I 15.4* 0.0182.25 82.60.0L=C? =37.292.5炉3.050.536.7 27.99.3227.0 78.0-1.361.2 86.47.96.8 61.3 111.113.69.729.13.00.0-2.7142.370.250.296.95.431.215.16.740.7z=x-LA= 234.919.6-12.1329.2-51.6应该注意,金融投入产出模型测算结果的精确性和可靠性取决于所运用的金融系数是否 稳定。由于不同金融工具之间存在替代性,从而诸如利率调整、税收政策、产业政策和金融体制变革等因素,都会显著影响有关金融流量的结构或分布特征,从而模型分析所要求的“比例性”假定难以充分满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分析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