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谈人本主义观下的现代体育教育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77674801 上传时间:2022-04-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5.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教育论文谈人本主义观下的现代体育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育论文谈人本主义观下的现代体育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育论文谈人本主义观下的现代体育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教育论文谈人本主义观下的现代体育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论文谈人本主义观下的现代体育教育(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谈人本主义观下的现代体育教育 谈人本主义观下的现代体育教育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谈人本主义观下的现代体育教育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谈人本主义观下的现代体育教育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摘要社会转型和经济转轨,呼唤着人的主体性、独立性、创造性,社会的变迁呼唤理念的更新。当代美国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C.R.Rogers)的教育思想,其“完美人格”的教

2、育目标、非指导性教学模式的教学观和自主学习的学习观等对现代体育教育有很强的契合性。关键词社会变迁 人本主义 体育教育社会转型和经济转轨,呼唤着人的主体性、独立性、创造性。罗杰斯作为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突破了长期以来西方两大心理学派(刺激反应学习理论和认知学习理论)主要对动物学习进行实验研究的偏向,直接开拓了人的学习理论的建构,在突出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与作用、提倡学会适应变化和学会学习的思想、倡导内在学习与意义的理论、弘扬情感非智力因素的动力功能、注重创造力的培养、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最佳的教学心理氛围等诸方面做出了贡献。一、体育教育的途径应重“自我实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罗杰斯明确主张

3、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能够适应变化和知道如何学习的有独特的人格特征而又充分发展的人,是人的“自我实现”。这个教育目标是培养完整的人,他称为“完人”。体育教育是在学校环境中通过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等组织形式,使学生获得身心协调发展。因此,体育教学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方向。一方面,使每一个学生都投身到体育活动中,并在教学活动和身体锻炼中得到提高,体验到体育的乐趣,领略到体育的魅力;另一方面,就是要因材施教,因为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不一样,为避免体育教学中“吃不饱”与“吃不了”的现象出现,就要做到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帮助学生找到一条最能有效地发挥他个人创造性和个性才能的途径。二、

4、体育教育的模式应“授人以渔”,鼓励学生的自主学习罗杰斯倡导“非指导性”教育理论主张。这种教学模式的特征在于形成一种不寻常的或者独辟蹊径的环境,借助这种环境,便于学生的各种潜能得到开发,便于学生的“意义学习”得以产生,最终达到学生学会学习及完善个性的目的。这种教育模式把尊重人、理解人、相信人提到了教育的首位,促进了当代西方教育改革运动的发展。必须指出的是,罗杰斯提出的“非指导”并不是不要指导,而是另一种指导或是指导的另一种特殊形式,它强调指导的间接性、非命令性,以区别于传统教学中那种直接告诉、简重命今、详细指示式的指导。一言蔽之,教学即“经验”的运动过程。了使这种以学生自由学习为中心的教学得以实

5、现,罗杰斯提出了以下教学要求:(1)最为基本的原则是教师或促进者自己首先要充满安全感,并且充分信任儿童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独立学习能力。(2)这种教学需要教师(促进者)、儿童、甚至家长、社会人士来共同承担对儿童学习过程的责任。促进者应提供开放性的学习资源,既包括来自促进者自身的及其个人的经验,也来自书籍等材料及社会活动等。而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应单独地或与他人协同地形成自己的学习计划,自己做出选择,并对此选择的结果承担责任,并做出自我评价。(3)教学组织过程的目的在于形成一种“促进”的学习气氛,真实的、充满关心的和理解性倾听的气氛,教师与学生共同构成课堂真实的、理解的、移情的人际关系。在这种促进的气

6、氛中,便于儿童的学习以更快的速度、更深刻地展开,并且更广泛地弥散到儿童的生活和行为中,使“完整的人的学习出现”。(4)教学过程必须形成持续不断的学习过程,当儿童学会怎样学到他们想要知道的东西,并取得显著进步时,学习(教学过程)才能结束。目前,随着体育教育改革的推进,在教学观念上打破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并明确提出:体育教师作为体育知识和技术技能的传授者,应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在现代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不应只是传授体育技术技能和基本的理论知识的教育者,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进而达到不教的目的。三、体育教育的方式应重“意义学习”,加强学生的情感培育罗杰斯

7、强烈反对重知轻情,或知、情分离的传统教育,提倡人本主义的意义学习。所谓意义学习,不是指那种仅仅涉及实累积的学习,而是指一种使个体的行为、态度、个性以及在未来选择行动方针时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意义学习不单纯追求知识的增长,更看重在其过程中,把每个人各部分经验都融合在一起的学习。在罗杰斯看来,学习是一个有意义的连续体,在这个连续体的一端是无意义学习,使学习者感到厌烦、枯燥。而在连续体的另一端的是意义学习,这是一种“自我主动的学习”。其特征是: (1)自我主动性,学生自发地、主动地学习,其发现、获得、掌握和领会的感觉是来自内部的。在教学的评价上完全由学生自己进行,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和自我

8、依赖性。(2)具有投入性,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之中,使学生身心和知情意行全面发展。(3)突出情感性,教学活动与学生息息相关,因此,能触动学习者的情感,甚至触动整个心灵,启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学生的意义学习使其自我潜能充分发挥出来,成为富有创造性的、人格健康发展的、能进行自由选择并为这个选择负责的人。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犹如“水壶与茶杯”的关系。一方面,要坚持学生自主学习,由学生自己决定学习内容和发动学习活动。教师的重要任务是机智、巧妙地创造一种自由、流畅、开诚布公、无拘无束的气氛,而不是再扮演传统的角色,即由他用权威性的语言告诉学生孰是孰非,孰优孰劣,而是把自己融进班级集体中

9、,和学生一起讨论和思考;另一方面,要坚持学生自我评价。使学生真正明了自己学得怎样,有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应该怎样努力以求上进,以促进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在体育教育中,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还必须对体育教师有以下要求:第一,转变教师的主体地位,正确理解“教与学”的关系,理解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做到把教会变成学会。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让学生学会如何在离开学校仍然可以参加体育锻炼更为重要。第二,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老师应把学生当作平等的人来看待,在感情上和思想上与他们产生共鸣,这样才能加深师生间情感的交流,缩小彼此年龄的“代沟”,从而促使学生的

10、知、情、意齐头并进共同发展。第三,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发掘学生的潜能。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其潜能,发现他们对社会活动、个人实践等问题的看法。在充分理解和尊重的情况下,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潜能进行学习。第四,建立多种评价系统,尤其要建立学生自我评价的评价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争取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参考文献:1曾德琪.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探索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2003,(1).2谭奇军.论罗杰斯的教育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2003,(1).3曲宗湖,杨文轩.学校体育教育探索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1, 4.(作

11、者单位:西北政法大学)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12、.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

13、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