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博物馆的传播与学习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77708564 上传时间:2022-04-2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论博物馆的传播与学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论博物馆的传播与学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论博物馆的传播与学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资源描述:

《论博物馆的传播与学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博物馆的传播与学习(1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论博物馆的传播与学习论博物馆的传播与学习浙江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 严建强摘要:博物馆是一种非正式教育机构,以具有空间形态的视觉形象作为传播的载体。传播主要过观众对展品的观察实现,包括实物展品的组合方式,及各种非实物展品的解释与阐述。这使得博物馆学习具有空间性、视觉化、体验感、及多种媒体综合作用的特点。掌握这些特点,对优化展览质量,提高观众的学习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关键词:非正式教育、视觉文化、博物馆、传播、学习从世界博物馆史的角度看,博物馆越来越被视作一种学习的场所,即便一些博物馆具有某种娱乐和休闲的色彩,它们仍有强烈的智性特质,被称为“智能休闲”。在当代世界走向学习型社会的努力中,博物馆扮

2、演了重要的角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和大多数教育机构相比,博物馆具有明显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使它在遵循教育学相关原则与方法的同时,还需要开展专门的研究。教育心理学可以给博物馆传播许多重要的建议,为博物馆学习的研究指引一条专业性的道路,同时,又必须结合博物馆学习的具体情况来进行,正如B.N.路易斯在陈列展览的教育心理学分析一书中所作的那样。此书已由陈红京教授根据日文版译出。明确博物馆学习的特殊性质,并努力发现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与技术,是当代博物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讲,在当今中国博物馆迅速发展的形势下,这种研究对提高博物馆展览的传播效应,改变当前博物馆品质提高与数量增长不匹配的

3、现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虽然这方面的研究尚没有取得足够的学术积累,但如果我们重视,相信能取得长足的进步。本文就是基于这种信念所作的一种努力,希望能引起博物馆学者的兴趣,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一、 博物馆是一种怎样的传播机构?明确博物馆作为一种传播机构的独特性,是我们研究博物馆学习的前提?那么,博物馆到底是一种怎样的传播机构,它与其它传播机构的区别又在那里呢?在我们看来,博物馆作为一种传播机构,最明显的属性有两方面。首先,它是一种非正式教育机构;第二,它是以空间形态为特征的视觉文化传播机构。抓住这两个属性,对我们理解博物馆传播与学习的特征大有脾益。所谓非正式教育机构,是相对于正式教育机构而言的。

4、在正式教育中,教学活动的实施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计划性及强制性。当一个人进入这样的机构中,必须遵守相应的规则,包括教学的空间、时间安排及考试环节。教学目标的实现与计划的落实,是通过学生的考试成绩及毕(结)业文凭来体现的。良好的考试成绩和毕业文凭的获得通常是学习的主要目的和驱动力,即使你对这门课程没有兴趣,但只要你为了某种目的报名注册了,你就必须按照一定的教学计划和要求进行学习。然而,这一切在作为非正式教育机构的博物馆中是不存在的。博物馆向任何一个有意愿利用博物馆资源的人开放,但却对任何人都不具有约束力。观众是否愿意进入博物馆,是否愿意参观某个展览,完全取决于他本人的兴趣和愿望。换言之,兴趣是观众

5、入馆参观的主要动机。这意味着,博物馆作为一种教育机构,主要依赖于对公众兴趣的激发能力,只有不断保持观众的兴趣,观众的学习活动才能持续进行。那么,以空间形态为特征的视觉文化传播机构又指什么呢?国际科学院将博物馆学纳入形态科学的视听文献专业。该专业中有两个学科,一是电影学,一是博物馆学。电影和博物馆都属于采用视听方式进行传播的机构,都是以视觉形象作为传播载体的。所不同的是,电影主要采用运动的二维面画来实现传播,而博物馆在通常的情形下是以所经营的三维视觉形象作为传播载体的。这种以视觉形象作为传播媒体的方式与大多数教育机构不同。在许多教育机构中,教学过程主要借助于抽象的和规范化的语词符号,采用“文字阅

6、读”和“言语听讲”的方式展开的。而在博物馆的展示空间,虽然也有聆听讲解和阅读文字说明,但它们并不构成博物馆信息传播最本质的方面。对观众而言,如果去博物馆只是听讲解和阅读文字,那这种活动并非一定要到博物馆去。对他们来说,博物馆展览真正吸引他们前往的,是去观看所陈列的各种展品,以及由这些展品形成的形象体系。这个形象体系具有明确的空间广延性,是一种具有深度感的、三维的视觉形象。在博物馆,不仅信息传播载体具有空间的形态,博物馆学习的活动也是在一个特定的空间中展开的。博物馆可能是唯一需要学习者在站立与行走的交替活动中进行学习的场所。这是一种特别消耗体能的学习活动,这一特点也明显影响了博物馆学习。二、 博

7、物馆传播与学习的主要途径与方式有效的博物馆学习意味着,当观众离馆时,对某一相关的主题有了比进馆时更多的知识和更深的理解。那么,这种认知过程是怎样发生和实现的呢?与其它教育方式相比,博物馆的传播具有更加综合性的特点。在今天的博物馆展览中,展览要素丰富多样,它们都以各自独特的方式,履行着信息传播的使命。这一点深刻地影响了博物馆学习,使其带有明显的综合性特点。当一位观众进入展示空间,他的学习活动主要包括阅读文字、聆听讲解、观察展品、观看视频材料,亲身体验和操作等。但正如前述,阅读和听讲虽然是博物馆教育中重要的辅助手段,但不能独立构成博物馆学习的动机,也不能体现博物馆学习的特征与本质。真正能体现博物馆

8、学习本质的,是对展品的观察与体验。展品既是观众来馆参观的主要动机,也是实现博物馆传播的主要途径。博物馆传播是通过将展品陈列在一定的空间中展开的,博物馆学习也正是通过对这一空间形态的观察来实现的。那么,这一认知过程是怎样实现的呢?观众是通过怎样的途径与方式来获得相关的信息与知识的呢?我们知道,当代博物馆的展品,包括两个大的方面:实物展品与非实物展品。前者是指博物馆收藏的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中各种历史的与现实的物品,包括化石、标本和人工制品。它们由于蕴含着反映自然生活和人类生活的信息而成为博物馆的收藏品。它们是人类活动及人类与自然关系的见证物,是我们理解自然生活与人类生活最重要的信息载体,在博物馆展览

9、中扮演着叙述自然及人类生活故事的主角;非实物展品是指为了更完整、更系统、更形象、更深入地展现由实物展品所叙述的故事而专门制作的展品,包括各种造型物、情景再现和信息传达装置等,在博物馆学中它们通常被称为“辅助展品”。这个由实物展品与非实物展品共同构筑的空间形态就是博物馆教育的知识载体,是博物馆认知发生的源泉。具体地说,它有以下二种类型:第一种是由实物展品及其组合所形成的空间形态实现的。这意味着,如果对实物展品的位置经营得法,这些展品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表达和解释的能力,从而向观众提供信息,使观众获得新的知识。这种类型根据其解读方式可以分成两种不同的形式。1“语境化解读”一种形式是,将实物展品有机嵌入

10、特定的故事线中,嵌进由单元、组份构成的分类框架中,扮演着证人的角色。在信息定位的博物馆中,每一个单元和组份都是故事叙述的一个有机部分,都承载一定的传播目的,它们构成了理解实物的特定“语境”(Context)。当一件实物展品处在特定的分类序列中,便会与某一传播目的联系在一起,它所蕴含的与这一传播目的相关的意义就被揭示出来。我们可以将这种“传播学习”的途径称为“语境化解读”。比如,有一件扬州博物馆的唐代打马球图案铜镜,观众将如何了解其间蕴藏的文化内涵呢?我们知道,唐代扬州是中国重要的铜镜产地,如果我们将这枚铜镜放在反映扬州唐代手工业的单元中,又将它放置在反映唐代扬州金属加工的组份中,再把它放在反映

11、扬州唐代铜镜制造的小节中,在这样的语境下,这枚铜镜成为证明扬州唐代制镜业水平的一个物证,所反映的是扬州唐代发达的手工业的主题;但是,如果我们将这件铜镜放在叙述扬州唐代对外文化交流的组份中,它所反映的是唐代扬州是中国与世界各国文化交流窗口的主题,它变身成为证明唐代扬州活跃的中外文化交流的物证。这表明,观众学习和释读方式与展览分类框架所形成的语境息息相关。处于不同的分类框架的不同位置,所给出的语境就不同,观众所获得的信息,所得到的知识点也不同。当一件实物恰如其分地放置在一定的分类框架中,成为类概念中一个个案时,它就被解释了,也就被理解了。 关于“分类”的意义,Hooper-Greenhill, E

12、ilean在Museums and the Shaping of Knowledge一书中提出了相关的争论。此书由徐纯教授译成中文,可参见。2“组合化解读”另一种形式我们可称为“组合化解读”,即通过实物展品在展览空间放置的序列、情态等组合,使观众获得相关的信息。比如,当我们将一批古代钱币无序置放,观众所看到的,只是一些钱币的具体形象,但如果它们按照历史年表的序列排放,观众就能获得关于古代钱币发展的一般印象,从而得到新的知识。还有一个常见的案例是,在叙述秦帝国统一中国后实行统一的货币政策,原先各国不同的钱币都由统一的秦国钱币取代。为了说明这一点,设计师以秦国钱币为中心,将各国钱币围绕着秦国钱币作

13、一个放射型的布置。在这些场合下,只需借助极少的辅助手段,甚至不用辅助手段,展品都具有一种叙述和解释的能力。这一点本人在关于陈列语言的探讨中曾有较具体的论述,不再在此赘述。可参见中国博物馆,1993年,第三期。当它们被观众所观察,认知活动便发生了。第二种类型是由非实物展品及其组合所形成的空间形态实现的。虽然非实物展品不是博物馆展览的主角,但由于它是为实现特定的传播目的专门制作的,带有明确的辅助学习的动机,如果处理得好,会有很好的传播效应,成为博物馆学习的重要途径。非实物展品主要包括各种情景再现、模型、视频材料和互动装置等。随着当代博物馆社会功能的拓展、博物馆展示理念的更新以及展示技术的进步,其种

14、类和手段更加丰富多样,在博物馆学习中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那么,这些非实物展品又是怎样作用于观众的学习,使观众获得新的知识与新的理解的呢?1)借助于“情景再现”进行“现象还原”。作为历史遗留物的实物展品,其发现与收藏,往往带有偶然的性质,与它们所指代的那个真实的世界,那个动态的历史进程,并不具有严格意义上的对应关系。事实上,一个地区发生过的重要事件和出现过的人物,尤其在历史早期,常常没有任何遗留下任何实物,而这些内容却是构成历史叙述不可或缺的。信息定位的展览在故事叙述中,常常会采用非实物展品使故事叙述更完整和更深入。借助于“情景再现”的“现象还原”是其重要手段之一。从一个宽泛的角度看,情景再

15、现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等比的场景,可以是微缩的景观,可以是二维的绘画,也可以是建立在数字技术基础上的虚拟现实。如果说器物定位型展览中“器物的真实”是至关重要的话,那末,在信息定位展览的情景再现中,所强调的是“现象的真实”。建立在科学实证基础上的“情景再现”,其本质是对已消失的或无法直接在场的现象进行形象的和逻辑的重构。在这个重构的世界里,过去时代的或不在场的人事和景观,以最直观和形象的方式呈现在观众眼前。观众可以看到那个时代人们的服饰、发式、用具,以及他们的生存状态。这种直观的观察,比较阅读书籍和论文,更易于理解,也更生动有趣;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在一个展览中,哪些东西要进行情景再现

16、并不是随意的,通常会选取最重要和最具有典型意义的内容,这种重要性是经过严格的学术研究和统计分析得出的。所以,情景再现虽然以感性的方式呈现,却是理性分析的产物,在知识传播上具有典型化的意义。2)借助于“教具化模型”进行分析与阐释。要揭示发明物中蕴含的智慧,仅有实物的直接呈现是不够的,人们无法通过对内部结构及其运动方式的观察来理解其原理。在这种场合,制作带有说明性的剖面模型,能有效地显示器物内在的结构,帮助人们更深入地理解。比如,局部剖面的建筑模型,不仅呈现出建筑的外观,也表现了梁架结构等内部构造,“蚁穴”或“地道战”的剖面模型,则让我们看到了无法直接观察到的内部结构。这对我们深入理解主题的内容,

17、具有难以取代的重要性。还有一种连续序列式的模型,通过一系列同类模型的陈式化排列,叙述事物在时间进程中的演变。这类模型具有明显的教学意图,能很好地贯彻策划动机,实现传播目的。它们是展览中最接近于教室教学的部分,所以我们可称之为“教具化模型”。3)借助于视频影像进行连续和深度的叙述。展览中的实物展品通常呈现出静态和瞬间的样式,仅靠它们自己很难反映在日常使用中的情形,也无法揭示围绕物品所发生的故事。为了帮助观众更深入地理解实物展品,博物馆经常采用视频影像作为辅助手段。这种视频可分为展厅型、图书馆型和影院型, 参见高桥信裕新时代的博物馆展示,原文载于新版博物馆学讲座,日本雄山阁2000年版第9卷 博物

18、馆展示法,王卫东译。其具体的样式层出不穷。这种信息传播方式本质上属于电影的二维运动画面,但由于其详实深入的叙述能力,受到了广泛的运用,成为博物馆展览中弥补静态瞬间局限的重要手段,也充分体现了博物馆传播的综合特征。视频和音频的采用,大大地增强了博物馆的故事叙述能力,也大大地增加了信息传播的容量。这种学习的方式,观众是熟悉的,成为博物馆学习的重要的补充手段。4)借助于互动装置进行操作与体验。博物馆是极少数能为学习者提供直接经验的场所。这种由亲身操作而产生的直接经验是奇妙而有趣的,而且极大地丰富了博物馆学习的内涵。有许多知识,仅靠间接的传授是无法获得的。博物馆将展览中的相关内容转化为互动装置或实践教

19、室,让观众在操作中掌握相关的知识,加强对事物和现象的理解。在亲身操作的实践活动中,观众的自主性得到最好的发挥,身体的各种器官协同作用,当他按照规定的方法和程序达到预期的结果,他就理解了相关的原理和知识。在这种学习过程中,始终伴随着“发现与探索”的快乐,而不是简单的“被教育”。除了上述这些典型的博物馆传播方式外,阅读说明文字和聆听讲解,也是博物馆学习的重要途径。虽然博物馆界曾就文字的合法性问题展开过讨论,但各国博物馆的实践充分表明,必要和适当的文字对观众理解展览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性。同样,讲解员和语音导览系统也在博物馆学习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阅读和听讲是我们自幼就熟悉的学习方式,它们在学习中是怎

20、样发生作用的,我们就不再赘述。文字与言语进入博物馆,表明单纯依赖视觉传达,博物馆还无法充分完成传播的任务,需要借助于人们熟悉的常规语词符号系统的帮助。从上述分析可见,博物馆传播具有多维度和高度综合化的特征,既有感性的方面,又有理性的方面,既有视觉的,也有符号的,既有间接经验,也有直接经验,它们共同作用于人的多种感官,成为人们理想的学习场所。 三、 博物馆传播与学习的特征了解了博物馆的教育性质与学习的途径,我们就可以明确博物馆学习的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来寻找提高博物馆学习有效性的方法。我们在这里把博物馆传播与学习的特征主要归纳成以下几方面:1非专业性特征公共博物馆并不讨论学术或生产领域的前沿和尖

21、端的问题,而是出于普及教育的目的,所以,严格地说,它不是为那些相关领域的专家办的,而是为普通的人们服务的。进入工业社会以来,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密化,一个人的一生通常局限在极其有限的专业空间,造成了认知结构的狭窄化,各种专家对自己从事的领域之外的世界知之甚少,所以有“隔行如隔山”之说。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这种知识狭窄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种代价,世界博物馆运动正是对这种文明病的一种纠偏。在当今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学术领域,所有的行业,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相应的博物馆。通过参观博物馆,有助于人们从社会分工造成的褊狭中走出来。从这种意义上讲,博物馆是各学科、各行业与外部世界沟通与交往的窗口,肩负

22、着让社会了解本学科、本行业的责任。对于绝大多数观众而言,他们进入博物馆意味着他们进入到一个新的领域,尽管他们在自己所从事的领域里是杰出的,但在这里,他们却是缺乏专业训练的门外汉。面对这样的观众,博物馆如果依然采用本专业内部使用的语言与方法,那就不可能将这些门外汉吸引到馆里来,即使来了,也会因为看不懂而扫兴而归。所以,对于博物馆来说,如何用非专业人士能听明白的方式进行传播,使他们兴味盎然在参观展览,并获得对该领域的理解,是最关键的。只有那些能将专业知识用非专业的方式进行阐释的博物馆,才有可能获得传播上的成功。2科学教育的特征博物馆的目的是在广大人民中进行科学教育,提高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博物馆所

23、从事的科学普及工作虽然需要用非专业人士都能听懂的方式,但其内容必须具有严格的科学性和真实性,这是任何一个科学教育机构必须遵循的原则。在许多人的眼里,博物馆属于最具科学权威的机构之一,人们在博物馆所接受的教育可能会伴随他的一生,所以博物馆必须以最严肃最真诚的方式对待自己的观众,向观众提供准确的科学知识。这是博物馆恪守的最重要的道德原则,无论是传播效应,还是审美品质,都不能超越其上。这一特征要求博物馆在举办展览时,尽可能保证所传播知识的准确性、真实性和科学性。这一点,在当代信息定位展览的情景再现中,尤其值得注意,绝不能将臆想的,经不起实证检验的现象呈现在观众面前,每一个细节都要有事实依据,否则将是

24、误导观众,使博物馆的科学权威性荡然无存。3大众传播的特征博物馆不是小众传媒,而更不是个人行为,而是属于社会公共文化中的大众传播媒体,即使是个人出资的私人博物馆,性质也是如此。所以,对于博物馆而言,它又必须遵守大众传播媒体的相关规则。这要求博物馆作为传播者,必须从大众传播的角度出发。我们向观众传播时所采取的理论或学术观点,不能完全根据自己的理解或主张,而应该是学术界公认的,具有稳定性和先进性的知识体系。在涉及学术争论时,应该选择最广泛,最具代表性的理论。在一些场合,也可以将不同的观点都予以介绍,由观众自己作出判断。4审美特征如前所说,博物馆是一个非正式教育机构,没有任何强制性措施,完全依赖对公众

25、兴趣的激发来吸引观众。要使观众具有参观驱动,博物馆必须是一个具有良好审美品格的地方,这或许是唯一一种具有这类要求的教育机构。为此,博物馆的展览应该是美的,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只有这样,才能吸引观众前往。当然,博物馆审美是有自己独特品质的,审美风格也应当与展览的内容相呼应,绝不能因为美而伤害展览的科学性和传播性,相反,如果展览的美,展览的视觉外观,展览所营造的气氛与展示内容互为表里,审美不仅有利于观众理解展览内容,甚至美本身就成为参观学习的动机。5视觉文化特征博物馆传播的核心载体就是由实物展品和非实物展品在一定空间形态中构成的视觉形象,因而具有强烈的视觉文化色彩。在博物馆的教育与学习中,必须对这

26、一特征有充分的了解。一些能用文字方式或视频方式表达的内容,如果无法转化为空间的表达形式,就很难成为博物馆的项目。在一个展览中,如果我们仅用文字来强调某个内容的重要性,观众未必能真正意识到,只有通过一定的体量、照度和色彩,观众才会将更多的注意力投射到这个内容上。根据这一特征,我们一定要特别关注展览的空间形态和视觉效果,要善于将展示内容用视觉的和空间的形式呈现出来。参见宋向光知识视觉化:陈列内容设计及文本编写载物与识当代中国博物馆理论与实践辨析,科学出版社,2009。如果展览中大量采用文字和平面材料,那它就成为一本站着的书,失去了博物馆传播的意义。6高度综合性特征从上述对博物馆学习途径的分析得知,

27、博物馆是一种具有高度综合性的传播方式。这种综合性特点,不仅能调动学习者的各种感官,有助于对内容的理解,而且能用其构成的丰富性克服单一媒体的单调,使观众得到更丰富和多样化的体验。为此,我们若想获得良好的传播效应,就应该采用丰富多样的媒体,将它们有机地组合成共同实现传播目的的视听系统,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使展览更易于理解,更受观众的欢迎。小结根据上述对博物馆传播与学习的理解,结合当代中国博物馆的实际情况,我们对当前博物馆的发展与博物馆学的研究,提出以下几点看法:1充分认识博物馆科学教育机构的特点。其科学的性质要求我们加强展览与展品的科学实证研究,保证所传达信息的科学性、真实性和准确性;而其教育性质

28、则要求我们遵循学习心理学和教育方法论的原则安排展览的内容,设定传播方式;2充分认识博物馆非正式教育机构的特点,坚持采用非专业的表达方式,使展览更通俗易懂,更吸引人,使观众真正做到喜欢看,看得懂;3充分认识博物馆视觉文化的特点,坚持采用以空间形态为主的视觉形象作为传播的主要载体,防止展览过分符号化和平面化而削弱博物馆传播的特色;4充分认识博物馆多种媒体综合作用的特点,善于利用各种媒体的优势共同作用于人们的认知过程,有效提高观众学习的兴趣与效益,使博物馆真正成为人们在丰富多样的娱乐和体验中学习的良好场所;5充分认识博物馆自主性操作平台的优势,强调知识传播中“发现与探索”的乐趣;最后,我们呼吁博物馆学界进一步加强对博物馆学习的认知过程及特点的研究,对博物馆传播中取得积极效应的案例进行归纳和总结,上升到理论层面,提出更系统的学习理论,指导博物馆传播的实践,使我国的博物馆在数量迅速增长的同时,不断出现质的飞跃,不辜负时代对博物馆文化的殷切期望。1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